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小儿感冒发烧推拿什么穴位 小儿推拿常用介质

小儿感冒发烧推拿什么穴位 小儿推拿常用介质

小儿皮肤娇嫩,按摩时切勿抓破或磨破小儿皮肤。所以,在给小儿推拿时,一般需要用按摩油或爽身粉做润滑介质,另外也可以用茶油(效果很好)、精油、香油、橄榄油、葱姜水/姜汁和白酒(风寒时用)等做介质,特别没条件时,还可以用淡淡的肥皂水、清水等做介质,在推天河水时还可以用清水做介质。

小儿发热推拿手法总结

小儿发热多半因外感六淫和饮食内伤所致。小儿形气未充,腠理疏薄,邪气从口鼻皮毛侵入,郁闭肺气,人体卫气被扼于里,正邪相争而发热,使用"打马过天河"和"推六腑"配合共同达到清热解毒,发汗解表之功;小儿脾胃功能弱,平时应当“留得三分饥”,适时适量喂养,食积发热的小儿一般有以下前兆:舌苔白厚腻、口臭、烦躁、手足心热、腹部发热、大便干结,若出现食积端倪,家长应尽快选择"揉板门"、"揉天枢"配合"推六腑"进行化积导滞、通腑泄热,小儿发热时注意饮食清淡,进食粥水为宜,忌腥荤、生冷之品。

小儿推拿疗法,亦称“小儿按摩术”,是在中医儿科学和中医推拿学的基本理论指导下,根据小儿的生理和病理特点,在其体表特定的穴位或部位施以手法,以防病、治病或助长、益智的一种中医外治疗法,也是中医的一种独特疗法。小儿推拿是中医学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种专门用于防治小儿疾病,又自成体系的保健和治疗方法。早在明代,小儿推拿即已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临床实践。

小儿发烧推拿手法,以上就做了详细的介绍,对于很多的家长来说,学会推拿,就能当孩子在发烧的时候,能通过推拿的这种方法,尽快的缓解自己孩子的发烧,所以作为家长,要对以上内容有一个了解,当孩子发烧的时候可以通过推拿,帮助孩子尽快治疗改善。

小儿发烧腹泻按摩效果好吗

孩子在生病之后不要着急给他们吃药,毕竟是药三分毒,而且孩子还小,对药物的毒性无法正常的分解代谢,时间长了会给他们的健康带来隐患。其实相比一些药物来说,中医理疗方法缓解身体不适的效果会更好一些,尤其是出现发烧或是腹泻时,可以尝试一下,那么小儿发烧腹泻按摩效果好吗?

小儿推拿主要是根据小儿的生理、病理等特点,在特定穴位上进行机械的作用,达到活血、调节经络、防治小儿某些疾病的作用。一般是针对6岁以下的小儿,特别是对3岁以下的婴幼儿更有疗效。早在明清时期,小儿推拿受到了广泛的应用,适应症也很广,如腹泻、呕吐、便秘、发热、咳喘、斜颈、斜视、小儿瘫痪等症。

小儿推拿对治疗秋季腹泻,有些快的仅治疗1-3天就能见效。一般在治疗小儿腹泻上,会要求家长给患儿换奶粉,停止辅食;但用小儿推拿治疗时,家长可以给孩子正常饮食,经过慢慢调理,均能缓解病情。小儿推拿在针对小儿感冒发烧、消化不良、胃口差等症状有独到的疗效,家长不妨学几招,可居家对孩子进行护理。

向大家推荐以下几个治疗感冒咳嗽的小儿推拿方法:

1、清肺经:用拇指罗纹面自小儿无名指指端向指节直推,称为“清肺经”,约100次,能宣肺清热、化痰止咳。

2、按天突:用中指指端按胸骨切迹上缘的凹窝处的天突穴,称为“按天突”,约10次,能理气化痰、降逆平喘、止呕。

3、黄蜂入洞:用食中两指端在小儿鼻孔下缘揉动,称为“黄蜂入洞”,约100次,能发汗解表、开肺窍、通鼻心。

4、推太阳:用拇指或食指指端自前向后直推眉梢后的太阳穴,称为“推太阳”,约50次能疏风解表、止头痛。

通过上面的介绍,大家对小儿发烧腹泻按摩效果好吗也都很清楚了。当家人们看到孩子身体不适时,就需要尽快的调理好生活起居了,不能让病情有加重的机会。而且在日常生活中适当的给孩子推拿按摩也要做到防患于未然,预防一些疾病的出现。

孩子总咳嗽的治疗方法

小儿推拿治疗

小儿推拿治疗是指通过中医推拿疗法来治疗小儿咳嗽相关症状。目前比较知名的小儿推拿诊所有上海康尧小儿推拿、青岛小儿推拿、北京玉明小儿推拿。

·中医中药治疗

当小儿出现流清涕,身稍热,咽不适,食欲减时,可服用保元丹、至宝锭等小丸药,每服一丸,每日三次。如果服用一天后,病情加重,即需停药,及时到医院诊治。

孩子总咳嗽怎么办才好?如果咳嗽是阵发性的干咳、用抗生素无效,伴有咽喉痒、不伴发热,怕冷空气怕烟雾,夜间加重,那就可能是过敏性咳嗽。 小儿低烧,鼻塞流涕,轻咳等,可服用妙灵丹,每服一丸,每日二次。

小儿身热、咽红、声哑,病情较前加重,可加用小儿清咽冲剂、小儿感冒冲剂。

小儿突然发热,可用些小儿清热冲剂。如热度较高,且有高热惊厥史的小儿,可先用紫雪散。如大便干结可用牛黄清热散一次。

对于因感冒,不发烧而咳嗽的患儿,可用儿童清肺口服液,儿童咳液等治咳糖浆,可控制咳嗽病情的发展。

以上病情不缓解即需到医院请儿科大夫诊治为佳。此外,这些儿科常用呼吸道中成药,不可长期服用,也不可乱用,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民间“有病无病至宝锭”的说法其实并不科学,如果长期服用以上药物,会伤及小儿脾胃。

宝宝咳嗽嗓子哑了怎么办

1、小儿推拿治疗

小儿推拿治疗是指通过中医推拿疗法来治疗小儿咳嗽相关症状。目前比较知名的小儿推拿诊所有上海康尧小儿推拿、青岛小儿推拿、北京玉明小儿推拿。

2、中医中药治疗

当小儿出现流清涕,身稍热,咽不适,食欲减时,可服用保元丹、至宝锭等小丸药,每服一丸,每日三次。如果服用一天后,病情加重,即需停药,及时到医院诊治。

孩子总咳嗽怎么办才好?如果咳嗽是阵发性的干咳、用抗生素无效,伴有咽喉痒、不伴发热,怕冷空气怕烟雾,夜间加重,那就可能是过敏性咳嗽。 小儿低烧,鼻塞流涕,轻咳等,可服用妙灵丹,每服一丸,每日二次。

小儿身热、咽红、声哑,病情较前加重,可加用小儿清咽冲剂、小儿感冒冲剂。

小儿突然发热,可用些小儿清热冲剂。如热度较高,且有高热惊厥史的小儿,可先用紫雪散。如大便干结可用牛黄清热散一次。

对于因感冒,不发烧而咳嗽的患儿,可用儿童清肺口服液,儿童咳液等治咳糖浆,可控制咳嗽病情的发展。

小儿推拿可以天天做吗

推拿对小儿常见的一些疾病,如便秘,厌食,感冒发烧,腹胀腹泻,惊风夜啼等,有很好的改善作用,一般来说,小儿推拿可以天天做。但由于小儿皮肤,骨骼都比较娇嫩,所以在推拿的时候要注意把握推拿力度和推拿时间。

但是,小儿推拿并非时间越长效果就越好,一般来说一天早晚各推拿一次,一次10-15分钟最好。但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一旦确定好推拿的时间,最好以后都固定在这个时间点进行推拿,不要经常改变。在孩子饥饿或吃饱的时候,不宜做推拿。

小儿推拿手法

根据中医理论,小儿推拿是通过小儿身体的穴位点按推拿、调节脏腑、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方式来改善儿童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一种保健、治疗方式。小儿推拿常用的手法为如下:

1、推法。推法指的是用指面着力于穴位上,做直线移动的手法。推法可分为三种,一是补法,即向心推,由小指尖推向小指根;二是泻法,即离心推,由无名指根推向无名指尖;三是平补平泻法,即来回推。

2、揉法。揉法指的是用拇指、食指或中指指腹按住某一穴位,不离开穴位本身,带动穴位处的皮肤、脂肪、肌肉等揉动,做左右、上下或顺﹑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手法。

3、运法。运法指的是用推拿者的左手端平被推拿者的左手,然后用推拿者的右手拇指指腹,从某一穴位开始,做弧形或环形运动至另一穴位,反复循环操作,直至在终止穴位处停下的手法。

4、分法。分法指的是两拇指指腹由选定的穴位向两侧平行分推;或用一侧拇指指腹由选定的穴位向单侧平行分推;或用双手掌面平行向两边分推,反复操作。

小儿感冒发烧推拿什么穴位 简单认识下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是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学说为理论指导,运用各种手法刺激穴位,使经络通畅、气血流通,以达到调整脏腑功能、治病保健目的的一种绿色方法。

早在2000多年前即有关于小儿推拿的论述 。1973年中国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即有这方面的描述;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治卒腹痛方法中介绍了捏脊法;唐代《备急千金要方》中有膏摩防治小儿疾病的方法;宋代《苏沈良方》记载用掐法治疗脐风撮口等证。明清时期,推拿疗法在儿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发展成为小儿推拿专科,逐渐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专门体系。

近些年,随着抗生素、输液等小儿过度医疗问题的出现,小儿推拿等绿色方法又开始流行起来,且大量的临床也证实,小儿推拿针对0-12岁年龄段的小儿感冒、发热、咳嗽、哮喘、泄泻、呕吐、食积、厌食、便秘、遗尿、夜啼、惊风、发育迟缓、免疫力低下等80%以上的常见问题,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和价值。

中医讲,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使其对外界环境的被动适应性和依赖性,而小儿推拿能平衡人体阴阳,正确的方法推拿能起到双向调节作用,也就是启动了人体自我“调节系统”,“免疫系统”,“防御系统”,通过自身的调整而达到疾病痊愈。非是小儿推拿能杀菌和抗病毒(如同西药一样)。

生理上讲,稚阳未充,肌肤疏薄,易于感触;稚阴未长,脏腑娇嫩,易于传变。简单来说就是:小儿的视力、听觉、脏腑、淋巴组织、神经放射等各方面发育都尚未成熟,所以反应比较迟钝,但惟独对触觉很灵敏,这就是小儿推拿有奇效的原因之一(西医也建议多给宝宝“抚触”,原理也类似于此)。

相关推荐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 坎宫

坎宫为线型穴位,起于眉心,横向眉梢,沿着眉弓为一条横线。常用的推拿手法为:推坎宫,即为用双手的拇指自眉头分别向眉梢分推,这种手法亦可被称为分阴阳。通过推坎宫可以疏风解表,醒脑明目,多用于外感发热、头痛、目赤等病症的推拿治疗。

小儿推拿的副作用

据专家介绍,小儿推拿的关键在于辨证治疗,这就需要明确小儿所患的病症,比如,感冒可分为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如果病症分不清楚就盲目给患儿进行推拿,可引起反作用,使病情愈加严重。因此,家长在给孩子施行推拿之前,最好带孩子到医院进行常规检查,如血常规、便常规等等,这样能更好地辨证治疗。 另外,家长在家给孩子做推拿的时候,也要掌握相关的知识,要采用适当的操作次数、时间和刺激强度。可以选择到一些正规的培训机构,学习小儿推拿的常用手法、特定穴位及常见病的推拿治疗等。还有,推拿的时间应根据孩子年龄大小、病情轻重、体质强弱

什么是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是指运用各种手法刺激小儿穴位,从而使小儿经络通畅、气血流通,以达到调整脏腑功能、有治病功效的一种保健方法。如今小儿推拿其功效越来越得到大众的肯定,成为一种时尚的小儿保健方法。如今的小儿推拿广泛应用于小儿泄泻、呕吐、食积、厌食、便秘、腹痛、脱肛、感冒、咳嗽、哮喘、发热、遗尿、夜啼、肌性斜颈、落枕、惊风等疾病。 小儿推拿的治疗法则谨守病机,以期治病求本,调整阴阳,扶正祛邪。由于小儿肌肤娇嫩、神气怯弱,因此在推拿治病时,特别要注意手法,强调轻柔、渗透,要求轻快柔和,平稳着实。 小儿推拿穴位有点状穴、线

小儿感冒发热推拿按摩 小儿感冒发烧常用推拿方法

用手掌蘸少许生姜汁沿脊柱两侧膀胱经抹,用大鱼际推搓小儿背腰部,以搓到红热为度。 分别按揉小儿背部风门,肺俞穴各1-2分钟,力度轻缓平稳,以柔和为主。 风门:在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肺俞: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如果小儿是风寒感冒或风热感冒,应双手捏拿小儿肩井部位肌肉10-20次,力度以产生酸胀感为宜。 肩井:在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 如果患儿痰多咳嗽,应按揉天突穴1-2分钟,按揉膻中穴80-100次,力度轻缓平稳,以柔和为主。 天突:在颈部,当前正

推拿对小孩到底好不好 运气血排毒

推拿穴位及反射区可促进身体气血的运行,有利于排毒,还可以改善皮肤吸收营养的能力和肌肉张力,使身体不紧绷,筋骨不易受伤,有助于身体放松,而人的手与手指都具备了可舒缓疲倦和疼痛的能力,特别是手指,是人类感觉器官中最发达的部位,给小儿推拿是最合适的。

小儿推拿的副作用

目前,越来越多的家长都青睐小儿推拿,但大部分人对小儿推拿的了解都是一些“碎片化”的知识,甚至存在着不少误区,一旦推拿手法不当,有可能使小儿的病情越加严重。那么,小儿推拿的副作用有哪些呢? 据专家介绍,小儿推拿的关键在于辨证治疗,这就需要明确小儿所患的病症,比如,感冒可分为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如果病症分不清楚就盲目给患儿进行推拿,可引起反作用,使病情愈加严重。因此,家长在给孩子施行推拿之前,最好带孩子到医院进行常规检查,如血常规、便常规等等,这样能更好地辨证治疗。 另外,家长在家给孩子做推拿的时候,也要掌握

小儿推拿治咳嗽

1.小儿推拿手法的操作顺序:一般先头面,次上肢,再胸腹腰背,最后是下肢;也可先重点,后一般;或先主穴,后配穴。“拿、掐、捏、捣”等强刺激手法,除急救以外,一般放在最后操作,以免小儿哭闹不安,影响治疗的进行。小儿推拿手法操作时间的长短,应根据病情、体质而定,因病因人而异。在临床实践中推法、揉法运用较多,做摩法用的时间较长。运用掐法、按法时,手法要重、少、快。如果仅按摩一侧手部穴位,可不论男女,均按摩左手。 2.小儿过饥或过饱,均不利于按摩疗效的发挥。在小儿哭闹之时,要先安抚好小儿的情绪,再进行推拿。 3.小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 三关

三关位于小儿前臂桡侧缘,为掌横纹的拇指端同肘横纹的拇指端的连线上。通常采用推三关的手法对小儿疾病进行治疗,具体方法为用指腹用腕侧直推向肘侧。推三关可以补气行气,温阳散寒,发汗解表,主治小儿一切虚寒病症。

孩子发烧时的推拿手法

当孩子发烧同时出现手脚冰冷、腹痛、腹泻、四肢无力等虚寒症状时,就需要加上推三关了。三关位置在孩子前臂桡侧,自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操作时,父母用大拇指或食指、中指指腹从腕推向肘,称推三关。推三关能补气行气,温阳散寒,发汗解表。当然,推三关是有使用限制的,比如对非虚寒病症就要慎用或禁用。发烧手脚也热的就不要做推三关了。 除此之外,退烧推拿还需要及时,发热初期就做效果更好。还需注意的是,退烧不是一蹴而就的,做了小儿推拿,热势降下来了,过一段时间又会高热,小儿推拿需要反复操作,这样热势才会逐渐褪去,最终彻底退

孩子发烧推拿手法分解图 小儿推拿常见注意事项和说明

1、儿童按摩跟成人不同,成人按摩要求有力,而儿童推拿按摩要求:均匀、柔和、轻快、持久(保证刺激到一定的次数/量);成人按摩要精确地找穴位,而儿童按摩以点状按摩、面状抚摸或线状推揉为主。对1岁左右的患儿,应以推、揉等弱刺激手法为主。 2、如果宝宝不是很配合,可以哄睡宝宝,睡后(含夜间)推拿,也是同样的效果; 3、按摩后以微汗出为宜,切勿发汗太过。 4、在给宝宝推拿时,室内温度要温暖适宜,空气清新,不可过热或过冷,应选择避风、避强光、噪音小的地方,以免加重或影响患儿病情。 5、小儿过饥或过饱,均不利于按摩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