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蛋白增高是怎么引起的
铁蛋白增高是怎么引起的
1、肝脏疾病,如肝坏死、慢性肝病、肝硬化、肝肿瘤等,都是造成铁蛋白高的原因。
铁蛋白图册2、铁负荷过多,如原发性血色病、反复输血、不恰当铁剂治疗等,也属于铁蛋白高的原因。
3、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溶血性贫血等,这些都是引发铁蛋白高的原因。
4、癌症,如肝癌、胰癌、肺癌等也是造成铁蛋白高的原因。肝癌造成铁蛋白高的原因主要为,①肝癌细胞能合成和分泌铁蛋白或异铁蛋白。②肝癌组织对铁蛋白的摄取及清除受到影响。③肝细胞损害坏死也是造成铁蛋白高的原因,贮存在肝细胞浆中的铁蛋白溢入血中而引发铁蛋白高。
5、炎症或感染、甲状腺功能亢进等都属于引发铁蛋白高的原因。
血清铁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在一般情况下,SF与组织内非血红素铁呈很好相关性。通过静脉切开放血判断。证实和贮存铁相关。和骨髓可染铁呈正相关,和铁吸收率呈负相关。因此SF是检查机体铁营养状态,反映缺铁或铁负荷过度的有效指标,广泛应用于映铁的人群筛检。网状内皮细胞储铁减少是SF降低的唯一原因。但正常值的低限很难确定。多数采用250~300ug/L称SF增高。
SF增高多见于:(1)铁负荷过度:如原发性血色病,B地中海贫血反复输血后。(2)肝脏疾病如酒精性肝硬变,药物性肝炎,病毒性肝炎。(3)急性感染和炎症性疾病可促进去铁铁蛋白合成,使SF增高。前者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炎症可增高。(4)恶性肿寤:可类似炎症性疾病SF合成增加。因肿瘤浸润、坏死使释放增加,同时肝清除SF能力降低。以及肿瘤细胞合成铁蛋白增多。特别是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肝癌、胰腺癌和肺癌均可使SF升高。而食管癌,胃癌、结肠癌以及泌尿道恶性肿瘤SF均正常。SF水平和何杰金病的病程密切相关。SF与非何杰金淋巴瘤的病期、症状、缓解与否也密切相关,其中以组织细胞性升高最显著。急性白血病SF可升高,急单最明显。急粒改之。慢性白血病增高不明显。由于SF的影响因素比较多。因此不能作为恶性肿瘤的诊断指标,也不能预测恶性肿瘤的复发。
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步骤
【诊断】
一、病史及症状
⑴ 病史提问:注意①饮食习惯,是否有偏食或异食癖。②是否有消化系统疾病(萎缩性胃炎、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等)、钩虫病;女性是否有月经过多;是否做过胃肠手术等。男性及绝经妇女应考虑是否为胃肠道肿瘤的首发症状。
⑵ 临床症状:一般有疲乏,烦燥,心悸,气短,头晕,头疼。儿童表现生长发育迟缓,注意力不集中。部分病人有厌食、胃灼热、胀气、恶心及便秘等胃肠道症状。少数严重病人可出现吞咽困难、口角炎和舌炎。
二、体检发现
除贫血外貌外,有皮肤干燥皱缩,毛发干枯易脱落。指甲薄平,不光滑,易碎裂,甚至呈匙状甲(见于长期严重病人)。
三、辅助检查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男性血红蛋白<120g/l,女性血红蛋白<110g/l,孕妇血红蛋白<100g/l;mcv<80fl,mch<26pg,mchc<0.31;形态可有明显低色素表现。血清铁<10.7mmol/l,总铁结合力>64.44mmol/l,运铁蛋白饱和度<0.15。血清铁蛋白<14mg/l。骨髓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铁粒幼红细胞<15%。
四、鉴别诊断
地中海贫血:有家族史,血片可见大量靶形红细胞,血红蛋白a2增加,血清铁蛋白及骨髓可染铁增加。
慢性炎症性贫血:总铁结合力正常或降低,血清铁蛋白增高。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可见环形铁粒幼细胞,血清铁与铁蛋白增多,总铁结合力降低。
缺铁性贫血的鉴别诊断
缺铁性贫血应与以下3种贫血相鉴别
1.地中海贫血
有家族史,血片可见大量靶形红细胞,血红蛋白A2增加,血清铁蛋白及骨髓可染铁增加。
2.慢性炎症性贫血
总铁结合力正常或降低,血清铁蛋白增高。
3.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可见环形铁粒幼细胞,血清铁与铁蛋白增多,总铁结合力降低。
尿蛋白一定是肾病吗
不一定。尿蛋白增高可不止见与肾病,还有其他原因,如运动过后,血液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等等都可以引起尿蛋白增高。所以临床上尿蛋白的增高可以非为肾性蛋白尿和非肾性蛋白尿。而且,尿蛋白的增高也不能作为肾病的唯一指标,需要结合全身症状、肾功能检查、生化检查,肾活检等检查来判断。
淋巴瘤的3个早期症状表现
1.淋巴结肿大
包括浅表和深部淋巴结,其特点是肿大的淋巴结呈进行性、无痛性,质硬,多可推动,早期彼此不粘连,晚期则可融合,抗炎、抗结核治疗无效。浅表淋巴结以颈部为多见,其次为腋下及腹胜沟。深部以纵隔、腹主动脉旁为多见。
2.淋巴结肿大引起局部压迫症状
主要是指深部淋巴结,如肿大的纵隔淋巴结,压迫食道可引起吞咽困难;压迫上腔静脉引起上腔静脉综合症;压迫气管导致咳嗽、胸闷、呼吸困难及紫绀等。
3.发热
热型多不规则,多在38—39C之间,部分病人可呈持续高热,也可间歇低热,少数有周期热,多数病人还有夜间或入睡后出汗的现象。
淋巴瘤的检查方法
1、血液学
贫血多在晚期出现,白细胞一般无特异性改变,少数轻度或明显升高,伴中性粒细胞增多,约1/5患者嗜酸性粒细胞增多。骨髓被广泛侵润或发生脾亢时,可有全血细胞减少。
2、骨髓
骨髓受侵常伴骨髓纤维化,骨髓受侵润多是由血源播散而来,骨穿涂片阳性率仅占3%,骨髓活检则可提高阳性率达9~22%,并发现急性非淋巴白血病时可显示白血病骨髓象特点。其组织学特点是发现典型R-S细胞及单核变异性细胞。
3、其它检查
疾病活动期血沉加快,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活力增高,血、尿β2—微球蛋白水平增高。血清铁蛋白测定:血清铁蛋白明显升高与临床分期有关,从Ⅰ-Ⅳ期病人血清铁蛋白呈进行性递增。有症状者血清铁蛋白高于无症状者,活动期病人血清铁蛋白增高,缓解期血清铁蛋白下降,复发时又增高。
铁蛋白高肝功能不正常是癌症吗
铁蛋白是测定肝癌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和甲胎蛋白检测配合使用。如果甲胎蛋白检测值大于甲胎蛋白正常值,即大于400单位/L,就表示很有可能是肝癌了。如果发生铁蛋白偏高,而且肝功能也不正常的话,可能考虑是肝癌,如果是乙肝患者,更要赶快接受治疗,因为铁蛋白偏高是病情恶化的表现。
铁蛋白高并不一定是癌症,因为血清铁蛋白升高的原因不止一个。铁蛋白升高可能是肝上出了问题,一般是急慢性肝炎,严重的可能是肝癌,除了这些以外,造成铁蛋白升高的因素还有:原发性血色病、反复输血、不恰当铁剂治疗、患有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淋巴瘤、胰腺瘤、炎症等疾病等,这些都会引起铁蛋白偏高,所以说铁蛋白高并不一定是癌症,具体情况需要去医院检查为准。
血清铁蛋白的测定
1. 血清铁蛋白降低见于:
⑴缺铁性贫血,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⑵营养不良、严重慢性疾病体内贮存铁减少导致的继发性贫血。
2. 血清铁蛋白增高见于:
⑴体内铁贮存过多,如长期接受输血和不恰当的铁剂治疗;
⑵恶性肿瘤;
⑶急性感染和炎症;
⑷肝脏疾病如肝硬化、肝坏死和心肌梗死等。
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步骤
体检发现
除贫血外貌外,有皮肤干燥皱缩,毛发干枯易脱落。指甲薄平,不光滑,易碎裂,甚至呈匙状甲(见于长期严重病人)。
辅助检查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男性血红蛋白<120g/l,女性血红蛋白<110g/l,孕妇血红蛋白<100g/l;mcv<80fl,mch<26pg,mchc<0.31;形态可有明显低色素表现。血清铁<10.7mmol/l,总铁结合力>64.44mmol/l,运铁蛋白饱和度<0.15。血清铁蛋白<14mg/l。骨髓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铁粒幼红细胞<15%。
鉴别诊断
地中海贫血:有家族史,血片可见大量靶形红细胞,血红蛋白a2增加,血清铁蛋白及骨髓可染铁增加。
慢性炎症性贫血:总铁结合力正常或降低,血清铁蛋白增高。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可见环形铁粒幼细胞,血清铁与铁蛋白增多,总铁结合力降低。
肝功能正常,球蛋白偏高怎么办
一般性的球蛋白偏高的检查结果,如果没有具体的身体症状出现的话,是不用采取什么特别的方法治疗的。只要平常的时候注意休息,在保证身体营养的情况下,不要吃比较油腻和辛辣的食物。不要暴饮暴食。
2如果是有具体的病症出现的球蛋白增高症状,就是需要进行药物的治疗了。一般都是采用抗病毒的药物来进行治疗。另外要多注意休息,保证饮食的营养。多吃不给肝脏带来负担的食物,保证规律的饮食习惯。
3球蛋白增高虽然不一定会导致什么大的肝脏疾病发生,但是球蛋白增高本身就是给患者一个重要的提醒,说明身体已经出现了状况,如果还不能及时的进行治疗和预防的话,那么严重的肝脏疾病是很有可能就会发生的。
注意事项:
球蛋白增高是有可能引发肝脏疾病的。一般上肝脏的疾病除了跟平常的饮食生活习惯有关系外,还跟细菌感染有一定直接的关系。脾气如果比较暴躁的话,也是有可能会引发肝脏疾病的。
男人小便泡沫多是肾病吗
小便泡沫多是肾病吗?
小便时有泡沫是很正常的现象。只是有极少数人小便有泡沫可能含有蛋白质。由于蛋白质表面张力低,当尿中蛋白质含量多时,可能在尿液表面出现很多泡沫。但是如果有面部浮肿和眼睑水肿,就需要请肾脏科医生首先检查尿常规,而大部分人却无检查之必要。
谨防蛋白尿
尿液中蛋白含量异常升高是引起泡沫尿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也是各种疾病尤其是肾脏病的重要临床表现。各类原发性肾脏疾病,如各类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等和各类继发性肾脏损害,如糖尿病、高血压、痛风、肝炎等,均可以导致肾脏损害,尿液中蛋白增加。而多发性骨髓瘤、急性血管内溶血、白血病等,虽然肾功能正常,但因血液中出现大量异常蛋白,尿液中也有蛋白漏出,形成蛋白尿。
总蛋白和球蛋白偏高是什么情况
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的朋友们要承受,着很多的疾病影响,比如说有的朋友们在检查的过程当中,自己患有总蛋白和球蛋白偏高,这种现象让很多的朋友们,都非常的陌,大家或许都非常陌生也并不知道什么原因,而造成的。
总蛋白,球蛋白偏高是乙肝引起的
如果大三阳肝功正常的话就只是携带者不是患者不用治疗,建议检查肝功能。如果肝功能始终正常,大多可以稳定在这一阶段,预后良好,一般不须治疗,此时用药较难奏效,多主张调养和随访相结合,劳逸相结合,不主张过多用药治疗和一味要求三阳转阴,各种抗病毒药物可能都难以有所作为。
球蛋白增高,主要与免疫功能紊乱有关,轻度增高,一般认为反应性可能大,而明显增高则要考虑浆细胞病,如多发性骨髓瘤、MGUS、华氏巨球蛋白血症等,可以再查一下免疫球蛋白的定量,如有单克隆表现,则需进一步检查,如为多克隆性,则可继续观察,不用紧张。
铁蛋白偏高是什么原因啊
铁蛋白是铁储存于人体的主要形式之一。目前采用放射免疫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临床意义:本试验是诊断缺铁性贫血的重要指标,也是恶性肿瘤的标志物之一。血清铁蛋白增多,再生障碍性贫血(铁利用量下降)、溶血性贫血(铁释出过多);血色素沉着症及反复输血(铁吸收或储存增多)、铅中毒及维生素B6缺乏引起贫血(铁利用降低)、恶性肿瘤、肝脏病变、急性感染。铁蛋白是一种分子量较大的蛋白质,是铁的主要贮存形式。铁蛋白测定以400ng/ml为正常上限,某些肿瘤常常升高且大于此值,常见于:急性白血病、何杰金氏病、肺癌、结肠癌、肝癌和前列腺癌。检测铁蛋白对肝脏转移性肿瘤有诊断价值,76%的肝转移病人的铁蛋白含量高于400ng/ml,与AFP联合检测,尤其是AFP正常的肝癌患者,可提高诊断率。铁蛋白升高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细胞坏死、红细胞生成受阻断或肿瘤组织中合成增多所致。铁蛋白的测定适用于了解体内铁代谢的情况,在治疗初期检测铁蛋白可反映当时体内铁的储量,可以早期发现网织内皮系统中铁储存的不足。在临床上,20ng/ml的阈值可以有效地判断潜伏期铁不足并提示铁储存的耗竭。正常情况下储存铁可用于血红蛋白的合成,低于12ng/ml,判断为潜伏期铁不足,以上两种测定值,不需要进一步的实验室参考资料,甚至血细胞形态正常情况下,仍是如此。如果同时伴有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即可提示存在铁不足。如果铁蛋白水平较高,又排除供铁不正常的可能性,即反映体内铁过量的状况。建议你去武汉明仁肾病研究院检查一下。
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步骤
一、病史及症状
⑴ 病史提问:注意①饮食习惯,是否有偏食或异食癖。②是否有消化系统疾病(萎缩性胃炎、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等)、钩虫病;女性是否有月经过多;是否做过胃肠手术等。男性及绝经妇女应考虑是否为胃肠道肿瘤的首发症状。
⑵ 临床症状:一般有疲乏,烦燥,心悸,气短,头晕,头疼。儿童表现生长发育迟缓,注意力不集中。部分病人有厌食、胃灼热、胀气、恶心及便秘等胃肠道症状。少数严重病人可出现吞咽困难、口角炎和舌炎。
二、体检发现
除贫血外貌外,有皮肤干燥皱缩,毛发干枯易脱落。指甲薄平,不光滑,易碎裂,甚至呈匙状甲(见于长期严重病人)。
三、辅助检查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男性血红蛋白<120g/l,女性血红蛋白<110g/l,孕妇血红蛋白<100g/l;mcv<80fl,mch<26pg,mchc<0.31;形态可有明显低色素表现。血清铁<10.7mmol/l,总铁结合力>64.44mmol/l,运铁蛋白饱和度<0.15。血清铁蛋白<14mg/l。骨髓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铁粒幼红细胞<15%。
四、鉴别诊断
地中海贫血:有家族史,血片可见大量靶形红细胞,血红蛋白a2增加,血清铁蛋白及骨髓可染铁增加。
慢性炎症性贫血:总铁结合力正常或降低,血清铁蛋白增高。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可见环形铁粒幼细胞,血清铁与铁蛋白增多,总铁结合力降低。
血清铁蛋白高的原因有哪些
铁蛋白高的原因有哪些?肝病是造成铁蛋白高的最重要的原因,当血常规检查发现自身的铁蛋白指标升高时,应该结合肝功能及其他指标确定病因。
参考值:
新生儿:25~200μg/L(25-200ng/ml)
6个月—15岁:7~140μg/L(7--140ng/ml)
成年男子:15~200μg/L(15--200ng/ml)
成年女子:12--150μg/L(12--150ng/ml)
血清铁蛋白升高原因血清铁蛋白升高:原因是铁蛋白的来源增加或存在清除障碍。如患肝癌、肺癌、胰癌、白血病等时,癌细胞合成的铁蛋白增加,使血清铁蛋白升高。患肝病时肝细胞受损功能下降,使血清铁蛋白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