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的注意事项
拔罐的注意事项
1.拔罐时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夏季避免风扇直吹,冬季做好室内保暖,避免感受风寒。
2.拔火罐后拔罐部位不能受凉,不要被风吹。
如果是颈部拔火罐,最好穿立领的衣服。
3.注意清洁消毒。施术者双手、受术者拔罐部位均应清洁干净或做常规消毒,拔罐用具必需常规消毒。
4.瘀血、小水珠、瘙痒、拔罐可以使皮肤局部出现小水泡和出血点等现象,均属正常治疗反应。
5.一般拔罐后3小时之内不宜洗澡。不要用冷水刺激拔火罐部位,洗澡一定要用温水。
6.四肢发冷、恶心呕吐、心慌心悸、拔罐过程中若出现脸色苍白、神昏颠倒、出冷汗和头晕目眩等症状。
7.晕罐严重者,应针刺或点掐百会、涌泉、足三里、中冲、内关和人中等穴位。
拔火罐有什么坏处吗
长期拔罐可能导致身体虚弱
从中医上来看,拔火罐属于泻法,是一种向外发散的疗法。泻多了容易伤害皮肤、肌肉,减少体内正气。尤其是有的人因为觉得拔了很舒服,就反复经常的拔。过犹不及,长此以往,可能会导致身体虚弱。
拔罐产生晕罐现象
在拔罐的时候,应该密切注意患者的反应。如果出现头晕、恶心、脸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发凉等晕罐情况,应及时取下罐具,将患者仰卧位平放。轻者可给予少量温开水或糖水,严重者马上送医院处理。
拔火罐过久伤害皮肤
根据火罐的材质、拔火罐的力度,拔火罐的时间是有所差异的。但是一般建议时间不要超过十五分钟。而有的人误以为越久效果越好,时间过久有可能导致皮肤起泡破损,引起感染。
拔罐后容易着凉
因为拔罐后毛孔处于一个张开的状态,容易寒气侵袭,导致受凉。而有很多人之前没有了解清楚拔罐的注意事项,在拔罐后马上去洗澡、吹空调,这时候,就很容易受凉了。
家庭拔火罐注意事项
经常拔火罐不仅可以减肥,还对身体有很大的保健作用,但是有的人喜欢自己买来专业的工具自己在家使用,现在跟大家讲一下拔火罐的注意事项。
1因为在拔火罐的时候要把衣服全部脱掉,所以拔火罐的房间一定要尽量的暖一点,以防着凉,另外引火的东西不要掉进罐里,以免烧伤。引火物不要掉入罐中,更不要在罐口处灼烧,以免烫伤。
2如果进行拔火罐治疗的患者皮肤有伤痕或者破损,或者有扁平疣等就不能拔罐,同一个部位不能经常拔罐,一定要等到拔罐的瘢痕完全消失后才能再拔。
3在拔罐器取下以后,如果皮肤出现潮红和瘙痒,一定不要用手抓,不用管它自己过几个小时就会自己消失,就是出现水泡,水珠和出血都是属于正常的拔罐反应,如果水泡出现了,可以用消毒针刺破,然后消毒就可以了。
注意事项:肥胖体质可以把的时间长一点,但是身体虚弱的人就要取下的早一点。
拔罐的注意事项
①拔罐时所选场所应空气清洁,室内温暖、避风,防止患者受凉。拔罐后要覆盖衣物以保暖。
②患者应选择一个适当的体位,既感觉舒适,又方便拔罐。在拔罐过程中,不要随意移动,以免火罐脱落。
③拔罐前应检查所用罐具是否边缘光滑,没有破损,以免造成损伤。
④拔罐的部位一般应选择肌肉丰满、富有弹性、没有毛发和骨骼、没有关节凸凹的部位。拔罐前最好先洗净擦干。
⑤根据不同部位选择不同口径的火罐,肌肉丰满、平坦之处用大罐,部位较小、肌肉较薄、皮下脂肪较少之处用小罐。
⑥拔罐时要注意不要烫伤皮肤。用闪火法时,棉球蘸酒精量要适中,避免酒精过多滴到皮肤上发生烫伤,棉球经过罐口时速度要快,以免罐口过热;应用贴棉法时应防止燃烧的棉花脱落;用滴酒法应注意避免酒精过多流到罐口或滴到皮肤上;架火法应注意不要让火架翻倒而烫伤皮肤;用煮竹罐时,必须甩尽罐内的热药液,将罐周擦干,以免烫伤皮肤。
⑦拔罐时要做到稳、准、轻、快。
⑧拔上火罐后,如果病人感觉灼痛、难受,可能是吸拔的力量过大,应起罐后重新拔罐。
⑨起罐时应注意不要生拉硬拽,以免损伤皮肤。应一手握住罐体,使其倾斜,另一手食指压住罐口边上的皮肤,让空气进人罐内,使罐体自然脱落。
⑩如果发生晕罐现象,立即让患者平卧,注意保暖。轻者服些温开水或糖水即可迅速缓解并恢复正常;重者则应针刺人中、内关、足三里、中冲等穴或艾灸百会、中极、关元、涌泉等穴,一般也可很快缓解并恢复正常。
⑨前一次拔罐部位的瘀斑未消失之前,一般不应再在原处拔罐。
⑩拔罐后如果皮肤出现损伤,可用甲紫外涂;如出现水疱,小的不需要处理,但要防止擦破以免发生感染;大的可用消毒针刺破,放出水疱中的液体,并涂上甲紫药水,覆盖消毒敷料。
⑩拔罐的间隔时间一般应根据瘀斑的消失情况和病情、体质而定,一般瘀斑消失得快、急性病、体质强的,间隔时间应短;瘀斑消失得慢、慢性病、体质较弱的,间隔时间应长。
⑩在使用针罐时,施治前要对针具进行严格的消毒,防止血源传播。在扣罐时,千万不能撞压针,以免使针体弯曲或进针过深,造成不应有的损伤,尤其是胸背部穴位容易产生气胸。
⑩应用刺络拔罐法时,出血量应适当,成人以每次出血量不超过10毫升为宜,一般急性病、体质强者出血量可适当多些;慢性病、老年、幼儿及体质弱者出血量应少些。韧次治疗可刺血拔罐2~3处,重复治疗可剌血拔罐2~5处,一般不宜过多。
⑩用走罐时不能在骨骼突出处、小关节处及皮肤细嫩、有皱襞之处施术,以免损伤皮肤或使罐漏气脱落。
⑥用抽气法拔罐时,注意不要使罐内负压过大,以0.4个大气压为宜,如果达到0.5个大气压可能使皮肤出现水疱。拔罐时注意患者的感觉,确定合适的负压。
⑩在使用多罐时,火罐排列的距离一般不应太近,否则因皮肤被火罐牵拉会产生疼痛,同时因罐子互相排挤,也不宜拔牢。
⑩根据病情拔罐,一般为轮流取穴,一次不宜过多。
⑧府隋重、病灶深及疼痛性疾患,拔罐时间宜长;病情轻、病灶浅及麻痹性疾患,拔罐时间宜短;拔罐部位肌肉丰厚,如背部、臀部、大腿部,拔罐时间宜长;拔罐部位肌肉薄,如头部、胸部、上肢部,拔罐时间宜短。气候寒冷时拔罐时间可适当延长;天热时则可相应缩短。
⑨过度疲劳、饥饿、大渴、醉酒、对疼痛过度敏感者,应适当休息,饮食、饮水、酒醒后再行拔罐,对疼痛过度敏感者拔罐时手法应轻。
拔罐的注意事项
1、 拔罐时,室内需保持20℃以上的温度。最好在避风向阳处。
2、 患者以俯卧位为主,充分露施术部位。
3、 拔罐时的吸附力过大时,可按挤一侧罐口过缘的皮肤,稍放一点空气进入罐中。初闪拔罐者或年老体弱者,宜用中、小号罐具。
4、 拔罐顺序应从上到下,罐的型号则应上小下大。
5、 一般病情轻或有感觉障碍(如下肢麻木者)拔罐时间要短。病情重、病程长、病灶深及疼痛较剧者,拔罐时间可稍长,吸附力稍大。
6、 针刺或刺血拔罐时,若用火力排气,须持消毒部位洒精完全挥发后方可拔罐。否则易灼伤皮肤。
7、 留针拔罐时,要防止肌肉牵交牵拉而造成弯针或折针,发现后要及时起罐,拔出针具。
8、 拔罐期间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若出现头晕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发凉等症状,甚至血压下降、呼吸因难等情况,应及时取下罐具,将患者仰卧位平放,垫高壮举部,轻者可给予少量温开水,重者针刺入中、合谷。必要时,可用尼可刹米每次0.5g,肌注射或静注;或用咖啡因2ml肌注。
9、 拔罐时间过长或吸力过大而出现水泡时,可涂龙胆紫,覆盖纱布固不定期。如果水泡较大,可用注射器抽出泡内液体,然后用利凡诺纱布外敷固定。
患者在过饥、过饱、过劳、过渴、高热、高度水肿、高度神经质、皮肤高度过敏、皮肤破损、皮肤弹性极差、严重皮肤病、肿瘤、血友病、活动性肺结核、月经期、孕期,均应禁用或慎用拔罐。
拔罐的注意事项
近些年,家庭用的抽气式罐很常见,但也存在用法不当的问题。专家指出,拔罐治疗需要注意以下一些事项。
第一,分清体质。体质过于虚弱者不宜拔 罐,会使虚者更虚。
第二,有心脏病、血液病、患皮肤病以及孕妇、妇女经期、过饱、过饥、醉酒时都不适宜拔罐。
第三,肚脐、心前区,皮肤细嫩处、破损处、瘢 痕处,乳头、骨突出处均不宜拔。拔罐旧痕未消退前,最好也别拔。
第四,拔罐后不可立即洗澡,拔罐后,皮肤处于一种被“伤害”的状态,敏感脆弱,此时洗澡非常容易导致皮肤破损、发炎等,建议等上两三个小时。拔罐时应避免有风直吹,防止受凉。
第五,拔罐后正确处理。拔罐后不慎起泡,每个罐内多于3个泡,就应及时涂烫伤膏,或去医院处理。
拔火罐有什么坏处吗 拔罐后容易着凉
因为拔罐后毛孔处于一个张开的状态,容易寒气侵袭,导致受凉。而有很多人之前没有了解清楚拔罐的注意事项,在拔罐后马上去洗澡、吹空调,这时候,就很容易受凉了。
冬天可以拔罐吗
冬天也是可以进行拔罐的。
其实中医拔罐一年四季都是可以的,但是在不同的季节,拔罐需要有不同的注意事项,所以冬天也是可以进行拔罐的,并且还有不少的保健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