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污染是儿童哮喘的诱因
空气污染是儿童哮喘的诱因
环境因素: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现代建筑材料的广泛应用、各种化学物质释放的大量有害物质,都会对呼吸道产生刺激作用,引起敏感者哮喘发作。
生活方式:长期与宠物、植物花粉等过敏原接触。
饮食结构:食物中化学添加剂的大量使用,如食品调味、防腐、保鲜、着色等化学制剂都是过敏性哮喘发病的重要因素。
精神因素:现代生活的节奏加快,竞争激烈,压力增大,造成人体内分泌失衡。
药物及病毒:大量抗生素药物的运用,提高了病毒及细菌的抗药性,也导致了人的机体免疫力产生变化。
哮喘由什么因素引起的
儿童哮喘的发病情况也不太乐观。据调查,1990年至2000年的10年间,中国城市0至14岁儿童哮喘患病率由 0.11%-2.03%上升到0.12%- 3.34%。1990年中国调查0至14岁儿童哮喘的平均患病率为0.9%,2000年调查的平均患病率为1.5%,较10年前上升60%。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表明,每250个死者中就有1个死于哮喘病,即4‰。
儿童哮喘的病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遗传的过敏体质这一内在因素及致敏原等外在因素。其中,还有三大原因导致儿童哮喘发病率逐年上升。首先是空气污染。汽车尾气、新装修房屋中的甲醛等有害气体、家人吸烟都会影响孩子的肺部发育,同时诱发呼吸系统疾病。其次是营养不均。摄入过量油脂和蛋白质,而蔬菜、维生素摄入不足的孩子易患哮喘病。第三是饲养宠物。许多孩子喜欢与宠物亲近,而猫狗的皮毛、唾液等均可引起过敏反应。
幼儿哮喘是怎么引起的
儿童哮喘的原因包括两大类,一个是遗传因素,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约30-40%的哮喘患者有家族哮喘病史,约50-60%有家族过敏病史。如果父母一方患有哮喘,孩子患哮喘的风险为30%,双方患哮喘,这个风险则会增加到50%。
第二是外部因素,儿童哮喘可由不同的触发因子诱发,比如病毒,这是在年幼儿童中常见诱导哮喘加重的触发因子,特别是儿童免疫力相对低下,使病毒更容易诱发哮喘。有研究显示,呼吸道病毒感染患儿中哮喘患儿的比例远高于健康儿童。还有过敏原诱发的哮喘,这是儿童中最常见的一种哮喘表型,患儿早期致敏后再次暴露于过敏原,则容易触发哮喘发作,常见的过敏原包括烟,螨虫,宠物毛屑,花粉,霉菌等。此外环境因素也可能诱发哮喘,比如空气污染,装修后的环境污染,甚至冷空气也可能刺激气道,诱发哮喘。
室内污染是儿童哮喘罪魁祸首
哮喘与空气污染无显著相关性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室内环境与健康分会理事,在2010 年~2015年间,对中国室内环境与儿童健康展开调研,在我国10 个代表城市中,随机选取幼儿园或小学的48219 名1~8 岁的儿童进行了问卷调查。
在调查的城市中,确诊哮喘患病率为1.7%~9.8%(平均为6.8%),相比于1990 年的0.91%和2000 年的1.5%有大幅增长。在调研关注的儿童疾病中,太原市儿童的患病率最低,除了乌鲁木齐市儿童哮鸣音患病率最高外,其余疾病和症状上海市儿童的患病率最高。分析显示,患病率和室外空气污染PM10 的浓度水平无显著相关性,但湿润地区患病率较高。
儿童更容易遭受室内环境污染
提到哮喘等疾病患病率的升高,很多人第一时间会与PM2.5 联系在一起。但专家表示,过去20 年,中国的室内环境经历了巨大变化,“很多人搬进了新装修的住所,更多的人长期居住在空调环境中。”钱华教授说,人们承受了很多前所未有的室内环境污染暴露。特别是儿童,比成年人呆在室内的时间更长,更容易被室内环境污染所伤害。除此之外,饲养宠物、机动车数量的急剧增长,以及居民饮食结构、生育方式、婴幼儿喂养方式的改变等,这些因素都与儿童哮喘的发病有一定关系。
空调使用不当易诱发哮喘
济南儿童哮喘病医院主任医师张加兰解释道,作为空调冷热交换的核心部件——散热片,不仅会积聚污垢灰尘,由于温度、湿度适宜,散热片还会在冷凝水作用下滋生大量细菌、霉菌等。当空调开启时,这些灰尘和病菌就被空调吹出来,刺激人体的上呼吸道,进而使气管、支气管发生反射性痉挛,引起咳嗽、气喘,从而诱发哮喘发作。
支气管哮喘发病率
哮喘发病率近年增长尤为明显,成年人哮喘发病率约为10%,而儿童发病率则更高约为12%左右。
哮喘是一种环境病,也就是说这种病主要是由环境所引起的,比如环境恶化、大气污染、食品添加剂增多等因素均相关。而引发哮喘的第二个因素是人体的抵抗力,在抵抗力比较弱的时候容易出现哮喘。
对于发病群体来说,儿童哮喘发病率近年增长特别明显,目前儿童的发病率在12%左右。儿童容易患上哮喘,与儿童气道娇嫩有关,比如冷空气、雾霾等很小的刺激就能引起气道狭窄。
据了解,小儿慢性咳嗽患者中喘息患儿约占1/3,哮喘作为儿童期最常见的慢性疾病,如不积极治疗,儿童哮喘中约1/3~1/2的人可迁延至成人。
五个潜在危险易引发小儿哮喘
容易引发小儿哮喘的潜在因素:
1.孕妇暴露于空气污染环境,孩子易哮喘:母亲怀孕后1~6个月接触空气污染颗粒和一氧化氮较多,对儿童肺部功能发育有害,会加重哮喘患儿病情。专家建议,孕妈妈应尽量避开污染空气,尤其要躲开交通尾气的伤害。
2. 家里太干净,孩子易哮喘:过度干净对孩子来说反而是危险的。哮喘有一个很明显的发病规律,即儿童发病率高于成年人,城市儿童高于农村,而且越是重视清洁卫生的家庭,孩子得哮喘的几率就越高。这是因此,人体的免疫系统是后天“锤炼”的,过度清洁会导致正常生活环境中细菌明显减少,对人体免疫刺激不足,从而使免疫系统向过敏性疾病方向发展。
3. 抗生素使用不当,会增加幼儿患哮喘风险:研究人员发现,如果孩子在胎儿时期因母亲服药而接触抗生素,或者其在出生后不久接受过抗生素治疗,那么他们在6岁时患哮喘的可能性比其他儿童高出50%。因为孩子过早接触抗生素有可能造成其肠道有益菌群被破坏,导致形成“不成熟”的免疫系统,引发过敏反应,从而提高患哮喘的风险。
4.常吃垃圾食品易患哮喘:每周吃三份以上垃圾食品的儿童会出现更多哮喘、流鼻涕和皮肤瘙痒等严重过敏症状。这是因为垃圾食品中的盐和脂肪容易诱发哮喘。专家建议,每周不妨吃三次以上新鲜果蔬以降低哮喘风险。另外,维生素C、维生素E和β胡萝卜素、柑橘类水果、苹果和纯果汁都能改善肺脏功能。
5.儿童越肥胖越易得哮喘:体重指数(BMI)较高的儿童更可能在而童年中期罹患哮喘。BMI每增加1个单位,哮喘危险就会增加55%。研究者分析,肥胖会导致气道狭窄,也就是支气管痉挛,这可能加速哮喘的发作。
如何避免运动后哮喘呢
运动诱发哮喘是气道过敏的一种表现。主要是过敏的儿童容易有运动后咳嗽,因为剧烈运动可导致过度换气,使气道热损失过多,气道内环境变冷,诱导肥大细胞释放炎性介质并导致气道炎症。
避免运动后哮喘必须做到:
1、长期规范使用哮喘控制药物,哮喘得到控制,哮喘儿童完全可以参加适度的运动,适度的运动后不感到疲倦。
2、在冬天,冷空气过敏的患儿可以做好保暖,呼吸道防护措施,例如戴好口罩再进行室内室外的运动。
3、夏天花粉多的季节及空气污染严重的时候,也是哮喘患儿发病的季节,为了避免哮喘发作,在长期哮喘药物控制的同时,要查过敏原,避免过敏原接触,防止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的发作。如果花粉过敏严重患儿,室外运动尽量避开花草多的地方或在室内运动。
4、感冒的时候,注意休息,限制运动。感染也是诱发哮喘的重要因素。
哮喘由什么因素引起的
儿童哮喘的发病情况也不太乐观。据调查,1990年至2000年的10年间,中国城市0至14岁儿童哮喘患病率由0.11%-2.03%上升到0.12%- 3.34%。1990年中国调查0至14岁儿童哮喘的平均患病率为0.9%,2000年调查的平均患病率为1.5%,较10年前上升60%。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表明,每250个死者中就有1个死于哮喘病,即4‰。
儿童哮喘的病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遗传的过敏体质这一内在因素及致敏原等外在因素。其中,还有三大原因导致儿童哮喘发病率逐年上升。首先是空气污染。汽车尾气、新装修房屋中的甲醛等有害气体、家人吸烟都会影响孩子的肺部发育,同时诱发呼吸系统疾病。其次是营养不均。摄入过量油脂和蛋白质,而蔬菜、维生素摄入不足的孩子易患哮喘病。第三是饲养宠物。许多孩子喜欢与宠物亲近,而猫狗的皮毛、唾液等均可引起过敏反应。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诱发因素
一、空气污染物
观察发觉,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浓度如果升高,会加重哮喘儿童的病症发生,二氧化氮(NO2)、臭氧(O3)、一氧化碳(CO)等浓度升高与哮喘的患病率增加突出一样。
二、气温、气压、空气湿度
除了空气污染外小儿哮喘的因素有哪些呢?环境的气温、气压、空气湿度都会导致哮喘的发作,特别是气温的突然变化可能作为一种刺激因素,让原已处于高反应性状态的气道察觉痉挛,从而诱发哮喘。气压下降可让支气管黏膜的细小毛细血管扩张,腺体分泌增加,支气管的平滑肌痉挛,让哮喘病人胸闷加重,乃至诱发哮喘。
三、变应原
室内的变应原,例如一些尘螨,家庭饲养的一些动物产生的分泌物、排泄物及毛皮释放的一些变应原,蟑螂变应原和霉菌等;室外变应原,如花粉和真菌等,这些变应原是诱发哮喘的常常原因。
四、病原微生物
通常认为婴儿期出现喘息的常见原因是呼吸道的病毒感染。病原体对呼吸道上皮细胞的破坏,可使支气管高反应性增加,触发临床病症,增加哮喘的发作机会。
哮喘高发期到孩子咳又喘
秋冬季节是儿童呼吸系统疾病高发的季节,以咳嗽为主要症状的小病号占了不少比例,其中一部分就是患上哮喘。哮喘其实是气道慢性炎症引起的呼吸道反应性增高、支气管痉挛,引发咳嗽、喘息、气促、胸闷等临床症状,很容易反复发作。
哮喘儿发病率猛增
有数据显示,我国0~14岁儿童哮喘平均患病率在1990年为1.08%;2000年增加到1.97%;2010年第三次全国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儿童哮喘患病率达3.01%,在2000年的基础上上升了50%左右。
为什么哮喘儿越来越多?专家们普遍认为,这与环境和生活模式的改变有关。随着生活条件好转,夏季开空调、冬天开暖气的情况增多,家长担心幼儿生病,让他们在温度适宜的室内活动,结果室内空气不流通,反而令他们生病。
此外,过敏体质、1岁内使用抗生素、超重或肥胖等因素,都与哮喘患病相关。
多通风、少吃生冷
家有哮喘患儿,怎样预防他们发病?陈和斌建议,家长应做好家庭防护。
防寒。家长不妨每天留意天气预报,根据天气情况,为孩子增减衣物。空气污染严重时减少外出,及时佩戴口罩。
通风。哮喘患儿大多属于过敏体质,接触过敏原后引发疾病。对尘螨过敏的孩子,家里要多开窗通风,勤晒被子,不要铺地毯;通风还可降低家庭成员交叉感染的几率。
忌口。哮喘患儿要少吃生冷,也不能吃过甜、过咸、辛辣刺激的食物。容易引发过敏的食物,如坚果类、牛奶、海鲜等,最好减少接触。
青春期为什么会哮喘
1、遗传因素
哮喘是一种具有复杂性状,多基因遗传倾向的疾病。其特征为:①外显不全,②遗传异质化,③多基因遗传,④协同作用。在很多哮喘儿童身上都可以体现出来,比如绝大多数哮喘儿童的家长(有血缘关系、近三代人)当中,都可以追溯到有哮喘(反复咳嗽、喘息)或其他过敏性疾病(过敏性鼻炎、特应性皮炎)病史。
2、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中最常见诱发哮喘发作的是呼吸道病毒感染、气候转变、冷空气、空气污染、尘螨等,其他还包括花粉、真菌、动物变应原、日常生活中刺激性或有害气体、食物因素、药物因素、运动等,此外,精神因素(情绪变化)亦可诱发哮喘。
甲醛对小孩的危害
1、室内甲醛超标诱发儿童的血液性疾病 医学研究证明,室内甲醛超标已经成为诱发白血病的主要原因。哈尔滨血液肿瘤研究所去年就收治了1500多例儿童血液病患者。其中白血病患者高达80%,以4岁儿童居多。为什么儿童成了目前白血病的高发人群?,除了儿童的免疫功能比较脆弱这一内因之外,室内装修材料散发的甲醛等有害气体是“杀手”之一;
2、甲醛超标影响致使婴儿畸形 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引起鼻咽癌、结肠癌、脑瘤、月经紊乱、细胞核的基因突变,DNA单链内交连和DNA与蛋白质交连及抑制DNA损伤的修复、妊娠综合症、引起新生儿染色体异常儿童和孕妇对甲醛尤为敏感,危害也就更大。由于儿童的免疫力比较低,所以需要甲醛对其危害程度更为严重。导致婴儿畸形。
3、室内污染导致儿童铅中毒 日益严重的环境铅污染是造成人们特别是儿童铅中毒的根本原因。 特别是随着经济迅猛发展,城市交通发展迅速,各种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层出不穷,室内装饰装修进入千家万户,儿童玩具日渐丰富,来自汽油和油漆中的铅构成了对室内环境的污染。据英国某室内卫生调查组织的调查发现,住宅内空气中平均含铅量比公园土壤高出1倍,这对常常在室内地上活动的幼童威胁很大。据调查,仅北京地区就有百分之二十的儿童血铅浓度超标。
4、甲醛超标增加儿童哮喘病的发病率 从美国专家对由于室内甲醛超标造成的哮喘病调查中可以看到,在美国儿童中,患哮喘病的占美国总人口的12.4。此病影响到每个年令段的儿童,65%的儿童不同程度的患有哮喘。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世界每年有10万人因为室内空气污染而死于哮喘病,而其中35%为儿童。据统计,我国儿童哮喘患病率为2-5%,其中1-5岁儿童患病率高达85%!甲醛成为儿童哮喘病的主要诱因。
5、室内甲醛超标使儿童的智力大大降低 2001年,英国投资1500万英镑进行的“全球环境变化问题”研究小组,在总结各国科学家的研究报告,进行了大量调查分析之后,公布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结论:环境污染使人类特别是儿童的智力大大降低!这个结果超出了人们以前的估计,人类的大脑在被人类自己的行为来损坏。”所以说,无论从儿童的身体还是智力发育看,室内环境污染对儿童的危害不容忽视。
支气管哮喘由什么因素引起的
营养不均儿童哮喘的病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特异性体质这一内在因素及致敏原等外在因素。空气污染、营养不均、饲养宠物三大原因是发病率上升主要原因。
专家分析,有三大原因导致儿童哮喘发病率逐年上升。首先是空气污染。汽车尾气、新装修房屋中的甲醛等有害气体、家人吸烟都会影响孩子的肺部发育,同时诱发呼吸系统疾病。其次是营养不均。摄入过量油脂和蛋白质,而蔬菜、维生素摄入不足的孩子易患哮喘病。第三是饲养宠物。许多孩子喜欢与宠物亲近,而猫狗的皮毛、唾液等均可引起过敏反应。
1、遗传的过敏体质
患哮喘的小儿常可查到有皮肤和粘膜的渗出性病变倾向,如患过湿疹、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病史,且家族成员常有类似病史。
2、致敏原致敏原可分为三类:
①引起感染的病原体及其毒素,如常引起呼吸道疾病的合胞病毒、鼻病毒、流感病毒等。此外一些局部的感染灶,如鼻窦炎、扁桃体炎等也可成为发病的诱因。
②吸入物和刺激物的吸入,如灰尘、花粉、螨、冷空气、化学气体等常可刺激人体引起支气管哮喘的发作。
③某些食物如海产品、牛奶、香料、冰冻食物等,也可引起婴幼儿哮喘发作,但为数较少,4~5岁后通常逐渐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