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抢救措施 扩容升压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抢救措施 扩容升压

扩容、升压,可用10%的葡萄糖溶液或平衡液来扩充血容量。若血压仍不回升,须立即静脉输入5%~10%葡萄糖溶液加去钾肾上腺素1~2mg或多巴胺20mg。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措施 复苏抢救

若出现心跳骤停时,应立即进行心脏按压,并同时行人工呼吸,及时复苏抢救生命。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抢救措施

预防

1、应用青霉素之前,每个患者都要问清过敏史和用药、家族史。对青霉素过敏者禁止使用青霉素。

2、做皮试后应密切观察20分钟,明确是否有过敏反应,患者皮试后不要随意走动。

3、青霉素要现配现用,因为其水溶液不稳定,放置过久容易分解致敏物质。

4、做皮试和注射青霉素时都应该备用急救物品,如盐酸肾上腺素。

5、对于正在注射青霉素者,如果中途停药超过3天,再用药时需要重新做皮试。

青霉素的副作用

1、青霉素类的毒性很低,但较易发生变态反应,发生率约为5%?10%.多见的为皮疹、哮喘、药物热、严重的可致过敏性休克而引起死亡。

2、大剂量应用青霉素抗感染时,可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如反射亢进、知觉障碍、抽搐、昏睡等,停药或减少剂量可恢复。

3、使用青霉素前必须作皮肤过敏试验。如果发生过敏性休克,应立即皮下或肌内注射0.1%肾上腺素0.5ml~1ml,同时给氧并使用抗组胺药物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注:由于青霉素过敏性反应实为杂质引起的,所以目前有部分进口高纯度青霉素无需皮试,可直接使用)

4、肌注钾盐时局部疼痛较明显,用苯甲醇溶液作为稀释剂溶解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则可消除疼痛。

青霉素过敏是什么

?青霉素又被称为青霉素G、peillin G、 盘尼西林、配尼西林、青霉素钠、苄青霉素钠、青霉素钾、苄青霉素钾。青霉素是抗菌素的一种,是指从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制的分子中含有青霉烷、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并在细菌细胞的繁殖期起杀菌作用的一类抗生素,是第一种能够治疗人类疾病的抗生素。青霉素类抗生素是β-内酰胺类中一大类抗生素的总称。临床应用青霉素类时,较多出现过敏反应,包括皮疹、药物热、血管神经性水肿、血清病型反应、过敏性休克等,统称为青霉素类过敏反应,其中以过敏性休克最为严重。临床应用青霉素类时,较多出现过敏反应,包括皮疹、药物热、血管神经性水肿、血清病型反应、过敏性休克等,统称为青霉素类过敏反应,其中以过敏性休克最为严重。过敏性休克多在注射后数分钟内发生,症状为呼吸困难、紫绀、血压下降、昏迷、肢体强直,最后惊厥,可在短时间内死亡。各种给药途径或应用各种制剂都能引起过敏性休克,但以注射用药的发生率最高。过敏反应的发生与药物剂量的大小无关。对本类高度过敏者,虽极微量也能引起休克。对有青霉素过敏史的病人,宜改用其他药物治疗。

青霉素过敏症状

青霉素过敏症状:

过敏性休克,是青霉素过敏反应中最严重、最常见的反应,可发生于使用青霉素的整个过程中,多见于20到40岁的成年人,女性多于男性,老人及儿童少见,婴儿罕见。青霉素的各种剂型和给药途径均可引起过敏性休克,反应的发生与剂量无关。过敏性休克发生一般极为迅速,大多数在注射后15分钟内出现,甚至在注射针头尚未拔出时就会发生。少数病例可于给药后数小时或连续给药过程中出现,一般临床表现可分为以下几部分:

1、呼吸道阻塞症状:胸闷气短、喉头阻塞、呼吸困难、窒息、紫绀等,由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水肿和肺水肿引起。

2、循环衰竭症状:面色苍白、畏寒、冷汗、四肢发冷、烦躁不安、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

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意识丧失、昏迷抽搐、大小便失禁等,可能由脑部缺氧引起。个别患者可产生失语、半身不遂、帕金森综合症等后遗症。

4、皮肤过敏反应,如:瘙痒、荨麻疹或其他皮疹。

5、消化道症状: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

通过以上介绍,对青霉素过敏症状有着很好认识,在出现这些情况后,一定要及时的治疗,这样对稳定患者疾病才会有很好的帮助,不过在使用青霉素治疗疾病的时候。在饮食选择上也是要合理进行,对一些辛辣、油腻的食物,都是要减少选择。

除了青霉素还有哪些药物需要皮试?

需要皮试的药物

青霉素类

说到皮试,首当其冲的就是青霉素类药物。

因其主要不良反应为过敏反应,也较常见,用药后可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等,因此此类药物,在用药前一定要进行皮试。

皮试液浓度为 500 U/ml,皮内注射 0.05-0.1 ml,20 分钟后观察皮试结果,阳性反应者不能应用本药。

青霉素皮试对预测过敏性休克起着重要作用,但皮试阴性者不能排除出现过敏性反应的可能。

用药后,一旦发生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患者吸氧,应立即肌注 0.1% 肾上腺素 0.5-1 ml,必要时以 5% 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注射。

临床表现无改善者,半小时后重复 1 次,心跳停止者,可给予肾上腺素心内注射。同时静脉滴注肾上腺皮质激素,并补充血容量。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对于需要青霉素皮试的患者还出了快速仪器试验法。

其原理为在脉冲电场的作用下,将药物离子或带电荷的药物由点击定位无痛导入皮肤。

该方法的优点为操作简单、无痛、儿童较易接受,高敏患者如有感觉不适,可随时关机停止药物渗透。

头孢菌素类

头孢菌素类的过敏反应较青霉素少得多,但静注和口服头孢菌素均可发生过敏反应,严重者还可发生过敏性休克和喉头水肿,甚至窒息死亡。

目前对头孢菌素应用前是否需要进行皮试试验目前尚有争议。也有人很疑惑如果青霉素阳性,能否选择头孢菌素类药物。

一般对于青霉素皮试结果为阳性的,若选用头孢类,则必须对头孢类原液进行皮试,皮试结果为阴性的则可以继续使用,若阳性,则停止使用。

若青霉素皮试结果为阴性的则可以直接选用头孢类进行使用。不管是否进行皮试,或皮试阴性,在首次使用后的 0.5-1 h 内应严密观察,一旦出现过敏反应征兆,应迅速处理。

值得注意的是,罗氏芬(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说明书时隔两年再次更新,「给药前需进行过敏试验」告示已被取消。

链霉素

链霉素为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结核分枝杆菌有强大抗菌作用。

链霉素的过敏性休克的发生率低于青霉素,但死亡率较高。因此用本药前必须做皮试,皮试阳性者不能使用该药。

破伤风抗毒素

破伤风抗毒素可在注射中或注射后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内突然发生过敏性休克,如不及时抢救可迅速死亡。

轻者注射肾上腺素后即可缓解。

重者需输液输氧,使用升压药物维持血压,并使用抗过敏药物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进行抢救。还有的患者在注射后 7-14 天发生血清病。

因此,在使用破伤风抗毒素之前一定要进行皮肤敏感试验。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抢救措施

①立即停止进入并移支可疑的过敏原、或致病药物。

② 立即给0.1%肾上腺素,先皮下注射0.3~0.5ml,紧接着作静脉穿刺注入0.1~0.2ml,继以5% 葡萄糖液滴注,维持静脉给药畅通。肾上腺素能通过β受体效应使支气管痉挛快速舒张,通过α受体效应使外周小血管收缩。它还能对抗部分Ⅰ型变态反应的介质释放,因此是救治本症的首选药物,在病程中可重复应用数次。一般经过1~2次肾上腺素注射,多数病人休克症状在半小时内均可逐渐恢复。反之,若休克持续不见好转,乃属严重病例,应及早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20mg,琥珀酸氢化考的松200~400mg。也可酌情选用一批药效较持久,副作用较小抗休克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阿拉明(间羟胺)等。同时给予血管活性药物,并及时补充血容量,首剂补液500ml可快速滴入,成人首日补液量一般可达400ml。

③抗过敏及其对症处理,常用的是扑尔敏10mg或异丙嗪25~50mg,肌肉注射,平卧、吸氧,保持呼吸道畅通。

中西药均需警惕过敏反应

当孩子生病,需要注射青霉素的时候,医生总要问家长:孩子用过青霉素吗?有无过敏现象,要不要做一下皮肤试验?

这里所说的过敏反应,实质上也是一种免疫反应。在人体内有一个免疫系统,当病菌或其他异物侵入身体以后,免疫系统就会产生免疫反应,把病菌等消灭,这是对人体有益的免疫反应。

但是,有些孩子的这种防御功能过强,会对某些物质产生过强的反应,甚至引起组织损伤,造成病变,这就成为不利于人体的免疫反应,也就是过敏反应。比如,当孩子发生青霉素过敏反应时,可表现为皮肤瘙痒、皮疹或者荨麻疹,出现心慌、气短、哮喘、出冷汗、脸色苍白、嘴唇青紫、血压降低甚至休克,如果不及时抢救会造成生命危险。

过敏反应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据专家研究,随着化学合成物品越来越广泛的使用,药物新品种的不断增加,人们对药物过敏反应的病例也会大大增加。在美国,50年代初,平均每7人就有1人患过敏反应,70年代增加到5:1,到了90年代增加到3:1。

据研究,过敏反应并非是西药所独有,有些中药也能引起过敏反应,如穿心莲、双黄莲、鱼腥草、紫珠草、乌贼骨、羚翅解毒丸和云南白药等,都可以引起过敏性休克。

从过敏的发生率来看,化学合成药品的致敏率高于天然药物,中药的致敏率比西药低。当然,中药过敏问题也不可忽视。如果怀疑复方药剂中有某些中药可能引起过敏,可以分别逐一口服,以观察反应。

过敏反应尤其是过敏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应予警惕。如果发生过敏性休克,应积极治疗。抢救的关键在于争分夺秒,尽快采取必要的措施。首先应让病人躺平,头部处于低位。立即注射肾上腺素0.3~1.0毫升。

必要时可在10~15分钟重复注射肾上腺素,病情危重者可静脉注射。要注意保暖,如发绀或呼吸困难,应给氧气或进行人工呼吸。紧急时也可以用指甲压迫“人中”穴,或针刺双侧“内关”。

有的病人可能有轻度的过敏性休克症状,如全身无力、寒颤、头晕等,这时也不要麻痹大意,应该进行必要的治疗。为了防止过敏性休克的发生,对于一些容易引起过敏性休克的药物,最好在医生的监督下注射,不要擅自在家中自行注射。

在给孩子用药前,更要提高警惕,观察有无药物过敏反应。如查明诱因,尽早诊治,过敏反应是可以控制的。

过敏性休克的抢救措施

1、立即停药,就地抢救

病员采取休克卧位,给以氧气吸入并保温。在病员为脱离危险前不宜搬动;并密切观察病员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瞳孔变化。

2、给予抗过敏药物

①立即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0.5~1.0ml,小儿酌减。症状如不缓解,可每20~30分钟皮下或静脉注射0.5ml,直至脱离危险。

②地塞米松5~10mg氢化可的松200mg加50%葡萄糖液100ml静推或加入5~10葡萄糖液500ml内静点。

③抗组织胺类药物:选用异丙嗪25~50mg或本海明40mg,肌内注射。

相关推荐

青霉素要皮试吗

一定要。注射青霉素前必需作皮肤试验(简称皮试)已是人人皆知的常识了。皮试阳性者表示受试者已接触过青霉素并对青霉素过敏,因而不能注射青霉素,需更换其它药物。皮试阴性者表示受试者过去未接触过青霉素及其类似物,或虽已接触但不过敏,因此可以注射青霉素,这是为什么呢?通常,那些青霉素过敏的人在第一次接触青霉素时,只引起体内某些变化而形成致敏状态,并不表现出过敏反应。在此致敏状态期间,作青霉素皮试可以表现为阳性反应,表示对青霉素过敏。 如不作皮试或皮试结果判断错误,再次接受青霉素可引发过敏反应,严重的可致过敏性休克

为什么会有青霉素过敏

从药物角度看,青霉素类本身并不是常见过敏原,引起患者过敏的是合成、生产青霉素过程中产生的杂质(青霉噻唑、青霉素烯酸、青霉唑胺等高聚物)。根据目前研究,青霉素过敏反应和其他药物过敏反应相似,都是由于药物半抗原进入人体后与体内组织蛋白结合成完全抗原,因而刺激人体产生免疫反应的结果。青霉素过敏反应的致敏物质是什么呢?在研究青霉素过敏反应中曾经发现青霉素分子在pH7.5水溶液中很快重新排列成青霉素烯酸,进而分解为青霉素噻唑酸。这种青霉素噻唑酸可与人体组织内的γ-球蛋白和白蛋白结合成青霉噻唑蛋白。这种青霉噻唑蛋白即

口服青霉素类药物的注意事项

在使用口服青霉素前,患者一定要回顾用药史,搞清自己是否有此类药物过敏史,凡有青霉素、青霉胺类过敏史者,禁用口服青霉素制剂; 使用口服青霉素类制剂,必须做皮肤试验,试验阳性者禁用; 对青霉素过敏的人应用头孢菌素(先锋霉素)时,临床过敏反应发生率达5%~7%。因此对青霉素类药物有过敏性休克史者,不宜使用某些头孢类; 患者在医疗机构中服用青霉素类药品后,应就地观察15分钟,无不良反应方可离开; 使用的青霉素类药物在更换品种、生产厂家及批号后要重新做皮试; 肾功能减退者或老年患者在大量使用青霉素类药物后容易出现幻

青霉素治疗淋病有哪些并发症

青霉素分为天然青霉素和半合成青霉素两类,临床上常用的是青霉素G钠、青霉素G钾、氨苄青霉素等,配成水溶液后即不稳定,遇酸、碱、醇及金属离子很易破坏,室温状态下,24小时后抗菌效能丧失大半,故应临时配制临时使用。 青霉素具有强大的抗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的作用,广泛运用于临床,对淋球菌来说是首选药物,但其主要副作用是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休克发生极快,约半数在几分钟内出现,其余约在20分钟内发生。病人主要有胸闷、呼吸困难、发绀、四肢厥冷、血压下降、昏迷等症状,如不及时抢救,病人可在几分钟或几小时内死亡。所以医生在

过敏性休克的危害后果有哪些

过敏性休克是外界某些抗原性物质进入已致敏的机体后,通过免疫机制在短时间内发生的一种强烈的多脏器累及症群。过敏性休克的表现与程度,依机体反应性、抗原进入量及途径等而有很大差别。通常都突然发生且很剧烈,若不及时处理,常可危及生命。 2·过敏性休克是—种既罕见又严重的全身性过敏性反应,它可造成呼吸道缩窄和血压突然下降。若不马上治疗,过敏性休克可引起死亡。昆虫刺伤及服用某些药品(特别是那些含有青霉素的药品物),是最常引发过敏性休克的原因。某些事物(例生、贝类、蛋和牛奶)也会引起过敏性反应。 对某些特定物质敏感

过敏性休克抢救措施 脱离过敏源

即刻停用或清除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及脱离引起过敏的环境。如因药物引起,立即停药,因虫咬引起的,则可结扎患部以上的肢体,减缓吸收。

休克急救的方法

二、急救 1.若为严重的创伤时,应立即止血、止痛、包扎、固定。 2.平卧于空气流通处,下肢抬高30°,头部放低,并用冷水打湿毛巾敷头,以利静脉血液回流。 3.保持呼吸通畅,松解腰带、领带、及衣扣,及时清除口鼻中呕吐物。 4.方便时立即吸氧,保持安静,止痛,保暖,少搬动。 5.意识清楚时,给热茶、姜汤水。 6.运送途中平稳,少搬动,头低脚高,保暖。 7.疼痛时,肌肉注射杜冷丁50mg或强痛定50mg,吸氧,补液;过敏所致者立即停用致敏药,平卧,头低足高,肌肉注射肾上腺素1mg,或异丙嗪50mg,或地塞米松1

青霉素的不良反应

青霉素对人体的毒性非常小,但也可引发不良反应,而且以发生快、加重快为特点,其主要不良反应有: 1.可致严重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皮炎(全身大面积皮疹),发生变态反应的概率为5%~10%,大约每10万次注射约可发生40次过敏性休克; 2.久用可致溶血性贫血、出血倾向、白细胞减少等; 3.可造成耐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阴性菌及念珠菌等二重感染; 4.有恶心、呕吐、腹泻及腹痛等反应。

休克病人如何急救

【现场急救】 1.尽可能少搬动或扰动病人,松懈病人衣扣,让病人平卧,头侧向一方(如心源性休克伴心力衰竭者,则应取半卧位),有严重休克的,头部放低,脚抬高;但头部受伤、呼吸困难或肺水肿者可稍微提高床头;注意保暖,但勿过热,有时可给热饮料如浓茶或姜汤一杯;有条件的可吸氧。针刺人中、十宣穴,或加刺内关、足三里。密切观察心率、呼吸、神志改变,并作详细记录。 2.出血,应立即止血。 3.即送医院抢救。 附:青霉素过敏休克一旦发生青霉素过敏休克,必须分秒必争地进行抢救,除休克的一般抢救外,可立即注射(皮下或肌肉)0.

青霉素可以口服吗

一、注射用青霉素钠不可服用。G-青霉素为不耐酸药物,会被胃酸破坏,被破坏了,应该没有什么不良反应了,只能肌注或静注,所以只能选择注射用药。 二、青霉素适用于敏感细菌所致各种感染,如脓肿、菌血症、肺炎和心内膜炎等。其中青霉素为以下感染的首选药物,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如咽炎、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蜂窝织炎和产褥热等。肺炎链球菌感染如肺炎、中耳炎、脑膜炎和菌血症等。 三、不良反应:青霉素过敏反应较常见,包括荨麻疹等各类皮疹、白细胞减少、间质性肾炎、哮喘发作等和血清病型反应;过敏性休克偶见,一旦发生,必须就地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