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尿管拔出后病人怎么恢复自己解尿
导尿管拔出后病人怎么恢复自己解尿
导尿管拔出后排尿困难的引导方法,最简单省事的有:吹一下口哨引引,一般不太严重的都可以恢复。可以打开水龙头放水,听听流水的声音,通过听觉刺激大脑皮质从而达到排尿的效果。按摩和热敷,热敷按摩可以使肌肉放松,促进排尿,也可以轻轻按压小腹膀胱协助排尿。
出现这种情况时,你一定不要有压力,放松心情消除焦虑和紧张的情绪,找一个隐蔽的环境,关闭门窗打开水管听着水流的声音可以促进排尿。多喝水多吃利尿的水果,使膀胱充盈有想尿尿的意向。
插导尿管的详细步骤
插尿管是以天然橡胶、硅橡胶或聚氯乙烯制成的管路,可以经由尿道插入膀胱以便引流尿液出来,导尿管插入膀胱后,靠近导尿管头端有一个气囊固定导尿管留在膀胱内,而不易脱出,且引流管连接尿袋收集尿液。插尿管是为了解除由于分娩手术导致的排尿障碍而进行的手术,一般剖腹产前需要插尿管。
剖腹产一般术前就要插尿管,是从尿道口插入的,尿道口在阴道口上方,插时有点感觉,但谈不上疼痛,导尿管是有弹性的,尿道也是有弹性的,所以不用太紧张。一般在术后24小时内,医护人员就会把尿管拔出,鼓励产妇自己下床小便。但如果产妇依然无法自行排便,医生可能会再插一次尿管。
而顺产在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插尿管的,顺产时插尿管的情况只存在因为生产过程中膀胱受到压迫,功能暂时丧失,而又不能及时恢复的人。女性生产后身体里有很多多余的水要排出,为了帮助产妇及时排尿才采用插尿管这样的方式。
手术后的有什么注意事项
术后6小时可进食
手术后6小时后可进食流质食物,如蒸蛋羹、清鸡汤、藕粉等;避免吃胀气的食物,如牛奶、豆浆等;排气后可吃些粥、汤、面等半流质食物,再过渡到普通饮食,饭菜应多样化,荤素搭配。
及早活动
术后当麻醉消失后,可稍微进行简单的上下肢伸展活动,24小时后练习翻身、坐起,并下床慢慢活动,略作步行;这样不仅能增强胃肠蠕动,尽早排气,有利于恶露排出,而且还可预防肠粘连及静脉血栓。
及时排尿
一般术后第二天,麻醉药物的影响全部消失后,膀胱的肌肉才恢复排尿功能,这时可以拔出导尿管,拔出后3~4小时后应及时排尿,以免导尿管保留时间过长而引起尿路感染。
保护伤口
平时注意伤口不宜沾水,平时全身的清洁宜采用擦浴,术后两周后,待伤口愈合,才可以采用淋浴。
剖宫产新妈六点需注意
从中医上讲,剖宫产后产妇的基本病机为气血亏虚、血脉瘀阻。产妇术后进行科学的调养,对身体恢复有着重要的意义。比如产妇在手术时失血,直接导致产妇气血亏虚。术后疼痛,影响产妇的休息,最终可延缓身体的恢复。为使子宫的损伤最小,剖宫产时多采取横切口。中医学认为,横切口会阻断经脉中经气的畅通运行,从而影响相应腑脏功能,不利于产后的恢复。
新妈在产后调养时,应该注意以下六个方面:
1.剖宫产术后的产妇身体恢复较慢,不能与阴道自然分娩者一样在产后24小时后就起床活动。应注意多休息,最好取半卧位。
2.多做翻身动作还可促进肠蠕动功能及早恢复,使肠道内的气体尽快排出,以帮助减轻腹胀。采取半卧位并配合多翻身,可促使恶露排出,避免恶露瘀积在子宫腔内而引起感染,也利于子宫切口的愈合。
3.术后24小时后应拔出导尿管,鼓励产妇自行解尿。缩短导尿管保留时间,可减少尿路感染的危险性。
4.注意手术切口的清洁,2周内避免腹部切口沾湿。适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寒感冒。咳嗽或打喷嚏会增加腹内压,影响伤口愈合。
5.保持愉快心情,使气血平和,免生他病。精神紧张、愤怒、惊恐,则易扰动气血,导致产后血晕及产后血崩等疾病。
6.产后应依据身体的恢复情况尽早下床活动,避免长时期的卧床。拆线后宜进行产后健身锻炼。
急性脊髓炎病人标准护理计划
急性脊髓炎是指非特异性局限于数个节段的急性横贯性脊髓炎。临床特点为病变水平以下肢体瘫痪,各种感觉缺失,膀胱、直肠、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常见护理问题包括:
①生活自理缺陷;②废用综合征;③感知改变;④尿潴留;⑤充溢性尿失禁;⑥有发生褥疮的危险;⑦潜在并发症-泌尿系感染;⑧潜在并发症-坠积性肺炎。
生活自理缺陷
[相关因素]截瘫。
[主要表现] 瘫痪肢体肌张力低,不能进行日常生活活动,依赖性增强。
[护理目标] 病人卧床期间感到清洁舒适,生活需要得到满足,病人能进行自理活动,如梳头、洗脸、入厕、沐浴等。 病人恢复到原来的日常生活自理水平。
[护理措施] 将病人经常使用的物品放在易拿取的地方,以方便病人随时取用。 评估病人患肢的活动能力,与病人共同制订护理计划。 协助病人完成生活自理活动,如:穿衣/修饰、卫生/沐浴、入厕、进食等。 鼓励病人主动寻求帮助。 指导病人穿松柔软的衣服,穿不用系带的鞋。做好洗脸、洗脚、擦澡等生活护理,保持床单位整洁、干燥,防止褥疮的发生。
[重点评价] 病人生活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是否感到清洁、舒适。 病人能否恢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自理水平如何。 废用综合征 [相关因素]截瘫。
[主要表现] 双下肢甚至双上肢活动障碍。 病人被迫采取被动体位。 肌肉不发生废用性萎缩。
[护理措施] 给病人及家属讲解活动的重要性,帮助和指导家属为病人瘫痪肢体进行被动运动。 与病人和家属共同制订活动计划,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关节功能位,防止关节因变形而失去正常功能。在病人足底可以垫木板或穿硬底鞋,使足背屈90度。给病人进行肢体按摩,防止肌肉萎缩。 帮助病人进行肢体被动活动,防止关节强直,指导并协助病人进行主动运动。 鼓励病人在主动/被动活动中,练习锻炼肌肉的力量和耐力。 恢复期病人,鼓励并协助其做肢体康复锻炼,并逐渐增加活动时间和运动量。 加强对病人的保护,其活动范围内的障碍物应清除。
[重点评价] 病人瘫痪肢体能否恢复自主活动,如自行行走、扶行,能摆腿等。 是否发生关节变形和肌肉萎缩。
感知改变
[相关因素] 脊髓损害,感觉传导通路损害。
[主要表现] 病人痛觉减退或消失,病人触觉、痛温觉减退或消失,病人深感觉减退或消失。
[护理目标] 病人不发生受伤,促进知觉恢复。
[护理措施] 每天用温水擦洗感觉障碍的身体部位,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感觉恢复。 指导病人经常做肢体主动锻炼。 给予肢体按摩和被动运动。 注意给病人肢体保暖,但慎用热水袋,如用热水袋时,水温不宜超过50℃,以防烫伤。 保持床单整洁,干燥,无渣屑,防止感觉障碍的身体部分受损。 协助翻身,每2小时1次,并做到勤按摩、勤更换、勤整理、勤擦洗,防止发生褥疮。 经常给病人做知觉训练,如用纸、毛线等刺激浅触觉,温水刺激温度觉,用针灸刺激痛觉等。
[重点评价] 病人是否发生受伤,病人知觉障碍程度是否减轻。 病人知觉是否恢复,具体指痛觉、触觉、温度觉、深感觉是否恢复。
尿潴留
[相关因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主要表现] 病人不能自主排尿。 膀胱充盈,膀胱区膨胀,高出耻骨联合平面以上。
[护理目标] 病人能在帮助下排尿。 病人恢复排尿功能。
[护理措施] 观察下腹部膀胱区膨胀情况,膀胱触诊,了解膀胱内充尿情况。 指导病人家属采取便于排尿的方法: 让病人听流水声或用温水冲洗会阴部。 按摩膀胱部位。按摩可增加膀胱内压力,同时可以使尿道括约肌放松。 在膀胱区作湿热敷,促进排尿。 遵医嘱给予拟交感神经药,注意观察药物的作用与副作用。 必要时予间歇性导尿或留置导尿管。 导尿的病人应加强会阴部的清洁,定期做尿培养,防止发生泌尿系感染。
[重点评价] 病人在何种方式下排尿,如间歇性导尿或留置导尿,湿热敷膀胱区后自行排尿等。 排尿的功能是否恢复。
充溢性尿失禁
[相关因素] 脊髓损伤。 与脊髓损伤后会阴部刺激症有关。
[主要表现] 病人不能控制排尿。 由于脊髓神经受累,对膀胱充盈和尿意不能及时作出反应。 由于尿潴留,使膀胱膨胀、压力增高而不由自主地排尿。
[护理目标] 病人皮肤完整性没有受损。 尿失禁次数减少。 病人恢复自主排尿。
[护理措施] 尿失禁后,用温水擦洗臀部和会阴部皮肤,更换干净衣裤,会阴部皮肤洒肤疾散类的粉剂,防止皮肤完整性受损。 保持床单干燥、平整、无渣屑。 考虑使用体外接尿管。如给男病人用避孕套制作的体外接尿管。给病人间歇性导尿。遵医嘱留置导尿,定时开放导尿管每4个小时1次。 导尿时,应注意无菌操作,定时更换引流袋和作尿培养,防止泌尿系感染。 导尿时,应注意观察尿液的颜色、透明度、量等,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重点评价] 病人会阴部和肛周皮肤是否完整。 病人是否恢复自主排尿。 留置导尿时,尿液的颜色、透明度是否正常。 尿培养结果如何,是否发生泌尿系感染,有发生褥疮的危险。
教你剖宫产妈妈产后护理
剖宫手术是在麻醉情况下切开产妇的腹壁及子宫壁,从子宫中取出胎儿及附属物,然后将子宫壁及腹壁各层组织缝合的一种手术,是解除孕妈妈及胎儿危急状态的有效方法。
产后护理
1、少用止痛药物
剖宫术后,麻醉药作用逐渐消退。一般在术后数小时,新妈妈的伤口开始出现疼痛。为了让新妈妈能很好的休息,医生在手术当天或当天夜里会用一些止痛药物。在此之后最好不要再用止痛药物,因为它会影响新妈妈的身体健康,尤其是影响肠功能的恢复。所以,要做好思想准备,忍耐一些疼痛。
2、术后多翻身
由于剖宫产手术对肠道的刺激,加上受麻醉药的影响,新妈妈在产后会有不同程度的肠胀气,会感到腹胀。如果多做翻身动作,会使麻痹的肠肌动功能恢复更快,肠道内的气体会尽早排出,接触腹胀。
3、宜取半卧位
剖宫产后,新妈妈不能像正常分娩的新妈妈一样产后24小时就起床活动,因此,恶露相对不易排出。如果采取半卧位。同时配合多翻身,可以促使恶露排出,促进子宫复旧。
4、产后尽力排尿
手术后,医生会在新妈妈身上放置导尿管,一般在术后24~48小时,膀胱肌肉恢复收缩、排尿功能后拔掉导尿管。拔管后要尽量努力排解小便。长时间保留导尿管容易引起尿路感染。
另外,只要体力允许,在导尿管拔除后,要尽早下床活动,逐渐增加活动量,这样不仅可以促进肠蠕动和子宫复旧,还可以避免术后历粘连及血栓性静脉炎的形成。
剖腹产的尴尬插尿管那些事儿
备皮
首先科普一下啥叫“备皮”,就是将阴毛剃掉。你肯定会觉得奇怪:选择剖腹产为啥还要剃啊,宝宝又不从下面出来,直接肚皮来一刀。我当时也是这么想,不过医生给出的答复是:便于产后消毒,而且接下来要插导尿管,另外产后生有恶露,没毛更卫生,方便清理。
插导尿管
躺在手术台上,听到医生正在有条不紊地指挥。插导尿管,说不疼那是假的,一开始涨涨的感觉,接着有点胀痛。就是一根管下面带个小袋子,直接插进,不用担心漏出来,袋子是计数用的,满了要倒。不过很快我就处于麻醉下的昏迷状态了。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总之宝宝出生了,别以为生完了就可以拔掉这跟管子了。不可以!医生说还要保留24小时。
这接下来的24小时才难受,翻身什么的要小心,要是被不小心拽下重插一次就惨了。对了插尿管期间不能穿裤子,不能洗屁屁,每天消毒,然后底下湿乎乎的,恶露也排出来流到垫子上,还得盖着被子,现在回想都难受啊!主要是心里很想弄干净却无能为力啊!
插导尿管的详细步骤
听完我的个人经历,下面来介绍一下,医学的专业解释以及步骤是怎么样的,方便准备剖腹产的准妈妈们都有个心理准备。
插尿管是以天然橡胶、硅橡胶或聚氯乙烯制成的管路,可以经由尿道插入膀胱以便引流尿液出来,导尿管插入膀胱后,靠近导尿管头端有一个气囊固定导尿管留在膀胱内,而不易脱出,且引流管连接尿袋收集尿液。插尿管是为了解除由于分娩手术导致的排尿障碍而进行的手术,一般剖腹产前需要插尿管。
剖腹产一般术前就要插尿管,是从尿道口插入的,尿道口在阴道口上方,插时有点感觉,但谈不上疼痛,导尿管是有弹性的,尿道也是有弹性的,所以不用太紧张。一般在术后24小时内,医护人员就会把尿管拔出,鼓励产妇自己下床小便。但如果产妇依然无法自行排便,医生可能会再插一次尿管。
而顺产在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插尿管的,顺产时插尿管的情况只存在因为生产过程中膀胱受到压迫,功能暂时丧失,而又不能及时恢复的人。女性生产后身体里有很多多余的水要排出,为了帮助产妇及时排尿才采用插尿管这样的方式。
插尿管的步骤:
1、医护人员洗手,清除手上的病菌以预防感染。
2、准备用具:棉枝一包,透气纸胶布一卷,塑胶袋一只,便盆,生理食盐水或煮沸过的水,优碘消毒溶液(视需要)。
3、开始插尿管。将便盆放入病人臀部。用手分开阴唇或回缩包皮。以棉枝沾湿生理食盐水或煮沸过的水,清洁靠近导尿管口端的导尿管约一寸(2.5公分),每次使用一枝棉枝,将脏的棉枝,随手丢入准备好的塑胶内。
4、检查有没有任何结痂或不正常引流物或分泌物。如果有,医护人员需立即处理。
5、将导尿管以透气胶布以井字形贴法固定在病人大腿内侧,每天须更换黏贴部位,防止长期黏贴或导管压迫,造成皮肤损伤。
宫颈癌患者手术后的注意事项
(1)体位:术毕回病房后应给予去枕平卧位,6小时后予半卧位(改体位时间根据麻醉要求而定)。
(2)饮食:禁食6小时后予全流质饮食,术后第1天开始口服四磨汤;肛门排气后予半流质饮食;排大使后进普食。
(3)功能锻炼:术后翻身每2小时1次,被动活动下肢,术后3天下床活动。
(4)病情观察:术后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呼吸,每30一60分钟测量1次至平稳;注意伤口敷料有无渗血,并及时更换敷料;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颜色及量,做好记录。术后12小时引流液为血性,但引流量不超过300 mL。如12小时后引流液色鲜红且量增加,则有内出血可能,应及时通知医师做出相应处理。
(5)导尿管护理:妥善固定,防止脱落;留置导尿管期间每天外阴抹洗2次;鼓励患者多饮水,每天饮水量达2 000 mL以上,以稀释尿液,达到冲洗膀胱的作用;术后第7天开始夹闭尿管,每2至3小时开放1次,晚间一直开放,以锻炼膀胱收缩功能;尿管拔出后,嘱患者每1~2小时排尿1次;拔管后仍不能自行排尿者,或拔管后测残余尿量>100 mL时,应重新留置导尿管,继续训练膀胱功能。
前列腺切除术的关键步骤及术后处理
随着各种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在医学上的疑难杂症,也一一被破解,其中前列腺切除术也是医学方面的重要突破,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此项技术的关键性步骤有哪些?
前列腺切除术的关键步骤
1.盆腔淋巴结切除;
2.打开盆内筋膜,部分切除耻骨前列腺韧带;
3.缝合结扎并离断Santorini背静脉复合体;
4.在前列腺尖部切开并离断尿道(有时术中在此时进行吻合口缝合);
5.将前列腺与神经血管束分离;
6.结扎并离断前列腺侧蒂;
7.离断并重建膀胱颈;
8.切除精囊和输精管壶腹部;
9.进行膀胱尿道吻合。
术后处理
为牵拉气囊导尿管,尿道外口系拴之纱布应在术后2~3h内松解,以防长时间牵引压迫括约肌,引起尿失禁。气囊三腔的细管接冲洗器,粗管接引流管,引流管接头内口径应大,用等渗盐水或1:5000呋喃西林液持续冲洗,若渗血较多,第1天可用冷盐水冲洗。第1个24h内需注意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应多于冲洗液,否则需用冲洗器冲洗,观察有无血块或组织碎片阻塞,同时检查下腹部有无液体外渗。即使不是用耻骨上穿刺持续引流,而用Reuter回流式改进型切除镜,膀胱无穿刺孔,若引流不畅,膀胱内压增加,也可使冲洗液通过外科包膜渗漏至膀胱外间隙,引起水中毒或感染。术后要求病人经常翻身,四肢稍作活动,防止下肢血栓形成和肺部并发症。术后第2天起,每天气囊导尿管水囊抽放水5ml,若引流液已无血色(多数在48h),于术后72~96h拔除气囊导尿管。拔管时先抽净水囊中液体,快速冲洗和引流,将管拔出3cm,至前列腺窝,将窝内小血块或小碎片冲出。而后膀胱内灌入和保留冲洗液200m1(以便第1次排尿时有足够液体将前列腺窝内残留血块和坏死脱落组织冲出,同时减少疼痛),拔出尿管。气囊导尿管拔出后,嘱病人每日饮水至少1500m1,以便有足够尿液冲洗膀胱尿道。至少5d内不宜坐软沙发,以免前列腺窝受压出血。活动逐渐增加,勿操之过急。一定反复告诉病人,由于前列腺窝创而末愈,拔除尿管后,排尿开始和终末可能会有些疼痛和血尿。尿频和尿道灼痛将持续2周或2个月(多数为1个月)。术后,肛门排气后即可进半流质饮食,根据个体情况,l~2d后进普食,为防便秘挤压前列腺窝继发出血,参考病人术前大便情况,给予润肠剂、肛门内灌注开塞露20ml,必要时直肠内插人导尿管行灌肠。
如何解决直肠癌排尿难问题
因此直肠癌患者在进行根治手术3天~5天后,常规要求进行夹导尿管训练。为不影响睡眠,这个训练一般在白天进行。训练时用夹子夹导尿管每2~3小时,再开放20分钟~30分钟。这样训练1~2周的时间,患者一般就可感觉到尿意,说明此时的排尿功能感觉神经已经开始恢复。如尿意明显,则表示排尿功能的感觉神经已基本恢复。由于排尿功能的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是交织在一起的,因此感觉神经恢复之后,运动神经也会随之恢复。此时便可以拔出导尿管,让患者自行排尿。手机下载抗癌卫士软件查看更多。
一般来讲,正常人一次小便量在200毫升~300毫升以上。如过患者拔除导尿管后能解出200毫升~300毫升尿液,说明排尿功能已基本恢复。如解不出小便或解出量过少,则说明排尿功能没有恢复,此时也可以通过小便后B超检测膀胱残余尿来确定,如超过50毫升则说明排尿功能没有恢复。此时还应继续留置导尿管,再持续训练。
每留置1周更换一次导尿管,一般患者会在1个月左右恢复排尿功能,但有少数患者需要3~6个月才最终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