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川芎茶调方

川芎茶调方

川芎茶调散最早见于宋代,因其方药平和,副作用少,疗效显着、可靠,而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后世治疗风热头痛的茶调散、川芎茶、菊花茶调散等方剂都是从川芎茶调散化裁而来。现在,本方被制成多种剂型,为临床治疗伤风感冒头痛的常用方剂。

来源: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

组成及用法:川芎、荆芥(去梗)各4两(120克),白芷、羌活、甘草各2两(60克),细辛(去芦)1两(30克),防风(去芦)1两半(45克),薄荷(不见火)8两(240克)。上药研为细末,每服2钱(6克),食后用清茶调下,每日2次。

功用:疏风止痛。

主治:外感风邪头痛(证见偏正头痛或头顶作痛,恶寒发热,目眩,鼻塞,舌苔薄白,脉浮)。

头痛是临床常见的症状,原因很多。本方针对外感风邪所致的头痛。中医认为,风邪侵袭头部,遏阻清阳之气,经脉不通,以致头痛。治疗当以川芎茶调散散风止痛。

方药解析

方中川芎芳香走窜,长于祛风止痛,善治少阳、厥阴经头痛(头顶或两侧头痛),中医有“头痛不离川芎”之说;羌活善治太阳经头痛(后头痛牵连项部);白芷善治阳明经头痛(前额部);细辛散寒止痛,善治少阴经头痛(头痛连及齿颊部)。诸药相配可治各部位之头痛,为方中主要组成部分。另外,薄荷用量最大,散风清热,能清头目;荆芥、防风疏散上部风邪;甘草协调诸药;清茶苦寒,能清头目,又可制约祛风药过于温燥升散。

药理研究

现代动物实验显示,川芎茶调散具有:(1)解热作用。(2)镇痛作用。(3)镇静作用,减少自发性运动。(4)缩短诱发睡眠时间,延长睡眠时间。(5)抗血小板凝聚,缓解小血管痉挛,改善心脑组织供血供氧。

临床报道,用本方加减治疗感冒、流感、血管神经性头痛、颈椎病、三叉神经痛、过敏性鼻炎、额窦炎、面神经麻痹、荨麻疹、风湿性关节炎及脑外伤后遗症头痛等多种疾病,均取得一定疗效。但应用时必须遵循中医辨证施治原则,不可以病名对号入座。

用法用量

本方有多种成药剂型可供临床选用。常见的有散剂、片剂、冲剂、颗粒剂、口服液、浓缩丸、泡茶剂等。其用法用量参照各生产厂家说明书应用,或遵医嘱。作汤剂煎服时,可随症加减,因人而异,其药味加减及用量遵照医嘱。

【注意事项】

◆总体来看,本方药物组成偏于温燥升散,故以外感头痛偏于风寒者较为适合。头痛由于外感风热引起者不宜。若风邪稽留不去,头痛日久不愈,称为“头风”,亦可用本方治疗。

◆另有菊花茶调散,由川芎茶调散加菊花、白僵蚕而成。此二药能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用于治疗外感风热而引起的头晕目眩及偏正头痛较为适宜。

◆气虚、血虚引起的头痛,肝阳上亢或肝风上扰引起的头痛,不宜使用本方。

◆孕妇慎用。出血性脑病禁用。

孕妇风寒感冒的症状

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症状可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

1、后脑强痛,就是后脑袋疼,连带脖子转动不灵活。

2、怕寒怕风,通常要穿很多衣服或盖大被子才觉得舒服点。

3、鼻涕是清涕,白色或稍微带点黄。如果鼻塞不流涕,喝点热开水,开始流清涕,这也属于风寒感冒。

4、舌无苔或薄白苔。

孕妇风寒感冒应以辛温解表为主。常选用麻黄、荆芥、防风、苏叶等解表散寒药。服中成药可选用感冒清热冲剂、正柴胡饮冲剂、感冒软胶囊、川芎茶调散、通宣理肺丸等等。服药后可喝些热粥或热汤,微微出汗,以助药力驱散风寒。

头痛怎么治

所以治疗头痛改善分为中药和针灸二部分,中药方面,外感病患常用处方有川芎茶调散、桑菊饮、羌活胜湿汤等,内伤病患常用处方有天麻钩藤饮、吴茱萸汤、半夏天麻白术汤、补中益气汤、通窍活血汤等,须经医师诊断后,依据不同病因和体质给予用药,避免自行误服而耗伤元气。

至于针灸及穴位按摩治疗方面,缓解头痛的穴位有百会、太阳、印堂、风池、率谷、合谷、列缺、太冲、阳陵泉等,患者平日也可对穴位作适度按摩以助缓解。

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吃什么药

治疗风热感冒的药物:

抗病毒口服液 、板蓝根颗粒 、银翘解毒片 、牛黄解毒片 、复方金银花冲剂、vc银翘片、清开灵胶囊、双黄连口服液、清热解毒口服液、桑菊感冒片、三黄片等,这些药物具有较好的清热解毒的作用。其中比较适合小孩服用的是冲剂类或口服液的药物。但如果感冒病情得不到减轻,建议妈妈们带孩子及时就医。

治疗风寒感冒的药物:

常选用麻黄、荆芥、防风、苏叶等解表散寒药。

中成药可选用风寒感冒冲剂、感冒清热冲剂、正柴胡饮冲剂、感冒软胶囊、川芎茶调散、通宣理肺丸等等。

川芎的选方

【选方】

①治诸风上攻,头目昏重,偏正头痛,鼻塞声重,伤风壮热,肢体烦疼,肌肉蠕动,膈热痰盛,妇人血风攻疰,太阳穴疼,及感风气:薄荷叶(不见火)八两,川芎、荆芥(去梗)各四两,香附孑(炒)八两(别本作细辛去芦一两),防风(去芦)一两半,白芷、羌活、甘草(爁)各二两;上药为细末,每服一钱,食后茶清调下,常服头目清。(《局方》川芎茶调散)

②治偏头疼:京芎细锉,酒浸服之。(《斗门方》)

③治首风旋晕,眩急,外合阳气,风寒相搏,胃膈痰饮,偏正头疼,身拘倦:川芎一斤,天麻四两。上为末,炼蜜为丸,每两作十丸。每服一丸,细嚼,茶酒下,食后。(《宣明论方》川芎丸) ④治风热头痛:川芎一钱,茶叶二钱。水一钟,煎五分,食前热服。(《简便单方》)

⑤治妊娠腹中痛(胞阻):芎劳二两,阿胶二两,甘草二两,艾叶三两,当归三两,芍药四两,干地黄六两。右七味以水五升,清酒三升合煮,取三升,去渣,纳胶令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不瘥,更作。(《金匮要略》胶艾汤)

⑥治妇人妊孕五七月,因事筑磕著胎,或子死腹中,恶露下,疼痛不止,口噤欲,用此药探之,若不损则痛止,子母俱安,若胎损立便逐下:当归六两(洗,去,切,焙干,秤)、川芎四两(洗)。上粗末,每服二钱,水一小盏,煎令泣泣干,酒一大盏,止一沸,去渣,温服,口噤灌之,如人行五、七里再进,不过三服便生。(《本事方》佛手歌)

⑦治产后血晕:当归一两,川芎五钱,荆芥穗(炒黑)二钱。水煎服。(《奇方类编》)

⑧治产后心腹痛:川芎(洗,锉)、桂心(不见火,锉)、木香(锉,怀干)、当归(去芦须,洗,锉,焙)、桃仁(去皮、尖并双仁,炒黄)各一两。上为细末。每服一钱,热酒调下,如不欲饮酒,即用水一盏,药末二钱,煎至七分,带热服。(《卫生家宝方》川芎散)

⑨治新产块痛:当归八钱,川芎三钱,桃仁十四粒(去皮,尖,研),黑姜五分,炙草五分.用黄酒、童便各半煎服。(《傅青主男女科》生化汤) ⑩治小儿脑热,好闭目,太阳痛或目赤肿:川芎、薄荷、朴硝各二钱,为末,以少许吹鼻中。(《全幼心鉴》)

中医怎样治三叉神经痛

一、肝胆郁热型三叉神经痛

疗效:疏肝清热,泻火止痛;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药方:龙胆草12g、栀子10g、黄芩10g、柴胡10g、生地12g、木通6g、车前子(包煎)10g、藁本10g。便秘者加大黄;头晕目眩者加钩藤、天麻、石决明。

二、风寒凝滞型三叉神经痛

疗效:疏风散寒,缓急止痛;方用川芎茶调散加减。

药方:川芎10g、荆芥10g、白芷10g、防风10g、细辛3g、甘草6g、薄荷10g。体寒者加制附子、麻黄,生姜;面部肌肉抽搐者加全蝎、蜈蚣。

三、风热侵袭型三叉神经痛

疗效:疏风清热,和络止痛;方用芎芷石膏汤加减。

药方:川芎10g、白芷10g、石膏30g、菊花12g、细辛3g、黄芩10g。体热者加栀子、黄芩;便秘者加大黄;口渴者加花粉、芦根、生地。

四、痰火上攻型三叉神经痛

药方:生甘草7克,橘红10克,半夏10克,茯苓15克,枳实13克,竹茹13克,厚朴13克,川芎12克,全虫12克。疼痛者加石决明 25克(先下),菊花5克,地龙12克;痰多加南星13克,紫菀12克。

治疗顽固性头疼的方法有哪些

一、中医治疗

1、展颈部:颈部尽可能往右靠,使右耳和右肩相挨,保持5秒钟。换方向再做。将颈部向前压,下巴贴胸,保持5秒钟。重复3遍。

2、耸肩:深深吸气,双肩尽量抬高,然后再将双肩放下的同时呼气。重复5次。转肩:将肩往前转动5次,再往后转动5次。

3、松后背:将右膝靠胸,使足部悬空,保持10秒钟。换腿再做。然后,双腿同时,保持10秒钟。

4、曲腿足:双脚前伸,让脚趾向前指3秒钟,然后让脚趾尽量往后弯,指向自己3秒钟。重复做10次。然后,由脚踝以顺时针及逆时针方向转动,用脚趾画圆圈。

5、展全身:弯腰双手触摸脚趾,然后背部紧靠座椅,双手往上伸展超越头部后再右边及左边伸展。

二、辨证治疗:

1、风寒阻络:

治法:疏风散寒。

方药:川芎茶调散加减,方中川芎行血中之气,祛血中之风,上行头目,为风寒头痛之要药;羌活、荆芥、防风、白芷、细辛、辛温散寒,疏风止痛;薄荷清头目; 甘草调和诸药;以清茶调服。取茶叶清上降下之性,以监制诸药过于温燥及升散,使升中有降。诸药合用,共奏疏风寒之邪、止头痛之功。

2、风热头痛:

治法;疏风清热。

方药;芎芷石膏汤加减。方中石膏清热泻火;菊花疏风清热;川芎、白芷、藁本上行直达头目,祛风止痛,诸药合用,共奏疏风清热止头痛之功。

偏头痛用米格来宁片可以吗

偏头疼是一种功能性的疾病是由于紧张压力或是精神因素引起的神经功能失调造成的头痛也有一定的遗传因素是属于血管神经性头疼的范畴有视觉先兆症状检查不会有问题一般可考虑吃些中草药川芎茶调散来治疗.同时结合针灸按摩效果会更好的.

热伤风可以吹空调吗

热伤风能开空调吗?

可以。但是不可以对着人体吹。

中医认为感冒一般可分为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这两种感冒病因病机、症状、治疗原则及用药差别很大。两者的区别在于:

风热感冒:其起因通常是便秘,大多属于阳明经症。风热感冒的症状:喉咙痛,通常在感冒症状之前就痛,痰通常黄色或带黑色;浓涕,通常黄色;舌苔带点黄色,也有可能是白色的,舌体通常比较红。

服中成药可选用感冒清热冲剂、正柴胡饮冲剂、感冒软胶囊、川芎茶调散、通宣理肺丸等等。服药后可喝些热粥或热汤,微微出汗,以助药力驱散风寒。

冬季感冒要抓好这四个时机

时机一: 感冒初起

中医师介绍说,感冒初起,也就是身体刚刚感到不舒服,打喷嚏、流清涕时,是截住感冒最为关键的时候。这时候马上煮一碗生姜红糖水喝下后保暖休息,就可以驱散寒气。冬季感冒主要因为外感寒邪,生姜具有发表散寒的功效,红糖为粗制的蔗糖,有散寒祛邪的功效,更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可以更快地补充体力抗击疾病。中老年人多气血虚弱、消化功能逐渐减退,特别适合服用红糖。阴虚内热者、糖尿病患者不适合用红糖。

时机二: 怕冷头痛

如果出现怕冷头痛等症状,这表明寒邪深入:寒主收引,不通则痛。这时候要及时服用川芎茶调散(丸)。川芎茶调散可以疏风止痛,治疗外感头痛效果很好。病情较轻或体质较好者一般服用一包即可见效,无效者可隔4个小时再服。

时机三: 食欲不振

感冒初起身体不适、怕冷头痛等症状一般发生在感冒的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汗后背部发凉等现象。这时候不管是否出现发热,都可以服用小柴胡颗粒。小柴胡颗粒具有解表散热、舒肝和胃的功效。

时机四: 发热咽痛

感冒发展到第三天,一般会出现中度发热、吐黄痰或流黄鼻涕、咽痛、怕冷等,这是寒邪入里化热的表现。这时候可以服用莲花清瘟胶囊或银翘解毒丸,保持大便通畅,使内热有出路。外寒内热均较重,同时体质又较好的可以用麻杏石甘汤合二花、连翘等药物治疗。

一般感冒第5天进入恢复期,这时候很可能出现气阴两伤,需要服用竹叶石膏汤。对于一个月内感冒几次的体虚患者来说,适合服用荆防败毒散合玉屏风散等。

感冒鼻塞怎么办

1、轻微的风寒感冒,可用大葱根带须一寸长,三、四根,切生姜三、四片,大枣四个,煎汤饮,饮后盖被出微汗。往往汗后病愈。

2、较重的风寒感冒:全身疼痛,怕冷,头痛,鼻塞,不出汗等。可用古方川芎茶调散加味治疗。方药是:川芎 细辛 白芷 羌活 甘草 荆芥 防风 薄何。现有成药出售。如兼咳嗽可加白前 冬花 紫菀等;咳嗽痰多清稀,再加制半夏 茯苓 陈皮等;兼鼻塞流清涕多者,加辛夷花 苍耳子等。

热伤风吃什么药

风寒感冒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中成药可选用感冒清热冲剂、正柴胡饮冲剂、感冒软胶囊、川芎茶调散、服药后可喝些热粥或热汤,微微出汗,以助药力驱散风寒。风热感冒症状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粘或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可用银翘解毒丸(片)、羚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板兰根冲剂等。如发热较重、咽喉肿痛明显,可以配服双黄连口服液(冲剂)、清热解毒口服液等。

相关推荐

川芎治头痛怎么用

药对,又称对药,是指临床常用的、相对固定的两味药物的配伍组合 药队则指三味以上的固定组合。药对或药队是历代医家临床实践的结晶,是中药配伍研究的中药内容。为此,本文将历代头痛剂中,由川芎组成的药对或药队进行归纳。 川芎-天麻此药对就是一剂,如治疗偏正头痛、头风眩晕的大芎丸(《圣济总录》)。包含此药对的剂较多,举例如下: 温脑散(《传信适用》) 川芎、天麻、川乌,治疗头风。 定风饼子(《袖珍》) 草乌头、白芷、川芎、天麻、防风、细辛、甘草,治疗头风头痛。 羌活丸(《博济》) 羌活、川芎、天麻、旋覆花、

川芎的功效

川芎,原名芎藭。提起川芎,很多人可能会觉得陌生,不知其为何物,更不知道有什么功效作用。但只要看一看许多治头痛药物的配,大家就会恍然大悟,原来它的作用如此之大! (一)川芎的功效 川芎味辛,性温。入肝、胆经。功用主治:行气开郁,祛风燥湿,活血止痛。治风冷头痛旋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用于月经不,经闭痛经,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第1步《本经》:"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创,妇人血闭无子。" 第2步《别录》:"除脑中冷动,面上游风去

偏头痛的治疗

一、风寒外袭 (1)治法:疏风散寒,宣通经络。 (2)剂:川芎茶散(《太平惠民和剂局》)加减。 (3)药:川芎20g,荆芥20g,薄荷15g,羌活10g,细辛3g,白芷10g,防风10g,甘草10g。共为细末,每次g,每日2次,清茶服或作汤剂,每日剂,分2次服。 (4)备选:①吴茱萸汤(《伤寒论》)加减:适用于风寒之邪侵犯厥阴经,引起巅顶痛,干呕,吐涎沫,甚则四肢厥冷,苔白,脉弦者。吴茱萸10g,生姜18g,半夏lOg,藁本10g,川芎6g,甘草10g。水煎,每日l剂,分2次服。 ②疏风止痛汤

痛经喝什么茶好 川芎乌龙茶

材料:乌龙茶6克,川芎3克, 冲泡法:将川芎洗净,沥干备用。将材料放人杯中,直接冲人沸水350毫升,闷泡2~3分 钟。滤渣取汁饮用即可。 功效解析:善于行气、开郁、止痛,能上行头目,下经水,还可预防心血管栓寒。

红花可以和什么一起泡 红花可以和什么泡水喝

1.红花,檀香各5克,绿茶2克,红糖适量,各种原料放在一起沸水冲泡后饮用,可以养血活血,美容美发。 2.红花15克,白酒250毫升,浸泡1周后每天2次,每次饮20-30毫升,可治疗月经量过少。 3.红花3克,川芎,茶叶各3-6克,蜂蜜适量,将红花,川芎,茶叶加水煎汁,用蜂蜜味,当茶饮。可以起到活血化瘀,祛风止痛的功效,用于血瘀头痛,痛处固定,经久不愈等症。

川芎助女性

川芎是治疗女性月经不跳的主要中药材。《本经》就曾记载它治疗有妇人血闭无子的功效。 理月经周期是女性保养重点。中医认为肝脏具有“统血,藏血,运营周身之血”的功能,月经属血,这个时候理月经自然从肝入手。只有让阴血充足了,肝气能够有所深藏,才能保证女性月经周期的正常。 养生茶:川芎茶 川芎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开郁燥湿等功效,是著名产后剂“生化汤”中重要的一味中药。唐朝《日华子本草》中有着很高的评价:补五劳,行气开郁,活血止痛,对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等非常有效”。 做法:准备川芎3克,茶叶6克,锅中

风寒感冒概述

风寒感冒(anemofrigidcold)是因风吹受凉而引起的感冒,秋冬发生较多。其症状为浑身酸痛、鼻塞流涕、咳嗽有痰。治疗上西药、中药皆可,亦可采用食疗。预防措施为注意保暖,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 感冒以鼻塞、流涕、喷嚏、头痛、发热等为特征,四时皆有,以冬、春季节为多见。病情轻者,称为伤风;重者称为重伤风或时行感冒。中医辨证可分为风寒、风热、暑湿三种类型。 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症状可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治法应以辛温

经的食疗法有哪些

经茶有哪些 四物经茶 【出处】《局》 【组成】当归、白芍、川芎、熟地各等分。 【功用】补血经。 【主治】①月经不或崩漏不止。②痛经,闭经。③腹中血瘕块硬,阵发疼痛。④妊娠腹痛,胎动不安或胎位不正。 【制法】上四味等量,共研为末,用绢或纱布袋分装,每包重20克,每次取1包,置保温瓶中,以沸水适量冲泡,闷置15分钟后,分2~3次代茶温饮。每日l~2包。 【宜忌】脾虚泄泻者不宜用。 【按语】本原名四物汤,是妇科经基本。功能补血经。在内外科常用于各种血虚证。本以熟地滋肾补血,当归补血养肝,白芍

川芎的美容功效

川芎不仅能治病,还可以美白护肤。如今,随着中药美容法天然、健康、环保、安全、有效的特性得到爱美人士的不断认识,传统各种具有美容功效的中草药也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青睐。那些来自中药材的植物精华,以其天然的本质滋养着信赖它的肌肤,使其美、使其净、使其精、使其纯,散发着神秘的东魅力。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川芎的美容功效。 川芎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作用广泛,尤为妇科经要药。具有活血化瘀、祛风散寒、止痛解毒之效,同时可以润泽肌肤、祛风活血、祛斑疗疮,以达美容之功。现代研究证实,川芎具有降低血压、防止血栓形

教你几招轻松甩掉腰痛

1、取干丝瓜筋25克/次。烧汤1碗服用,每日2次,7天痊愈。 2、用当归6克,川芎2克。沸水冲泡20分钟后代茶饮。本中当归补血经,川芎活血止痛,故可治血虚痛经。 3、取赤砂糖25克,月季花10克,红茶1.5克。凡月经前1--2日或经期微有小腹胀满隐痛、经量较少者,可在月经来潮前3--4天取本茶剂,以沸水冲泡代茶饮服,连续服用1周左右。 4、用粳米60克,冰糖30克,黑木耳、银耳各10克。将黑木耳、银耳用温水泡发,去杂洗净,与粳米同煮为粥,加入冰糖即成。每日2剂。本益气养血,活血经。适用于气血虚弱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