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水晶兰的方法
培养水晶兰的方法
一、要育壮
培养水晶艺,育壮是关键。
1、分株不能过细,尽量保持两苗以上连体栽培;
2、在适度范围内,尽量做到光足、水足、肥足,促进兰株生长。株体健壮,蔡能进枪进艺。
二、要护根
根尖发黑或腐烂,使根部不能及时向兰株供应水分,是造成水晶艺烧焦的主要原因。
1、必须保持盆内疏水透气;
2、淋水要淋透,不要淋“半病水”(外湿内干);
3、施肥喷药药避免浓度过大,并药定期灌淋,冲洗兰根,免受残留肥药伤害。
三、要增湿
兰棚湿度不够,特别是在高温干燥和秋季转北风时,兰株蒸发过大,时造成水晶艺烧焦的客观原因。因此,要设法增加兰棚湿度,使相对湿度保持在70%以上,以减少兰株水分蒸发。
四、要防伤害
做好防治病虫害工作,避免用手触摸或碰伤。总之,只要细心养护,就一定能够把水晶艺培养得更完美,更富魅力,使这个兰艺新秀在兰花艺术舞台上大放异彩!
水晶兰的作用用途
观赏要旨
出淤泥而不染,指的是莲花,然而在腐植土中没有一片绿叶,就能长出可爱的白花,那非水晶兰莫属。每当春夏交接之际,漫步在中高海拔的山区,往往可以在一堆不起眼的泥土上,看到它的绽放,著实让人惊艳不已。
在自然界里,水晶兰并非难得一见的“幽灵”,只要知其习性、选择好地点和时机,人人皆可一睹其芳容。观赏水晶兰的最好时节,南方一般在四月中旬前后,北方可略晚点,这个时期所看到的水晶兰是最完美的。过早,水晶兰尚未萌发;过晚,水晶兰因逐渐老化,身上会出现褐色的斑点,就无法赏识其清澈透明、如梦般的美丽。
水晶兰的独特植物习性,使其只适宜于山林间阴凉潮湿、多腐殖质的特定气候环境,依靠特殊的菌体方能生存,除非能够模拟其原生环境进行种植,在普通的人工环境中是很难存活的。而且水晶兰的种子异常微小,几乎没有任何营养物质,离开原生地,在人工条件下也几乎难以萌芽。
水晶兰从春季发芽、生长到开花、结果,其整个生命过程也只有短暂的几个月,只有在良好、和谐的自然环境里,水晶兰才能够得以繁衍生息。因此,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我们不要随意去改变、破坏它的生存空间。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发达的科学技术会帮助这美丽的精灵从深山老林,走进我们的生活,为更多的人带来欢欣和愉悦。
水晶兰的简介
水晶兰不是兰花,也不是蕈类,它是属于鹿蹄草科植物。全身没有叶绿素,从不进行光合作用,是靠着腐烂的植物来获得养分。被称为死亡之花。水晶兰的花朵在阴暗潮湿的地区,冒出晶莹洁白的身影,有若水晶状的菸斗,微微下垂的花朵,单生于植株的顶端,在幽暗处发出诱人的白色亮光,引人驻足欣赏,是传说中来自阴间的植物。多年生,草本,腐生;茎直立,单一,不分枝,高10-30厘米,全株无叶绿素,白色,肉质,干后变黑褐色。
水晶兰属约近10种,主要分布于北半球。中国有2种1变种,从东北、西北至西南以及台湾均有分布。水晶兰产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浙江、安徽、台湾、湖北、江西、云南、四川、贵州、西藏等省、区。生于海拔800-3850米山地林下。
荔枝是什么季节的水果 荔枝有多少品种
主要栽培的荔枝品种有十三种。
主要品种:三月红、圆枝、黑叶、淮枝、桂味、糯米糍、元红、兰竹、陈紫、挂绿、水晶球、妃子笑、白糖罂等。
其中桂味、糯米糍是上佳的品种,亦是鲜食之选,挂绿更是珍贵难求的品种。
培养“水果宝宝”
For辅食添加期的宝宝
喝果汁、吃果泥的疑问
Q宝宝4个月,第一次喝果汁,一次喝了80ml苹果汁。是不是喝太多了?每次应该喝多少呢?什么时候喝比较好?
A 对于从来没有喝过果汁的小宝宝来说,最好从1汤匙开始,循序渐进是辅食添加的首要原则,待宝宝适应之后再逐渐添加。可以先提供宝宝不甜的蔬菜水,然后是果汁。对于4月龄内的宝宝,每日果汁的量最好控制在30~50ml左右。注意果汁可稀释一倍后再给宝宝喝,要选新鲜质好的水果,避免未熟或者过熟的水果。果汁可以在两餐奶之间或宝宝口渴时喂给他喝。
果汁、果泥、水果每日添加参考
月龄 添加量
1~4 果汁30~50ml
5~6 果汁50~80ml;果泥15~20g
7~8 果汁100ml;果泥25g
9~11 适当捻碎切块的水果30~40g
12~15 水果40~50g
Q没给宝宝喝过水果汁,就是喝白开水,应该没关系吧?
A 在添加正式辅食之前,作为准备,最好先给宝宝喝些蔬果汁,一方面补充了水分和维生素,另一方面经常提供不同品种的果汁,也可以丰富宝宝的味觉,但每天还需单独给宝宝喂白开水。
如果妈妈有意识地换用小勺喂宝宝果汁,也可以给予吃惯母乳或喝惯奶瓶的宝宝不同的口腔触感,有利于以后宝宝辅食的顺利添加。
水培虎尾兰的方法
水培虎尾兰可用株形合适的植株洗根后水培,虎尾兰的根系较发达,洗根水培时,应将根系剪去1/3或2/3,可促进早发新根。成型后可置放于光线较暗的地方装饰环境。
虎尾兰为龙舌兰科归龙舌兰目。龙舌兰目演化来自百合目。龙舌兰科中未发现有水生植物,且虎尾兰为沙漠旱生植物,演化进程离百合目很远,故认定其与水生植物无近亲缘关系。旱生植物因其通气维管束组织的退化,一般不适宜采用缺氧环境的静止水培。但旱生和水生这一辩证法中的对立两极,在特定的环境可以有条件的达到统一。
在这里,若能做到大大降低营养含盐液浓度(<500ppm),以增溶解氧,并保持冬季室内温度高于10度以上,虎尾兰也可进行静止水培。当然,室温10度以下时,要将杯中营养液倒掉,使虎尾兰进入冬眠,以保安全。
水晶兰的形态特征
水晶兰为腐物寄生植物,无叶绿素,叶退化成鳞片状,根系分枝极密,根表面覆以菌根,借此在土壤中吸取营养物质,因此就变成了特殊的形态,所以有些学者主张把它从鹿蹄草科Pyrolaceae内分出而自成一科。
草本,有鳞片;根纤细,互相交织;花单朵顶生,先下垂,后直立,有苞片 ,鳞片状,早落;花瓣5-6,离生,长椭圆形,基部无囊,有不整齐的齿,内侧常有密长粗毛,早落;雄蕊10-12,花药短,盾状,平生,横裂花丝长0.8—1.2厘米,有糙毛,花药黄色 。花盘与子房的基部粘合,延伸成10-12个齿。
子房5室,中轴胎座,每室有胚珠极多数,花柱短,粗厚,花柱长2—3毫米,上部扩大成一漏斗状的柱头;蒴果椭圆状球形,直立,向上,长约1.3-1.4厘米,5裂,室背开裂为6个果瓣;种子细小,近圆柱形。
多年生,草本,腐生;茎直立,单一,不分枝,高10-30厘米,全株无叶绿素,白色,肉质,干后变黑褐色。根细而分枝密,交结成鸟巢状。叶鳞片状,直立,互生,长圆形或狭长圆形或宽披针形,长1.4-1.5厘米,宽4-4.5毫米,先端钝头,无毛或上部叶稍有毛,边缘近全缘。
花单一,顶生,先下垂,后直立,花冠筒状钟形,长1.4-2厘米,直径1.1-1.6厘米;苞片鳞片状,与叶同形;萼片鳞片状,早落;花瓣5-6,离生,楔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1.2-1.6厘米,上部最宽5.5-7毫米,有不整齐的齿,内侧常有密长粗毛,早落;雄蕊10-12,花丝有粗毛,花药黄色;花盘10齿裂;子房中轴胎座,5室;花柱长2-3毫米,柱头膨大成漏斗状。蒴果椭圆状球形,直立,向上,长1.3-1.4厘米。花期8—9月,果期9~11月。
自然环境中的水晶兰多数株聚生,较少见独出;其全株高约10cm~15cm,在千万年的进化中,它的叶子已经蜕变成白色的鳞片,互生于无分枝的肉质茎上,雌雄同株,单花于植株的顶端开出。水晶兰白色透明的叶子已经退化成鳞片状贴在茎的旁边,互生,白色。
茎也是白色,没有分支。花期在春季到夏季,为雌雄同株,5-6月间由茎顶处抽苔出白色长钟形小花,有时数朵集生,花朵在每棵植株的顶端开出,水晶兰生育环境分布于海拔1500-2500公尺,常见于冷凉潮湿的针阔叶混合林间。
水晶兰在家居中的作用
水晶兰在家居中具有观赏价值。水晶兰植物体多汁,白色。叶大多退化成鳞片状,互生或螺旋状排列。花单一顶生,稍下垂,钟形。水晶兰的花朵在幽暗潮湿的落叶层里,冒出晶莹洁白的身影,有若水晶状的菸斗。水晶兰美丽可爱的外形很多人都喜欢欣赏。
在自然界里,水晶兰并非难得一见的“幽灵”。观赏水晶兰的最好时节,南方一般在四月中旬前后,北方可略晚点,这个时期所看到的水晶兰是最完美的。
水晶兰还具有药用价值。水晶兰全草含水晶兰甙(Monotropein)、β-谷甾醇、对香豆酸、熊果酸、葡萄糖、蔗糖、棉子糖。含山奈酚(kaempferol)和槲皮素(quercetin)的单葡萄糖和双葡萄糖甙,甾醇类,主要有甾醇(sitosterol),脂肪酸类,主要为16-18个碳的脂肪酸及少量的亚麻酸(linolenicacid)。主要的作用是补虚止咳。用于肺虚咳嗽。其性平和,味微咸,含水晶兰甙、熊果酸、葡萄糖、蔗糖、棉子糖等成分,全草可入药。
水晶兰观赏注意事项
出淤泥而不染,指的是莲花,然而在腐植土中没有一片绿叶,就能长出可爱的白花,那非水晶兰莫属。每当春夏交接之际,漫步在中高海拔的山区,往往可以在一堆不起眼的泥土上,看到它的绽放,著实让人惊艳不已。
在自然界里,水晶兰并非难得一见的“幽灵”,只要知其习性、选择好地点和时机,人人皆可一睹其芳容。观赏水晶兰的最好时节,南方一般在四月中旬前后,北方可略晚点,这个时期所看到的水晶兰是最完美的。过早,水晶兰尚未萌发;过晚,水晶兰因逐渐老化,身上会出现褐色的斑点,就无法赏识其清澈透明、如梦般的美丽。
水晶兰的独特植物习性,使其只适宜于山林间阴凉潮湿、多腐殖质的特定气候环境,依靠特殊的菌体方能生存,除非能够模拟其原生环境进行种植,在普通的人工环境中是很难存活的。而且水晶兰的种子异常微小,几乎没有任何营养物质,离开原生地,在人工条件下也几乎难以萌芽。
水晶兰从春季发芽、生长到开花、结果,其整个生命过程也只有短暂的几个月,只有在良好、和谐的自然环境里,水晶兰才能够得以繁衍生息。因此,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我们不要随意去改变、破坏它的生存空间。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发达的科学技术会帮助这美丽的精灵从深山老林,走进我们的生活,为更多的人带来欢欣和愉悦。
水晶兰的形态特征
水晶兰为腐物寄生植物,无叶绿素,叶退化成鳞片状,根系分枝极密,根表面覆以菌根,借此在土壤中吸取营养物质,因此就变成了特殊的形态,所以有些学者主张把它从鹿蹄草科Pyrolaceae内分出而自成一科。
草本,有鳞片;根纤细,互相交织;花单朵顶生,先下垂,后直立,有苞片 ,鳞片状,早落;花瓣5-6,离生,长椭圆形,基部无囊,有不整齐的齿,内侧常有密长粗毛,早落;雄蕊10-12,花药短,盾状,平生,横裂花丝长0.8—1.2厘米,有糙毛,花药黄色 。
花盘与子房的基部粘合,延伸成10-12个齿。子房5室,中轴胎座,每室有胚珠极多数,花柱短,粗厚,花柱长2—3毫米,上部扩大成一漏斗状的柱头;蒴果椭圆状球形,直立,向上,长约1.3-1.4厘米,5裂,室背开裂为6个果瓣;种子细小,近圆柱形。
多年生,草本,腐生;茎直立,单一,不分枝,高10-30厘米,全株无叶绿素,白色,肉质,干后变黑褐色。根细而分枝密,交结成鸟巢状。叶鳞片状,直立,互生,长圆形或狭长圆形或宽披针形,长1.4-1.5厘米,宽4-4.5毫米,先端钝头,无毛或上部叶稍有毛,边缘近全缘。
花单一,顶生,先下垂,后直立,花冠筒状钟形,长1.4-2厘米,直径1.1-1.6厘米;苞片鳞片状,与叶同形;萼片鳞片状,早落;花瓣5-6,离生,楔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1.2-1.6厘米,上部最宽5.5-7毫米,有不整齐的齿,内侧常有密长粗毛,早落;雄蕊10-12,花丝有粗毛,花药黄色;花盘10齿裂;子房中轴胎座,5室;花柱长2-3毫米,柱头膨大成漏斗状。蒴果椭圆状球形,直立,向上,长1.3-1.4厘米。花期8—9月,果期9~11月。
自然环境中的水晶兰多数株聚生,较少见独出;其全株高约10cm~15cm,在千万年的进化中,它的叶子已经蜕变成白色的鳞片,互生于无分枝的肉质茎上,雌雄同株,单花于植株的顶端开出。水晶兰白色透明的叶子已经退化成鳞片状贴在茎的旁边,互生,白色。
茎也是白色,没有分支。花期在春季到夏季,为雌雄同株,5-6月间由茎顶处抽苔出白色长钟形小花,有时数朵集生,花朵在每棵植株的顶端开出,水晶兰生育环境分布于海拔1500-2500公尺,常见于冷凉潮湿的针阔叶混合林间。
水培蝴蝶兰的方法
1.蝴蝶兰到手后,要仔细清理原株上的水苔及残留物,剪去病根、烂根、弱根,用水仔细冲洗,剪去病叶。伤口要用木炭粉或大生药粉涂抹,使伤口干燥并把植株晾三四个小时。
2.2公升方塑料瓶(康师傅最好)一分为二,去掉中间较细部分,在瓶肩部用铁钉、铁丝烫几个小洞。
3.将晾好的植株栽入塑料瓶中,塑料瓶上部首先放入碎砖块约二到三厘米,多少不限。将植株放入砖块上。再放入木炭块,扶正,墩实。
4.不浇水,可进行叶片喷雾,四天后在瓶底部上面放约四厘米左右深的水,不让根系接触到水,植株根部所需水份,以水蒸发变成的水汽来补充。瓶上的小洞及原瓶口用来保持水气上下连通。
5.蝴蝶兰植株壮弱不同,根系好坏不同,7到40天是成活关健。等到从瓶的外面已能看到老根变绿,老根上或茎上有新根长出来,一道重要的难关已渡过,成活已有八成。如果有部分根烂掉,不怕,可把植株拿(倒)出来清理.烂根少也可不清理。
6.等到新发的根从多条老根或茎上长出,大约蝴蝶兰植株栽后20天到50天,可在下面的瓶中加水至新根尖下(以最下面的根尖或根算起)2到5毫米,就是不让水淹过根,再过一些时间(由于各地温度不同.时间长短不同)等到新根愉快的进入水中,并且越长越长。另外从茎上长的新根和上部老根上长的新根向空中、向瓶中生长时,新叶片也开始长出,此时改良的半水耕法已完全成功,蝴蝶兰己改变气生壮态,向水生、气生发展,马上就要长箭,开花不远了。
7.室温在15度以上都可以上盆。温度高、恢复的快、长根快。温度低、恢复的慢、长根慢。
吊兰可以水培吗
可以的,吊兰是适合水培的植物之一,最适合水培的其实是用它的气生根。盆栽吊兰从盆中倒出,用水将土洗净,剪去老叶、老根,置于水培器皿中,倒上清水即可,记得不能把根完全浸泡在水里,水只要浸到跟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就好了,因为植物的根系还是要呼吸的。器皿可用广口玻璃瓶、玻璃杯及其他容器。容器中的水可以隔几天换一次,或者添加一些水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