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是“糖丸”
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是“糖丸”
脊髓灰质炎疫苗是预防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的一种制剂,因它的形状像弹子糖,故俗称为“糖丸”。其味甜蜜,小儿喜欢吃。一般用免费的疫苗,有几百万分之一的几率会感染这种病毒(原因是有的幼儿免疫缺陷引起的)用自费的因为是灭活疫苗,所以没有这种危险性。
脊髓灰质炎疫苗就是用于预防小儿麻痹的疫苗,现在有两种疫苗可以使用,一种是我国目前正在使用的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也就是大家熟悉的“糖丸”,它是由活的、但致病力降低的病毒制成;接种后有40万分之一的可能接种糖丸引起小儿麻痹症的发生。
而另一种名为灭活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是一种用死病毒制成的疫苗。是不会引起相关疾病的发生,比较安全,世界上先进国家运用几十年了。
灭活疫苗至少要接种两针,产生抗体以后,才能换成免费的糖丸。
脊髓灰质炎活疫苗是经过减毒处理的,具有抗原性而不会传染疾此病,接触过次疫苗糖丸的器皿没必要做特殊消毒处理。
脊髓灰质炎疫苗是在小儿生后第2 、3 、4 个月服用(间隔期为1 个月)。以后分别于1 岁半、4 岁时各加服1 次,每次口服1 粒。
脊髓灰质炎疫苗是采用减低毒力的Ⅰ、Ⅱ、Ⅲ型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疫苗株,在猴肾细胞上培养而成的减毒活疫苗。在服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否则会影响疫苗的效果。
1、给幼儿服糖丸时,可以用汤勺将糖丸压碎用冷开水溶解后服用。较大小儿可直接吞服,切忌用热开水或其他饮料送服,以免杀死疫苗,服后无效。如果口服疫苗后出现呕吐则应补服。
2、对哺乳的婴儿,不要在哺乳后2 小时内服用,因母乳中可有抵抗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抗体存在,会影响疫苗的效果。
3、如小儿因有特殊原因,当时不能服用时,一定要把糖丸放在冰箱冷藏柜内。3 个月以内服用。
糖丸的作用
国家在为宝宝实行计划免疫的过程中,其中要服一种小儿麻痹糖丸。
小儿麻痹糖丸是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这种活的疫苗具有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抗原活性,但其毒力经处理后大大减低,口服后不但不会使人得病,而且还会使宝宝获得免疫力,产生大量的抗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抗体,这些抗体可以中和进入体内的脊髓灰质炎病毒,使宝宝不患病。即使发病,症状也很轻微。口服这种活疫苗糖丸是国家对脊髓灰质炎采取的一种重要的预防措施。
小儿麻痹糖丸有三种,这是根据脊髓灰质炎病毒分型不同做成的,红色代表Ⅰ型,黄色代表Ⅱ型,绿色代表Ⅲ型。
Ⅰ、Ⅱ、Ⅲ型疫苗称单价疫苗,目前还有Ⅱ、Ⅲ型 及Ⅰ、Ⅱ、Ⅲ型混合的二、三价疫苗,服用对象主要为2个月到7岁的小儿,单价疫苗按Ⅰ、Ⅱ、Ⅲ型的顺序服用,每月一颗。以后接连两年再重复应用,或口服三价疫苗一次,可产生良好的免疫效果。一般免疫力可保持三年以上,上小学前再服用一次三价疫苗。服用时间以春冬季节为宜,这种疫苗糖丸安全、有效,一般无不良反应,个别小儿有体温稍高、头痛、腹泻等症状,但几天后多可消失。
脊髓灰质炎疫苗哪种好
目前市面上预防脊髓灰质炎有两种疫苗,一种是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简称OPV),即老百姓所说的“糖丸”,这种疫苗我国已经使用很多年了;另一种是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简称IPV),即注射的疫苗。这两种疫苗都安全有效,健康正常的宝宝接种任何一种疫苗都可以,如果宝宝有免疫缺陷则建议优先接种灭活疫苗。既往已接种过OPV的,则不建议接种IPV。
省疾控中心计划免疫科的专家介绍,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传播。所有人对脊灰炎都易感,尤其是5岁以下儿童。目前预防脊髓灰质炎有两种疫苗: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和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IPV)。
“糖丸”是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由政府提供免费接种,儿童出生满2月、3月、4月、4岁时各口服一剂次;IPV现在属于二类疫苗,即需要自费接种,宝宝出生满2月、3月、4月、18月各注射一剂。
OPV(口服糖丸)是减毒活疫苗,它是由活的、但致病力降低的病毒制成;IPV(注射的疫苗)是灭活疫苗,是一种用死病毒制成的疫苗,通过先进的灭活工艺使病毒完全被杀死,同时保持其抗原性,具有安全性好的优势。可完全杜绝疫苗相关性麻痹事件的发生。
专家介绍,无论是口服“糖丸”还是注射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总体而言都是安全有效的。需要提醒的是,“糖丸”由于含有活病毒,因此不能用热水服用,以免将疫苗中病毒灭活,失去作用。此外,免疫系统比较弱或是有缺陷的孩子,以及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和患过肛周脓肿的儿童,建议优先接种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IPV)。既往已接种过OPV的,则不建议接种IPV。
接种疫苗后,如果出现发热、恶心、腹泻等症状,无需特殊处理,情况严重时则可对症治疗。一般来说,这些反应都很轻微,时间很短暂,对人体产生危害的几率很小。
服务几代人的糖丸要退出疫苗舞台
每年4月25日为“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接种疫苗成为儿童预防疾病最便捷、最有效的手段。而在目前所有的疫苗中,唯一需口服接种的“糖丸”一直因其价格低廉、口感香甜让人印象深刻。然而事实上,根据原卫生部统计显示,每服用250万至1000万剂“糖丸”,就可能发生1例疫苗相关异常反应病例。原卫生部等部也承诺对因接种糖丸后出现相关小儿麻痹副反应的儿童,由地方政府和卫生部门相助,开展医疗鉴定、赔偿。国家卫生计生委官员已于2013年首次明确表示,将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要求,到2018年,如期全部使用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英文简称IPV)。
口服糖丸异常反应发生率极低
原本用于预防疾病的糖丸,怎会最终致病?记者向有关专家求证,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预防保健科主任刘兆秋表示,糖丸是一种减毒活疫苗,用于预防脊髓灰质炎。口服糖丸后发生疫苗相关麻痹病例应该是一个极小概率事件,“概率约在一百万分之一,”这种情况往往发生在一些存在免疫功能缺陷、严重疾病的儿童,因为减活疫苗将病毒的毒性降至最低,以保证疫苗能够产生较高的免疫原性,所保留的极小程度的毒性对大多数儿童是安全的,通常不会发生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
脊髓灰质炎是继天花之后人类拟限期消灭的第二种传染病,其消灭计划的推进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当前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目前各国主要通过使用注射用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IPV)和口服Sabin株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英文简称OPV)进行预防。由于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接种简便、成本较低且便于运输,因此,自1963年起,世界大多数国家均采用其作为主要免疫预防手段。我国的脊髓灰质炎防控工作也始于上世纪60年代,2000年中国被世界卫生组织确认为无脊髓灰质炎的国家。
根据报道显示,1996年,美国免疫实施咨询委员会(ACIP)提出从减活疫苗向灭活疫苗过渡的方法:先用两剂灭活,再用两剂减活——这种方法能够将疫苗相关脊灰的发病率降低53%。据世卫组织估算,全球每年发生250-500例因口服糖丸而导致的小儿麻痹症病例。
给宝宝接种的疫苗有什么
1、小儿麻痹疫苗
这个月需要给宝宝打第二针小儿麻痹疫苗,小儿麻痹疫苗也叫脊髓灰质炎疫苗,就是用于预防小儿麻痹的疫苗,我国目前正在使用的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也就是“糖丸”,它是由活的、但致病力降低的病毒制成。
2、百白破疫苗
是由百日咳疫苗、精制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素按适量百白破疫苗量比例配制而成,用于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种疾病。目前使用的有吸附百日咳疫苗、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素混合疫苗(吸附百白破)和吸附无细胞百日咳疫苗、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类混合疫苗(吸附无细胞百白破)。
宝宝打预防针注意事项 注意禁忌症
如果宝宝正在发热,或患有急、慢性传染病,宝宝患有严重过敏史,宝宝有脑或神经系统发育不正常的情况不宜接种,宝宝有局部皮肤感染或有湿疹时也不宜接种。接种脊灰糖丸(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前半小时内不能吃奶、喝热水。
小儿麻痹症疫苗是什么
1、小儿麻痹症疫苗是脊髓灰质炎疫苗
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传播。所有人对脊灰炎都易感,尤其是5岁以下儿童。目前预防脊髓灰质炎有两种疫苗: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和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IPV)。脊髓灰质炎疫苗是针对小儿麻痹的一种疫苗,也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疫苗,对于一些接受辐射和皮质激素免疫抑制都是具有一定功效的。
2、小儿麻痹糖丸
儿麻痹糖丸的名字全称叫做是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主要是使用口服的方式对孩子的小儿麻痹症进行预防,但是,这样的疾病其实是和别的疫苗一样也对于孩子的健康起到了免疫作用,只是小儿麻痹糖丸接种的途径不一样而已。
服苗后7-10天,血清中开始有了中和抗体,1-3个月达到高峰。一旦新的脊髓灰质炎野病毒侵入,病毒抵达肠道后,体内的分泌型抗体IgA就发挥作用,抵抗病毒。血液中的中和抗体则阻止病毒从血循环向神经系统扩散,避免病毒侵入脊髓和脑神经产生麻痹症状。
对幼小儿童可以用清洁的汤勺将糖丸研碎,然后溶于冷开水中服用,切忌用热开水溶化或混入其他饮料中服用,以免将疫苗中的病毒杀死,影响免疫效果。较大的儿童则可以直接吞服糖丸,每次服1粒。该疫苗一般无特殊禁忌症,但有免疫缺陷和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的儿童,应禁用或缓用;对发热或患有急性病和慢性病急性发作的儿童以及重度腹泻的儿童也应缓用。
脊灰疫苗的接种时间是什么时候
脊灰疫苗分为两种,一种为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一种为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脊灰疫苗接种时间一般都是在宝宝2足月后开始,根据疫苗种类的不同接种时间稍有偏差。
口服的减毒活疫苗与针剂的脊灰灭活疫苗,以及减毒活疫苗的两种类型(糖丸和液体疫苗)接种时间均有所不同:
1、口服糖丸(OPV):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在宝宝一般于第2、4、6月龄时各服一丸。1.5岁~2岁,4岁和7岁时再各服1丸。如果宝宝已经大于2个月了,但是还没有吃过糖丸,妈妈可以随时带宝宝去补种。
2、注射灭活疫苗(IPV):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在宝宝2、3、4足月时打前三针,在4岁的时候打第四针。
脊灰疫苗多少钱
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有两种,一种是口服的减毒活疫苗,俗称糖丸,由国家免费提供;另外一种是灭活疫苗,注射剂型。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是一类疫苗,在国家计划免疫范围内,不会收取任何费用。而脊灰灭活疫苗为二类疫苗,属于自愿自费接种的疫苗。
一般说来,糖丸在我国使用的历史十分悠久,在预防脊灰炎上是安全有效的,极个别宝宝会发生麻痹病的危险。当宝宝有免疫缺陷或免疫力低下时风险大大增加。
脊灰活疫苗是进口的针剂,依靠注射进行接种,一般是200元一针,从宝宝2个月开始就连续三个月三针,之后到宝宝4岁时还需要打加强针。只要宝宝没有感冒发热都可以选用这种疫苗,安全性高,尤其适合减毒活疫苗禁忌症宝宝。
宝宝不打疫苗行不行,哪些疫苗必须打
按照卫生部规定的免疫接种程序,出生至6岁应该接种的疫苗有:(这些疫苗都是免费的!)
出生: 卡介苗(初种),皮内注射或皮上划痕;乙肝疫苗(第一次),肌肉注射;
1月龄:乙肝疫苗(第二次),肌肉注射;
2月龄:脊髓灰质炎三型混合疫苗(即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第一次),口服;
3月龄:脊髓灰质炎三型混合疫苗(即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第二次),口服;百、白、破类毒素混合制剂(第一次,基础初种),肌肉注射;
4月龄:脊髓灰质炎三型混合疫苗(第三次),口服;百、白、破类毒素混合制剂(第二次),肌肉注射;
5月龄:百、白、破类毒素混合制剂(第三次),肌肉注射;
6月龄:乙肝疫苗(第三次),肌肉注射;A群流脑疫苗(第一次),皮下注射; 8月龄: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初种),皮下注射;乙脑减毒活疫苗(初种),皮下注射;
9月龄:A群流脑疫苗(第二次),皮下注射;
18-24月龄:甲肝疫苗,皮下注射;百、白、破类毒素混合制剂(第四次),肌肉注射;麻腮风联合疫苗,皮下注射;
2周岁:乙脑减毒活疫苗(第二次) 3周岁:A+C 流脑疫苗;
4周岁:脊髓灰质炎三型混合疫苗(第四次),口服;
6周岁:白破疫苗;A+C 流脑疫苗。
这些疫苗还是建议打!
新生儿满月打预防针应该注意什么
为宝宝注射疫苗是必要的,不过宝宝身体不舒服就不能注射疫苗了,在为宝宝注射疫苗前后,家长们都要注意观察宝宝的身体状况。特别提醒:有些家长明知宝宝有接种禁忌症,但仍心存侥幸,接种前不向医务人员说明情况,这样接种疫苗是十分危险的。万一出了问题对的宝宝可就是百分之百的损失,到时候就追悔莫及了。
1、接种疫苗前一周要精心照顾宝宝,减少感冒等不适的症状。
2、如宝宝有不适症状,等康复后再接种疫苗。
3、接种疫苗前对医生如实回答宝宝的情况。
4、接种脊灰糖丸(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前半小时内不能吃奶、喝热水。
接种疫苗后,父母要细心观察宝宝的变化,发现异常要及时处理。疫苗接种之后,有一些注意事项家长要了解。
1、接种后在医院或防疫站观察15-30分钟。
2、注射疫苗当天不要洗澡。
3、疫苗都有抗原,要预防宝宝发烧,给宝宝多喝白开水。
4、一些加入吸附剂的疫苗容易出现红肿、发热、疼痛等症状。家长可用热毛巾对红肿的地方进行热敷。
5、接种脊灰糖丸(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后半小时内不能吃奶、喝热水。
以上就是婴儿满月打预防针需要的一些注意事项,在接种了疫苗之后,一定要关注宝宝的健康状况,发现异常的状况出现的时候,不要因为一时的疏忽,而造成了更为严重的后果,父母们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才可以。
接种脊灰疫苗选糖丸还是针剂
“糖丸”补种开始了
日前,郑州市做出部署,将在今冬明春开展两轮脊髓灰质炎疫苗查漏补种及强化免疫活动。脊髓灰质炎疫苗俗称“糖丸”,因此,许多家长将脊髓灰质炎疫苗查漏、补种通俗地称为“糖丸补种”活动。
郑州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科长李锋介绍,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主要影响5岁以下儿童。如果人群抗体水平低,也可引起大年龄组儿童以及成年人发病。
什么年龄的儿童需要补种“糖丸”?
这次脊灰疫苗接种的对象为:2~48月龄儿童,脊灰疫苗免疫史不足3次或不详,免疫史以明确接种记录为准;4~6岁儿童,脊灰疫苗免疫史不足4次或不详,或免疫史虽满4次但4岁加强免疫未接种者,免疫史以明确接种记录为准。
本次查漏补种、强化免疫活动时间为今年12月5~6日,2013年1月5~6日。在此期间同时开展含麻疹成分疫苗、乙肝疫苗等常规免疫疫苗的查漏和补种工作。
预防脊灰
有两种疫苗可选择
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是由脊灰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影响年幼的儿童。接种“糖丸”,是有效的预防手段。
许多家长重视疫苗接种,得知消息后,立即查阅孩子的接种记录,并带领孩子到辖区预防接种门诊进行接种。在接种过程中,家长发现,有些门诊上的脊灰疫苗有两种,一种是“糖丸”,一种是针剂,糖丸免费,针剂自费。
为什么一种疫苗是免费的,一种是收费的?免费的和收费的有什么区别吗?
郑州市金水区疾控中心监测科张威娜科长介绍,一种是我国目前正在使用的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也就是大家熟悉的“糖丸”,它是由活的但致病力降低的病毒制成;另一种是灭活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是一种用死病毒制成的疫苗。
“糖丸”是计划内疫苗,计划内疫苗都由政府统一采购,并实行免费接种,各预防接种单位不得收取任何费用。针剂不属于计划内疫苗,要自己付费。用哪一种,选择权在家长。
预防脊髓炎强化免疫
脊髓灰质炎又称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儿童健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咽痛和肢体疼痛,部分病人可发生弛缓性麻痹,损害严重者可有瘫痪后遗症,造成终生残疾,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负担。
预防脊髓灰质炎的最佳方法是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小儿麻痹糖丸)。
脊髓灰质炎疫苗是减毒活疫苗,遇热会失效,因此服苗时应用凉开水吞服,服苗后半小时内不宜饮热水,以免影响活疫苗的免疫效果。小儿服用时先用汤勺或筷子将糖丸研碎,或用汤勺将糖丸溶于凉开水(不得用热水)中服用。较大儿童可直接吞服。最好在服苗后半小时内停止吸吮母乳,否则母乳中抗体会中和(杀死)疫苗,影响效果。如果在服用时出现呕吐应重服。此种疫苗只能口服,患胃肠病时最好延缓使用。高烧、免疫能力受损、正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抗癌药物治疗者不宜服用脊髓灰质炎疫苗。
哪些孩子吃糖丸有风险
疾呢?日前由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赛诺菲巴斯德公司协办的“责任始于关爱,行动改变未来”幸福中国健康童年系列活动上,专家们指出,糖丸在帮助消灭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方面发挥了积极而巨大的作用,但也存在一定的致残风险,比如免疫力低下或缺陷的孩子就是高危人群,需要引起重视。
减毒活疫苗不适宜免疫力低下者
老百姓所说的小儿麻痹症就是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众所周知,在众多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传染病中,脊灰是一种高传染性、高致残性的疾病。北京清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郑东旖医生告诉我们,脊髓灰质炎病毒从口侵入人体,婴幼儿特别容易感染,会在扁桃体内进行繁殖,最后侵入到我们的血液影响到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小儿麻痹一旦入侵会影响运动神经原,从而造成孩子肌肉软弱无力,造成一条腿、两条腿软弱无力,甚至造成瘫痪,在老一辈人中,有些人走路有一些跛形,往往是这种疾病引起的。
怎样预防脊灰,疫苗是唯一的一种有效的武器,脊灰一旦得了以后治疗效果不好,重要的就是防患于未然。目前我国预防脊灰的疫苗有两大类,第一类是老百姓俗称的糖丸,这种糖丸是脊灰减毒活疫苗,简称OPV。第二类疫苗是灭活疫苗,简称IPV,是注射剂型的疫苗,第二类灭活疫苗中,除了有单苗,还有儿童五联疫苗,五联疫苗包含了灭活疫苗,百白破和HIB,总的来说从疫苗的性质上分为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两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