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西葫芦易致癌
炒西葫芦易致癌
炒西葫芦排致癌首位
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发布的研究报告称,该中心于2010年至2011年间,共收集了133种食物样本,包括肉类、蔬菜、豆类及麦制品等。结果发现样本中47%的食物含有可能令人致癌的丙烯酰胺,其中,零食类所含最高,平均达到每公斤680微克,其次是蔬菜及其制品,平均每公斤含53微克。
该中心又将22种蔬菜样本送到实验室,将它们分别用1200瓦和1600瓦电力的电磁炉不加食油干炒,时间为3分钟和6分钟。结果发现炒菜时间越长、温度越高,蔬菜释放出的丙烯酰胺就越多,加入食用油炒和干炒的检测结果无异。
其中,西葫芦高温加热后释放出的丙烯酰胺最多,平均每公斤高达360微克,仅低于零食类的薯片(680微克)和炸薯条(390微克)。大蒜、洋葱在高温烹调后,平均每公斤分别释放200微克、150微克丙烯酰胺,位列第二、第三名。此外,空心菜(140微克)、灯笼椒(140微克)、茄子(77微克)、芥兰(61微克)、丝瓜(60微克)、西芹(54微克)、芥菜(52微克)均进入前十名。相比之下,生菜、菠菜、苋菜在炒制后,释放出的丙烯酰胺较少,平均每公斤低于10微克。
另外,报告显示,香港人每日膳食中,平均摄入丙烯酰胺量为每公斤体重0.21~0.54微克,暴露限值介于334~1459。而中国内地居民平均每日丙烯酰胺摄入值为每公斤体重0.286~0.49微克,暴露限值在367~1069之间。一般来说,暴露限值越小,对公众健康值得关注的程度就越高,反之亦然。总的来说,香港和内地都处于“值得关注”的水平。
专家解释蔬菜致癌原理
关于老百姓对炒蔬菜致癌的疑问,香港食物安全中心顾问医生何玉贤解释,含有天门冬酰胺和还原糖的食物,经过120摄氏度以上高温炒制,会产生化学反应,形成丙烯酰胺。天门冬酰胺是天然的氨基酸,在豆类、蔬菜中的含量较高。不同蔬菜中天门冬酰胺含量不同,因此释放出的丙烯酰胺会有差异。
这样的说法科学吗?记者采访了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何洪巨。他看到此次报告后认为,“这个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性。之前,我们只知道油炸、烧烤淀粉类食品,比如炸薯条、烤土豆片中含有丙烯酰胺。但报告指出高温炒蔬菜也会释放丙烯酰胺,值得重视。”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范志红在了解这一说法后表示:“实验本身其实是‘美拉德反应’,简单来说,含有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的食物,经过120摄氏度以上高温烹制后很容易发生此反应,释放出丙烯酰胺。并且,高温加工过的蔬菜,其他各项营养指标也不会好。”此外,她还指出,口感上比较酸的蔬菜,如番茄等,较不易发生“美拉德反应”。而口感上发甜的蔬菜,本身含糖就多一些,再加上酸度低,相对更容易发生此反应,比如实验提到的西葫芦、洋葱等。
老百姓不禁要问“丙烯酰胺”究竟是什么?据何洪巨介绍,它原被认为是工业化学物,但近年发现,高温油炸、烧烤食物也会产生大量丙烯酰胺,这种物质很有可能致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已将丙烯酰胺列为第二类致癌物。此外,丙烯酰胺还会损害人体神经系统,摄入高剂量的丙烯酰胺会令人情绪低落,产生幻觉,甚至失去记忆。
炒蔬菜前别切太薄
报告一经发表,立即引起不少公众恐慌。但情况真的如此严重吗?对此,范志红表示,从理论上讲,实验本身并没有问题,但和老百姓日常处理蔬菜的情况不太相符。如果据此结论就提倡人们别炒某些菜了,并不太合理。平时做饭,很少人会将蔬菜在滚烫的锅里炒那么久。六七分钟就很容易把蔬菜炒焦,影响口感。而且,一般来说,炒蔬菜时,多少会出些水,锅内温度会随之降低,不易达到发生“美拉德反应”需要的高温。不过,实验提醒了人们,炒糊的菜不要吃,其有害物质会明显增加。另外,蔬菜不要烤着吃,烤后焦黄、变深、发黑的蔬菜,往往发生过“美拉德反应”,含致癌物。
对于健康的烹调方式,首先,范志红建议,千万不要等到油冒烟了再炝锅。这种做法除了使菜更易释放丙烯酰胺,还会产生很多有毒物质,对身体有百害而无一利。其次,她推荐用煎闷,也叫水煎的方法炒菜,即先放油,待油温合适后把菜放进去,等温度升高,蔬菜有水渗出了,马上盖锅盖把菜闷起来。这时,蒸汽一下子就会起来,100摄氏度的蒸汽完全能把菜闷熟。只是需注意把握火候,最好用中火,因为火太小,蒸汽就起不来了。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也强调,报告虽有其科学性,但老百姓千万不要因噎废食。她建议:一、报告中上榜的蔬菜能生吃的尽量生吃。二、多用蒸的方法烹调,少用高温煎炒。三、炒菜前先用水焯1分钟,缩短炒制时间,不过经过两次加热,维生素损失会比较多。四、最好低温烹调,控制锅中食物的温度,也可降低致癌风险。五、蔬菜在加工时尽量别切成薄片,因为越薄受热越快,越容易释放出丙烯酰胺,最好把菜切成大一点的块状。
西葫芦要去皮吗
西葫芦要去皮吗,对于这样的生活常识的问题大家应该都了解吧,一般我们在吃西葫芦的时候都是不去皮的,这也是吃西葫芦的一种特点,不需要去皮就能够做出很好吃的味道来。
清炒西葫芦
材料
西葫芦一根,蒜末,盐,鸡精
做法
1.西葫芦买回来在清水里浸泡两个小时以上(因为我做的时候皮是不刮掉的,所以多泡会儿),用刷子洗干净,切成丝.大蒜3-4瓣拍碎切成蒜蓉
2.起油锅,小火爆香蒜末,下西葫芦丝爆炒,加少量水稍煮,等西葫芦软了加点盐,鸡精就可以出锅了
清炒西葫芦
材料
西葫芦一根,蒜末
做法
1.西葫芦买回来在清水里浸泡两个小时以上(因为我做的时候皮是不刮掉的,所以多泡 会儿),用刷子洗干净,切成丝.
2.大蒜3-4瓣拍碎切成蒜蓉.
3.起油锅,小火爆香蒜末,下西葫芦丝爆炒,加少量水稍煮,等西葫芦软了加点盐,鸡精就 可以出锅了.
鸡蛋炒西葫芦
材料
鸡蛋,西葫芦,色拉油,盐,胡椒粉,味精
做法
1、将西葫芦洗净,刨开,切成薄片,再把鸡蛋打入碗内搅匀。
2、炒锅加适量色拉油烧至八成熟,倒入鸡蛋炒成块,盛出。
3、锅内另加油烧热,放西葫芦下锅煸炒,快炒熟时倒入鸡蛋块,加盐、胡椒粉、味精调味,再翻炒片刻即可盛出。
西葫芦营养分析
1. 西葫芦富含水分,有润泽肌肤的作用;
2. 西葫芦调节人体代谢,具有减肥、抗癌防癌的功效;
3. 西葫芦含有一种干扰素的诱生剂,可刺激机体产生干扰素,提高免疫力,发挥抗病毒和肿瘤的作用。
对于西葫芦要去皮吗这样的问题,大家应该都是知道的,在平时有一些做饭经验的人应该都知道做西葫芦是不需要去皮的,今天我们还介绍了一些西葫芦的做法,这样的做法都是很常见的了,也是大家都喜欢的吃法,特别是清炒西葫芦。
炒西葫芦排致癌首位
研究报告称,2010年至2011年间,共收集了133种食物样本,包括肉类、蔬菜、豆类及麦制品等。结果发现样本中47%的食物含有可能令人致癌的丙烯酰胺,其中,零食类所含最高,平均达到每公斤680微克,其次是蔬菜及其制品,平均每公斤含53微克。
将22种蔬菜样本送到实验室,将它们分别用1200瓦和1600瓦电力的电磁炉不加食油干炒,时间为3分钟和6分钟。结果发现炒菜时间越长、温度越高,蔬菜释放出的丙烯酰胺就越多,加入食用油炒和干炒的检测结果无异。
其中,西葫芦高温加热后释放出的丙烯酰胺最多,平均每公斤高达360微克,仅低于零食类的薯片(680微克)和炸薯条(390微克)。大蒜、洋葱在高温烹调后,平均每公斤分别释放200微克、150微克丙烯酰胺,位列第二、第三名。此外,空心菜(140微克)、灯笼椒(140微克)、茄子(77微克)、芥兰(61微克)、丝瓜(60微克)、西芹(54微克)、芥菜(52微克)均进入前十名。相比之下,生菜、菠菜、苋菜在炒制后,释放出的丙烯酰胺较少,平均每公斤低于10微克。
另外,报告显示,香港人每日膳食中,平均摄入丙烯酰胺量为每公斤体重0.21~0.54微克,暴露限值介于334~1459。而中国内地居民平均每日丙烯酰胺摄入值为每公斤体重0.286~0.49微克,暴露限值在367~1069之间。一般来说,暴露限值越小,对公众健康值得关注的程度就越高,反之亦然。总的来说,香港和内地都处于“值得关注”的水平。
西葫芦要去皮吗
西葫芦大家应该都吃过吧,这样的一种蔬菜在四季都会见到的,特别是在农村大家吃西葫芦是不是更方便了,很多人家都会种一些西葫芦,那么西葫芦要去皮吗。大家应该知道吧,一般吃西葫芦的时候都是不需要去皮的,而且带着皮口感才会更好,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些西葫芦的做法。
西葫芦要去皮吗,对于这样的生活常识的问题大家应该都了解吧,一般我们在吃西葫芦的时候都是不去皮的,这也是吃西葫芦的一种特点,不需要去皮就能够做出很好吃的味道来。
清炒西葫芦
材料
西葫芦一根,蒜末,盐,鸡精
做法
1.西葫芦买回来在清水里浸泡两个小时以上(因为我做的时候皮是不刮掉的,所以多泡会儿),用刷子洗干净,切成丝.大蒜3-4瓣拍碎切成蒜蓉
2.起油锅,小火爆香蒜末,下西葫芦丝爆炒,加少量水稍煮,等西葫芦软了加点盐,鸡精就可以出锅了
清炒西葫芦
材料
西葫芦一根,蒜末
做法
1.西葫芦买回来在清水里浸泡两个小时以上(因为我做的时候皮是不刮掉的,所以多泡 会儿),用刷子洗干净,切成丝.
2.大蒜3-4瓣拍碎切成蒜蓉.
3.起油锅,小火爆香蒜末,下西葫芦丝爆炒,加少量水稍煮,等西葫芦软了加点盐,鸡精就 可以出锅了.
西葫芦的功效 西葫芦的食用方法
西葫芦宜炒食,可清炒或与肉同炒。如:蒜蓉炒西葫芦、叉烧炒西葫芦,适宜风燥咳嗽、小便短赤者食用。炒西葫芦不宜太熟,否则无爽滑的口感。
原料:西葫芦250g,蒜蓉、食盐、食用油、白砂糖各适量。
做法:将西葫芦洗净,斜切成小块;适量食用油起镬,先放蒜蓉爆香,再放西葫芦、糖、盐翻炒至熟。
西葫芦的选购技巧
西葫芦是北方人非常熟悉的一个营养食材,清炒西葫芦、糊沓子都是大家爱吃的家常菜,南方倒是少见一点。如何选购西葫芦呢?西葫芦又有什么营养价值,就不一定人人都知道了。
1.看外形
西葫芦应选择新鲜,瓜体周正,表面光滑无疙瘩,不伤不烂者。
2.看大小
西葫芦个头应大小适中,每个大约重1000克左右为佳。
3.看鲜嫩程度
西葫芦的瓜皮和瓜子有很多用途,但发育到硬皮阶段的西葫芦通常有坚硬或半坚硬的瓜子,这种瓜皮硬、瓜子成熟的西葫芦一般不太理想,而且,硬瓜皮的西葫芦果肉常是多纤维的。因此,西葫芦要选择色鲜质嫩者。
可捏一捏,如果发空、发软,说明已经老了;也可用手指甲掐一掐,指甲印掐过的地方为绿色、并好像有水要流出的较嫩,若指甲掐过的地方为黄色,发干的,就是老的。
笋瓜怎么做好吃
清炒西葫芦的做法步骤
1. 西葫芦洗净切片,备用。
2. 葱切成葱花。
3. 炒锅放油,凉油放入花椒粒,炸出香味。
4. 花椒粒炸制变色后,捞出。下入葱花,接着放入切好的西葫芦片,翻炒片刻,烹入少许白醋,继续翻炒。
5. 放入鸡精和盐,翻炒片刻,装盘即可。
小贴士
西葫芦不能切的太过于薄,否则容易烂。
炒西葫芦排致癌首位
该中心又将22种蔬菜样本送到实验室,将它们分别用1200瓦和1600瓦电力的电磁炉不加食油干炒,时间为3分钟和6分钟。结果发现炒菜时间越长、温度越高,蔬菜释放出的丙烯酰胺就越多,加入食用油炒和干炒的检测结果无异。
其中,西葫芦高温加热后释放出的丙烯酰胺最多,平均每公斤高达360微克,仅低于零食类的薯片(680微克)和炸薯条(390微克)。大蒜、洋葱在高温烹调后,平均每公斤分别释放200微克、150微克丙烯酰胺,位列第二、第三名。此外,空心菜(140微克)、灯笼椒(140微克)、茄子(77微克)、芥兰(61微克)、丝瓜(60微克)、西芹(54微克)、芥菜(52微克)均进入前十名。相比之下,生菜、菠菜、苋菜在炒制后,释放出的丙烯酰胺较少,平均每公斤低于10微克。
另外,报告显示,香港人每日膳食中,平均摄入丙烯酰胺量为每公斤体重0
西葫芦的注意事项
一、哪些人不能吃西葫芦?
脾胃虚寒的人慎食。
二、西葫芦的适用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适宜糖尿病、水肿腹胀患者。
三、西葫芦的食用禁忌
1、西葫芦不宜生吃。
2、高温炒蔬菜会释放致癌物:炒西葫芦排致癌首位。“西葫芦、大蒜、洋葱等蔬菜一经高温煎炒会产生可能令人致癌的丙烯酰胺。”
3、烹调时不宜煮得太烂,以免营养损失。
相克食物:
西葫芦+芦笋:加重脾胃虚寒。
西葫芦的吃法大全
一、焖油焖西葫芦
原料:西葫芦500克,大葱15克,大蒜(白皮)15克,花生油40克,盐6克,味精2克,淀粉(玉米)5克,料酒5克,香油5克
做法:将西葫芦去皮、瓤,洗净切成条;炒勺置中火,加花生油烧至四成热,放入西葫芦条,过油2分钟,取出沥油;炒勺内留底油20克,至六成热时,加入葱蒜末,烹料酒、清汤,加入盐及西葫芦条焖2分钟;加入味精、水淀粉拌匀,淋香油,装盘即可食用。
二、凉拌
凉拌西葫芦
原料:
西葫芦300g,花生碎30g,干辣椒4个,花椒10几粒,盐1小勺油1大勺,醋1小勺
做法:准备好材料,花生米放烤箱140度烤15分钟,取出去皮;西葫芦切片,用盐拌匀腌制5分钟,攥去水份;花生米放密封袋,用擀面杖压碎;锅内烧开水,放入攥去水份的西葫芦焯半分钟,捞出沥干水份(时间不要太长,保持大火烧水);辣椒剪碎,花椒,辣椒,油放到勺子里,勺子放火上烧至油热,发出焦香味;炸好的花椒辣椒油过滤到西葫芦里,加醋,一点盐拌匀,吃的时候上面撒上花生碎。
三、炒
西葫芦炒烤鸭肉
原料:西葫芦,烤鸭肉,油,盐,鸡精,葱
做法:准备好烤鸭肉,西葫芦洗净切片;锅里油热,放下西葫芦煸炒;待西葫芦发蔫出水,放下烤鸭肉煸匀;放盐煸炒匀;加鸡精,葱花煸匀即可。
四、煎
西葫芦锅贴
原料:西葫芦,盐,鸡肉,猪肉,葱,姜,料酒,香油,酱油,面粉
做法:西葫芦去皮擦丝,加少许盐腌一会,挤出水分,鸡肉,猪肉剁馅,葱,姜切末,加盐,料酒,香油,酱油和西葫芦丝一起沿一个方向搅拌上劲儿;平底锅油热后,将包好的锅贴排入平底锅中,中火将底部煎至金黄;倒入适量面粉水,约没过锅贴的三分之一,加盖,小火煎约十五分钟至面粉水完全收干即可。
五、煮汤
鲜蚕豆西葫芦鸡蛋汤
原料:鲜蚕豆瓣50克,西葫芦100克,番茄60克,鸡蛋2个,盐1茶匙,鸡粉1/2茶匙,胡椒粉1/4茶匙,水淀粉少许,葱末适量
做法:番茄切丁,西葫芦切片;起油锅,爆香葱末,放入蚕豆瓣、番茄、西葫芦;大火翻炒1分钟;锅内加水和盐大火烧开;鸡蛋打入碗中,搅打均匀;锅内下入少许水淀粉搅匀,打入鸡蛋液,加鸡粉调匀即可。
哪些人不能吃西葫芦、西葫芦的注意事项
一、哪些人不能吃西葫芦?
脾胃虚寒的人慎食。
二、西葫芦的适用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适宜糖尿病、水肿腹胀患者。
三、西葫芦的食用禁忌
1、西葫芦不宜生吃。
2、高温炒蔬菜会释放致癌物:炒西葫芦排致癌首位。“西葫芦、大蒜、洋葱等蔬菜一经高温煎炒会产生可能令人致癌的丙烯酰胺。”
3、烹调时不宜煮得太烂,以免营养损失。
相克食物:
西葫芦+芦笋:加重脾胃虚寒。
西葫芦要去皮吗
清炒西葫芦
材料
西葫芦一根,蒜末,盐,鸡精
做法
1.西葫芦买回来在清水里浸泡两个小时以上(因为我做的时候皮是不刮掉的,所以多泡会儿),用刷子洗干净,切成丝.大蒜3-4瓣拍碎切成蒜蓉
2.起油锅,小火爆香蒜末,下西葫芦丝爆炒,加少量水稍煮,等西葫芦软了加点盐,鸡精就可以出锅了
清炒西葫芦
材料
西葫芦一根,蒜末
做法
1.西葫芦买回来在清水里浸泡两个小时以上(因为我做的时候皮是不刮掉的,所以多泡 会儿),用刷子洗干净,切成丝.
2.大蒜3-4瓣拍碎切成蒜蓉.
3.起油锅,小火爆香蒜末,下西葫芦丝爆炒,加少量水稍煮,等西葫芦软了加点盐,鸡精就 可以出锅了.
鸡蛋炒西葫芦
材料
鸡蛋,西葫芦,色拉油,盐,胡椒粉,味精
做法
1、将西葫芦洗净,刨开,切成薄片,再把鸡蛋打入碗内搅匀。
2、炒锅加适量色拉油烧至八成熟,倒入鸡蛋炒成块,盛出。
3、锅内另加油烧热,放西葫芦下锅煸炒,快炒熟时倒入鸡蛋块,加盐、胡椒粉、味精调味,再翻炒片刻即可盛出。
西葫芦营养分析
1. 西葫芦富含水分,有润泽肌肤的作用;
2. 西葫芦调节人体代谢,具有减肥、抗癌防癌的功效;
3. 西葫芦含有一种干扰素的诱生剂,可刺激机体产生干扰素,提高免疫力,发挥抗病毒和肿瘤的作用。
西葫芦搭配什么营养好
1、西葫芦与富含蛋白质、卵磷脂和微量元素的鸡蛋搭配,营养更加丰富,非常合适老年人和儿童食用。
2、炒西葫芦的时候加一些猪肉,营养更加全面,具有滋阴润燥、增强体质等功效。
西葫芦会致癌是真的吗
网传西葫芦在经过高温煎炒之后会产生致癌物质丙烯酰胺,这是真的吗?
通过对一些研究报告的了解,我们可以知道,西葫芦在进行高温加热之后会释放出大量的致癌物质丙烯酰胺,并且这种致癌物质的含量仅次于零食薯片和炸薯条。
这是因为西葫芦中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在经过12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烹饪之后,就会发生一系列的反应,最终导致致癌物质的产生。并且,加上西葫芦本身是含糖较高、酸度较低的食物,更容易发生这样的反应。
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不能吃西葫芦了呢?也不尽然。我们可以在炒西葫芦的时候锅中加一些水,降低锅中的温度,最好是水煎或者蒸熟了。
另外就是注意火候,烹饪西葫芦时火不用开得太大,况且西葫芦本事是很容易熟的,也不用一直在锅中不同的翻炒。再就是不要把西葫芦切得太薄,这样就不容易释放出致癌物质了。
孕妇能不能吃西葫芦
西葫芦含有一种干扰素的诱生剂,可刺激机体产生干扰素,提高免疫力,发挥抗病毒和抗肿瘤的作用。
西葫芦可用于辅助治疗水肿腹胀、烦渴、疮毒以及肾炎、肝硬化腹水等症。
孕妇能吃西葫芦吗?
孕妇能吃。
西葫芦调节人体代谢,具有减肥、抗癌防癌的功效,但是脾胃虚寒的人应少吃。
产妇能吃西葫芦吗?
能吃。
西葫芦调节人体代谢,具有减肥、抗癌防癌的功效,但是脾胃虚寒的人应少吃。
婴幼儿能吃西葫芦吗?
能吃。
西葫芦营养丰富又易消化吸收,宝宝是可以吃的,喂食宝宝时要注意弄成泥或者小一点,易于宝宝吞咽。
选购攻略
西葫芦果实的形状、颜色和花纹可以因品种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但表面应光亮、挺阔、坚实,无物理伤害。色泽晦暗、有凹陷或失水者则为老化的西葫芦。
瓜的大小、老嫩对品质影响很大,较小而嫩的瓜风味好。若瓜面色黄、失去光泽即表示老化。但过小过嫩,水分多,瓜肉薄而松,风味也不好。
食用技巧
把西葫芦放入炒锅后,立即淋几滴醋,再加一点番茄酱,可使西葫芦片脆嫩爽口。
烹调时不宜煮得太烂,以免营养损失。
切好的西葫芦丝用食用油搅拌均匀再炒制。因为用油拌西葫芦丝,相当于给西葫芦穿上一层“外衣”,可以将西葫芦的营养素全被包裹住,炒制的时候西葫芦本身含有的水分不易外泄。
西葫芦搭配什么营养好 食用西葫芦需要注意什么
1、炒西葫芦时宜大火快炒,且炒的时间要短,以免西葫芦出水而影响口感,也易造成水溶性维生素流失。
2、切西葫芦的时候,不要切太薄,因为越薄炒菜时受热越快,越容易导致营养素的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