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质性肺炎应注意什么
间质性肺炎应注意什么
间质性肺炎生活注意事项:⒈要保证有足够的休息,还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预防各种感染。注意气候变化,特别是冬春季节,气温变化剧烈,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寒后加重病情.
⒉要有舒适的居住环境。房间要安静,保持清洁卫生,空气要清新、湿润、流通,避免烟雾、香水、空气清新剂等带有浓烈气味的刺激因素,也要避免吸入过冷、过干、过湿的空气。
⒊饮食方面,饮食上要清淡、易消化,以流质或半流质为主,多吃瓜果蔬菜,多饮水,避免食用辛、酸、麻、辣、油炸的食物及蛋、鱼、虾等易诱发哮喘的食物。不要吃刺激性的食物。总的说来饮食特点应是:饮食必须做到多样化,合理搭配、富有营养、比例适宜,并且宜于消化吸收。
⒋精神上应保持愉快乐观的情绪,防止精神刺激和精神过度紧张。这就要求你要有一个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也就是说要保持精神愉快,就要培养“知足常乐”的思想,不过分追求名利和享受要体会“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道理,这样可以感到生活和心理上的满足。保持精神愉快,还要把日常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
⒌远离外源性过敏原.
间质性肺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诊断
根据患者的病史、病程长短,临床表现及X 线征象、肺功能检查和肺活检等,即可确诊。
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间质性肺病肺泡结构中炎性和免疫细胞异常与肺外其他病变无关联,许多患者血沉增速,或血液免疫球蛋白增高,与肺纤维化亦无密切关联。有些患者血清中可查到免疫复合体,是从肺脏产生而溢出的。有一部分患者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阳性,部分患者血清出现抗肺胶原抗体。动脉血气分析:由于潮气量减低,呼吸频率增高,呼吸浅速,肺泡通气量不足,导致通气/血流比例降低,发生低氧血症,但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正常。运动后血氧分压明显下降。支气管肺泡灌注检查:应用纤维支气管镜插入左肺舌叶或右肺中叶,以生理盐水冲入灌洗,获得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将灌洗液作细胞学和非细胞成分的测定。本法具有以下优点:
①灌洗液的细胞学检查能真实地反映肺泡炎肺泡结构中的炎性和效应细胞的类型与数目。
②各种间质性肺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非吸烟人灌洗液的细胞总数为(0.2~0.5)×10E4/ml 其中肺泡巨噬细胞占85%~90%,淋巴细胞约占10%,中性粒细胞及嗜酸粒细胞仅占1%以下,细胞总数多由肺泡巨噬细胞的增加而增加,而细胞种类的变化在ILD 时有诊断意义。
如过敏性肺泡炎、结节病、慢性铍肺时淋巴细胞显示明显增加。胶原病伴肺间质纤维化时也可见淋巴细胞增加。而细菌性肺炎、气道感染以及ARDS 时嗜中性粒细胞增加。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时可出现淋巴细胞、粒细胞的增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淋巴细胞中T 细胞占70%~80%,B 细胞占10%~20%,而ILD 中的结节病、过敏性肺泡炎、慢性铍肺则T 细胞增加。一直想用标记T 细胞亚群或T 细胞、B细胞的活化程度解释ILD 的活动性和预后。仅见结节病时T细胞数及活化T 细胞数的增加与病情的进展情况相关。
此外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时活化的B 细胞增加则提示病情的进展,淋巴细胞增多则对激素治疗效果较好,其预后也较好。
辅助检查
胸部X线检查
诊断间质性肺疾病的常用方法之一。早期肺泡炎显示双下肺野模糊阴影,密度增高如磨砂玻璃样,由于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患者很少就诊,易被忽略,病情进一步进展,肺野内出现网状阴影甚至网状结节状阴影,结节1~5mm 大小不等。晚期有大小不等的囊状改变,呈蜂窝肺,肺体积缩小,膈肌上抬,叶间裂移位,发展至晚期则诊断较易,但已失去早期诊断的意义。约有30%患者肺活检证实为间质性肺纤维化,但胸部X 线检查却正常,因此X 线检查对肺泡炎不够敏感,且缺乏特异性。肺部CT 或高分辨CT:对肺组织和间质更能细致显示其形态结构变化,对早期肺纤维化以及蜂窝肺的确立很有价值,CT 影像的特点包括结节影,支气管血管壁不规则影,线状影和肺野的浓度等四种影像,结节可出现在小叶的中心、胸膜、静脉周围、细静脉和支气管血管壁的不规则影处。同样支气管血管壁不规则出现于小叶中心,支气管动脉和静脉及细静脉的周围。高分辨CT 影像对间质性肺病的诊断明显优于普通X 线胸片,对于早期的肺纤维化以及蜂窝肺的确立很有价值。尤其CT 影像在判定常以周边病变为主的ILD 具有独特的诊断价值。
肺功能检查
此项检查仅是功能的诊断,而非病理诊断,在早期阶段,肺功能检查可以完全正常,当病情进展才可能出现肺功能检查的异常。ILD 最显著的肺功能变化为通气功能的异常和气体交换功能的降低。通气功能是以限制性通气障碍为主、肺活量减少、残气量随病情进展而减少,随之肺总量也减少。第1s 时间肺活量(FEV1.0)与用力肺活量(FVC)之比即1s 率出现明显升高,如已达到90%则支持ILD 的诊断。ILD 的早期可有小气道功能障碍,其V50、V25均降低ILD形成纤维化后而出现V50、V25 增加。ILD 的早期还可以出现气体交换功能障碍,如弥散功能(DLCO)较早期即有降低,一旦X 线胸片发现间质性改变,DLCO 则已降低50%以下。肺功能改变与肺部病变二者的相关性,在病变轻微者极差,病情严重者相关性较好。凡肺功能严重损害者,肺部病变肯定严重。在肺功能的各项检测中,容量-压力曲线测验和运动时动脉血氧的变化,仅在反映肺纤维化的严重程度上最为敏感。肺功能检查对于ILD 的早期诊断与判定预后是非常有用的,特别是动态观察VC、FEV1.0、DLCO 等指标。至于肺功能检查能否判断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ILD 的疗效,有不同的看法,仅以肺功能的变化评价疗效是不够的。
肺活检
肺活检是诊断ILD 的最好程序,当病史、X 线胸片、肺功能检查及支气管肺泡灌洗以及生化学、感染病学等检查得不出推断性的诊断时,要进行肺活检。肺活检分为两种①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做肺活检,其优点为操作简便,安全性高,可作为常规检查,且便于复查。学者认为,纤维支镜所取的肺组织过小,(50U 表示阳性。70%的特发性肺纤维化67Ga 指数>50U。
流行病学
本病多为散发,见于各年龄组,以40~70 岁较多,在美国ILD 发病率为20/10 万~40/10 万,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统计,炎症后纤维化(胶原血管病、放射性肺炎和石棉肺)死亡者,男性由48.6/10 万(1979)上升50.9/10 万(1991),女性由21.4/10 万上升至27.2/10 万,关于ILD 报道日见增多,其发病率也日见增长。
关于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发病率不详。1990~1994 年间有报道估计其发病率为3/10 万~6/10 万。本病男性多于女性,新墨西哥州1994 年的调查资料表明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发病率男性为20.2/10 万,女性13.2/10 万,多为中年人,通常在40~70 岁之间,诊断时平均年龄为66 岁,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35~44 岁年龄段发病率为2.7/10 万;75 岁以上则发病率增加至175/10 万。无明显的地理分布差异,且无明显种族倾向,但其病死率似乎白人高于黑人,其原因不清。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对于病因未明的ILD 尚无法预防。但吸烟者发展为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危险性增加,且随吸烟者的增加,危险性增加。病因已明的ILD 的预防应该是对于凡是在大粉尘量工作环境中的各类人员,长期接触刺激性强的气体如氯气、氨、二氧化碳、甲醛和各类酸雾、放射性损伤者以及养鸟人群等进行重点监测,定期进行肺功能测定、血气分析及常规的X 线检查,及时早期发现疾病,及时诊治。另外空气中各种微生物、微粒、异性蛋白过敏原、有害刺激性气体的吸入也可引起肺损害。
间质性肺炎的治疗要花多少钱
不一样的的检测办法和医治办法所花的费用也不一样的。不一样的的间质性肺炎病人依据不一样的的情况,间质性肺炎费用也是不一样的。但是间质性肺炎患者只要去正规的进行医治,少走弯路,就会节不少钱。间质性肺炎患者心理也不要有太多的心理负担,医治好病才是关键,而且正规的也会依据病人的实际经济情况考虑。所以患者有病必须要第一时间医治,不要畏首畏尾,耽搁了病情可是大事情。
间质性肺炎的医治费用不透明。间质性肺炎的医治费用不透明,其实这个不是医院故意要隐瞒,一方面这个费用和患病者自身的情况是密切有关的;另一方面,医院也是为了竞争对手的恶意竞争,所以期望患病者朋友们能理解这点。如果您想了解具体间质性肺炎的医治费用,能够拨打有关医院进行电话询问,询问人员会依据您的一些基本情况给您一个合理的缴费准则。
每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导致医务工作者工资、国家税收标准、医药费用等都有所区别,因此间质性肺炎治疗费用也就相对有所不同。有的医院虽然费用高一点,但在治疗水平、安全、效果等方面都能给患者提供可靠保障。
间质性肺炎患者不同的病情程度也就意味着不同的治疗方案及结果,间质性肺炎的治疗费用甚至与病情也是成一定的正比关系,间质性肺炎在治疗费用上病情程度越轻,间质性肺炎的治疗及预后就越有利,反之不仅治疗困难、而且预后也是很差的;间质性肺炎与治疗情况也有关,若正规专业可得到有效的治疗,在缩短疗程的同时也就相应的降低了治疗费用;若盲目治疗,不仅延误治疗时机,而且导致间质性肺炎病情的恶化,同时也就大大增加了治疗间质性肺炎费用,因此间质性肺炎治疗费用可以说是不能以具体数据来回答的。
间质性肺炎都有哪些分类
一、间质性肺炎的症状分类中最常见的就是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属于普通型间质性肺炎,大约占四分之三左右,病因尚未明确。特发性纤维化患者的病变仅仅集中在患者的肺部,患者肺部的形态随病情的发展转变为蜂窝状。
二、淋巴性间质性肺炎,可能是为特发性间质性肺炎,但是更多的患者出现的是继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是在患者肺泡间、顺着支气管、浆与组织之间出现浸润,形成纤维化为特征。
三、急性间质性肺炎,又称Hamman-Rich综合征或爆发性间质性肺炎,原因尚不明确,比例较小但是病情发展异常迅猛,其临床表现为肺泡间隔变厚且伴有水肿,纤维大量增生形成透明膜和大量的肺泡损伤。
间质性肺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间质性肺病肺泡结构中炎性和免疫细胞异常与肺外其他病变无关联,许多患者血沉增速,或血液免疫球蛋白增高,与肺纤维化亦无密切关联。有些患者血清中可查到免疫复合体,是从肺脏产生而溢出的。有一部分患者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阳性,部分患者血清出现抗肺胶原抗体。动脉血气分析:由于潮气量减低,呼吸频率增高,呼吸浅速,肺泡通气量不足,导致通气/血流比例降低,发生低氧血症,但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正常。运动后血氧分压明显下降。支气管肺泡灌注检查:应用纤维支气管镜插入左肺舌叶或右肺中叶,以生理盐水冲入灌洗,获得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将灌洗液作细胞学和非细胞成分的测定。本法具有以下优点:
①灌洗液的细胞学检查能真实地反映肺泡炎肺泡结构中的炎性和效应细胞的类型与数目。
②各种间质性肺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非吸烟人灌洗液的细胞总数为(0.2~0.5)×10E4/ml 其中肺泡巨噬细胞占85%~90%,淋巴细胞约占10%,中性粒细胞及嗜酸粒细胞仅占1%以下,细胞总数多由肺泡巨噬细胞的增加而增加,而细胞种类的变化在ILD 时有诊断意义。
如过敏性肺泡炎、结节病、慢性铍肺时淋巴细胞显示明显增加。胶原病伴肺间质纤维化时也可见淋巴细胞增加。而细菌性肺炎、气道感染以及ARDS 时嗜中性粒细胞增加。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时可出现淋巴细胞、粒细胞的增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淋巴细胞中T 细胞占70%~80%,B 细胞占10%~20%,而ILD 中的结节病、过敏性肺泡炎、慢性铍肺则T 细胞增加。一直想用标记T 细胞亚群或T 细胞、B细胞的活化程度解释ILD 的活动性和预后。仅见结节病时T细胞数及活化T 细胞数的增加与病情的进展情况相关。
此外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时活化的B 细胞增加则提示病情的进展,淋巴细胞增多则对激素治疗效果较好,其预后也较好。
辅助检查
胸部X线检查
诊断间质性肺疾病的常用方法之一。早期肺泡炎显示双下肺野模糊阴影,密度增高如磨砂玻璃样,由于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患者很少就诊,易被忽略,病情进一步进展,肺野内出现网状阴影甚至网状结节状阴影,结节1~5mm 大小不等。晚期有大小不等的囊状改变,呈蜂窝肺,肺体积缩小,膈肌上抬,叶间裂移位,发展至晚期则诊断较易,但已失去早期诊断的意义。约有30%患者肺活检证实为间质性肺纤维化,但胸部X 线检查却正常,因此X 线检查对肺泡炎不够敏感,且缺乏特异性。肺部CT 或高分辨CT:对肺组织和间质更能细致显示其形态结构变化,对早期肺纤维化以及蜂窝肺的确立很有价值,CT 影像的特点包括结节影,支气管血管壁不规则影,线状影和肺野的浓度等四种影像,结节可出现在小叶的中心、胸膜、静脉周围、细静脉和支气管血管壁的不规则影处。同样支气管血管壁不规则出现于小叶中心,支气管动脉和静脉及细静脉的周围。高分辨CT 影像对间质性肺病的诊断明显优于普通X 线胸片,对于早期的肺纤维化以及蜂窝肺的确立很有价值。尤其CT 影像在判定常以周边病变为主的ILD 具有独特的诊断价值。
肺功能检查
此项检查仅是功能的诊断,而非病理诊断,在早期阶段,肺功能检查可以完全正常,当病情进展才可能出现肺功能检查的异常。ILD 最显著的肺功能变化为通气功能的异常和气体交换功能的降低。通气功能是以限制性通气障碍为主、肺活量减少、残气量随病情进展而减少,随之肺总量也减少。第1s 时间肺活量(FEV1.0)与用力肺活量(FVC)之比即1s 率出现明显升高,如已达到90%则支持ILD 的诊断。ILD 的早期可有小气道功能障碍,其V50、V25均降低ILD形成纤维化后而出现V50、V25 增加。ILD 的早期还可以出现气体交换功能障碍,如弥散功能(DLCO)较早期即有降低,一旦X 线胸片发现间质性改变,DLCO 则已降低50%以下。肺功能改变与肺部病变二者的相关性,在病变轻微者极差,病情严重者相关性较好。凡肺功能严重损害者,肺部病变肯定严重。在肺功能的各项检测中,容量-压力曲线测验和运动时动脉血氧的变化,仅在反映肺纤维化的严重程度上最为敏感。肺功能检查对于ILD 的早期诊断与判定预后是非常有用的,特别是动态观察VC、FEV1.0、DLCO 等指标。至于肺功能检查能否判断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ILD 的疗效,有不同的看法,仅以肺功能的变化评价疗效是不够的。
肺活检
肺活检是诊断ILD 的最好程序,当病史、X 线胸片、肺功能检查及支气管肺泡灌洗以及生化学、感染病学等检查得不出推断性的诊断时,要进行肺活检。肺活检分为两种①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做肺活检,其优点为操作简便,安全性高,可作为常规检查,且便于复查。学者认为,纤维支镜所取的肺组织过小,(50U 表示阳性。70%的特发性肺纤维化67Ga 指数>50U。
流行病学
本病多为散发,见于各年龄组,以40~70 岁较多,在美国ILD 发病率为20/10 万~40/10 万,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统计,炎症后纤维化(胶原血管病、放射性肺炎和石棉肺)死亡者,男性由48.6/10 万(1979)上升50.9/10 万(1991),女性由21.4/10 万上升至27.2/10 万,关于ILD 报道日见增多,其发病率也日见增长。
关于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发病率不详。1990~1994 年间有报道估计其发病率为3/10 万~6/10 万。本病男性多于女性,新墨西哥州1994 年的调查资料表明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发病率男性为20.2/10 万,女性13.2/10 万,多为中年人,通常在40~70 岁之间,诊断时平均年龄为66 岁,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35~44 岁年龄段发病率为2.7/10 万;75 岁以上则发病率增加至175/10 万。无明显的地理分布差异,且无明显种族倾向,但其病死率似乎白人高于黑人,其原因不清。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对于病因未明的ILD 尚无法预防。但吸烟者发展为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危险性增加,且随吸烟者的增加,危险性增加。病因已明的ILD 的预防应该是对于凡是在大粉尘量工作环境中的各类人员,长期接触刺激性强的气体如氯气、氨、二氧化碳、甲醛和各类酸雾、放射性损伤者以及养鸟人群等进行重点监测,定期进行肺功能测定、血气分析及常规的X 线检查,及时早期发现疾病,及时诊治。另外空气中各种微生物、微粒、异性蛋白过敏原、有害刺激性气体的吸入也可引起肺损害。
间质性肺炎应该如何预防
1、要保证有足够的休息,还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预防各种感染。注意气候变化,特别是冬春季节,气温变化剧烈,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寒后加重病情。
2、要有舒适的居住环境。房间要安静,保持清洁卫生,空气要清新、湿润、流通,避免烟雾、香水、空气清新剂等带有浓烈气味的刺激因素,也要避免吸入过冷、过干、过湿的空气。
3、饮食方面,饮食上要清淡、易消化,以流质或半流质为主,多吃瓜果蔬菜,多饮水,避免食用辛、酸、麻、辣、油炸的食物及蛋、鱼、虾等易诱发哮喘的食物。不要吃刺激性的食物。总的说来饮食特点应是:饮食必须做到多样化,合理搭配、富有营养、比例适宜,并且宜于消化吸收。
4、精神上应保持愉快乐观的情绪,防止精神刺激和精神过度紧张。这就要求你要有一个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也就是说要保持精神愉快,就要培养“知足常乐”的思想,不过分追求名利和享受要体会“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道理,这样可以感到生活和心理上的满足。保持精神愉快,还要把日常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
5、远离外源性过敏原,诸如:一些花草(尤其对花粉过敏者)、用羽毛或陈旧棉絮等易引起过敏的物品填充的被褥、枕头、鸟类、动物(宠物或实验饲养者)、木材(红杉尘、软木加工)、蔗糖加工、蘑菇养殖、奶酪、酿酒加工、发霉稻草暴露、水源(热水管道、空调,湿化器,桑那浴)以及农业杀虫剂或除莠剂等。
肺部纤维化怎么治疗
1.肺纤维化也称间质性肺疾病,是一个复杂的疾病群体,有经验的医生制定的具体治疗措施建立在病因、疾病类型、严重程度,还有患者的年龄、所有健康及医疗史、其他合并存在的健康问题等多因素考虑的基础上,而且这种治疗措施也因治疗反应、药物的耐受性和病情变化而调整。因此,针对每个患者的治疗措施都不可能完全一样。
2.对于一些有明确原因的间质性肺疾病,首要治疗措施是针对病因的治疗,如脱离粉尘的环境,放弃宠物嗜养,停用可疑药物等,在去除病因后,必要时联合激素等治疗,病情往往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如是左心衰等引起的间质性肺水肿则以抗心衰治疗为主;如与结缔组织疾病、血管炎等有关的间质性肺炎应以治疗原发病为主,随着原发病的控制,肺间质纤维化也可得到改善。
3.对于病因未明的间质性肺疾病,不同的疾病类型治疗方法和治疗反应也不完全一样。如需要治疗的结节病,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等,激素是目前最常用和首选的有效治疗。对于呼吸性细支气管炎伴间质性肺疾病和脱屑性间质性肺炎除了激素外,戒烟是非常重要的治疗措施。对于特发性肺纤维化,激素仍然是目前最常用的药物,替代或合并用药有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但是治疗效果都不尽如人意。因此,目前国内外都在进行积极的研究,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研究显示富露施、吡非尼酮等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减慢肺纤维化患者肺功能的下降或减少急性加重,其结果还是令人鼓舞的。另外,一些新型的药物也在不断地被开发和试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可以选择的药物治疗“肺纤维化”这个顽疾。
4.值得一提的是适宜患者可以选择肺移植治疗,目前肺移植治疗已经成为终末期肺疾病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措施。虽然国内的肺移植开展比较晚,肺移植还没有像肾移植、肝移植等为大家所了解和接受,但从我们前期的近30例肺移植看,结果还是令人鼓舞的。目前多数患者都生活很好,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间质性肺炎能预防
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病因复杂,有些间质性肺炎如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病因不明,无法针对病因进行预防;因此在这里主要介绍有已知原因的继发性间质性肺炎的病因预防方法。那么现在来看看专家是怎么说的吧。
继发性间质性肺炎多与职业、环境因素有关。主要与下列原因有关:①长期大量吸烟;②工作中接触大量粉尘;③服用细胞毒性药物(如环磷酰胺、氨甲喋呤等)或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普萘洛尔等)、百草枯、毒麻药品等;④风湿免疫系统疾病或心、肾功能不全导致的间质性肺炎等。
对于吸烟者,需戒烟;对于药物导致的间质性肺炎需减少此类药物的摄入;对于有风湿免疫系统疾病、心律失常等疾病者,需积极治疗原发病。另外,对于家族性间质性肺炎,应对所有家庭成员进行健康体检,定期检查胸片或胸部CT等进行筛查,建立健康档案,并做好间质性肺炎的健康教育工作。
病因明确的间质性肺炎,我们对于疾病的预防主要是去除病因。在职业活动中,需加以预防,例如矿工、饲鸟者、农民等在职业活动中,容易吸入无机粉尘及有机物颗粒,需佩戴防尘口罩,必要时应用送风式防尘头盔等避免粉尘的吸入,进而预防间质性肺炎病变。
经过以上专家介绍,您如果还对间质性肺炎有什么不了解,还请咨询在线专家,专家会为您做出更专业的解答。如果您不幸患有间质性肺炎,请及时到正规医院接受诊治,相信通过医院专家为您精心的治疗,一定可以摆脱困扰。最后祝您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肺纤维化与间质性肺炎有什么区别
间质性肺炎,又叫间质性肺疾病、弥漫性肺疾病等,作为病名,只有十多年的历史,顾名思义它是肺间质的病变。间质性肺炎不是一个单一的疾病,而是一大类疾病的总称,约有百余种,已知一小部分病因已明,如尘肺、药物性肺炎、放射性肺炎等;但有相当一部分病因不明,如特发性肺纤维化、结节病等。一般的认为间质性肺炎(IIP)又称肺纤维化(IPE))、纤维性肺泡炎(CFA)。本病在国内外还会有其他病名,但是这些病名都是一个系列的性质相同的病,只是在病情的进展过程中在肺组织的解剖部位上有些差异而已。间质性肺炎与肺纤维化的关系肺纤维化是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即间质性肺疾病的简称。肺纤维化是一大组弥漫性肺实质疾病群,病理特征是肺泡壁(包括呼吸性细支气管)弥漫性慢性炎症和间质纤维化,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其常见类型,占所有肺纤维化的65%。特发性肺纤维化(IPF),亦称隐源性致纤维化肺泡炎(CFA)或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弥漫性间质性肺炎和弥漫性纤维化肺泡炎,是一种以普通间质性肺炎 (UIP)为特征性病理改变的慢性炎症性间质性肺疾病,主要表现为弥漫性肺泡炎,肺泡单位结构紊乱和纤维化,局限于肺部,原因不明。应特指UIP病例,而UIP符合IPF的临床表现,UIP的临床特征、自然病程、预后和对治疗的反应与其他ILD有显著的差异,故临床上诊断IPF尤其应将UIP从DIP、NSIP、AIP中区分开来。间质性肺炎是不是就是肺纤维化呢我们正常的肺就像一块海绵,海绵里面的小孔就好比是我们的肺泡,这些孔与孔之间的部分就是肺间质,因为肺间质部分的正常作用,健康的肺就像一块海绵一样,有很好的弹性,肺泡能够储存大量的氧气,保证我们的呼吸自如,得了肺间质纤维化的肺会变成一个什么样子呢?就像干硬的丝瓜瓤,尽管中间也有很多孔,但是孔与孔之间的肺间质已经变成纤维组织,导致肺不能够有弹性地收放,已经失去弹性了,这就是纤维化了的肺。间质性肺炎大多由于病毒所致,主要为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麻疹病毒等。其中以腺病毒和流感病毒引起的间质性肺炎较多见,也较严重,常形成坏死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肺炎,病程迁延易演变为慢性肺炎。间质性肺炎不断发展就会形成肺纤维化,他们是同一类疾病的不同发展时期。间质性肺炎是病理诊断上的表述,肺纤维化通常是临床上、影像学上的表述。
间质性肺炎能活多久
间质性肺炎不是单一疾病,而是一组疾病,临床上习惯将间质性肺炎按病因分为有已知病因的间质性肺炎(约占35%)和未知病因的间质性肺炎(约占65%)。其预后各不相同,因此间质性肺炎能活多久的情况也不相同。 已知病因间质性肺炎如结缔组织病、环境因素、药物因素、肉芽肿性疾病等引起的间质性肺炎。该类间质性肺炎的发生均由原发疾病引起,在肺部表现为间质性肺炎甚至肺纤维化,其存活时间因原发病类型及原发疾病的进展情况而长短不一。 间质性肺炎有七种主要类型,每种间质性肺炎患者能活多久呢? 未知病因间质性肺炎又称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其根据临床-病理学又可分为7型,这7型因病理特征及疾病发展过程不同而间质性肺炎能活多久也不同,现简述如下: 1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预后差,平均生存时间为5~6年,病死率为68%,对激素反应差,外科肺活检证实的IPF几乎没有长期存活者,现未发现完全康复病例。 2、淋巴细胞性间质性肺炎(LIP)预后不良,其存活时间与该病合并症密切相关,目前病死率、生存时间尚无循证学数据。 3、脱屑性间质性肺炎(DIP)的预后良好,平均生存时间为12年,病死率为27%,对激素治疗反应好、病程较稳定。 4、急性间质性肺炎(AIP)预后差,平均生存时间为1~2个月,病死率为62%,其预后与磨玻璃影、实变影、牵拉性支气管和细支气管扩张的范围有关,对激素治疗反应差,无完全恢复可能。 5、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预后不良,平均生存时间为17个月,病死率为11%,对激素反应好,临床上有完全康复病例报道。 6、隐原性机化性间质性肺炎(COP)愈后良好,平均生存时间为13年,病死率为13%,部分患者可长期生存,但对激素不敏感者,晚期发现、反复发作者及高热不退者预后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