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急救牙痛五验方
自我急救牙痛五验方
牙痛的滋味,一般的人几乎都体味过,确实使人难以忍受。特别是在夜晚,牙痛起来去医院很不方便,实在痛苦。但是,掌握必要的应急方法,至少可减轻一时的疼痛。
急救措施
1.用花椒一枚,噙于龋齿处,疼痛即可缓解。
2.将丁香花一朵,用牙咬碎,填入龋齿空隙,几小时牙痛即消,并能够在较长的时间内不再发生牙痛(丁香花可在中药店购买)。
3.用水磨擦和谷穴(手背虎口附近)或用手指按摩压迫,均可减轻痛苦。
4.用盐水或酒漱口几遍,也可减轻或止牙痛。
5.牙若是遇热而痛;多为积脓引起,可用冰袋冷敷颊部,疼痛也可缓解。
注意事项
1.顽固的牙痛最好是含服止痛片,可减轻一时的疼痛。
2.止痛不等于治疗。应注意口腔牙齿卫生,以防牙痛。当牙痛发作时,用上述方法不能上痛,应速去医院进行急诊治疗。
3.防止牙痛关键在于保持口腔卫生,而早晚坚持刷牙很重要,饭后漱口也是个好办法。
4.预防牙病还要应用“横颤加竖刷牙法”。刷牙时要求运动的方向与牙缝方向一致。这样可达到按摩牙龈的目的,又可改善周组织的血液循环,减少牙病所带来的痛苦。
牙疼急救小常识有哪些
止牙疼小偏方
1、用棉球蘸十滴水少许放在牙痛处,可止牙痛。
2、用棉球蘸清凉油少许放在病齿口,可缓解牙痛。
3、取一小块冰放在“合谷”穴上,并略做按摩,亦可止痛。
4、用筷子沾上一点味精,放到疼痛的牙上,疼痛会很快消失。
5、取小苏打适量,放入病齿孔内,过一至两分钟,即可止痛。
6、取蒜2个,去皮,在火上煨熟,趁热切开熨烫痛牙,蒜凉后再换。
7、花椒15克,食醋100毫升,共煎10分钟,温凉后含漱,止痛效果好。
8、牙痛时切一片生姜咬在痛处,必要时可重复使用,睡时含在口中也无妨。
9、把西瓜表面外层削下晒干,密封玻璃瓶内,有蛀牙疼痛时,取少许放入牙缝,牙痛即止。
10、牙痛时,做上下牙的叩击,速度由慢到快,轻重以能忍受为适度,坚持15-10分钟,疼痛可消除。
11、取胡椒2-3粒,捣烂,放痛牙处,咬紧。用白酒泡花椒,泡软后,用花椒沾上白矾面,咬在牙上即可止痛。
12 、用棉球蘸95%酒精或上等白酒,塞入患牙一侧耳道,使其与周围皮肤密切接触。若棉球已干,可再滴上酒精。止痛效果很好。
13、取一块鲜嫩肥大的仙人掌,用水洗净,去掉表面的针刺,再剖成两半,把带浆的那面巾在牙痛部位的脸上,此法不但对牙痛有特效,而且对牙龈肿痛也有较好疗效。
以上就是小编找到的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急救牙疼的一些小方法,可以缓解牙齿疼痛。但最重要的是我们在生活中都要每天清洗牙齿,注重牙齿的卫生,如果出现牙疼起要人命无法急救的情况,那请务必立即医院里去进行检查,以免耽误病情。
导致牙痛可能是这五种牙病
1、龋齿
初龋一般无症状,如龋洞变大而深时,可出现进食时牙痛,吃甜食或过冷、过热的食物时疼痛加重。这时可先用防酸止痛牙膏,温水刷牙,必要时用民间验方止痛,但有效的治疗方法应是填补龋洞。
2、牙髓炎
多是由于深龋未补致牙髓感染,或化学药物或温度刺激引起,其疼痛为自发性,阵发性剧痛,可有冷、热刺激痛和叩痛。这种牙痛的应急处理,可用芬必得300mg口服,一日2次,止痛,或用民间验方止痛。根治的方法是在局麻下用牙砧磨开牙髓腔作牙髓治疗。
3、牙根尖周炎
多由牙髓炎扩散到根管口,致根尖周围组织发炎。表现为持续性牙痛。患牙有伸长感,触、压痛明显,不能咬食物。这时可服消炎止痛药,如先锋霉素四号0.5克,一日3次;灭滴灵0.4克,一日3次,消炎痛25毫克,一日3次;并吃软食。也可用民间验方应急止痛。待消炎后再作根管治疗。
4、牙外伤
如意外摔倒、碰伤或吃饭时咬到砂粒等致牙折或牙裂开,引起牙痛。可先服消炎、止痛药,也可用民间验方止痛。有条件者应到口腔科处理。
5、智齿冠周炎
智齿萌出困难(阻生),加上口腔卫生不良,引起牙冠周围组织发炎、肿痛。可用口泰或口舒等含漱液漱口,服消炎、止痛药或用民间验方止痛。消炎后再拔除阻生牙。此外,流感、三叉神经痛、颌骨囊肿或肿瘤、高血压、心脏病,有时也会引起牙痛。所以对主诉牙痛,但牙齿又无任何病变者,切不可盲目滥用止痛药了之,应及时去医院专科诊治。
牙痛有哪些急救的方法
1)开髓引流:是最有效的止痛和防止炎症扩散的方法。牙痛的急救无牙科设备时可用锋利的小挖匙或尖锐的探针,穿阻塞洞底。为减少病人痛苦与恐惧心理,也可在局麻下开髓,牙痛的急救开髓后可置丁香油棉球于洞内,但不可紧压,以免引流不畅。
2)针刺止痛:急救牙痛的方法体针以合谷为主,并根据患牙部位配其它穴位,如上前牙:迎香或人中;下后牙:下关、颊车等;下前牙:承浆、大迎或颊车;下后牙:下关、颊车或地仓。牙麻醉点等。
3)局部麻醉起暂时止痛作用,牙痛的急救必要时拨除患牙。消炎止痛药物,如牙痛水,丁香同,三叉神经痛可口服卡马西平。面部肿胀者外敷六合丹或如意金黄散等。
上述的内容就是专家针对牙痛有哪些急救的方法这个问题,给大家介绍的开髓引流、针刺止痛和局部麻醉这三种临床上常见的急救牙痛的方法,所以大家在平时的生活中出现了牙痛的症状也可以通过些方面来进行急救,减少疼痛带来的痛苦。
神经痛急救的方法
1、封闭治疗
采用穴位注射药物(无水酒精、甘油、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麻痹阻滞神经,起到症状缓解暂时止痛的作用。但副作用较大,可引起面部麻木,感觉障碍,若封闭偏差可导致失明、偏盲,多次封闭后止痛效果不佳。这是叉神经痛的治疗方法之一。
2、射频术
又称热凝术,以穿刺针刺入半月神经节,利用射频仪在组织内产生电热,根据不同神经纤维耐受的温度不同,有选择地破坏传导痛觉的纤维,从而达到止痛效果。其后遗症为失明,面神经麻痹,脑出血等,且易复发,复发后再采用其它方法治疗有部分患者效果较差。
3、手术
可分为周围神经切断术,神经根切断术,三叉神经脊髓束切断术,三叉神经加压或减压术,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以上方法都为破坏三叉神经,使三叉神经失去正常生理功能达到暂时止痛作用,可引起面神经麻痹、偏瘫、共济失调等后遗症,且一段时间后三叉神经重新再生,再次引起疼痛,复发率高。
儿童牙痛的两大因素是什么
有些牙痛是由牙齿本身病变引起的,也有些牙病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一般来讲,当幼儿牙痛时,应想到以下几种疾病。
因素一、牙齿外伤:
牙齿损伤多由孩子意外摔倒或进食时咬到砂石、骨头而使牙齿出现创伤性根周炎引起。此类牙痛若牙齿仅有点松动,只需服些消炎止痛药,吃软食几天,让患牙休息一周左右即可痊愈,若牙齿已摔断就应及时去医院拔牙或矛补牙治疗。
因素二、龋齿:
表现为不吃饭不牙痛,一吃饭就牙痛,吃过冷或过热的食物时疼痛尤甚。幼儿龋齿必须及时去医院诊治,对牙齿龋洞较浅者,局部填充修补即可解除疼痛。
儿童牙痛的两大因素是什么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好的生活习惯,饮食要保持清淡,这样对于预防牙痛是非常有好处的。
牙痛该如何急救
经常性牙痛容易导致患者出现情绪沮丧以及精神恍惚的状况,所以牙痛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以及学习影响都是很大的。那么在出现牙痛后该怎么办呢?本文我们就来看看牙痛该如何急救。
有一句古语如是说:牙痛不是病,痛起来真要命。当牙痛起来去医院很不方便的时候,可以试下下面的应急方法,或许可以帮你减轻一时的疼痛。
哪些牙病会引起牙痛
1、龋齿:初龋一般无症状,如龋洞变大而深时,可出现进食时牙痛,吃甜食或过冷、过热的食物时疼痛加重。这时可先用防酸止痛牙膏,温水刷牙,必要时用民间验方止痛,但有效的治疗方法应是填补龋洞。
2、牙髓炎:多是由于深龋未补致牙髓感染,或化学药物或温度刺激引起,其疼痛为自发性,阵发性剧痛,可有冷、热刺激痛和叩痛。这种牙痛的应急处理,可用芬必得300mg口服,一日2次,止痛,或用民间验方止痛。根治的方法是在局麻下用牙砧磨开牙髓腔作牙髓治疗。
3、牙根尖周炎:多由牙髓炎扩散到根管口,致根尖周围组织发炎。表现为持续性牙痛。患牙有伸长感,触、压痛明显,不能咬食物。这时可服消炎止痛药。待消炎后再作根管治疗。
4、牙外伤:如意外摔倒、碰伤或吃饭时咬到砂粒等致牙折或牙裂开,引起牙痛。可先服消炎、止痛药,也可用民间验方止痛。有条件者应到口腔科处理。
这四种牙病会导致牙痛,牙齿痛起来可不是一般人能忍受的,所以想要不牙痛,就要保持口腔的干净来预防牙病的发生。
长牙牙齿痛怎么办
第一个验方是:
取大蒜捣乱,温热后敷在疼点上可以治疗牙髓炎、牙周炎和牙痛等症状。
第二个验方是:
把味精按1∶50的浓度用温开水化开后,口含味精溶液一会儿就吐掉。这样连续几次,坚持两天后牙痛就会好的。
第三个验方是:
牙疼的时候可以切生姜一小片咬在痛处,必要的时候可以重复使用,睡觉的时候含在口里也无妨。这是很安全可靠的一个验方。
第四个验方是:
取普通白酒100克放入茶缸里加上食盐10克;搅拌,等盐溶化之后放在炉子上烧开。含上一口在疼痛的地方,注意不要咽下去,牙痛就立刻止住了。
教简单治牙痛的生活小妙招
生姜具有消炎、止痛作用。
牙痛时取鲜生姜一片,咬合于痛牙处,必要时可重复用之。
味精止牙痛
取味精少许,直接涂敷牙痛处;或将适量味精加入开水中熔化,待冷却后反复含漱,止痛效果良好。
穴位按压止牙痛
上牙痛取下关穴,下牙痛取颊车穴,无伦上下牙痛均加用同侧合谷穴,以拇指用力按压穴位并略揉动,反复进行至牙痛消失。
治牙痛的小验方
第一个验方是:取大蒜捣乱,温热后敷在疼点上可以治疗牙髓炎、牙周炎和牙痛等症状。
第二个验方是:把味精按1:50的浓度用温开水化开后,口含味精溶液一会儿就吐掉。这样连续几次,坚持两天后牙痛就会好的。
第三个验方是:牙疼的时候可以切生姜一小片咬在痛处,必要的时候可以重复使用,睡觉的时候含在口里也无妨。这是很安全可靠的一个验方。
第四个验方是:取普通白酒100克放入茶缸里加上食盐10克;搅拌,等盐溶化之后放在炉子上烧开。含上一口在疼痛的地方,注意不要咽下去,牙痛就立刻止住了。
牙痛急救措施
牙痛的滋味,一般的人几乎都体味过,确实使人难以忍受。特别是在夜晚,牙痛起来去医院很不方便,实在痛苦。但是,掌握必要的应急方法,至少可减轻一时的疼痛。
急救措施
1.用花椒一枚,噙于龋齿处,疼痛即可缓解。
2.将丁香花一朵,用牙咬碎,填入龋齿空隙,几小时牙痛即消,并能够在较长的时间内不再发生牙痛(丁香花可在中药店购买)。
3.用水磨擦和谷穴(手背虎口附近)或用手指按摩压迫,均可减轻痛苦。
4.用盐水或酒漱口几遍,也可减轻或止牙痛。
5.牙若是遇热而痛;多为积脓引起,可用冰袋冷敷颊部,疼痛也可缓解。
猪牙皂的治疗偏方
①治卒中风,风涎潮于上膈,痹气不通,昏昏若醉,形体惛闷,四肢不收,或倒或不倒,或口角似利微有涎出:猪牙皂角四挺(削去黑皮),晋矾一两。二味同捣罗为细末,再研为散,如有患者,可服半钱,重者三字匕,温水调灌下,不大呕吐,只是微微涎稀冷出,或一升二升,当时惺惺,次缓而调治,不可便大段吐之,恐过,伤人命。(孙用和救急稀涎散)
②治中风口噤不开,涎潮壅上:皂角一挺(去皮),猪脂涂炙黄色,为末,每服一钱,温酒调下,气壮者二钱,以吐出风涎为度。(《简要济众方》)
③治诸窍不通,因气、因痰、因风、因火,暴病闭塞者:猪牙皂荚(去皮、弦、子,炒),为细末,吹入鼻内即通。(《本草汇言》)
④治卒头痛:皂荚末吹鼻中,令嚏则止。(《斗门方》)
⑤治脑宣:皂角(去皮、弦、子)蜜炙捶碎,水中揉成浓汁,熬成膏子,鼻内搐之,口中咬箸,良久涎出为度。(《儒门事亲》)
⑥治风邪痫疾:皂荚(烧存性)四两,苍耳根茎叶(日干)四两,密陀僧一两。为末,成丸梧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三四十丸。枣汤下,日二服,稍退,只服二十丸。(《永类钤方》抵柱丸)
⑦治急喉闭,逡巡不救:皂荚(去皮子)生半两,为末,每服少许,以箸头点肿处,更以醋调药末,厚敷项下,须臾便破,少血出即愈。(《灵苑方》)
⑧治咽喉肿痛:牙皂一挺(去皮,米醋浸炙七次,勿令太焦)。为末,每吹少许,八咽吐涎即止。(《圣济总录》)
⑨治咳逆上气,时时唾浊,但坐不得眠:皂荚八两(刮去皮,用酥炙)末之,蜜丸梧子大,以枣膏和汤服三丸,日三夜一服。(《金匮要略》皂荚丸)
⑩治一切阳邪积滞,凡气积、血积、虫积、食积、伤寒、实热秘结等证:牙皂角(耖微黄)一两六钱,川大黄一斤。上为末,用汤浸蒸饼捣丸,绿豆大,每用五分或一钱、或二、三钱,酌宜用引送下,或用蜜为丸亦可。(《景岳全书》百顺丸)
⑾治大小便不通,关格不利:烧皂荚细研,粥饮下三钱。(孙思邈)
⑿治霍乱转筋:皂荚末,吹一小豆入鼻中,得嚏便瘥。(《梅师集验方》)
⒀治足上风疮作痒甚者:皂角炙热烙之。(《纲目》)
⒁治肾风阴痒:稻草烧皂角,烟熏十余次,即止。(《济急仙方》)
⒂治卒外肾偏疼:皂荚和皮为末,水调敷之。(《梅师集验方》)
⒃治鼻齆:炙皂荚,末之,如小豆,以竹管吹鼻中。(《千金方》)
⒄治小儿头疮粘肥及白秃:皂角烧黑,为末,去痂敷之。(《卫生杂兴》)
⒅治吹乳:猪牙皂角(去皮、弦),蜜炙为末,酒调服之。(《袖珍方》)
⒆治风热牙痛:皂角一挺,去子,入盐满壳,仍加白矾少许,黄泥固济,煅研,每日擦之。(《杨诚经验方》)
⒇治脚气肿痛:皂角、赤小豆。为末。酒醋调贴肿处。(《永类钤方》)
哪些病因会导致牙痛症状
龋齿
初龋一般无症状,如龋洞变大而深时,可出现进食时牙痛,吃甜食或过冷、过热的食物时疼痛加重。这时可先用防酸止痛牙膏,温水刷牙,必要时用民间验方止痛,但有效的治疗方法应是填补龋洞。
牙髓炎
多是由于深龋未补致牙髓感染,或化学药物或温度刺激引起,其疼痛为自发性,阵发性剧痛,可有冷、热刺激痛和叩痛。这种牙痛的应急处理,可用芬必得300mg口服,一日2次,止痛,或用民间验方止痛。根治的方法是在局麻下用牙砧磨开牙髓腔作牙髓治疗。
牙根尖周炎
多由牙髓炎扩散到根管口,致根尖周围组织发炎。表现为持续性牙痛。患牙有伸长感,触、压痛明显,不能咬食物。这时可服消炎止痛药,如先锋霉素四号0.5克,一日3次;灭滴灵0.4克,一日3次,消炎痛25毫克,一日3次;并吃软食。也可用民间验方应急止痛。待消炎后再作根管治疗。
牙外伤
如意外摔倒、碰伤或吃饭时咬到砂粒等致牙折或牙裂开,引起牙痛。可先服消炎、止痛药,也可用民间验方止痛。有条件者应到口腔科处理。
智齿冠周炎
智齿萌出困难(阻生),加上口腔卫生不良,引起牙冠周围组织发炎、肿痛。可用口泰或口舒等含漱液漱口,服消炎、止痛药或用民间验方止痛。消炎后再拔除阻生牙。此外,流感、三叉神经痛、颌骨囊肿或肿瘤、高血压、心脏病,有时也会引起牙痛。所以对主诉牙痛,但牙齿又无任何病变者,切不可盲目滥用止痛药了之,应及时去医院专科诊治。
食物过敏的急救经验
01食物过敏要及时用抗过敏药如;苯海拉明注射液两支一次肌肉注射。一般半个小时后病人就感到瞌睡,睡一觉就痊愈了。
02还可以加上地塞米松4毫克肌肉注射。这种药抗过敏效果也是很好的。若是过敏厉害,还可以加大药量到10毫克每次肌肉注射。
03上面的药若还是不能很快的制止,那就输液加上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毫升,静脉滴注。
胃痛的急救方法
胃痛的急救方法
一、揉内关:内关穴位于手腕正中,距离腕横纹约三横指(三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处,在两筋之间取穴。用拇指揉按,定位转圈36次,两手交替进行,疼痛发作时可增至200次。
二、点按足三里:足三里穴位于膝盖边际下三寸(相当于四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在胫骨和腓骨之间。以两手拇指端部点按足三里穴,平时36次,痛时可揉200次左右,手法可略重。
三、揉按腹部:两手交叉,男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女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以肚脐为中心揉按腹部画太极图,顺时针36圈,逆时针36圈;此法可止痛消胀,增进食欲。
胃痛的历史沿革
1、胃痛之名最早记载于《内经》,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指出:“胃病者,腹胀,胃脘当心而痛。”《内经》首先提出胃痛的发生与肝、脾有关,还提出寒邪、伤食致病说。
2、唐宋以前文献多把属于胃脘痛的心痛和属于心经本身病变的心痛混为一谈,直至金元时代李杲《兰室秘藏》首立“胃脘痛”一门,将胃脘痛明确区分于心痛,使胃痛成为独立的病证。
3、明清时代进一步提出了胃痛的治疗大法,《医学正传》说:“古方九种心痛,……详其所由,皆在胃脘,而实不在于心也。”“气在上者涌之,清气在下者提之,寒者温之,热者寒之,虚者培之,实者泻之,结者散之,留者行之。”《医学真传·心腹痛》还指出了要从辨证去理解和运用“通则不痛”之法。
胃痛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西医学的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黏膜脱垂等病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要症状者,属于中医学胃痛范畴。
胃痛的病因
1、外邪犯胃
外感寒湿热诸邪,内客于胃,皆可致胃脘气机阻滞,不通则痛。其中尤以寒邪为多。
2、饮食伤胃
饮食不节,过饥过饱,损伤脾胃,胃气壅滞,不通则痛。
3、情志不畅
忧思恼怒,伤肝损脾,肝失疏泄,横逆犯胃,脾失健运,胃气阻滞,均致胃失和降,而发胃痛。
4、素体脾虚
脾胃为仓禀之官,主受纳运化水谷,若素体脾胃虚弱,运化失职,气机不畅或中阳不足,中焦虚寒,失其温阳而发胃痛。
病机
胃痛的病位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基本病机为胃气阻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病理因素主要有气滞、寒凝、热郁、湿阻、血瘀。病理性质:早期多为实证;后期常为脾胃虚弱,但往往虚实夹杂。
胃痛的诊查要点
诊断依据
1、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发生疼痛,其疼痛有胀痛、刺痛、隐痛、剧痛等性质的不同。
2、常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嘈杂泛酸,嗳气吐腐等上胃肠道症状。
3、发病特点:以中青年居多,多有反复发作病史,发病前多有明显的诱因,如天气变化、恼怒、劳累、暴饮暴食、饥饿、饮食生冷干硬、辛辣烟酒或服用有损脾胃的药物等。
病证鉴别
1、胃痛与真心痛
真心痛是心系病变所引起的心痛证,多见于老年人,为当胸而痛,其多刺痛,动辄加重,痛引肩背,常伴心悸气短、汗出肢冷,病情危急,其病变部位、疼痛程度与特征、伴随症状及其预后等方面,与胃痛有明显区别。
2、胃痛与胁痛
胁痛是以胁部疼痛为症状,可伴发热恶寒,或目黄肤黄,或胸闷太息,极少伴嘈杂泛酸,嗳气吐腐。肝气犯胃的胃痛有时亦可攻痛连胁,但仍以胃脘部疼痛为症状。两者具有明显的区别。
3、胃痛与腹痛
腹痛是指胃脘部以下,耻骨毛际以上整个位置疼痛为症状。胃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症状。两者仅就疼痛部位来说,是有区别的。但胃处腹中,与肠相连,因而在个别特殊病证中,胃痛可以影响及腹,而腹痛亦可牵连于胃,这就要从其疼痛的主要部位和如何起病来加以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