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ast的意义

ast的意义

1.在急性病毒性肝炎时,血清AST活性可明显增高,一般为正常参考值上限的10~30倍,不高于同时测定的血清ALT活性。当血清AST活性增高持续超过ALT活性时,提示肝炎病变呈慢性化和进展性。

2.肝硬化、肝癌、肝淤血、胆道梗阻可正常或轻度升高。

3.AST在心肌细胞中含量最高,心肌梗死时血清AST活性增高,在发病后6~8小时血清AST活性开始上升,18~24小时达高峰,AST活性峰值与梗死灶大小成正比。若无新的梗死发生,4~5天后酶活性恢复正常;若再次上升则提示梗死灶扩大或有新的梗死发生。

4.肌炎、挤压综合征、肌肉损伤、肾炎及肺炎等也可引起血清AST活性升高。

结合AST/ALT的比值,可以进一步对肝脏疾病进行一些判断,当比值1,特别是>2时,表明主要是坏死型的严重肝脏疾病。

5.其他:部分对肝有毒性作用的药物如鲁米那、安定、非那西汀、呋喃类等可使AST浓度升高。

舌头中医诊治

舌头1、正常舌

舌象:舌质淡红,胖瘦适中,舌苔薄白而干润适度。

2、淡白舌

舌象:舌质淡白,舌体胖嫩,舌苔白色稀薄。

意义:多为胃气虚弱或气血不足。

3、苍老舌糙苔

舌象:舌质淡红、苍老、白苔满布、微黄、粗糙如砂石。

意义:湿阻脉络、津不上承、或暴热伤津。

4、淡白舌白苔

舌象:舌质淡白、白苔满布,中部厚如积粉。

意义:阳虚热浮,可见于阳虚而外感湿热。

5、淡白舌黑燥苔

舌象:舌质淡白,舌体胖,舌苔灰黑燥裂。

意义:脾失健运、湿浊不化、痰湿上蒙清窍。

6、淡红镜面舌

舌象:舌质淡红而嫩,边有裂纹,舌面光莹无苔、平滑如镜。

意义:胃阴不足或气阴两虚。

7、瘀斑舌

舌象:舌质淡红偏暗,边有瘀点、瘀斑,舌苔薄白。

意义:瘀血阻络,气血壅滞。

8、淡红花剥舌(地图舌)

舌象:舌质淡红,舌体歪,舌苔白腻有剥脱,呈地图状。

意义:胃之气阴两虚,痰湿阻络。

9、红舌花剥苔

舌象:舌质红而嫩,舌苔白腻花剥,剥脱处光莹无苔,或罩白色透明苔。

意义:湿热伤阴,湿浊未化,已伤阴液。

10、红肿胀舌

舌象:舌质红,舌体肿胀、胖大、不能缩入口内,舌尖与中部黄苔,舌边与根部白苔。

意义:湿热熏蒸,血热上壅。

舌头11、淡红紫斑舌

舌象:舌质淡红,舌尖舌边多处青紫成片,舌苔白腻不均匀,中间苔少。

意义:气滞血瘀或久病气血不续。

12、淡红舌白厚腻苔

舌象:舌质淡红,舌苔白厚腻。

意义:气虚血瘀,痰饮停聚。

13、淡红舌厚腐腻苔

舌象:舌质淡红,舌体略胖,白厚腐腻苔满布舌面如积粉,表面微有淡黄色。

意义:湿热阻滞三焦

14、淡红舌黄糙苔

舌象:舌质淡红,舌苔黄燥,粗糙如砂石。

意义:胃肠热结夹湿,湿热化燥。

15、红舌黑腻苔

舌象:舌质红,苔厚腻,边白黄中间黑色。

意义:虚阳上浮,湿热内蕴。

16、红舌无苔

舌象:舌质红而嫩、中有裂纹,除舌边有少许残存之苔外,余光莹无苔。

意义:胃肾气阴两伤。

17、齿痕舌

舌象:舌质略红,舌体胖大而齿痕,舌中间有纵裂,苔薄白而颗粒粗松。

意义:脾虚湿滞,兼有内热。

舌头18、裂纹舌

舌象:舌质略细,多数纵裂如刀割,舌苔薄白。

意义:素有阴虚,真阴不足,虚火上炎。

19、裂纹舌

舌象:舌质淡白透青紫,舌体胖大,中有深裂纹,舌边裂纹如刀割,舌苔白腻而不匀。

意义:气血俱衰,肾阴不足。

20、红舌白腐苔

舌象:舌质红,舌苔白厚,颗粒粗松,如豆腐渣堆于舌面。

意义:痰食内聚,湿热蒸腾。

21、红舌黄腐苔

舌象:舌质红,有红点,舌体苍老,舌苔由白转灰黄,厚腐堆起,上有横直裂纹。

意义:湿热秽浊蕴结于里。

22、暗红舌焦黄苔

舌象:舌质红而偏暗,苔焦黄如锅粑,厚而有裂。

意义:胃肠热结,腑气不通。

23、红舌黄白苔

舌象:舌质红,有红点,苔黄白色,厚积满布,如米粉状。

意义:邪热湿毒蕴结于里。

24、暗红舌黄燥苔

舌象:舌质绛红晦暗,舌体薄瘦,舌苔厚而焦黄燥裂。

意义:实热燥结于胃肠。

25、红绛舌黄黑苔

舌象:舌质绛红、苍老、尖有红点,苔薄白转灰黄,根部灰黑垢腻。

意义:风痰上扰,痰热腑实。

26、红绛舌黑糙苔

舌象:舌质红绛,有红点,黑色糙裂苔满布,厚积成块。

意义:热毒内实,痰热腑实。

27、红色点刺舌

舌象:舌质红,有红色点刺状突起,舌苔白腻,表面微黄。

意义:营分郁热。

28、青紫瘦小舌

舌象:舌瘦小面青紫晦暗,舌苔白厚腐。

意义:寒湿凝滞,气血壅滞。

29、绛紫舌光剥苔

舌象:舌质绛紫而暗,舌面光剥无苔。

意义:热及营血,伤阴阻络。

30、淡白舌水滑苔

舌象:舌淡而胖,边尖满布白滑苔,中根部黄苔,厚腻粘滑。

意义:肾阳不足;湿浊化热。

31、红绛瘦舌

舌象:舌质红绛,舌体瘦长,两条黄色垢苔厚积,燥裂成块,余处光剥无苔。

意义:胃肠热结伤阴而兼阴虚火旺。

32、红胖瘀斑舌

舌象;舌质红绛有瘀斑,舌体肿胀,舌面有破损,苔白滑兼有酱色。

意义:湿毒内盛。

谷草转氨酶的分类

肝内的谷草转氨酶有2种同工酶,分别存在于肝细胞的线粒体(mAST)和胞浆内(sAST)。在肝细胞轻度病变时,仅sAST释放入血;而当病变严重时,mAST也会相继释放入血。故血清AST活性随肝细胞损害的程度增高。

在HBV感染的肝炎和肝病时,AST随ALT较小幅度升高,或虽幅度较大而时间短暂,可能主要是sAST,临床意义与ALT相同;AST增高超过ALT,虽幅度并不太大而持续时间很长,可能主要是mAST,提示病变的慢性化和进展性。

酒精性肝病做哪些检查

1.血象 可有贫血,肝硬化时常有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

2.谷草转氨酶(AST)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在酒精性肝炎及活动性酒精性肝硬化时增高,但AST增高明显,ALT增高不明显,AST/ALT之比大于2时,对前述两病有诊断意义。

3.γ-谷氨酰转移酶(γ-GTP),分布在肝细胞浆和毛细胆管内皮中。酒精损伤肝细胞微粒体时升高较灵敏。

4.氨基酸谱中α-氨基丁酸和亮氨酸成比例的增高。

5.靛氰绿滞留试验异常为早期酒精性肝病指标。

6.血清内特异性,酒精性透明小体、抗原抗体阳性,重症时抗原抗体均阳性;恢复期抗原阴性,抗体仍短时间阳性。若抗原抗体阳性表明病情进展。血清IgA升高、并有低锌血症,高锌尿症。故肝病时肾锌清除率有助病因诊断。

7.血三酰甘油及胆固醇增高有助于脂肪肝之诊断。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增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有助于肝硬化诊断

丙肝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1)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

①大约有70%的慢性丙肝患者可以出现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的高,其中ALT比AST更有意义。

②ALT和AST升高有两个特点:第一,出现波动,有时升高,有时接近或达到正常值。由于转氨酶有波动的特点,所以转氨酶正常并不能说明慢性丙肝已经好转或痊愈。第二,转氨酶升高的程度与肝脏损伤程度没有直接关系,而且转氨酶水平的高低,不能对疾病的预后做出判断。

③尽管转氨酶水平不能完全预测肝脏炎症和损伤的程度,但是一些研究发现,超过正常值10倍以上,提示有严重的肝损伤。

④大约有1/3 的慢性丙肝患者,虽然丙肝病毒核糖核酸(HCV - RNA) 阳性,但氨酶持续正常。

(2)血清胆红素

黄疸,但是有些慢性丙肝或肝硬化病人出现黄疸时,血清内胆红素升高。此时,尿胆红素和尿胆原均可出现阳性。

酒精肝的诊断治疗方法

1、有饮酒史,较重的肝硬化可呈大细胞性贫血。

2、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增高,前者增高不明显。AST/ALT比值大于2有诊断意义。ALT不灵敏是因乙醛使酶的活性辅因子B6下降。肝组织内ALT比AST活性受抑制更显著。

3、γ-谷氨酰转肽酶(γ-GTP),分布在肝细胞细胞质和毛细胆管内皮中。酒精损伤肝细胞微粒体时升高较灵敏。

4、氨基酸谱中α氨基丁酸和亮氨酸成比例的升高。

5、靛氰绿滞留试验异常为早期指标。

6、血清内特异性,酒精性透明小体抗原抗体阳性。重症时抗原抗体均阳性;恢复期抗原阴性,抗体仍短时间阳性。若抗原抗体持续阳性表明病情进展。血清IgA升高,并有低锌血症,高锌尿症。故肝病时肾锌清除率,有助病因诊断。

肝功能检查指标正常值及意义

一、肝功能检查项目-谷丙转氨酶(ALT)正常值指标

参考值为男5-40 U/L,女5-35 U/L是诊断肝细胞实质损害的主要项目,其高低往往与病情轻重相平行。

临床意义:在急性肝炎及慢性肝炎与肝硬化活动,肝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谷丙转氨酶就从细胞内溢出到循环血液中去,这样抽血检查结果就偏高,转氨酶反映肝细胞损害程度。但谷丙转氨酶(ALT)缺乏特异性,有多种原因能造成肝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如:疲劳、饮酒、感冒甚至情绪因素等等。上述原因造成的转氨酶增高一般不会高于60个单位,转氨酶值高于80个单位就有诊断价值,需到医院就诊。另外需要注意,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变化与肝脏病理组织改变缺乏一致性,有的严重肝损患者谷丙转氨酶(ALT)并不升高。所以肝功能损害需要综合其他情况来判断。

二、肝功能检查项目-谷草转氨酶(AST)正常值指标

谷草转氨酶的正常值为:8-40 U/L,当谷丙转氨酶(ALT)明显升高,谷草(AST)/谷丙(ALT)比值>1时,就提示有肝实质的损害。

临床意义:谷草转氨酶(AST)在肝细胞内与心肌细胞内均存在,心肌细胞中含量高于肝细胞,但肝脏损害时谷草转氨酶(AST)血清浓度也可升高,临床一般常作为心肌梗塞和心肌炎的辅助检查。

酒精性肝病实验室酶学研究

(一)血清门冬氨酸转移酶与血清丙氨酸转移酶

许多脏器和组织都含有血清门冬氨酸转移酶(ast、got)和血清丙氨酸转移酶(alt、gpt)这两种酶,两者分布的次序大致是alt:肝>肾>心>肌肉;ast:心>肝>肌肉>肾。在肝内用alt主要分布于胞浆内,ast主要分布于细胞浆和线粒体中。

在肝脏等脏器、组织损伤或坏死时,酶从细胞内逸出,进人血液。肝细胞内转氨酶浓度比血清高1000~5000倍,在肝细胞损伤、细胞膜通透性增加时,即使无肝坏死,细胞内转氨酶也可由于这种浓度梯差而渗漏人血中。又由于整个肝脏内转氨酶活性比循环内总活性高 104倍,只要有1%的肝细胞坏死,便可使血中酶活性增高1倍,因此转氨酶是肝细胞损害的敏感的标志,也是乙醇所致肝损伤最敏感的指标。酒精性肝炎 ast多增高且增高明显,增高程度不一定与肝细胞损伤成正比。酒精性肝炎即使肝损伤严重,alt可呈正常或轻微增高,不是酒精性肝损伤的敏感提示。

酒精性肝炎时ast/alt的比值改变产生的原理可能与酒精性肝炎吡哆辛缺乏有关。吡哆辛的缺乏使其代谢物吡哆醛-5-磷酸减少,后者是ast及alt的辅酶,吡哆醛-5-磷酸受到抑制,尤以 alt活性受抑程度大,因此ast/alt比值增大。临床研究发现诱导肝细胞坏死无吡哆辛缺乏时血清ast/alt的比值为1,吡哆辛缺乏时为5。给吡哆辛缺乏组补充吡哆辛后alt水平增高而ast不变。由此可部分说明酒精性肝损伤时不同的转氨酶升高机制。

(二)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

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γ-gt,ggt):酒精性肝损伤时血清ggt增高。ggt主要分布于肾、胰、肝、肠、脑等组织。它是一种膜结合酶,其功能与细胞摄取氨基酸有关,在胆管上皮细胞内活性很高,根据脏器ggt同功酶分析:肝、胆汁及血液ggt具有同一性质,故检测的血清ggt水平增高,可能因酒精损伤肝细胞使肝细胞微粒体ggt酶释出,而致血清中此酶含量增高。ggt酶诊断酒精性损伤的敏感性甚高,但ggt增高的特异性不高,任何原因所致肝炎血清ggt都升高,故对确定是否为酒精损伤需要鉴别。慢性酒精中毒病人69%阳性,已增高程度较ast显著,禁酒后此酶水平很快恢复正常,此特点对与ggt升高的非酒精性肝病鉴别有重要意义。

脂肪肝患者要做什么检查

1.血清酶学检查

(1)ALT、AST:一般为轻度升高,达正常上限的2~3倍。酒精性脂肪肝的AST升高明显,AST/ALT>2有诊断意义。非酒精性脂肪肝时则ALT/AST>1。ALT>130U,提示肝小叶脂肪浸润明显,ALT持续增高提示有脂肪性肉芽肿。

(2)γ-GT、ALP:酒精性脂肪肝时γ-GT升高较常见,ALP也可见升高,达正常上限的2倍;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γ-GT可以升高。

(3)GST:可反映应激性肝损伤,较ALT更敏感。

(4)谷氨酸脱氢酶(GDH)、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DCT)。GDH为线粒体酶,主要在肝腺泡Ⅲ带富有活性,DCT为尿素合成酶,参与转甲基反应。脂肪肝时两酶都升高。尤其是酒精性脂肪肝,其GDH/OCT>0.6。

(5)胆碱酯酶(CHE)、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80%脂肪肝血清CHE和LCAH升高,但低营养状态的酒精性脂肪肝升高不明显。CHE对鉴别肥胖性脂肪肝有一定意义。

怎样看肝功能报告单

1、谷丙转氨酶(ALT):是诊断肝细胞实质损害的主要项目,其高低往往与病情轻重相平行。在急性肝炎及慢性肝炎与肝硬化活动,ALT均可升高。但ALT缺乏特异性,许多肝疾和肝外疾患均可升高,另外,ALT活性变化与肝脏病理组织改变缺乏一致性,有的严重肝损患者ALT并不升高。

2、谷草转氨酶(AST):AST升高的意义在诊断肝炎方面与ALT相似,在一般情况下,其升高幅度不及ALT,如果AST值高于ALT,说明肝细胞损伤、坏死的程度比较严重。如果测定其同功酶则意义更大,轻度肝损时仅有ASTs升高,而重度损害则ASTm明显升高。

3、碱性磷酸酶(ALP):由三种以上同功酶组成,即肝脏型、肠型(含量极微)及胎盘型(仅见于中后期孕妇),还有一部分来自骨骼。ALP经由胆道排出。因此,肝脏疾患出现排泄功能障碍,胆道疾患,骨骼疾患(如成骨肉瘤、转移性骨瘤)均可使ALP上升。

ast的分类

肝内的谷草转氨酶有2种同工酶,分别存在于肝细谷草转氨酶胞的线粒体(mAST)和胞浆内(sAST)。在肝细胞轻度病变时,仅sAST释放入血;而当病变严重时,mAST也会相继释放入血。故血清AST活性随肝细胞损害的程度增高。

在HBV感染的肝炎和肝病时,AST随ALT较小幅度升高,或虽幅度较大而时间短暂,可能主要是sAST,临床意义与ALT相同;AST增高超过ALT,虽幅度并不太大而持续时间很长,可能主要是mAST,提示病变的慢性化和进展性。

肝功能异常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1、ALT:是诊断肝细胞实质损害的主要项目,其高低往往与病情轻重相平行。在急性肝炎及慢性肝炎与肝硬化活动,ALT均可升高。但ALT缺乏特异性,许多肝疾和肝外疾患均可升高。另外,ALT活性变化与肝脏病理组织改变缺乏一致性,有的严重肝损患者ALT并不升高。

2、AST:AST广泛分布于体内多组织器官,以心肌含量最高,肝、肾次之,它是由同功酶ASTs与ASTm组成,前者位于细胞浆,后者位于细胞线粒体中。AST升高的意义在诊断肝炎方面与ALT相似,在一般情况下,其升高幅度不及ALT,如果AST值高于ALT,说明肝细胞损伤、坏死的程度比较严重。如果测定其同功酶则意义更大,轻度肝损时仅有AST升高,而重度损害则ASTm明显升高。

3、碱性磷酸酶(ALP):由三种以上同功酶组成,即肝脏型、肠型(含量极微)及胎盘型(仅见于中后期孕妇),还有一部分来自骨骼。ALP经由胆道排出。由此,肝脏疾患出现排泄功能障碍,胆道疾患、骨骼疾患均可使ALP上升。正常参考值(30-90)

4、谷氨酰转移酶(GGT):健康人GGT水平甚低(〈40单位),主要来自肝脏,少许由肾、胰、小肠产生。(GGT)在反映肝细胞坏死损害方面不及ALT,但在黄疸鉴别方面有一定意义,肝脏内排泄不畅(肝内梗阻)和肝外梗阻,以及肝硬化、肝肿瘤中毒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脂肪肝等均可升高。

5、血清总胆红质(TB)和直接胆红质(Bc):肝病出现黄疸,TB和Bc均可不同程度升高,如Bc明显升高,提示为梗阻性黄疸。

6、总蛋白(TP)、白蛋白(A)、球蛋白(G):慢性肝炎、肝硬化时常出现白蛋白减少而球蛋白增加,使A/G比例倒置。

脂肪肝怎么检测呢

1.血清酶学检查:

(1)ALT,AST:一般为轻度升高,达正常上限的2~3倍,酒精性脂肪肝的AST升高明显,AST/ALT>2有诊断意义,非酒精性脂肪肝时则ALT/AST>1,ALT>130U,提示肝小叶脂肪浸润明显,ALT持续增高提示有脂肪性肉芽肿。

(2)γ-GT,ALP:酒精性脂肪肝时γ-GT升高较常见,ALP也可见升高,达正常上限的2倍,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γ-GT可以升高。

(3)GST:可反映应激性肝损伤,较ALT更敏感。

(4)谷氨酸脱氢酶(GDH),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DCT),GDH为线粒体酶,主要在肝腺泡Ⅲ带富有活性,DCT为尿素合成酶,参与转甲基反应,脂肪肝时两酶都升高,尤其是酒精性脂肪肝,其GDH/OCT>0.6。

(5)胆碱酯酶(CHE),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80%脂肪肝血清CHE和LCAH升高,但低营养状态的酒精性脂肪肝升高不明显,CHE对鉴别肥胖性脂肪肝有一定意义。

2.血浆蛋白变化:

(1)β球蛋白,α1,α2,β脂蛋白多升高。

(2)白蛋白多正常。

(3)肥胖性脂肪肝时,LDL-C升高,HDL-C显著降低,Apo B,Apo E,Apo CⅡ和Ⅲ升高。

3.血浆脂类TG,FA,胆固醇,磷脂常升高,其中胆固醇升高显著,常>13mmol/L。

4.色素排泄试验BSP,ICG排泄减少,在肥胖性和酒精性脂肪肝时,因为脂肪贮积多在肝腺泡Ⅲ带,而色素处理也在此部位,肝脏脂肪贮积影响了肝细胞排泄色素的功能,排泄减少的程度与肝脏脂肪浸润程度有关。

5.胆红素严重脂肪肝时可有血胆红素升高,轻中度脂肪肝胆红素多正常。

6.凝血酶原时间(PT)非酒精性脂肪肝多正常,部分可延长。

7.血胰岛素水平呈高反应延迟型,糖耐量曲线高峰上升,下降延迟。

8.血尿素氮,尿酸偶见升高。

心肌酶的检查

心肌酶是存在于心肌的多种酶的总称,一般有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及同功酶、a一羟丁酸脱氢酶(a-HBDH)和肌酸激酶(CK)及同工酶(CKMB),国内常将这一组与心肌损伤相关的酶合称为心肌酶谱。

心肌酶检查意义

HBD与LD、AST、CK及CK-MB共同组成心肌酶谱,对诊断心肌梗死有重要意义。健康成人血清LD/HBD比值为1.3~1.6,但心肌梗死患者血清HBD活性升高,LD/HBD比值下降,为0.8~1.2。

而据文献报道,脑卒中急性期及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均出现心肌酶增高现象,其原因可能与脑组织损伤或破坏释放出较多的酶所致,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引起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儿茶酚胺在心肌组织积聚,出现继发性心肌损伤,使血清中心肌酶值增高。

另外,通过研究表明,如活动性风心病、病毒性心肌炎、皮肌炎、肾炎、肺炎以及一些恶性肿瘤、白血病等许多能够引起心肌细胞、骨骼肌细胞和其它组织细胞破坏的疾病均可出现心肌酶升高。

相关推荐

什么病需要检查心肌酶谱五项

心肌酶谱五项是LDH、AST、CK及其同I酶,α-HBD。 临床意义: 1.LDH↑:急性心梗、骨骼肌损伤、某些肝炎、白血病、肝硬化、阻塞性黄疸及恶性肿瘤。 2.心梗:12-24h,LDH↑,48-72h达高峰,1-2W后恢复正常 3.恶性肿瘤晚期LDH,恶性肿瘤引起的胸腹水中LDH↑ 4.慢性肾小球肾炎、SLE、糖尿病肾病等病人中,尿LDH可达正常人3-6倍,尿中含多种抑制LDH活性物质,如尿素, 小分子肽类。 低PH值也可抑制LDH活性。 5.尿毒症患者LDH正常,透析后LDH↑,因为体内尿素较高

心肌酶正常值

心肌酶,心肌损伤或者坏死后这些酶有不同程度的增高。 其中CK-MB,LDH1特异性最高,目前心肌酶谱正常值多为成人标准,而小儿的正常值要高于成人,所以不要认为孩子心肌酶谱值增高就认为是患了心肌炎,由于影响心肌酶谱的因素较多,很多医院采用测定心肌肌钙蛋白来辅助诊断心肌炎,绝大多数儿童的心肌酶谱是正常参考值的2~3倍。 那么,心肌酶的正常值是多少? 1、乳酸脱氢酶LDH:100~240 IU/L; 2、谷草转氨酶AST:0~40 IU/L; 3、磷酸肌酸激酶CK:24~194 IU/L; 4、 磷酸肌酸激酶同

谷丙转氨酶的鉴别诊断

这两种酶在肝细胞内的分布是不同的。ALT主要分布在肝细胞浆,AST主要分布在肝细胞浆和肝细胞的线粒体中。因此,不同类型的肝炎患者的ALT和AST升高的程度及其 AST/ALT的比值是不一样的。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的轻型,虽有肝细胞的损伤,肝细胞的线粒体仍保持完整,故释放入血的只有存在于肝细胞浆内的ALT,所以,肝功能主要表现为ALT的升高,则AST/ALT的比值1,甚至>2。酒精性肝病的患者,AST的活性也常常大于 ALT。但是重型肝炎肝功能衰竭由于肝细胞大量坏死,正常肝细胞数量少,转氨酶的生成、释放少,而

酒精肝要进行哪些检查

1、血常规检查 酒精肝患者可出现白细胞增多,各种形态异常的红细胞,包括靶形细胞,巨红细胞,刺状细胞和口形细胞,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增加,可能会出现血小板减少,由于酒精对骨髓的直接毒性作用或继发脾亢所引起的。 2、生化检查 可有血清胆红素升高,AST/ALT比值上升,即AST活性明显升高,而ALT活性仅轻度上升或正常。若AST/ALT>2时,对酒精性肝病诊断的灵敏度为68%,特异度达91%,阳性预测值为82%。血清GGT的活性有助于发现酒精肝,其价值不在于它有特异性,而在于其在大量酒精摄入和/或酒精肝酒

酒精肝的检查

1.血浆蛋白 血浆蛋白总量改变和白球蛋白比例倒置是最常见的生化异常,部分患者血浆蛋白电泳示α1、α2、β球蛋白增加。脂肪肝恢复后,血浆蛋白异常较其他指标恢复要晚,经3~6个月之后才恢复正常。 2.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 前者增高不明显,AST/ALT>2有诊断意义,ALT升高不灵敏是因乙醛使酶的活性辅因子B6下降所致。肝组织内ALT比AST活性受抑制更显著。 3.γ-谷氨酰基转肽酶(γ-GT) 酒精损伤肝细胞微粒体时升高较灵敏,是诊断酒精性肝病的较敏感指标。 4.酒精口服法负荷试验

肝肾功能检查项目有哪些

肝功能检查项目 1、总蛋白(TP)正常情况:60~80g/L减少:长期腹泻,慢性肝病,肝硬变,肾病综合征,慢性消耗性疾病以及营养不良。增加:高渗性失水,多发性骨髓瘤,某些急慢性感染所致高球蛋白血症等。 2、球蛋白(G)正常情况:20~29g/L减少:出生后至3岁,球蛋白呈生理性降低。皮质醇增多症,长期应用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增高:疟疾,失水,结核病,风湿热,麻风,肝硬变,淋巴瘤等。 3、白蛋白(Alb)正常情况:40~55g/L减低:肝病,肾功能衰竭,少数营养不良等。增加:当患者脱水时,导致血液浓缩等。 4

怎么看肝功能好坏

第一步:了解肝细胞功能 主要指标:GPT(ALT)和GOT(AST) ALT与AST是目前最常用的反映肝细胞功能的指标,这两种酶主要分布在肝细胞内,正常值均为O~40国际单位。如果肝细胞受损,ALT和AST就会升高,且升高程度与肝细胞受损程度一致。 由于ALT和AST在肝细胞内的分布位置不同,ALT主要分布在肝细胞质中,AST主要分布在肝细胞质和肝细胞的线粒体中,故不同类型肝炎病人ALT和AST的升高程度是不一样的。比如,急性肝炎和轻型慢性肝炎病人虽然有肝细胞损伤,但线粒体完整,释放入血的只有存在于肝细胞

酒精肝确诊的七大依据有哪些

1、血常规检查:酒精肝患者可出现白细胞增多,各种形态异常的红细胞,包括靶形细胞,巨红细胞,刺状细胞和口形细胞,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增加,可能会出现血小板减少,由于酒精对骨髓的直接毒性作用或继发脾亢所引起的。 2、肝功检查:血清谷草、谷丙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正常值与临床意义】)可不同程度的升高,但这些指症缺乏特异性,需结合其他检查辅助诊断,一般临床上当AST/ALT比值>2时,对于酒精性脂肪肝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3、肝组织病理学检查:肝活检是准确而可靠的诊断检查项目,对酒精肝有很重要的诊断价值

如何判断脂肪肝呢

1.肝脏B超检查 肝脏B超检查,具有经济、迅速、准确、无创伤等优点,目前列为脂肪肝首选检查方法。 2.血清脂质分析 中性脂肪、总胆固醇、游离脂肪酸等均可升高,尤其是中性脂肪(三酰甘油)升高,最有诊断价值。约54%病例胆固醇升高,但血清胆固醇浓度与肝组织活检肝内脂肪量无关。 3.肝活检 肝的活检是诊断脂肪肝的金标准。提倡在B超的引导下进行肝穿刺,以提高穿刺准确性,最大限度地减少肝脏损伤。但因其创伤性,有一定的危险性,较难为病者接受。目前多作鉴别诊断之用。脂肪肝活检标本可见:镜下可见肝细胞脂肪浸润,脂肪球大者

心肌酶谱五项是什么

心肌酶谱五项是LDH、AST、CK及其同I酶,α-HBD。 临床意义: 1.LDH↑:急性心梗、骨骼肌损伤、某些肝炎、白血病、肝硬化、阻塞性黄疸及恶性肿瘤。 2.心梗:12-24h,LDH↑,48-72h达高峰,1-2W后恢复正常 3.恶性肿瘤晚期LDH,恶性肿瘤引起的胸腹水中LDH↑ 4.慢性肾小球肾炎、SLE、糖尿病肾病等病人中,尿LDH可达正常人3-6倍,尿中含多种抑制LDH活性物质,如尿素, 小分子肽类。 低PH值也可抑制LDH活性。 5.尿毒症患者LDH正常,透析后LDH↑,因为体内尿素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