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荆芥和荆芥穗的功效区别 荆芥对胃刺激吗

荆芥和荆芥穗的功效区别 荆芥对胃刺激吗

根据情况看。

在荆芥没有与胃相关的功效,但也没有与胃相关的禁忌,正常服用,一般是不会对胃造成刺激的,并且将荆芥作为蔬菜吃的话,荆芥中的膳食纤维、维生素等成分,对提升胃肠健康还有一定功效。

只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荆芥作为药物服用的话味苦,部分胃肠功能比较敏感的人群,服用的时候,是有可能会因为受不了这个苦味而出现反酸、呕吐现象的,严重的话还有可能会导致胃肠粘膜受损,因此荆芥是否会对胃肠产生刺激,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看。

荆芥的功能主治 选方

【功能主治】

发表,祛风,理血;炒炭止血。治感冒发热,头痛,咽喉肿痛,中风口噤,吐血,衄血,便血;崩漏,产后血晕;痈肿,疮疥,瘰疬。荆芥穗效用相同,惟发散之力较强。

①《本经》:"主寒热,鼠瘘,瘰疬生疮,破结聚气,下瘀血,除湿痹。"

②《药性论》:"治恶风贼风,口面歪邪,遍身顽痹,心虚忘事,益力添糟。主辟邪毒气,除劳,治丁肿;取一握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冷分二服,主通利血脉,传送五脏不足气,能发汗,除冷风;又捣末和醋封毒肿。"

荆芥的功能主治 选方 禁忌

③孟诜:"产后中风身强直,研末酒服。"

④《食疗本草》:"助脾胃。"

⑤《食性本草》:"主血劳风气壅满,背脊疼痛,虚汗,理丈夫脚气,筋骨烦痛及阴阳毒,伤寒头痛,头旋目眩,手足筋急。"

⑥《日华子本草》:"利五脏,消食下气,醒酒。作菜生热食并煎茶,治头风并汗出;豉汁煎治暴伤寒。"

⑦《本草图经》:"治头风,虚劳,疮疥,妇人血风。"

⑧《滇南本草》:"治跌打损伤,并敷毒疮。治吐血。""荆芥穗,上清头目诸风,止头痛,明目,解肺、肝、咽喉热痛,消肿,除诸毒,发散疮痈。治便血,止女子暴崩,消风热,通肺气鼻窍塞闭。"

⑨《纲目》:"散风热,清头目,利咽喉,消疮肿。治项强,目中黑花,及生疮,阴颓,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痔漏。"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外用:捣敷、研末调敷或煎水洗。

荆芥的功能主治 选方 禁忌

【选方】

①治风热头痛:荆芥穗、石膏等分。为末。每服二钱,茶调下。(《永类钤方》)

②治头目诸疾,血劳,风气头痛,头旋目眩:荆芥穗为末。每酒服三钱。(《眼科龙木论》)

③治风热肺壅,咽喉肿痛,语声不出,或如有物哽:荆芥穗半两,桔梗二两,甘草(炙)一两。上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三片,煎六分,去渣,食后温服。(《局方》荆芥汤)

④治一切风,口眼偏斜:青荆芥一斤,青薄荷一斤。一处砂盆内研,生绢绞汁于磁器内,煎成膏;余滓三分,去一分,将?分滓日干为末,以膏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早至暮可三服。忌动风物。(《经验后方》)

⑤治大便下血:㈠荆芥,炒,为末。每米饮服二钱,妇人用酒下。亦可拌面作馄饨食之。(《经验方》)

㈡荆芥二两,槐花一两。炒紫为末。每服三钱,清茶送下。(《简便单方》)

⑥治产后血晕,筑心,眼倒,风缩欲死者:干荆芥穗,捣筛。每用末二钱匕,童子小便一酒盏,调热服,口噤者挑齿,闭者灌鼻中。(《本草图经》)

⑦治小便尿血:荆芥、缩砂,等分。为末。糯米饮下三钱日三服。(《濒湖集简方》)

⑧治痔漏肿痛:荆芥煮汤,日日洗之。(《简便单方》)

荆芥的功能主治 选方 禁忌

⑨治癃闭不通,小腹急痛,肛门肿疼,无问新久:大黄(小便不通减半)、荆芥穗(大便不通减半),等分。各别为末。每服一、二钱,温水调下,临时加减服。(《宜明论方》倒换散)

⑩治一切疮疥:荆芥、金银花、土茯苓,等分。为末,熟地黄熬膏为丸,梧子大。每旦、晚各服百丸,茶酒任下。(《本草汇言》)

⑾治风毒寡疬、赤肿痛硬:鼠粘子一升(微炒),荆芥穗四两。捣粗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入竹沥半合,搅匀服之,日三服。(《圣惠方》)

⑿治脚桠湿烂:荆芥叶捣敷之。(《简便单方》)

【宜忌】

表虚自汗、阴虚头痛忌服。

①《药性论》:"荆芥久服动渴疾。"

②《苇航纪谈》:"凡服荆芥风药,忌食鱼。"

③《纲目》:"反驴肉、无鳞鱼。"

④《本草经巯》:"痛人表虚有汗者忌之;血虚寒热而不因于风湿风寒者勿用;阴虚火炎面赤,因而头痛者,慎勿误入。"

荆芥穗的相关配伍

1、用于经血不止:乌龙尾(炒烟尽)、荆芥穗各半两。为末。每服二钱,茶下。(《圣济录》)

2、用于头项风强:八月后,取荆芥穗作枕,及铺床下,立春日去之。(《千金方》)

3、用于咽膈不利,疏风壅,涎唾多:牛蒡子(微炒)、荆芥穗各一两,炙甘草半两,为末。食后汤服二钱,当缓缓取效。(寇氏《本草衍义》)

孕妇可以吃荆芥吗

荆芥

荆芥,别名:香荆荠、线荠、四棱杆蒿、假苏,是唇形科、荆芥属多年生植物。茎方形,四面有纵沟,上部多分枝,淡紫色或淡绿色,被短柔毛,体轻质硬而脆,断面纤维状类白色,中心有白色髓,叶对生,叶片分裂,裂片细长,呈黄色、皱缩卷曲,破碎不全,顶端5齿裂,淡棕色或黄绿色,被短柔毛,内藏棕黑色小坚果,气芳香,味微涩而辛凉。以身干,色黄绿、茎细、穗多,无泥杂者为佳。

荆芥的功效与作用

荆芥味辛,微苦,性微湿。入肺、肝经。祛风;解表;透疹;止血。主感冒发热;头痛;目痒;咳嗽;咽喉肿痛;麻疹;痈肿;疮疥;衄血;吐血;便血;崩漏;产后血晕。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炒炭治便血,崩漏,产后血晕。解表散风,透疹,消疮,止血。用于感冒,麻疹透发不畅,便血、崩漏、鼻衄。

孕妇可以吃荆芥吗?

慎吃。

荆芥可以疏风解表,其性偏温。若是没有血压高,是可以食用的,但要少量食用,建议每次不超过50克。

产妇可以吃荆芥吗?

可以。

产妇可以吃荆芥,荆芥有治疗感冒 ,缓解头痛等功效。

荆芥的食用方法

荆芥发表透疹消疮宜生用;止血宜炒用。荆芥穗更长于祛风。注意:荆芥宜晴天加工,必须抢水洗净,不宜久润,随切随晒,当天晒干,不用火烘烤,否则香味走失,影响药效。

1,荆芥可作调料,汤羹中放几片荆芥叶子可增加汤的香气,炖动物性原料时放荆芥可起到去腥的效果。

2,荆芥生食常见的有荆芥拌黄瓜、辣椒丝拌荆芥、凉拌荆芥等。

3,烙成煎饼(也叫荆芥托儿),作主食配粥或者汤羹也很好;用荆芥做馅料包饺子、肉饼也常用。

4,荆芥祛风解表宜生用;止血宜炒炭用。

5,治疗感冒风寒,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身痛等症,常与防风相需为用。

6,荆芥可配辛凉解表药或清热解毒药治疗感冒风热、发热恶寒、目赤咽痛等症。

荆芥粥的制作材料:

主料:粳米100克,荆芥穗100克

调料:盐2克

做法:

1、粳米淘洗干净,用冷水浸泡半小时,捞出,沥干水分。

2、将荆芥苗摘洗干净,细切。

3、取锅放入冷水、粳米,先用旺火煮开,然后改小火熬煮,至粥将成时,加入荆芥苗、盐,待两三沸,即可盛起食用。

荆芥和荆芥穗的功效区别

没有区别。

荆芥指的是荆芥全草,荆芥穗指的是荆芥的花穗,所以荆芥和荆芥穗是同一种植物,只不过所指的部位不同罢了,在成分和功效作用上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都含有右旋薄荷酮、消旋簿荷酮、右旋柠檬烯等化学成分,都是性味辛、温,归肺、肝经,有解表散风、透疹功效的药材,在临床上,都是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等病症,所以荆芥和荆芥穗在功效上没有区别的。

生荆芥与荆芥炭和芥穗

祛风解表,透疹止痒这两个功效主要是生荆芥的功效,除了生荆芥外,还有用荆芥炭和芥穗这两种属于荆芥,但是又和生荆芥的作用稍有不同的药。

生荆芥,就是直接把荆芥割下来以后,把它切一段一段的晒干,直接入药,不加炮制,就有前面的这些功效,它功效比较多,大家可能难记一点。最后荆芥把它炒炭,就成了一个止血药。在过去的教材里面,就在这些功效后面就加一个止血,没有谈炒炭两个字,这个很多同学就容易忽略,其实荆芥炭和生荆芥应该是两种不同的药材,所以把它这个药材突出出来有必要,炒炭以后也就是荆芥炭,这个时候的荆芥炭,它就是一个收敛性的止血药,这个时候药味就是一个苦涩味了。苦,炒焦了本身有一点苦味;收涩药,它有涩味。药性应该是平性了,真正是平性了。它的归经主要就在肝了,肝藏血,出血证是肝不藏血,就与肺没有关系,所以它可以用于多种出血证,当然配伍其他的相应的止血药。

芥穗,这个是穗状花专门收集起来。它的祛风发散的作用比全荆芥更强一些,所以有的医生专门喜欢用它的花穗,就叫芥穗。

另外,荆芥在古代本草,从《神农本草经》开始,它不叫荆芥,它叫假苏,真假的假,紫苏的苏,如果我们查古代的本草一直到《本草纲目》,它的正名都是假苏,这个可以作为一个常识。

所以在临床应用的时候,要分清如何应用。

荆芥穗与荆芥的区别

荆芥穗是荆芥的花穗部分,只是植物的一部分,整体呈圆柱形,长度大约有3-15厘米左右,而荆芥指的是全株植物,地上部分晒干都可入药,所以荆芥穗与荆芥其实都是同一种植物,在药理成分和功效作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

荨麻疹涂什么止痒效果好 第二种:荆风散

组方:大风子50g、荆芥穗50g。

制法:大风子50g,捣碎,加水适量,煮沸20分钟,冷却至35C后使用,荆芥穗50g,粉碎,过120目筛,装人布袋内备用。先将大风子水涂于患部,稍干后将荆芥穗粉均匀散布患处,然后用手掌来回反复揉搓,摩擦至手掌与患部产生热感为度,早晚各1次。

功效:大风子味辛,性热,有毒,具有祛风燥湿、解毒杀虫的功效,荆芥穗味辛,性微温,归肺经、肝经,具有解表、散风、透疹的功效,两药配伍可加强疏风、散寒、止痒的功效,使用此方药时配合用手掌来回反复摩擦的方法,可在局部产生热量,增强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药物吸收,提高治疗效果。

荆芥可以代替荆芥穗吗 荆芥可以泡茶喝吗

可以。

作为一种中草药的药材,纤维比较柔软,其中的药用成分是比较容易被水分子析出来的,所以用泡水的方式,同样可以达到医疗保健作用,并且荆芥没有什么明显的毒副作用,在鲜嫩的时候,茎叶还可供作蔬菜食用,所以荆芥是可以用来泡茶喝的。

心脑血管疾病食疗方

1、葛粉250克,荆芥穗50克,淡豆豉150克。将葛粉捣碎成细粉末,荆芥穗和淡豆豉用水煮6~7沸,去渣取汁,再将葛粉作面条放入汁中煮熟。每日空腹食1次。有解热生津、祛风开窍功效,适用于中风所致言语謇涩、神志昏愦、手足不遂,或预防中风以及中老年人脑血管硬化。

2、乌龟3只(拳头大小),冰糖适量。每次用3只乌龟取血,加清水及冰糖适量,碗装,放锅中隔水蒸熟食。每日1次,7次为一疗程,有滋阴养血、通脉作用,适用于中风后遗症之半身不遂、肢体麻痹等。

3、荆芥穗、薄荷叶各50克,豆豉、白粟米各150克。先煮荆芥穗、薄荷叶、豆豉,去渣取汁,入粟米煮成粥。每日空腹食1次。

荆芥临床应用

1、荆防败毒散(《外科理例》)治疮疡时毒,肿痛发热,左手脉浮数者:荆芥、防风、人参、羌活、独活、前胡、柴胡、桔梗、枳壳、茯苓、川芎、甘草各3g。水煎。食远服。

2、荆芥解表汤(时逸入方)治风寒感冒:荆芥、防风、苏叶、白芷、杏仁各6g,赤苓9g,陈皮6g,神曲9g,生姜2片,葱白2段。水煎,日服1剂。

3、荆芥连翘汤(《回春》)治鼻渊:荆芥、柴胡、川芎、当归、生地黄、赤芍药、白芷、防风、薄荷叶、栀子仁、黄芩、桔梗、连翘各1.5g,甘草1g,锉作1服,水煎服。

药理作用

用人工发热的家兔,口服荆芥煎剂与浸剂2克(生药)/公斤,无甚解热作用。

附方

1、治风热头痛:荆芥穗、石膏等分。为末。每服二钱,茶调下。(《永类钤方》)

2、治头目诸疾,血劳,风气头痛,头旋目眩:荆芥穗为末。每酒服三钱。(《眼科龙木论》)

3、治风热肺壅,咽喉肿痛,语声不出,或如有物哽:荆芥穗半两,桔梗二两,甘草(炙)一两。上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三片,煎六分,去渣,食后温服。(《局方》荆芥汤)

4、治一切风,口眼偏斜:青荆芥一斤,青薄荷一斤。一处砂盆内研,生绢绞汁于磁器内,煎成膏;余滓三分,去一分,将二分滓日干为末,以膏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早至暮可三服。忌动风物。(《经验后方》)

5、治大便下血:

(1)荆芥,炒,为末。每米饮服二钱,妇人用酒下。亦可拌面作馄饨食之。(《经验方》)

(2)荆芥二两,槐花一两。炒紫为末。每服三钱,清茶送下。(《简便单方》)

6、治产后血晕,筑心,眼倒,风缩欲死者:干荆芥穗,捣筛。每用末二钱匕,童子小便一酒盏,

荆芥调热服,口噤者挑齿,闭者灌鼻中。(《本草图经》)

7、治小便尿血:荆芥、缩砂,等分。为末。糯米饮下三钱日三服。(《濒湖集简方》)

8、治痔漏肿痛:荆芥煮汤,日日洗之。(《简便单方》)

9、治癃闭不通,小腹急痛,肛门肿疼,无问新久:大黄(小便不通减半)、荆芥穗(大便不通减半),等分。各别为末。每服一、二钱,温水调下,临时加减服。(《宜明论方》倒换散)

10、治一切疮疥:荆芥、金银花、土茯苓,等分。为末,熟地黄熬膏为丸,梧子大。每旦、晚各服百丸,茶酒任下。(《本草汇言》)

11、治风毒寡疬、赤肿痛硬:鼠粘子一升(微炒),荆芥穗四两。捣粗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入竹沥半合,搅匀服之,日三服。(《圣惠方》)

12、治脚桠湿烂:荆芥叶捣敷之。(《简便单方》)

相关推荐

荆芥穗的含量测定

含量: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80:2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2nm。理论板数按胡薄荷酮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胡薄荷酮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0µ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二号筛)约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加入甲醇10ml,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50kHz)20分钟,滤过,滤渣和滤纸再加10ml甲醇,同法再超声处理一次,滤过,加适量甲醇洗涤2次,合并滤液和洗液,转移至25m

荆芥穗有什么好处 退寒热、消痈

荆芥穗能助麻疹透发,常与薄荷、蝉衣、牛蒡子等配合应用。荆芥又常用于疮疡初起有表症者,可配伍防风、银花、连翘、赤芍等同用,既退寒热,又消痈肿。

脑血管瘤食疗方

食疗方一、 乌龟3只(拳头大小),冰糖适量。每次用3只乌龟取血,加清水及冰糖适量,碗装,放锅中隔水蒸熟食。每日1次,7次为一疗程,有滋阴养血、通脉作用,适用于中风后遗症之半身不遂、肢体麻痹等。 食疗方二、 小米150克,冬麻子、薄荷叶、荆芥穗各50克。将冬麻子炒熟去皮研碎。砂锅内放水先煮薄荷叶、荆芥穗,去渣取汁,入麻子仁、小米同煮粥。每日空腹食1次,适用于中风以及大肠涩滞。 食疗方三、 荆芥穗、薄荷叶各50克,豆豉、白粟米各150克。先煮荆芥穗、薄荷叶、豆豉,去渣取汁,入粟米煮成粥。每日空腹食1次。 食疗

火麻仁怎么吃

四仁通便茶 食材:炒杏仁、炒柏子仁、炒火麻仁、炒松子仁各15克。 做法:将上述4味药捣碎放入保温杯中,用适量开水冲泡15分钟.代茶饮。 功效:润肠通便,宁心益智。 注意事项:小儿慎用。 紫苏麻仁粥 食材:紫苏子、火麻仁各12克,大米100克,盐少许。 做法:将紫苏子、火麻仁洗净研细,以水煎取汁;将药汁与大米一同入锅,加适量水烧沸,小火慢煮,至米熟粥成;加入盐调味即可。 功效:用于老人、孕妇、产妇或体弱者大便不通。 小米薄麻粥 食材:火麻仁50克,薄荷50克,荆芥穗50克,小米150克。 做法: 1.先将火

治疗皮肤瘙痒的外用偏方

外用偏方1、紫甘蔗皮方 材料:紫甘蔗皮适量,香油适量。 做法:先将紫甘蔗皮烘干,然后研成细末。 用法:将紫甘蔗皮细末和香油调匀后,涂抹在患处即可。 外用偏方2、四味外洗液 材料:花椒、雄黄各6克,防风30克,艾叶90克。 做法:材料放锅中,加适量水,煎20分钟后去渣取汁。 用法:棉球蘸汁涂抹瘙痒处,每天1次,连用3-5天即可。 外用偏方3、荆芥穗方 材料:荆芥穗30克 做法:取一个纱布袋,荆芥穗烘干后放到里面包好。 用法:将荆芥穗均匀的撒在瘙痒的地方,用手掌来回揉搓到有热感为止。

荆芥穗的功效与作用 止血

荆芥穗可用于便血、崩漏等症,在临床上常配合其它止血药同用。

荆芥与什么相克

荆芥是一种性味辛、微温,有解表散风、透疹、消疮功效的药材,而蟹肉属于寒性很重的一种食材,放在一起吃,不仅容易影响荆芥的疗效,还容易导致机体产生不适。 马齿苋的性味酸、寒,归肝、大肠经,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止痢的功效,与荆芥功效是相克的,放在一起食用容易引起肠炎、痢疾等肠道感染性疾病。 医书《苇航纪谈》记载:凡服荆芥风药,忌食鱼。《纲目》记载:反驴肉、无鳞鱼,所以荆芥和鱼类、驴肉也是相克的。 发物指的就是比较有营养但又比较有刺激性的食物,容易诱发某些疾病或加重已发的疾病,所以荆芥不宜和发物同时用,以免引

荆芥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其实临床上荆芥还有很多的应,由其是对于治疗一些像麻疹,风疹这样的一些常见的皮肤疾病,荆芥更是能发挥出很好的疗效。 荆芥——桑一又荆芥原名“假苏”,土名“姜芥”,是唇形科植物,入药用其干燥茎叶和花穗。鲜嫩芽小儿镇静最佳,荆芥叶黄绿色,茎方形微带紫色,横切面黄白色,穗子稍黑紫黄绿色。味平,性温,无毒,清香气浓。荆芥为发汗,解热药,是中华常用草药之一。能镇痰、怯风、凉血。治流行感冒,头疼寒热发汗,呕吐。 解表散风,透疹。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炒炭治便血,崩漏,产后血晕。1.外感表证。本品辛散气香

荆芥功效与作用

功效】 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止血。 【应用】 传统经验认为本品为风病、血病和产后的要药。 1、外感表证 风寒风热均可用:风寒的,配防风、生姜;风热的,配薄荷、柴胡等。在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荆芥虽属辛温,但温而不燥,与辛凉解表药配伍,可增强疏散风热的作用,适用于有发热、头痛、鼻塞、咽疼、眼结膜炎等风热症状(感冒、流感早期)。方如荆防败毒散。 2、治疗咽炎、扁桃体炎 前人的经验是“咽痛必用荆芥”,现代在治疗咽炎和扁桃体炎的方剂中,荆芥常不可少。配桔梗、生甘草尤能加强其消炎作用。 3、出血 用荆芥炭止血,要配

心脑血管疾病食疗菜有几种

食疗方一、 乌龟3只(拳头大小),冰糖适量。每次用3只乌龟取血,加清水及冰糖适量,碗装,放锅中隔水蒸熟食。每日1次,7次为一疗程,有滋阴养血、通脉作用,适用于中风后遗症之半身不遂、肢体麻痹等。 食疗方二、 小米150克,冬麻子、薄荷叶、荆芥穗各50克。将冬麻子炒熟去皮研碎。砂锅内放水先煮薄荷叶、荆芥穗,去渣取汁,入麻子仁、小米同煮粥。每日空腹食1次,适用于中风以及大肠涩滞。 食疗方三、 荆芥穗、薄荷叶各50克,豆豉、白粟米各150克。先煮荆芥穗、薄荷叶、豆豉,去渣取汁,入粟米煮成粥。每日空腹食1次。 食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