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前列腺癌患者切除前列腺后PSA异常的复查

前列腺癌患者切除前列腺后PSA异常的复查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是一种由hKLK3基因编码由前列腺上皮细胞分泌的单链糖蛋白,正常男性血清中仅可检测到微量的PSA(0-4ng/ml)。

PSA检测除了诊断前列腺癌,还是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复查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进行前列腺根治手术的患者,术后10年内发生肿瘤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的概率约为27%~53%,因此出院后一般建议每3个月进行PSA检查,2年后每6个月检查一次,5年后每年进行检查一次。

当患者PSA指标出现异常时,为防止前列腺癌复发,应及时采取其他检查措施,确定病情的发展。

1、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如果PSA大于0.5纳克/毫升、直肠指检发现局部结节或经直肠超声检查发现局部低回声病变,建议进行穿刺活检。

2、对于PSA水平每月增高大于0.75纳克/毫升者,建议行骨扫描与骨盆CT/MRI。

3、如果患者有骨骼疼痛,应该进行骨扫描检查,以便及时发现术后复发。

Tips:PSA为0是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无瘤状态的金标准

前列腺癌根治术切除全部前列腺组织后,如果肿瘤被根治,那么血清中PSA会在1个月内下降为0。

前列腺癌复发标准是什么

前列腺癌术后复发了,基本上都是治疗不彻底造成的,手术针对的是局部瘤体的切除,但是患者体内还有残留的癌细胞,如果不给于及时清除的话,就会出现扩散,包括生化复发和临床复发,临床上没有前列腺癌的症状,检查又找不到癌病灶,这种情况叫生化复发;临床复发还可分为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

局限性前列腺癌根治手术后常规需要定期测定血PSA 。因为PSA存在清除期,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PSA检查应该在术后6周至3个月之间,成功的根治性前列腺切除应该不能检测到PSA。如果连续两次测定PSA>0.2ng/ml,提示前列腺癌生化复发。对于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生化复发的患者,进一步判断其发生局部复发还是广泛转移非常重要,为这会直接影响治疗方案的选择。

泌尿科医生常根据以标准进行预测,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广泛转移的可能性在以下几种情况时大于80%:术后一年内发生PSA上升;PSADT在4~6个月;Gleason评分在8~10分;病理分期≥T3b。

经尿道行前列腺切除的患者还会患前列腺癌吗

曾经行经尿道切除前列腺的患者还会患上前列腺癌吗?答案是肯定的。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是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一大治疗方式。前列腺增生好发于前列腺移行带,而前列腺癌则好发于前列腺外周带。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主要切除受阻的前列腺组织,即主要是切除移行带,外周带的切除程度主要取决于泌尿外科医生技术。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并非要完整的切除整个前列腺,而主要是切除增生的前列腺组织。因此手术后仍然会有残留的前列腺组织,这些残留的前列腺组织可以再次发生增生,当然也有发生前列腺癌的可能。

因此,即使曾经进行过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也有必要定期筛查前列腺癌的相关指标,只有前列腺癌根治术才能完全切除整个前列腺。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前列腺增生患者如果前列腺体积大则需要进行开放的前列腺切除术,相较而言开放式手术可以切除更多的前列腺组织,但仍未完全切除所有前列腺组织,因此也存在发生前列腺癌的可能。

前列腺癌在临床中的分类

种类一、前列腺偶发癌以良性前列腺增生为主要症状,在切除增生的前列腺组织中,组织学检查发现前列腺癌。其组织学表现为分化较好的腺癌,以管状腺癌和筛网状腺癌为主,少数为低分化腺癌,在国外前列腺偶发癌的发病率为10%~30%。国内发病率有报道为5%左右。

种类二、前列腺潜伏癌研究报道前列腺潜伏癌的发病率为34%。统计学研究表明,前列腺潜伏癌的发病可能与环境及遗传因素有关。

种类三、前列腺隐匿癌患者无前列腺疾病的症状体征,但在淋巴结活检或骨穿的标本病理学检查证实为前列腺癌。并可再经过前列腺穿刺活检得到进一步证实。这类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和前列腺酸性磷酸酶水平增高。活检组织做PSA和(或)PAP免疫组化染色均为阳性。

种类四、前列腺临床癌临床检查诊断为前列腺癌,并可经过活检证实。也可通过患者血清PSA和PAP增高来协助诊断。多数患者肛门指诊可摸到前列腺结节,超声检查提示前列腺结节外形不规整,回声不均匀且回声偏低。

前列腺癌的四大类型

1、前列腺隐匿癌

患者无前列腺疾病的症状体征,但在淋巴结活检或骨穿的标本病理学检查证实为前列腺癌。并可再经过前列腺穿刺活检得到进一步证实。

这类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和前列腺酸性磷酸酶水平增高。活检组织做psa和(或)pap免疫组化染色均为阳性。

2、前列腺潜伏癌

是指在生前没有前列腺疾病的症状和体征,在死后尸检中由病理学检查发现的原发于前列腺的腺癌。潜伏癌可发生在前列腺的任何部位,但以中心区和外周区多见,且常为分化好的腺癌。

3、前列腺临床癌

临床检查(指诊、超声、ct或磁共振等)诊断为前列腺癌,并可经过活检证实。也可通过患者血清psa和pap增高来协助诊断。多数患者肛门指诊可摸到前列腺结节,超声检查提示前列腺结节外形不规整,回声不均匀且回声偏低。

4、前列腺偶发癌

临床以良性前列腺增生为主要症状,在切除增生的前列腺组织中,组织学检查发现前列腺癌。其组织学表现为分化较好的腺癌,以管状腺癌和筛网状腺癌为主,少数为低分化腺癌,在国外前列腺偶发癌的发病率为10%~30%。国内发病率有报道为5%左右。

慢性前列腺炎不会引起前列腺癌

问题1为何前列腺癌发现都是晚期?

为什么大多数前列腺癌患者发现时,已到晚期了呢?据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高新介绍,这主要跟疾病本身特点有关,前列腺癌没有特异性症状,多发于老年男性,而这部分人更常见的疾病是前列腺增生,很多患者的癌变就被掩盖在其中了。因此,很多患者出现严重的下尿路梗阻、血尿、全身骨痛和病理性骨折等症状来就诊时,才被查出是前列腺癌。

发现早晚,对前列腺癌患者的生存期有重大影响。据了解,早期发现的患者,可以通过手术做根治性治疗,一定程度上保证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但是一旦没有早期发现,患者就失去了最佳手术机会,只能通过药物、放疗、化疗等方式治疗,而这些疗法使得预后和远期生存大打折扣。

高新称,与某些肿瘤不同,前列腺癌是一种激素相关的癌症,雄激素是前列腺癌细胞的“养料”,有了雄激素,它就生长得很快。因此,前列腺癌还有非常独特的疗法,叫“去势治疗”,即通过调节体内的雄激素水平,抑制癌细胞生长。早期前列腺癌预后极佳,5年生存率超过90%,而转移性前列腺癌的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小于10%。

问题2前列腺炎会不会发展成癌?

高新介绍,临床上很多患者会问“我有前列腺炎,而且经常复发,很担心会发展成前列腺癌”。其实,这两者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也不存在转化关系,完全不需要担心。

“在我国慢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十分常见,而且前列腺癌的症状与前列腺增生类似,也会有排尿困难的表现。”高新称,“由于前列腺增生在老年人中非常普遍,即使合并有早期前列腺癌的话,也容易被忽略。此外,前列腺癌在早期发展缓慢,一般没有任何症状,患者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因此不是去检查的话,几乎不会被发现。

问题3做什么检查能早期发现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好发于60岁以上的老年男性,因此人口老龄化是前列腺癌发病率上升的一大因素。此外,西方的饮食结构引入,如摄入过量的脂肪、红肉,特别是烧烤过的肉,可能也是前列腺癌发病率升高的原因之一。

目前公认的前列腺癌筛查最简便的方法是:前列腺直肠指检和血清PSA检测相结合,两者在筛查中的作用都十分重要。两项检查中的任何一项有异常都需要进一步检查。前列腺癌中约有25%是由直肠指检异常而发现;而绝大多数前列腺癌是由PSA异常而发现的。前列腺癌筛查应该每年进行一次。如果在每年一次的筛查过程中发现PSA水平进行性升高和直肠指检发现异常,都需要进一步检查。通过前列腺癌筛查,可以降低前列腺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前列腺癌相关死亡率,可以有效地提高生存率。一般整个普查过程只需要5分钟左右,没有什么痛苦。

高新强调,50岁以上的中老年男性每年进行一次前列腺癌筛查,而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如父辈或兄弟中有前列腺癌患者的;生活中经常接触致癌物的男性,如亚硝胺、铅、X射线、紫外线等;性生活长期不协调的男性;有严重前列腺增生等高危人群,应该更早开始定期检查和随访。

问题4日常饮食能预防前列腺癌

高新指出,生活中并没有非常特别的预防方法,一般来说,平时应注意控制脂肪及红肉摄入,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以及富含维生素E、硒、番茄红素等抗氧化剂的食物,比如绿茶、柚子、西红柿、南瓜等。多运动有助于调节心理平衡、有效消除压力、改善睡眠,对预防癌症也有一定的价值。

他强调以下几类食品日常不妨多吃。西红柿等富含番茄红素的食物能保护前列腺组织。有研究显示,番茄红素对预防前列腺癌、结肠癌和直肠癌等癌症有显著功效。需要提醒的是,番茄红素是脂溶性的营养素,因此西红柿最好熟着吃;豆制品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可以提升抵抗力和免疫力,同时大豆中还含有一种叫做三羟基异黄酮的抗氧化剂,研究发现这种物质具有很强的抗癌功能,所以,想要预防前列腺癌,最好多吃一些豆制品;西蓝花、白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有助于防止前列腺癌细胞扩散,生吃或稍微煮一下吃最好。多吃核桃对身体的健康是很有帮助的,它不仅可以降低胆固醇来保护心脏,还能够抑制前列腺癌肿瘤细胞的生长。

如何筛查前列腺癌

①筛查主要应用于健康人群,早期发现疾病,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例如:60岁健康的老王今年单位体检,查PSA值就算筛查;而80岁老张出现了排尿困难、骨痛的症状,去医院就诊,查PSA值就不能算筛查。

②筛查运用的方法必须要简便;这样可以减少医疗成本;

③筛查的疾病发病率一般都较高,覆盖面比较广,例如骨肉瘤这样的疾病发病率本身就比较低,如果在健康人群中进行筛查,就没有太大的必要;

④筛查出疾病后,我们必须能提供有效的治疗和干预,例如胰腺癌这样恶性程度很高的疾病,我们即使筛查出来后,也没用很好的治疗方法,所以筛查的价值也显得不是很大了。

再看看前列腺癌,目前人群发病率已经比较高了,而且前列腺癌自然病程很长,总体发展较慢,当我们通过筛查可以发现前列腺癌早期患者,通过手术或放疗的手段可以达到治愈,而且目前前列腺癌筛查的主要手段:测血PSA、直肠指诊都是很方便的措施。这么看来,对健康人群进行前列腺癌还是非常合理的。

20世纪90年代,PSA开始应用于前列腺癌的早期筛查后,美国的前列腺癌死亡率开始呈稳步下降趋势。分析其中的原因,主要是因为PSA筛查使我们能发现更多的早期前列腺癌,通过及时的治疗,将前列腺癌根治,从而降低了死亡率。

(类似的例子还出现在肾癌,以前医疗条件较落后时,病人往往是出现很严重的血尿、腹痛和腹部包块才去就诊,而那时往往已经是肾癌晚期,而现在人们都定期做腹部B超,如果有癌灶生长,往往都可以早期发现,及时做肾癌根治性切除术,术后长期存活的可能性还是很高的。)

本着对患者负责的角度,在这里必须要强调一点:目前,关于应用直肠指诊和PSA来早期诊断前列腺癌,并使其得到早期治疗能否降低前列腺癌的死亡率,在学界仍然存在巨大的争议。根据SEER项目,0-90岁一生中男人死于前列腺癌的风险是3%而患前列腺癌的风险是17%,这主要是因为前列腺癌自然病程很长,发展较慢,大部分人的寿命都没有长到能让前列腺癌由早期发展到晚期致死的地步。据估计在老年男性中有30%-50%的患者由于筛查而过度诊断为前列腺癌;当接受筛查诊断为前列腺癌后,就会接受治疗,而治疗本身不太可能延长寿命,只会增加手术并发症,增加医疗负担。

所以,目前既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PSA和直肠指诊能挽救生命,但也没用足够的证据反对这样做。但考虑到普通老百姓对“癌”的恐惧,我们还是建议做前列腺癌的筛查,只是您需要了解上述提到的筛查的利与弊。

目前的筛查主要是:直肠指诊DRE联合PSA来进行。

1.直肠指检(digital rectal examination,DRE)大多数前列腺癌起源于前列腺的外周带,DRE对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和分期都有重要价值。考虑到DRE可能影响PSA值,应在抽血检查PSA后进行DRE。

手指伸进肛门,感受前列腺的大小、质地,有无结节等,做一次DRE相当于一次前列腺按摩,会使前列腺产生的PSA升高。

2.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检查

目前,国内专家经过讨论已经达成共识:

1.对50岁以上有下尿路症状的男性,常规进行PSA和直肠指诊的检查;(①所谓下尿路症状指:尿频、尿急、尿等待、间断性排尿、尿线变细、尿后滴沥、尿不尽等症状;②之所以限定50岁,主要是因为50岁以下男性很少罹患前列腺癌,所占比例不到所有患者的0.1%)

2.对于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人群,应该从45岁开始定期检查、随访;

3.对DRE异常、有临床征象(如骨痛、骨折等)或影像学异常(B超/核磁异常)等的男性应进行PSA检查。

PSA筛查多主张2年进行一次,也有专家建议:对于PSA小于等于2.0ng/ml的人群,可每2年检查一次,对于PSA大于等于2.0ng/ml的人群,可每年复查一次。目前前列腺癌随机筛查年龄的上限是74岁,但若预期寿命超过15年,仍然可进行筛查。

(关于PSA的详细内容,详见我的另一篇文章:浅谈PSA。)

下一个问题:当利用直肠指诊DRE和PSA筛查发现异常的时候,我们需要进一步的检查措施,来最终诊断前列腺癌,你知道如何诊断前列腺癌吗?

应该如何正确进行前列腺癌的检查

一般,常见的前列腺癌的检查方法有:

血清PSA检查:这是常见的前列腺癌的检查方法。专家介绍说,在正常情况下,血液中的PSA低于4微克/毫升。患前列腺癌及其他前列腺疾病时则升高,这是目前筛查前列腺癌最敏感的指标。如果PSA水平高于4微克/毫升,应该复查一次,复查时,不再作直肠指检。如果仍然升高,且排除炎症或其他因素影响者,则怀疑有前列腺癌的可能,应该行前列腺穿刺活检。

直肠指检:这项检查需要医生具有很专业的水平,这样才能有效的判断患者的病情,也是常见的前列腺癌的检查方法。用食指触摸前列腺。如果发现有前列腺结节,则怀疑有前列腺癌的可能,即便是无症状者,也应该进一步接受前列腺穿刺活检确诊。

以上就是专家介绍的前列腺癌的检查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旦患上前列腺癌一定要立即去正规的医院积极的进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给患者带来更加严重的伤害。

早期前列腺癌怎么治

1、初期的观察等待治法:建议一般采用这种方法的患者年龄最好大于70岁,肿瘤分期低,肿瘤分化良好,预期寿命小于10年。那么什么是观察等待法呢?就是确诊后不采用任何治疗手段干预,只是对患者进行严密随访、观察。若是患者有病情进展的迹象,就开始用其他手段对患者进行治疗。不过这种方法较为受争议,但是经过这种方法后能对疾病走向有个很好的把控,从而能找到较为合适的治疗方法,不过这个方法并不是人人都适合。

2、放射治疗:放射治疗主要指三维适形放疗,这是一种可以在门诊进行的无痛治疗,而且其治疗效果和此病根治术相当。它的优点在于治疗性射线更加集中在接受治疗的前列腺,这样就减轻了对周围组织的影响。

3、激素治疗:由于前列腺癌的发展进程和雄激素密切相关,所以除去或降低雄激素的话可有效消除癌的生长环境,但是无法治愈前列腺癌,因为癌细胞可能会适应新环境进行生长。最常规的用法就是切除睾丸。所有降低血液中雄激素水平的治疗方法均被称为激素治疗。

4、根治手术:是指将整个前列腺和双侧精囊切除。前列腺癌根治术的优势在于它是一种可以直接去除前列腺肿瘤的方法,但是由于切除会对患者心理上产生影响,所以这种手术在前列腺癌早期一般不采用。前列腺癌根治手术的并发症包括尿失禁、尿道狭窄、勃起功能障碍等。

5、中药调理:对于前列腺癌患者晚期时,由于机体承受不了手术治疗方法,所以采用中药调理法来延长寿命。

前列腺癌术后如何进行处理

早期前列腺癌治疗康复还是有很大的希望的,前列腺癌的根治术是用手术的方法将包括整个前列腺及其包膜、双侧精囊和双侧输精管壶腹、膀胱颈以及区域淋巴结联合切除,并在切除前列腺及其周围组织结构后,将膀胱于剩下的尿道重新连接起来的一种手术方式。

这手术主要是针对肿瘤尚存在于前列腺内的患者。前列腺癌根治术可采用经耻骨后途径(切口从脐到耻骨上缘)、经会阴途径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

专家表示:手术虽然把看得见的肿瘤切除了,但肯定会有残癌的,为何非常多人手术之后会出现复发、转移就是这个原因。所以,临床上提倡术后配合中药长时间治疗,防止复发转移,提高治疗效果。对于早期肿瘤患者,在手术前开始服用中药进行配合,一方面可以缩小肿瘤面积,提高手术成功率;一方面可以增加手术耐受力,使患

前列腺癌做手术后还需要注意哪些事项?病人除了保持心情舒畅、加强锻炼、增加营养外,还要注意以下问题:首先,前列腺癌的术后恢复过程中饮食调养极其重要。应多选择各种鱼、虾类、动物肝脏,同时应搭配绿叶蔬菜一同食用。其次,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有可能出现尿失禁。在术后初期,可进行提肛锻炼,用足力气缩住几秒钟,具体屏住多少时间,以自己能够忍受又不至于太难受为准。此外,前列腺癌术后病人应该坚持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延缓前列腺癌细胞的扩散。最后,前列腺癌患者再恢复后应当定期进行复查,防止癌症的复发。患者术后应该在第一年的每三个月去复查一次,第二年以后可以每六个月复查一次,五年以后可以每年复查一次。

前列腺癌做手术后还需要注意哪些事项?以上介绍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患者有所帮助。专家提醒:日常生活中也要积极预防前列癌的发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确保自己的身体健康。

什么方法可以检查出前列腺癌

1、血清PSA检查:正常情况下,血液中的PSA低于4微克/毫升。患前列腺癌及其他前列腺疾病时则升高,这是目前筛查前列腺癌最敏感的指标。如果PSA水平高于4微克/毫升,应该复查一次,复查时,不再作直肠指检。如果仍然升高,且排除炎症或其他因素影响者,则怀疑有前列腺癌的可能,应该行前列腺穿刺活检。这是常见的前列腺癌的检查方法。

2、经直肠超声波检查:将超声波的探头像直肠指检一样放入直肠。这种前列腺癌的检查方法对血清PSA有升高作用。因此应该在抽血后进行。经直肠超声波检查可以看到病灶的结节,或直肠指检没有发现的病灶。

3、直肠指检:用食指触摸前列腺。如果发现有前列腺结节,则怀疑有前列腺癌的可能,即便是无症状者,也应该进一步接受前列腺穿刺活检确诊。这是前列腺癌的检查方法中比较常见的一种。

四步帮你诊断前列腺癌

首先是直肠指检,直肠指检是最简单、最经济和实用的方法。如果在直肠指检中发现有前列腺结节,则怀疑有前列腺癌可能,应该进一步接受检查。

其次是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查,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查是目前筛查前列腺癌最敏感的指标,正常情况下血液中的PSA不高于4ng/ml,当前列腺癌及其他前列腺疾病状态时升高,如果PSA升高且排除明显是因为炎症或其他影响因素导致者,则怀疑有前列腺癌的可能。

再次是直肠超声检查,直肠超声检查检查会影响PSA结果,因此应在PSA检查之后进行,将超声探头像直肠指检一样放入直肠,观察前列腺病变。

最后是前列腺穿刺活检,前列腺穿刺活检是诊断前列腺癌的金标准,如果病人直肠指检摸到结节、血清PSA升高或超声检查发现可疑病灶都应该接受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

相关推荐

不同类型前列腺的症状表现

(1)前列腺潜伏癌:是指在生前没有前列腺疾病的症状和体征,在死后尸检中由病理学检查发现的原发于前列腺的腺癌。潜伏癌可发生在前列腺的任何部位,但以中心区和外周区多见,且常为分化好的腺癌。其发病率国外报道为15%~50%。我国北医大泌尿研究所研究报道前列腺潜伏癌的发病率为34%。统计学研究表明,前列腺潜伏癌的发病可能与环境及遗传因素有关。 (2)前列腺偶发癌:临床以良性前列腺增生为主要症状,在切除增生的前列腺组织中,组织学检查发现前列腺。其组织学表现为分化较好的腺癌,以管状腺癌和筛网状腺癌为主,少数为低分化

抽血能查出前列腺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男性查前列腺的三种方法吧。 1、血清PSA检查:正常情况下,血液中的PSA低于4微克/毫升。患前列腺及其他前列腺疾病时则升高,这是目前筛查前列腺最敏感的指标。如果PSA水平高于4微克/毫升,应该复查一次,复查时,不再作直肠指检。如果仍然升高,且排除炎症或其他因素影响者,则怀疑有前列腺的可能,应该行前列腺穿刺活检。这是常见的前列腺的检查方法。 2、经直肠超声波检查:将超声波的探头像直肠指检一样放入直肠。这种前列腺的检查方法对血清PSA有升高作用。因此应该在抽血后进行。经直肠超

前列腺治疗

对于早期前列腺患者可采用根治性治疗方法,能够治愈早期前列腺的方法有放射性粒子植入、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根治性外放射治疗。放射性粒子植入的适应证应满足以下3个条件:①PSA

前列腺的种类

(1)前列腺潜伏癌:是指在生前没有前列腺疾病的症状和体征,在死后尸检中由病理学检查发现的原发于前列腺的腺癌。潜伏癌可发生在前列腺的任何部位,但以中心区和外周区多见,且常为分化好的腺癌。其发病率国外报道为15%~50%。 (2)前列腺偶发癌:临床以良性前列腺增生为主要症状,在切除增生的前列腺组织中,组织学检查发现前列腺。其组织学表现为分化较好的腺癌,以管状腺癌和筛网状腺癌为主,少数为低分化腺癌,在国外前列腺偶发癌的发病率为10%~30%。 (3)前列腺隐匿癌:患者前列腺疾病的症状体征,但在淋巴结活检或骨

前列腺患者应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前列腺患者应注意的事项有哪些呢?前列腺患者应注意的事项有以下几点: 1、前列腺患者平时还应多喝水,这样可以使得排尿次数增加,而且尿液也可以很好的清除前列腺分泌物,进而可以防止感染,从而对于患者身体的恢复能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患者还要特别注意平时不要憋尿,这样是会导致病情更加严重的,前列腺患者在日常伤害中一定要引起重视了。 2、前列腺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还应注意保持生殖器官部位血流通畅,这对于治疗来说也是非常关键的,患者平时尽量少穿紧身的内裤或者是牛仔裤,这样可以很好的增加前列腺的血液循环,因而对于

正确护理前列腺的方法有哪些

1、前列腺患者食欲不好、恶心呕吐时,为了给患者增加食欲,止呕吐,可根据患者的胃口,做一些营养价值丰富、质量高、易消化的食物,鼓励前列腺患者尽可能多吃。中药可给予健脾理气、降逆止呕之四君子汤加陈皮、法半夏、竹茹等。饮食方面,可食莲子、淮山药、薏苡仁粥,以健脾益气。患者饮食应清淡,如蔬菜、水果、多种维生素食物,忌油腻、辛辣、油煎炒之物。避风寒,注意休息,防止疲倦,保持精神愉快。 2、做好预防,早诊断早治疗,让男性老年人了解、掌握有关前列腺的常识,及早发现有排尿异常现象,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及早治疗。 3

前列腺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前列腺多发生于前列腺后叶,早期多无任何症状,即使有所不适,患者本人也往往认为自己年龄大了,排尿有点不适是正常现象,不必大惊小怪。当肿瘤增大到一定程度,压迫尿道导致排尿费力时,又往往与前列腺肥大引起的排尿困难等表现相混淆。这就使得病人迟迟不去医院就诊,从而延误了早期发现和治疗的大好时机,以致大部分病人首先发现远处转移病灶,进一步检查后才发现真凶其实是前列腺。此时,病变已经属晚期,失去了根治的时机,预后不良。在美国,局限性前列腺由于早期发现,手术后十年生存率超过90%。可见,只有早期发现前列腺,才能及

前列腺筛查方法受质疑

美国预防医学会最近在《美国预防医学杂志》上指出,目前的临床证据并不足以支持直肠指检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筛查对前列腺防治有效这一说法。 前列腺是男性主要肿瘤之一。上世纪90年代由于前列腺筛查的普及,前列腺的发现率达到了历史高峰。目前对无症状前列腺的筛查方法主要为直肠指检和血清psa测定。美国泌尿学会的推荐指南中建议50岁以上的男性或估计生存时间超过10年的男性都应进行psa筛查。而美国癌症学会则建议此类人群要同时进行直肠指检和psa筛查。但直肠指检对前列腺的敏感性因人而异,低者只有18%

CT或MRI检查是前列腺常用的诊断方法

前列腺诊断具体如下: 1.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血清测定患者血清PSA水平可增高,游离PSA与总PSA的比值降低;有转移时血清酸性磷酸酶可能增高。二者合并前列腺诊断的符合率较高。 2.B超检查前列腺内低回声结节,但须与炎症或结石相鉴别,这也是前列腺诊断方法之一。 3.前列腺诊断:核素骨扫描较X线拍片常能早期显示转移病灶。 4.前列腺诊断还有:CT或MRI检查可显示前列腺形态改变、肿瘤及转移。 5.前列腺穿刺活检,可作为前列腺诊断的方法。未能穿刺取出肿瘤组织不能否定的前列腺诊断。

前列腺早期发现治愈率

前列腺早期难以发现 前列腺早期多无任何症状,即使有所不适,也不足以引起病人的重视。当肿瘤增大压迫尿道时,又往往与前列腺增生症相混淆。如果能在早期发现前列腺,治愈率可达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遗憾的是,很多患者诊断出来的前列腺大多是已经转移的晚期肿瘤。此时,病变已经属晚期,预后不良。 专家告诉我们,前列腺早期难以发现主要归结于以下三个原因: 一、前列腺在发病早期没有特异性的症状,患者无法早期发现异常,等到患者感觉到异常时,肿瘤已经发生转移了。 二、早期前列腺无法通过B超、CT、MRI甚至更先进的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