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长期大剂量服用黄连素小心周围神经炎

长期大剂量服用黄连素小心周围神经炎

长期大剂量服用黄连素导致B族维生素吸收障碍,从而出现周围神经炎。维生素B族是人体所必需的维生素,是用来维持神经系统正常功能的。

黄连素,学名“盐酸小檗碱”,是从黄连、黄檗中提练出来的一种生物碱,对多种细菌,特别对痢疾杆菌作用最强,通常用于治疗细菌性胃肠炎、痢疾等消化疾病,像这样盲目大剂量服用黄连素等药物的患者还大有人在,很多人都认为中药无毒无副作用,不去正规医院请医生开具处方,乱服药甚至自行加大剂量,其实药物对体内的维生素及其他有益物质产生了抑制作用,首先是导致肠道PH值(酸碱度)的改变,影响肠道消化酶的活性;

其次渗透压高,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将刺激肠道蠕动速度加快,食物靡团和肠道接触的有效时间减少,减短了吸收营养物质的时间;第三是药物对肠道益生菌(正常菌群)的活性,有抑制作用,长期服用某些药物,会破坏人对维生素族及脂肪酸的吸收,而导致各种系统出现疾病。

浅谈黄连素的副作用有哪些

黄连素的有许多功效,但是值得注意的是, 黄连素也有副作用。那么,黄连素的副作用有哪些?来看看下面的内容:

长期大量服用黄连素的副作用

首先是导致肠道PH值(酸碱度)的改变,影响肠道消化酶的活性。

其次渗透压高,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将刺激肠道蠕动速度加快,食物靡团和肠道接触的有效时间减少,减短了吸收营养物质的时间。

第三是药物对肠道益生菌(正常菌群)的活性,有抑制作用,长期服用某些药物,会破坏人对维生素族及脂肪酸的吸收,而导致各种系统出现疾病。

黄连素的其他主要副作用

味苦。剂量过大时对胃有一定刺激,可使胃酸过多,即中医所说“苦败胃”。

黄连素对心率的影响与剂量及给药方式有关,每日口服2克以下,对心率无影响;如静脉点滴,可抑制心脏传导系统,引起心率减慢。所以,临床上为了避免副作用的发生,对于溃疡病者,可饭后服药,或将每次剂量适当减少至0.3克;一般不静脉给药,口服剂量不要随意加大,最好不要超过2克。

黄连素的降血糖作用明显,且呈量效关系。但专家指出,服用黄连素降血糖副作用较大,有一定风险,不宜长期大量服用。其主要副作用可能就是横纹肌溶解症及乳酸中毒症。

黄连素最常见的副作用是便秘,大量应用后偶有恶心、呕吐、皮疹及发热,停药后即可消失。

治疗多发性神经炎需要注意什么

1.患者每天要坚持做肢体活动和锻炼,还要坚持肢体的主动和被动运动,锻炼要持之以恒,不能丧失信心,"用进废退"的道理人人皆知。

2.在治疗多发性神经炎的过程中,患者一定要树立信心和决心。周围神经病是可以恢复的,因为周围神经能够再生。但恢复是比较慢的,不能心急,要有耐心。

3.一旦患上了多发性神经炎,一定要及早去正规的医院检查治疗。好好地回忆有关的病史,并向医师提供全部病史资料,以便于医师找出病因。

黄连素的副作用

黄连素的学名叫做“盐酸小檗碱”,是从黄连、黄檗中提炼出来的一种生物碱。黄连素是治疗细菌性胃肠炎、痢疾等消化道疾病的常用药。黄连素的副作用比较小,但不等于说黄连素没有副作用,医学专家指出,近年来的医学研究及临床实践发现,黄连素主要有如下几种副作用:

黄连素的主要副作用是味苦。剂量过大时对胃有一定刺激,可使胃酸过多,即中医所说“苦败胃”。

黄连素对心率的影响与剂量及给药方式有关,每日口服2克以下,对心率无影响;如静脉点滴,可抑制心脏传导系统,引起心率减慢。所以,临床上为了避免副作用的发生,对于溃疡病者,可饭后服药,或将每次剂量适当减少至0.3克;一般不静脉给药,口服剂量不要随意加大,最好不要超过2克。

黄连素的降血糖作用明显,且呈量效关系。但专家指出,服用黄连素降血糖副作用较大,有一定风险,不宜长期大量服用。其主要副作用可能就是横纹肌溶解症及乳酸中毒症。

黄连素最常见的副作用是便秘,大量应用后偶有恶心、呕吐、皮疹及发热,停药后即可消失。

需要指出的是,腹泻后如果口服两三粒黄连素即可见效,大多属于非感染性腹泻或胃肠功能紊乱等疾病。对于这些与细菌无关的腹泻,黄连素毫无作用。虽然服药后常常症状缓解,但一般与用药无关。虽然黄连素很安全,但有不少人一腹泻就吃黄连素,确实很不必要。

可保护胃黏膜治胃病

黄连自古即为治痢要药,首载于《神农本草经》。黄连味苦,性寒,归心、胃、肝、大肠经。功能为清热、泻火、解毒、燥湿、杀虫。本品有强大的清热泻火解毒之功,燥湿作用亦甚强,善泻心火、胃火。

本品炮制方法较多,酒连善清上焦之火,取“酒制升提”之意。姜制黄连有清胃止呕之功,善治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吐。在许多治胃病的处方中均选用黄连,但惟恐黄连过于苦寒,常配生姜或干姜或吴茱萸等温中散寒之品,吴茱萸入肝经,用其制黄连,名“吴萸连”或称“萸连”,有清肝和胃的功能,善治肝胃不和、呕吐吞酸,慢性胃炎常选用。

黄连主含黄连素(小檗碱),含量高达5%-8%。另含多种类似生物碱,如小檗胺、巴马亭、药根碱等。此外,尚含黄连碱、甲基黄连碱、阿魏酸、氯原酸等。

黄连有较强的广谱抗菌作用,对多种致病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在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中,对HP有抑杀作用的药物不很多,黄连被认为是抑杀HP的良药,这有待进一步研究。黄连有效成分黄连素,于低浓度时呈抑菌作用,高浓度时则为杀菌,但单用黄连或黄连素,易于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其前途在于复方的应用,如黄连解毒汤、泻心汤等。

黄连、黄连素均有抗胃溃疡形成效果,其复方作用更强,如黄连解毒汤、泻心汤、小陷胸汤等。黄连素抗溃疡作用与其抑制胃液分泌、耗竭组胺作用有关。黄连尚有利胆作用。

有报道称,黄连泻心汤、四黄汤,对急性出血性胃炎、胃溃疡等上消化道出血有显著效果,对中医辨证为热盛者疗效更好。以往认为黄连素副作用甚小,几无毒性。近年来发现,肠外给药(如黄连注射液或黄连素注射液)可引起急性心源性脑缺氧综合征、过敏性休克、药疹等。黄连素致死原因,多由于呼吸麻痹,对心脏亦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大剂量),但肠道给药仍属比较安全。需要注意的是,中医辨证为脾胃虚弱、津液亏损患者应慎用。

胡黄连的副作用

传统文献《本草纲目》:无毒。临床观察无毒。在常规剂量内水煎服一般没有不适反应。很苦,剂量稍大,部分病人会有恶心、腹痛、滑肠便稀等反应。长期服用无明显副作用。脾虚慢性腹泻者不宜使用。

不良反应

用量过大。过量服用黄连可出现恶心、呕吐、气短、发痉。常规剂量则较安全。临床上有因腹泻静滴黄连素诱发急性心源性脑缺氧综合症者。应尽量避免使用黄连素针剂。

过敏反应。口服黄连粉或黄连素、注射黄连素均有发生过敏反应。多在用药后几分钟内发生,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胸闷气短、全身皮疹、发热,甚至喉头水肿、神志模糊、血压下降,出现过敏性休克。

药不对证。黄连属大苦大寒之品,泻火力强,易伤阳气。

后背疼手脚麻是怎么回事

你好,手脚发麻乃是由于末梢血液流通不畅而导致的,手足局部供血不足而出现发麻的现象. 意见建议:引起手脚麻发的原因有糖尿病、服用黄连素或痢特灵、神经炎引起的麻木、四肢分散性地出现麻木如颈椎病引起的上肢麻木、腰椎肩神经刺激导致的腿麻木等。

维生素C的副作用和禁忌 导致血液系统损害

1、维生素C大剂量静注可引起血栓形成。每天服用维生素C达5g以上可能引起溶血,并能降低白细胞的吞噬能力;

2、人工流产后的妇女每天给6g维生素C,共计3天,即可出现月经性出血;

3、小儿长期给子维生素C,可引起血小板增多;

4、长期大剂量服用维生素C可改变体内代谢机制,加速了维生素C的分解和排泄,其血液中的含量反比正常人为低。故长期大剂量服用维生素C突然停药,有可能出现坏血病症状,如牙龈肿胀出血,牙齿松动等,故宜逐渐减量停药。

脂溢性皮炎引发的脂溢性脱发怎么治疗

(一)维生素B1(硫胺) 口服药物

1.不良反应大剂量使用可出现头痛,疲倦,烦躁,食欲缺乏,水肿及心律失常等。

2.其他静脉注射有少数患者出现类过敏反应,偶有休克,故不宜静脉注射给药。肌内注射前应做皮试。

(二)维生素B2(核黄素) 口服药物

1.不良反应常期大剂量服用可导致严重的神经感觉异常,共济失调,步态不稳,手足麻木,周围神经炎等。

2.禁用慎用妊娠期妇女服用大剂量本品,可致新生儿维生素B6依赖综合征,故应在婴儿出生后一周后再服用本品,以防婴儿贫血和智力发育障碍。

(三)二硫化硒(洗剂)外用药物

1.不良反应偶可引起接触性皮炎,头发或头皮干燥,头发脱色。

2.其他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皮肤有炎症,渗出者慎用。外用部位如有灼烧感,瘙痒,红肿等情况,应停止用药,并将局部药物洗净。必要时向医师咨询.

(四)西医治疗用药

西药治疗:一般以抗组胺药物为主,这一类的药物可以有效止痒。作用迅速,但药性稳定性不好,而往往容易导致过敏现象。

脂溢性皮炎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需要有针对性的治疗,饮食上的调节也是非常重要的,平时要多吃蔬菜,最好不要吃脂肪或者糖类过多的食物,可以多吃点水果,保证睡眠充足,相信很快就能有痊愈,那么脱发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维生素b6的副作用

经常大量补充维生素b6很可能导致严重的周围神经炎。一旦出现周围神经炎就会表现出感觉功能、运动功能、植物神经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受损,比如患者可能肌肉无力、感觉异常等等症状。

如果长时间服用维生素b6片剂,每天超量服用超过一个月以上的人,可能产生维生素b6依赖综合症。

手脚发麻是什么病

1、糖尿病

患上糖尿病时由于血糖升高引起神经纤维一系列的代谢紊乱,包括能量及物质代谢紊乱,导致神纤维肿胀以至变性,从而发生周围神经病变。

表现:周围神经病变主要表现为四肢末端麻木、疼痛,象针刺样、烧灼样或蚂蚁爬等的感觉,通常以下肢较上肢严重,两侧肢体可同时或先后发生,典型时呈手套或袜套样分布;有时表现为痛觉过敏,很轻微的刺激即感觉到明显疼痛,严重穿衣服及盖被子亦会觉得疼痛。

2、骨关节病变

骨关节病是一种以局部关节软骨退变,骨质丢失,关节边缘骨刺形成及关节畸形和软骨下骨质致密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疾病,又称骨关节炎,退行性骨关节病,增生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

长期的发病会引起骨关节周围神经受损,或供养不足会引发手脚发麻的病症。

3、药物作用

药物或化学制剂引起的麻木。如感冒或拉肚子时,服用了黄连素或痢特灵后,会引起手脚麻木;在含有氢、砷、二硫化碳等环境中呆时间长了,也会出现手脚麻木。

4、神经炎引起的手脚麻木

神经炎最常见的病症即手脚麻木、肌肉萎缩、四肢无力。如果拉肚子或感冒达半个月之久,就会引起神经炎。

维生素b6的副作用

长期过量服用可致严重的周围神经炎,出现神经感觉异常,步态不稳,手足麻木,若每天服用200毫克持续30天以上,曾报道可产生维生素B6依赖综合症。

注意事项

(1)罕见发生过敏反应。

(2)与左旋多巴合用时,可降低左旋多巴的药效。

(3)环丝氨酸、乙硫异烟胺、氯霉素、盐酸肼酞嗪、异烟肼、青霉胺及免疫抑制剂包括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环孢素等药物可拮抗维生素B6或增强维生素B6经肾排泄,甚至可引起贫血或周围神经炎。

(4)雌激素可使维生素B6在体内的活性降低。

建议日摄取量

成人摄取量是每天1.6~2.0 mg,妊娠期的妇女需2.2mg,哺乳期间则需2.1mg。维生素B6与维生素B1、B2、泛酸、维生素C及镁配合作用,效果最佳。

吃药不当也可以造成阳痿早泄

1、激素类药物:如甲基睾丸酮、丙酸睾丸酮等雄激素,长期大剂量使用,会引起男性睾丸萎缩、精子生成量减少。男性长期服用雌二醇、炔雌酮及氯地孕酮等雌激素,可致性欲减退或消失、射精不畅或阳痿早泄。

2、镇静药:如苯巴比妥、阿米妥、速可眠等,长期大剂量服用可干扰大脑的性分辨能力、抑制脑垂体促性腺激素的释放而致阳痿早泄。长期服用安定、安宁、利眠宁等安眠药,亦可致男性性欲降低或阳痿早泄。

3、利尿药:如安体舒通、双氢克尿塞、速尿等,长期服用可增加雄性激素睾丸酮在肝脏中的清除率,使睾丸酮在血液中的浓度降低,引起男性勃起不能、性欲降低、性功能紊乱及阳痿早泄。

4、抗炎药:如保泰松、非那西丁等,长期服用可引起睾丸萎缩、精子形成受到抑制、男子不育等与前列腺素有关的病症。

5、抗精神病药物:如氯丙嗪,单独或联合长期大量使用,可致男性性欲降低、射精困难、睾丸萎缩。氟哌啶醇小剂量服用时可使睾丸酮增加,大剂量服用可抑制睾丸酮的生成,导致男性乳房增大、溢乳、阳痿早泄。奋乃静、三氟拉嗪、丙米嗪亦可引起射精困难、性欲减退等反应。

6、降压药:利血平长期服用,可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而引起阳痿早泄。甲基多巴、胍乙啶、可乐定等药物长期服用可引起男性性欲减退、射精困难或阳痿早泄。

7、胃肠道解痉药:如阿托品、东莨菪碱、山莨菪碱、普鲁苯辛等,长期服用能抑制副交感神经,影响血管平滑肌的紧张度,使阴茎不能反射性充血勃起,导致阳痿早泄。

8、心血管药物:如强心药洋地黄、地高辛及抗心律失常药心得安等,长期服用也可能引起男性性功能减退或阳痿早泄。

长期服用维生素C的副作用

引起胃肠道反应 长期大剂量口服维生素C可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胃酸过多、胃液返流等,还可引起胃溃疡疼痛加剧甚至出血。为减轻以上反应,宜饭后吃药或减少剂量。 引起泌尿系统的损害

如果产气服用大剂量维生素C可引发泌尿系结石,所以千万不要盲目服用维生素C,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导致血液系统损害

1、维生素C大剂量静注可引起血栓形成。每天服用维生素C达5g以上可能引起溶血,并能降低白细胞的吞噬能力;

2、人工流产后的妇女每天给6g维生素C,共计3天,即可出现月经性出血;

3、小儿长期给子维生素C,可引起血小板增多;

4、长期大剂量服用维生素C可改变体内代谢机制,加速了维生素C的分解和排泄,其血液中的含量反比正常人为低。故长期大剂量服用维生素C突然停药,有可能出现坏血病症状,如牙龈肿胀出血,牙齿松动等,故宜逐渐减量停药。

影响生育能力

长期大量服用维生素C还会影响女性的生育能力,若每天给予维生素C2g以上的用量,则可降低女性的生育能力。假性糖尿:维生素C大剂量静脉给药,可出现假性糖尿。因维生素C是一种还原剂,当大剂量应用时,在体内以还原型和脱氢型两种形式存在、可从尿中排出,使斑氏试剂中的高价铜还原成低价铜,而出现类似尿糖阳性的砖红色沉淀。假阳性的结果有碍于糖尿病患者的生化检验和确切掌握降糖药物的剂量。

相关推荐

老年人服安眠药弊大于利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失眠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很多老年人长期使用安眠药来助眠。但是,由于机体对于安眠药的吸收、代谢和排泄能力减弱,导致老年人服安眠药的副作用更大,身心健康受到更大的损害。 这些不良影响主要有: 1、白天遗留镇静作用。晚间服用安眠药,特别是较大剂量时,转天表现为嗜睡、反应迟钝、判断力下降、意识模糊等症状。 2、药物耐受性增加。长期服用安眠药者剂量会不断增加。 3、依赖性增加。服用安眠药成瘾,戒除安眠药十分困难。 4、出现戒除综合征。长期剂量服用安眠药,突然停药可出现失眠、昏迷、厌食、焦虑和抽

叶酸片有哪些副作用

一般孕妇每天需要服用一片叶酸片,这一片叶酸片的含量绝大多数都是0.4毫克,这个剂量对于普通人来说已经足够。虽然市场上还有每片5毫克的叶酸片,但是对于健康女性来说,千万不要去服用,以免产生不良作用,因为那种大剂量的叶酸片一般是做治疗用的。 服用剂量叶酸的孕妇,可能会因为叶酸过量而影响身体健康,主要表现有: 1、服用太多叶酸片可以干扰抗惊厥药物的作用,诱发病人惊厥发作。 2、长期大量服用剂量叶酸可出现厌食,恶心,腹胀等胃肠道症状,出现黄色尿。 3、服用太多叶酸片可以掩盖维生素B12缺乏的早期表现,而导致神

维生素中毒症

所谓。就是服用过量的维生素后所发生的中毒性病症。 多年来,一直认为儿童和运动员需要大量的维生素。近年来,又有人提出,使用大剂量维生素可以预防癌症,能治疗高脂血症和动脉硬化等等,出现了所谓“大剂量维生素疗法”。这样就增加了人们服用过量维生素的机会,过量维生素中毒就时有出现。为了减少过量维生素对人体的危害,今将各种维生素的中毒剂量和症状作简要叙述,以引起人们的重视。 维生素中毒的症状,因服用的维生素不同,而有差异,过量维生素A的急性中毒的症状,主要有倦睡、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等。婴儿有前囱膨出。慢性中毒的症

周围神经炎的偏方

偏方一: 山茱萸30g 山药 15g 牡丹皮12g 泽泻30g 地黄15g 川牛膝15g 桂枝10g 独活15g 威灵仙15g 白芍30g 乳香6g 没药6g 延胡索30g 川楝子15g 生黄芪30g 地龙10g 肉桂6g甘草10g 偏方二: 红参8~10g、黄芪30~50g、当归30g、白芍15g、吴萸5g、木瓜30g、槟榔12g、苏叶8~10g、桔梗12g、桔红12g、陈皮10g、木通10g、地龙10g、甘草5g。水煎,鸡鸣时服头煎,天亮时服二煎。 主治:末梢神经炎,中毒性周围神经炎,周围神经根炎。

让宝宝发育不良的药物

服用氯霉素或磺胺等广谱抗生素的儿童,可因抑制肠道正常菌群的生长,而发生维生素K缺乏,出现鼻出血、皮下瘀血点等;服用新霉素能引起肠粘膜细胞的缺损,使胰酯酶下降,从而阻碍脂肪、乳糖、蔗糖、维生素B12、钙、铁等的消化吸收;口服四环素可使维生素B2的排出量增加。 常用的抗结核药,如异烟肼,可减少体内维生素B6的含量,使儿童易发生周围神经炎;对氨基水杨酸钠能阻滞肠道摄取脂肪、维生素B12,异烟肼与对氨基水杨酸钠均可妨碍对酸的吸收,导致儿童运动红细胞性贫血症。 某些镇静药、镇痛药如苯巴比妥、苯妥英、扑痫酮、保泰松、

叶酸过量的副作用

1、叶酸服用过量会干扰抗惊厥药物的作用,诱发病人惊厥发作。 2、正常人口服叶酸达到350微克就可能影响锌的吸收,从而导致锌缺乏,使胎儿发育迟缓,低出生体重儿增加。 3、叶酸服用过量会掩盖维生素缺乏的早期表现,而导致神经系统受损害。 长期大量服用叶酸可出现厌食,恶心,腹胀等胃肠道症状,出现黄色尿。叶酸口服可很快改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但不能阻止因维生素缺乏所致的神精损害的进展,且若仍大剂量服用叶酸,可进一步降低血清中维生素含量,反使神经损害向不可逆转方面发展。

叶酸要吃到几个月 过量服用叶酸有什么坏处

在肾功能正常的患者中,很少发生中毒反应,但是也有少数人吃叶酸后会有过敏反应。 叶酸的过敏反应严重的一些症状包括皮疹,瘙痒,肿胀,头晕,呼吸困难等。个别病人长期大量服用叶酸可出现厌食,恶心,腹胀等胃肠道症状。大量服用叶酸时,可出现黄色尿。 叶酸口服可很快改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但不能阻止因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神经损害的进展,且若仍大剂量服用叶酸,可进一步降低血清中维生素B12含量,反使神经损害向不可逆转方面发展。 注意!如果吃叶酸期间有任何不正常,应该立即咨询医生。

维生素e吃多了有什么副作用

维生素e的正常服用剂量为100-200mg,但如果超过这个剂量,则可能引起人体中毒反应,从而使患者出现头痛、恶心、腹泻、肌无力、低血糖、心绞痛等症状,严重的还可能危及生命。 长期服用维生素e可能增加心脏病的发病率,这主要是因为高剂量的维生素e能够抑制人体天然的抗氧化剂功能,打破人体的正常生理平衡,一旦人体缺少天然抗氧化功能,从而增加心脏病的发病概率。 对于本身患有糖尿病和高血脂的患者不建议服用维生素e,因为这类患者服用维生素e不仅不会改善健康状况,还可能导致病情加重,使患者出现严重的胸闷、腹泻、乳腺增生等

维生素b6的副作用

不良反应: 长期过量服用可致严重的周围神经炎,出现神经感觉异常,步态不稳,手足麻木,若每天服用200毫克持续30天以上,曾报道可产生维生素B6依赖综合症 注意事项: (1)罕见发生过敏反应。 (2)与左旋多巴合用时,可降低左旋多巴的药效。 (3)环丝氨酸、乙硫异烟胺、氯霉素、盐酸肼酞嗪、异烟肼、青霉胺及免疫抑制剂包括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环孢素等药物可拮抗维生素B6或增强维生素B6经肾排泄,甚至可引起贫血或周围神经炎。 (4)雌激素可使维生素B6在体内的活性降低。 建议日摄取量: 成人摄取量是每天 1.6

维生素的副作用

1、胃肠道反应:长期剂量口服维生素C可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胃酸过多、胃液返流等,还可引起胃溃疡疼痛加剧甚至出血。 2、泌尿系统的损害:服用剂量维生素C可引发泌尿系结石。 3、血液系统损害:每天服用维生素C达5g以上可能引起溶血,并能降低白细胞的吞噬能力。人工流产后的妇女每天给6g维生素C,计3天,即可出现月经性出血。长期剂量服用维生素C突然停药,有可能出现坏血病症状,如牙龈肿胀出血,牙齿松动等,故宜逐渐减量停药。 4、影响生育能力:生育期妇女,若每天给予维生素C2g以上,可降低生育能力。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