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月经不调的按摩方法

月经不调的按摩方法

1、预备式

平卧床上,双目微闭,呼吸调匀,左手掌重叠于右手背上,将右手掌心轻轻放在下腹部,静卧1~5分钟。

2、团摩下腹

左手掌心叠放在右手背上,将右手掌心放在下腹部,适当用力按顺时针、逆时针作环形摩动1~5分钟,以皮肤发热为佳。

中医功效:益气,交通心肾。

3、团摩脐周

左手掌叠放在右手背上,将右手掌心放在肚脐下,适当用力按顺时针绕脐团摩腹部1~,至腹部发热为佳。治疗月经不调的方法

中医功效:温经散寒,调理气血。

4、揉按关元穴

右手半握拳,拇指伸直,将拇指腹放在关元穴,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

中医功效:滋养肝肾,止痛。

月经不调按摩哪里好

【八髎穴】

取穴:位于骶椎,分别在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骶后孔中。

按摩:将掌心搓热,双掌相叠按揉八髎穴5分钟。

【气海穴】

取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

按摩:以气海穴为圆心,单掌以顺时针方向环形摩腹10分钟。

【阴包穴】

取穴:位于大腿内侧,当股骨上髁上4寸,股内肌与缝匠肌之间。

按摩:用拇指与食指、中指相对成钳形用力,揉捏阴包穴5分钟,力度适中。

【三阴交穴】

取穴:位于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按摩:将拇指指尖放于三阴交穴上,微用力压揉3~5分钟。

月经不调按摩手法图片 月经不调按摩注意事项

月经期间应该停止按摩,务必注意经期卫生,忌房事,坐浴,游泳等。要保证有充足的睡眠,保持精神愉快。平时注意保暖,忌寒凉生冷刺激。

月经不调按摩哪个穴位

一、搓揉手掌:双手掌相对密合,用力搓揉49次,使双手掌温热,温暖手上三阴经。;

二、按摩三阴交穴:翘起二郎腿,用姆指按摩三阴交穴49次,一般内分泌失调患者经常在本穴有明显压痛。三阴交穴位在足内踝尖直上三寸(约四横指),靠胫骨后缘处。;

三、按摩血海穴:正坐屈膝,用拇指按摩同侧血海穴49次,血海穴位在股骨内髁上二寸。;

四、按摩小腹:用手掌轻揉小腹49次,小腹部有任脉的关元、气海,关元穴位于脐正中直下三寸(约四横指)处;气海穴位在肚脐正中直下一寸五分。;

五、按摩腰部肾俞穴:双手掌向后放在腰部,在肾俞穴上面来回按摩49次,肾俞穴位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一寸五分。

月经不调按摩穴位图 八髎穴

位置:分别在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处

方法:取坐位,用长肉发或擦法子上面下肉擦至尾骨两旁2分钟,使局部有酸胀感。

功效:此穴位对月经不调痛经、小便不利、盆腔炎有较好的疗效。

月经不调按哪里

月经不调有哪些症状?

1.不规则子宫出血

这是一个临床症状,具体包括:月经过多或持续时间过长或淋漓出血。常见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情况或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2.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指内外生殖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而由内分泌调节系统失调所引起的子宫异常出血。是月经失调中最常见的一种,常见于青春期及更年期。分为排卵性和无排卵性两类,约85%病例属无排卵性功血。

3.闭经

是妇科疾病中常见的症状,可以由各种不同的原因引起。通常将闭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凡年过18岁仍未行经者称为原发性闭经;在月经初潮以后,正常绝经以前的任何时间内(妊娠或哺乳期除外),月经闭止超过6个月者称为继发性闭经。

4.绝经

绝经意味着月经终止,指月经停止12个月以上。但围绝经期常有月经周期和月经量的改变。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以滤泡期缩短为主,无排卵和月经量增多。

月经不调调理方法

1、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有些月经不调患者是因为精神受到挫折或压力而造成的,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非常重要。

2、多吃含有铁和滋补性的食物,如果女性的身体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也容易引发月经不调,因此,女性在平时也应合理的搭配饮食,避免过度减肥,多补充足够的铁质,以免发生缺铁性贫血。

3、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女性朋友要避免熬夜、过度劳累、生活不规律等,这些问题都会导致月经不调。因此,保持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样也很重要。

4、缓解精神压力,可从事一些全身运动,如游泳,跑步,每周进行一至二次,每次30分钟。

5、通过食疗调理,多食用一些有减压作用的菜肴,如香蕉、卷心菜、土豆、虾、巧克力、火腿、玉米、西红柿等。

月经不调怎么按摩?

1、神阙穴

本穴位于脐中部,即为肚脐处。具有培元固本、益阴敛阳、回阳固脱、和胃理肠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胃炎、肠炎、妇女血冷不受胎、月经不调等症。

在每天晚上睡觉前,将双手搓热,左掌心在下右在上,叠放贴于肚脐处,小幅度的打圈按摩,每次按摩20-30次至局部发热发胀为宜。

2、气海穴

本穴位于人体腹正中线脐下1.5寸处。任脉水气在此吸热后气化胀散,可生发阳气,主治脘腹胀满,水谷不化,大便不通,绕脐腹痛,男子遗精,阳萎等症,并可治疗女子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恶露不止等多种妇科问题。

先以右掌心紧贴于气海的位置,按照顺时针方向分小圈、中圈、大圈,按摩100次,再换左手掌心按摩,至有发热为宜。

3、关元穴

本穴位于人体的小腹部,前正中线上,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只要是元气亏损引起的问题都按摩均可改善,主要用于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患,如女子生理不顺,痛经,闭经等症。

将双手重叠放置于关元位置,稍微用些力气,再快速地、小幅度地上下推动,随时都可以按摩,注意不要过于用力,按摩至局部有酸胀感为宜。

4、天枢穴

位于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本穴手阳明大肠经募穴,主要用于治疗肠胃疾病、以及妇科疾病,可以通过按摩来辅助治疗便秘,腹胀,腹泻,以及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等症。

按摩此穴时,先慢慢吐气,稍微用力按压约2秒钟,重复按压5次,再搓热手掌,按顺时针方向揉按腹部至局部发热为宜。

月经不调按什么穴位、月经不调按那个穴位、月经不调按摩穴位 三阴交

位置:在小腿内侧,内踝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

功效:三阴交为足太阴脾经穴,是妇科调经要穴,可补益肝补肾、调和气血,治疗月经不调。

做法:按摩三阴交穴或者艾灸都很有用。可以每次按摩3~5分钟,或者用艾条温和灸15分钟左右。

月经不调按摩手上哪个穴位

月经系妇女的生理现象,即表现为有规律周期性的子宫出血。大多数妇女2830天行经一次,提前或延后7天以内仍属正常。月经持续时间,即行经长短,一般为37天。一次月经出血量约为30-50毫升。

月经不调多由内分泌异常所致,主要表现为月经的周期、经期或经量等出现异常改变,常伴有痛经、恶心、头痛、面色苍白、肢冷等症状。

月经周期提前1周以上者,称月经先期,又称经早;

月经周期推迟1周以上者,称月经后期,又称经迟;

连续2次以上月经周期或先或后,为月经先后无定期,又称经乱;

月经量多,且不规则,中医学称之崩漏,现代医学谓之功能性子宫出血:

月经量少甚则停止,称之经少或闭经,可分为原发性闭经和继发性闭经两种。凡年满18周岁而月经尚未来潮的女性,称为原发性闭经;月经初潮后,任何时候停经超过3个月者,称为继发性闭经。

手部按摩。

穴位选择:

揉按合谷、内关、神门、后溪、八邪、虎口、止痛点、止血点等穴位。

反射区选配:

按摩垂体、子宫、肾、肾上腺、卵巢、腹腔神经丛、生殖腺、肝、脾、腹股沟等反射区,尤其是垂体、子宫、肾上腺、卵巢、腹腔神经丛反射区。

注意事项:

手部按摩应在月经前1周进行,月经后1周止;月经出血症状严重、量大者,要以药物治疗为主;继发性月经不调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平时应注意经期卫生,保持外阴清洁,节制性生活,避免过劳与心情忧郁,忌食生冷。

月经不调按摩小方法

预备式

平卧床上,双目微闭,呼吸调匀,左手掌重叠于右手背上,将右手掌心轻轻放在下腹部,静卧1~3分钟。

团摩下腹

左手掌心叠放在右手背上,将右手掌心放在下腹部,适当用力按顺时针、逆时针作环形摩动1~3分钟,以皮肤发热为佳。

功效:益气壮阳,交通心肾。

气海穴

功效:按摩气海穴不但能调理月经,避免闭经现象,对经前绕脐腹痛,水肿,大便不通,四肢乏力和痛经也有很好的疗效。

自助定位:气海穴位于人体的下腹部,直线连接肚脐与耻骨上方,将连结肚脐与耻骨的连线分十等分,从肚脐十分之三位置,即为此穴。

基本动作:先仰卧在床上,以右手鱼际先揉腹部的气海穴约一分钟,再用小手掌轻揉小腹49次。

三阴交穴

功效:三阴交穴能调解生理痛,脚底肿胀,生理不顺,手脚冰冷,冷感症,更年期障碍,妇科多种疾病,此外,对胃酸,食欲不振也有效。

自助定位:位于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三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是从脚部内侧的脚踝,沿着骨往上四指压至最疼处,一般内分泌失调患者经常按本穴有明显压痛。

基本动作:一面缓缓的吐气,用拇指每隔6秒钟用力按压一次,重复49次。

肾俞穴

功效:按摩肾俞穴能调治月经不调,消除白带,水肿,耳鸣,腰痛等不适症状。

自助定位:取定位穴时,通常采用俯卧姿势,肾俞穴位于人体的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

基本动作:双手掌向后放在腰部,在肾俞穴上面来回按摩49次。

月经不调按什么穴位、月经不调按那个穴位、月经不调按摩穴位 滑肉门穴

位置:位于人体的上腹部,肚脐中上1寸,距前正中线2寸处。

功效:该穴位具有运化脾土的功效,按摩此穴位可以润滑肠胃、健美减肥,对月经不调、不孕症、慢性胃肠病等病症有很好的调理保健作用。

做法: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然后运用指腹垂直向下按揉,可稍用力,按揉1~3分钟,可早晚各按揉一次。

月经不调按什么穴位、月经不调按那个穴位、月经不调按摩穴位 太溪穴

位置:位于人体的足部内侧,脚部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功效:该穴具有滋阴补肾、清热等功效。可治月经不调、手脚冰冷、咽喉肿痛、耳鸣、牙痛、肾脏病、精力不济、关节炎等症。

做法:用大拇指指腹按压穴位,注意不要用力过度,以不刺痛为度(孕妇若按此穴更要特别小心用力),左右脚上的穴位,每天早晚各按压1~3分钟。

月经不调、痛经、手脚冰冷的女性都非常适宜按摩太溪穴,有助于将阳气输入到体内,改善虚寒体质。

月经不调按摩能治吗

1、涌泉穴:按摩涌泉穴能强化肾脏功能,防治月经不调,更年期障碍,怕冷症等妇女病,对神经衰弱,精力减退,倦怠感,失眠,多眠症,晕眩,焦躁等也有一定的疗效。

涌泉穴位于人体的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第2、3趾趾指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与后三分之二交点上。一面缓缓吐气,用力按压两秒钟,反复做5次,请以同次数按压左右。

2、关元穴:防治生理不顺,精力减退,痛经,闭经等症,此外,对神经衰弱,失眠症,手脚冰冷,泌尿,生殖器疾病等也很有疗效。

关元穴位于人体的下腹部,前正中线上,从肚脐到耻骨上方画一线,将此线分五等分,从肚脐往下五分之三处,即是此穴。一面缓缓吐气,用力按压两秒钟,反复做5次,请以同次数按压左右。

3、天枢穴:按摩天枢穴不但能促进内分泌平衡,调理月经,还能缓解经前便秘,腹胀,腹泻等症状。

采用仰卧的姿势,天枢穴位于人体中腹部,肚脐向左右三指宽处。先一面缓缓吐气,用力按压两秒钟,反复做5次,然后用搓热的手掌按顺时针方向揉按腹部。

4、内关穴:对头痛,眼睛充血,恶心想吐,胸肋痛,上腹痛,月经痛,腹泻,精神焦躁等经期不适有很好的功效。

取此穴道应要患者采用正坐中仰卧,仰掌的姿势,内关穴位于人体的前臂掌侧,是在手腕的内侧,从近手腕之横皱纹的中央,往上约三指宽的中央。一面缓缓吐气,用力按压两秒钟,反复做5次,请以同次数按压左右。

5、血海穴:该穴为人体足太阴脾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能防治月经不顺,膝盖疼痛,更年期障碍,生理痛等。

正坐屈膝,血海穴位于人体的大腿内侧,从膝盖骨内侧的上角,上面约三指这筋肉的沟,一按就感觉到痛的地方,就是血海穴。一边呼气,一边用拇指罗纹面依次点按同侧血海穴49次。

月经不调患者按摩穴位可以起到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此外,经期中不适合喝浓茶,浓茶含有大量咖啡因,可服用维他命b6,有助于消除水份滞留、情绪不稳、乳房胀痛等症状,维他命b5、b12、l-酪氨酸可减轻紧张焦虑。同时,可以多做一些类似瑜伽的运动,不要做一些过于刺激的运动。

相关推荐

月经不调按摩什么穴位 按足三里

位置: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方法:去坐位。两手拇指端着力,置于足三里,反复按约2分钟,以酸胀向下扩散为宜。 功效:主要治疗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盆腔炎等妇科病症。

调理月经按摩图片 下肢按摩法调理月经

双拇指按揉三阴交,太溪,太冲等穴,每穴约1分钟,以酸胀为度。 三阴交:四指并拢,小指靠足内踝尖上,食指上缘平行线与胫骨后缘交点处。 太溪:内踝尖与跟腱之间凹陷处。 太冲:足背第一,第二脚趾间向上推,感觉一凹陷处。

月经不调试试自我按摩

预备式 平卧床上,双目微闭,呼吸调匀,左手掌重叠于右手背上,将右手掌心轻轻放在下腹部,静卧1~3分钟。 团摩下腹 左手掌心叠放在右手背上,将右手掌心放在下腹部,适当用力按顺时针、逆时针作环形摩动1~3分钟,以皮肤发热为佳。 功效:益气壮阳,交通心肾。 团摩脐周 左手掌叠放在右手背上,将右手掌心放在肚脐下,适当用力按顺时针绕脐团摩腹部1~3分钟,至腹部发热为佳。 功效:温经散寒,调理气血。 揉按关元穴 右手半握拳,拇指伸直,将拇指腹放在关元穴,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 功效:滋养肝肾,调经止痛。 搓擦腰

女性月经不调的几个治疗方法

按摩疗法 1、按揉血海穴 〔操作方法〕取坐位,将双手拇指指腹分别放在两侧血海穴上,用力按揉2分钟,以局部酸胀为度。 〔功效主治〕具有调经统血、健脾化湿的作用。经常按摩可改善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炎等 2、点揉照海穴 〔操作方法〕按摩者用手握住被按摩者踝部,用拇指点压照海穴约1分钟,然后顺时针方向揉1分钟,逆时针方向揉1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每日1次,7天为1个疗程。 注意经期及前后不可按摩。 〔功效主治〕此穴为八脉交会穴之一,具有滋阴清热、调经止痛的作用。 3、按摩足部反射区

月经不调可以试试按摩

预备式 平卧床上,双目微闭,呼吸调匀,左手掌重叠于右手背上,将右手掌心轻轻放在下腹部,静卧1~3分钟。 团摩下腹 左手掌心叠放在右手背上,将右手掌心放在下腹部,适当用力按顺时针、逆时针作环形摩动1~3分钟,以皮肤发热为佳。 功效:益气壮阳,交通心肾。 团摩脐周 左手掌叠放在右手背上,将右手掌心放在肚脐下,适当用力按顺时针绕脐团摩腹部1~3分钟,至腹部发热为佳。 功效:温经散寒,调理气血。 揉按关元穴 右手半握拳,拇指伸直,将拇指腹放在关元穴,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 功效:滋养肝肾,调经止痛。

月经不调自我按摩

月经不调是妇女月经病的统称,是指月经周期、经量、色、质上的改变而发生病理变化,包括月经先期(经期提前)、月经后期(经期延后)、月经先后无定期以及崩漏、闭经、经量过多、经色紫黑等病症。患者在专科治疗的同时,配合进行自我按摩,常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法操作简便,极易掌握。 先取仰卧位,以右手鱼际先揉按腹部的气海穴约1分钟,再以右手拇指指腹罗纹面依次点按双侧下肢的三阴交穴,每穴点按1分钟,最后以一手手掌按摩小腹部约1分钟。 再改取俯卧位,先以两手手掌在腰骶部上下往返反复按摩2分钟,再以双手拇指指端依次点按肾俞

月经不调按摩什么穴位 肾腧穴

位置: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 取坐位成立位.双手中桁分別按于两侧肾俞穴上,用力按楗30〜50次;或握拳用食指掌指关节突按揉穴位,擦至局部有热感为佳。 功效:此穴对月经不调痛经、腰酸腿痛有较好的疗效。

月经不调 自我按摩

患者在专科治疗的同时,配合进行自我按摩,常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法操作简便,极易掌握。 先取仰卧位,以右手鱼际先揉按腹部的气海穴约1分钟,再以右手拇指指腹罗纹面依次点按双侧下肢的三阴交穴,每穴点按1分钟,最后以一手手掌按摩小腹部约1分钟。 再改取俯卧位,先以两手手掌在腰骶部上下往返反复按摩2分钟,再以双手拇指指端依次点按肾俞、命门、八髎等穴各30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度,最后再以双手五指同时提拿双侧肾俞穴各3次。术毕。 注意,自我按摩如在经期前后进行,效果尤佳。

月经不调按摩哪里有用 最好按摩手法

血海穴可缓解月经不调的症状 【位置及取穴】:大腿内侧,取穴时,坐在椅子上,将腿绷直,在膝盖内侧会出现一个凹陷下去的地方,在凹陷的上方则有一块隆起的肌肉,顺着这块肌肉摸上去,顶端即是此穴。 【功效及主治】:调血和营,清热通络,宣达下焦。主治月经不调,膝痛等。 作为女人,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是颇为烦恼的日子。有规律、无疼痛地过了还算好,如果碰到不按规律“办事”的时候,可够女性朋友心烦的了。 我们可通过按摩血海穴来缓解月经不调的症状。血海穴是活血化淤和通络止痛的要穴,位置很好找,坐在椅子上,将腿绷直,在膝盖内侧

月经不调按摩哪里 掌揉血海穴

按摩方法:将双手手掌心放于同侧血海上,适度用力揉按0.5-1分钟,双下肢交替进行。 按摩功效:通络止痛,活血化瘀。 血海穴位置:屈膝,位于髌骨内侧上缘2寸,当股内侧肌突起中点处取穴,或正坐屈膝,用手掌按在膝盖骨上,掌心对准膝盖骨顶端,拇指向内侧,当拇指尖所到之处即是本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