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针灸后可以热敷吗 面瘫治疗期间需注意六个方面的问题
面瘫针灸后可以热敷吗 面瘫治疗期间需注意六个方面的问题
1.面瘫患者应注意不要用冷水洗脸,避免直接吹风,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添加衣物,防止感冒。喝酒、洗澡、洗头后机体毛孔张开,应注意避风寒,防止再次感受外邪。另外,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可使正气充盛,外邪无以入侵。
2.面瘫患者由于眼睑闭合不全或不能完全闭合,瞬目动作及角膜反射迟缓,角膜长期外露,易导致眼内感染,损害角膜。患病期间宜少看电视、手机,避免长时间开车,减少用眼;外出时佩戴墨镜,避免强光照射,同时滴一些有润滑、消炎作用的眼药水,睡觉时可戴眼罩或盖纱布保护。
3.患者可对镜子练习瘫痪侧面肌的随意运动,可依次进行举额、皱眉、闭眼、睁眼、耸鼻、微笑、露齿、鼓腮和吹口哨等动作,每日2-3次,每次数分钟直到疲倦。之后配合患侧面部肌肉按摩,每次5-10分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4.耳周、面颊区肿痛者可以进行局部热敷以祛风活血,消肿止痛。可以在家自行用温湿毛巾热敷面部,每日1-2次,每次10-15分钟。
5.患者应少食羊肉、海鲜、辣椒等生、冷、刺激的食物。
6.按时休息,生活规律,情志调畅,保证充足的睡眠可使面瘫尽快恢复。
儿童神经性面瘫的注意事项
一、小孩面瘫治疗需膳食合理。少吃油腻滞胃、不易消化的食品。要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如桃、葡萄、苦瓜、茄子、青椒、韭菜,来维持足够的维生素摄入。另外面瘫患者还要吃一些米面、粗粮类食物,以保持机体足够的能量供给,增强抗病能力。
二、适当锻炼是小孩面瘫治疗方法。在早晨、傍晚较凉爽的时候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一些适宜的体育项目,如散步、体操、打太极拳、跳舞等,长期坚持下去,会使面瘫患者的体质循序地得到提高,对风寒的易感性和抗御能力也会大大增强。
三、小孩面瘫治疗需要注意休息,避风寒,外出需戴口罩,注意面部保暖。有时间的话可以用下面的理疗办法来促进恢复,用毛巾浸热水后(能耐受为度,不要烫伤)湿敷患侧面部,每天5~6次,每次10分钟,也可用热水袋热敷面部,每次20~30分钟,注意在热敷时垫上手巾,防止烫伤。
四、面瘫患者需要注意休息。面瘫的治疗和预防期间都应该注意休息,保证睡眠充足,少看电视、电脑,面瘫患者要避免各种精神刺激和过度疲劳,以利疾病的康复。
面瘫怎么办
瘫的治疗方法
对于面瘫这种疾病来说,虽然大家都知道它不属于高危疾病,但是作为患有这种疾病的患者来说,面瘫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那么,如何进行治疗呢?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专家分享的治疗方法吧!
(1)面瘫治疗在中医上一般选用针灸和按摩,效果十分不错。首先要找专业的中医,针刺患者的合谷、风池、翳风和下关等穴位,注意强度要适中,以患者不出 现发紧最适宜,防止影响面面瘫的正常恢复。同时要注意按揉,针灸配合按揉的效果更好,可以有效地改善麻木感,更有利于促进面瘫的恢复。
(2)面部表情康复训练。除了针灸按揉等治疗,患者也可以同时自己就行康复训练,尤其是早期的面瘫通过自我康复治疗的效果会更好。在训练的时候,可以做出 抬头、耸鼻、努嘴、闭眼、皱眉头、示齿、吹气、鼓起腮帮等一系列的动作,每天坚持半个小时的自我康复训练,这对于面瘫的及早康复十分有利。
(3)局部理疗以及手术治疗。局部理疗治疗面瘫的时候,热敷面瘫的一侧,每天热敷四次每次坚持20分钟,这样可以加快血液循环,消除炎症。手术治疗方法也比较常用,一般常见于外伤引起的面神经离断患者,通过神经移植术等手术方法进行治疗。
针灸治疗面瘫
有人认为,初期(急性期)针灸可促进面神经的炎症水肿与变性,故主张急性期禁止针刺治疗,待面神经水肿炎症恢复期再行针刺。也有人认为,面瘫及早针刺治疗是治愈本病的关键。
早期治疗可以控制炎症发展,减轻神经缺血、水肿、变性,不使其发展到完全至损是十分重要的。但是,两种观点目前都仅限于临床总结,缺少实验研究。
但是,面瘫急性期可以针刺,针刺是否能促使面神经炎症、水肿的发展及变性,关键在于采用何种针刺处方,选穴及针刺手法。如在此时以循经远取穴为主组方,对面部患处不予刺激或轻浅刺激就不会产生促进病情进展的副作用,同时,抓住了及早治疗面瘫的时机。
面瘫发病的全过程均可应用针灸治疗,但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处方选穴,针刺手法,即应当辨证治疗。专家指出,对于面瘫患者,越早进行针灸,越利于病情的康复。
通常来讲,面瘫次日即接受中医针灸治疗的患者,经过一个月时间就能痊愈,恢复快的患者一般在2周左右就能痊愈。除了中药、针灸等常规治疗方法外,患者也可尝试通过面部动作训练促进康复。
闲暇之余,患者可用热毛巾热敷耳后和面颊部位,热敷可改善面神经的供血,帮助恢复。另外,患者可用手按摩脸部,沿着肌肉下垂的反方向向上推按,不仅能改善肌肉血液循环也有助于促进面部肌肉恢复正常。
面瘫能不能治好
(1)面瘫治疗在中医上一般选用针灸和按摩,效果十分不错。首先要找专业的中医,针刺患者的合谷、风池、翳风和下关等穴位,注意强度要适中,以患者不出 现发紧最适宜,防止影响面面瘫的正常恢复。同时要注意按揉,针灸配合按揉的效果更好,可以有效地改善麻木感,更有利于促进面瘫的恢复。
(2)面部表情康复训练。除了针灸按揉等治疗,患者也可以同时自己就行康复训练,尤其是早期的面瘫通过自我康复治疗的效果会更好。在训练的时候,可以做出 抬头、耸鼻、努嘴、闭眼、皱眉头、示齿、吹气、鼓起腮帮等一系列的动作,每天坚持半个小时的自我康复训练,这对于面瘫的及早康复十分有利。
(3)局部理疗以及手术治疗。局部理疗治疗面瘫的时候,热敷面瘫的一侧,每天热敷四次每次坚持20分钟,这样可以加快血液循环,消除炎症。手术治疗方法也比较常用,一般常见于外伤引起的面神经离断患者,通过神经移植术等手术方法进行治疗。
面瘫针灸什么程度可以停
1、面瘫针灸什么程度可以停
一般情况下需针灸治疗到患者表情肌恢复正常就可以停针,但是如果康复情况不好的话会鼓励患者坚持治疗,争取眼睛恢复闭合功能,因为眼睛闭合不好容易感染。
停止针灸自行恢复是没有保障的,还是治疗到彻底好比较稳妥,不要因为一时怕麻烦耽误了治疗,后期更难治愈。
2、针灸治面瘫有效吗
中医针灸对面瘫治疗效果较好。面瘫从出现症状到治愈,一般要经历4个阶段共一个月时间,第一周为面神经麻痹期,病情有所发展;第二周病情较为稳定;第三周面部神经开始复苏;第四周面部神经逐渐恢复正常。
经过治疗,70%的面瘫患者能够痊愈。如果治疗不及时,面部神经肌功能恢复不彻底,就会出现面瘫后遗症,如脸部肌肉萎缩,半个脸发紧,脸部歪向有病的一边等。
3、针灸治疗面瘫方法
取穴:合谷,太冲,牵正,颊车透地仓,地仓透颊车,风池,下关,迎香,承浆或颊承浆。每次选三或四穴。
加减法:眼睑不能下合,露睛流泪者,加攒竹,鱼腰,丝竹空,阳白透鱼腰。耳后痛者,加翳风。味觉减退者,加廉泉。
手法:平补平泻,抽针法。
操作:合谷,太冲,风池针用泻法,下关,牵正,迎香,平刺,采用平补平泻法,阳白向下平刺透鱼腰,地仓向颊车平刺,颊车向地仓斜刺,并采用抽针法,使面肌向后抽动,留针20分钟。余穴均用平补平泻法。
面瘫扎针灸要扎几天
面瘫针灸治疗的恢复时间在10-40天之间,不同的人群针灸后恢复情况和需要扎针的次数是不同的,间一还是要根据自身的症状咨询主治医生。
面瘫患者面部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而中医针灸在治疗面瘫及神经系统方面优势明显,主要根据面瘫的不同时期辨证治疗,通过针刺调节面部局部经气血脉,使之充和条达,而且目前针灸的诊疗规范也比较完善。
针灸对面瘫有用吗
针灸对面瘫有治疗效果。
中医学认为,面瘫病因为风邪所致,针灸可疏风散寒通络,故可用于治疗面瘫,对于肝阳化风挟痰阻于经络引起的中枢性面瘫,针灸有平肝潜阳,熄风化痰之功,也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针灸治疗面瘫
针灸治疗面瘫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其疗效是肯定的。因此,至今仍然是中医治疗面瘫病症主要手段之一。
现代医学对针灸治疗面瘫已予肯定,有临床研究报道贝尔氏麻痹患者在发病10~20天的急性期没有明显好转者,行针刺治疗,有85%治愈,92.3%明显好转,对后遗症患者则不理想,但也有效。普遍认为,针刺治疗面瘫的机理是兴奋神经、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消炎镇痛等,针刺疗法被多版神经内科学纳入面神经炎治疗方案之一。
中医学对针灸治疗面瘫的认识可以从病因学与经络经筋学阐明。中医面瘫病症一般指面神经炎引起之面瘫,其病因为风邪所致,针刺可以疏风散寒通络,故针灸可以治疗面瘫。对于肝阳化风挟痰阻于经络引起的中枢性面瘫(如脑血管病),针灸也有平肝潜阳,熄风化痰通络之效,同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针灸治疗面瘫时常取阳明经穴、少阳经穴与厥阴经穴为主,这是三条经脉循行于面部,尤其是手足阳明经和厥阴肝经分别行于口唇内外两侧,足阳明胃经分走于面部至额部。“经络所通,主治所及”,以经络学说来讲,针刺可调解面部局部经气血脉,又可调节经脉气血,使之充和条达,经筋得养,面瘫自复。
针灸可以直接作用于面瘫的病因与病位,因此,是治疗面瘫的有效手段。
中风面瘫如何治疗
1、针灸和按摩
首先要找专业的中医,针刺患者的合谷、风池、翳风和下关等穴位,注意强度要适中,以患者不出 现发紧最适宜,防止影响面面瘫的正常恢复。同时要注意按揉,针灸配合按揉的效果更好,可以有效地改善麻木感,更有利于促进面瘫的恢复。
2、面部表情康复训练
除了针灸按揉等治疗,患者也可以同时自己就行康复训练,尤其是早期的面瘫通过自我康复治疗的效果会更好。在训练的时候,可以做出 抬头、耸鼻、努嘴、闭眼、皱眉头、示齿、吹气、鼓起腮帮等一系列的动作,每天坚持半个小时的自我康复训练,这对于面瘫的及早康复十分有利。
3、局部理疗以及手术治疗
局部理疗治疗面瘫的时候,热敷面瘫的一侧,每天热敷四次每次坚持20分钟,这样可以加快血液循环,消除炎症。手术治疗方法也比较常用,一般常见于外伤引起的面神经离断患者,通过神经移植术等手术方法进行治疗。
儿童出现面瘫后的注意事项有什么
1、注意休息,避风寒,外出需戴口罩,注意面部保暖。有时间的话可以用下面的理疗办法来促进恢复,用毛巾浸热水后(能耐受为度,不要烫伤)湿敷 患侧面部,每天5~6次,每次10分钟,也可用热水袋热敷面部,每次20~30分钟,注意在热敷时垫上手巾,防止烫伤。还可用神灯热疗器械照射,每次照射 15分钟,每天2次。平时可以用手轻揉面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肌肉及神经供血,促进恢复。
2、饮食方面也要注意,因本病使味觉与咀嚼功能减退,影响患儿食欲。所以尽量选用适合孩子口味,并富有营养、可口清淡、易消化半流质或软质饮食,忌辛辣和刺激强的食物,还可以在做汤做粥时放入提高孩子抵抗力的中药材(如黄芪),增加孩子抗病能力。
3、多让孩子听音乐,做些感兴趣的游戏或事情,分散患儿的注意力,解除紧张情绪,树立康复的信心,有利于面瘫恢复。
有可能出现面瘫病症
1·养生专家张东生介绍说,面瘫脉络空虚、风寒之邪乘虚侵袭面部阳明、少阳经脉,以致经气阻滞,经筋失养,筋肌迟缓不收而发病。睡眠时全身的肌肉和毛孔疏松、开放,如果把空调的温度开得很低,或者直接对着风扇、空调猛吹,体表微循环受到寒冷刺激,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就会发生痉挛,导致神经组织缺血、水肿、受压迫而招致面瘫。
2··秋风是“邪风”“贼风”,如果过度吹风,常常会导致面部神经麻痹,严重时嘴歪眼斜。
3·养生专家表示,面瘫的临床表现为,闭不上眼睛,脸部一侧松弛,嘴歪,流口水,流眼泪,眉毛抬不起来,耳后疼痛等。面瘫病症发生于任何年龄,其中以中青年居多,男性略多于女性。
4·养生专家指出,面瘫不会对患者的生命和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威胁,一旦治疗效果不佳,就会因表情功能的丧失而容貌受损。因此,对于面瘫的治疗预防不容忽视。面瘫要早发现、早治疗,中医针灸对面瘫治疗效果较好。
面瘫针灸后可以热敷吗 面瘫针灸后要注意什么
面瘫针灸后注意不要吹凉风,忌食辛辣刺激食物还有牛羊肉,要用凉水洗治疗处,用温水洗后干毛巾擦干。
面瘫针灸后第一天不能碰凉水,避免寒湿邪气入侵。
面瘫针灸后应当避风,特别是空调,乍热乍凉对针灸后敏感的身体经络伤害是很大的。
怎么治面瘫后遗症呢
1、中药治疗。主要是汤药,汤药主要是见效慢,有时候会耽误病情,但是作为中医的一种治疗面瘫后遗症的方法,也是有效果的。
2、西药治疗。虽然吃西药治疗面瘫后遗症的效果迅速,但是其副作用很大,需要谨慎选择,而且使用后,整个身体的抵抗力都会下降。
3、可以接受针灸治疗,注意“浅刺”,因为表情肌在浅层,深层是咀嚼肌,面瘫是面神经支配的表情肌瘫痪的问题。针灸是中医的精髓,但是针灸对医生的技术要求太高,现代社会,能真正精通针灸的老中医太少了,所以选择还是慎重为好。
4、对于面瘫后遗症的治疗,也可以采用抗病毒药物、扩血管药物、激素及局部理疗等大多能在一个月内恢复。
5、面瘫较易复发故冬春交替季节,病人要注意不能疲劳过度,吹空调时切忌直接吹风,一旦出现症状要及时到医院诊治,同时保持情绪乐观,忌吃辛辣刺激食物。
通过上文的介绍后,大家也知道了怎么治面瘫后遗症呢。这个面瘫也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疾病,稍微在饮食和生活习惯方面不注意就会引起不适。希望大家在出现面瘫后遗症一定要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治疗,这样的话才能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
年轻人治疗面瘫后遗症花多少钱
1、面瘫治疗在中医上一般选用针灸和按摩,效果十分不错。首先要找专业的中医,针刺患者的合谷、风池、翳风和下关等穴位,注意强度要适中,以患者不出现发紧最适宜,防止影响面面瘫的正常恢复。同时要注意按揉,针灸配合按揉的效果更好,可以有效地改善麻木感,更有利于促进面瘫的恢复。
2、面部表情康复训练。除了针灸按揉等治疗,患者也可以同时自己就行康复训练,尤其是早期的面瘫通过自我康复治疗的效果会更好。在训练的时候,可以做出抬头、耸鼻、努嘴、闭眼、皱眉头、示齿、吹气、鼓起腮帮等一系列的动作,每天坚持半个小时的自我康复训练,这对于面瘫的及早康复十分有利。
3、局部理疗以及手术治疗。局部理疗治疗面瘫的时候,热敷面瘫的一侧,每天热敷四次每次坚持20分钟,这样可以加快血液循环,消除炎症。手术治疗方法也比较常用,一般常见于外伤引起的面神经离断患者,通过神经移植术等手术方法进行治疗。
针灸治疗面瘫
1、体针法
取穴:常用穴:地仓、水沟、四白、太阳、丝竹空、翳风、睛明。备用穴:合谷、内庭。
操作:每次选常用穴4-5穴,备用穴1穴。面部穴可用透刺法。可根据透刺二穴间距离选针,经常用作透穴的穴位为地仓透四白、太阳透丝竹空等.迅速进针,缓慢送针,不可提插捻转,针身与皮肤成10~15度交角。如透穴,以针尖到达上穴后再刺入0.3寸左右为宜。翳风穴斜向上刺,以面部出现针感为宜,睛明穴用5分长毫针浅刺0.1~0.2寸。备用穴宜直刺.用小幅度振颤法,使得气感明显后留针。均留针20~30分钟。在留针期间行针1~2次,施捻转法。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5~7天。
2、电针法
取穴:常用穴:牵正(耳垂前o.5寸处)、地仓、水沟、阳白、翳风、下关。备用穴:合谷、行间、外关、后溪。
操作:每次选2-3个常用穴,备用六一般选1~2个。针刺前,先用左手指腹或手掌在患侧面部由轻到重向耳根方向椎拿数次。针刺方法如下,额纹消失或变浅宜针阳白向下透刺至眉毛中部,迎香向上刺全眶下;鼻唇沟变浅。口角歪斜.针地仓透颊车,太阳穴深刺。病程久的,针双下关。余穴按照常规刺法.接通电针仪,用断续波,电流强度以面部轻微抽动为宜.早期用电针者,通电时间须控制在5-10分钟左右,病程超过半月者,通电时间可延长至15分钟。电针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天。
3、针罐法
取穴:常用穴:分两组。阿是穴(颧骨下缘中央下后方1寸处);地仓、颊车、太阳。备用穴:睛明、承浆、听会、丝竹空.
操作:常用穴每次用1组,交替轮用。备用穴为透针所到的止穴,根据主穴的需要而定。第一组阿是穴,以28~30号毫针,分别自皮下透向睛明、地仓、颊车,施捻转手法,运针l~2分钟后,出针。然后在阿是穴拔罐10分钟左右。第二组,在患侧地仓进针,沿皮透刺至承浆,再从颊车进针1支,透刺至听会。太阳进针2支.沿皮分别遇刺至丝竹空、四白,留针20分钟。隔日1次,二组穴交替选用,10次为一疗程.
4、毫针疗法
取穴:翳风、牵正、地仓、颊车、丝竹空、合谷。鼻唇沟平坦加迎香;颏唇沟歪加夹承浆;舌麻、味觉消失加廉泉。
治法:远近配穴法,平补平泻法。操作:进针时宜浅刺或透刺,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休息3日。
解析:翳风穴处有茎乳孔,面神经由此处出颅,此穴为治疗面瘫主穴,牵正为面神经出颅后的主干部位,地仓、颊车为其分支支配口轮匝肌。合谷的桡神经在脑干处与面神经有联系,因此针刺合谷穴可使面神经受到刺激,有利于面神经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