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冬与麦冬的区别
天冬与麦冬的区别
那么天冬与麦冬的区别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只有了解了天冬与麦冬的区别,以后才能合理的利用这两种草药,要不混淆了可能药性不一样会出现很多不好的影响,所以下文我们看看天冬与麦冬的区别。
(1)外观区别:
天冬:攀援植物,多分枝丛生下垂。长80~120厘米,叶式丛状扁形似松针,绿色有光泽,叶状枝通常每3枚成簇,扁平或由于中脉龙骨状而略呈锐三棱形,稍镰刀状,茎上的鳞片状叶基部延伸为长2.5-3.5毫米的硬刺,在分枝上的刺较短或不明显。
麦冬:成丛生长。高30厘米左右。叶丛生,细长,深绿色,形如韭菜。
(2)浆果区别:
天冬浆果:成熟后为红色。
麦冬浆果:成熟后为深绿色或黑蓝色。
(3)花色区别:
天冬:花为多白色、淡绿色。
麦冬:花为淡紫色。
(4)来源区别:
相同:均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部位均为块根。
不同:天冬是攀援草本植物天冬的块根,麦冬是草本植物麦冬的块根。
(5)性状区别:
相同:呈纺锤形。质柔韧,半透明,有纵皱纹。
不同:
天冬:块根呈长纺锤形或圆柱形,稍弯曲,长4-18cm,直径0.5-2cm。表面黄白色或黄棕色,呈油润半透明状,有深浅不等的纵沟及细皱纹。偶有未除净的黄棕色外皮,有粘性,中柱明显。
麦冬:呈纺锤形,两端略尖,长1.5~3cm,直径0.3~0.6cm。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半透明,有细纵纹。中柱细小。
上文介绍了什么是天冬,什么是麦冬,上文分别介绍了这两种草药的功能和作用,从外表到果实的不同,从花的颜色到药性这些方面,详细的介绍了天冬与麦冬的区别,相信大家看后就会懂得如何区分开天冬与麦冬了吧。
肺炎吃什么中药好得快 气阴两虚型肺炎
对症治疗:地热汗出,口干唇燥,咳嗽,痰少不利,不思饮食,倦怠无力,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当益气养阴,方用育阴培元汤。
常用中药:黄芪,太子参,五味子,知母,桑白皮,百部,川贝母,地骨皮,麦冬,天冬。
方中以黄芪,太子参,五味子益气扶正;天冬,麦冬,知母育阴生津;桑白皮,百部,地骨皮,川贝母润肺止咳。
手足口病流口水怎么办 食疗法
配方:绿豆50克,萝卜1个,白糖适量。
制法:萝卜捣烂取汁,绿豆放锅内加水煮成绿豆粥后,倒入萝卜汁,调入白糖服用。
功效:清热解毒、止渴宽中。用于口腔溃疡红肿疼痛。
配方:绿豆1小把、鸡蛋1个、白糖适量。
制法:泡好的绿豆,放入锅内,加水煮到汤色变绿即可。将鸡蛋打散,打的越散蛋花汤越细腻。取滚烫的绿豆汤,冲入蛋液内。将蛋液与绿豆汤搅拌均匀。加入适量白糖,依据自己口味添加,每日早晚各一次。
功效:清热、消肿解毒,抑菌作用,适用于治疗口腔溃疡。
配方:玄参、天冬、麦冬各10克,粳米70克。
制法:玄参、天冬、麦冬放入锅内,加水熬成药汁,去渣留汁。粳米倒入锅内,加药汁、适量清水,熬成粥即可。
功效:滋阴降火、清热生津。适用于口腔溃疡者。
青光眼吃什么食物好
原料:天冬、麦冬各15克,粳米120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粳米洗净,用天冬、麦冬煮水,煮成二冬粥,加冰糖适量调味即成。每日2次,每次1小碗。
功效:适用于闭角型青光眼患者。
原料:桂圆肉20克,红枣20枚。
做法:桂圆肉、红枣同煮至成汤即可。每日1剂。
功效:适用于老年青光眼患者。
原料:扁豆、豌豆各35克,米粉250克。
做法:将扁豆、豌豆磨粉,然后加入米粉搅拌均匀,上锅蒸为豆糕即可食用。分次食用。
功效:适用于闭角型青光眼患者。
原料:柴胡、茯苓各15克,母鸡1只(约1000克),葱、生姜、料酒、精盐各适量。
做法:母鸡去毛和内脏,洗净,将柴胡、茯苓放入鸡腹,置砂锅内,加入葱、生姜、料酒、精盐及清水各适量,武火烧沸后改用文火煨炖,直至鸡肉炖烂即成。分餐食用,吃肉喝汤。
功效:滋补肝肾。适用于阴虚火旺的青光眼患者。
原料:新鲜葡萄、生姜、绿茶、蜂蜜各适量。
做法:将新鲜葡萄、生姜洗净,分别捣碎或切碎,用洁净的纱布绞汁备用,再以沸水冲浸浓绿茶1杯,兑入葡萄汁和姜汁各50毫升,调入适量蜂蜜,搅匀即可。趁热顿服。
功效:补气健脾。适用于开角型青光眼患者。
夜交藤配伍应用
配酸枣仁
酸枣仁味酸,入肝经,养肝血,安心神。
夜交藤昧微苦,入心经,滋心阴,宁心神。
相须为用,魂藏神安。血虚失眠,投之有效。
配生地
心肾之阴不足,阴亏水少致虚烦少寐之证。
生地善滋肾水以补阴,夜交藤善养心血而补阴。
二药相配,补不足之阴血,烦除寝安。
配天冬、麦冬
柯琴《名医方论》曰:“心者主火,而所以主者神也。神衰则火为患,故补心者必清其火而神自安。”
天冬、麦冬甘寒滋润。有清虚火之效;夜交藤微苦坚阴,具养心阴之功。
三药相合,清虚火,养心阴,阴补而神藏,心和而神安。
配羌活、独活
羌活善祛上部风湿,独活善祛下部风湿,夜交藤专搜全身之风邪。
三药合用,祛风胜湿,舒利关节而通痹,厢治风湿在表,肩背痛不可回顾。
头痛身重,或腰背疼痛等证,效果较佳。
配当归
肌表不固,感受风邪,致络脉不通,气血受阻,而为疼痛。
治宜祛风活血,通痹定痛。夜交藤性善走窜,专于搜风。
当归辛温行散,善化瘀廊。两药相配,风邪可除,瘀血可消,痹痛则解。
麦冬和天冬能一起喝吗 哪些人不宜喝麦冬天冬泡水
麦冬与天冬药性寒,脾胃虚寒者食用可能会加重病情,导致身体不适。
麦冬天冬泡水有润肠通便的功效,且药性微寒,便溏泄泻者食用可能会加重腹泻的症状。
天冬麦冬泡水有润肺养阴、清火生津的功效,适用于肺热咳嗽,风寒感冒者食用可能会加重病情。
秋季养生茶有什么 天麦冬茶
原料:天冬、麦冬各1 2克。
做法:将二者加入开水300毫升中浸泡10分钟,弃渣喝茶。
功效:有养阴生津、清肺降火之功。
天冬麦冬汤的宜忌人群
天冬麦冬汤的适宜人群:
1、清心除烦,适于内热扰心之证。
2、温病邪热入营,身热夜甚,烦躁不安。
3、热伤气阴,心烦口渴,汗出体倦者。
4、心阴不足,心烦不眠,舌红少苔者。
5、养阴润肺,主治阴虚肺燥,干咳、燥咳,劳热咳血等证。
6、益胃生津,善治胃阴不足,舌干口渴,纳呆不饥等证。此外还可用治阴虚肠燥,大便秘结者。
天冬麦冬汤的禁忌人群:
1、凡脾胃虚寒泄泻,胃有痰饮湿浊及暴感风寒咳嗽者均忌服。
温馨提示:
凡感受温燥,症见身热,微恶风寒,干咳少痰者,可配又杏、沙参、杏仁行装,以清肺润燥、疏风解表;凡热病后期伤阴,症见咽燥口干,舌红少苔,脉动细者,可单用,或配麦冬等润燥清热生津之品;凡属气阴两伤,兼见气短神疲者,又能当配人参、干地黄等。
嘴唇干裂吃什么好 百合二冬膏
食材:百合、天冬、麦冬各250克
做法:将上3味药洗净,加水文火煎煮2小时,过滤取汁,浓缩成膏。每100克清膏中加炼蜜50克混匀。每日早、晚各用白开水调服15克。
功效:具有养阴清肺、润燥止渴之功。主治燥咳痰少、咽喉干痛、口唇干裂等症。
肛门瘙痒偏方大全 中药内服偏方治疗肛门瘙痒
生地黄、熟地黄、天冬、麦冬、当归、赤芍、白芍、防风、苦参各10克,鸡血藤、刺蒺藜各15克,黄芪12克,可养血润肤,疏风止痒,适用于肛
门瘙痒症之血虚者。
大黄、透骨草各10克,大青叶20克,金银花、马齿苋各12克,苦参15克,滑石30克,细辛3克,黄柏6克。可清热解毒杀虫,除湿祛风止痒,适用
于肛门瘙痒症之湿热偏盛者。
哺乳期气血不足怎么调理 河车大造丸
处方:紫河车一具,熟地黄2两5钱,龟板2两,人参1两,天冬、麦冬、牛膝各1两2钱,杆仲、黄柏各1两5钱。
用法:上药一起研磨成粉末,制成小药丸,每日服用两次,每次3~4钱,以盐水送服。
功效:补气血,养肝肾,下奶,强身健体。
适宜人群:用于气血连续,虚损劳伤,神疲乏力,回奶等症。
焦虑症食疗方法 二冬枣仁粥
准备天冬,麦冬,枣仁各1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将枣仁微炒,将超好的枣仁与天冬,麦冬一同煎汤,去渣取汁,粳米洗净,与汁液一起煮粥,粥熟后加入白糖稍煮。
天冬有清心除烦,润肺养阴之效,饮用此粥具有滋阴清热,养心安神之效,可用于阴虚火旺以及心悸不安,头晕补虚,烦热少寐,焦虑多梦,手足心热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