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好动小心心肌炎
孩子好动小心心肌炎
孩子多动,有可能是患上了心肌炎。因为孩子的保护意识会比较差,所以的话在生病的时候还是会奔跑和打闹,这样的话,就会增加了心脏的负担,所以作为父母的一定要多加留意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相关治疗。
病毒性心肌炎发病年龄以3~10岁小儿多见,临床表现轻重不一,约半数小儿在心肌炎出现前数日至1~3周有感冒或胃肠道症状,如发热、咳嗽、恶心、呕吐、全身不适等,常伴肌肉痛、关节痛。发病后,轻者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只出现心电图改变,一般为精神萎靡、面色苍白、乏力,多汗、食欲不振或恶心、呕吐、上腹疼痛等。年龄较大的患儿可自述头晕、心悸、胸闷、气短(长出气)、心前区不适或疼痛。
小儿的心脏由于对缺氧、缺血的耐受力低,所以极易出现心律失常,甚至心衰。小儿心衰一般起病急,进展迅速,有的甚至几分钟内出现呼吸困难,同时出现呕吐、烦躁、多汗、面色苍白、紫绀、四肢发凉、脉快无力,听诊肺部有罗音。此时,若不及时就诊,患儿很可能有生命危险。
专家提醒,孩子自我保护意识差,生病期间也会奔跑、打闹、嬉戏,这样会增加心脏的负担,使感冒进一步加重而诱发心肌损伤,甚至发展成心肌炎。
所以,小儿感冒时应注意休息、保暖,以防反复感冒,多饮水,清淡饮食,吃维生素C含量高的蔬菜和水果或适当补充维生素C。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家长因害怕孩子耽误学习,感冒期间仍让其坚持上学,会因过度劳累而加重心脏负担,非常不可取。
小孩心肌炎严重吗 小孩心肌炎的病情轻重不一
小儿心肌炎病情轻重不同,这取决于病变的广泛程度,轻者可无明显病状,重者可并发严重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甚至猝死。家长若发现孩子有心情烦燥、低热、气喘、胸痛、长叹气、长吸气、心跳过快或过慢,心跳不规则、出汗多、疲乏、无力等症状。只要有其中一项或几项,都应带孩子到医院检查,只要早发现,早治疗,预后良好。
小孩心肌炎的症状 小孩心肌炎的表现
心肌炎轻重悬殊,表现不一。最严重的称暴发性心肌炎,有心脑综合症(惊厥、昏迷)、心原性休克(血压降低、四肢冰冷)、心力衰竭(肝大、浮肿、气喘)。最轻的什么症状也没有,医生经过化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才确定诊断。多数患儿有心情烦燥、低热、气喘、胸痛、长叹气、长吸气、心跳过快或过慢,心跳不规则、出汗多、疲乏、无力等症状。一般不是每个病人都有上述表现,一般是有其中一项或几项。
最有效治疗心肌炎的小偏方
治疗心肌炎的偏方有哪些
1、归脾丸
组成:白术、茯神、黄芪、龙眼肉、酸枣仁、人参、木香、远志、当归、甘草。
功能:益气补血,健脾养心。心肌炎恢复期因思虑过度,劳心伤脾所致的体倦少食,心悸怔忡,睡眠不佳者。
2、柏子养心丸
组成:柏子仁、枸杞子、麦冬、当归、石菖蒲、茯神、玄参、熟地黄、甘草。
功用:养心安神,补肾滋阴。可用于心肌炎后期,营血不足所引起的心悸怔忡持续不断,夜寐多梦,健忘盗汗者。
3、天王补心丹
组成:生地、人参、丹参、玄参、茯苓、五味子、远志、桔梗、当归身、天冬、麦冬、柏子仁、酸枣仁。
功用:滋阴养血、补心安神。用于心肌炎恢复期偏于阴虚而见虚烦少寐、心悸神疲、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者。
4、补中益气丸
组成:人参、黄芪、白术、陈皮、炙升麻、柴胡、当归。
功用: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可用于心肌炎恢复期心悸、乏力少气、食少者。
孩子好动怎么办
多和孩子玩一些体力游戏
好动的孩子,家长可以多给他设定一些锻炼或者游戏,例如慢跑、赛跑、蹦床、打斗游戏,孩子喜欢动,阻止他反而会引起他的反弹,相反,尊重他并帮助他排解一下好动的天性,孩子才会在该慢下来的时候慢下来。
帮孩子找到一些他感兴趣的事物
帮助孩子多涉猎一些,观察他喜欢什么,有的好动的孩子喜欢画画,有的喜欢建构积木,有的喜欢天文,有的喜欢玩电路,找到他喜欢的领域,多带他接触一下,就会发现多动的孩子如果静下心来是会很有钻研精神的。
多动的孩子更需要赞扬
多动的孩子更需要别人的尊重和赞扬,可能因为他们习惯了责骂,一旦得到表扬,孩子就会变的非常的乖巧,所以,家长也要适时的发现孩子在顽皮的时候的一些亮点,适时的表扬,孩子得到认同后也会变的比较听话。
换位游戏
家长可以和孩子玩换位游戏,让孩子当大人坐在一边,大人当一个多动的孩子,让孩子自己感受一些如果多动过分了是不是会给别人造成困扰。
分析一下看看是不是近对孩子关心的不够
有的时候多动的孩子只是想引起别人的注意,如果是这样,那样大人就要自我反省一下,是不是近对孩子不太关注?就像男人也很柔情一样,多动的孩子更需要关心和爱,适时的对他们拥抱一下,亲吻一下,孩子也会变的安静下来。
孩子好动与多动症有什么区别
有些家长把孩子好动视为不老实,调皮,不遵守纪律,对好动的孩子加以种种限制。这种做法是违背儿童心理特性的。孩子好动,是精力旺盛、身心健康的表现。只有患有营养不良、重症贫血或有其他先天性疾病的孩子才不好动。好动也是孩子探索自然和社会的一种表现。他们看什么都要摸一摸、动一动、看一看,还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来,对周围的事物都新鲜、好奇和不理解。可是有些家长却把正常孩子的好动误认为是多动症。八岁小孩特好动是什么引起的?
正常的好动与多动症之间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四点。
正常好动的孩子,虽然也有注意力下集中的表现,但对有兴趣的事情,却能专心致志,很少分散;而多动症的孩子做不到。
正常儿童虽然表现散漫,如上课做小动作,甚至吵闹打架,但当他意识到必须控制自己时,他能控制得住;而多动症的孩子却不能控制自己。
正常孩子作快速、反复和轮换动作时,表现得灵活自如;而多动症的患儿却表现得很笨拙。
中枢神经兴奋剂能使正常儿童引起兴奋;而患多动症的儿童服用后,却很快地表现得安静,少动,注意力呈相对集中。当他们服用镇静剂时,反而出现兴奋、多动。
小孩心肌炎严重吗
在治疗上,应该运用中西结合治疗,大量临床病例观察表明应用中药为主西药为辅的方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具有疗效巩固、持久、整体调节、毒副作用也会少很多。中医根据患者不同病情、体质进行治疗,将中药复方的整体性、多靶点、灵活性的优势充分发挥。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大部分心肌炎患者经过治疗、休息可以痊愈。
在日常生活中患儿应注意多休息,避免体育活动。急性期需卧床休息,减轻心脏负荷,减轻心脏氧耗,有利于疾病的恢复。此外,及早就医,早期积极规范治疗可给重症心肌炎抢救和治疗创造机会。要遵从医嘱,定期复查。
孩子好动怎么办 引起孩子好动的原因
一、孩子过于兴奋
现在的幼儿多为独生子女,家庭条件较为优越,物质生活富足,身强力壮,精力充沛,活力四射,兴奋异常,需要通过活动来宣泄释放能量。
二、感觉统合失调
通常感觉统合失调的孩子,大脑的指挥能力与控制能力都较差,难以长时间坚持,不能按照要求行事,不能严格遵守纪律,自由散漫,随意性很大,经常活蹦乱跳,手舞足蹈,身体会晃荡不停,貌似有音乐舞蹈天分,生龙活虎,人来疯,喜欢折腾,像个跳跳球,不得静下心来。
三、忽视习惯培养
家长对独生子女比较宽容,认为“树大自然直”,忽视了对孩子的学习生活习惯的培养,孩子自由散漫,缺乏必要的规矩,随意性较大。
四、强化孩子弱点
家长面对孩子活泼好动的情况,没有及时想办法解决,而是逢人便说:“我家孩子,什么都好,就是活泼好动。”如此一来,孩子就认同了家长的心理,我就是活泼好动,没办法,静不下心来,这甚至成为孩子的挡箭牌与借口。
这样感冒当心心肌炎
“美丽冻人”的年轻女性易中招
20岁李同学 体质一直比较娇弱。前不久,她考试压力大,晚上经常休息不好,加上穿得少,诱发感冒咳嗽。几天后,李同学开始觉得胸闷、气短、心慌,到医院验血后发现 心肌酶谱高、心跳过速,确诊为心肌炎收治入院治疗。据李同学的家人介绍,女儿感冒是时常有的事情,从小就爱美爱穿裙子,即使是天冷时还是喜欢穿短裤或是裙 子,再冷也不愿意穿上秋裤。
医生介绍,心肌炎主要分为感染性、变态反应性、中毒性心肌炎三种,病毒性心肌炎属于感染性心肌炎。轻度病毒性心肌炎通常表现为心律失常,一般1—2周可治愈。但重度病毒性心肌炎病情凶险,死亡率高,即使积极治疗病程也通常长达1个月,甚至数年。
腹泻也会诱发心肌炎
“别以为只有感冒症状后才发生心肌炎,最近就碰到一个女孩是因为腹泻来就诊的,最终确诊患上心肌炎。”专家介绍,患者在腹泻后几天,出现胸闷、气短、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去医院检查可能会发现心脏扩大、心律不齐或早搏等体征。
据悉,除了年轻人外,儿童腹泻诱发病毒性心肌炎较为多见。专家提醒,对于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多卧床休息,饮食上多吃易消化食物及水果蔬菜,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感冒后多休息切不可剧烈运动
医生指出,20岁左右年轻人更易中招“急性心肌炎”,那是因为年轻人的免疫力很强,一旦感染病毒后,病毒的应激反应更强。假如感冒后没有注意很好休息,反而进行跑步、打球等锻炼,有可能受到病毒侵犯,诱发心肌炎发生,严重的会有心脏衰竭甚至死亡的后果。
专家提醒,平时很少锻炼的白领,建议突然运动时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每周运动3—5次,每次持续40分钟到一小时即可,如果感觉很疲劳、睡眠少或是有 感冒不适、心脏不适等情况下,应该休息为主,不要盲目锻炼。值得一提的是,在运动前要做足热身运动,剧烈运动结束后做一些整理舒缓运动,不能一下子停止。 除外,在流行感冒期间更应注意个人卫生,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多注意劳逸结合,避免情绪突然激动或体力活动过度而引起身体疲劳,使机体免疫抗病能力 降低。此外,要适当进行锻炼,同时注意日常饮食,合理营养。
小孩心肌炎能治好吗 心肌炎患儿不需要休学
心肌炎患儿一般不需要休学。一般患儿有显著心慌、气喘、胸闷。静脉输液治疗期间卧床休息,一般以后再在家休息1~2周症状基本消失后,就可上文化课,不要上体育课。3个月以后可上体育课,但不要参加剧烈运动。半年内不参加竞赛运动,以免有些孩子为了好胜,体力不支时仍勉强坚持,造成心脏负担过重。
小孩心肌炎能治好吗 心肌炎要注意配合治疗
对于患了病毒性心肌炎的患儿,家长要注意配合治疗:
1、不要产生过重的精神压力,要使孩子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要知道,现代医学的发展和进步,可使绝大多数的患儿得到治疗,相当一部分患儿可以完全治愈,仅有极少数的患儿会发展成为慢性心肌炎或扩张型心肌病。
2、要让患儿尽量卧床休息,吃易消化的食物,多吃水果。
3、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一般病毒性心肌炎在医院治疗大约3周时间,然后可以在家治疗。
好动与多动症有什么区别
孩子的心理特征为好胜、好奇、好动、好模仿和富于想像,以好动更为突出。
有些家长把孩子好动视为不老实,调皮,不遵守纪律,对好动的孩子加以种种限制。这种做法是违背儿童心理特性的。孩子好动,是精力旺盛、身心健康的表现。只有患有营养不良、重症贫血或有其他先天性疾病的孩子才不好动。好动也是孩子探索自然和社会的一种表现。他们看什么都要摸一摸、动一动、看一看,还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来,对周围的事物都新鲜、好奇和不理解。可是有些家长却把正常孩子的好动误认为是"多动症"。
正常的好动与多动症之间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四点。
(1)正常好动的孩子,虽然也有注意力下集中的表现,但对有兴趣的事情,却能专心致志,很少分散;而多动症的孩子做不到。
(2)正常儿童虽然表现散漫,如上课做小动作,甚至吵闹打架,但当他意识到必须控制自己时,他能控制得住;而多动症的孩子却不能控制自己。
(3)正常孩子作快速、反复和轮换动作时,表现得灵活自如;而多动症的患儿却表现得很笨拙。
(4)中枢神经兴奋剂能使正常儿童引起兴奋;而患多动症的儿童服用后,却很快地表现得安静,少动,注意力呈相对集中。当他们服用镇静剂时,反而出现兴奋、多动。因此对被怀疑的孩子,不妨给他们喝些咖啡或浓茶,如果孩子没有突出表现时,希望家长不要随便带孩子到精神病院去就诊,否则会给孩子心理上不良的刺激,也不要随便对孩子说"你是多动症",这样做,反而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展,增加精神负担。
病毒性感冒可引发心肌炎
近来冷暖不定,早晚温差大,不少人感冒引发心肌炎,特别是免疫能力较弱的儿童和青少年。由于该病不易确诊,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感冒后出现爱深呼吸、叫累、乏力的情况,就要引起重视带孩子到医院检查。
病毒性感冒:5%引发心肌炎。
感冒好了,却出现胸闷、心慌、乏力、易出汗等症状?这也许就是病毒性感冒累及心脏导致了心肌炎。据研究,约有5%病毒感染者感染后可累及心脏发生心肌炎。
专家介绍,病毒性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容易引发心肌炎,其原因是病毒感染后的直接侵袭心肌,也可能是病毒感染后的自身免疫反应所致。前者以儿童多见,后者以青少年多见。而春季又是病毒性心肌炎的高发季节,市民要小心警惕。
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变轻重不一,所以症状也千差万别。轻度、局限性病的人可以毫无症状,有些人是因为意外事故尸体解剖时才发现曾有心肌炎病变。但严重的人就症状明显,出现心脏弥漫性扩大,心力衰竭,严重的气喘,不能平卧;有的心率失常,导致发生反复晕厥,甚至猝死。
警惕:儿童感冒后常深呼吸
心肌炎的确诊有难度,最准确的确诊方法是做心肌活检,但创伤大一般不采用,主要靠医生的临床诊断。因此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后7~10天,出现胸闷、心悸、极度乏力、易出汗等症状,此时,如做心电图,发现有早搏等心率失常和心肌损害表现。就要高度怀疑为心肌炎了。
“由于幼儿免疫功能还不完善,容易受到病毒入侵,因此是病毒性心肌炎的高发人群。”靳医生提醒家长,如果孩子感冒后,出现常常深呼吸、叫累、乏力的情况,就可能是病毒性感冒导致了心肌炎,要到医院请医生判断。
防治关键:充分休息
无论是预防心肌炎还是治疗心肌炎,充分的休息都是关键。根据研究,在病毒性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后,也就是被病毒感染后,仍然持续紧张、过度劳累、从事重 体力劳动或者剧烈运动,比较容易发生病毒性心肌炎。而如果患上心肌炎,更是必须绝对卧床休息,否则可使病情加重,引起严重并发症。靳医生介绍,患病毒性心 肌炎后,一般应休息3个月。以后如无症状,可逐步恢复工作与正常学习,但仍应注意不要劳累,1年内不能从事体力劳动与运动。此外,要注意合理饮食,多食新 鲜蔬菜、水果,保证营养平衡。要保证有足够的睡眠与休息,避免感冒,否则易复发。反复发作可转变为慢性心肌炎、心肌病、危害终身。
得了心肌炎最应该注意什么
心肌炎,即心肌细胞发生了炎症性改变。为了促进发生炎症反应的心肌细胞恢复,最有效的办法即减少能量消耗,减少运动。虽然心肌细胞1秒都不能停止运动,但是,安静、休息状态下心肌细胞运动可以减少,从而减少能量消耗,达到促进心肌细胞恢复的目的。所以,心肌炎时最应该注意的是休息。
这可能是很多人没有想到的,以为最应该注意的是:早点诊断,早点用上好药。而事实并非如此。儿童心肌炎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最容易忽视的往往是休息。这也正是儿童与成人心肌炎患者预后不同的原因之一。因为,儿童天生好动,不可能安安静静躺在床上“卧床休息”。如果他真的很安静、面无表情躺在床上,少言懒动时,提示他病情很重,他动不了了;只要有一些精神,孩子爱动的天性就会让他坐不住。
前面所述是来自孩子好动活泼的天性,而临床还有一部分是来自于家长的原因。有些家长对心肌炎疾病不了解,认为孩子能吃、能喝,精神也还好,于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继续让孩子上学、上课外辅导班、继续体育锻炼,只怕耽误了孩子的学业,岂不知正是这样,以孩子身体为代价换取的成绩多么不值得。临床常有这样的例子:孩子乏力、胸闷,不舒服,家长却说,学习很紧张,上完课外辅导班再来输液。或者虽然在病房住院,拿着一堆的作业,医生什么时候查房,都能看到孩子在做作业。还有一些学龄期或学龄前儿童,虽然在床上不下地,但沉溺于iPad游戏或者看电视,一样不能视为有效的好好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