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可以治疗关节痛吗
艾灸可以治疗关节痛吗
艾灸,是治疗关节疼痛的最好方法
艾灸袪风散寒除湿,可谓是风湿的天敌。同时借助艾灸补肾、健脾的扶正作用,可以调动机体增加元气的补益,发挥其治疗效应,在“扶正”与“袪邪”的同时,达到标本兼顾。
艾灸可温经通络、祛瘀散寒,不仅可以缓解局部的关节疼痛,用艾灸治疗特定的穴位还可以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达到从根本上治疗关节炎的目的。
配穴:膝眼、阴陵泉、阳陵泉、疼痛点,以上穴位循环灸。
艾条一根(药店可以买到,一元多一根)
打火机一个(点火用)
铁制容器或烟灰缸。
艾灸方法:
将艾条点燃,将点燃的一头对准需要熏灸的地方,离皮肤2-3厘米左右,灸到皮肤潮红,个人能耐受的热度即可。
灸的部位:膝盖感觉疼痛的地方(中医里面叫阿是穴),反正感觉最痛的地方就对了。足三里。这是艾灸非常常用的穴位,古人若要外出长途旅游,经常灸这个穴位,所以,各位即便膝盖不痛的,用艾条灸灸这个穴位也好,可以起到非常好的预防保健作用。足三里在哪里呢?把手放在膝盖下面,当外膝眼下三寸(四指宽度),就是足三里所在。
解溪。解溪也是一个穴位。解溪比较好找,在脚背和小腿的连接处,脚背靠近小腿处正中的地方。
涌泉。涌泉这个穴位在脚板底,足心前三分之一的凹陷处。
穴位找不准没关系,艾条灸的面积比较大的,艾灸基本上不会出什么事故,只是烟味有点大,有无烟的艾条,但我觉得效果不如普通艾条。还有的人经络比较敏感,艾灸的时候能够感受到热量循经络传导,这更好操作,可以沿着热量传导的经络进行熏灸。
艾灸的顺序是先上后下,不要先下后上,先下后上可能会上火。
抑郁症艾灸哪里最好 神门
神门穴位于手腕处,掌心朝向自己时,在小指向下延伸、手腕关节的横纹处,有个骨头之间的凹陷处。
神门穴有镇静安神、舒缓神经的作用,主治心痛心烦,惊悸怔忡,健忘失眠,癫狂,痫症,目黄,失音,喉痹,胁痛,腕关节痛等,很适合用于艾灸治疗抑郁症。
艾灸如何治疗膝关节痛
去年看到一篇报道:说是30岁的杨女士为刷朋友圈的排名。她开始迷上微信运动,为了获得榜首,连续几晚暴走3万步,结果有天半夜醒来,发现双腿僵硬,全身无力,膝盖剧痛,到医院检查发现膝关节严重受损......
因为生活习惯问题,比如“久坐少动、过度劳损、空调受寒、穿衣受寒”膝关节痛在我国已呈年轻化趋势。
膝关节腔里,没有血管和神经,只有关节滑液。如果你的膝盖发冷,对不起已经寒入骨了,还不开始保养,那么下一步就是痛、骨质损伤......
艾灸阳气足,驱赶寒气效果好,在病痛处艾灸,可以说是当次见效!而中医艾灸治疗膝关节痛也有一套自己完整的理论依据:
中医艾灸认为疼痛点在膝部的经脉和经筋;局部感受风寒之邪,遂致气血阻滞而成。根据“穴位所在,主治所及。经脉所过,主治所及”,近取及循经取患部穴位。
那么疼痛点作为主灸点,膝盖上的”膝眼、鹤顶穴“要灸。附近的“血海、阳陵泉”灸一灸也很好。
肾有邪气出两膝,膝盖疼往往和肾的寒气有关,所以灸疼痛部位的同时应该加上肾俞穴。
年轻人由于时间关系,可以用一个单孔的艾灸盒只灸疼痛点,但是火力要大,一次至少艾灸30分钟以上。
老年人如果时间允许,最好采用隔姜灸“疼痛点、膝眼、鹤顶穴、血海、阳陵泉”,每个穴位艾灸9壮;再用一个4孔的艾灸盒,灸整个后腰30分钟。
不管是“风湿、半月板损伤、滑膜炎...."引起的任何关节疼痛,只要用法得当当次见效!要断根一定得坚持使用。
我们前面说过:艾灸治疗膝关节痛可以当次见效,只要坚持完全可以断根!但是你要它永远不痛一定要做好下面3件事:
1,保 暖
膝关节最怕的就是寒湿!天气变化大,气候阴冷潮湿,像现在广州的天气最好戴上护膝。特别是中老年人不管美丑,只要暖和。
还可以,每周艾灸整个膝盖3次,如果有时间每天灸一灸更好!
2,合理的运动
想对绝大多数老年人说:尽量少爬山,最好不要爬山,因为爬山会让膝关节的负重增加4倍,损伤非常大,很多人都不知道,有些损伤是不可逆转的。
骨科医生有句行话:有电梯绝不爬楼梯!
所以平路散步最适合中老年人,边走边运动运动手臂,同样也可以达到健身的目的。
3,多补钙
因为中老年人或多或少都会有骨质疏松症,补钙是十分必要的。而补钙最好的方法,绝不是喝大骨汤;而是多吃青菜、芝麻酱、虾皮等。
女性因为体内雌激素的减少,如果没有肾功能的问题,多吃豆制品,可以帮助钙的吸收。
艾灸治疗腿疼的效果
艾灸在治疗风湿腿疼方面,有着独一无二的优势,因为艾灸的原理主是祛湿,祛风、祛寒,通经活络的,而进入到我们身体内的湿风,正好可以给排出体外。
年轻人,一般情况下,遇到风湿腿疼,用艾灸两三次,就会有明显的改善,但是如果年纪较大的朋友,可能就需要根据不同的人来定时间了,但总之一条,艾灸治疗风湿,是一种最为理想的选择。
风湿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的“痹证”、“历节”,“痛风”。由于体虚,阳气不足,腠理空疏,加之居处湿地,冒雨涉水,气候剧变等原因,使风寒湿热导致,阻于经络,致气血运行不畅,即成痹证。
风湿可以艾灸吗
风湿可以艾灸吗风湿可以通过艾灸治疗的,灸疗也是中医外治方法之一,对风湿性疾病有一定疗效。
具体的穴位需要根据不同的病情而定,中医将类风湿分为行痹、热痹,痛痹、着痹之分,不同的类型取穴也不同。
关节窜痛、游走不定为行痹,取膈俞、血海,关节酸痛重着为着痹,取足三里、商丘;关节冷痛、遇热痛减为痛痹,取肾俞、关元;关节红肿且胀,热痛为主为热痹,取大椎、曲池。
艾灸对风湿有什么作用艾灸,用中医的话说,它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身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病变部位,多层次、多功能、多形态的调整,在相互协同相互激发的作用下,产生治疗上的倍数效应。
(1)研究表明,艾灸有镇痛作用,对于风湿性关节炎所致的腰腿痛,镇痛效果大多显著。
(2)艾灸能使局部组织血液循环加快,提高血氧饱和度。施灸时及灸后,以施灸部位为中心,可出现明显的充血,从而使这些部位的营养加强,加快了组织修复。
(3)艾灸对血行有促进作用。艾灸可使血行旺盛,新陈代谢加快,既可全面增进健康程度,又可对由于血行障碍而产生的炎症、肿胀起到较好的疗效。
(4)艾灸可使组织的吸收能力旺盛,加快炎症物质吸收。
(5)艾灸能加强机体自然治愈能力,使全身的生理机能好转,促进疾病的恢复。
艾灸治疗风湿性关节炎不仅可以缓解患者局部的关节疼痛,用艾条灸治特定的穴位,还可以调节人体的免疫机能,达到从根本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目的,同时避免了许多西药存在的毒副作用。因此,艾灸对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有很好疗效。
风湿艾灸的穴位有哪些阿是穴
位置:阿是穴没有特定位置,一般多位于病变附近。它的取穴方法就是以痛为腧,即人们常说的“有痛便是穴”。
功效:阿是穴有温经通络、缓解疼痛的功效,对于改善风湿病的痛症效果立竿见影。
大椎穴
位置:低头,颈部下端突起骨的凹陷处。
功效:大椎穴能够提高阳气,补气益血,对于改善风湿病有很好的疗效。
中脘穴
位置:位于人体上腹部,肚脐上4寸的位置。
功效:中脘穴能够调理经络、匡扶正气,对抗风湿邪气。
神阙穴
位置:在脐中部,脐中央,肚脐的位置。
功效:神阙穴有培元固本、益气回阳的功效,对治疗风湿病有所帮助。
关元穴
位置: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下四横指。
功效:关元穴能补肾培元、温阳固脱,驱除体内寒气。
命门穴
位置:人体的腰部,位于第二、三腰椎棘突间。
功效:命门穴有培元固本、强健腰膝的作用,可以改善风湿引起的关节疼痛。
足三里穴
位置:在小腿外侧膝眼下四横指。
功效:足三里穴有燥化脾湿,生发胃气的作用,能够增强免疫,对抗风湿。
注意事项:
风湿病的范围较广,发病在全身,所以可取的穴位较多,这个需要医生来对症治疗。但是,这几个穴位是必灸的,它们提高正气,补气血。只有正气充足,阳气才会慢慢充盈,才能治疗风湿病。
针灸可以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吗
针灸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有一定疗效。治疗中,根据不同的疼痛部位选取相应的穴位。如肩关节痛,取肩前、三角肌;肘关节痛,取曲池、尺泽、手三里;腕关节痛,取阳池、外关、合谷;髋关节痛,取秩边、环跳、殷门;膝关节痛,取阳陵泉、犊鼻、伏兔、足三里;踝关节痛,取丘墟、昆仑、解溪、太溪、承山。
针刺手法,急性期用泻法,强刺激,甚或用三棱针点刺放血,放血量为0.5~1.0ml。慢性期用平补平泻,中等刺激,并可酌加温针或艾灸。
除手法外,还可采用电针,以加强刺激,提高疗效。
肩周炎疾病能用艾灸治疗吗
首先,我们说艾灸具有温经散寒、止痛消炎的功效,治疗肩周炎有比较好的效果。艾灸治疗之原理在于提高了局部的温度,使之经络舒通,气血畅通,从而达到温经散寒,活络止痛的目的。针灸治疗肩周炎是怎么的一回事呢? 为了让患者对针灸治疗肩周炎有更深入的认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更多相关的医疗知识吧。
我们都知道中医认为肩周炎是人体肝肾亏损,气血衰落,风邪、寒邪、湿邪乘虚而入,导致血不养筋、经气不畅而出现了不通则痛的病症。那么,艾灸怎么调理肩周炎呢?我们说艾灸是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利用其产生的艾热来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以激发经气、温经散寒、行气通络、扶阳固脱、升阳举陷,从而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达到防病治病的一种中医特色治疗方法。一般情况下,我们说艾灸治疗肩周炎,病程越短,疗效越好;病程越长,疗效越差。对年龄小者效果好,年龄大者差之。
但是,我们说治疗肩周炎还是重在预防,重在锻炼。我们说功能锻炼能起到加速气血流通,使关节、筋络得到濡养,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增加肩关节的活动范围,有利于肩关节功能恢复。我们都知道肩关节的问题会表现出多种不同的症状。我们建议你结合您自己的情况,选择相应锻炼方法组合,效果会更好。我们说 要使肩周炎的疗效好,首先要明确诊断,使治疗能有的放矢,取得良效。
艾灸也能够治疗肩周炎,这对于患者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对于艾灸这个治疗方法我们非常的了解,这种方法治疗很方便,而且安全无副作用,如果病情严重的话,我们建议患者要尽早就医,听从医生的叮嘱,按时服药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关节炎治疗之中医方法
推拿按摩
推拿和按摩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全身血液循环,疏导血管,推拿和按摩治疗手法主要是按、捻、揉、摇等。上肢以双侧手指、掌指、腕关节为重点,下肢以双侧足趾、踝关节为重点。
针灸
针灸治疗对关节炎有一定疗效。治疗中,根据不同的部位要选取相应的穴位。
如肩关节痛,取肩前、三角肌;肘关节痛,取曲池、尺泽、手三里;腕关节痛,取阳池、外关、合谷;髋关节痛,取秩边、环跳、殷门;膝关节痛,取阳陵泉、犊鼻、伏兔、足三里;踝关节痛,取丘墟、昆仑、解溪、太溪、承山。针刺手法,急性期用泻法,强刺激,甚或用三棱针点刺放血,放血量为0.5~1.0ml。慢性期用平补平泻,中等刺激,并可酌加温针或艾灸。除手法外,还可采用电针,以加强刺激,提高疗效。
外敷治疗
外敷治疗是中医治疗关节炎主要方法之一,主要是将药物敷在关节部位来治疗关节炎。外敷疗法也是是中医目前使用较为广泛有效的方法,主要是利用外敷药内部的中草药成分,达到祛风散寒、解痉通络,活血化淤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