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毛蛤的生物学特性与分布

毛蛤的生物学特性与分布

毛蛤又叫麻蛤,软体动物门双壳纲(Bivalvia)无脊椎动物。生活在内湾浅海低潮线下至水深十多米的泥砂底中,尤喜于淡水流出的河口附近,以4-8米居多。

我国近海海域均有分布,小满后毛蚶产卵停止、个体肥满时即可收获。以辽宁、山东和河北省沿海产量最多,产期多在7~9月份。北部湾也有一定数量。

国内分布: 辽宁(大东沟, 庄河, 石城岛, 大连, 金州, 长兴岛, 营口, 盖平, 葫芦岛), 河北(北戴河, 洋河田, 涧河, 塘沽), 山东(羊角沟, 烟台, 荣城,石岛海阳所, 五垒岛, 麻姑岛, 青岛), 江苏(连云港, 大丰, 如东), 浙江(定海, 嵊泗, 顺母涂, 乐清蒲岐), 福建(平潭), 广东(潮阳)。

成体壳长4-5厘米,壳面膨胀呈卵圆形,两壳不等,壳顶突出而内卷且偏于前方;壳面放射肋30-44条,肋上显出方形小结节;铰合部平直,有齿约50枚;壳面白色,被有褐色绒毛状表皮。

生物学特性: 消化器官由口、食道、胃、肠、肛门、所组成。主要食物为硅藻和有机碎屑。生殖腺包在消化 腺(内脏团)的周围,性成熟时雌体性腺村(紫)红色,雄体黄白色,生殖孔开口在后闭壳肌的腹面,左右各1个。卵(卵径50-60微米)在海水中受精孵化。生活在渤海辽东湾的毛蚶多在7月上旬至8月上旬产卵;繁殖期间有2-3次精卵排放高峰,每次间隔约半个月。壳长4厘米左右手个体一次排卵量可达200万-300万粒。产卵水温多在25-27℃间。幼虫在海水中浮游,以担轮幼虫期进入D形幼虫,在150微米时壳顶开始明显大于壳高,近长卵形;壳长达220微米以后出现“眼点”,即将进入附着变态生活。整个浮游期约需16-17天。幼虫结束浮游生活后,以足丝附着在砂粒、贝壳、海藻等固体物上。足丝呈带状,终生存在;脱落后有再生附着的能力。壳长达1.2-1.5厘米时,落入海底进入浅埋生活,约经2-2.5年长成成贝。

豆角的生物学特性

豆角的生长发育,从播种至豆荚成熟,可分为四个时期:种子发芽期,幼苗期,抽蔓期和开花结荚期。各个时期生长发育的特性及对田间管理的要求如下:

1、种子发芽期

从种子萌动至第一对真叶展开的过程。子叶刚出土时,植株仍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此时植株主要靠贮藏在种子内的养分在发芽时分解后加以使用,第一对真叶展开后植株才可进行光合作用。豆角的第一对真叶是单叶对生,其后真叶为互生三小复叶。温度在25-30℃和适当的湿度下,播种3-4天便可发芽,14-25℃则需要7-10天才可发芽。种子发芽所需要吸收的水分,一般不超过种子量的50%,此时水分过多容易引起烂种,因此在露地种植上,播种期应当避开连绵阴雨和低温天气,同时要严格控制土壤的水分,并要为种子萌芽出土提供一个疏松透气的土壤环境。

2、幼苗期

从第一对真叶展开至具有7-8张复叶为幼苗期。豆角幼苗在第2-3张真叶展开时便开始发生花序轴原始体,其次着生花原始体,进入生殖生长。幼苗期一般15-20天,春季气温在15℃以下的低温和阴雨天气,豆角较容易出现幼苗根腐病而死苗。夏季高温多雨天气,又容易发生猝倒病。因此,幼苗期遇到不良气候要注意防治根腐病和猝倒病。

3、抽蔓期

从7-8片复叶至植株现蕾为抽蔓期,一般约10-15天。这个时期主蔓迅速伸长,基部开始在第一对真叶及主蔓第2-3节腋处抽出侧蔓,根瘤也开始形成。抽蔓期需要较高温度和良好的日照,在此条件下,茎蔓较粗壮,侧蔓发生也较快;如温度过低或过高,阴天多,则茎蔓生长较弱。抽蔓期土壤湿度大,则不利于根的发育和根瘤的形成。

4、开花结英期

开花结荚期从植株现蕾至豆莱采收结束,一般为5.0-60天。现蕾至开花,一般5-7天,开花到商品豆荚采收一般约8-13天,商品豆荚至豆荚生理成熟还需4-10天。豆角在井花结荚期,一方面抽出花序开花结荚,另一方面继续茎叶的生长,发展根系和形成根瘤。由于生长量大,生长迅速,因此在开花结荚期一定要满足植株的养分需要,如开花结荚期田间管理不当,往往出现蔓叶生长不良,影响开花结荚,或蔓叶生长茂盛,延迟抽出花序、少抽出花序或引起落花落荚。开花结荚期如果营养生长过于旺盛,就会抑制生殖生长或田间水分过多或干旱,温度过高或过低,光照太弱以及病虫害等,这些都是引起落花落荚的重要原因。开花结荚期,植株需要大量的营养,且豆角的根用瘤菌又远不及其它豆科植物发达,因此必须供给一定数量的氮肥;但也不能偏施氮肥,如施用氮肥过多,容易出现植株徒长,延迟开花结荚甚至引起落花落荚,因此应注意氮、磷、钾的配合施用,并且开花结荚期应当适当增加磷钾的比例。

包菜的生物学特性

植物学特征

甘蓝为二年生草本植物,根系主要分布在30cm以内土层中。茎短缩,又分内、外短缩茎,外短缩茎着生莲痤叶,内短缩茎着生球叶。甘蓝的叶片包括子叶、基生叶、幼苗叶、莲痤叶和球叶,叶片深绿至绿色,叶面光滑,叶肉肥厚,叶面有粉状蜡质,有减少水分蒸腾的作用,因而甘蓝比大白菜的较强的抗旱能力。花为总状花序,异花授粉,甘蓝所有的变种和品种之间相互杂交。果实为长角果,种子圆球形,红褐或黑褐色,千粒重4g左右。

生长发育

在正常情况下,北方以秋作甘蓝采种,第一年形成叶球,完成营养生长,经过冬季低温完成春化,第二年春通过长日照完成光周期而开花结实。它的生长过程所经过的各个生长时期和大白菜基本相同。但各生长时期所需日数较长,发芽期需8 ——10天;幼苗期需25——30天;莲座期,早熟品种需20——25天,中、晚熟品种需30——35天;结球期,早熟品种需20——25天,中、晚熟品种需30——50天。

甘蓝是冬性较强的作物,由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对环境条件要求严格,要求幼苗长到一定大小以后才能接受低温感应,在0——12°C下,经50——90天可完成春化。关于光周期,尖头型和平头型品种要求不很严格,圆珠笔头型品种则较严格的要求长日照。进入生殖生长时期后,一般经历抽薹期、开花期和结果期。开花期需30——40天,结果期需40——50天。

甘蓝在未结球以前,如遇低温条件,或在幼苗期就满足了它的春化要求,栽植后一旦遇到长日照条件,就可能出现“未熟抽薹”现象,叶球形成受阻生成减产。近几年来,春甘蓝采用改良阳畦或塑料温室育苗,既避免了低温,又大大缩短了育苗期,对防止未熟抽薹,保证早熟丰产有良好效果。

软组织肉瘤的生物学特性

1、软组织肉瘤的生长呈离心式球形增大,其周围正常细胞受压平行排列,形成“受压区”,久而出现萎缩,使肉瘤呈现出有边界的肿块。

2、高度恶性的肉瘤,在“受压区”周围又出现“反应区”,表现组织水肿,并有新血管增生,呈间叶组织肉芽肿样改变,形成“假包膜”与正常组织明显分开。临床上由于“假包膜”混淆,常诱使外科医师施行肿瘤摘除术,致使手术野内仍残留肉瘤细胞,往往术后很快复发。高度恶性的肉瘤还可出现“卫星结节”及跳跃式转移灶。

3、筋膜为强有力的天然屏障,多数肉瘤在筋膜平面内生长,只有到晚期才能穿透筋膜至邻近肌肉间室内。当吸取活检,手术不恰当时,均易破坏筋膜,肌肉间空的天然屏障,造成肉瘤医源性扩散及种植。

4、腹股沟,胳窝等处由于缺乏天然屏障阻挡,肉瘤极易向深处生长,手术及放疗疗效均差。

5、肌肉有肌腱附着骨质,一般不易被侵犯,但缺乏肌腱的肌肉纤维直接附于骨质者,肉瘤极易侵犯骨质。

6、软组织肉瘤多发生血道转移。淋巴道转移虽不多见,但常见于胚胎型横纹肌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滑膜肉瘤等。淋巴转移与血道转移同样预后不明转移肺部者预后极差、而骨、脑转移少见。

7、1991年gustafson指出低度恶性肉瘤常易局部复发,但多次复发并不均发生远处转移。只有高度恶性肉瘤才具备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的特征。

8、肉瘤大小与预后有关,小于5cm预后佳,而大于5cm预后较差。肉瘤的深度更影响预后,表浅肉瘤预后较好,而位于深部的肿瘤预后较差。

9、某些儿童软组织肉瘤预后较好,放、化疗亦敏感,应积极治疗

尖椒的生物学特性

灌木或亚灌木;分枝稍之字形曲折。叶柄短缩,叶片卵形,长3-7厘米,中部之下较宽,顶端渐尖,基部楔形,中脉在背面隆起,侧脉每边约4条。花在每个开花节上通常双生,有时三至数朵。花萼边缘近截形;花冠绿白色。果梗及果直立生,向顶端渐增粗;果实纺锤状,长7-1.4厘米,绿色变红色,味极辣。

脆枣的生物学特性

20年生植株干高12米,干周0,52米, 树高7一9.5米,枝展5.2一6.4米。枣头发枝力中等,当年 结实率较强。进入结果期早,较丰产, 20年生单株产鲜枣 35一40公斤。在永济产地4月上旬发芽,5月中下旬开花, 6月上旬达盛花期,9月中旬果实成熟, 10月下旬落叶。

雪蛤的生物学特征

东北林蛙一般生活在从近海滨的丘陵至海拔900m左右山区植被较好的湿润环境中,在森林、灌丛、草地以及湖泊、水塘、沼泽和农田等多种静水域及其附近都有它的踪迹;其行动敏捷,能迅速避开敌害,不易捕捉。该蛙在一年中的活动颇有规律,大致可分为如下五个时期。

繁殖期:每年于4月初开始至5月初结束,此期间要经历出河、配对、产卵和生殖后休眠四个阶段。清明前后,即在3月末或4月初,随着冰层解冻而苏醒出蛰,从河流、山溪陆续进入附近的平静河湾、水塘、水坑、沼泽或稻田等静水域内。雄蛙一般先进人产卵场,多在黄昏后呜叫,雌蛙闻声而至;雌、雄蛙相会后,雄蛙追逐雌蛙,一经抱对雄蛙便停止呜叫,雄蛙以其前肢拥抱雌蛙的腋胸部。配对后多选择静水域的浅水处为产卵场,其水深多在10~20cm,最深不超过30cm,水的pH为5.5~7.0。抱对时间长短不一,多数为5~8小时,少数3~4小时即可产卵,个别的长达24小时或两天以上才产卵。每天0:00~8:00为产卵时间,但产卵高峰多在黎明前。此时平均水温为5~8℃。排卵时间较短,一般在3~5分钟内可排出全部卵子。初产的团状卵群沉没于水下,经3小时左右,因卵外胶质膜吸水膨胀而浮于水面。雌蛙的产卵量随个体大小而有差异,因而每个卵团含卵500~2300粒。产卵完毕,雌、雄蛙即分离,雌蛙很快离开产卵场上岸潜伏于松软的土层中或树根、石块和枯枝落叶层下而转入生殖后的休眠状态;雄蛙一般仍留在产卵场内,潜入水下的泥砂或水草里,等待别的雌蛙,以期再配,直到繁殖期结束陆续转入生殖休眠,其休眠姿态与冬眠相似。生殖休眠为期10~15天。据马常夫(1982)记载,受精卵在水温为1.4~14.3℃的条件下可正常发育,至外鳃消失止历时共20天左右;从外鳃消失至变态成幼蛙需40天左右。所以,从卵产出起至变态成幼蛙止,需要60~70天。外鳃消失后的小蝌蚪开始自由摄取食物,主要以水底泥砂中的植物碎屑和水中的低等藻类为食;白天尤其是晴天多集群于浅水区摄食或游动;刮风或阴雨天则多分散活动于较深的水层或很少活动;夜间多沉入水下,分散卧伏于水底或隐伏水草间。外鳃消失后的蝌蚪生长至25~30天,开始出现后肢,第39~42天,即在完成变态前3天出现前肢。

上山入林期:于5月上旬开始至5月末或6月初结束,即成蛙生殖休眠之后(包括幼蛙登陆后),一般从山下沿沟谷林缘或植物带向山上森林地带迁移。5月上旬,首批进入森林的多为雌蛙,5月中旬为人林高峰期,于5月末迁移基本结束,但少数延至6月初。最后上山人林的主要是雄蛙,原因在于部分雄蛙未获配对或寻找再次配对的机会而较长时间地滞留于产卵场。一般每天于15:00~20:00为其迁移活动时间,其余时间多伏于落叶层或疏松土壤中休息,但雨天,随时都能向森林移动。

森林生活期:一般在5月中旬至8月末,林蛙主要栖息在郁闭潮湿的阔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中,林下灌木草丛繁茂及丰厚的枯枝落叶层,在纯针叶林中的栖息者却很少。多以河流、山溪等水体为中心约1km的幅射范围内活动。据马常夫(1990)报道,晴天,一天内有两个活动高峰,即4:00~8:00和17:00~20:00。17:00~20:00为其主要的捕食活动时间,其余时间多隐伏于落叶层、草丛或石块下休息;阴雨天则均能外出活动。所以,此时期是该蛙的摄食盛期。

出林下山期:于9月上旬至10月初,该蛙陆续从较高的山林出来,沿着沟谷流溪等相对固定的路线,逐渐向低地迁移至河流附近,等待越冬。

冬眠期:当气温下降至10℃以下,该蛙陆续进入以河流为主的越冬场所内,在一般水深2~5m、严冬时水底也不至于结冰的河湾、较大的溪涧深潭、泉水坑等水体中越冬,其越冬期大致又可分为两个阶段:①散居冬眠,即于10月初入水至11月下旬,林蛙分散在浅水域水底的石块下、砂砾或淤泥中以及水边杂草或树根间;②集群越冬,从11月末开始至翌年3月中下旬结束,即气温下降至一5℃以下之后,林蛙有几十只至上千只地集中到深水处,头部向下,四肢卷缩地相互拥挤在一起。此外,亦有少数个体在林下掂匣的枯特落叶屡疏松+壤或洞穴中_象眠[2] 。

菊苣的生物学特性

1、温度:

菊苣属半耐寒性植物,地上部能耐短期的-2--1℃的低温,而直根具有很强的抗寒能力,在北京地区冬季用土埋住肉质根稍加覆盖,只要不被霜雪直接接触根皮,即能安全越冬。植株生长的温度以17~20℃为最适,超过20℃时,同化机能减弱,超过30℃以上,则所累计的同化物质几乎都为呼吸所消耗。但是,处于幼苗期的植株却有较强的耐高温能力,生长适温为20~25℃,此阶段如遇高温0℃以上,会出现提早抽薹的现象。促成栽培软化菊苣时期,适温15~20℃,以18℃最佳。温度过高芽球生长快,形成的芽球松散,不紧实,温度过低则迟迟不能形成芽球,但不影响芽球的品质。

2、水分:菊苣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都需要湿润的环境。播种后如土壤水分不足,会延迟发芽出苗时间。但在苗期,为了促进根系的发育,需适当控制水分,做到田间见湿见干,植株发棵后,直根开始膨大,应保证水分的供给。

3、光照: 植株营养生长期需充足的光照,肉质根才能长得充实。促成(软化)栽培时则需要黑暗的条件。

4、土壤: 宜选择肥沃疏松的沙壤土种植。菊苣对土壤的酸碱性适应力较强,但过酸的土壤不利于其 生长。

相关推荐

榴莲的植物学特性

榴莲的种类很多,包括金枕头、葫芦和坤宝等品种,质量好的榴莲,果肉柔软湿润、带有淡淡的苦味。榴莲的种子富含蛋白质,炒熟或煮熟后去壳吃,味道类似板栗,能够增加体力。榴莲的果实呈球形或椭圆形,果皮淡黄,外有刺,外观似菠萝蜜,个体较大,直径约20cm,一般都有椰子般大小,重l-1.5kg。因其果实大,风味美,国外称它是“百果之王”。榴莲果肉呈黄色,黏性多汁,酸软味甜,似有雪糕味道,其气味浓烈。人们对其味道存在争议:爱吃榴莲的人赞美它滑似奶膏,齿颊留香。垂涎欲滴,爱之如命;不爱吃榴莲的人,只闻其令人不愉快的烂洋葱味

毛蛤的营养价值有哪些

有很多的人都喜欢吃毛蛤蜊,认为它营养价值好,而且比较鲜美,不管是烧汤,还是清炖,都能让很多食客特别的满意,而且也能更好地补充自己身体的蛋白质,所以有很多人就想具体了解一下毛蛤的营养价值有哪些?为了你能了解的更加详细,就来看看下面的详细解答吧。 毛蛤蜊的营养价值 毛蛤蜊属于软体动物门,瓣鳃纲,蚶目,蚶科,毛蚶属,主要分布于中国、朝鲜和日本沿海。以中国渤海和东海近海较多。它生活在内湾浅海低潮线下至水深十多米的泥砂底中,以4-8米居多。成体壳长4-5厘米,壳面膨胀呈卵圆形,壳顶突出而内卷且偏于前方;壳面放射肋3

蘑菇焯水需要多长时间 蘑菇为什么需要焯水

蘑菇焯水是为了去除黑色素,还有蘑菇本身的腥味 蘑菇如果是新鲜的,不一定非要焯水,但是,一般在栽培过程中,草菇才采摘到买回家,至少需要6个小时以上,草菇由于其特殊的生物学特性,在低于20度的环境中,菌丝体会产生自溶现象,从而,子实体就会有苦味和土腥味道,所以,使用焯水的方法可以有效的去除这些杂味。仅此而已。

节瓜的植物学特性

植物学特征 节瓜根系较强大,但比冬瓜弱。茎蔓生,五棱,节间长10-20厘米,横径6-8毫米,绿色,被茸毛。茎节腋芽容易发生侧蔓,故分枝力强。抽蔓开始,每个茎节还有卷须,卷须分枝,以后又有花芽,花芽分化成雄花或雌花。 节瓜叶互生,掌状5-7裂,一般长18-20厘米,宽20-25厘米,叶缘有小缺刻呈小锯齿状,叶面浓绿色,叶背绿色,叶柄圆,长10-15厘米,绿色,叶面、叶背及叶柄均被茸毛。 节瓜的花为单性同株,单生。花萼绿色,花瓣黄色,各5片;雄花具3个雄蕊,花柄长4-6厘米,横径3-4毫米;雌花一个雌蕊,柱头

紫茉莉根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环境,在略有荫蔽处生长更好,不耐寒。不择土壤,但以肥沃、深厚的夹沙土或油沙土为好。用种子繁殖。在果熟期分批采集2~3次后,到最后一次割下果枝,打出种子,晒干或阴干备用。春季3~4月播种,开1.3m宽的畦,按行、株距各33cm挖窝,每窝播种子7~8粒,每1hm2用种子15kg。也可育苗移栽。中耕除草3次,第1次在苗出齐后进行,并行匀苗、补苗,每窝留苗3~4株,第2次在夏初进行,第3次在夏末进行,每次中耕后,要追施人畜粪水。病虫害防治 蚜虫为害。

一针新冠疫苗不能吃什么

可正常饮食。 无论接种前还是接种后,都可正常饮食,居民无需刻意改变现有的生活方式,因为疫苗的不良反应与疫苗的生物学特性、人体的个体差异有关,与饮食无关。 不过如果是接种疫苗后有不良反应的话,为了避免饮食导致不良反应加重,建议尽量不饮酒、不进食辛辣刺激或海鲜类食物,清淡饮食、多喝水,适当休息。

香芋生物学特征

形态特征 香芋外观圆柱形,表皮棕黄色,单个母芋重1000-2500克,最大达5000克。芋肉带紫红色槟榔斑纹,肉质细嫩、松酥可口、芳香气浓、味美独特,富含淀粉、蛋白质及各种氨基酸。 茎蔓(主茎)长可达2.5m左右;叶为奇数羽状复叶。互生,一般为5小叶或3小叶复叶,小叶长3-5cm,宽2.5-4cm,茎细长,全株呈淡绿色。花序为复总状花序,初生为绿白色小花,花冠蝶形,后旗瓣、翼瓣呈土黄色(似腊梅花瓣色),龙骨瓣呈紫红色、花期为6-9月份,但只开花不结实。根系发达,在地表下5-8cm处生有匍匐茎呈水平生长,其

白细胞减少症是什么病 白细胞减少症为什么难治疗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和滥用,使细菌的生物学特性发生了变异,对抗生素产生了越来越强的抗药性,因此用过去的常用剂量征服不了现代的细菌。为了控制感染,达到治疗目的,不得不加大剂量,这就使得除头晕、恶心等一般副作用外,还出现了血液中白细胞减少的情况,导致机体抗病能力的进一步下降,出现恶性循环。

珠芽蓼的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

多年生中生草本。典型高山草甸植物,耐寒性强,主要分布于亚高山和高山草甸植被中,与嵩草(Kobresiebellardii(Al1)Degl.)、苔草(Carexspp.) 形成高寒草甸,与一些杂类草共同形成色彩绚丽的五花草甸。在群落中,常为优势种或亚优势种,有时可下降到海拔较低的河谷草甸与山地林缘草甸。具有肥厚块状的根茎,贮藏大量营养物质,能经受霜雪的多次袭击,仍保持生机。在生长季节内,对温度较为敏感,在阳光充足的山地阳坡、低洼向阳沟谷、海拔较低的地区,生长旺盛。对水分和土壤条件要求较严格,不耐干旱与瘠薄

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有什么不一样吗

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主要是根据他们的生物学特性和行为来区别的,包括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生长速度、侵袭能力、扩散方式和对人体的影响。 区分要点 1、良性肿瘤:细胞分化较为成熟,与正常细胞相似。肿瘤包膜完整。生长速度缓慢,停在局部,不会转移,对机体影响较小。 2、恶性肿瘤:细胞分化不成熟,多为异型、幼稚细胞。无包膜或不完整。生长速度快,向四周浸润,易转移,对机体危害较大。 但是两者并没有绝对的界限,有些肿瘤的形态和生物学特征介于良性和恶心之间,很难区别。医生把它成为“交界瘤”如生长活跃的卵巢囊腺瘤、膀胱、阴茎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