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期孕妇应科学控制体重
怀孕期孕妇应科学控制体重
怀孕期孕妇应科学控制体重
一般而言在理想体重下怀孕的健康妇女,其怀孕过程体重增加平均约8~12公斤。不论怀孕前体重如何,在怀孕二、三期,每月体重增加少于1公斤或每月体重增加3公斤以上都是不适当的。虽然不能减肥,但是却必须控制体重,否则除了身材变形外也容易导致生产困难……
你以前就比较“丰满”,怀孕使你更加“富态”。生完孩子后,多余的肉会不会再也去不掉?其实,真正的危险并不是仅仅在“体形”上。
事实上,肥胖不仅仅是美观的问题。有时,怀孕的9个月增加的体重还会给你的身体和孩子带来危险……
怀孕期长多少斤合适?
眼下流行的美学经典,有点让人失去了现实感!身高1.6米,体重58千克,让你处在正常体重的边缘,再多长上2千克,你就超重了。你可以自己来计算合理体重的指数,计算的办法是:将你的体重(千克,当然是怀孕之前的体重)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得出的指数应该在18~23之间。
如果你的体重是58千克,身高1.6米,你的指数为:58÷1.62=22.6;
如果体重60千克(身高1.6米),你的指数为则为:60÷1.62=23.4。
如果你的指数是在20左右,在孕期,理想的体重增加为9~12千克;如果你身高为1.7米,可以增加到15千克。相反,你的指数在23以上,在孕期你要想保持理想体重,大概只能增长6-8千克。
孕期超重带来的危险
如果体重的增加超过了“正常标准”,会加重你的负担。在孕期,体重增加过多会导致高血压,从而可能引起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这会给你的身体带来危险。同时,高血压也可能会引起妊娠糖尿病,在分娩之后,你可能会持续变成糖尿病患者,即使妊娠糖尿病会消失,但也可能会给你的孩子带来终身的糖尿病隐患。幸运的是,今天医生对体重超重的准妈妈有着非常严格的跟踪,通常可以避免严重后果的发生。
但是,高血压会使你的怀孕和分娩的情况复杂化,对胎儿的发育也没有好处。
高血压会引起水潴留。水进入你身体的组织引起水肿,会进一步压迫血管,使你比其他的孕妇静脉血液回流更加困难,可能引起静脉曲张,甚至患静脉炎。另外,血液中糖分的增高会使胎盘的动脉硬化,妨碍血液的流通,其后果是你未来的宝宝得不到足够的养料,出现胎儿窘迫或发育迟缓,他可能会是个低体重新生儿。
相反,如果胎儿吸收了的糖分过多,你可能就会生出“巨婴”,即婴儿的体重超过4千克。这会给你的分娩带来很大的麻烦。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产科医生可能会考虑对你实施剖宫产手术。
新生儿体重过轻,或是过重,这两个极端都会给孩子今后的成长带来不良的影响。幸亏,刚刚减轻了一点体重。
即使你刚刚减轻了一点体重,也不要有幸免于难的感觉。很遗憾,这么说也许让你感到扫兴。
在怀孕的初期,由于恶心、呕吐,孕妇会“消耗掉”1~2 千克体重。但是3个月后,一旦孕吐的现象消失,你就会在1个星期内重新恢复你以为减掉的体重,甚至可能还会增加1千克。从怀孕第4个月起,体重应该平均每月增加1.5千克。但是,你不要高兴过早。因为孕期体重的增长并不是呈线性的,即使你没有特别地改变你的饮食结构,你的体重也会犹如体重称上的指针一样直线上升(这与荷尔蒙分泌有关)。
你不要说:“在孕期中期,我体重增长了4千克多一点,我会坚守着目标!”最后3个月的孕期,你的体重会比前6个月增长得更快,这主要是由于你体内的水潴留。
怀孕,要不要节食?
千万不要节食。这可不是让你挨饿的时候,而是让你吃好的时候。也就是说,你需要放弃一部分自己喜欢的食品,比如不要过度贪恋甜食、甜饮料等,而要“大嚼”些自己不太喜欢但营养丰富的东西。
生活是不公平的。一块巧克力蛋糕给胖人带来的是贴在臀部的脂肪,而轮到那些在孕期有权利增加12千克体重的瘦人身上,它却能消失的无影无踪!今天,孕激素令你胃口大开(一个屈服引诱的借口),那我们推荐你去嚼嚼芹菜茎。
“当丰满的女人怀孕时,一生中,她会第一次以胖为美。这时,她准许自己不受标准约束,第一次感到自己美丽。”助产士古萨热解释道,这种感觉让你难以下定控制体重的决心。
让孕妇不发胖进食小技巧
饮食并非少吃就能减肥;如进食的技巧、食物的烹调、外食的选择等等,皆是控制体重的关键。同样的营养价值,如果选择热量较低的食物,对体内的宝宝并没有差别,但是对于母亲本身,可是影响很大唷!而且这些观念及技巧,对于产后恢复身材也很有帮助。
进食行为改变:
★改变进餐顺序:先喝水→再喝汤→再吃青菜→最后才吃饭和肉类。
★养成三正餐一定要吃的习惯。
★生菜/水果沙拉应刮掉沙拉酱后再吃,或要求不加。
★肉类应去皮且不吃肥肉,只吃瘦肉部份。
★油炸食品先去油炸面皮后再吃。
★浓汤类只吃固体内容物,但不喝汤。
★带汤汁的菜肴,将汤汁稍加沥干后再吃。
★以水果取代餐后甜点。
★以茶、开水或不加糖的饮料及果汁,来取代含糖饮料及果汁。
★注意食物的种类及吃的份量。
★吃完东西立刻刷牙,刷过牙就不再进食。
★睡前三个小时不再进食(但白开水除外)。
烹调方式改变:
★尽量用水煮、蒸、炖、凉拌、红烧、烤、烫、烩、卤的烹调方式。
★以上的烹调方式尽量不要再加油,可加酱油(非酱油膏)。
★善用葱、蒜、姜、九层塔、五香粉、花椒粒、八角及一些中药材来增加美味。
★烹调时少加入糖。
★烹调时少加用勾芡。
★烹调时少加入酒。
★煮饭、买菜前,先算好吃饭人数及份量,避免吃下过多剩菜。
★青菜可多吃,但是最好以烫的为主,或将汤汁滴干以减少油脂的摄取(或用清汤、开水洗)。
★吃饭勿淋肉燥、肉汤。
怀孕期间应该严格控制体重
如果问各位准妈妈一个问题,相信很多准妈妈都会给出同一个答案。这个问题就是孕期最需要的是什么呢?相信很多准妈妈都会回答进补。没错,进补的确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均衡的营养才能促进胎儿的茁壮成长,为将来生出一个聪明健康的宝宝做准备。然而准妈妈们考虑到了这一点,却忽视了相对的另外一点,那就是孕期体重的控制。事实上,孕期不仅要注意进补,也要注意体重的控制,体重过重会给胎儿和自身的健康带来很多的威胁。所以不仅要控制体重,还要严格控制。这可是重要的孕期生活常识。
南京有位女士,她的第一个孩子是在国内生的,孕期她增长了25公斤,生孩子时十分痛苦,生了十几个小时,生下的大胖小子有4公斤;第二个孩子是在日本生的,孕期她增长了10公斤,孩子出生时是3.2公斤,是顺产,不到半个小时就生下来了。为何会有这种差异?
因为日本有严格的“孕期体重管理”,他们认为孕期体重过度增加,与巨大儿密切相关,所以应实施体重管理,整个孕期不宜超过10公斤,所以日本的巨大儿出生率只有1%。
北京和睦家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赵燕玲建议:孕妇应适度参加活动,不要整天在家里坐着或躺着;同时适当补充营养,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食品的摄入,保持自身体重和胎儿体重的匀速增长。
巨大儿对自身的影响——增加患糖尿病风险
新生儿太大,以后更容易长成“小胖子”乃至终身成为“大胖子”,而且将来患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的风险会更大。为了避免这些风险,这样的宝宝在成长过程中更应注意避免营养过剩并随时加强运动。
这样的孩子出生后,需要高糖、高热量喂养,一般表现为胃口好。好胃口让巨大儿出生后一直很胖,而且这种肥胖往往持续终身,减肥比较困难。
在怀孕期间严格控制体重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如果不加以控制,就会导致胎儿过大,增加准妈妈的身体负担,会极大增加孕期糖尿病和高血压的发病几率,而这两种孕期疾病一旦发作会给胎儿和自身的健康带来不小的威胁。说得更长远一些,孕期体重增加过多,会给分娩带来一定的风险,在有些情况之下会让产妇们不得不选择进行剖腹产。如果你不希望这些麻烦找上身,你就要在孕期进补和控制体重之间找到一个好的平衡点,而科学的孕期保健知识可以帮你找到这个平衡点。
孕妇应科学补钙
孕妇在怀孕期间需要摄取足够的钙质,但应适量补充,食物是钙质的最佳来源。
钙质的食物来源包括大豆、豆类、绿色蔬菜、花生、坚果类(核桃、南瓜籽、向日葵子)、小鱼干、沙丁鱼、鲑鱼、牛奶及奶制品等。
钙质对人体的重要性
★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矿物质为钙质,其功能是维持强健的骨骼和健康的牙齿。
★钙能使心肌正常收缩,使心脏有规律地跳动。
★体内钙质的吸收还需要充足的维生素D来配合。因此,适当的户外日照在怀孕期间不可缺少。
★钙与磷:钙与磷就像双胞胎形影不离,能共同创造健康牙齿和骨骼组织,体内所储存的钙磷比例为2:1(血液中则为1:1)。
★钙与镁:可以保持心脏及血管的健康。
孕妇补钙要适量
在妇科门诊最常听到孕妈妈诉说,“我怕胎儿钙质不够,为了补充钙质,所以喝很多牛奶。”“我会抽筋,所以想多喝一点牛奶。”“为了补充钙质,除了一天喝3次牛奶外,还补充钙片及复合维生素。”其实,胎儿的牙齿早在8周时就开始形成,骨骼在子宫内第二周就开始钙化,由于胎儿骨骼及牙齿发育需要大量的钙质,因此怀孕期间孕妈眯需要摄取更多的钙质。门诊也曾遇到怀孕妈妈摄取很多钙质,仍然出现脚抽筋的情形,所以正确的补充钙质是很重要的。
孕期对钙质的摄取量应该高于平时,所以最好每天摄入1000毫克,孕早、中、晚期不需要额外补充。有一些孕妇仍会担心,这样真的够了吗?其实怀孕期间孕妇身体对钙质的吸收比正常情况有效,以便应付胎儿的大量需求,只要摄取富含钙质的食物,就可以达到钙的需要量。
孕妇吃减肥果的食用禁忌
孕妇是不能吃减肥果的。减肥果是不宜多服的,多服还可能造成腹泻等不良反应。孕妇在怀孕期间是不必减肥的,因为腹中胎儿需要大量均衡的营养,孕妇应该做的是根据需要补充全面均衡的营养,只要适当控制食量避免摄入过多热量既可。喝减肥果茶对孕妇的身体有可能会造成不良影响,对胎儿更是有风险。因此,孕妇不要吃减肥果。
孕期内应当以注重健康为主,补充好应有的营养,如果想要控制体重的,也应该适当锻炼和使用健康的减肥食谱。但是一切都应该以健康和营养充足为前提。
孕期应合理控制体重
孕期前体重状况可根据以下公式评判:
标准体重:[身高(厘米)-70]×0.6
体重偏低:低于标准体重的90%
体重偏高:高于标准体重的120%
孕前标准体重者:妊娠第一期共需增重2公斤,第二第三期各增重5公斤,应注意的是,如在第一期增重很少,切不可在第二第三期急速增加体重,应努力做到体重的渐进性增长,做到了这些,可以使自己在分娩后体重迅速恢复孕前状况。
孕前体重偏低者:在第一期共需增重2.5公斤,第二第三期各增重6.5公斤,共增重14~16公斤。
孕前体重偏高者:在第一期增重1公斤,第二第三期各增重3公斤,共增重7公斤左右。体重偏高孕妇因为增重有限,故应特别注意多食用富含蛋白质、铁、钙、镁等营养素丰富的食品,以满足胎儿及自身生理需要。并能保持孕前和产后体重无太大改变。每一个孕妇都应自觉地预防肥胖,不要因为怀孕而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
(1)饮食方面
孕期营养贵在平衡合理,并非是吃得越多越好,吃得胖并不等于健康,恰恰相反,过度肥胖会危及母子健康。孕妇过于肥胖,对胎儿的发育和孕妇本身的健康都不利,应及早通过调整饮食来控制体重的增长。除每天应增加一定的热量供应外,不要额外补充热量。注意做到膳食结构合理平衡,一日三餐吃饭有节,要常吃些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及叶酸的蔬菜和水果。尽量少吃或不吃高脂肪高糖类食物,并杜绝酒类饮料,以免热量过剩而造成肥胖。应该注意,饮食并非少吃就能减肥,进食的技巧、食物的烹调方式、饮食的选择等,皆是控制体重的关键。
同样的营养价值,如果选择热量较低的食物,对体内的宝宝并没有影响,但是对于母亲本身而言,可是影响很大哟!而且有些观念及技巧,对于产后恢复身材也很有帮助。
改变进餐的顺序:“饭前喝汤,长寿健康;饭后喝汤,越喝越胖”,因此孕妇喝汤应该在饭前而不是饭后;养成三正餐一定要吃的习惯;少吃沙拉、肥肉、油炸食品;以水果取代餐后甜点;吃完东西立刻刷牙,刷过牙就不再进食;睡前三个小时不再进食(但白开水除外)。
烹调方式改变:尽量用水煮、蒸、炖、凉拌、红烧、烤、烫、烩、卤的烹调方式。用以上烹调方式加工食物尽量不要再加油,可加酱油(非酱油膏)。可巧妙使用葱、蒜、姜、五香粉、花椒粒、八角及一些中药材来增加美味。烹调时少加入糖、少加勾芡、少加入酒。少用糖醋、醋熘、油炸、油煎的烹调方式。
(2)常称体重
孕妇应该常称体重,以便随时观察自己的体重变化,及时纠正不良习惯,科学地控制好体重。
(3)适当工作及活动
怀孕是一正常的生理现象,怀孕不是病,妇女不要因怀孕而中断所从事的工作和正常活动,但从事接触放射性物质及有毒物质等工种的孕妇则应适时调换工作岗位,以免影响胎儿健康发育。孕妇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度的工作和运动,既可预防肥胖又有利于母子健康。
孕妇科学控制体重的2个妙招
1、每天量体重
体重增加过快,是许多孕妇担心,而且也是妇产科医师所不愿意见到的情形。于是,如何控制体重增加的速度,就非常重要了。食不过量,是重要守则之一,而每天量体重,则可不断地提醒孕妇应该注意饮食内容,以免吃进过量食物,让体重直线上升。
2、尽量少吃零食和夜宵
吃零食是导致肥胖的重要因素之一。夜宵也是保持体重的大敌,特别是就寝前两个小时左右吃夜宵,缺乏消耗,脂肪很容易在体内囤积。避免用大盘子盛装食物,面对一大盘子美味的诱惑可能会失去控制力,可以用小盘子盛装或者实行分餐制。
孕期要如何预防心慌的出现
孕期心慌怎么办
一般而言,孕妇在怀孕期间,身体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特别是到了妊娠晚期,多数孕妇都会感觉或轻或重的心慌,或稍微活动之后,就会感觉心慌气短,气喘吁吁。
孕妇到了妊娠晚期,其心脏的工作量要比没有怀孕之前变大了许多,心律一般每分钟增加10次以上,因此有的孕妇反应会比较敏感,出现心慌的表现。另外,到了妊娠晚期,孕妇的子宫明显增大,腹中的胎儿发育也逐渐加快,为了确保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为了给腹中胎儿提供足够的养分,孕妇往往需要通过加快呼吸来获得更充足的氧气,从而导致心律加速。一般来说,这都是正常的妊娠反应,无需紧张。
预防孕期心慌的方法
日常生活多注意
为防出现心慌现象,日常生活中孕妇应尽量不要勉强干费力气的活,多卧床休息,上下楼梯时需慢走;若在走路途中出现心悸症状和 呼吸困难,应站立不动或做下休息。
饮食合理
易出现心慌的孕妇,在日常饮食中应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及低盐为宜,在孕晚期食盐量不宜超过5克。孕妇可多吃桑葚、松子仁、枸杞子、葡萄等,忌吃胡椒、辣椒、花椒、肉桂、紫苏、茴香、烧酒、丁香、葱、姜、蒜等 辛辣香燥食物。此外也应适当控制体重,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孕妇应重视的妊高症预防措施
在临床上很多孕妇在产检时被查出血压偏高现象后,由于自认为没什么症状,对身体健康无碍,而不重视对血压的控制,导致妊高症病情愈发严重。在合适的年龄怀孕,做好孕前咨询,合理控制体重,积极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都对妊高症的预防有益处。
对于妊娠高血压的预防,现在一般建议,在孕中晚期每周体重的增长幅度最好不超过0.5千克(kg)。如果怀孕前的体重指数在正常范围内,整个孕期,孕妇体重总增长最好在12.5~15千克(kg)左右。如果孕妇怀孕前的体重指数超标了,那么要听从保健医生的建议,孕期合理地管理体重。
其实对于妊娠高血压预防不仅是体现在控制体重上面,还有就是日常的饮食要注意合理搭配,切勿大补过度,还有就是在怀孕的时候经常性的进行血压的测量是必不可少的。
科学家们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进行了预测性研究,他们给妊娠中期的妇女,即相当于孕16—24周的孕妇测血压,然后再计算其平均动脉压,计算方法是先用收缩期血压减去舒张期血压得出脉压,再用舒张期血压加上1/3的脉压,就等于妊娠中期的平均动脉压,如果妊娠中期平均动脉压大于90毫米汞柱,发生妊高征的机率明显增加,应采取下述预防措施。
(1)要坚持定期做产前检查;测身高、体重、血压、验血、尿常规。如发现易诱发因素应采取相应措施,定期随访。
(2)注意饮食、营养,应进三高一低饮食,即高蛋白、高钙、高钾及低钠饮食,有助于预防妊高征。因此,孕妇应多吃鱼、肉、蛋、奶及新鲜蔬菜,少食过咸食物。
(3)怀孕晚期应采取左侧卧位休息,可改善肾脏及子宫胎盘的血流量。
(4)于妊娠中期测平均动脉压,如平均动脉压高于90毫米汞柱,可服用心痛定,预防妊高征。
孕期做好这3点你会更容易顺产
1、控制体重。
新生儿理想的体重是6-7斤,这样不仅顺产率比较高而且比较好生。很多妈妈怀孕后体重不断飙升。整个孕期一定要管住嘴。控制整个孕期的体重不要超过12-13kg,尤其是孕中晚期每周体重增加不要超过1斤。体重增长过形成孕期肥胖,不仅对生孩子没有帮助,还会影响孕期的血压等指标。因此,怀孕后买一把电子秤对于控制体重很有帮助。
除此之外,科学的饮食对于控制孕期体重也很有帮助。但很多孕妇对科学饮食都有误区,一些高热量、高糖分的食物并没有做好控制。因此多看看专家医生怎么说孕期饮食对顺产也很有帮助哦。
2、孕期要管住嘴迈开腿。
孕期中适当的运动不仅能控制体重,还能为生孩子做好准备。正常情况下,一般建议每天运动30-60分钟。但不要随便散散步就认为在运动。运动结束后有心跳明显加快的效果才算真正的运动。推荐孕妇的运动是快走、瑜伽和游泳。
喜欢瑜伽的孕妈,在挑选瑜伽垫或者瑜伽球时一定要选择没有气味的。瑜伽球最好是孕妇专用,瑜伽垫也最好加厚,保护孕妇。
TIPS:孕妈运动的时候,可以穿上宽松的孕妇服装,并且准爸爸一起陪同运动,是更好的,也可以增加夫妻感情哦~
3、学会拉梅兹呼吸法。
听名字觉得很专业对吧。没错这是一个专业的呼吸方法,对分娩很有帮助。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证明,分娩时采用该呼吸法,的确能帮助到分娩,让顺产更顺利。
有时间的孕妇可以和丈夫一起参加拉拉梅兹呼吸法训练。没时间到医院参加训练的孕妇,也可以在视频网站或者自己购买书籍来学习这个呼吸法。
怀孕期间腰椎间盘突出怎么办
怀孕期间,内分泌激素发生改变,孕妇体内的韧带比较松弛,为胎儿娩出作准备。此时,腰部关节韧带、筋膜松弛,稳定性减弱。怀孕时子宫内一个受精卵,逐渐发育成为几千克的胎儿,增加了腰椎的负担,而且这种负担持续存在。在此基础上,若有腰肌劳累和扭伤,就很可能发生腰椎间盘突出。孕妇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
1.休息
充分的睡眠可帮助产妇恢复体力,恢复肌肉的弹性。
2.保暖
孕妇的体质非常虚弱,容易受凉,尤其是怀孕期间受力较重的腰部,更容易受风寒侵袭。因此,在怀孕期间孕妇应该注意保暖。
3.适当控制体重
大多数孕妇体重都有明显的增加,这样会加重腰椎的负担就,成为腰痛的原因。因此,孕妇要适当控制体重。
4.适当锻炼
怀孕前注意锻炼身体,可增强腹部及腰骶部的肌肉力量,增强腰椎的稳定性。这不但可增强体质和肌肉力量,便于日后分娩,也可减少怀孕时的腰酸背痛。强健的腰背肌及腹肌能够帮助稳定脊柱,防止腰椎间盘突出。怀孕期间,健康的孕妇可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运动方式不宜剧烈,孕晚期应停止。平时常有腰酸背痛者应特别注意预防腰部受伤或过度劳累。生完宝宝后,最好在产后2周左右开始锻炼。可做仰卧起坐运动和船形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