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筛检癌症新方法
血液筛检癌症新方法
血液筛检癌症新方法
美国和欧洲的研究人员16日指出,他们研发出一种基于检测血液肿瘤特异性遗传物质的早期癌症诊断新方法,诊断准确率高达60%。
验血筛检癌症主要依赖于检测肿瘤释放到血液里的微量DNA片段,即循环肿瘤DNA。但大多数时候血液里的基因变异都非由肿瘤引发,能否区分循环肿瘤DNA和其他变异,是研发癌症血检方法面临的一大挑战。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基于深度测序方法,通过把每个DNA碱基读取3万次,验证所检测到的变异确属循环肿瘤DNA,从而增强血检的准确性。
研究人员取得200名结肠直肠癌、卵巢癌、肺癌和乳腺癌患者的血液样本,用新方法检测出这些样本中与4种癌症相关的55种基因变异,结果准确诊断出138名早期癌症患者中的86人,准确率高达62%。
哪些检查可以筛查肿瘤
健康防癌就要定期做健康体检,体检是早期发现癌症和癌前病变的重要途径。体检中各项血液检查指标,B超、X光、肛门直肠指检,妇科体检中的巴氏涂片、乳腺钼钯摄片等都是常用的筛查肿瘤的方法。
筛查肿瘤的检查项目
1、血液检查
血液检查是体检中查出早期癌症的重要手段,检测血液中各种肿瘤标志物指标是否升高,则可发现、鉴别各种恶性肿瘤。如:甲胎蛋白AFP可查原发性肝细胞癌、生殖腺胚胎性肿瘤。癌胚抗原CEA明显升高时,常见有结肠癌、胃癌、肺癌、胆管癌;存在肝癌、乳腺癌、卵巢癌、胰腺癌时也有升高。
2、妇科体检中巴氏涂片
采用巴氏染色的方法,可检测早期宫颈癌,检出率约60%~70%。
3、B超
利用彩色多普勒成像技术,可清晰地发现全身大多数器官是否有肿块及病变。
4、X线胸片
X线穿过人体后,因器官、组织密度不同呈现影像,由此可直接显示肺部肿瘤,也可通过肺气肿、阻塞性肺炎、胸水等间接性改变寻找胸部肿瘤。
5、肛门直肠指检
大致可以确定距肛缘7厘米~10厘米的肛门、直肠有无病变和病变的性质。
6、胃镜和肠镜
直接用肉眼观察胃、肠黏膜的色泽、血管纹理、腺体开口形态,来识别有无病变,对可疑病灶可做活检确诊。
专家建议癌症筛查要定期做,把疾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民众体检中心针对各类癌症筛查制定了科学的体检套餐,方便大家进行癌症筛查时合理选择检查项目。
癌症可以通过自检及早发现
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类疾病,疾病负担沉重,防治难度大,是导致我国居民预期寿命受损、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疾病。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环境污染、个人不健康生活方式等因素的持续影响,我国癌症总体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上升趋势。根据2013年全国肿瘤登记结果,目前我国癌症发病率为235/10万,死亡率为144.3/10万,平均每分钟就有6人被查出癌症,每分钟有5人死于癌症。
9月20日,一场以“为天下无癌而爱行天下”的癌症早期检测“筛查一号”产品发布会在长沙召开,对促进全民自检意识迈出关键性的一步。
为积极做好癌症防治工作,尽快遏制我国癌症上升势头,保护和增进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杭州欣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探索,用生物化学的方法终于攻克早期癌症发现难的瓶颈,为人类带来了“筛查一号”对羟基苯丙氨酸(酪氨酸)尿液检测试剂。 “筛查一号”顺应了国际卫生组织的“三早”康复理念,能够检测出早期微灶癌症,提前预知癌症危险;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企业管理创新研究所朱建华副所长告诉记者,“只需要将3ml尿液,仅需静置3min,就可以获得检测结果。“筛查一号”对羟基苯丙氨酸(酪氨酸)尿液检测试剂类似于市场上热度非常高的早早孕尿液检测试剂,是无痛无创的体外检测,非常安全;且经过数万次临床检测,准确率高达90%以上。
据悉,欣叶“筛查一号”已获得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疗机构临床检验项目目录;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地区癌症高危人群筛查的必要的产品项目;2015年8月获得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针对“筛查一号”新科技创新项目的大力支持;同年,CCTV奋斗栏目组也针对“筛查一号”发明人兼欣叶生物创始人进行了专访。
朱建华表示,目前“筛查一号”已通过大量临床验证,同时随着各个省份物价逐渐获批,筛查一号必将顺利进军各大医院。届时,对提高全民的健康教育意识、打开家庭快速预检之门、增加高危高发人群筛查比例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科学家研发新技术利用唾液检测肿瘤突变
目前筛选肺癌突变是利用血浆或血液来进行测试,但血液成分复杂。近日一项科学研究证实电场诱导释放和测量(electric field-induced release and measurement,EFIRM)是一种新的可靠的方法,能利用唾液来检测肺癌突变。此方法是无创性、低成本效益和快速的新测试方法。临床医生也可以利用这种技术来调整自己的治疗策略,实时提高临床疗效。
世界范围内,肺癌是癌症相关死亡的首要原因,占男性和女性所有癌症死亡的27%。据美国癌症协会统计,2014年新发病例约225000。肺癌死亡人数比结肠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死亡总和还要多。
早期发现能提高癌症患者生存率,特别是确诊为肺癌的患者。现在研究人员利用唾液液体活检就能检测肺癌突变,其效果如同利用手术从肺部取出病例组织来进行测试一样成功。
由David Wong博士率领研究小组完成了一项研究,利用EFIRM新技术来测试肺癌患者唾液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肺癌的标志)。
这一关键的发现是来自一个双盲随机临床研究,其中使用EFIRM方法来检测肺癌患者唾液样本中EGFR基因两个关键肿瘤致病突变(L858R和外显子19缺失)。
他们的研究结果对于开发更有效,无创,更可靠的早期发现肺癌基因突变的检测是非常重要的。此外,EFIRM试验有可能指示患者身体如何体响应癌症治疗,以及是否这些疗法需要进行调整,以提高患者的响应。
该小组能够证明通过EFIRM方法检测唾液EGFR突变与利用血浆进行检测是一样有效的。此外,EFIRM方法可以结合组织DNA检测或在肿瘤大小不足以用于DNA提取的情况下替代活检。
怎样做宫颈癌筛查
1、宫颈癌筛查方法之传统宫颈细胞涂片(巴氏涂片)
筛查方法:用妇科木制刮板刮取宫颈及宫颈管内的上皮细胞,均匀地涂抹在玻片上,再固定、染色。
2、宫颈癌筛查方法之液基细胞学检测方法(TCT)
筛查方法:也称新柏氏薄层细胞学检测。是用小毛刷取宫颈管内脱落细胞置于保存液中,再由病理医生作最后诊断。
3、宫颈癌筛查方法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查
筛查方法:抽血检查是否有病毒感染,而HPVDNA基因分型检测,则能检测出21种HPV的具体类型(高危型或低危型)。
4、宫颈癌筛查方法之阴道镜检查
筛查方法:用棉签擦去宫颈表面及阴道内分泌物后,观察宫颈表面,再于宫颈表面涂3%醋酸溶液30-60秒后镜下观察。最后再进行碘溶液试验。如发现异常,取组织活检。
5、宫颈癌检查方法,1+1>2
早期宫颈癌有多种方法,各有其优势,我们没必要每个人每年都对这些项目作一遍,巧妙的组合将让筛查更具成效。
当我们做完检查确诊后在决定采取手术、放化疗、肿瘤血管抑制剂等进行治疗。
女性患癌症早期信号是什么 性生活后出血
性生活后出血或是妇科内诊检查后阴道出血,70%~80%的宫颈癌症患者都有这一症状;同房后出血,还有白带混血,除上环引起子宫出血外,女性长期白带混血应及时检查;因为极有可能是宫颈癌的前兆。预防宫颈癌最好的办法就是进行宫颈癌的筛查,包括TCT(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和HPV检测。25岁以下女性,只需接受单独的TCT细胞学筛查,30岁以上的女性需要重点进行HPV筛查
液体活检未来的通用癌症检查
于2016年1月11日-15日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JP摩根健康医疗年会上,一个名为Grail的生物技术公司发布公告称,将“通过血液筛查发现那些没有症状的早期癌症患者”,并计划在未来3年将肿瘤全面检测推广开来。
The Lancet Oncology发表了一篇评论文章,分析了癌症液体活检尤其是血液ctDNA检测的未来发展及可能面临的问题,详情如下。
利用液体活检进行肿瘤检测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其实,很多其他的公司也发展了以血液检测为基础的监控癌症发展或筛查高风险无症状个体的检测。
不过,目前这些检测只关注特别的几个癌症类型,而不是通过基于循环肿瘤DNA(ctDNA)的单一检验来检查所有无症状的癌症。这个目标可能实现吗?这种检测对于癌症患者来说有哪些更广泛的意义?
液体活检作为通用癌症筛查可行吗
癌症患者的血液中存在ctDNA是一种很好辨认的现象,并且在很多癌症中都存在。不过,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通用的ctDNA特征用于任何阶段或类型的癌症筛查。
Grail认为,这主要是因为没有能力检测低浓度的ctDNA,这种局限性可以通过采用更加灵敏的检测方法克服。不过增加灵敏性的同时也增加了基因杂音的干扰,而且又会使区分肿瘤相关DNA突变和非肿瘤相关DNA突变变得更加困难,从而导致了假阳性风险的增加。更为关键的是,还有其它问题需要解决,比如检测可以确切地检查出什么,怎么进行区分,比如,不是所有的癌症都与离散的和一致的早期基因突变有关,很多癌症在疾病的任何阶段以料想不到的方式产生多种突变。
因此,通用的DNA检测可能会变得很复杂,除非有一种新的、目前还未被发现的、所有肿瘤都具有的标志物出现。此外,不是所有的肿瘤都会以相同的方式向血液中释放ctDNA。
相反,研究显示,ctDNA浓度不仅与肿瘤负担有直接相关性,也与肿瘤为克服障碍(比如血脑屏障或粘蛋白组织)很容易地向血液中转运有关。最后,任何新的诊断检测必须经历临床验证,这是常规获批的必要步骤,并且十分重要。
过度治疗的担忧
另一个问题是,面对全面肿瘤检测信息,临床医生和公众可以做些什么。早期检测的基本想法是降低癌症相关死亡。不过,对无症状的、未经选择的人群进行筛查的价值仍然有争议,人们担心会出现过度治疗。
过度治疗可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比如,现在世界某些地区指南不再主张根据筛查结果进行前列腺切除术,取而代之的是进一步观察。
因此,如果一个通用的癌症检测显示阳性,那么患者应该立刻开始治疗吗?此外,如果在人群为基础的通用标志物筛查项目中得到阳性结果,这对于那些在未来几年也许不需要治疗或者根本不需要治疗的无症状患者获取医疗保险的意义是什么?对于那些检测出癌症但无治愈方法的患者来说,也是一个矛盾。某些癌症无论多早发现,或者无论什么样的可以减轻症状的治疗方法,早期发现和心理痛苦之间的交换真的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吗?
在某些情况下,研究的野心超过了现实和解决方法的可行性,为了在截至日期完成任务,研究者仅仅关注某个具体的解决方法会使研究变得狭隘。
有可能过分关注ctDNA而忽视了其它生物标志物,肿瘤生物学网络(比如免疫标记、蛋白质组、激酶组、微生物组以及肿瘤微环境和宿主反映之间的多因素相互作用)就会被过于简单地对待。不过关于这个公司是否能达到它的目标,我们将拭目以待。
癌症几岁筛查最好
1.乳腺癌。报告建议:低风险的女性40岁时可以选择是否做乳房X光造影检查,但50岁后,医生应当鼓励她们每两年做一次,直到75岁;存在乳腺癌家族病史或其他风险的女性需要从更年轻时规律接受乳房X光造影检查。
专家认为:乳腺癌风险低,且不存在任何症状,年龄低于40岁的女性频繁做筛查会导致假阳性诊断增加或对身体造成伤害,同时增加医疗费用。
2.宫颈癌。年龄在21~29岁的女性,报告建议她们每3年接受一次宫颈刮片检查以筛查宫颈癌。年龄在30~65岁的女性,可以选择每3年做一次宫颈刮片检查,也可以每5年做一次刮片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
专家认为:将筛查的频率从每年一次减少到每3年一次,能将它对人体的危害程度降到最低。
3.肠癌。年龄在50~75岁之间,患癌风险处于低平均水平的人群可以选择以下方式筛查:大便隐血实验、每5年做一次乙状结肠镜检查。
4.卵巢癌。如果患癌风险较低,且不存在任何症状,美国医师协会并不建议她们过度筛查。
5.前列腺癌。即使患癌风险低的男性,在50~69岁之间,也应该找医生了解前列腺癌的筛查。专家建议,50岁后,应该每2~4年做一次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血液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