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鸠尾针灸手法 针刺鸠尾注意事项

鸠尾针灸手法 针刺鸠尾注意事项

1.忌针尖上斜刺,此种刺法会刺入右心壁,发生机械系心脏损伤破裂,大量血液迅速流入心包膜中,使心包内压力突然增高,心脏压塞及贫血而致心跳停止。

2.本穴针对腹腔内的肝左叶,偏左上方有心脏,因此忌向上平刺;对于肺结核,心脏病患者,忌向上斜刺或直刺,以免刺伤心脏。

3.鸠尾穴深部为脾,肝等重要脏器,故针刺前应触诊肝脏或脾脏是否肿大。肝脾肿大患者,其肿大的肝脾边缘正在本穴处或本穴以下,禁不可刺,否则容易刺伤肿大的肝脾,严重的造成内出血甚至死亡等后果。

缺盆的作用 缺盆常用配伍疗法

1.配肺俞,合谷,大椎,丰隆,中府,云门,太渊,针刺泻法,清肺化痰,止咳平喘,治疗痰热咳喘。

2.配心俞,肝俞,巨阙,鸠尾,太溪,针刺平补平泻法,滋阴降火,治疗阴虚肺热之咳血。

3.配合谷,少商,尺泽,针刺泻法,清热利咽,消肿止痛,治疗热邪上攻之咽喉肿痛。

4.配天鼎,肩髃,巨骨,颈夹脊,针刺平补平泻法,活血通络,治疗经络痹阻之缺盆中痛,落枕,颈痹,肩痹等症。

鸠尾是什么意思 鸠尾的治疗用法

针灸疗法:向下斜刺鸠尾穴0.3—0.5寸,不可过深。

艾灸疗法:艾炷灸鸠尾穴3—5壮,艾条温灸鸠尾穴15—20分钟。

按摩手法:用两个大拇指按压鸠尾穴,作圈状按摩,左右各60次。

看中医如何治愈脾胃虚弱

针灸疗法

1.针刺

取穴内关、中脘、足三里、脾俞、胃俞、关元、建里等,每日或隔日针刺1次,用补法或平补平泻法。轮流取穴。对小儿疳积,用三棱针点刺中指第一指节掌面,以稍出血或黄包黏液为宜。4天1次,5次为1疗程。

2.灸法

取穴中脘、足三里、神阙、胃俞、脾俞等。用艾条或隔姜灸,日1次。

3.耳针

取交感、神门、肺、胃配十二指肠等穴。每次选2~3穴,隔日1次。

针灸治疗脾胃虚弱常用穴位大总结

百会:头顶正中线与耳尖连线的交点处。

主治:头痛,休克,癫痫,脱肛等。针法:横刺,可向前、向后、向左、向右进针0.5~1.0寸。

天突:胸骨切迹上缘正中上0.5寸凹陷处。

主治:呃逆,呕吐,咳喘,暴喑。针法:直刺0.5寸,或横刺,即先直刺0.3寸后改向下横刺。

巨阙:前正中线,鸠尾穴下1寸,相当脐上6寸处。

治疗癫痫的刮痧疗法

1、痰火内盛

取穴:长强、鸠尾、阳陵泉、筋缩、丰隆、行间。

刮拭顺序:先刮背部筋缩穴,然后刮前胸鸠尾再点按长强,接着刮下肢阳陵泉至丰隆最后重刮行间。

刮拭方法;泻法

方义:长强、鸠尾交通任督,调整阴阳为治痫要穴;阳陵泉为筋穴,配督脉之筋缩可解痉止搐;丰隆和胃降浊,清热化痰;行间清肝胆之火,共奏开窍止搐,豁痰清热,平肝熄风之功。

2、痰火内盛

取穴:长强、鸠尾、阳陵泉、 筋缩、风池、太冲、丰隆

刮拭顺序:先刮后头部风池,然后刮背部筋缩,再刮前胸鸠尾,点按长强,刮下肢阳陵泉至丰隆,最后刮太冲。

刮拭方法:泻法

方义:长强、鸠尾、阳陵泉、筋缩,如前近述,风池配太冲平肝熄风;丰隆清热化痰。

3、心肾亏虚

取穴:百会、肾俞、肝俞、神门、心俞

刮拭顺序:先点按头部百会穴,然后刮心俞至肾俞,再刮前臂神门。

刮拭方法:补法

方义:百会醒神开窍;心俞神门养心安神;肾俞、肝俞调补肝肾。

预防晕车最有效的七种方法 按摩穴位

在乘车前半小时就可以开始按压鸠尾穴,鸠尾穴是晕车的特效穴,具有很好的预防和缓解晕车症状的作用。还可以按压内关穴、足三里、合谷穴等穴位,都是能起到缓解晕车的效果的。

具体做法:

1、鸠尾穴。鸠尾穴位于脐上七寸,剑突下半寸,用两个大拇指按压此穴,作圈状按摩,左右各60次。

2、内关穴。内关穴是指手掌内侧手腕处横纹正中上约2寸的地方,按压内关穴三到五分钟,能预防和缓解晕车带来的恶心、头晕等症状。

京骨的位置图和作用 京骨穴常用配伍

1.配身柱,本神,鸠尾,丰隆,针刺泻法,熄风化痰,治疗风痰阻窍之癫痫。

2.配昆仑,然谷,针刺泻法,清热除烦,开窍醒神,治疗痰火扰心之狂证。

3.配风门,风池,天柱,后溪,针刺泻法,祛风通络,舒筋止痛,治疗外感头痛,项强。

4.配风池,睛明,瞳子髎,前谷,针刺泻法,疏风清热,治疗风热目翳。

刺激穴位可以促进睡眠

按摩穴位可以预防失眠,从医学的角度来讲,睡眠与精神科和神经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自身体会角度来看,在接受按摩后,身体的痛感消除,睡得很香,所以,身体状态不佳时,说不定按摩穴位是一种好办法。

穴位的功效并没有被西方医学所证实,在中医学上有“针灸刺激疗法”,该方法与其说是治疗,倒不如说穴位的刺激和按摩可使症状缓解。试试看未尝不可。下面介绍对解除失眠有效的主要穴位。

背部:膈俞、膈关、郅阳、肚食、肾俞;

胸腹部:鸠尾、巨阙、不容、期门、大巨、关元。

有助睡眠的穴位:

天柱:天柱穴在脑后发根部,用两个大拇指缓慢地揉该处,就会头痛减轻、心情平静下来,容易入睡了。

鸠尾:鸠尾穴在胸骨的下部,用两个大拇指平均按压此穴,消除焦躁不安,带来心态安宁的睡眠。

膈食:膈食穴位在肩胛骨稍下一点的脊椎骨处。用手夹住两侧,用两个大拇指按压穴位,二是呼吸困难和寒症、酸痛等得以缓解,容易入睡了。

关元:关元穴在肚脐下3指处,将双手叠在一起按压此穴位,也可以按摩共周围,于是心情平稳下来,容易睡得香甜。

百会:百会穴位在头顶部。用大拇指缓慢按压,就会情绪安定下来,容易入睡了。

有些患服用中药后睡眠变得很好。但是,每个患者的症状是不一样的,一定要到正规医院的专科门诊去看,请医生给自己开好适合自己的药方,而不要自己随便找点药服,否则弄不好会出问题的

慢性肾炎针灸怎么样

针灸一直是中医治疗宝库中的一个瑰宝。中华民族曾经依靠针灸走过了洪荒,度过了疫疠,可以说针灸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斥着环境污染和食品危险的时代。当人类面对肾病这个穷凶极恶的病魔束手无策的时候,我们又想到了针灸。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我们惊喜的发现针灸治疗肾脏病确有其独特的疗效。

(一)取穴

主穴:分2组。

1、肝俞、脾俞、肾俞、志室、飞扬、太溪;

2、膻中、鸠尾、中脘、肓俞、气海、三阴交、复溜、京骨。

配穴:偏阳虚加大椎、命门、关元;偏阴虚加京门、膈俞;面浮肢肿加入中、阴陵泉、三焦俞、膀胱俞;血压偏高加太冲、足三里;咽痛加合谷、天鼎;胸有压痛加俞府、步廊;肾功能不全加夹脊胸5~7.

(二)治法

主穴酌选3~4穴,二组穴位轮流选用。配穴据症酌取。以针刺为主,配用灸法。用30号毫针,浅刺得气即轻加捻转后卧针,留针20~30分钟,留针期间,间隔轻捻行针。大椎、命门、关元三穴施以麦粒灸,每次5~7壮。针灸每周2次。15~2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约一周左右。

针灸有哪些禁忌

一、针刺禁忌:

1、部位禁忌:重要脏器部位不可针。大血管所过之处应禁刺。重要关节部位不宜针刺。

2、腧穴禁忌:孕妇禁针合谷、三阴交、缺盆以及腹部、腰骶部腧穴。小儿禁针囟会。女子禁针石门。3、病情危重预后不良的禁针。《内经》提出五夺、五逆禁针既是此意。

4、大怒、大惊、过劳、过饥、过渴、房事、醉酒等禁针。

二、灸法禁忌:

1、穴位禁灸,如哑门、风府、天柱、承光、头临泣、头维、丝竹空、攒竹、睛明素蓼、禾蓼、颧蓼、迎香、下关、人迎、天牖、天府、周荣、渊液、乳中、鸠尾、腹哀、肩贞、阳池、中冲、少商、鱼际、经渠、地五会、阳关、脊中、漏谷、阴陵泉、条口、犊鼻、阴市、伏兔、髀关、申脉、委中、殷门、承扶、白环俞、心俞等。

2、病证禁灸:病在三阳不宜灸,阴虚内热者不宜灸,表证不宜灸,温热病不宜灸,湿热病不宜灸等。三、根据现代医学研究及临床实践看,过去古代的禁针、禁灸有时代的局限性,现代临床实践中,许多禁忌已经不存在。因此,这些论述仅供临床参考。

癫痫发作怎么办 针刺穴位急救

如果是突发癫痫病发作,可以通过针刺身体中的穴位进行急救缓解。比如可以针刺身体的大椎、鸠尾、人中、太冲、大陵、腰俞等穴位。如果是找不到针刺,可以用指尖用力按压。常见的就是掐人中了。晚上发作可以进行针刺照海穴。

鸠尾针刺深度是多少 鸠尾常用配伍疗法

1.配天突,膻中,丰隆,脾俞,肺俞,太渊,合谷,针刺平补平泻法,化痰止咳,治疗痰浊咳嗽,气喘,胸中满痛等。

2.配灵道,郄门,肺俞,尺泽,丰隆,针刺泻法,清热化痰,清心除烦,治疗痰火心悸,心烦。

3.配神门,大陵,丰隆,三阴交,印堂,膻中,针刺泻法,化痰降浊,醒脑开窍,治疗痰浊蒙心之癫证。

4.配身柱,本神,丰隆,太冲,申脉,照海,针刺泻法,化痰醒脑,安神定痫,治疗风痰痫证。

5.配巨阙,膈俞,心俞,膻中,阴郄,针刺平补平泻法,宽胸理气,治疗心脉瘀阻滞心痛,心悸。

6.本穴理气和胃,降逆止呕,行气止痛。配中脘,足三里,内关,行间,梁丘,针刺平补平泻法,治疗肝郁气滞之胃痛;配章门,公孙,中脘,丰隆,针刺泻法,治疗痰饮呕吐;配中脘,内关,足三里,期门,太冲,针刺平补平泻法,治疗肝气犯胃之呃逆。

筑宾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筑宾穴常用配伍治疗方法

癫狂痫证可配鸠尾,人中,百会;呕吐痰涎可配中脘,内关;疝气阴肿可配大敦,归来;小腿内侧痛可配阴谷,三阴交。

适宜疗法:1.按摩。用拇指顺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然后逆时针方向按揉约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2.针刺,常规消毒后,取亳针直刺该穴0.5-0.8寸深,感觉局部酸胀。

鸠尾针灸手法 针刺鸠尾的功能主治

类属:为任脉络穴,膏之原穴。

功能:宽胸理气,止咳平喘,化痰开窍,和中降逆。

主治病证:

1.痰浊阻肺之咳嗽,气喘诸病证。

2.痰蒙清窍之癫狂痫,脏躁诸病证。

3.气滞血瘀,心脉痹阻之心痛,心悸,胸闷,胸痛诸病证。

4.脘腹气滞,食滞胃肠之腹胀,呕吐,呃逆,反胃,噎膈诸病证。

肾病针灸哪几个穴位

主穴:分2组。1、肝俞、脾俞、肾俞、志室、飞扬、太溪;2、膻中、鸠尾、中脘、肓俞、气海、三阴交、复溜、京骨。

配穴:偏阳虚加大椎、命门、关元;偏阴虚加京门、膈俞;面浮肢肿加入中、阴陵泉、三焦俞、膀胱俞;血压偏高加太冲、足三里;咽痛加合谷、天鼎;胸有压痛加俞府、步廊;肾功能不全加夹脊胸5~7。

主穴酌选3~4穴,二组穴位轮流选用。配穴据症酌取。以针刺为主,配用灸法。用30号毫针,浅刺得气即轻加捻转后卧针,留针20~30分钟,留针期间,间隔轻捻行针。大椎、命门、关元三穴施以麦粒灸,每次5~7壮。针灸每周2次。15~2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约一周左右。

相关推荐

神堂的位置和作用 神堂穴的作用

类属:足太阳膀胱经。 作用:宁心安神,理气宣肺,通络止痛,止咳平喘,清热散风。 主治病证: 1、心神失养之心痛,心悸,失眠,健忘,癫狂诸病证。 2、肺失宣肃之咳嗽,气喘,胸满诸症。 3、经脉痹阻之肩痛,脊背强痛诸症。 常用配伍 1.配心俞,内关,神门,针刺补法,宁心安神,治疗心气虚之心悸,失眠,健忘,心痛等症。 2.配鸠尾,丰隆,太冲,针刺泻法,祛痰开窍,治疗痰浊蒙心之癫狂。 3.配肺俞,大椎,尺泽,曲池,针刺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治疗风热咳嗽。 4.配肺俞,风门,膻中,尺泽,列缺,针刺泻法,疏风散寒

针刺哑门注意事项 哑门常用配伍疗法

1.配关冲,中冲,廉泉,承浆,百会,针刺泻法,关冲,中冲点刺出血,熄风化痰,开窍利音,治疗风痰阻络之中风舌强不语。 2.配廉泉,天鼎,外关,丘墟,内庭,针刺泻法,清气泄热,利音开窍,治疗热闭心窍之舌喑不能言。 3.配风池,廉泉,天鼎,通里,间使,针刺泻法,理气通络,宣肺音窍,治疗气机不利,音窍闭阻之喑哑。 4.配廉泉,通里,太渊,太溪,复溜,针刺补法,补益肺肾,治疗肺肾阴虚之舌喑,喑哑等。 5.配廉泉,少府,内庭,金津,玉液,针刺泻法,金津,玉液点刺出血,清心泻脾,治疗心脾积热之舌重。 6.配听会,翳风,

哪些人不能吃斑鸠

斑鸠属于鸟纲、鸽形目、鸠鸽科、斑鸠属)的欧洲和北非鸟类,英名:TurtleDove。体长28公分(11寸),体淡红褐色,头蓝灰色,尾尖白色。在地面觅食,吃大量小型种子和蚯蚓。斑鸠在中国为常见品种。斑鸠觅食高粱、麦种、稻谷以及果实等,有时也吃昆虫的幼虫。巢筑在树上,一般高距地面3~7米,用树枝搭成,结构简单。斑鸠作为一种食材,不但有较多的食用方法与食用价值,而且它还有极高的药用价值。 1、哪些人不能吃斑鸠 无禁忌人群。 2、斑鸠的适用人群 一般人群皆可食用。尤其适合产后妇女、手术后患者及贫血者。 3、斑鸠的

鸠尾的准确位置图 鸠尾穴特效按摩疗法

用四指叩击本穴,或用拇指指腹按压本穴,做圆圈按摩,每次3-5分钟,长期坚持按摩,可使精力充沛,气色饱满,皮肤富有光泽。

心脏病按什么穴位

1、内关穴 内关在我们腕横纹上两寸,这个两寸指的是同身寸,不是指的我们用尺子量的两寸。两寸大约是两横指的宽度。腕横纹上两寸、两个肌腱的正中间的地方就是内关穴。 2、至阳穴 这个穴位需要找个人帮忙来操作,自己没法来操作。在我们背部有肩胛骨,两边肩胛骨下角连线通过脊柱的那个地方就是至阳穴,即第七胸椎棘突下面凹陷的地方。当你感觉到胸痛、胸闷,甚至腹痛的时候,这个穴位非常管用。 3、鸠尾穴 在我们胸骨下面还有一个小的骨头叫剑突,像斑鸠的尾巴,所以叫鸠尾,其尖端就是鸠尾穴。这个穴位在中医里讲是“膏”的原穴。原穴在临

癫痫病的针灸治疗

癫痫病属痰症。脑为至清至粹至纯之腑,为真气所聚,维系经络,协调内外,以主元神。脑清则神识清明,主持有度;脑为髓海,水谷精微及肾精所藏。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癫痫病怎样进行针灸治疗。 1、体针 取穴 主穴 背三针、鸠尾、筋缩、腰奇、间使、额三针、丰隆。 配穴 中脉、照海、神门、关元、三阴交、足三里、太渊、三冲、膻中、血海。 治法 以主穴为主,每次酌情选用4~6穴。背上针取0.6~1.5寸芒针循督脉透刺,如神道透阳关,神道透大椎,腰奇透阴关。进针后中等频率(120次/分)捻转1分钟。 额三针为双侧眉冲穴沿膀胱经透刺

孕期乳房穴位按摩保健法

1. 穴位位置 缺盆:在锁骨上窝中央,距前正中线4寸 天突:在颈部,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鸠尾: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胸剑结合部下1寸 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下3寸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足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2. 按摩方法 (1) 坐下,以一手食指指肚先按压对侧缺盆穴,每按压3秒钟后放松3秒钟,进行20次,力量适中;继之沿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揉动各1分钟。再换另一只手按揉对侧缺盆穴,方法同前。 (2) 坐下,两手掌交叉放在胸上方,由外向内,由上向下作推动梳理,反复进行2分钟。要求力量由轻

胃下垂的按摩方法

(1)腹部操作:①取穴:鸠尾、中脘、气海、天枢。 ②手法:一指禅推、揉、按、摩、托、振法。③操作:患者仰卧位。医者位于其左侧,先用轻柔的一指禅推法、揉法于腹部以鸠尾、中脘为重点,然后循序往下至腹部及少腹部,以脐周围及天枢、气海为重点治疗,并用托法即医者四指并拢,以罗纹面着力,根据胃下垂的不同程度,自下而上托之,同时可以用指振法在中脘穴和掌振法在上腹部振动。再用摩法在腹部治疗,摩法以逆时针方向操作,时间约14min。 (2)背部操作:①取穴:肝俞、脾俞、胃俞。 ②手法:法、按法、揉法。③操作:患者俯卧位。

针刺后溪注意事项 后溪穴常用配伍疗法

1.本穴经配伍,针刺平补平泻法或泻法,祛风散寒,通督止痛,如配肩髃,肩髎,臑俞,治疗风寒入络之肩凝证;配风池,大椎,天柱,肩外俞,列缺,治疗外感风寒之落枕,头项强痛;配肩髎,曲池,外关,阳溪,合谷,八邪,治疗经脉痹阻之肘臂痛,手腕拘急,手背痛。 2.本穴经配伍,针刺泻法,疏风清热,如配天柱,风府,治疗风热头痛;配少商,鱼际,合谷,治疗风热咽痛;配风池,翳风,听宫,支沟,治疗风热耳鸣。 3.配身柱,天柱,本神,鸠尾,丰隆,针刺泻法,熄风化痰,通督醒神,治疗风痰上蒙心窍之痫证。 4.配劳宫,水沟,上脘,大钟,

胃下垂针灸治疗方法是什么

基本治疗:(1)芒针1)取穴主穴:巨闲、剑突下1寸。配穴:承满(右)、鸠尾。2)治法仅取常用二穴,如主穴无效,则改用配穴。每次仅取一穴。选28-32号7-8寸之长芒针。患者平卧,腹肌放松,调匀呼吸。巨阙穴刺法:针尖快速人皮,使针体沿皮下直刺至左侧脐旁肓腧穴处。然后,手提针柄与皮肤呈45度角匀速缓慢上提,以术者感到针尖沉重,患者感到脐周与下腹部有上提感为佳。如无此针感,宜出针重新进针,或在剑突下1寸处进针。提针速度宜慢,第一次要求20分钟,以后可缩短为3分钟。剑突下1寸刺法:以28号8寸毫针,迅速人皮,与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