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部斜方肌锻炼的方法
背部斜方肌锻炼的方法
背部肌肉的划分:
1、 上背部:斜方肌、小圆肌、大圆肌、岗下肌、菱形肌。
2、 中背部:背阔肌。
3、 下背部:骶棘肌(竖棘肌)。
斜方肌及其起止点:
部位:在颈部和背上部皮下,一侧成三角形,两侧相合成斜方形。
起点:枕外隆凸,项韧带,第七颈椎棘突,全部胸椎棘突及棘上韧带。
止点:锁骨的外侧端以及肩胛骨的肩峰和肩胛冈。
斜方肌的练习方法:
1、哑铃耸肩:
目标肌肉:斜方肌。
协同肌肉:三角肌、肩胛提肌、菱形肌。
起始姿势:两腿开立,两手各持哑铃于体侧,拳眼朝前 。
动作过程:吸气后屏住呼吸,以斜方肌收缩,双肩垂直向上耸起,至最高点,停顿,做“顶峰收缩”。稍停1—2秒后呼气,再以斜方肌的张紧力控制哑铃缓慢回复到起始位 。
动作要领:垂直向上耸肩,想象肩峰要触及耳垂。用力要慢,两臂要伸直,肘关节不得弯曲。。
呼吸方法:提哑铃时吸气,回复到起始位呼气。
易范错误:屈肘 。
教练提示:哑铃直上直下越高越好,“顶峰收缩”位尽可能保持长的时间。
变化动作:
杠铃耸肩:
起始姿势:两腿开立,两肩稍微向后张开,反握中握距持杠铃于大腿前,挺胸抬头,目视前方。
2、用直立窄握杠铃划船锻炼斜方肌:
目标肌肉:斜方肌。
协同肌肉:三角肌、肩胛提肌、菱形肌、肱二头肌。
起始姿势:两腿开立,同肩宽,双臂下垂,反握窄握距握杠铃于腿前。
动作过程:吸气后,以斜方肌为发力点,拉杠铃于肩齐平外,至“顶峰收缩”位,停顿后,呼气缓慢放下杠铃。 。
动作要领:上拉时保持杠铃的运动轨迹与身体平行。两肘与上臂尽量高抬至下颌,肘部稍高于手腕。
呼吸方法:提杠铃时吸气,回复到起始位呼气。
变化动作:
直立“史密斯”架划船:。
教练提示:采用 “史密斯”架做直立划船能产生单一平面的垂直运动,有助于加强做功。
以上就是背部斜方肌的锻炼方式了,通过以上的锻炼方式,坚持锻炼,就可以使背部斜方肌也能够饱满有型。其实扩胸运动也还可以锻炼到背部斜方肌,只是效果没有以上的一些方法有效果。如果背部斜方肌比较饱满,那么穿衣服也比较好看。
按摩3个穴位可缓解颈椎病
按摩穴位
百会穴:用食指或中指按压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央,两耳尖连线中点处),持续给力,一般压到局部出现酸酸的、麻麻的感觉时,再持续30秒,也可延长到1分钟。就可以缓解由于颈椎病引起的头痛、头晕,精神紧张等症状。
风池穴:用两只手扶在头两侧,用拇指尖顶着风池穴(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直到出现酸胀感,继续按压30秒到1分钟后,再局部揉。适用于由颈椎问题引起的高血压以及睡眠不好的人。
肩井穴:用大拇指顶住肩井穴,其他四指轻扶于肩前,与大拇指相对用力,提拿起整个肩部肌肉,持续一两分钟,感到整个肩部肌肉由紧张到放松即可。尤其适用于有颈部酸胀、头重脚轻、落枕等情况。
按摩手法
揉颈部两侧肌肉:正坐,按摩者用拇指揉颈部两侧肌肉(从枕部与颈上段交界处至大椎旁的颈根处)3~5遍,以放松肌肉,在疼痛相对剧烈的痛点着重施术,随后点揉风池穴1分钟,以酸胀为宜。
拿揉肩部斜方肌:正坐,按摩者拿揉两侧肩部斜方肌,从内到外广泛的放松肌肉,反复施术3~5遍;用拇指点揉两侧肩胛骨内上角肌肉附着处半分钟;点揉肩井穴半分钟,以酸胀为宜。
掌揉背部肌肉:正坐,按摩者用手掌自上而下揉背部肌肉3~5遍,以放松肌肉;然后用拇指自上而下点揉胸椎棘突与肩胛骨内侧缘之间区域,重点施术于疼痛明显处及有条索处,反复施术3~5遍。
掌揉双侧冈下肌:正坐,按摩者用手掌揉双侧冈下肌半分钟,然后用拇指点揉天宗穴及冈下酸痛点,各半分钟,手法不宜太重,以酸胀为宜。
拍打肩背部:正坐,按摩者用手掌拍打肩背部,力量轻柔,以缓解疲劳。
主要锻炼哪部分肌肉 背部力量
引体向上是锻炼背部的最有效的运动之一,必然会需要背部的力量。在正手时主要用背部的大圆肌、背阔肌、菱形肌、斜方肌下部发力,反手时是背部的大圆肌、背阔肌发力。因此引体向上也可以很好的帮助锻炼这些部位。
脖子僵硬的按摩方法
患者端坐椅子上,按摩师站在患者背后20公分处左右,以便于施术。
先对患者左右肩背部进行放松,方法为揉动。以右边为例,用右手张根部(与大小鱼际配合)对患者的肩背部逆时针揉动,力量要柔和而有力,均匀而全面。揉动范围为肩部之肩胛骨下沿。左右两边持续揉3分钟,以达到活跃气血的目的。
拍击,揉动完毕后要进行拍击,手指内扣为空掌,抖动腕部,拍击肩背部,力量要轻,不可用力过猛,部位为肩部斜方肌,脊柱两侧至肩胛骨下沿。
两手掌张开,捏揉肩部斜方肌,力道要轻柔,有渗透力。揉捏一分钟。
两手掌张开,大拇指推揉脊柱两侧,另四指前扣作为固定,可重点推揉患者感觉酸胀的部位,动作不易过快,力量要有渗透入内,持续3分钟。
点按天宗穴、肩井穴,另外横向弹拨肩胛骨缝处的筋肉,更有助于舒筋活络
用大拇指按揉颈椎两侧各三次,力量要轻柔有渗透力,对于有酸困感的部位要重点按揉。按揉完毕后点揉风池穴,大椎穴各1分钟。
双手握患者一只手前臂顺时针、逆时针各活动三次,另一只手同样,让患者站起来自行转动脖子顺时针、逆时针各三次。
高位下拉练哪些肌肉
高位下拉主要是针对背部肌肉的训练,能够锻炼的具体肌肉为;背阔肌中部、斜方肌中下部、菱形肌,对于肱二头肌,肱肌和胸大肌也有锻炼的作用。
颈椎病的5种按摩方法
1.揉颈部两侧肌肉
正坐,按摩者用拇指揉颈部两侧肌肉(从枕部与颈上段交界处至大椎旁的颈根处)3~5遍,以放松肌肉,在疼痛相对剧烈的痛点着重施术,随后点揉风池穴1分钟,以酸胀为宜。
2.拿揉肩部斜方肌
正坐,按摩者拿揉两侧肩部斜方肌,从内到外广泛的放松肌肉,反复施术3~5遍;用拇指点揉两侧肩胛骨内上角肌肉附着处半分钟;点揉肩井穴半分钟,以酸胀为宜。
3.掌揉背部肌肉
正坐,按摩者用手掌自上而下揉背部肌肉3~5遍,以放松肌肉;然后用拇指自上而下点揉胸椎棘突与肩胛骨内侧缘之间区域,重点施术于疼痛明显处及有条索处,反复施术3~5遍。
4.掌揉双侧冈下肌
正坐,按摩者用手掌揉双侧冈下肌半分钟,然后用拇指点揉天宗穴及冈下酸痛点,各半分钟,手法不宜太重,以酸胀为宜。
5.拍打肩背部
正坐,按摩者用手掌拍打肩背部,力量轻柔,以缓解疲劳。
硬拉可以锻炼哪些肌肉
背部肌群
硬拉之所以在健美界被认为是锻炼背部的一个动作,是因为在整个硬拉过程中,背部肌群始终是发力的主要肌肉。经过一段时间硬拉强化锻炼,你的下背部(后腰)竖脊肌会变得异常发达和强壮。
背部除了上述竖脊肌外,在硬拉到顶峰阶段(锁止前)背阔肌和其他上背部的肌肉也会很大程度参与锻炼。
臀大肌以及其它相关肌肉
硬拉是一个髋关节动作,如果你想让你的臀部圆翘且强有力,硬拉可能是最好的办法。
硬拉在提升阶段以及在锁止点时,臀大肌都会发挥作用,尤其最高锁止点时,臀大肌紧张收缩发力到最大程度。
除了臀大肌,硬拉也能让臀部和髋部周围其它肌肉积极参与发力。
腿部肌群
和深蹲一样,硬拉几乎锻炼整个腿部肌肉,硬拉在拉起离地时腿部力量至关重要。特别是直腿硬拉更加侧重于腘绳肌的运动!
事实上腿部力量是硬拉起动和执行,背部力量则是控制整个动作时身体躯干的姿态位置。
手臂
手臂的肌肉在整个拉升过程中都处于收缩阶段。尤其前臂肌肉最为突出的,因为要配合手掌抓紧杠铃。
肩部和斜方肌
在硬拉过程中,肩部三角肌和斜方肌都会被牵引涉及到。强壮的硬拉者,往往都有漂亮的肩部和发达的斜方肌。
怎样瘦背部的赘肉
首先准备橡皮筋,然后双脚打开与肩同宽,将橡皮筋踩于脚下,体侧预留长度以到臀部为佳。如果橡皮筋过长,可在脚下缠绕1-2圈。
双腿膝关节微屈,用脚尖或脚掌中心踩住橡皮筋,同时双手紧握皮筋自身前平拉,与地 面水平时静止,并坚持5-10秒后放下继续。15-20组/次,3次/天。
持铃耸肩
两脚分开宽于肩站立,两下体前持哑铃,手背朝前。 双肩用力上提,然后放松。反复做10-15次。提肩后、要向后拉下,效果最好。主要锻炼斜方肌下部和提肩胛肌。辅助锻炼大、小菱形肌、大、小圆肌,棘下肌。
俯身划船
俯身,腿可直可屈,两手自然下垂持哑铃。用力屈臂提肘,做划船动作。反复做10次。主要锻炼背阔肌。辅助锻炼斜方肌中、下部、后三角肌,大、小菱形肌,大、小圆肌、棘下肌。
站姿挺胸
提踵站立,两手体后叉握,手心向下,用力后引, 静止5-10秒钟。要用力挺胸,使肩肿内收。这种运动可以锻炼大、小菱形肌,斜方肌中、下部,大、小圆肌。
站姿挺胸转体
两脚分开宽于肩站立,两手颈后宽握横杠(可用木棍或塑料棍)。慢速向左右转,每侧10次。要有意识挺胸。主要锻炼斜方肌中、下部,大、小菱形肌,大、小圆肌,棘下肌。
俯身提肩
俯身、腿可直可屈,两下自然下垂哑铃。用力上提肩关节,内收肩胛。反复做10-15 次。肘关节保持伸直,注意力在后背上。主要锻炼斜方肌中、下部大、小菱形肌,大、小圆肌,棘下肌。
俯卧挺身
两臂伸直俯卧。握拳屈臂,同时挺身(两头起)。反复做10-15次。主要锻炼骶棘肌。辅助锻炼大腿后部、臀肌。重视并加强背部锻炼,它不仅可以消除病痛,还可以减少背部多余的脂肪,使背部丰满健美起来。对于长期伏案工作的白领们帮助很大的。
筋膜枪可以用于颈部吗
仅可用于后颈部下方位置。
脖子是人体比较关键的位置,这里有大动脉已经气管、食道、颈椎等关键的部位,因此前颈部和侧颈部是不能用筋膜枪按摩的。
但是在后颈部斜方肌部位,由于有肌肉可以受力,是可以使用筋膜枪进行按摩的。
风府的准确位置怎么找
风府位于人体项部,在枕后区,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处。
取穴方法:正坐,头稍仰,使项部斜方肌松弛,从项后发际正中上推至枕骨而止即是本穴。
缓解颈椎病的按摩手法
揉颈部两侧肌肉
正坐,按摩者用拇指揉颈部两侧肌肉(从枕部与颈上段交界处至大椎旁的颈根处)3~5遍,以放松肌肉,在疼痛相对剧烈的痛点着重施术,随后点揉风池穴1分钟,以酸胀为宜。
拿揉肩部斜方肌
正坐,按摩者拿揉两侧肩部斜方肌,从内到外广泛的放松肌肉,反复施术3~5遍;用拇指点揉两侧肩胛骨内上角肌肉附着处半分钟;点揉肩井穴半分钟,以酸胀为宜。
掌揉背部肌肉
正坐,按摩者用手掌自上而下揉背部肌肉3~5遍,以放松肌肉;然后用拇指自上而下点揉胸椎棘突与肩胛骨内侧缘之间区域,重点施术于疼痛明显处及有条索处,反复施术3~5遍。
掌揉双侧冈下肌
正坐,按摩者用手掌揉双侧冈下肌半分钟,然后用拇指点揉天宗穴及冈下酸痛点,各半分钟,手法不宜太重,以酸胀为宜。
拍打肩背部
正坐,按摩者用手掌拍打肩背部,力量轻柔,以缓解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