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污染地区更易产下轻身宝宝
空气污染地区更易产下轻身宝宝
空气污染或致出生宝宝体重偏低
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呼吸病学》15日在线刊登的这篇研究报告称,这项研究共涉及欧洲12个国家近7.5万名女性,她们在1994年~2011年有过分娩经历。由英国、法国、西班牙等国人员组成的科研小组分析了这些女性受访者的生活环境、怀孕时长,以及新生儿性别、体重等状况。
结果发现,空气污染程度与新生儿体重偏低风险之间有关联。如果每立方米空气中PM2.5微粒的含量增加5微克,这一风险会升高18%。研究还显示,孕妇如果生活在交通密集地区也会增加新生儿体重偏低的风险。这项研究把足月出生的婴儿体重低于2.5千克定义为体重偏低。
研究人员说,虽然这一研究结果并不能将新生儿体重偏低直接归咎于空气污染,但至少显示出这一联系相当紧密,从而再次证实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不利影响,因此治理空气污染尤其是限制可吸入微粒排放十分必要。
盘点宝宝抗霾的妙招
雾霾天护理宝宝:注意房间通风的时间
很多人知道要开窗通风,特别是很多家长晚上开空调带宝宝睡觉,更要注意通风,但雾霾天气下不主张早晚开窗通风,最好等太阳出来再开窗通风,而且要注意开窗的时间,不宜开窗时间过长,尽量避免开北面的窗子。
雾霾天护理宝宝:要注意卫生、保湿
要保证房间的卫生,雾霾天气下卫生很重要,否则极易引发呼吸道疾病,清理卫生不给病菌以滋生之地;其次要保 湿,保证房间相对的湿度,让漂浮的粉尘易于沉淀和吸附在地面,尽量使用湿的抹布擦拭干净灰尘,以免被吸入呼吸道。
雾霾天护理宝宝:宝宝要减少户外活动
在雾霾天气时最好不要带宝宝进行户外活动,尤其早晨空气质量特别差,要等能见度高的时段进行,地点以树多草多的地方为好;另外也不要带宝宝到人多的地方活动,人多容易交叉感染,引发疾病。
雾霾天护理宝宝:多喝水
雾霾天我们要给多喝水,PM2.5通过呼吸进入人体,呼吸道首先受到影响。多喝水可以有效预防患上呼吸道疾病; 另外要给宝宝多吃清肺的食物,如黑木耳粥、猪血菠菜汤等等。
雾霾天护理宝宝:补充维生素D
由于雾天日照减少,儿童紫外线照射不足,体内维生素D生成不足,对钙的吸收大大减少,严重的会引起婴儿佝偻病、儿童生长减慢,要注意维生素D的补充。
雾霾天护理宝宝:外出戴口罩
雾霾天外出父母最好让宝宝戴上口罩。这样既可以隔离传染性病菌和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进入呼吸道,又可以防寒。要提醒父母的是,宝宝戴口罩不宜时间过长,一般6小时为上限,否则,长时间呼吸不到新鲜空气,会使自身抵抗能力下降。如想摘下口罩换换气,须到没有病毒感染的清洁区和人群不集中的地方。
雾霾天护理宝宝:给宝宝选个好口罩
当有预报已经出现阴霾天气时,爸爸妈妈应减少宝宝的户外活动,以免吸入更多的大气污染物。在这种雾霾的天气里,的确不太适宜带着宝宝到外面做剧烈的活动,但是也总不能宅在家里不出门,所以在减少宝宝户外运动的同时,可以选择树木比较茂盛的地方,这些地方负氧离子发生量比较大,危害性相对要小。
雾霾天护理宝宝:口罩记得清洗
口罩如果使用不当,或者不及时清洁,不但起不到防护的作用,还容易滋生细菌,引发更多的疾病。因此父母在选择儿童口罩时,应尽量选择正规厂家生产且有生产批号的口罩,不要购买三无产品。棉质口罩防尘防污染效果更好,不过因重复使用,每次使用前最好进行消毒处理。
口罩不能两面轮流戴,因为朝外的一面容易吸附病菌,如果没有清洗干净就把朝外的一面再朝内戴,容易感染病菌。口罩还要经常清洗,一般外出使用后用开水烫后清洗即可,如和患有呼吸道传染病的人接触过,要将口罩煮沸消毒,放口罩用的小口袋或布口袋要经常换洗。
雾霾天护理宝宝:经常洗手
手是传播多种疾病的媒介,脏手上面的感冒病毒能存活70个小时,而干净的手上则不易存活。所以,孩子在饭前便后、平时玩耍后一定要用流水洗净双手。
白玉兰的作用
第一、具有药用价值。
根:泌尿系感染,小便不利,痈肿。
叶:清热利尿;止咳化痰。主泌尿系感染;小便不利;支气管炎。
花:化湿;行气;止咳。主胸闷腹胀;中暑;咳嗽;前列腺炎;白带。
第二、具有食用价值。
以白玉兰花瓣、面粉、白糖调味拌和,入油锅煎后,则成一道香嫩的美食点心。若将粳米放锅内加水煮至粥将成,投入适量玉兰花瓣、山楂、蜂蜜稍煮为粥,食之酸甜适口,轻身明目。若将玉兰花瓣洗净控干水分,同等量白糖揉搓,装入瓶内封口,可作各种保健甜食馅或蒸糕的配料。
第三、具有观赏价值。
常用于园林观赏,小区,园林,学校,事业单位,工厂,山坡、庭院、路边、建筑物前。盛开时,花瓣展向四方,使庭院青白片片,白光耀眼,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再加上清香阵阵,沁人心脾。
第四、具有生态价值。
在气温较高的南方,12月至翌年1月即可开花。白玉兰对有害气体的抗性较强。如将此花栽在有二氧化硫和氯气污染的工厂中,具有一定的抗性和吸硫的能力。用二氧化硫进行人工熏烟,1公斤干叶可吸硫1.6克以上。因此,玉兰是大气污染地区很好的防污染绿化树种。
家庭空气污染危害
1,厨房内烹调产生的油烟会飘散到其他居室,吸附到墙壁、衣物和家具上,更重要的是其中含有致癌突变物。
2,冬季取暖烧煤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大量致癌的PAH。调查发现,北方非肺癌高发地区的农民肺癌原因之一是冬季家中燃烧蜂窝煤而不安装烟囱。液化石油气燃烧颗粒物的二氯甲烷提取物中,含有硝基多环芳烃,这是一种强致突变物。特别是某些产地的煤中含有较多的氟、砷等无机污染物,燃烧后污染室内空气。
3,居室内不清洁,环境湿热等原因会使致敏性生物滋生。主要的室内致敏生物是真菌和尘螨。主要来自家禽、尘土等。真菌的滋生能力很强,只要略有水分和有机物,即能生长。例如玻璃表面、家用电器内部、墙缝里、木板上、甚至喷气式飞机的高级汽油筒的塞子上也能生长。尘螨喜潮湿温暖,主要生长在尘埃、床垫、枕头、沙发椅、衣服、食物等处。无论是活螨还是死螨,甚至其蜕皮或排泄物,都具有抗原性,能引起哮喘或荨麻疹。
4,家庭居室内使用化妆品、杀虫剂、芳香剂等会造成空气二次污染,在室外空气良好的情况下要勤通风。
5,类似吸烟、宠物毛发、花粉飘散导致空气污染,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已成共识,这里不再赘述。
阴霾天更容易致癌吗
“一到阴霾天,就总觉得透不过气来”,是不少老百姓最直接的感受。但人们往往低估了这种天气对健康,尤其是对肺部的长远影响。
中国癌症基金会理事兼控烟与肺癌防治工作部主任、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主任支修益教授介绍说,目前癌症死亡率已经超过心脑血管疾病,位居我国城镇居民死亡原因的首位。而根据卫生部发布的“国内第三次死因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与生活方式相关的肿瘤呈急剧上升趋势,其中,肺癌更是比过去30年上升了近5倍。“可以说,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了‘肺癌第一大国’。”
“除了众所周知的烟草外,环境污染可以算是诱发肺癌的另一重要因素。”支修益认为。“空气污染地图”绘制者之一、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的阮清鸳告诉记者,空气污染严重的地区,人们患肺病等呼吸系统疾病几率明显高很多。此前,某民间报告援引卫生部数据称,我国每年因城市大气污染而造成的呼吸系统门诊病历35万人,急诊病例680万人,大气污染造成的环境与健康损失占中国GDP(国民生产总值)的7%。(《中国新闻周刊》2007年12月)
钟南山院士更以活生生的事例验证了这一观点。他直言说,他在接诊过程中发现,50岁以上的广州人哪怕没有肺部疾病,手术开出的肺都是黑黑的,“如果是红嫩嫩的那肯定不是广州人。”据介绍,近13年来,广州唯独肺癌发病率增加最快,其中又以空气污染严重的老城区发病率为高。而且只要一到阴霾天,广州呼吸病研究所的病人就能增加15%。但另一方面,广州地区吸烟人数却是下降的。“因此,从这一层面上来说,阴霾天甚至比香烟更容易诱发肺癌。”钟南山院士指出。
空气污染与糖尿病发病率有关
1、空气污染与糖尿病发病率有关
一项针对4000名生活在洛杉矶的黑人妇女的研究表明,那些住在汽车尾气严重污染地区的妇女们患上糖尿病和高血压的几率更高。
研究发现,住在汽车尾气主要污染物氧化氮含量较高地区的黑人妇女,其患糖尿病的几率比住在空气清新的地区的黑人妇女高了25%,患高血压的几率也高了14%。
研究者发现长期暴露在交通污染导致的恶劣空气中,可能会增加糖尿病的发病几率,这对那些生活方式健康、不吸烟以及经常锻炼的人更为明显。
2、清晨与傍晚空气好?
人们习惯上认为锻炼身体以早晨为最佳,其次是黄昏,因为那时的空气最新鲜。可实际上却恰恰相反,研究证明,在一般情况下空气污染每天有两个高峰期,一个为日出前,一个为傍晚。据检测,在一天24小时中,上午、中午和下午空气污染很轻,其中上午10点左右和下午3~4点空气最为新鲜。
这主要是由于气象因素造成的,由于昼夜间的垂直温差明显变化,当地面温度高于高空温度时,地面的空气容易上升,污染物容易被带到高空扩散;当地面温度低于高空温度时,天空中就形成逆温层,它像一个大盖子一样压在地面上空,使地面空气中各种污染物不能扩散。而一般在夜间、早晨和傍晚最易出现逆温层。
盘点提高宝宝免疫力的8个蠢事
“蠢事”1:只吃细粮,不吃粗粮
作为营养素的主要物质蛋白质倘若摄取不足,免疫机能就会下降。对于补充蛋白质,人们总觉得给宝宝吃得越精细越好。其实不然,粗粮可提供细粮所缺乏的营养成分,达到平衡膳食、合理营养的目的。
温馨提示:宝宝1岁之后,吃固体食物是最合适的选择。
“蠢事”2:不允许宝宝生小病
天气一冷,妈妈怕宝宝着凉,就不让宝宝出门。这么一来,宝宝的呼吸道长期得不到外界空气的刺激,得不到锻炼,更容易感染疾病。
不得病的宝宝永远没有免疫力。对于一些小病,妈妈只需要认真对待,密切观察,不必惊慌。很多研究证实,宝宝经常患一些小病,有助于免疫力的提高,对预防严重的疾病很有好处。
温馨提示
1.别轻易认为身体常生病的宝宝就是抵抗力差。很多常生病的宝宝会在4岁后患病次数逐渐减少,所以并不见得是抵抗力差。
2.想宝宝少生病,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日常户外运动和身体锻炼,逐渐提高宝宝的体质和免疫机能,增强自身抗击病毒细菌感染的能力。
“蠢事”3:过于干净
免疫系统能对传染病原形成免疫记忆,万一再次遇上,可以很快将其消灭。如果你家太干净,宝宝没有机会通过感染产生抗体,抵抗力反而会减弱,并可能导致过敏和自体免疫失调。
给宝宝创造的环境不是不让他接触细菌,而是要控制接触细菌的浓度。平时要保持的是空气清洁,而不是无菌。宝宝少量地、经常地接触细菌,对增强免疫力非常有利。
温馨提示:平时只要使用一般的肥皂和水就能达到清洁目的,不需要用消毒剂消毒,也不要每天都使用。
“蠢事”4:重视室内活动,忽略户外活动
如果担心天气变化、外面空气污浊、温度下降、易造成宝宝生病,所以就门窗紧闭,这样做是完全不对的。
从病菌、灰尘种类或总量来说,屋里一定比外面少,但从某一种细菌或病毒的浓度来说,屋里比外面多。病毒和细菌达到一定浓度才能致病,而密闭的环境有利于细菌和病毒的繁殖,通风的房间细菌浓度明显降低。
每天带宝宝到户外接受一些自然光照,有利于免疫系统正常工作。尤其是新生儿,每天的日晒可以有效防止佝偻病和尿布疹的发生。
温馨提示:定时打开门窗换气,保证宝宝的房间空气流通。每天至少换气两次,时间选择在上午9~11点和下午3~5点空气污染低的时段,每次不少于45分钟。
“蠢事”5:提高宝宝免疫力靠药物
除了接种疫苗外,其他药物和免疫调节剂具有一定的抗御疾病能力,但其中所含的抗体,并不是针对某一种特定细菌或病毒的特异性抗病物质,因此不是万能的预防药。
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丙种球蛋白。长期反复使用,会抑制自身合成丙种球蛋白的能力,降低抗病力,还有可能引起过敏等不良反应,甚或肝炎、艾滋病等。一般来说,具有正常免疫功能的宝宝是不需要的,若出现了免疫功能低下的情况可以酌情选用。
温馨提示:在为宝宝选择免疫调节制剂之前,最好到医院进行免疫功能测试,切忌盲目使用,否则不仅无助于增强宝宝的抗病力,反倒可能招灾惹祸。
“蠢事”6:动不动就用抗生素
感染不是很严重时尽量不要用抗生素,最好靠自身的抵抗力使免疫系统得到锻炼。这样当下次再遇到同样的“敌人”时,已经训练过的免疫细胞便会产生出有针对性的免疫力,从而保护身体安全。滥用抗生素会增加耐药性,也会引发其他疾病。
“蠢事”7:轻睡眠重玩耍
宝宝一天天长大,有了自己的想法,玩耍成了生活的主导。为了宝宝不哭闹,为了减少自己看护的疲劳,大多数妈妈就依着宝宝想玩就玩,结果导致宝宝睡眠不足。
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可以使身体迅速恢复,尤其在宝宝疲劳和疾病前后,休息和放松更不容忽视。
温馨提示:每天应保证新生儿睡16~20小时,6~12个月的婴儿每天睡14~15小时。
“蠢事”8:少喝水多污染
外出时妈妈图方便不给宝宝带水,也不注意周围环境的污染情况,结果给宝宝带来伤害。
外出最好给宝宝背着水壶,随时可以喝水。多喝水能保持黏膜湿润,是抵挡细菌的重要防线。生活中也要注意周围及室内的污染情况,多带宝宝到空气清新的公园、绿地等地方做户外运动,以增强体质,增强宝宝的免疫力。
婴儿长期吹空调有哪些危害
1、宝宝长期吹空调易患空调病
空调病主要是由于空调的低温、室内环境的污染引发的人体健康问题。最常见的症状是鼻塞、鼻痒、伤风、流泪等,有的还伴有发烧、腹泻、咳嗽等症状。病情严重的还会发展为肺炎。如果宝宝长时间在空调房里,加上本身宝宝身体免疫力就差,空调病就会容易伤害到宝宝健康。
2、宝宝长期吹空调易患肺炎
由于宝宝皮下脂肪少,毛细血管丰富,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成年人不能感受到的温差,宝宝却能明显地感受到。在空调房里的冷空气环境下,宝宝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孔闭合,交感神经兴奋,内脏血管收缩,胃肠运动减弱,抵抗力减弱,加上空调内各种细菌、霉菌生长繁殖,空气被污染,所以非常容易患上肺炎。
3、依赖空调降低体温调节功能
不要让宝宝过于依赖空调,因为这的确会使得孩子的体温调节功能降低,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变差,因此父母最重要的是掌握好“度”。父母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地给宝宝出汗,不鞥你因为天气 一热就给宝宝吹空调。另外长期呆在封闭的空间里,空调散热片上的细菌也会影响宝宝的健康。而且与外界环境长期隔绝,忽冷忽热,更容易造成“热感冒”。
孕妇取暖应避免使用暖宝宝
寒冷的季节,怕冷的女孩们都喜欢抱着暖宝宝。但是专家表示,孕妇应避免使用暖宝宝这类产品,以防止增加胎儿发育异常。普通女性也应该少用。
暖宝宝虽好但并非每个人都适用,尤其是孕妇和儿童,应尽量避免使用。对很多孕妇而言,避免在孕期接触寒凉物质已是一种常识,事实上,同样的道理,怀孕期间孕妇最好也能远离过热的物质。孕妇发烧对胎儿来说就是件很危险的事,体温从37℃上升到39℃,畸形、流产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
对于普通女性,像暖宝宝、热水袋这类取暖设备,长时间接触的话会在皮肤上形成火激性红斑。这是因为接触到较高温度,局部皮肤变干变薄,造成皮下毛细血管的损伤而产生的。火激性红斑呈紫红色,网纹状,看上去像是大理石,这些斑有些甚至到了夏天都难以褪去。此外,使用这些取暖设备最好不要超过6小时。容易痛经的女性,经期时可在小腹贴暖宝宝,但不宜太久。敏感肤质的人也不适合长时间使用暖宝宝。
孕妇取暖要注意什么?
别让暖气伤了自己的健康
集中供暖最让人头疼的一点,就在于温度不能自主调节。人们体质各自不同,对温度的需求也大相径庭。有的人喜欢凉快些,有的人则偏好身体能微微出汗的状态。
其实,温度偏低一些,反而对健康更有利。有研究证明,热带地区的人寿命短,而寒带地区的人寿命相对更长。冬季室内温度控制在23—26摄氏度,且尽量靠近下限,是比较合适的。所以建议每个家庭可以买个温度计,便于控制室内温度。
此外,一到冬天,很多人家里都紧闭窗户,怕冷气进来,热气散发出去,降低室内温度。而集中供暖温度不能自主调节,室内空气流通不畅,也会降低身体抵抗力。建议每天都要给房间通风,保证室内空气新鲜,最好的通风时间是在上午10点到下午三四点之间。清晨空气污染较严重,不建议打开窗户。通风时还要观察有没有雾霾,若是能见度低,就先别开窗,以免造成室内环境污染。
为了好通风,建议装修时安装能打开上缘的窗户。这样开窗时能避免冷风直吹到人身上,减少感冒,也能防止雨雪打入屋子。若家里房间较多,可以逐个房间通风,能保证居室的整体温度。最后需要提醒的是,南北通透的房子通风效果较好,高层建筑效果较差,通风时间应相对延长。
孕妇、孩子少用电热毯
电热毯的电磁辐射量较高,孕妇、儿童最好谨慎使用。电热毯不适合铺在软床垫上,否则电热丝容易受到抻拉,易断裂、漏电。电热毯适合在睡前开启,睡觉时一定要关掉。如孩子有尿床习惯或老人大小便不能自理,也最好不要用。
最好用大理石铺地
地暖是千年以前就被利用的取暖方法。1930年,美国开始推广使用地暖。如今,不少中国新建小区也开始采用地暖。
地暖能有效解决传统散热片局部温度高、均热效果差的问题,避免在同一房间内出现大的温差变化。相对于空调在室内造成的空气对流,安装地暖的房间内空气对流小,不会导致空气对流所产生的尘埃飞扬及积尘,有效地保护了呼吸器官。同时,人体头部温度最高,脚部温度最低。地暖中地面温度高,天花板温度低,室内空间温度分布与人适宜的温度一致。
但如果是新房铺设了地暖,在前两年,一定要注意室内污染问题。这是因为铺设地暖的地板,多采用两种材料,一个是复合地板,如强化复合木或实木复合等,其稳定性较好,热胀冷缩几率也较低,但含有甲醛等有害物质,尤其是新铺的地板。实木地板不适合铺设地热,因为其含水率偏高,遇热容易变形。从安装技术上来说,实木地板铺装时要打龙骨,龙骨中间有空气,这样会降低热效率。第二,瓷砖和地砖等石材,其散热效果非常好,建议在客厅采用,以达到最好的效能。然而,石材在持续烘烤中,可能释出放射性物质,造成室内污染。
因此,铺地暖的家庭在入住后前两年,一定要多通风换气,要选择合格、正规品牌的木材或石材。少用红色花岗岩,尽量用大理石,能降低放射性污染物给健康带来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