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聚集类药物易致脑出血
血小板聚集类药物易致脑出血
脑微出血常见于老年人,由脑内微小血管病变所致,是淀粉样血管病
和高血压血管病的预警信号。
荷兰鹿特丹伊拉斯漠斯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对1062名平均年龄69.6岁的老年人进行了调查,以研究脑微出血与服用抗血栓药物之间的关系。在被调查者中,有363人日常服用抗血栓药物,其中245人服用阿司匹林或卡巴匹林钙等血小板聚集抑制剂类药物。
研究人员发现,与未服用抗血栓药物的老年人相比,服用阿司匹林或卡巴匹林钙的老年人在接受核磁共振成像检测时,脑部出现可见微出血的状况更普遍,而且服用这些药物的剂量越大,脑微出血的可见程度越高。此次调查还发现,服用阿司匹林的老年人,其脑额叶出现微出血的情况比服用卡巴匹林钙者还要普遍。但研究人员此次未发现服用其他类型的抗血栓药物与脑微出血之间存在关联。
负责这项研究的专家认为,对可能患心脏病和中风的人群来说,抗血栓药物利大于弊,但对一些特殊人群而言,例如出现脑淀粉样血管病症状的人群,一些抗血栓药物的弊端可能会比较显著。
阿司匹林和卡巴匹林钙都具有清热、镇痛、抗炎及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常被用作抗血栓药物。
预防血栓不用药
脑血栓预防药可分为抗凝血药、抗血小板聚集药和溶血栓药三大类:
抗凝血药(anticoagulants)是一类干扰凝血因子,阻止血液凝固的药物,主要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抗血小板聚集药分为三代,阿司匹林为第一代,噻氯匹啶为第二代,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为第三代。其中,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的问世是抗血小板治疗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凝血中形成的纤维蛋白,可经纤溶酶作用从精氨酸-赖氨酸键上分解成可溶性产物,使血栓溶解。纤维蛋白溶解药(fibrinolytic drugs)激活纤溶酶而促进纤溶,也称溶栓药(thrombolytic drugs),用于治疗急性血栓栓塞性疾病。第一代的溶栓药链激酶(SK)和尿激酶(UK)至今仍然是国内外使用最广泛的品种,随着尿激酶原(Pro-UK)等新一代溶栓药的问世,这类药物正在临床逐渐推广应用。
怎样照顾脑梗塞病人
1首先当然是让他按医生嘱咐按时规律服药,最常用的是一些抗血小板聚集类药物,还有就是定期送他到医院复查,这非常重要,千万不要以为出院事情就完了。
2由于脑梗塞病后会让身体的正常动作受到影响,所以还要适当地对病人进行康复训练,这时病人需要穿些宽松的衣服,最好根据情况特殊设计,康复训练要从简单的动作开始,尽量做到活动充分,合理适度,但要小心避免肌肉和关节的损伤,这是针对脑梗塞后肢体出现麻木障碍的病人的照顾。
3还有就是要多跟他沟通交流,尽量开导,帮助他调整情绪,面对既定事实,积极进行康复以尽早恢复原来的生活。严重的情绪障碍患者可请医生帮助,适当使用药物。当然,如果病人是乐观开朗的,就不必这样做了。
脑出血后遗症病人的饮食宜忌
脑出血后遗症病人多吃富含叶酸食物。若膳食中缺乏叶酸及维生素B6、B12,会使血中高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易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而补充叶酸对降低冠心病和中风的发病率有重要作用。专家建议中老年尤其是心血管病人,应注意多摄食富含叶酸的食物,如红苋菜、菠菜、龙须菜、芦笋、豆类、酵母及苹果、柑桔等。
脑出血后遗症病人多食鱼。鱼肉富含甲硫氨酸、赖氨酸、脯氨酸及牛黄氨酸等优质蛋白,有改善血管弹性、顺应性及促进钠盐排泄作用。此外,富含W-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鱼油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减少脂质沉积及改善纤溶功能。
脑出血后遗症病人多摄入天然抗凝与被动脂食物。摄食此类食物有助减少心肌梗死与缺血性中风。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的黑木耳及含吡嗪类物质如大蒜、洋葱、青葱、茼蒿、香茹、龙须菜及草莓、菠萝也有一定的抗凝作用。番茄红葡萄、桔子中含少量类似阿斯匹林水杨酸抗凝物质。被动脂食物有螺旋藻、香芹、胡萝卜、山楂、紫菜、海带、核桃及橄榄油、芝麻油等。
脑出血后遗症病人多吃富含精氨酸等补肾填精的食物。有助调节血管张力、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血管舒张因子--氧化的合成,减少血管损伤。这类食物有海参、泥鳅、鳝鱼及芝麻、山药、银杏、豆腐皮、葵花子等。
80岁老人尽量少服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具有良好的解热镇痛作用,可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头痛、牙痛、关节痛、风湿病等。小剂量阿司匹林还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常用于预防和治疗心肌缺血、心绞痛、脑梗塞等。但由于阿司匹林易诱发出血,因此,80岁以上的老年人应尽量少服阿司匹林。
80岁以上的老年人脑血管常出现淀粉样变性,60岁老人中该病发生率为8%,而80岁老人则高达60%。出现淀粉样变性的血管壁常失去正常结构,缺乏弹性,容易破裂出血。服用阿司匹林的最大危险是诱发出血,对易于发生淀粉样变性的老年人而言,阿司匹林可使脑出血的危险性增加。
患有心房纤颤者应当服用阿司匹林,这可预防心脏内壁血栓形成。如果血栓形成并脱落,极易导致脑栓塞。如果没有房颤,原则上80岁以上老年人尽量不要服用阿司匹林。
脑溢血患者日常饮食注意
多摄入天然抗凝与被动脂食物
摄食此类食物有助减少心肌梗死与缺血性中风。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的黑木耳及含吡嗪类物质如大蒜、洋葱、青葱、茼蒿、香茹、龙须菜及 草莓、菠萝也有一定的抗凝作用。番茄红葡萄、桔子中含少量类似阿斯匹林水杨酸抗凝物质。被动脂食物有螺旋藻、香芹、胡萝卜、山楂、紫菜、海带、核桃及橄榄油、芝麻油等。
多吃富含精氨酸等补肾填精的食物
有助调节血管张力、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血管舒张因子——氧化的合成,减少血管损伤。这类食物有海参、泥鳅、鳝鱼及芝麻、山药、银杏、豆腐皮 、葵花子等。
多吃富含精氨酸等补肾填精的食物
有助调节血管张力、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血管舒张因子——氧化的合成,减少血管损伤。这类食物有海参、泥鳅、鳝鱼及芝麻、山药、银杏、豆腐皮 、葵花子等。
脑出血饮食可以适当的多吃鱼
鱼肉富含甲硫氨酸、赖氨酸、脯氨酸及牛黄氨酸等优质蛋白,有改善血管弹性、顺应性及促进钠盐排泄作用。此外,富含W-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鱼油有 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减少脂质沉积及改善纤溶功能。
抗血栓药分类
抗血栓药可分为抗凝血药、抗血小板聚集药和溶血栓药三大类:
A、抗凝血药(anticoagulants)是一类干扰凝血因子,阻止血液凝固的药物,主要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B、抗血小板聚集药分为三代:阿司匹林为第一代,噻氯匹啶为第二代,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为第三代。其中,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的问世是抗血小板治疗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C、凝血中形成的纤维蛋白,可经纤溶酶作用从精氨酸-赖氨酸键上分解成可溶性产物,使血栓溶解。纤维蛋白溶解药(fibrinolytic drugs)激活纤溶酶而促进纤溶,也称溶栓药(thrombolytic drugs),用于治疗急性血栓栓塞性疾病。第一代的溶栓药链激酶(SK)和尿激酶(UK)至今仍然是国内外使用最广泛的品种,随着尿激酶原(Pro- UK)等新一代溶栓药的问世,这类药物正在临床逐渐推广应用。
针灸治疗脑出血后遗症
对于脑出血后遗症的患者,大多数还是选择药物的保守治疗,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补充维生素。一般对于脑出血后遗症的患者都会选择一些有抗血小板聚集类的药物来治疗,它们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而且脑出血后遗症的患者还可以选择中医来进行治疗,常使用的中药有丹参、黄芪等等,它们有活血化瘀的效果,可以缓解患者的症状。在中医中,治疗脑出血后遗症一般都会使用针灸来治疗。
相对于治疗,我们也需要多多的预防才可以:
1、注意发病征兆:如果患者有什么征兆的话,一定不可以拖延,一定要尽快去医院检查治疗,切勿因为拖延而使病情加重,也会加重治疗的困难程度。
2、定期健康检查:在平时我们应该定期的体检,这样可以尽早的发现病情,可以尽快的治疗。
3、均衡的饮食:在我们吃的食物当中,一定要营养均衡,不可以挑食,否则会影响身体的健康的。
4、情绪稳定:良好的心情可以战胜任何的病魔,也可以预防疾病,所以我们要时刻保持良好的心情。
5、每天都要运动: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运动,这样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防止疾病的发生。运动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这样对于脑出血有着很好的预防作用。
脑出血吃什么好
1、多摄入天然抗凝与被动脂食物
摄食此类食物有助减少心肌梗死与缺血性中风。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的黑木耳及含吡嗪类物质如大蒜、洋葱、青葱、茼蒿、香茹、龙须菜及 草莓、菠萝也有一定的抗凝作用。大蒜、洋葱等对脑出血有益。
2、多吃富含精氨酸等补肾填精的食物
有助调节血管张力、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血管舒张因子——氧化的合成,减少血管损伤。这类食物有海参、泥鳅、鳝鱼及芝麻、山药、银杏、豆腐皮 、葵花子等。
3、多吃富含叶酸食物
脑出血患者应多吃富含叶酸食物若膳食中缺乏叶酸及维生素B6、B12,会使血中高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易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而补充叶酸对降低冠心病和中风的发病率有重 要作用。专家建议中老年人尤其是心血管病人,应注意多摄食富含叶酸的食物,如红苋菜、菠菜、龙须菜、芦笋、豆类、酵母及苹果、柑桔等。
冠心病心绞痛首选药
冠心病一般吃的是,第一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但是这类药物有一个胃肠道反应,没有消化道出血的病人才考虑;第二是一个稳定斑块降脂的药物,他汀类这一类的;第三是扩张冠脉血管改善可以改善他的一个血供,缓解心绞痛;第四是要改善心肌重构的药物,比如β受体阻滞剂或者ACEI类的,这一类主要是看没有肾功能不全,还有没有血压低的病人才可以考虑。
脑淤血有什么偏方
脑出血的偏方一:黑木耳6克,用水泡发,加入菜肴或蒸食。可降血脂、抗血栓和抗血小板聚集。
脑出血的偏方二:芹菜根5个,红枣10个,水煎服,食枣饮汤,可起到降低血胆固醇作用。
脑出血的偏方三:吃鲜山楂或用山楂泡开水,加适量蜂蜜,冷却后当茶饮。若中风并发糖尿病,不宜加蜂蜜。
脑出血的偏方四:生食大蒜或洋葱10-15克可降血脂,并有增强纤维蛋白活性和抗血管硬化的作用。
脑出血的偏方五:脑出血病人饭后饮食醋5-10毫升,有软化血管的作用。
脑出血的偏方六:活血通络汤配方:川芎10g,桂枝10g,鸡血藤30g,葛根12g,羌活10g,归身10g,北芪60g,地龙 10g,三棱10g(炒),炒莪术10g,石菖蒲 10g,乌梢蛇10g,赤芍10g,甘草6g。
老年人心脑综合征一般治疗
(一)治疗
脑梗死的治疗原则主要有4点:①增加对缺血周围半暗区的供血供氧;②改善侧支循环;③消除脑水肿;④防止梗死灶的进一步扩展。而脑出血的治疗首先在于区别有无外科手术指征;其次为消除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形成。急性期后则应转入神经康复治疗,且依目前概念越早越好。
1.血管扩张剂
依据现代研究显示病灶中心缺血恢复困难,主要治疗在于解决周围半暗区缺血。有效时间窗为发病后4~6h,这种观点在临床界尚有异议。有人认为对即兴脑梗死的治疗无济于事,但多数人认为尚有一定作用,特别是对改善侧支循环有帮助。能增加缺血区供氧及防止梗死进一步扩展,但对大灶性脑梗死要慎用,因可致脑内盗血而产生相反效果,治疗原则:①对不全脑梗死或TIA疗效较好,可改善侧支循环;②适用于未出现脑水肿或水肿消退后亦可促进侧支循环;③伴颅内压增高者慎用,因可导致脑疝形成;④对系统血压较低者慎用,因可致脑局部灌注量减少,增加脑缺血;⑤老年患者剂量不宜过大、滴速不宜过快,否则可引起血压下降。具体药物包括:罂粟碱、依前列醇(前列环素)、环扁桃脂、4%碳酸氢钠、混合氧吸入法等。
2.扩容剂
血液稀释疗法有增加血容量、降低血浆黏度及改善局部脑微循环的作用,故如无严重脑水肿和心功能不全者可应用;有心功能不全者或老年人可用半量,缓慢滴注。常用的药物有低分子右旋糖酐(分子量4万以下)或羟乙基淀粉(706代血浆)。近年来血浆稀释疗法可分为3类:①高容量血液稀释疗法:在不放血的情况下静脉滴注上述扩容剂致高血容量,有利于改善侧支循环,对有心肾功能不全者禁用;②等容量血液稀释疗法:放血同时等容量补充上述扩容剂;③低容量血液稀释疗法:补充的扩容剂高于所放出的血液。目前国内外评价不一致,治疗过程中应严格无菌操作。
3.抗凝溶栓疗法
对进展性脑梗死包括脑栓死有一定疗效。对高龄及严重脑动脉硬化、出血性脑梗死均应慎用,而且应排除小灶性脑出血,治疗前应进行CT脑扫描。治疗过程中应慎用青链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新霉素,因可降低凝血酶原活性。药物包括肝素静脉滴注、口服华法林、双香豆乙酯(新双香豆素)、醋硝香豆素(新抗凝片)等应由有经验医师掌握,严密观察出血并发症。溶栓药机理可中和体内抗纤溶酶使纤维蛋白降解而起溶栓作用。具体溶栓剂有尿激酶、链激酶及多种蛇毒制剂,但后者应做皮肤过敏试验。
4.钙拮抗药
正常情况下细胞外钙离子浓度较细胞内高1万倍,它由钙泵来维持。在缺血等病理情况下因ATP减少,乳酸堆积,酸中毒,细胞膜电位减小,钙离子通道开放,通透性增加,钙离子向胞内移行,导致细胞中毒。钙拮抗药是1组改变细胞膜的有效制剂,能减少钙离子流入细胞,防止胞内钙离子病理性增加。本类制剂包括尼莫地平、尼卡地平、尼群地平、氟桂利嗪(西比灵)等,对心脑血管病有效。
5.血小板抑制剂
阿司匹林对前列腺素合成酶有抑制作用。血小板在血管壁细胞释放前列环素合成酶,将前列腺素G2、H2转化为血栓素A2导致血栓形成。本药有较持久的抑制血小板凝聚作用,且可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继发性凝聚和胶原黏附,从而减少TIA发作。但结合国内资料其应用剂量不一致,西欧、北美以0.5~1.0g/d,国内病例特别是对老年人TIA的防治以50mg/d为宜。阿司匹林的应用,需要注意脑出血的发生,故应定期检查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
二氢麦角隐亭(α-Dihydroergocryptine,Vasobral,活血素)是近年来应用于急性脑梗死的口服药物,由法国洛斯药厂生产。治疗机理为对α1、α2肾上腺素受体有阻滞作用,可解除血小板聚集,改善红细胞变形能力,保护缺氧时易受损的神经细胞,提高缺氧时脑细胞利用葡萄糖,改善代谢功能。通过临床数万例验证可有效地治疗心脑眼耳及外周循环系统血管的功能不全引起的各种缺血性疾病,且可有效地改善脑认知功能,有益智效果。本品经我们实验应用单一药物口服治疗,2次/d,每次2~4ml;服药后30min血药浓度即达高峰,可持续12~18h。对急性脑梗死单一药物治疗,且和蛇毒制剂,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对比观察,其疗效相仿,有效率三者均达到85%~90%,基本治愈率为56.8%,特别对有心功能不全者更为适用,静脉用药有危险性。
噻氯匹定(Ticlopidine,TCL)是一种较新型抗血小板聚集剂,疗效优于阿司匹林,常用剂量为250mg/次,2次/d。其机理与阿司匹林不同主要通过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缺点是起效慢,需3~5天作用方达高峰,且可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的严重并发症。
6.脱水药
对重症颅脑出血并颅内压增高者病死率可从70%降至30%,但是对迅速形成的脑疝则效果欠佳。应用时需定时规律给药,一般采用每6,8,12小时给药1次,停药时需要逐步停用,防止反跳形成脑疝而导致死亡。此外,甘露醇对肾小管有毒性作用,故应用时需定期检测尿RBC、蛋白、管型。
7.外科治疗
凡内科治疗不能控制病情及有可能形成脑疝者应及时行颞肌下减压、血肿清除术或脑室引流术。但如出血病灶位于内囊脑干一般不行手术治疗。小脑出血如血肿直径小于3cm者,如病情无恶化征可不行手术治疗。
(二)预后
心脑综合征无并发症者,一般预后良好,一旦出现并发症室颤是猝死病因之一。
痛风不能吃什么水果蔬菜和食物 羊肚菌不适合什么人吃
1、羊肚菌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故而血小板低有出血倾向的人不宜吃。
2、羊肚菌属于易致敏食物,如对羊肚菌过敏的人要忌吃,以免诱发过敏症状。
3、羊肚菌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通便,但腹泻者不宜吃,以免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