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胆简介
海胆简介
海胆是棘皮动物门下的一个纲,正式学名为“海胆纲”,是一种无脊椎动物,生活在海洋浅水区,是地球上最长寿的海洋生物之一。其分2亚纲,22目,现生种850多种,分隶于225个属。中国已知约100种,化石种约5000种。海胆是生物科学史上最早被使用的模式生物,它的卵子和胚胎对早期发育生物学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海胆体形呈圆球状,就像一个个带刺的紫色仙人球,因而有“海中刺客”之称,渔民也常把它称为“海底树球”、“龙宫刺猬”。其身体由一个球形或盘形的胆壳所包围,生物学家称为硬壳。中空的石灰质壳由3000块小骨板形成。
海棠糕的简介
海棠糕,创制于清代,因糕形似海棠花而行名,后逐渐成为苏州[1] 风味小吃之一。同当地的梅花糕一样,同为一道历史悠久的花色点心.香甜可口,热食尤佳。
海棠糕可是点心中的老一辈了,年轻人恐怕有很多都没吃过。
其梅花、海棠花的外形,让人没吃就有了赏心悦目的情怀。
它们的外层是面粉皮,里面是豆沙馅,在特制的模具中烘烤而成。
由于用了似梅花、海棠花形的模子,作出这样的美人胚子也就再自然不过了。刚出炉的 梅花与海棠糕,表面撒着饴糖,呈咖啡 色,吃 口分外香甜。上面还要加上果丝、瓜仁、芝麻等五 色点缀,一朵朵花儿才完全的绽放开来。所以说吃海棠 糕是一个乐趣,看店里的师傅 做海棠糕又有另外一番趣味。
海蚌的简介
海蚌,海产双壳贝类,福建、江苏、浙江俗称海蚌,广东、香港称贵妃蚌。营养丰富,富含优质蛋白质和氨基酸,甘脆嫩滑,为人民大会堂国宴膳品。
海蚌是福建长乐湖南镇的特产,主产区在长乐湖南镇海域,因一直是漳港商贩代为销售,又称漳港海蚌。
漳港海蚌具有个体大、腹足饱满、肉质脆嫩、味极甘美的质量特 色。与其它产区海蚌比较,漳港海蚌形态、理化等质量有以下特色:一是漳港海蚌个体大,壳长一般为9cm~10cm,大的可达13cm以上;壳相对薄些,壳 顶呈淡紫色,其余部分呈米黄色或灰白色。二是漳港海蚌肉质脆嫩,味极甘美,而其它产区海蚌肉质松软,味道不够甘甜,略带咸腥。在如今意大利的威尼斯海蚌绝 迹的情况下,漳港海鲜尤显珍贵。
早在明朝时期,漳港海蚌就已成为宫廷贡品,现为人民大会堂国宴膳品。漳港海蚌1994年被列为“福建 名特优新农产品”,2001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福建名牌农产品”称号。2010年获准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后,漳港海蚌名牌效应更加凸显,知名度进 一步提升。2010年漳港海蚌产量达37吨,产值2220万元。产品主要提供国宴和北京、上海、广州、福州、厦门等大中城市星级酒店。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献西施于吴王,用“美人计”智取吴王,越灭吴后,勾践的夫人总觉得自己比不上西施的美貌,为此她妒忌意顿生,耿耿于怀,有一天,她终于下了毒手,她派人骗出西施,用石头绑在西施的身上,将其沉入大海。从此沿海滩涂中便生长出一种酷似人舌的海蚌,人们称为西施舌。
海蚌的简介
海蚌,海产双壳贝类,福建、江苏、浙江俗称海蚌,广东、香港称贵妃蚌。营养丰富,富含优质蛋白质和氨基酸,甘脆嫩滑,为人民大会堂国宴膳品。海蚌是福建长乐湖南镇的特产,主产区在长乐湖南镇海域,因一直是漳港商贩代为销售,又称漳港海蚌。
漳港海蚌具有个体大、腹足饱满、肉质脆嫩、味极甘美的质量特 色。与其它产区海蚌比较,漳港海蚌形态、理化等质量有以下特色:一是漳港海蚌个体大,壳长一般为9cm~10cm,大的可达13cm以上;壳相对薄些,壳 顶呈淡紫色,其余部分呈米黄色或灰白色。二是漳港海蚌肉质脆嫩,味极甘美,而其它产区海蚌肉质松软,味道不够甘甜,略带咸腥。在如今意大利的威尼斯海蚌绝 迹的情况下,漳港海鲜尤显珍贵。
早在明朝时期,漳港海蚌就已成为宫廷贡品,现为人民大会堂国宴膳品。漳港海蚌1994年被列为“福建 名特优新农产品”,2001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福建名牌农产品”称号。2010年获准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后,漳港海蚌名牌效应更加凸显,知名度进 一步提升。2010年漳港海蚌产量达37吨,产值2220万元。产品主要提供国宴和北京、上海、广州、福州、厦门等大中城市星级酒店。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献西施于吴王,用“美人计”智取吴王,越灭吴后,勾践的夫人总觉得自己比不上西施的美貌,为此她妒忌意顿生,耿耿于怀,有一天,她终于下了毒手,她派人骗出西施,用石头绑在西施的身上,将其沉入大海。从此沿海滩涂中便生长出一种酷似人舌的海蚌,人们称为西施舌。
海蟹的简介
三疣梭子蟹,俗称梭子蟹、白蟹,属于甲壳纲、十足目、梭子蟹科,是中国沿海的重要经济蟹类。其生长迅速,养殖利润丰厚,已经成为中国沿海地区重要的养殖品种。梭子蟹一般在3-5米深海底生活及繁殖,冬天移居到10-30米的深海,喜在泥沙底部穴居。其适应盐度为16-35,水温在4℃-34℃,PH值在7-9之间,最适盐度为26-32之间,最适温度在22℃-28℃。水质要求清新、高溶氧,当环境不适应或脱壳不遂时有自切步足现象,步足切断后能再生。
十足目短尾次目梭子蟹科梭子蟹属的1种,因头胸甲呈梭形而胃、心区背面又有 3个显著的疣突而得名。梭子蟹属在印度-西太平洋区已知50多种,中国沿海已有17种,本种产于中国、日本和朝鲜。前侧缘斜拱形,有9个锐齿,后缘末端有一刺。第4(末)对步足的掌节与指节似桨状,为游泳足。雄性的腹部呈长三角形,雌性成体的腹部近圆形。[1]
三疣梭子蟹栖于近岸水深 7~100米的软泥、砂泥底石下或水草中。在潮间带低潮线上也可采获少量较小的或中等的个体。它们常用前 3对步足的指尖在海底缓慢地爬行,用游泳足游动,或向侧前方前进,或向侧后方倒退。遇敌时,向上举起大螯自卫或攻击对方,或用游泳足末2节掘砂而将身体直立地潜入底内。它们有夜出觅食的习性,有明显的趋光性,可用灯火诱捕。
海参的简介
中国通称的海参(Sea cucumber),包括所谓“海地瓜”的全部动物或指干海参。狭义指海参属。海参属是海参纲最大的属,包括120多种。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ata)海参纲(Holothuroidea或Holothurioidea)1,100种无脊椎动物的统称。食用海参如海参属(Holothuria)、刺参属(Stichopus)和梅花参属(Thelonota)的种类。各地海洋中均有,多在浅水中,但有时也在深水中。主要产于印度洋和西太平洋。海参属的80~100种多在珊瑚礁。海参繁衍在地球上比原始鱼类更早,大约在六亿多年前的前寒武纪就开始存在,是最早的生物物种之一,有海洋活化石之称。海参经历几次地球大毁灭都得以生存下来,数度见证地球的变迁。
海参又名刺参、海鼠、海黄瓜、海茄子,是一种名贵海产动物,在地球上已经生存了6亿年,古人发现“其性温补,足敌人参”,因补益作用而得名,被视作为中餐的灵魂之一。通常来说国内品相最好的刺参是在渤海湾产出,渤海湾出产的刺参刺长,体型圆润,海参肉厚,口感好。渤海湾产出的海参与其他地方产出的海参品相有很大差异,有人说是渤海湾的水生动物都和外面的不同,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
我国海域出产的可以食用的海参有20多种,主要产于黄海、渤海海域,也就是辽宁沿海和山东沿海等地,又称北方刺参。其形态特征是:体圆柱形,长20-40厘米。前端口周生有20个触手。背面有4-6行肉刺,腹面有3行管足。体色黄褐、黑褐、绿褐、纯白或灰白等。喜栖水流缓稳、海藻丰富的细沙海底和岩礁底。
秋海棠的简介
秋海棠古名“八月春”,又称相思草、断肠花、断肠草。它是秋海棠科,秋海棠属植物。是著名的观赏花卉,花色艳丽,花形多姿,叶色妖嫩柔媚、苍翠欲滴。 秋海棠,原产中国,为多年生常绿草本花木。花有红色、粉红及白色,花期4~11月。
不但花好看,其叶也色彩丰富,有淡绿、深绿、淡棕、深褐、紫红等。其品种有20多个,如四季秋海棠、竹节秋海棠、毛叶秋海棠、蟆叶秋海棠、洒金秋海棠、花叶秋海棠等。据传,唐玄宗曾用“海棠睡未足”来形容杨贵妃酒醉未醒,朦胧倦妆之态。
胆脂瘤的简介
一般认为颅内胆脂瘤的发病率为全脑肿瘤的0.5-1.8%。可为多发,大小由几毫米至数厘米不等。任何年龄均可发病,高峰年龄均在40岁。男性略多于女性,约为1.25:1。多在成年后才出现症状,以20-50岁发病最多见,占70%以上。可伴有皮瘘、脊柱裂、脊髓空洞症、颅底凹陷症等。
外耳道胆脂瘤病因不明,可能系外耳道皮肤受到各种病变的长期刺激(如耵聍栓塞、炎症、异物、真菌感染等)而产生慢性充血 致使局部皮肤生发层中的基底细胞生长活跃,角化上皮细胞脱落异常增多,若其排出受阻,便堆积于外耳道,形成团块。久之其中心腐败、分解、变性,产生胆固醇结晶。外耳道胆脂瘤可并发胆脂瘤型中耳乳突炎,也可引起周围性面瘫。
胆脂瘤型中耳炎与慢性显著化脓性中耳炎有密切的关系经常。中耳发炎长期流脓,鼓膜受脓液腐蚀,穿孔,多次外耳道表皮易沿穿孔进入中耳腔及乳突腔。其上皮层角化,反复脱落、积累、压迫周围骨质,使之吸收形成空腔。且细菌繁殖正确产生乳酸,进一步腐蚀周围骨质,导致再世炎症扩散。作为好发部位的左右中耳和乳突,随着胆脂瘤体的增大,压力加大,一旦骨壁穿破,脓液和细菌即可经此而进入颅内,发生看过严重的颅内并发症,如硬脑膜脓肿、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化脓性脑膜炎及脑脓肿等。
海带的简介
海带,是海藻类植物之一,是一种在低温海水中生长的大型海生褐藻植物。为大叶藻科植物,因其生长在海水,柔韧似带而得名。海带主要是自然生长,也有人工养殖,多以干制品行销于市,质量以色褐、体短、质细而肥厚者为佳。
海带有“长寿菜”、“海上之蔬”“含碘冠军”的美誉。海带是一种褐藻,藻体褐色,一般长2~4米,最长达7米。可分固着器、柄部和叶片三部分。固着器叉形分枝,用以附着海底岩石。柄部短粗,圆柱形。叶片狭长,带形。生长于水温较低的海中,分布于中国北部沿海及朝鲜、日本和苏联太平洋地区沿岩。我国北部及东南沿海有大量养殖。海带营养丰富,含有较多的碘质、钙质,有治疗甲状腺肿大之功效。海带可以冷拌食用,也可以做热炒菜。
海带属孢子植物,先在叶子上长出许多口袋一样的孢子囊,里面有许多孢子。孢子成熟时孢子囊破裂,里头的孢子就出来了,用两根鞭毛在海里游泳。当它们落在海底的岩石上,在适宜的条件下就会发芽长成一条海带。由于从北到南温差、光照等诸因素差异的影响,使海带的生长成熟期有早有迟,在同一海区或同一苗绳上的海带,其成熟期也有先后,所以,收获期从5月中旬延续到7月上旬。
海红果简介
海红果简介 海红果又名海红子,为府谷的传统果树,属全国稀有树种,是陕晋蒙接壤地带所独有的特产,栽培历史悠久,我县尚有一株200多年树龄的大树存活。海红果属蔷薇科苹果属填池海棠系的西府海棠种,是一种耐寒、抗旱、耐瘠薄、病虫少、适应性强、管理简便的高产果树。主要分布在海则庙、清水、木瓜、黄甫、哈镇、墙头、麻镇、赵五家湾、庙沟门、古城等乡镇。
海红果属落叶小乔木,树冠高4—5米,冠径一般可达7米,主干高1—1.5米,果实呈彩暗红色,果面有光泽,果肉黄色,质地细脆,汁液多,味酸甜。据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测定:海红果含维生素B1(0.013mg/kg)、维生素B2(1.12mg/kg)、维生素C(47.8mg/kg)、胡萝卜素(2.22mg/kg)、钙(310mg/kg)、锌(0.41mg/kg)、铁(4.1mg/kg),含钙量居水果之冠,故有“果中钙王”之美誉。海红果果实兼有鲜食、制汁、制干、酿造等用途,同时具有健脾胃、增食欲、助消化等功效,特别对婴幼儿及老年缺钙症具有很好的食疗作用。海红果制成的果脯、罐头、果丹皮、海红干等产品倍受消费者青睐,其果汁饮料被誉为半干旱地区的可口可乐,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极具产业开发潜力。
海白虾的简介
别名:红虾、大红虾
海虾又称红虾、大红虾。对虾又称明虾,为我国特产,分布于黄海、渤海及长江口以北各海域;龙虾又称中国龙虾,分布于浙江南部、福建和广东沿海,特别以广东的海南岛和西沙群岛为多。获得后,除去肠污,洗净用,或晒干备用。[性能]味甘、咸,性微温。能补肾壮阳,下乳汁,益脾胃。[参考]对虾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B1、B2和烟酸、钙、磷、铁等成分。龙虾所含化学成分与对虾相似,并含有碘、胆甾醇、多种氨基酸等。[用途]用于肾虚阳痿;产后气血不足,乳汁不下。 [用法]炒食,煮汤,浸酒,或作虾酱。
海鲜菇的简介
海鲜菇别名:玉蕈、斑玉蕈、胶玉蘑、鸿喜菇、真姬菇、假松茸、蟹味蘑。海鲜菇,隶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白蘑科、离褶菌族、玉蕈属,是北温带一种优良的食用菌,味比平菇鲜,肉比滑菇厚,质比香菇韧,口感极佳,还具有独特的蟹香味,在日本有“香在松茸、味在玉蕈”之说,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其子实体群生至丛生,菌盖表面近白色至灰褐色,中央常有深色的大理石花纹。菌褶近白色,与菌柄圆弯生,密集至稍稀。目前栽培的有浅灰色和纯白色两个品系,白色品系又称“白玉菇”、“玉龙菇”,深受市场欢迎。多为工厂化栽培。海鲜菇的蛋白质中氨基酸种类齐全,包括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还含有数种多糖体,其子实体的热水和有机溶剂提取物有清除人体自由基的作用,所以常食海鲜菇有抗癌、防癌、提高免疫力、预防衰老、延长寿命的功效。
海星的简介
海星主要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浅海底沙地或礁石上,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物。我们对它的生态却了解甚少,从其外观和缓慢的动作来看,很难想象出,海星是一种食肉动物,它对海洋生态系统和生物进化还起着非同凡响的重要作用。这也就是它为何在世界上广泛分布的原因。约1800种类的海星生活在世界上所有的海洋,大西洋,太平洋,印度,北极,南大洋等地区。海星发生在广泛的深度范围内的潮间带至深海(深约6000米)。
海星属于能迅速再生的动物之一。如果一只海星的一只触手被切断的话,过一段短时间,海星便能长回触手,而少数海星切下的触手本身也会长成一只海星,具有与蚯蚓、蜥蜴、龙虾、水螅纲生物、蜗牛和再生力最强大的涡虫等生物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