养生健康

按摩哪个部位有助排便 摩腹法

按摩哪个部位有助排便 摩腹法

方法:患者取仰卧位,两腿屈曲,按摩者利于患者右侧,将一手或两手伸展放于右下腹,顺结肠向上,向左,向下进行按摩推展,推至左下腹而止,然后再从左下腹起如前法进行推按,每日进行1次,每次推按十分钟。

作用:有通常胃肠气机作用,通过推按以促使肠内容物疏通,适宜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便秘,对肠蠕动功能下降者尤为适宜。

早晚腹部按摩有助清肠排毒

春节期间,没有规律的饮食,使得很多白领一族的体内都藏了大量的“毒”,排毒,成为很多女性节后的健康口号。

其实所谓的“毒”,按照中医的说法就是宿便在肠道内的残留。白领一族不妨试试这些方法,尽早排除体内的“毒”。

一是饮食调整。要吃得粗糙一些,吃一些粗的食物,如南瓜、土豆、玉米之类。蔬菜、水果也要多多食用,如芹菜、韭菜、菠菜、香蕉和柿子等。

二是运动抗毒。建议白领女性每天快走30分钟,最好每天做一套健身操,帮助肌体促进新陈代谢,使体内的垃圾通过流汗、排便彻底释放。

经常便秘怎么按摩肚子促进排便

这套按摩操是我在临床门诊教给我的患者的一个简便易行的方法。对于腹胀,便秘这种身心疾病,有不同的诊疗方式,一般首选是中医药辨证论治,具体分型可以有多种多样,第二是训练排便习惯的逐渐养成,第三可以用这个按摩操来治疗。另外,有些运动对于便秘的治疗有重要的辅助作用,而耳穴贴压也可以治疗便秘。

我的不少患者,不愿意吃药,就通过这个按摩操以及耳穴治疗而最终恢复了自我的排便习惯。认真做好这套按摩操,对于腹胀便秘等身心疾病,具有良好的效果。

第一步:从胃开始

解剖位置——左上腹

按摩定位——左侧乳头直下,与肋骨的交点,右手的食指与肋骨相贴。

按摩方法——以揉法为主,手部皮肤不离开腹部皮肤,局部吸定,按摩5分钟。

按摩器官——此处的皮肤下面的内脏是我们消化道胃的位置。

第二步:按脾及十二指肠

解剖位置——肚脐

按摩定位——人体正中线,掌心贴肚脐。

按摩方法——以揉法为主,手部皮肤不离开腹部皮肤,局部吸定,按摩5分钟,同时可使用震法。

按摩器官——此处的皮肤下面的内脏是我们消化道十二指肠和小肠的位置。

第三步:大小肠的交汇

解剖位置——阑尾

按摩定位——右手小指紧贴髂前上棘(人体平躺时,腹部与腿部相连最明显的高骨)。

按摩方法——以揉法为主,手部皮肤不离开腹部皮肤,局部吸定,按摩5分钟。同时可使用震法。

按摩器官——阑尾,大肠和小肠之间。

帮助排便按摩部位大全 摩腹法

摩腹法与腹部按摩不一样,摩腹法主要是推按人体的腹部,从而帮助疏通人体肠胃部,使人体具有排便感,具体做法如下:

1、摩腹法之前人体要全身放松。

2、然后仰卧两腿屈曲,将一手或两手伸展放于右下腹。

3、之后顺结肠向上,向左,向下进行按摩推展。

4、推至左下腹而止,再从左下腹起如前法进行推按

5、每日进行1次,每次推按十分钟,这样坚持可以缓解人体便秘症状。

治疗便秘最快的方法 按摩肚脐促排便

按摩腹部可以刺激肠道,促进排便。仰躺,用食指、中指以及无名指顺时针按摩肚脐周围。有腹胀感的话,可以点按肚脐两边的天枢穴(脐中旁开2寸),按时呼气,放松时吸气,促进胃肠蠕动,有助排便。

按摩哪个部位有助排便

取站立位,全身放松,双手之拇指指腹分别按于下腹部两侧(相当于升结肠,降结肠与髂前上棘连线的交点处),力度以能耐受为宜,不可太动力,但力度太轻则达不到按压效果。同时配合呼吸调息,即定位按好后,深吸一口气,尽量使膈肌下降,腹部鼓起,并憋气至能耐受程度,然后徐徐呼出,反复进行,注意呼吸过程中按压不可停止,吸气时应意念排便,晨起练习10-15分钟。此按摩方法具有调理脏腑,通导大便之功效,凡有大便秘结者,可练习此按摩方法,有习惯性便秘者练习此按摩法可诱导产生便意,日久可恢复正常排便。

通便穴位于腹部平脐旁开3寸处,左右各一。解大便时全身放松,用左手中指按压左通便穴,右手中指按压右通便穴,稍用力,以能耐受为度,约1-3分钟即可产生便意,排出大便。按摩通便穴的主要作用诱导产生便意,缩短排便时间。

帮助排便按摩部位大全 腹部按摩

腹部按摩具有一定调理人体五腑六脏的功效,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排便困难者排出体的粪便,具体做法如下:

1、首先全身放松,双手之拇指指腹分别按于下腹部两侧。

2、然后双手顺时针转圈按摩腹部,力度以能耐受为宜,不可太大。

3、之后调整自己呼吸呼吸,深吸一口气,尽量使膈肌下降,腹部鼓起。

4、再憋气至能耐受程度,然后徐徐呼出,同时按压,反复进行,每天10-15分钟即可。

按摩哪个部位有助排便 按摩腹部通便法

方法:取站立位,全身放松,双手之拇指指腹分别按于下腹部两侧(相当于升结肠,降结肠与髂前上棘连线的交点处),力度以能耐受为宜,不可太动力,但力度太轻则达不到按压效果。同时配合呼吸调息,即定位按好后,深吸一口气,尽量使膈肌下降,腹部鼓起,并憋气至能耐受程度,然后徐徐呼出,反复进行,注意呼吸过程中按压不可停止,吸气时应意念排便,晨起练习10-15分钟。

作用:此按摩方法具有调理脏腑,通导大便之功效,凡有大便秘结者,可练习此按摩方法,有习惯性便秘者练习此按摩法可诱导产生便意,日久可恢复正常排便。

小孩便秘怎么揉肚子呢

(1)顺时针按摩腹部中医有顺时针按摩为泻,逆时针按摩为补的说法。因此,顺着肠的蠕动方向,顺时针按摩可以增加肠蠕动,对于帮助宝宝顺畅排便很有帮助。

按摩方法:以手掌根部紧贴宝宝腹部,以肚脐为中心,按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孩子的脐周,边揉边推,如此反复。每次按摩时间持续8-10分钟即可,每日按摩2-3次,直至便秘好转后,再坚持1-2周,可以巩固效果。

(2)按摩腹部的天枢穴除了腹部的整体按摩外,便秘小儿还可以通过按摩肚脐旁的天枢穴来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天枢穴是以肚脐为对称轴的两个穴位,位于肚脐左右两寸处。

按摩方法:宝宝睡前,家长用大拇指的指腹,按摩宝宝的天枢穴5分钟。

(3)以肚脐为中心宝宝便秘,家长也可以以肚脐为中心画圈摩腹,能加快腹部血液循环,促进胃肠平滑肌的收缩,使腹内蠕动加强,缓解便秘。

按摩方法:用一只手,轻触宝宝腹部,以肚脐为原点由小到大地往外画圈,保证在5分钟以上,用力要适度,由轻到重,以微微感觉到腹部发热为宜。

(4)注意事项给宝宝按揉肚子,手法既要柔和、均匀,又要有一定的力度,但不要使劲往下压,那样容易伤害体内器官。腹部按摩要达到最佳效果,应在排空小便后,肚子不太饱又不太饿的情况下进行。

便秘按摩哪里最快排便 按摩腹部

按摩腹部可促进肠胃蠕动,加快排便,对任何病因引起的便秘均有一定的缓解治疗效果。

以肚脐为圆心,以约2指宽为半径画圆。

便秘患者平卧在床上,用手掌根部着力,如患者年龄较小的话可将食指中指并拢,用指腹着力,在腹部做顺时针按摩约5分钟。

在进行腹部按摩时一定不能弄错按摩的方向,只有顺时针的按摩腹部才有助于缓解便秘症状。

帮助排便的按摩手法 足部按摩

足部是人体重要的器官,按摩足部可以帮助人体梳理肠气,加快人体排出体内多余的毒素以及物质,从而具有一定帮助排便的作用,具体做法如下:

1、足部按摩前要先准备一盆热水。

2、然后泡脚10-20分钟作用,促进足部血液流通。

3、之后用双手按摩足部反射区,每个部位10分钟左右。

4、力度以自身承受能力为准,每天进行一次。

瘦肚子按摩手法 穴位按摩瘦肚子

腹部有很多的穴位,经常揉按腹部穴位,能有效的促进代谢,消除腹部赘肉,练就迷人的小蛮腰。下面就来看看按摩哪些穴位有瘦肚子的效果。

位置:肚脐旁开4寸处

按摩此穴可通便,排除肠道内的油脂,减轻体重,消除腰腹赘肉,降低血脂。

按摩方法:双手食指指端同时按压,圈状按摩100次。

位置:肚脐两边左右各三指宽处。

按摩此穴可以调节肠胃,既能止泻,又能通便,每天按摩10分钟,可以帮助清除肠道内累积的宿便,轻松赶走堆积在腹部的肉肉。

按摩方法:双手食指指端同时回环揉动天枢穴50~100次,逆时针和顺时针方向各重复一次。

位置:肚脐眼上大约一指宽。

经常按摩此穴位能促进排泄功能,提高水分代谢,防止便秘腹胀。

按摩方法:右手食指弯曲,用第二节食指指关节揉按水分穴10分钟,力度以能让皮肤微微发热为宜。

位置:从肚脐往下3/4点的左右三指宽处。

每天按摩大巨穴10分钟,能促进肠胃蠕动,帮助解决腹胀便秘的困扰。

按摩方法:手握在腰腹部两侧,大拇指朝前,按压在大巨穴上,四指向后稳住手腕。然后大拇指以顺时针方向转圈按压大巨穴10分钟即可。

位置:腹部正中线脐下一寸半处。

按摩气海穴能改善消化不良,大便不通的症状。

按摩手法:食指和中指并拢,用一定的力度以打圈的方式按摩气海穴。

按摩哪个部位有助排便 点按迎香穴

取穴: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寸,左右各一。

方法:以自己的双侧大拇指,掌面向上分别按压左右迎香穴,按顺时针方向按揉30次,如大便不通,再按反时针方向按揉30次,每天进行1次,10天为一个疗程。

作用:迎香穴是手阳明大肠经与足阳明胃经交会止血,按压该穴有不同的作用,排便时按之,可产生便意,利于大便排出,平常按压次穴位,可调理胃肠气机功能,有益于肠道排便功能的恢复。

按摩腹部的正确手法 腹部穴位按摩手法

中脘穴位于腹中线,脐上4寸。将右手拇指指腹按在中脘穴上,适度用力揉按0.5-1分钟。

坚持按揉中脘穴可起到疏肝和胃,止痛止吐的作用。

关元穴位于腹中线上,肚脐下3寸处,右手半握拳,拇指伸直,把拇指指腹放于关元上,适度用力按揉0.5-1分钟。

坚持按揉关元穴可起到益气壮阳,调理气机的作用。

丰隆位于外踝尖上8寸,在条口(位于外膝眼下8寸,距小腿正面的长骨-胫骨前嵴约1横指处)后方1横指处,把左(右)下肢平放在对侧膝关节上,以右(左)手中指指尖置于丰隆上,拇指附在对侧,用力掐0.5-1分钟。

按摩丰隆穴有消食导滞,化痰消脂的作用。

助眠按摩方法 旋摩腹部

仰卧于床,用左右手掌面置于上,下腹部,然后两手交替做顺时针环形揉动,动作宜柔和缓慢,用力均匀协调,旋摩50-60次左右,这种方法有助于和胃安寐。

相关推荐

​老人腹部按摩有助养生

经常对腹部进行按摩可以促进或抑制胃肠道的蠕动,加速腹腔各脏器的血液循环,促进消化道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环,增加消化液分泌,增进胃肠壁的吸收功能,进而使食物能被充分消化吸收,有益于人体健康。对胃肠道溃疡、便秘有很好的防治作用。按摩腹部能使腹腔血管床扩张,循环容积扩大,外周阻力随之下降,对降低血压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按摩方法简便易行,是特别适合中老年人保健养生的方法。 对按摩气功颇有研究的河南中医学院三附院路世才教授给《大河健康报》的读者介绍了腹部按摩--三线按摩法的方法: 三线:左胸至肚脐;心口至肚脐;右胸到

经常熬夜怎么排毒 按摩排毒

按摩的时候,皮下多余的脂肪被调动,脏器得到滋养和激发,整个身体通畅,运作平衡,毒素自然就会从体内排出。适当的按摩腹部,就可以很好的促进体内新陈代谢,降低血液停滞,增强消化排泄功能,保证大便通畅,利于排毒。 具体按摩方法:将右手掌心贴在肚脐部位,再用左手掌心叠在右手背,按顺时针方向按摩120下,再逐渐按摩整个腹部,之后逐渐缩小按摩范围,回到肚脐部位,反复按摩3次,再用同用的方法逆时针按摩120下。 需要注意的是,按摩时需要排空小便,过于饥饿,过于饱腹的情况下都不适宜按摩

助眠按摩方法 搓摩耳部

取仰卧位,闭目少思,用双手大鱼际,以每秒2-3次的频率,用力搓摩耳根前部约30秒钟,然后依此法搓摩耳根后部30秒,再改用手掌心以每秒2次的频率轻柔整个耳部约1分钟,中医认为,耳部通过经络与整个身体有极为密切的联系,经常搓摩耳部,可加速入眠。

排宿便最好最快的方法 中医按摩清宿便

中医按摩排宿便主要包含对脚部、手部、背部、腹部和腰部的按摩。 刺激小腿上的三阴交和足三里穴可以调整肠胃;三阴交的按摩方法是立起拇指,紧紧压住,左右揉搓;足三里的按摩方法是用中指用力按住穴位,转动按摩。中医认为人体的经络是通气道,而穴位是通气道的相交点,刺激相应的穴位可以改善人体状态。刺激三阴交和足三里穴有缓解便秘的作用。 刺激手部的合谷、神门、支沟三个穴位也有排宿便的作用。合谷穴的按法是用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夹着按摩;神门穴的按法是竖起拇指,摁着按摩;支沟穴的按法是竖起拇指紧紧按住。 腹部按摩主要是通过刺

帮助排便按摩手法 按压通便穴

中医记载,人体中有一个通便穴,位于人体腹部平脐旁开3寸左右,适当按摩有利于人体排便,具体做法如下: 1、排便前保持身体放松。 2、然后用左手中指按压左通便穴,右手中指按压右通便穴。 3、之后双手同时稍用力,力度要在人体承受范围之内。 4、一般按摩1-3分钟即可。 5、这时即可产生便意,帮助人体排出大便。

肚子有肉按什么穴位

1、肚子有肉按气海穴 腹部正中线肚脐以下大约1.5寸处。 按摩气海、关元穴能有效地抑制食欲,有利于腹部脂肪均匀分布;而按摩天枢穴则可以帮助消化、排气、促进肠胃蠕动、废物排泄,当然更有利于消除小腹赘肉。穴位按摩方法及时间:每天早晚仰卧在床上,先以手法2由上腹部向小腹推压3~4回,再先后以手法1和手法2依次按摩以上7个穴位,每个穴位各按摩2分钟左右。 2、肚子有肉按水分穴 腹部正中线肚脐以上大约1寸处。(按摩水分穴有助于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避免水肿,并且可以帮助肠胃蠕动、锻炼腹肌,避免小腹突出)穴位。 3、肚

按摩腹部有什么好处 腹部按摩常用手法

将双手四指并拢,分别放在同侧剑突旁,沿季肋分推0.5-1分钟,可起到调中和胃,理气止痛的功效。 左手掌心置于右手背上,右手掌心贴在上腹部,适度用力顺时针环形摩动0.5-1分钟,以上腹发热为宜。可起到宽胸理气,健脾和胃的功效。 左手掌心叠置于右手背,右手掌心贴在剑突下,适度用力从剑突下沿腹中线向下推至脐部,反复操作0.5-1分钟,以腹部发热为宜,可帮助堆积导滞,通便降气。 将双手拇指和其余四指用力对合,拿捏腹正中线两侧肌肉,自上腹拿捏到下腹部,反复拿捏1-3分钟。可起到调中和胃,补肾纳气的功效。 左手掌叠置

如何减肚子中医教你穴位按摩

穴位一、关元穴 腹部正中线肚脐下大约3寸处,常按关元穴,能有效促进肠道的消化功能,增强其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对减肚子有着很强的效果。 穴位二、气海穴 腹部正中线肚脐以下大约1.5寸处。 按摩气海、关元穴能有效地抑制食欲,有利于腹部脂肪均匀分布;而按摩天枢穴则可以帮助消化、排气、促进肠胃蠕动、废物排泄,当然更有利于消除小腹赘肉。穴位按摩方法及时间:每天早晚仰卧在床上,先以手法2由上腹部向小腹推压3~4回,再先后以手法1和手法2依次按摩以上7个穴位,每个穴位各按摩2分钟左右。 穴位三、中脘穴 功效:上脘穴的

脸部按摩手法 脸部不同部位按摩

双手指腹由眉部向发际推搓,然后从额头正中向两边由内而外旋转揉按,按压点在印堂、双侧太阳穴部位。 双手指腹沿着由下而上、由内到外的方向做画圈旋转式按揉,重点按压点在四白穴、下关穴等部位。 眼周按摩使手法要轻,用双手中指指腹由内向外沿着眼周围旋转抚摩,动作轻柔,可以重点按压攒竹穴、睛明穴、承泣穴等位置。 用双手中、无名指指腹从鼻根向鼻尖沿着鼻梁推搓片刻,然后压着沿鼻两侧上下推搓。双手的中指指腹从鼻两侧向鼻梁方向揉摩。 双手无名指以及中指指腹从口交部位向唇部中间进行推摩,动作要轻柔。 双手中指以及无名指指腹从下

减肚子的穴位

穴位一、关元穴 腹部正中线肚脐下大约3寸处。 穴位二、气海穴 腹部正中线肚脐以下大约1.5寸处。 按摩气海、关元穴能有效地抑制食欲,有利于腹部脂肪均匀分布;而按摩天枢穴则可以帮助消化、排气、促进肠胃蠕动、废物排泄,当然更有利于消除小腹赘肉。穴位按摩方法及时间:每天早晚仰卧在床上,先以手法2由上腹部向小腹推压3~4回,再先后以手法1和手法2依次按摩以上7个穴位,每个穴位各按摩2分钟左右。 穴位三、中脘穴 腹部正中线肚脐以上大约4寸处。调节身体消化机能,通便。 穴位四、水分穴 腹部正中线肚脐以上大约1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