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吃什么中药化痰

吃什么中药化痰

半夏

性味:辛,温,有毒。归脾,胃经。

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临床应用:1.痰湿内盛,咳嗽痰多,白而清稀,胸痞,恶心,舌苔白腻而滑,常与茯苓,陈皮等配伍;痰浊上犯眩晕,可与天麻,白术等配伍。2.寒热互结所致的胸脘痞满,常与黄连,干姜等配伍;痰气阻滞之梅核气,常与苏梗,厚朴等同用。

注意;忌与乌头同服,阴虚咳嗽忌用。

天南星

性味:苦,辛,温,有毒,归肺,肝,脾经。

功效:燥湿化痰,祛风止痉。

临床应用:1.湿痰或风痰喘咳,痰多清稀,胸膈胀闷,较半夏化痰之力强,常与半夏,枳实配伍;2.肺热咳嗽,痰黄粘腻,亦可配伍黄芩,瓜蒌同用。

注意:本品有毒,性燥伤阴坠胎,阴虚,燥痰及孕妇忌用,生南星一般不作内服。

白附子

性味:辛甘,温,有毒。归脾,胃经。

功效:燥湿化痰,祛风解痉,解毒散结。

临床应用:风痰壅盛,口眼㖞斜,破伤风,偏头疼症,常与天南星,天麻配伍治痰壅,肢体抽搐或口眼㖞斜;破伤风抽搐,常与防风,蜈蚣等药同用;片肉体,可与白芷,川芎等配伍。

注意:孕妇忌服,生品不宜内服。

吃补血中药的禁忌

1、不要过量服用中药、补品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对症下药。人体生病,需要先找出病因,针对病因,使用正确的中药治疗,疾病治愈,服用补药帮助身体拾回精气,恢复元气。“是药三分毒”,一味再好的中药,超过人体适合的药量都会有毒性。中药治病除了利用草药对人体的特性外,以毒攻毒不可少:用一味或几味中药的毒性先对抗人体疾病,再服用其他中药进行中和。因此,过来服用中药或补药,超过合适药量人体便会中毒,治病不成被药效反噬,伤身伤体。

2.萝卜

专家提醒,不管是吃中药还是吃西药,在服药期间都应该尽量避免吃萝 卜,否则的话药性将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很多人之所以会服用了大量药物后病情没有起色,与饮食不当也有着很大的关系。尤其是在吃中药的时候更不能吃萝卜,当 然除了一些服理气化痰的药物外。之所以在此期间不能吃萝卜,是由于萝卜有消食、破气等功效,尤其是在服用人参、黄芪等滋补类中药时。

研究已经证实,萝卜会削弱人参等的补益作用,因而大不到治疗以及滋补的作用。因此经常有吃中药习惯的人要注意,对萝卜必须要敬而远之。

减肥吃中药效果好吗

减肥吃中药效果好。

中药减肥是根据辨病与辩证相结合的原则,采用中药治疗,也就是采用标本兼治,扶正固本,祛湿化痰,清理实热,通腑导滞,益气养血,疏肝解郁等调理体内物质代谢平衡的方法。

化痰的中成药

1、鲜竹沥水:每日3-4次,每次10-15毫升。

2、复方竹沥水(祛痰灵):每日3次,每次2支。

3、痰咳净:每日3次,每次 1匙。

三、化痰止咳的食疗偏方

1、玉米须橘皮治咳嗽

玉米须、橘皮各适量。共加水煎,日服2次;止咳化痰、治风寒咳嗽、痰多。

2、冰糖炖梨化痰止咳

将新鲜的梨去皮,剖开去核,加入适量冰糖,放入锅中隔水蒸软即可食用。

3、萝卜猪肺止咳汤

萝卜1个、 猪肺1个、杏仁15克。加水共煮1小时,吃肉饮汤;清热化痰、止咳平喘、治久咳不止、痰多气促。

4、花生沙参汤治咳嗽少痰

花生米、白果,百合、北沙参各25克、冰糖适量。水煎取汁,加冰糖,每日1剂;润肺化痰、治久咳痰少、气短咽干。

5、豆腐糖止咳化痰平喘

豆腐500克、红糖、白糖各100克。把豆腐当中挖一窝,纳入红,白糖,放入碗内隔水煮30分钟;一次吃完,连服4次;清热、生津、润燥、治咳嗽痰喘。

止咳化痰中成药

枇杷叶膏

【简介】是一种黑褐色稠厚的膏剂;味甜,微涩。

【主要成分】是枇杷叶。

【功效】清肺润燥,止咳化痰,

【适应症】适用于燥热伤肺所致的咳嗽,肺阴已伤,痰少质粘,咯痰不爽,或干咳,咽干鼻燥,舌红苔黄或稍干,脉数者。专家提醒,风寒咳嗽者不宜使用。

咳喘口服液

【简介】以古方麻杏石甘汤、白虎汤与现代经典方剂双黄连、鱼腥草、板蓝根配伍,周密严谨。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 【主要成分】麻黄、苦杏仁、石膏、甘草、金银花、黄芩、连翘、板蓝根、鱼腥草、知母、麦冬。

【功效】清热、止咳、平喘、祛痰。麻杏石甘汤清泄肺热,止咳平喘,药效强劲,配以麦冬、知母、养护患儿肺阴,不伤孩子元气,增强抗病力;石膏、知母清泻胃火、增进食欲,针对儿童病理特征,精微独到,全面呵护。

【适应症】用于感冒、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清热解毒、宣肺化痰,用于热邪犯于肺卫所致咳、喘、痰、热等症。适应治疗儿童感冒、肺热、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肺炎等病症。

治咳枇杷露

【主要成分】是枇杷叶、百部、前胡、桔梗、桑白皮、薄荷脑。

【功效】清肺热、止咳、祛痰,

【适应症】用于风热侵肺引起的口干作渴、咳逆痰多及支气管炎咳嗽。

吃什么中药化痰 白附子

性味:辛甘,温,有毒。归脾,胃经。

功效:燥湿化痰,祛风解痉,解毒散结。

临床应用:风痰壅盛,口眼㖞斜,破伤风,偏头疼症,常与天南星,天麻配伍治痰壅,肢体抽搐或口眼㖞斜;破伤风抽搐,常与防风,蜈蚣等药同用;片肉体,可与白芷,川芎等配伍。

注意:孕妇忌服,生品不宜内服。

中药配药禁忌

吃中药时的禁忌

1.萝卜

专家提醒,不管是吃中药还是吃西药,在服药期间都应该尽量避免吃萝卜,否则的话药性将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很多人之所以会服用了大量药物后病情没有起色,与饮食不当也有着很大的关系。

尤其是在吃中药的时候更不能吃萝卜,当然除了一些服理气化痰的药物外。之所以在此期间不能吃萝卜,是由于萝卜有消食、破气等功效,尤其是在服用人参、黄芪等滋补类中药时。

研究已经证实,萝卜会削弱人参等的补益作用,因而大不到治疗以及滋补的作用。因此经常有吃中药习惯的人要注意,对萝卜必须要敬而远之。

2.生冷

吃中药期间对各种生冷食物也因该尽量避免食用,我国中医指出,生冷食物性多寒凉,食用后非常难以消化。而且生冷类食物在食用后还具有刺激肠胃的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马上吃中药的话将会严重刺激胃肠道,从而影响胃肠对药物的吸收。因此要特别注意,在治疗“寒症”服中药如温经通络、祛寒逐湿药时要避免吃生冷类的食物。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脾胃功能不好的人群,就算没有在吃健脾暖胃方面的中药,在平时生活中也不能吃生冷的食物,否则的话将会导致病症更加严重。

3.辛辣

各种辛辣的食品对于正在服用中药的人群而言同样是靠需要忌口的,否则的话不仅会削弱药性,甚至还会与中药反应从而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而且我国中医指出热性辛辣食物性多温热,耗气动火,因此在服用清热败毒、养阴增液、凉血滋阴等中药的情况下应该尽量避免这类食物,或者痈疡疮毒治疗期间也应该尽量避免食用辛辣的食物。

比如像葱、蒜、胡椒、羊肉、狗肉等,这些食物如果在吃中药期间食用的话会抵消中药效果,有的还会促发炎症并且引起出血症状。

止咳化痰的中药

常用止咳化痰中草药

中药中凡是以祛痰或消痰为主要作用,常用以治疗痰证的药物,称为化痰药。

痰为津液所化。津液是人体正常生理性体液,痰是有形的一种病理产物。多因外感风寒湿热之盛,内伤七情饮食之郁,以致气逆液浊而成多量稀粘之汁。痰与饮常常互称,在临床上又有鉴别:粘而稠者为痰,清而稀者为饮。痰色黄者属于热证,色白者属于寒证。舌苔腻者多属湿痰,舌红口干者多为燥痰。

1、温化寒(湿)痰药:辛苦温燥—寒痰、湿痰

湿痰、寒痰证——咳嗽气喘,痰清稀量多而色白为特征,还可见眩晕、肢体麻木等;

(1)半夏—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外用消肿止痛。用于湿痰、寒痰证。本品具温燥之性,能燥湿而化痰浊,且有止咳作用,为治湿痰之要药。

(2)天南星—苦、辛、温。有毒。归肺、肝、脾经。燥湿化痰,祛风止痉,外用消肿止痛。用于湿痰、寒痰证。本品燥湿化痰功似半夏而温燥毒烈之性更甚,祛痰作用较强。

2、清化热(燥)痰药:甘苦咸凉—热痰、燥痰

热痰证——咳嗽气喘,痰黄粘稠为主症,并伴热象;

燥痰证——痰干粘稠,难咯,干咳等,并兼见其他燥象。

(1)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本品能止咳,兼能祛痰,还略具平喘作用。甘草能促进咽部及支气管粘膜分泌,使浓痰稀释易于咳出;

(2)瓜蒌—甘、微苦、寒。归肺、大肠经。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肠通便用于痰热及燥热咳喘。本品有清热化痰之功。治疗痰热阻肺、肺气上逆、胸闷、咳痰黄稠,可配伍黄芩、胆南星、枳实等。

3、止咳平喘药:多辛甘苦,有润燥、宣降敛泻等作用

(1)麻黄—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蜜麻黄润肺止咳。多用于表证已解,气喘咳嗽。能开宣肺气,散风寒而平喘。与杏仁、甘草配伍,可增强平喘功效

化痰的中药大全

一、

(1)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本品能止咳,兼能祛痰,还略具平喘作用。甘草能促进咽部及支气管粘膜分泌,使浓痰稀释易于咳出;

(2)瓜蒌-甘、微苦、寒。归肺、大肠经。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肠通便用于痰热及燥热咳喘。本品有清热化痰之功。治疗痰热阻肺、肺气上逆、胸闷、咳痰黄稠,可配伍黄芩、胆南星、枳实等。

3、止咳平喘药:多辛甘苦,有润燥、宣降敛泻等作用

(1)麻黄-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蜜麻黄润肺止咳。多用于表证已解,气喘咳嗽。能开宣肺气,散风寒而平喘。与杏仁、甘草配伍,可增强平喘功效

二、温化寒痰药:半夏,天南星,禹白附,皂荚,旋复花,白前。清化热痰药:贝母,瓜蒌,竹茹,前胡,桔梗,胖大海,。止咳平喘药:苦杏仁,紫苏子,百部,紫菀,款冬花,马兜铃,枇杷叶,桑白皮,葶苈子,白果。

如上所述希望能给患者一点帮助,中药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调理身体,有些小毛病通过中药可以很快的治愈,喉咙有痰很难受,不要喝酒吃辛辣的东西,戒烟还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由于天气环境的因素人们会感觉喉咙不舒服,这种症状多吃水果,加上中药调理很快就能好。

相关推荐

大便拉不出来怎么办 萝卜

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维生素C和防癌物质,能消除积滞、化痰、清热解毒。生萝卜还能通便,250克左右即可。萝卜籽可消食化积,也能帮助排便,煮汤或炒都行。

化痰中药哪个效果好

川贝母清热润肺 性味归经:苦,甘,归肺,心经。 功能主治: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散结消痈,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痨嗽,痰中带血,瘰疬,乳痈,肺痈。 用法用量:煎服,3-10g,研末冲服,一次1-2g。 常用配伍: 川贝母配沙参,麦门冬:肺虚久咳,痰少咽燥。 注意事项: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脾胃虚寒及有痰湿者不宜用。 桔梗开宣肺气 性味归经:苦,辛,平。归肺经。 功效主治:开宣肺气,祛痰,排脓,用于咳嗽痰多,咯痰不爽,咽痛音哑,肺痈胸痛,咳吐脓血,痰黄腥臭。 用法用量:内服,3-9

中药的禁忌

中药的禁忌一、辛辣类: 此类食物多辛热,有通阳健胃之功效,若过多食用则易生痰动火,散气耗血,故该类饮食仅适合于寒证疾病者,而不适于阴虚阳亢之体及血证、温病、痔瘘、痈疖患者等。此类食物包括葱、蒜、韭菜、生姜、酒、辣椒等。如辣椒属热性,若有发热、便秘、尿短赤、口干渴、唇燥、咽喉肿痛、鼻衄、舌质红等热象者食用,必然会加重“上火”症状,从而抵消清热凉血及滋阴药物的功效,故热证病人就诊中医不可同食辣椒。 中药的禁忌二、鱼腥类: 此类食物多为咸寒而腥之品,且含有异性蛋白,易引起过敏反应,多食易伤脾胃并诱发疾病,故

清热化痰中药有哪些 竹茹清热化痰

性味归经:甘,微寒,归肺,胃,胆经。 功效主治:清热化痰,除烦止咳,凉血安胎。用于肺热咳嗽,痰火心烦失眠,胃热呕吐,妊娠恶阻,胎热胎动,血热吐血,衄血,崩漏。 用法用量:内服,6-9g。煎汤。或入丸散。 常用配伍: 1.竹茹注入配陈皮,半夏:肺热咳嗽,咳痰黄稠。 2.竹茹配枳实,陈皮,半夏:痰热内扰,惊悸虚烦。 注意事项:本品甘寒,故寒痰咳喘,胃寒呕吐及脾虚便溏者忌服。

燕窝的中药化学成分

天然燕窝,含水分10.40%,含氮(nitrogen)物质57.40%, 脂肪(fat)微量,无氮提出物22.00%,纤维(fiber)1.40%,灰分(ash) 8.70%。去净毛的燕窝,其灰分为2.52%,可完全溶解于盐酸,内有磷0.035%,硫1.10%;燕窝水解,得还元糖至少17.36%(以葡萄糖计);含蛋白质数种,其氮的分布为:酰胺(amide)氮10.08%,腐黑物(humin)氮6.68%,精氨酸 氮19.35%,胱氨酸氮肥3.39%,组氨酸氮6.22%,赖氨酸氮 2.46%,单氨(mono

止咳化痰中药方有哪些

在患上很多疾病的时候,往往会有咳嗽和痰多的症状,就像平时的感染,虽然被治好了,但依然会长时间的咳嗽,这个时候就可以服用一些止咳化痰中药方,往往能够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提前是我们要对这方面有所认识。那么,止咳化痰中药方有哪些?下面咱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1、萝卜葱白治风寒咳嗽 做法:萝卜1根,葱白6根,生姜15克,用水三碗先将萝卜煮熟,再放葱白、姜,煮成一碗汤,连渣一次服。 适用: 宣肺解表,化痰止咳。治风寒咳嗽,痰多泡沫,伴畏寒,身倦酸痛等。 2、红糖姜枣汤治伤风咳嗽 做法:红糖30克,鲜姜15克,红枣

中药化橘红的药用功效

化橘红的药用功效 ①久咳、气管炎、哮喘。 中老年人长年久咳或哮喘服用橘红为首选。对久咳、哮喘者必须坚持服用并逐渐适应方可起效。一般建议使用2-3个月以上。 ②呕吐呃逆,饮食积滞。 经常有饭局应酬等人士应常服用化橘红,化橘红对肠胃的消滞有良好功效,饭后服用可令缓解胃中消化压力。 ③食积伤酒,化普理气。 抽烟喝酒人士之佳品,烟酒对肺胃肝及喉咙损伤最大,同时居住在城市汽车及工业废气居多,长久吸入过量后容易导致习惯性呼吸道感染发炎。常服用化橘红便能减轻酒精及废气对这些人体器官的损害。 ④化痰止咳,风寒咳嗽。 这个

三七花和什么泡水比较好

菊花属于辛温解表类中药,其味辛、甘、苦,性寒,有疏散风热,清肝明目的功效,在药效上和三七花有同样功效,两者同用泡水喝可加强药效,可用于风热表证,温病初起,目赤肿痛,目暗昏花,头目眩晕之症。 西洋参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西洋参的干燥根,属于补气类中药,其味苦,微甘,性寒,归心、肺、肾经,具有补气养阴,清火生津的功效,搭配三七花泡水可益气生津、清热滋阴等,对于津液亏虚而致的口干舌,阴虚火旺导致的体热不适有很好的缓解治疗作用,也是非常好的泡饮搭配。 绞股蓝是葫芦目葫芦科植物,其性味:微甘、性凉;归肺、脾、肾经,

中药止咳化痰配方 瓜蒌

性味:甘,寒,归肺,胃,大肠经。 功效:清热化痰,利气宽胸,散结润燥。 临床应用:热痰咳嗽,痰黄粘稠不利,常与贝母配伍。 注意:脾虚便溏者慎用。

中药陈皮健脾祛湿化痰

中药陈皮是什么? 陈皮是柑桔等水果的果皮经干燥处理后所得到的干性果皮,其皮干燥后可放置陈久,故称陈皮,也称贵老。陈皮味苦,有橘子的清香,故常用于烹制某些特殊风味的菜肴,如“陈皮牛肉”、“陈皮鸡丁”等。 陈皮的好处有哪些? 冬天喝点热汤,既美味又养生,在汤里放几片陈皮,不仅能改善味道,能起到缓解胃部不适、治疗咳嗽痰多的作用。陈皮,其实是我们平时所的橘子的皮,由于其放置的时间越久,其药效越强。中医学认为陈皮味辛苦、性温,具有温胃散寒、理气健脾的功效,适合胃部胀满、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咳嗽多痰等症状的人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