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曲菌属是一类什么样的细菌
弯曲菌属是一类什么样的细菌
弯曲菌属是1973年由veron等建议确定的一个与人类疾病有关的新菌属,归于螺菌科。本菌属中多种细菌可导致腹泻,包括空肠弯曲菌、胎儿弯曲菌、结肠弯曲菌等,其中,以空肠弯曲菌引起的肠炎为常见,胎儿弯曲菌、结肠弯曲菌等仅引起直肠炎,且较为少见,仅见于同性恋患者。
弯曲菌为革兰氏染色阴性菌,形态细长,呈弧形、螺旋形、s型或海鸥状,一端或两端有单鞭毛,运动活泼,无芽胞和荚膜,不能氧化和发酵糖类,不液化明胶,v-p试验和甲基红试验均为阴性。系微需氧菌,在含5%氧、10%二氧化碳和85%氮的气体中生长良好,最适宜生长温度随菌种不同而异,空肠弯曲菌为42℃,胎儿弯曲菌为25℃~37℃。营养要求高,需在含血液或血清培养基上才能生长。初发病出现两种菌落特征(将细菌划线接种在固体培养基表面,经过一定时间,单个细菌可繁殖成一堆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称为菌落) 。一种为圆形、凸起、半透明、呈针尖状单个小菌落;另一种是扁平、灰白湿润有扩散趋势的菌落。不溶血,不产生色素。
弯曲菌抵抗力不强,干燥环境中,3小时内死亡,56℃5分钟即被杀死,置冰箱中很快死亡。
空肠弯曲菌肠炎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主要是动物。弯曲菌属广泛散布在各种动物体内,其中以家禽、野禽和家畜带菌最多。其次在啮齿类动物也分离出弯曲菌。病菌通过其粪便排出体外,污染环境。当人与这些动物密切接触或食用被污染的食品时,病原体就进入人体。由于动物多是无症状的带菌,且带菌率高,因而是重要的传染源和贮存宿主。
病人也可作为传染源,尤其儿童患者往往因粪便处理不当,污染环境机会多,传染性就大。发展中国家由于卫生条件差,重复感染机会多,可形成免疫带菌。这些无症状的带菌者不断排菌,排菌期长达6~7周,甚至15个月之久,所以也是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粪一口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市售家禽家畜的肉、奶、蛋类多被弯曲菌污染,如进食未加工或加工不适当,吃凉拌菜等,均可引起传染。水源传播也很重要,有报告弯曲菌引起的腹泻患者有60%在发病前一周有喝生水史,而对照组只有25%。
另外除人与人间密切接触可发生水平传播外,还可由患病的母亲垂直传给胎儿或婴儿。
(三)易感性 人普遍易感。发展中国家5岁以下的儿童发病率最高,尤其1岁以内者。发病率随年龄升高而下降。发达国家卫生条件较好的发展中国家,空肠弯曲菌分离率以10~29岁年龄最高,说明成人对本病的免疫力并不比儿童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这一差异,与卫生条件有关,发展中国家的成人平时经常少量接触体内获得一定水平的免疫力,所以发病率低。
(四)流行特征 本病全年均有发病,以夏季为多。平时可以散发,也可由于食物、牛奶及水被污染造成暴发流行。自然因素,如气候、雨量;社会因素,如卫生条件的优劣、人口流动(旅游)都可影响本病的发生和流行。
吃螃蟹拉肚子用什么解 食物不洁导致腹泻
螃蟹含水量高,营养丰富,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因此保存不当很容易被大量细菌寄生,很多细菌具有致泻作用,如:沙门菌属、白色念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志贺菌属等细菌都有致泻的作用,食用被这些细菌寄生的螃蟹会出现拉肚子的情况。
感染性腹泻病因
1、细菌性腹泻是指各种细菌引起的腹泻。能引起腹泻的细菌有致泻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霍乱弧菌、志贺氏菌、弯曲杆菌等。
2、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叫病毒性腹泻。能引起腹泻的病毒主要有轮状病毒、杯状病毒、腺病毒等。
3、真菌性腹泻是指由真菌感染肠道引起的腹泻。能引起腹泻的主要病原菌为白色念珠菌、放线菌、新型隐球菌和毛霉菌。
4、会引起腹泻的寄生虫有肠贾第鞭毛虫、小隐孢子虫、溶组织阿米巴和环孢子虫等,他们是儿童急性腹泻常见的病因。
二、引起腹泻的细菌
1、志贺菌
志贺菌属的细菌,通称痢疾杆菌,是人类细菌性痢疾的病原菌,以病人和带菌者为传染源,无动物宿主。
2、肠致泻性大肠杆菌:
引起婴幼儿水样或蛋花汤样便,引起病人霍乱样水样便,肠集聚性粘附大肠杆菌。与小儿顽固性腹泻有关。
3、空肠弯曲菌
由空肠、结肠弯曲菌引起的肠炎分布较广,可引起人以及一些家畜或家禽的腹泻,主要症状有发热、腹泻和腹痛,少数有呕吐,与细菌性痢疾相似,但病情较轻;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病是主要引起急性肠炎或急性胃肠炎;
4、沙门菌
某些菌型可致人的急性腹泻和食物中毒暴发,全球已发现2000多个菌型,我国至少已检出255个型或变异型,其中已知能引起人类致病的有57个型,主要在A——F群内,所以在沙门氏菌血清学鉴定时,可先用A——F多价O血清检查。,鼠伤寒沙门菌感染遍及全国各地,该菌在医院儿科、产科婴儿室的交叉感染屡有报告。
5、弧菌
在弧菌属中,把与O1群霍乱弧菌具有共同鞭毛抗原,生化性状类似,仅菌体抗原不同的弧菌统称为霍乱弧菌。根据菌体抗原不同,目前已编排到200个以上血清群,除O1/O139群为霍乱的病原体外,其余统称为非O1/非O139霍乱弧菌,有些能引起散发性腹泻或食物型暴发。除霍乱弧菌外,发现有多种致病性弧菌,其中拟态弧菌、河弧菌、弗尼斯弧菌、副溶血弧菌、霍利斯弧菌和少女鱼弧菌等可引起肠道感染
空肠弯曲菌腹泻的特点
空肠弯曲菌是家禽、家畜及某些鸟、兽肠道内的正常寄居菌。从狗、鸡、火鸡、鸽、水鸟、牛、羊、猪、马等动物的粪便中,均可分离出本菌。人食用被污染的牛奶、鸡肉、猪肉或饮用水后均可受染。
本菌产生霍乱样肠毒素致病,主要侵犯空肠、回肠和结肠,引起肠粘膜组织炎症,甚至败血症和心内膜炎。
本病潜伏期为3~5天,主要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大便呈水样、粘液状或粘血便以至血样便。轻型病例的临床表现与病毒性胃肠炎相似,重症病例的临床表现可似菌痢或溃疡性结肠炎,少数病例可出现中毒性巨结肠、假膜性结肠炎、下消化道出血、肠系膜淋巴结炎、阑尾炎、脑膜炎、肺炎、败血症、胆囊炎、尿路感染或结节红斑。携带HLA-B27组织相容性抗原者,可发生反应性关节炎。
为快速诊断本病,可采集腹泻患者的粪便直接涂片镜检找弯曲菌,具体染色方法有以下两种:
(1) 革兰氏染色法:取新鲜粪便直接涂片,经革兰氏染色后镜检,其敏感性40%,特异性99%。
(2)1%碱性复红染色法:取新鲜粪便(也可取保留在培养基中24小时以内的粪便标本),涂一层于载玻片上,缓缓加热固定,然后浸于1%碱性溶液中1~2分钟,以蒸馏水漂洗,吸水纸吸干,于1000 倍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纤细的,如海鸥展翅形、S形、螺旋形或逗点形细菌者,为阳性。经5~10分钟镜检,未见此类细菌者为阴性。本法敏感性为90%,特异性为98%。
本病的确诊,有赖于粪便或血液的细菌培养,具体操作为:将标本接种于含万古霉素、多粘菌素B和三甲氧苄氨嘧啶的培养基上,置于5%氧气、10%二氧化碳、85%氮气环境中培养,然后从可疑菌落分离出培养,再根据生化反应及血清凝集试验作出鉴定。
患者大多能自愈,但未经治疗者,20%可能复发。补充液体、纠正失水和电解质失调,为治疗本病的基本措施。如果病情较重,可给予抗菌治疗。
鉴于病原菌大多对红霉素、四环素、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喹诺酮类( 如吡哌酸或氟哌酸)、氯林可霉素、氯霉素及痢特灵等敏感,故治疗时可先选红霉素 (30mg /k g·d)或庆大霉素(胃内滞留型缓释片,商品名为瑞贝克,一次2片,每日2次,早晚餐后1小时服),5天为1疗程,也可选用氟哌酸、吡哌酸等。
由于5%~92%的菌株能产生β-内酰胺酶,因而多数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药物无效。
诱发小儿腹泻的原因复杂
1、肠道内感染
可由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引起,以前两者多见,尤其是病毒。
a、病毒感染寒冷季节的小儿腹泻80%由病毒感染引起。病毒性肠炎主要病原为轮状病毒,其次有诺如病毒、星状病毒、科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冠状病毒等。
b、细菌感染①致腹泻大肠杆菌包括:致病性大肠杆菌,产毒性大肠杆菌,侵袭性大肠杆菌,出血性大肠杆菌及粘附-聚集性大肠杆菌。②弯曲菌与肠炎有关的弯曲菌属有空肠型、结肠型和胎儿型3种,95%~99%弯曲菌肠炎是由胎儿弯曲菌及空肠弯曲菌引起的。③其他包括耶尔森菌,沙门菌(主要为鼠伤寒和其他非伤寒、副伤寒沙门菌)、嗜水气单胞菌、难辨梭状芽胞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等。
c、真菌致腹泻的真菌有念珠菌、曲菌、毛霉菌等。婴儿以白色念珠菌多见。
d、寄生虫常见为蓝氏贾第鞭毛虫、阿米巴原虫和隐孢子虫等。
2、肠道外感染
有时引起消化功能紊乱,亦可产生腹泻症状,即症状性腹泻。年龄越小越多见。腹泻不严重,大便性状改变轻微,为稀糊便,含少许黏液,无大量水分及脓血,大便次数略增多,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肺炎、中耳炎等,随着原发病的好转腹泻症状渐消失。
使用抗生素引起的腹泻:常表现为慢性、迁延性腹泻。由于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一方面使肠道有害菌,耐药金葡菌、难辨梭状芽胞杆菌、绿脓杆菌等大量繁殖,另一方面使双歧杆菌等有益菌减少,微生态失衡而出现腹泻,大便的性状与细菌侵袭的部位有关,病情可轻可重
避免弯曲杆菌感染 厨房多用抗菌消毒湿巾
也许你把鸡肉完全煮熟了——但你有没有可能把一些生肉汁撒到了桌子上呢?如果是这样,仍然可能引起细菌性疾病,但一个简单的额外的步骤可以帮助你保持健康。
一项新研究发现,在准备生鸡后使用抗菌湿巾擦拭几乎能够完全阻止一种名为弯曲杆菌的食源性细菌感染。
“越来越多人意识到食源性疾病的传播来自家庭暴露,并认识到交叉污染的重要性。”亚利桑那大学土壤、水和环境科学系的赫拉尔多·U.·洛佩斯博士为首的研究作者写道。
洛佩兹博士和团队解释说,在准备诸如生鸡等食物后,桌子和砧板表面就可能发生这种交叉污染。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接触弯曲杆菌几天后可引起腹泻、肚子痛和发烧等症状。虽然症状通常持续一周左右,但对于免疫系统有问题的患者,发病偶尔会更加严重和持久。
“只需要很少的弯曲杆菌(少于500个)就可以让一个人生病。”根据CDC表示,“即使仅一滴生鸡肉汁都可能有足以感染人的弯曲杆菌数量!”
洛佩兹博士和团队旨在研究家庭制作无骨鸡时会暴露的一种常见菌株,空肠弯曲菌(空肠弯曲杆菌)。
为了这个目的,研究人员采用一个计算机模型,考察了商店购买生鸡肉含有这些细菌的频繁度、受污染生肉汁撒漏几率和操作者过后的细菌暴露情况等因素。
当洛佩兹博士和团队把抗菌消毒剂擦拭使用的因素加入模型当中,每年感染的预计风险下降了99.2%。用抗菌湿巾擦拭使空肠弯曲菌感染的风险从十分之二下降到千分之二。
“我们发现,用消毒湿巾擦拭不仅仅有助于细菌的物理去除,留在桌面上的抗菌溶液在接下来几分钟仍可发挥抗菌作用。”洛佩兹博士在一份新闻稿中说道。
洛佩兹博士补充说:“在准备生禽肉后使用消毒湿巾直接清洁同样是重要的。如果生肉的水滴飞溅,细菌可能从肮脏的表明喝餐具转移到其他事物上。如果该区域变得干燥,细菌有时会粘在(桌子、砧板等的)工作表面,以后就更难以清洁。”
此研究结果于5月1日网上发表在《Journal of Applied Microbiology》。几个组织资助了此项研究,如如美国国土安全部和高乐氏公司。洛佩兹博士和团队披露无利益冲突。
出版时,这项研究已经过同行评议,但尚未完成审稿和校对过程,手稿在将来可能会有变化。
弯曲菌属的检验
1.增菌:
A、碎牛肉
称取25g样品,置于匀质杯中,加入100mL增菌肉汤.用匀质器以8000-10000r/min匀质30s。将匀质液通过灭菌纱布,倒入250mL三角瓶中,于微氧条件下,37℃预增菌4h后,42℃培养20-44h。
B、净膛全禽和分割肉
在一个灭菌容器中,用250mL灭菌营养肉汤振摇洗涤样品5min.肉汤经灭菌纱布过滤,于23000xg、4℃离心20min,或于16300xg、4℃离心30min,弃去上清液,将沉淀物置于250mL三角瓶中,加入100mL增菌肉汤,摇匀。 于微氧条件下,37℃预增菌4h后,42℃培养20-44h。
C、牛奶
称取40g牛奶放入离心管中,按2.条中方法离心.弃去脂肪和上清液将沉淀物置于250mL三角瓶中,加入100mL增菌肉汤,摇匀。于微需氧条件下,35℃预增菌4h后,42℃培养20-44h。
D、贝类
将100g样品和100mL增菌肉汤放入均质杯中,用均质器以8000-10000r/min均质30s。用灭菌纱布过滤,取滤液50mL滤液放入500mL三角瓶中,加入200mL增菌肉汤, 于微氧条件下,37℃预增菌4h后,42℃培养20-44h。
E、河水或污水
取水样2-4升,每升水样加入5mL1M硫代硫酸钠,用0.45μm微孔滤膜过滤,立即将滤膜置
于100mL增菌肉汤中, 于微氧条件下,30℃预增菌3h后,再于37℃增菌2h,然后于42℃培养20-44h。
2.分离和初步鉴定
取5mL经20-44h增菌的培养物,以0.65μm孔径滤膜过滤.取经过滤和未经过滤的增菌培养物,分别在分离用琼脂平板上划线接种,各不少于二个平板.将平皿置于微需氧条件下42℃培养24-48h。检查平板上有无透明-白色-棕黄色(可能出现浅红色)凸起、边缘不整齐、有时沿接种线向外扩散的菌落.挑取典型菌落制作湿片,用相差(或暗视野)显微镜检查,本菌呈快速螺旋运动。涂片作革兰氏染色镜检时,本菌为革兰氏阴性,如小逗点状,两菌体的末端相连时,呈S形、海鸥形或螺旋状.挑取初步鉴定为弯曲杆菌的菌落,在布氏琼脂上划线作纯分离。培养方法同上。根据生化、生长特性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进行菌株证实。
3.证实试验
从用作纯分离的平板挑选二个典型菌落。从每个典型菌落各挑取一满接种环,分别接种于50mL三角瓶中的4mL布氏肉汤中,于微需氧条件下42℃培养24 -48h.同时接种一份阳性培养物作为对照。通常用于生长试验和生化反应的基础培养物是含0.18%琼脂的布氏肉汤。该培养基分装于试管中,每管7mL。从所有布氏肉汤中取出接种物,滴加0.2-0.3mL于琼脂表面。
(1).生长温度试验
接种3管含0.002%中性红(NR)的基础培养基,其中一管置于37℃培养,检查在这一温度下的生长情况,并用于观察过氧化氢酶反应。另二管分别置于 25和42℃培养。每日检查有无生长。对未生长者,需培养5d方可作出最后判断。弯曲杆菌的生长仅限于接近培养基表面的一薄层,广泛的生长不是弯曲杆菌属细菌所致。
(2).过氧化氢酶试验
滴加3%过氧化氢溶液于有细菌生长的试管中,产生气泡者为阳性反应。
(3).氧化酶试验
使用琼脂平板表面经24h培养的生长物.将氧化酶试剂滴于棉拭子上,用棉拭子接触生长物表面,接触点变为深蓝色者为阳性。
(4).硝酸盐还原试验
将供试培养物接种于含1%硝酸钾的基础培养基中,置空气中于37℃培养5d.加入亚硝酸盐检测试剂,出现红色者为阳性反应。
(5).1%甘氨酸中生长试验
将供试培养物接种于加有NR和1%甘氨酸的基础培养基。置空气中于37℃培养.每日检查有无生长,对未生长者需培养5d,方可作出最后判断。
(6).3.5%氯化钠中生长试验
将供试培养物接种于加有NR和3.5%氯化钠的基础培养基。置空气中于37℃培养.每日检查有无生长,对未生长者需培养5d,方可作出最后判断。
(7).硫化氢产生试验
将肉汤培养物接种于加有0.02%盐酸半胱氨酸的基础培养基,将一根浸有饱和乙酸铅的滤纸条悬于试管的上部(不让滤纸条接触培养基),旋紧试管帽。 置空气中于37℃培养.每日检查,观察滤纸条是否变黑,变黑表明有硫化氢产生,为阳性反应。对未出现阳性反应者需培养5d,方可作出最后判断。
(8).TSI试验
接种于TSI斜面,于微需氧条件35-37℃培养5d.空肠弯曲菌不产生硫化氢。所有弯曲杆菌属为碱性/碱性反应。
(9).麦康凯试验
将供试培养物接种于麦康凯培养基,于微需氧条件37℃培养3d,记录有无生长。
(10).马尿酸盐水解试验
用试管分装马尿酸盐水解培养基,每管0.4mL,冻存备用。将琼脂平板上培养过夜的生长物接种于1%马尿酸溶液中,振摇后置37℃水浴中放置2h。每管加入0.5mL茚三酮试剂(将3.5g茚三酮溶于100mL1:1丙酮和丁醇中),室温下放置2h,出现紫色者为阳性反应。
(11).抗生素敏感性试验
用灭菌棉拭子将预先准备好的布氏肉汤培养物涂布于布氏琼脂平板。将头孢菌新素(30μg)和奈啶酮酸(30μg)的圆纸片分别贴于平板表面。于微需氧条件37℃培养24h,检查有无抑菌圈。
根据生化鉴定结果表对细菌作出鉴定。
唑酮作用有哪些
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细菌性痢疾、肠炎、霍乱,也可以用于伤寒、副伤寒、贾第鞭毛虫病、滴虫病等。与制酸剂等药物合用于治疗幽门螺杆菌所致的胃窦炎。本品为硝基呋喃类抗菌药。对革兰阳性及阴性菌均有一定抗菌作用,包括沙门菌属、志贺菌属、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肠杆菌属、金葡菌、粪肠球菌、化脓性链球菌、霍乱弧菌、弯曲菌属、拟杆菌属等,在一定浓度下对毛滴虫、贾第鞭毛虫也有活性。其作用机制为干扰细菌氧化还原酶从而阻断细菌的正常代谢。
呼吸道感染的细菌有哪些
主要有结核分枝杆菌,白喉棒状杆菌,嗜肺军团菌等.
结核分枝杆菌
分枝杆菌属是一类细长微弯曲的杆菌.偶见有分枝生长而得名.能抵抗盐酸酒精脱色,又称抗酸杆菌.
分类 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和非结核分枝杆菌三类.
特点 1)细胞壁含大量脂质.
2)一般不易着色.
3)无鞭毛,芽胞和荚膜.
俗称结核杆菌,是引起结核病的病原菌.可侵犯全身各器官,以肺结核最常见.结核病至今仍为重要的传染病之一.
什么是儿童腹泻
儿童腹泻,是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一组疾病。主要特点为大便次数增多和性状改变,可伴有发热、呕吐、腹痛等症状及不同程度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病原可由病毒(主要为人类轮状病毒及其他肠道病毒)、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产毒性大肠杆菌、出血性大肠杆菌、侵袭性大肠杆菌以及鼠伤寒沙门氏菌、空肠弯曲菌、耶氏菌、金葡菌等)、寄生虫、真菌等引起。肠道外感染、滥用抗生素所致的肠道菌群紊乱、过敏、喂养不当及气候因素也可致病。是2岁以下婴幼儿的常见病。
病因
1.感染因素
(1)肠道内感染
可由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引起,以前两者多见,尤其是病毒。
1)病毒感染 寒冷季节的小儿腹泻80%由病毒感染引起。病毒性肠炎主要病原为轮状病毒,其次有诺如病毒、星状病毒、科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冠状病毒等。
2)细菌感染 ①致腹泻大肠杆菌 包括:致病性大肠杆菌,产毒性大肠杆菌,侵袭性大肠杆菌,出血性大肠杆菌及粘附-聚集性大肠杆菌。②弯曲菌 与肠炎有关的弯曲菌属有空肠型、结肠型和胎儿型3种,95%~99%弯曲菌肠炎是由胎儿弯曲菌及空肠弯曲菌引起的。③其他 包括耶尔森菌,沙门菌(主要为鼠伤寒和其他非伤寒、副伤寒沙门菌)、嗜水气单胞菌、难辨梭状芽胞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等。
3)真菌 致腹泻的真菌有念珠菌、曲菌、毛霉菌等。婴儿以白色念珠菌多见。
4)寄生虫 常见为蓝氏贾第鞭毛虫、阿米巴原虫和隐孢子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