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
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
一、擦伤
擦伤即皮肤的表皮擦伤。如擦伤部位较浅,只需涂红药水即可;如擦伤创面较脏或有渗血时,应该用生理盐水清创后再涂上红药水。
二、肌肉拉伤
肌肉拉伤指肌纤维撕裂而致的损伤。主要由运动过度或热身不足造成,可以根据疼痛程度知道受伤的轻重,一旦出现痛感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在痛点敷上冰块或冷毛巾,保持30分钟,使小血管收缩,减少局部充血、水肿。切忌搓揉及热敷。
三、挫伤
挫伤是由于身体局部受到钝器打击而引起的组织损伤。轻度损伤不需特殊处理,经冷敷处理24小时后可用活血化瘀酊剂,局部可贴伤湿止痛膏。之后,在伤后第一天予以冷敷,第二天热敷,约1周后可吸收消失。较重的挫伤可用云南白药加白酒调敷伤处并包扎,隔日换药1次。每日2~3次理疗。
四、扭伤
扭伤是由于关节部位突然过猛扭转,拧扭了附在关节外面的韧带及肌腱所致。多发生在踝关节、膝关节、腕关节及腰部,不同部位的扭伤,其治疗方法也不同。
1. 急性腰扭伤可让患者仰卧在垫得较厚的木床上,腰下垫一个枕头,先冷敷,后热敷。
2. 关节扭伤踝关节、膝关节、腕关节扭伤时,将扭伤部位垫高,先冷敷,两三天后再热敷。如扭伤部位肿胀、皮肤青紫和疼痛,可用陈醋半斤炖热后用毛巾蘸敷伤处,每天2~3次,每次10分钟。
五、脱臼
脱臼即关节脱位。一旦发生脱臼,应嘱病人保持安静,不要活动,更不可揉搓脱臼部位。如脱臼部位在肩部,可把患者肘部弯成直角,用三角巾把前臂和肘部托起,挂在颈上,再用一条宽带缠过肩部和胸部,在对侧胸部作结。如脱臼部位在髋部,则应立即让病人躺在担架上送往医院。
六、骨折
骨折常见骨折分为两种:一种是皮肤不破,没有伤口,断骨不与外界相通,称为闭合性骨折;另一种是骨头的尖端穿出皮肤,有伤口与外界相通,称为开放性骨折。
对开放性骨折,不可用手回纳,以免引起骨髓炎,应用消毒纱布对伤口作初步包扎、止血后,再用平木板固定送医院处理。骨折后肢体不稳定,容易移动,会加重损伤和剧烈疼痛,可用木板、塑料板等将骨折部位的上下两个关节固定起来。
如一时找不到固定的材料,骨折在上肢者,可屈曲直关节固定于躯干上。骨折在下肢者,可伸直腿足,固定于对侧的肢体上。
怀疑脊柱有骨折者,需平卧在床板或担架上,躯干四周用衣服、被单等垫好,不致移动。不能抬伤者头部,以免引起伤者脊髓损伤而发生截瘫。
昏迷者应伏卧,头转向一侧,以免呕吐时将呕吐物吸入肺内。
怀疑颈椎骨折时,需在头颈两侧置一枕头或扶持患者头颈部,不使其在运输途中发生晃动。
运动受伤怎么处理 运动损伤处理禁忌
1.忌继续运动,明知受伤了并且有明显的疼痛感还继续运动,容易导致受伤部位肿胀,疼痛进一步加重,并造成治疗和后期康复困难。
2.受伤后忌马上热敷受伤肿胀部位,受伤部位肿胀的情况下还做热敷,容易导致肿胀更加严重。
3.忌盲目按摩受伤部位,在没有搞清楚具体伤情就进行按摩,使损伤部位出血渗血加重。
寻找运动损伤原因
其实运动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除了全身素质训练、专业训练这些专业竞技之外,在全民健身、军队训练、文体运动、舞蹈,甚至武术、戏曲武生演员的表演中等等都存在着运动。
运动损伤包括常见运动损伤、专业运动损伤和意外伤害。常见运动损伤有韧带、软骨损伤、疲劳骨折、骨髓水肿、隐性骨折等。“找到各类运动损伤的原因,才能有效地避免损伤。”北京积水潭医院放射科屈辉教授说。
疲劳骨折属于素质训练损伤,是由于作重复动作的运动,如长跑而造成的损伤。在素质训练损伤中,疲劳骨折很常见,但早期诊断比较困难。
由于舞蹈的形态不同,训练时的部位也不同。民族舞当中常常会有劈叉的动作,大腿的肌肉用力牵拉,从而引起坐骨结节的损伤,而芭蕾舞往往引起耻骨联合损伤。
运动损伤的特殊性在于潜在的进行性重复性损伤、从小训练影响发育特别是椎体发育(椎体骨骺骨软骨炎)、损伤基础上再损伤。
“分析专业运动损伤,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大众的运动。”屈辉列举了一系列在专项竞技运动中导致的损伤。足球运动员经常会用脚的外侧踢,这样就会牵拉踝关节的前侧和外侧,造成踝关节过度跖曲前侧关节囊损伤,被称为足球踝。
类似于这样的名称的还有网球肘。打网球时,反复地作伸指及前臂旋后运动造成伸腕肌群的损伤。 排球运动员在向前用力扣球的一刹那,牵拉肩关节的岗上肌,反复地牵拉,引起岗上肌的萎缩。打羽毛球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上半身,跳下来时可能前脚掌着地,一个很大的冲力会引起跟腱的损伤、断裂。
每项运动都有独特的损伤规律、运动特点和习惯,医生要了解每项运动的特点。
常见的运动损伤有哪些 足部损伤
经常用足尖走路,会压迫脚前部,使小腿肌肉变得僵硬,特别是在跑步及步行的时候给足脚趾的伸肌腱造成很大压力,这种压力日积月累就会形成腱鞘炎。
要避免腱鞘炎发生,不穿脚尖狭窄的鞋进行运动,不穿跟很高的鞋和拖鞋跑步,要穿质地较柔软的鞋子进行锻炼,并且锻炼之前要充分活动足趾。
小趾与鞋子摩擦,在小趾附近生有籽骨的人会发生脚尖疼痛感,跖骨间变薄,感觉麻痹,过后会感到放射性疼痛,捏住足尖会更加疼痛,这种症状主要发生在第2趾与第3趾之间,在跖趾关节骨间的细小神经因被挤压而形成疼痛。
足跟疼痛主要发生在打篮球,跳远等有急停和突然活动的锻炼项目中。人的足跟虽然有很硬的皮肤和厚实的脂肪,但对于突然的冲击还是没有防御力量。
扁平足的疼痛是由支撑足弓的韧带受到压迫,致使其组织系统发生挫伤及肌肉拉伤引起的,不着地的部位会产生疲劳和疼痛。
常见运动损伤应急处理
一、擦伤---即皮肤的表皮擦伤。如擦伤部位较浅,只需涂红药水即可;如擦伤创面较脏或有渗血时,应用生理盐水清创后再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
二、肌肉拉伤---指肌纤维撕裂而致的损伤。主要由于运动过度或热身不足造成,可根据疼痛程度知道受伤的轻重,一旦出现痛感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在痛点敷上冰块或冷毛巾,保持30分钟,以使小血管收缩,减少局部充血、水肿。切忌 搓揉及热敷。
三、挫伤---由于身体局部受到钝器打击而引起的组织损伤。轻度损伤不需特殊处理,经冷敷处理24小时后可用活血化瘀叮剂,局部可用伤湿止痛膏贴上,在伤后第一天予以冷敷,第二天热敷。约一周后可吸收消失。较重的挫伤可用云南白药加白酒调敷伤处并包扎,隔日换药一次,每日2-3次,加理疗。
四、扭伤---由于关节部位突然过猛扭转,拧扭了附在关节外面的韧带及肌腱所致。多发生在踝节、膝关节、 腕关节及腰部,不同部位的扭伤,其治疗方法也不同。
1、急性腰扭伤 可让患者仰卧在垫得较厚的木床上,腰下垫一个枕头,先冷敷,后热敷。2、关节扭伤 踝关节、膝关节、腕关节扭伤时,将扭伤部位垫高,先冷敷2-3天后再热敷。如扭伤部位肿胀 、皮肤青紫和疼痛,可用陈醋半斤炖热后用毛巾蘸敷伤处,每天2-3次,每次10分钟。
五、脱臼---即关节脱位。一旦发生脱臼,应嘱病人保持安静、不要活动,更不可揉搓脱臼部位。如脱臼部位在肩部,可把患者肘部弯成直角,再用三角巾把前臂和肘部托起,挂在颈上,再用一条宽带缠过脑部,在对侧脑作结。如脱臼部位 在髋部,则应立即让病人躺在软卧上送往医院。
六、骨折---常见骨折分为两种,一种是皮肤不破,没有伤口,断骨不与外界相通,称为闭合性骨折;另一种是 骨头的尖端穿过皮肤,有伤口与外界相通,称为开放性骨折。
对开放性骨折,不可用手回纳,以免引起骨髓炎,应用消毒纱布 对伤口作初步包扎、止血后,再用平木板固定送医院处理。骨折后肢体不稳定,容易移动,会加重损伤和剧烈疼痛,可找木板、塑料板等将肢体骨折部位的上下两个关节固定起来。
如一时找不到外固定的材料,骨折在上肢者,可屈曲肘关节固定于躯干上;骨折在下肢者,可伸直腿足,固定于对侧的肢体上。怀疑脊柱有骨折者,需早卧在门板或担架上,躯干四周用衣服、被单等垫好,不致移动,不能抬伤者头部,这样会引起伤者脊髓损伤或发生截瘫。
昏迷者应俯卧,头转向一侧,以免呕吐时将呕吐 物吸入肺内。怀疑颈椎骨折时,需在头颈两侧置一枕头或扶持患者头颈部,不使其在运输途中发生晃动。
常见运动脚踝损伤的紧急处理方法
天暖了,不少人开始蠢蠢欲“动”。不过,对于经常参加运动的人来说,健身的目的是达到了,可是也可能受到各种运动意外伤害的侵袭。家庭医生告诉你,对付这些运动损伤的常用办法是“冷敷”和“热攻”,当然如果能在运动前注意选用护具,则能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减少伤害发生。
小护具大用场
除了从足关节的护踝到肘关节的护肘,从举重时用的腰带到不起眼的健美裤……这些看似细小的运动护具,却能够在我们平时锻炼的过程中为肌肉和关节分担外来的压力和冲击。
各种关节是运动中最容易损伤的部位,关节过伸或过屈都有可能对肌腱造成损害,除做好热身运动外,适当佩带护具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肌腱过度拉伸。
打篮球的时候戴上护腕、护膝、护踝,踢足球的时候加上护腿板,护肘、护腕是打网球、羽毛球、乒乓球必不可少用品……这些微不足道的小护具,在关键时刻却能为保护我们的身体帮上大忙呢!
运动中小腿抽筋处理办法
抽筋在运动生理学上叫“肌肉痉挛”,是指肌肉不由自主地强直收缩。体育锻炼中,最容易发生痉挛的肌肉是小腿腓肠肌。主要原因是:
(1)体内失盐过多。在进行剧烈运动时,由于身体大量出汗使体内盐分失去过多,破坏了体内电解的平衡,由于体内氯化钠含量过低,引起肌肉神经的兴奋性增高而使肌肉发生痉挛。
(2)肌肉收缩与舒张失调。运动中,由于肌肉快速连续收缩,放松的时间太短,破坏了肌肉收缩与舒张交替进行的协调关系,引起肌肉痉挛。这种强烈收缩抑制舒张的痉挛情况在肌肉疲劳时更易发生。
(3)冷刺激。在寒冷的环境中进行体育活动时,如果没有充分的准备活动,肌肉受到寒冷刺激的时候,常引起肌肉痉挛。
发生肌肉痉挛时,局部肌肉坚硬或隆起,剧烈疼痛,且一时不易缓解。有的缓解后,仍有不适感并易再次发生痉挛。
肌肉痉挛发生时,一般通过慢慢加力、持续牵拉的方法,就可使痉挛的肌肉得到放松并消除疼痛。小腿抽筋时,可平躺地上,用异侧手抓住前脚掌,伸直膝关节用力拉;也可平坐或仰卧,伸直膝关节,同伴双手握其足部抵于腹,痉挛者躯干前倾适度用力,同伴用手促其脚背缓慢地背伸,同时推、揉、捏小腿肌肉,就可以使痉挛缓解。
运动时肌肉拉伤处理办法
肌肉拉伤是肌肉在运动中急剧收缩或过度牵拉引起的损伤。这在长蹍、引体向上和仰卧起坐练习时容易发生。肌肉拉伤后,拉伤部位剧痛,用手可摸到肌肉紧张形成的索条状硬块,触疼明显,局部肿胀或皮下出血,活动明显受到限制。
肌肉拉伤后,要立即进行冷处理:用冷水冲局部或用毛巾包裹冰决冷敷,然后用绷带适当用力包裹损伤部位,防止肿胀。在放松损伤部位肌肉并抬高伤肢的同时,可服用一些止疼、止血类药物。24小时至48小时后拆除包扎。根据伤情,可外贴活血和消肿胀膏药,可适当热敷或用较轻的手法对损伤局部进行按摩。
肌肉拉伤严重者,如将肌腹或肌腱拉断者,应抓紧时间去医院作手术缝合。
“冷敷”VS“热攻”
冷敷:
冷敷就是冷冻疗法,利用比人体温度低的冷水、冰块等刺激患处进行初期治疗,有止血、退热、镇痛、麻醉和消肿的作用。
方法:
将毛巾浸透冷水后放在伤部,两分钟左右换一次;或者将冰块装入塑料袋内进行外敷。在遭到挫伤、关节韧带扭伤、早期肌肉拉伤等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时,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使血管收缩,减轻局部充血,抑制感觉神经,缓解症状。
适应症:
冷冻疗法适用于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如挫伤、关节韧带扭伤、早期肌肉拉伤等。受伤后24至48小时以内,采用这一方法比较有效,但超出这一时间,就应该采取热敷的治疗方法。
热攻:
热攻就是通过热疗,促使局部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和淋巴循环,促进淤血和渗出液的吸收,具有消肿、散淤、解疼、镇痛、减少粘连和促进损伤愈合的作用。
方法:
将毛巾浸透热水或热醋后放于伤部,每次敷30分钟左右。
适应症:
热敷法适用于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中期、后期和慢性损伤。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运动损伤处理
日常生活中,运动损伤时人们多采用热敷,按揉,敷膏药的方式处理,其实这样的处理方式更易加重受伤局部出血渗出,使病程加重,不利于恢复。所以当出现运动损伤时,最好用冰袋或冰毛巾来冰镇受伤部位,并进行加压包扎,冰处理可以使局部血管冷凝收缩,能有效减少出血渗出和水肿,同时还有局部冷冻麻醉和止痛的作用,加压包扎可以起到局部止血的作用。
运动损伤急性期还应该将受伤肢体太高,这样可以加快患处血液回流,减轻受伤部位的肿胀现象。
非急性运动损伤(受伤后48小时)的防治原则是:消除肿胀,松解粘连,恢复关节,韧带,肌肉原有功能,处理方法是:按摩,针灸,热敷,理疗,熏蒸,功能锻炼。按中医所说,就是活血化瘀,舒筋通络。
按摩,针灸能使损伤局部因出血渗出而致的组织粘连,肿胀得到化解,恢复肌肉群及韧带间的生理活动范围。
热敷,熏蒸则是使损伤部位血液流动加快,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功能锻炼则是通过牵拉,延展等活动恢复生理功能角度和肌肉力量。
羽毛球常见的运动损伤 肘部损伤
打羽毛球中出现的肘部损伤主要是外侧前臂伸肌群起点损伤以及内侧前臂屈肌群起点损伤,多在打羽毛球扣球动作中出现。
对策:运动前充分热身放松,前臂的伸屈肌要强化练习,并且可以在伸屈肌的腹部使用绷带以预防等等。
运动时9大常见运动损伤
1. 水泡
穿新鞋子锻炼几乎总意味着要处理水泡。不过,穿着不合脚的鞋子、不透气的袜子、或在水坑中行走,或湿脚行走都可能会引起这种恼人的令人痛苦的问题。你曾经因为因为跑步而得过水泡吗?
2. 胫纤维发炎
胫纤维发炎是指连接胫骨的小腿肌肉处出现小裂缝。这些裂缝是由于行走过度引起的,因为在路面上行走会比在跑步机上更费力。许多人都会在进行户外运动时抱怨胫骨疼痛。你曾经经历过这种强烈的疼痛吗?
3. 脚跟干裂
如果你脚底的皮肤极度干燥,那么运动会令其更严重。地面对脚的压力会引起脚跟干裂,或在皮肤干燥处出现裂缝。如果继续运动,裂缝可能会裂开更深,使脚底组织出现被感染的危险。脚跟干裂真的很痛苦,并且会影响你的运动。这些对你来说是否熟悉呢?
4. 运动者的膝盖
行走时重复不和谐的运动会引起膝盖内部和周围的疼痛,这些运动者都是知道的。引起这些常见问题的原因很多,而这些问题经常会打击新的运动者,最常见的原因是腿筋和小腿紧绷。不过具体的运动,也可能造成这种过度损伤。当你运动时,你的膝盖疼吗?
5. 红脸
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运动,回来时你总会看起来像只龙虾。不用担心——你的红脸只是表明你在努力运动积累热量。你的脸变得很红是因为热的、含氧的血液冲到你的皮肤表面,这样会有助于热量排出,防止过热。你的脸是否出现过这种可爱的情况呢?
6. 皮肤发炎
当你出汗时,潮湿的皮肤与其他皮肤(像大腿之间的皮肤)之间,或宽松的衣服或接缝处与皮肤之间反复摩擦,也许会让你有一种刺痛烧灼感。这些地方经常看起来红红的并且会感到刺痛,再严重些甚至会出血。皮肤发炎并不舒服,你经历过这个吗?
7. 肺部灼烧
当你正在运动时,你开始控制不住地咳嗽,或者觉得肺里在燃烧或感到胸闷。这些都是常见的哮喘症状,因为喘息会使其加重,所以由于运动而引发的哮喘并不奇怪。如果你出现过这样的现象,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运动强度,不要勉强自己。
8. 背部以下疼痛
运行一段时间后,你开始感到你的背部以下隐隐作痛或持续疼痛。收紧的腿筋和臀部是出现这种情况的一个常见原因,也可能是因为不正确的运动方式或使用的鞋子太旧了。运动时,你有过背部以下疼痛的情况吗?
9. 黑色脚趾甲
一些运动者把指甲里有血肿,指甲内流血作为一个运动荣誉徽章。其实,当鞋子不合适或脚趾甲太长时,脚可能就会随着你走的每一步向前滑。这样持续下去就会伤害脚趾甲,引起疼痛甚至指甲的损伤。你曾经有过黑色的脚趾甲吗?别忘了剪指甲。
剧烈运动膝盖疼是怎么回事
跑步姿势不对、时间过长、没有充分做好热身、剧烈运动之后都容易引起运动损伤,最常见的就是膝盖疼。下面就介绍常见的几种膝关节常见运动损伤。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指由于膝关节软骨变性、骨质增生而引起的一种慢性骨关节疾患,又称为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及骨性关节病等。本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也可发生青年人;可单侧发病,也可双侧发病。成因:慢性劳损:长期姿势不良,负重用力,体重过重,导致膝关节软组织损伤。保持正确的站姿、走姿,避免高低肩,头前倾,驼背,膝盖超伸等、控制体重、加强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锻炼都可以预防。
十字韧带损伤。十字韧带是膝关节的主要稳定结构,因而在膝关节受外伤时容易发生损伤,全面了解韧带损伤的程度、部位以及合并症,尤其是前交叉韧带(ACL)损伤的及时诊断,将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关节镜检查虽然准确性高,但有创伤性,MRI是一种准确而有效的、无创伤性评价韧带损伤的方法,目前已应用于诊断膝关节韧带损伤。运动时急停或转向、膝关节伸直落地、膝关节超伸时侧向落地、旋转及突然减速等都会容易引起十字韧带损伤。正确的落地技巧对预防膝关节损伤很重要。建议运动落地时,应以前脚掌先着地,膝关节弯曲,躯干微微向前倾。尽可能避免膝关节侧向或前后的动作。
以上内容就是我为大家介绍的剧烈运动膝盖疼的原因以及其预防措施,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重视。平时的时候要注意膝关节的保暖,另外运动过程中膝关节一旦出现疼痛,应恢复完全后在进行运动,不可强忍坚持,加强膝关节活动,但不可运动过量。
老人运动损伤怎么办
老年人运动和年轻人不一样,老年人运动要根据自己的身体体质来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就是为了避免一些损伤,运动如果超量,或者是强度太大的话,会造成运动损伤,老年人一旦发生这样的运动损伤就要做好急救工作,下面我们就为老年人讲解一些常见的运动损伤的急救方法有哪些!
一、擦伤即皮肤的表皮擦伤。
如擦伤部位较浅,只需涂红药水即可;如擦伤创面较脏或有渗血时,应用生理盐水清创后再涂上红药水。
二、肌肉拉伤指肌纤维撕裂而致的损伤。
主要由运动过度或热身不足造成,可根据疼痛程度知道受伤的轻重,一旦出现痛感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在痛点敷上冰块或冷毛巾,保持30 分钟,以使小血管收缩,减少局部充血、水肿。切忌搓揉及热敷。
三、挫伤由于身体局部受到钝器打击而引起的组织损伤。
轻度损伤不需特殊处理,经冷敷处理24小时后可用活血化瘀酊剂,局部可贴伤湿止痛膏;在伤后第一天予以冷敷,第二天热敷,约1 周后可吸收消失。较重的挫伤可用云南白药加白酒调敷伤处并包扎,隔日换药1次。每日2~3 次理疗。
四、扭伤由于关节部位突然过猛扭转,拧扭了附在关节外面的韧带及肌腱所致。
多发生在踝关节、膝关节、腕关节及腰部,不同部位的扭伤,其治疗方法也不同。1. 急性腰扭伤可让患者仰卧在垫得较厚的木床上,腰下垫一个枕头,先冷敷,后热敷。2. 关节扭伤踝关节、膝关节、腕关节扭伤时,将扭伤部位垫高,先冷敷,两三天后再热敷。如扭伤部位肿胀、皮肤青紫和疼痛,可用陈醋半斤炖热后用毛巾蘸敷伤处,每天2~3 次,每次10 分钟。
上班族切忌周末恶补运动
“运动损伤有很多种,按照时间性可分为急性运动损伤和慢性运动损伤。”郭舒亚表示,“急性运动损伤包括肌肉拉伤、关节扭伤等,慢性运动损伤主要是过度使用导致的,有网球肘、滑膜炎等。”据郭舒亚的介绍,慢性运动损伤常见于运动员,而普通市民在做健身运动时常见的多是急性运动损伤。
济南市中心医院骨关节及运动损伤科主治医师丁远景告诉记者,不同年龄段常见的运动损伤也有所不同。“老年人最多的是因爬山和上下楼梯引起的关节损伤。很多老年人平时感觉到膝关节疼痛,就去爬山或者爬楼梯锻炼。殊不知,这种反复性的蹲起动作会对老年人关节造成进一步的伤害。”据介绍,我们身体各关节一般在40岁左右开始出现退变,50岁以后退变会变得非常明显,因此老年人最好不要选择爬山等会造成关节屈伸度较大的活动。
“对于年轻人来说,最常见的就是由于剧烈运动引起的肌肉和韧带拉伤,例如打篮球、踢足球等,这种拉伤往往是由于运动前准备活动不够充分,运动过程又过于激烈导致的。”丁远景说道。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创伤外科主任医师韩建波告诉记者,“像蛙跳这种动作,由于重复做出半蹲动作,股骨和髌骨的软骨压力增大,就容易造成髌股关节的扭伤;再比如踢球的时候,射门时膝关节用力过度,容易造成膝关节三连伤。”
此外,也有不少外部因素会带来运动损伤,郭舒亚介绍道:“体育比赛或体育课教学活动组织不当,不遵守比赛原则,缺乏保护,运动场地器材不合要求,保护服装的损坏等等,都可能导致各种运动损伤;不良的气候因素或突变的环境因素,如雨后路滑,光线不足,气温过高或过低,时差因素,海拔高度变化等。这些都是带来运动损伤的隐患。”
◎对付运动损伤牢记“大米原则”
据专家介绍,对于运动损伤的治疗主要依据“大米原则”,即英文单词RICE。“大米原则”主要是在处理急性运动损伤时进行急救使用的,例如撞伤、肌肉拉伤、关节扭伤、骨折等。“大米原则”可以帮我们记住如何适当地处理运动造成的骨骼肌肉的伤害,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个字母R代表Rest(休息),要求停止受伤部位的运动,进行制动,可避免进一步损伤,促进较快地康复;
第二个字母I代表Ice(冰敷),这个环节非常重要,冰敷袋置于受伤部位,受伤后48小时内,每隔2-3小时冰敷20-30分钟,冰敷时皮肤的感觉有四个阶段:冷→疼痛→灼热→麻木,当变成麻木时就可以移开冰敷袋;
第三个字母C代表Compression(压迫),压迫使受伤区域的肿胀减轻,可用弹性绷带包扎受伤部位,如足、踝、膝、大腿等部位,来减少内部出血;
第四个字母E代表Elevation(抬高),抬高伤部加上冰敷与压迫,减少血液循环至伤部,避免肿胀。伤处应高于心脏部位,且尽可能在伤后24小时内一直抬高伤部。当怀疑有骨折时,应先用夹板固定后再抬高。
山东男篮队医韩文仪提醒大家:“平时遇到运动损伤的时候,首先应该判断损伤的情况。如果不了解急救知识,我们就不能随便乱动伤者,尤其是有骨折、心梗、脑血管意外的时候,可能会好心办坏事。这个时候应该马上拨打120急救电话,及时送到医院,不要耽误了治疗。”
“除参照‘大米原则’处理外,最好到医院关节外科诊治”,郭舒亚表示,“现在很多人对运动损伤不够重视,来医院拍个片子发现没骨折就不当回事儿。但是,如果运动损伤没有得到恰当的治疗的话,容易带来一些后遗症。尤其韧带损伤一定要正规治疗,否则会残留关节不稳,导致创伤性关节炎、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
对于运动损伤后的锻炼,韩文仪表示:“我们不主张康复后就一味休养,这样容易造成全身机能的减退。尤其是对于我们这种专业搞运动的来说,一般是局部休息,也就是说只让受伤的部位休息,身体的其他部分还要保持锻炼,这样彻底恢复后,身体机能才能跟得上后面的训练。”
◎急性运动损伤后不能热敷
冷敷和热敷都是在医疗护理中常常用到的手段,在家庭生活中易于操作,但是两者的用途各有不同,我们在使用的过程中应该加以区别。
冷敷可用于急性运动损伤,“冷敷主要是在运动损伤后48-72小时内进行,这个时候进行冷敷可以消除肿胀、止血和镇痛。冷敷可将小毛巾在冷水或冰水中浸湿,拧成半干,敷于局部,也可用冰袋裹上毛巾进行冷敷。”韩文仪表示,冷敷可使毛细血管收缩,减轻局部充血,同时由于神经末梢的敏感性降低而减轻疼痛。冷敷常常适用于扁桃体摘除术后、鼻出血、早期局部软组织损伤、高热病人及中暑者、牙痛及脑外伤病人。
韩文仪说:“热敷主要是用于促进药物的吸收、活血化注淤。比如使用中成药或者温盐水对损伤处进行护理时,应该使用热敷。”热敷能使肌肉、肌腱和韧带等组织松弛,解除因肌肉痉挛、强直而引起的疼痛,如腰肌劳损、扭伤等。热敷还可用于婴幼儿、老年人及末梢循环不良的患者或危重病人,以促进其血液循环。
韩建波提醒大家:“热敷主要是针对慢性运动损伤,不能在急性损伤期间使用。因为急性损伤期间身体以炎症反应为主,常有充血水肿的情况。这个时候热敷会使得受伤部位更加肿胀,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选择健身项目前先“查”体
韩文仪认为:“在开始健身前我们都应该对自己的身体有个正确的评价,从而找到一项适合自己的运动,切不可盲目跟风,看别人做什么运动我们就跟着做什么运动。”尤其是身体状况特殊者,例如心脏功能不稳定、关节发育畸形、腰椎间盘突出等人群,一定不可随意运动,防止进一步加重损伤。韩文仪提到:“身体状况特殊又想健身的,可以找专业人士先咨询一下,例如医生或者我们运动队的队医,以确定根据自身情况适合从事什么运动,运动过程中该注意什么。”
很多运动损伤都是由于运动前未做足准备活动引起的,韩文仪表示:“在做大量运动前,热身活动特别重要。”热身活动包括很多种,例如慢跑、拉拉韧带、活动一下各关节等,“一般做20分钟的热身活动就差不多了。”
韩建波表示:“市民进行健身活动的时候,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循序渐进,突然加大运动量的话特别容易造成活动损伤。”韩文仪认为,如果突然开始高强度的运动,由于运动时间过于集中,运动量又大,差不多50%的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运动损伤。
因此,专家建议,如果城市上班一族平时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体育运动,周末大可不必突然来一场高强度运动“弥补”,只要每天都能保持一定的运动量就可以,即使每天的运动量都不大。在刚开始运动健身的时候可选择一些力度比较缓和的项目,例如从慢跑开始,俯卧撑、跳绳、仰卧起坐等项目也是不错的选择,持续性运动20天左右,就可以慢慢加大运动量。
郭舒亚说道:“运动时有恰当的装备也很重要。比如舒适的运动服,特别是鞋子,有些人会穿着皮鞋去运动,这样肯定会造成运动损伤。还有一些运动项目可以佩戴相应的护具,例如护腕、护膝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我们身体的脆弱部位,减轻运动损伤。”
多位专家均表示,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对于少年儿童来说,由于身体发育不完全,不适宜从事剧烈的对抗性运动,否则会发生运动意外,造成身体后期发育的不平衡。韩建波表示:“小孩的话,跑步和引体向上都是很好的运动项目,可以锻炼四肢的力量,同时又能训练心肺功能。”
对于老年人来说,由于身体各部位比较脆弱,平衡能力差,尤其是有骨质疏松的情况,更应该选择比较和缓的运动,例如散步、太极等。应尽量避免出现摔倒等意外,否则极易发生严重骨折,给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韩文仪表示:“我就遇到过这种情况,一个70多岁的老人,平时身体特别好,也没有高血压心脏病,有一次一高兴连续做了不少俯卧撑,就出现了脑血管崩裂,导致脑溢血。”因此专家提醒,运动时一定不可超过自身的承受极限。
羽毛球常见的运动损伤 眼部损伤
打羽毛球可能会因为突然来球砸中眼周,特别是对方扣球的时候,速度快,力量大造成眼周损伤。
对策:等球时球拍举在面部并且集中注意力,若出现打中眼睛不适宜停止运动就医进行处理。
常见运动损伤是什么
1.训练水平不足。训练不够,不仅影响成绩,而且常常是致伤的重要原因。
2.比赛、教学或训练课组织不当。如缺乏医务监督(致有伤病或过度训练的运动员参加运动),不遵守训练原则,缺乏保护,竞赛组织安排不当(如比赛路线、时间的选择、项目次序的安排不当等),场地器材不合卫生要求,保护服装的损坏和不合要求等等,都可能导致各种运动损伤。
3.运动员生理状态不良。如疲劳,病后,精神紧张,掌汗或胼胝等。
4.不良的气候因素或突变的环境因素。如雨后路滑,光线不足,气温过高或过低,时差因素,海拔高度变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