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的显微特征
生姜的显微特征
性状鉴别,根茎呈不规则块状,略扁,具指状分枝,长4-18cm,厚1-3cm。表面黄褐色或灰棕色,有环节,分枝顶端有茎痕或芽。质脆,易折断,断面浅黄色,内皮层环纹明显,维管束散在。气香,特异味辛辣。
显微鉴别根茎横切面:木柱层为多列扁平木柱细胞。皮层散列多数叶迹维管束;内皮层明显,可见凯氏带。中柱占根茎的大部分,散列多数外韧型维管束,近中往鞘处维管束形小,排列较紧密,木质部内侧或周围有非木化的纤维束。该品薄壁组织中散有油细胞。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近视的6大明显特征
1、视力减退:
简单来说,近视眼就是“看近清楚,看远不清楚”。高度近视眼常常因为屈光间质浑浊和视网膜、脉络膜变性引起,其远、近视力都不好,有时还会有眼前黑影浮动(飞蚊症)。
2、视觉疲劳:
近视由于看不清楚远处物体,在看书、写字是为了看清字体,往往把书本放得很近。这就增强眼外肌中的内直肌收缩,使两眼向内汇聚,集合作用加强,以使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对应部位;同时,为使近距离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清晰,眼内的睫状肌也增强收缩,调节紧张相应增强。眼的肌肉长时间处于过度紧张的状态,很容易造成视觉疲劳,而且还会加快近视的发展。有些人在看书、写字或者近距离工作时间较长后,出现字体模糊、眼胀、眼痛、眼眶痛、甚至眩晕、恶心等症状,重者疼痛向眼眶深部扩散,甚至引起偏头痛,亦可引起枕部、颈项肩背部的酸痛,这是由于眼部的感觉神经发生疲劳性知觉过敏所致。孩子看书时间长后会感到字迹模糊、字行错乱、双影。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经常喜欢眯着眼睛看,这是因为远距离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所形成的物象不清晰,呈朦胧状态,眯起眼睛时,犹如眼前放了一个小孔镜片,增加了眼内成像的焦点深度,能够看得更清楚些。但眯着眼睛看,也会使肌肉过度疲劳,容易引起眼疲劳。同时长期眯着眼睛看东西也会使角膜各子午线屈光力产生轻微变化,从而导致散光。由于眼睛抵抗力下降,有时会反复发生睑缘炎、麦粒肿、慢性结膜炎等。
3、飞蚊症:
飞蚊症指眼前出现点状、线状或蛛网状黑影飘动,犹如“蚊蝇”在眼前飞来飞去,黑影有的像蚊蝇的翅或网状,有的像小空泡或烟雾状,虽眼球转动而飘动,时隐时现。这种情况与人眼球内的玻璃体变化有关。正常的玻璃体是由极为细长的纤维丝所组成,纤维丝间隙充满粘性半流体,还充满粘蛋白,呈透明的凝胶状态。但随着人的年龄增长,特别到了老年期,玻璃体发生退行性改变,使原来的凝胶状态发生液化,出现细点状、条状、网状等形状投影到视网膜,随着眼球的转动而飘浮游荡,于是眼前就出现了“飞蚊现象”。如果这种飞蚊在短期内突然增多或者出现红色絮状/幕状,则提示视网膜脱离或者黄斑出血,如不及时诊治,有失明的危险。
4、眼球突出:
高度近视眼由于眼球前后径增长,眼球变大,外观上呈现眼球向外突出、瞳孔较大而且对光反射不灵敏。
5、眼底改变:
高度近视由于眼轴过度延长,视网膜拉伸变薄,显现出神经乳头周围的脉络膜组织,常形成白色弧形斑/环状斑。同时视网膜的血管变细变直,可影响视网膜色素上皮层的营养,以致浅层色素脱失而是脉络膜血管外露,使眼底像豹子皮的花纹,形成所谓的“豹纹状眼底”。此外还可形成后巩膜葡萄肿、锯齿缘部囊样变性等眼底改变。黄斑区视网膜本身没有血管,营养供应全靠临近的脉络膜组织,更容易受到眼底血液供应减少的影响。当此区脉络膜小血管因过度牵拉等原因而破裂时,既造成黄斑出血,此时患者自觉眼前出现一固定黑影/黑幕,视力明显下降。如血液供应障碍或反复出血,可造成黄斑区视网膜色素变性和视网膜萎缩,严重影响视力。
6、外斜视:
发生近视后,由于看近时使用调节较少,而是用集合功能相对较多,造成调节和集合功能的不平衡,内直肌长期处于过度紧张状态,久而久之,造成内直肌功能不足,两眼集合功能相应减弱,因而较易形成外隐斜或外斜视。如果两眼近视程度差别较大(屈光参差),则近视程度较深的眼斜视程度也较大,而且长时间后还可形成弱视。
洋姜的形态特征
茎直立,株高2~3米。扁圆形,有不规则突起,地下块茎是不规则的多球形、纺锤形,皮红、黄或白色。品种按块茎的皮色而分。叶基部对生,茎上部互生,长卵圆形,先端尖,叶面粗糙,叶背有柔毛,边缘具锯齿,绿色。叶柄上有狭翅。头状花序多个,生于枝端,黄色,外围舌状花,不易结实,管状花黄色。瘦果楔形,有毛,上端有2~4个具毛的扁芒。
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菊芋性喜稍清凉而干燥的气候,耐寒、耐旱,块茎在0~6℃时萌动,8~l0℃出苗,由于菊芋的地下块茎能在寒冷的北方土壤下越冬,翌年萌发新株,故常被误认为多年生作物。其幼苗能耐1~2℃的低温。在18~22℃,日照12小时的条件下,有利于块茎的形成。块茎能在25~30℃的冻土层内安全越冬。对土壤的适应性很强,在肥沃疏松的土壤中栽培能取得很高的产量。
棘豆的显微特征
1.茎横切面:表皮为1列细胞。枯萎表皮细胞为类椭圆形,新鲜药材表皮为类长方形,排列整齐,外被角质层。皮层较窄,为数列薄壁细胞,细胞间隙明显,内侧有纤维束,排列成断续的环。维管束为外韧型,大小近相等,断续排列成环状,韧皮薄皮细胞较小,形成层不明显,射线细胞2至多列。木质部稍宽,导管大小不等。髓细胞类圆形,排列疏松,中空。
2.叶横切面:上、下表皮均被非腺毛,单细胞组成,有气孔。栅栏组织有2—3列,细胞柱状,海绵组织约4列,细胞多类长方形。维管束为5—11个,外韧型,韧皮部细胞较小,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稍宽。
3.粉末:绿黄色。纤维多成束,碎断,淡黄绿色,壁较厚。叶上、下表皮细胞均呈多角形,垂直壁弯曲,并有不定式气孔,类圆形或椭圆形,副卫细胞3~5个,上表皮气孔略小。非腺毛单细胞。茎表皮细胞类长条形,气孔椭圆形。导管为螺纹和具缘纹孔。花粉粒类球形,具有3个孔沟和球状两种,外壁光滑,表面有细小颗粒状雕纹。
如何鉴别正宗三七
三七的表观鉴别
特征:1、三七主根呈圆锥形或类圆柱形;2、表面灰褐色或灰黄色,有断续的纵皱纹及支根痕,顶端有茎痕,周围有疣状突起;3、断面灰绿色、黄绿色或灰白色,心部微呈放射性状排列;4、体重,质坚实;5、气微,味微苦回甜。三七的显微鉴别
三七根的横截面:木栓层为数列木栓细胞,栓内层不明显。在韧皮部薄壁组织中,有树脂道散生,形成环状,有时呈波状弯曲,木射线宽广,木质部有导管1-2列纵向排列。本品薄壁细胞含有淀粉粒,射线细胞中尤多,草酸钙簇晶稀少。常见三七伪品与三七的差异
三七来源于五加科植物的干燥根,冠以三七名的药材涉及11科21种植物,这些品种比较混乱,某些地区甚至常年冒充三七使用,尽管有的药材部分功效与三七的某些功效相近,但其植物来源和化学成分差别很大,即使有几种来源于五加科植物,但其主要成分的皂苷也不相同,因此不能作为三七药材使用。常见伪品有竹鞭三七、大叶三七、藤三七、血三七。
常见三七伪品与三七的差异在于:
(1) 同科同属的伪品,一般都有皂苷反应,显微特征相仿,但形状不完全相似,不完全具备乳包、钉头、铜皮铁心、菊花心等特征。
(2) 不同科属但名字相近的伪品,形状、显微、理化鉴别均有不同之处,如:菊三七,为拳形或类圆形块状,气无,味淡微苦,显微鉴别无淀粉粒,无树脂道,有菊糖,理化鉴别无皂苷反应。藤三七质硬脆,易折断,嚼之有粘性,显微鉴别无树脂道,有粘液细胞。
(3) 另有以其他植物仿造冒充三七的伪品,这些伪品多为莪术、高良姜、姜黄等等,应注意区别。
生男生女特征
怀孕期间孕妇的身体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妊娠反应,怀孕的症状表现也不一。有说法认为,孕妇生男生女特征是不一样的,即孕妇怀男孩和女孩时的身体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在此孕妇可以参考一下:
孕妇生男孩女孩的不同特征:
1、孕早期(也就是怀孕最初的3个月),没有过孕吐状况,生男孩;在孕早期,会遭遇剧烈的孕吐,则生女孩。
2、胎宝宝的心率小于140次分钟,生男孩;胎心频率,至少在140次分钟,则生女孩。
3、乳晕的颜色相对要变得更深,生男孩;反之生女孩。
4、日渐隆起的大肚子,看起来像个充足了气的、绷绷硬的、圆圆的篮球,生男孩;日渐隆起的大肚子,像个大西瓜,形状看起来不是像球那么圆,则生女孩。
其实以上说法并没有足够的科学依据。首先孕吐是由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在孕早期迅速升高,从而抑制胃酸的分泌,减少胃肠蠕动,进而影响准妈妈的食欲和消化功能。无论是生男生女,孕吐都有可能发生。很多孕妇的亲身经历也说明孕吐的剧烈程度与胎儿性别无关。
其次用宝宝胎心率来判断宝宝性别也不靠谱。这种说法只是基于我们所谓的“常识”,就是对于成年人而言,男人的心率一般是低于女人的心率。而女宝宝的心率比男宝宝的高,也只是在刚出生时是这种情况。在他们都还是胎儿的时候,男胎女胎的心率是没有差别的。
另外“乳头发黑生男孩”这种说法也不可信。乳头颜色不是胎儿性别决定的。怀孕以后,准妈妈体内的黄体酮会刺激黑色素细胞的激素水平的增加,导致体表某些原本发黑的部位更黑。所以怀女孩的话,乳晕也会变黑。而且由于孕激素的分泌,孕妇的乳房都会不同程度的增大,与胎儿性别无关。
通过肚皮尖与圆来看胎儿性别的做法虽然流传较广,但并不准确。因为每个人的体形不同,脂肪多少有差异,骨盆形态也会不同。相对来说比较胖的人在怀孕时,肚皮就会看起来比较圆,相反,如果较瘦小的妈咪,肚皮就会呈尖状。其实,这是跟孕妇的盆骨有关,骨盆宽大,胎头入盆肚子就较低;骨盆入口小,胎头高浮,肚子就会高。
尿痛是尿道综合征显著特征
尿路刺激症又称为尿道综合征,包括尿频、尿急、尿痛及尿不尽的感觉,为膀胱颈和膀胱三角区受刺激所致,主要原因为尿路感染,及非感染性炎症和理化因素所致。尿道综合征是一组症状,并不是指某一种疾病。临床上在中年妇女中往往出现尿路刺激征而尿培养找不到细菌,因此在病因、病理、诊断等方面尚存在着争论。
尿痛见于尿道综合征、尿道炎、前列腺炎、膀胱结石、膀胱结核、异物、晚期膀胱癌等。尿痛为灼痛或刺痛。尿道炎多在排尿开始时出现疼痛;膀胱炎常在排尿终末时疼痛加重;前列腺炎除有尿痛外,耻骨上区、腰骶部或阴茎头也觉疼痛;膀胱结石或异物,多有尿流中断。
尿路刺激症包括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尽感及下腹坠痛等。正常人白天排尿3~5次,夜间0~1次,每次尿量约200~400ml。若排尿次数增多,而每次尿量不多,且每日尿量正常,称为尿频。若排尿时膀胱区和尿道有疼痛或灼热感称为尿痛。
地黄的显微特征
叶横切面
上表皮细胞类圆或略呈方形,下表皮细胞较小,略扁圆形,有气孔与毛茸。维管束外韧型,木质部呈新月形,导管常2-10个排列成行,韧皮部较窄,细胞细小,维管束周围有厚角组织包围。主脉上、下表皮内侧有1-2层厚角细胞。
叶表面观
①上表皮细胞:垂周壁略弯曲,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有时呈串珠状增厚,气孔为不定式,副卫细胞3-4个。②腺毛:腺头2细胞,腺柄单细胞;另一种腺头为单细胞,柄1-6细胞。③非腺毛:多达14个细胞,中部常有1-2个细胞皱缩,微有疣状突起。
花生的特征
一年生草本。根部有丰富的根瘤;茎直立或匍匐,长30-80厘米,茎和分枝均有棱,被黄色长柔毛,后变无毛。叶通常具小叶2对;托叶长2-4厘米,具纵脉纹,被毛;叶柄基部抱茎,长5-10厘米,被毛;小叶纸质,卵状长圆形至倒卵形,长2-4厘米,宽0.5-2厘米,先端钝圆形,有时微凹,具小刺尖头,基部近圆形,全缘,两面被毛,边缘具睫毛;侧脉每边约10条;叶脉边缘互相联结成网状;小叶柄长2-5毫米,被黄棕色长毛;花长约8毫米;苞片2,披针形;小苞片披针形,长约5毫米,具纵脉纹,被柔毛;萼管细,长4-6厘米;花冠黄色或金黄色,旗瓣直径1.7厘米,开展,先端凹入;翼瓣与龙骨瓣分离,翼瓣长圆形或斜卵形,细长;龙骨瓣长卵圆形,内弯,先端渐狭成喙状,较翼瓣短;花柱延伸于萼管咽部之外,柱头顶生,小,疏被柔毛。荚果长2-5厘米,宽1-1.3厘米,膨胀,荚厚,种子横径0.5-1厘米。花果期6-8月。
姜粉的制作方法
主料姜500克;调料食盐10克。
姜粉的做法
1.将姜清洗干净,不要去皮
2.切成一元硬币厚的薄片,薄厚要均匀
3.姜片要均匀地铺放在相对透气的盖垫上或筛子、筐子里,放置通风处风干。期间要经常翻动
4.用粉碎机研磨成粉状
5.用网眼细一点的筛子筛一下,剩下的渣再次放入粉碎机中研磨过筛
6.装在无毒、无味、无水、洁净、密封的容器内。冷藏半个月,冷冻2个月
烹饪技巧
1、生姜要确保新鲜。千万不可用腐烂的生姜,据说:腐烂的生姜会产生一种毒性很强的物质,有可能会诱发肝癌、食道癌等。
2、生姜不要去皮。中医有“留姜皮则凉,去姜皮则热”之说。与姜皮一起磨粉可保持生姜药性的平衡,充分发挥其整体功效。
3、姜片要均匀地铺放在相对透气的盖垫上或筛子、筐子里,放置通风处风干。期间要经常翻动。
4、自制姜粉无添加剂,保质期相对较短,可冷藏半个月,冷冻2个月。
5、生姜性辛温,属热性食物,根据“热者寒之”原则。
6、孩子在患风热感冒、流感时最好不吃姜。因为中医认为风热感冒属于人体伤于风热,如果这时食用生姜,会加重内热;流感亟需用苦寒中药清瘟败毒,而姜显然不具备苦寒之性。
姜黄的形态特征
株高1-1.5米,根茎很发达,成丛,分枝很多,椭圆形或圆柱状,橙黄色,极香;根粗壮,末端膨大呈块根。叶每株5-7片,叶片长圆形或椭圆形,长30-45 (90) 厘米,宽15-18厘米,顶端短渐尖,基部渐狭,绿色,两面均无毛;叶柄长20-45厘米。
花葶由叶鞘内抽出,总花梗长12-20厘米;穗状花序圆柱状,长12-18厘米,直径4-9厘米;苞片卵形或长圆形,长3-5厘米,淡绿色,顶端钝,上部无花的较狭,顶端尖,开展,白色,边缘染淡红晕;花萼长8-12毫米,白色,具不等的钝3齿,被微柔毛;花冠淡黄色,管长达3厘米,上部膨大,裂片三角形,长1-1.5厘米,后方的1片稍较大,具细尖头;侧生退化雄蕊比唇瓣短,与花丝及唇瓣的基部相连成管状;唇瓣倒卵形,长1.2-2厘米,淡黄色,中部深黄,花药无毛,药室基部具2角状的距;子房被微毛。花期:8月。[1]
手癣有哪些比较明显的特征
1.皮损特征,
手癣初期为局部红斑、丘疹或者水疱。当水疱干涸后会出现脱屑的现象,这种现象会不断的向四周扩大。日久皮肤上有脱屑和色素沉着,皮损周边部位炎症明显,常有活动性红斑、丘疹及水疱.
2.发病特征,
手癣是真菌性皮肤病,多数是由传染引起的。如接触了癣病患者的毛巾、脸盆、手套等。另外手癣的发病与自身抵抗力有关,一般情况下长期使用大量激素、免疫抑制剂等都会使机体免疫力下降,这时真菌很容易趁机入侵。
3.季节特征,
真菌适合生长在潮湿温暖的环境中,因此夏季此病容易发作,而冬季会相对减轻。夏季时真菌活跃,丘疹、水泡、脱屑等现象频频发生,而且瘙痒严重。到了冬季皮损会自然减轻,但是如果本病不治,到来年天气转热时还会继续发作。
洋姜的形态特征
菊芋是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3米,有块状的地下茎及纤维状根。茎直立,有分枝,被白色短糙毛或刚毛。叶通常对生,有叶柄,但上部叶互生;下部叶卵圆形或卵状椭圆形,有长柄,长10-16厘米,宽3-6厘米,基部宽楔形或圆形,有时微心形,顶端渐细尖,边缘有粗锯齿,有离基三出脉,上面被白色短粗毛、下面被柔毛,叶脉上有短硬毛,上部叶长椭圆形至阔披针形,基部渐狭,下延成短翅状,顶端渐尖,短尾状。
头状花序较大,少数或多数,单生于枝端,有1-2个线状披针形的苞叶,直立,径2-5厘米,总苞片多层,披针形,长14-17毫米、宽2-3毫米,顶端长渐尖,背面被短伏毛,边缘被开展的缘毛;托片长圆形,长8毫米,背面有肋、上端不等三浅裂。舌状花通常12-20个,舌片黄色,开展,长椭圆形,长1.7-3厘米;管状花花冠黄色,长6毫米。
瘦果小,楔形,上端有2-4个有毛的锥状扁芒。花期8-9月。
乳腺增生的早期明显特征
有一位患者身体一直很好,最近她突然发现乳房疼痛,还长有一些肿块。听人说可能是乳腺癌,这可把她吓坏了。她找到医院的医生一检查,原来她患的是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是一种妇科常见的疾病。好发于29-39岁左右的中年妇女,因为这段时间是女性性机能最旺盛的时期。表现为乳房的不同部位单发或多发地生长一些肿块,质地柔软,边界不清,可活动,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尤其在月经前、劳累后或是生气(中医称气郁)等情绪波动时,肿块增大,疼痛加重,而在月经后肿块明显缩小,疼痛减轻。疼痛一般是胀痛,很少有刺痛感。而乳腺癌的肿块质地较硬。
边界不清,皮肤常变成桔皮一样,而且与月经没有关系,肿块一般只增大不缩小。做B超及x光片,近红外线扫描等可以早期有效地诊断。应该提醒的是,乳腺增生有转变为乳腺痛的可能,所以如果患乳腺有增生时间较长者则应去医院检查,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
中医一般采用舒肝解郁、行气化痰的方法治疗。另外,还可以配合应用一些鹿角胶之类的“补气药”,可行血中之气,因而治乳疾效果最好。
肺癌有哪些明显的特征
前兆表现1:男性女乳。男性女乳是指男性的乳房一侧或双侧增大如女性。日本阿培等调查267例肺癌,其中早期出现男性女乳者占7.5%,常易被忽视,甚至误诊为单纯乳房增生而被切除。
前兆表现2:杵状指。肺癌有哪些前兆表现?杵状指也叫做鼓捶指,主要表现为指、趾第一节肥大,指甲突起变弯,常伴有疼痛。国外报道,有21%的肺癌早期伴有柞状指,且大多数在肺癌手术后消失。
前兆表现3:关节炎。专家表示,关节炎常常与柞状指同时存在,在肺癌病灶很小难被发现时先出现,表现为游走性关节炎症状。肘、膝、腕、踝、指掌关节烧灼样疼痛,活动障碍,可能出现肘和服骨腓骨骨膜增生等,被称为类风湿关节炎样关节炎。
前兆表现4:多发性周身性肌炎。肺癌有哪些前兆表现?肺癌的前兆表现还包括多发性周身性肌炎,是肺癌的早期症状之一。据统计,有85%先于肺癌典型症状出现,表现为渐进性周身无力、食欲减退,加重时可行走困难,卧床难起。
前兆表现5:其他表现。肺癌的前兆还有一些其他的表现,如无明显原因的声音嘶哑伴气喘;一侧颈部明显浮肿;一侧眼裂变小,眼睑下垂,瞳孔缩小等,有时也可在肺部症状尚不明显时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