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浙贝的功效与作用 治腮腺炎

浙贝的功效与作用 治腮腺炎

腮腺炎是儿童常患的一种病毒性传染腮腺炎症,病患多会出现肿痛、发红的表象。这正是属于传统中医中所说的“热毒疮疡”。为了治疗腮腺炎,有人曾将浙贝母和大荒、吴茱萸、胆南星等药搭配,磨成粉与醋调和涂抹于患处,大部分患者在1-3天之内就能痊愈。这一浙贝母的功效与作用已经得到了较广泛的推广,得到了中医学界的认可。

万寿菊的食疗或药用价值

药理作用

根:苦,凉。解毒消肿。用于上呼吸道感染,百日咳,支气管炎,

眼角膜炎,咽炎,口腔炎,牙痛;外用治腮腺炎,乳腺炎,痈疮肿毒。

叶:甘,寒。用于痈、疮、疖、疔,无名肿毒。

花序:苦,凉。平肝解热,祛风化痰。用于头晕目眩,头风眼痛,小儿惊风,感冒咳嗽,顿咳,乳痛,痄腮。

花:清热解毒,化痰止咳;有香味,可作芳香剂;以前曾用作抑菌、镇静、解痉剂。其同属植物Tagetesminuta(T.glanduliflora)含挥发油,有镇静、降压、扩张支气管、解痉及抗炎作用。

附方

①治百日咳:蜂窝菊15朵。煎水兑红糖服。

②治气管炎:鲜蜂窝菊一两,水朝阳三钱,紫菀二钱。水煎服。

③治腮腺炎,乳腺炎:蜂窝菊、重楼、银花共研末,酸醋调匀外敷患部。

④治牙痛、目痛:蜂窝菊五钱。水煎服。(选方出《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土豆可消炎解毒补益气血

吃土豆的好处有:消炎解毒:药物中毒,生研土豆汁水服,有催吐解毒作用。治腮腺炎,可用土豆加醋磨汁外涂,干了再搽。烫火伤,土豆磨汁,涂伤处。

  补益气血:土豆是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的高淀粉作物,西欧、北美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人均消费土豆每年达20O~300公斤,一些技术先进的国家常常把土豆的全粉作为制面包、糕点的添加剂,以改善产品的结构,提高其营养价值。

  说明:忌食发芽变青变质之土豆,因芽与皮内均含有毒之龙葵素。龙葵素能破坏红血球,严重中毒时可引起脑充血、水肿,其次为胃肠粘膜发炎及眼结合膜炎。一般在中毒后先觉咽喉烧灼痛,可见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及发热,甚至抽搐和昏迷。若发生中毒情况,应及时去医院救治。

筋骨草的功效与作用 消肿散结

筋骨草有消肿散结的作用,用于乳腺炎、腮腺炎,可配柴胡、赤芍、浙贝母。用于瘰疬(如淋巴腺结核)、瘿瘤(如单纯性甲状腺肿大),常配牡蛎、浙贝母。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还可理跌打肿痛。

板蓝根的功效作用

1在功效作用方面,板蓝根味苦,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利咽等功效,主要用于温热病发热、头痛、喉痛、斑疹、流行性腮腺炎、痈肿疮毒等病症的治疗。

2板蓝根具有体外广谱抗菌作用(包括痢疾细菌、沙门氏细菌、溶血性链形菌),是抗菌消炎、止痛、退热的传统中草药。

3此外,板蓝根内含有多种抗病毒物质,对感冒病毒、腮腺炎病毒、肝炎病毒及流脑病毒等有较强的抑制和杀灭作用。板蓝根与贯众、金银花、野菊花等合用,用于治疗某些传染病。

板蓝根能防治5大类疾病

1、防治感冒、流感

取板蓝根20克,甘草3克,煎汤连服3-5天可作预防。或加用贯众20克,煎汁饮用,连服3天。可用板蓝根冲剂冲服,每次1包,每天二次,连服三日也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2、防治病毒性肝炎

流行期间可用茵陈、板蓝根、贯众各15克水煎服,每次100毫升,每日二次。

3、防治流脑

药理研究表明,板蓝根、大青叶煎剂,对脑膜炎双球菌有很强的杀灭作用,用大青叶、板蓝根各25克、甘草15克,煎水代茶频饮,连服3-5日,是预防流脑的良方。

4、防治红眼病

用蒲公英9克、野菊花6克、板蓝根9克、黄莲3克,煎水,先熏后洗,每日3-4次,治疗暴发性红眼病效果好。

5、防治腮腺炎

对有腮腺炎密切接触者可用板蓝根30克、贯众15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5天。用板蓝根30克、野菊花15克、银花10克,煎水代茶频饮,对腮腺炎发热肿痛有较好治疗作用。用青黛醋水调匀外敷,大青叶、板蓝根、忍冬藤各30克,煎水代茶饮,用于治疗腮腺炎,疗效确切。

浙贝的功效与作用 清肺利痰

清肺利痰是浙贝母的主要功效与作用。如果患者出现咳嗽痰不出,或者呼吸时肺部会发出异常的“呼呼声”,去看中医的时候,医生多半会先诊断是否患上了寒咳。如果确诊,就会建议患者每天用3-10克的浙贝母熬水喝,每日喝一次,一周之内便会收到效果。

羊蹄草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

全草药用,消炎,止痢,主治腮腺炎、乳腺炎、小儿疳积、皮肤湿疹等症。还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疹后热毒内困,赤眼,疮疖肿毒,湿疹痒痛,乳疮,外洗或捣敷。此外,还能解毒蛇咬伤。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可配一枝黄花,或广东土牛膝、地胆头。

眉豆的简介

眉豆是豆科植物菜豆种子,球形或扁圆,比黄豆略大,也有状如腰果的,又名饭豆。分布中国河北、江苏、四川、云南等省,越南亦有产品。眉豆是粤人所习称。《陆川本草》名白饭豆。

营养价值

1. 眉豆提供了易于消化吸收的优质蛋白蛋,适量的碳水化合物及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补充机体的营养成分,提高免疫力;

2. 眉豆所含维生素B1能维持正常的消化腺分泌和胃肠道蠕动的功能,抑制胆碱酶活性,可帮助消化,增进食欲;

3. 眉豆的磷脂有促进胰岛素分泌,参加糖代谢的作用,是糖尿病人的理想食品。

食用效果

眉豆味甘、性平、咸、无毒,入脾、肾经;

具有健脾、止消渴,补肾、生精髓、和五脏,调营卫,理中益气之功效;

治消渴,口渴;外用治腮腺炎。

适用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适宜肾虚者、腹泻者、小便频繁者、男子遗精、女子带下病者;尤其是糖尿病、肾虚患者更佳;

2. 眉豆多食则性滞,故气滞便结者应慎食眉豆。

蛇莓的作用 散瘀消肿

蛇莓有散瘀消肿的功效,外用治腮腺炎,毒蛇咬伤,眼结膜炎,疔疮肿毒,带状疱疹,湿疹。亦可试治癌症。并可用于杀灭孑孓、蝇蛆。

万寿菊的作用

1、杀虫剂的作用:万寿菊又被称为臭芙蓉,其散发的气味具有驱赶蚊虫的作用,它也被种在蕃茄、马铃薯和玫瑰之间,来预防一些线虫吃食花果。它也被制成油膏,用来杀死伤口中具破坏力的蛆。

2、添加剂的作用:万寿菊的花朵具有诱人的黄色,是提取纯天然黄色素的理想原料。经专家分析,天然黄色素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抗氧化剂,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医药等食品工业和化学工业领域,对改善产品色泽具有重要作用。

在墨西哥花瓣放在鸡饲料中供蛋鸡食用,蛋鸡产下的鸡蛋,蛋黄颜色会呈现金黄色,十分美丽,因此可以说是一种蛋黄着色剂。

3、装饰品的作用:摆放在家中的万寿菊必须得是矮型品种,万寿菊常艳,将万寿菊摆放在窗台上,碧绿和幼嫩的叶子衬托出少有的色彩搭配,装饰效果极佳。

4、药用价值:万寿菊的花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功效,解毒消肿。万寿菊的根用于上呼吸道感染,百日咳,支气管炎,眼角膜炎,咽炎,口腔炎,牙痛;外用治腮腺炎,乳腺炎,痈疮肿毒。

夏枯草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夏枯草的功效与作用

清肝,散结。治瘰疬,瘿瘤,乳痈,乳癌,目珠夜痛,羞明流泪,头目眩晕,口眼歪斜,筋骨疼痛,肺结核,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血崩,带下。

(1)清肝明目:用于肝热目赤肿痛,及肝阳上亢之头痛、目眩(如高血压病),可配苦丁茶、野菊花。

(2)清热散结:用于乳腺炎、腮腺炎,可配柴胡、赤芍、浙贝母。用于瘰疬(如淋巴腺结核)、瘿瘤(如单纯性甲状腺肿大),常配牡蛎、浙贝母。 ①《本经》:"主寒热、瘰疬、鼠瘘、头疮,破癥,散瘿结气,脚肿湿痹。" ②《本草衍义补遗》:"补养血脉。" ③《滇南本草》:"祛肝风,行经络,治口眼歪斜。行肝气,开肝郁,止筋骨疼痛、目珠痛,散瘰窃、周身结核。" ④《生草药性备要》:"去痰消脓,治瘰疬,清上补下,去眼膜,止痛。" ⑤《本草从新》:"治瘰疬、鼠瘘、瘿瘤、癥坚、乳痈、乳岩。" ⑥《科学的民间药草》:"有利尿杀菌作用。煎剂可洗创口,治化脓性外症,洗涤阴道,治阴户及子宫粘膜炎。" ⑦《现代实用中药》:"为利尿药,对淋病、子宫病有效;并能治高血压,能使血压下降。"

夏枯草的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2~5钱;熬膏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夏枯草的禁忌注意

脾胃虚弱者慎服。 ①《本草经集注》:"土瓜为之使。" ②《得配本草》:"气虚者禁用。"

有效防治腮腺炎

1.早期隔离患者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为止。告诉孩子不要与患病者密切接触。

2.室内要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家里可用0.2%过氧乙酸消毒。流行期间不要参加大型集体活动。

3.接种麻疹、风疹、腮腺炎三联疫苗。加强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多参加锻炼,增强体质。但腮腺炎减毒活疫苗不能用于孕妇、先天或获得性免疫低下者以及对鸡蛋白过敏者。

4.药物预防,采用板蓝根30克或金银花9克煎服,每日1剂,连续6天。

5.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最有效的方法,儿童应按时完成预防接种,1.5岁接种一针,6岁接种一针。15岁以下儿童均可接种。目前有麻腮疫苗、麻腮风疫苗。

6.少到人多场所,在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间,尽量减少到人员拥挤的公共场所;出门时,应戴口罩,尤其在公交车上。

7.早期进行诊治,一旦发现孩子患疑似流腮,有发热或出现上呼吸道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有利于早期诊治。

8.良好卫生习惯,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四勤一多”:勤洗手、勤通风、勤晒衣被、勤锻炼身体、多喝水。

浙贝母的功效与作用 降血压

浙贝母中含有浙贝母碱,去氢浙贝母碱、浙贝母碱苷,均能降低麻醉动物血压,抑制呼吸,浙贝母碱苷的降压作用更强。

相关推荐

腮腺炎的方法有哪些

腮腺炎疗需要适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化脓性腮腺炎疗需要针对病因疗,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选用有效抗菌药物,经验性应用大剂量青霉素或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类等抗革兰阳性球菌的抗生素,并从腮腺导管口取脓液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根据药敏调整敏感抗生素。其他保守疗,炎症早期可用热敷、理疗、外敷等方法。碳酸氢钠溶液、口泰等漱口剂有助于炎症的控制。内科保守疗无效、发展至化脓时需切开引流。而对于流行性腮腺炎而言,需要隔离、卧床休息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注意口腔清洁,避免酸性食物,保证液体摄入量。对症疗为主,

浙贝母止咳效果好吗 浙贝母怎样服用

因人而异。 浙贝母是属于一种中药材,其服用方法有很多种,包括冲服、煲汤、煮粥等,如果只是用于日常保健服用的话,那么每次的用量并不需要太多,以免对身体造成较大的负担。 如果是用于疗疾病的话,那么建议患者最好是先去医院就诊,然后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配伍一些其它的中药材来一起使用,这样才能起到更好的作用

野菊花叶可腮腺炎

腮腺炎疗方法 痄腮,也就是平时所说的流行性腮腺炎,是春季小儿多发的传染性疾病。中医上讲,痄腮是由于外感风邪、内有胃热,导致身体络脉失和、气血凝滞不通所致。 野菊花叶性味苦辛、微寒,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还可以帮助消化,降低胆固醇,被称为痈必备良药。赤小豆性甘平,能够解毒排脓,利水消肿,再加上有抗炎、黏附作用的鸡蛋清调和各种药,其效果更加明显。 制作方法如下:先用常规消毒法处理患部,取鲜野菊花叶一把(约50克),洗净捣烂如泥,加入赤小豆粉30克,用适量蛋清调和上述药泥,涂在纱布上并贴于患处,加以

漏芦能的疾病有哪些

子宫肌瘤:漏芦24克,红藤18克,浙贝母1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产后缺乳:漏芦、王不留行各15克,路路通12克,通草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连用7天。 斑秃:漏芦,白蒺藜各等量,烧作灰,用姜汁调成糊状,先用淡盐水擦洗斑秃处,再将药糊涂敷患处。每晚一次,连用14天。 乳痈红肿:漏芦、蒲公英、金银花各15克,土贝母9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脉管炎:黄连、连翘各50克,大黄10克(微炒),漏芦30克,甘草20克,沉香10克。将上药研末,水泛为丸,每次6克,每日两次,姜汤送下。 流行性腮腺炎:漏芦1

清肺化痰吃什么比较好 剑花猪肺汤

材料:剑花25-30克、猪肺1具。 做法:将猪肺洗净,挤除泡沫,切块,起油锅,加生姜爆炒后入砂锅。加入南杏,桑白皮,同煲成汤,调味后饮汤。 功效:剑花又称霸王花,性味甘微寒,有清热润肺,止咳作用,常用肺结核,支气管炎、颈淋巴结核、腮腺炎。配合猪肺起到清热润肺,化痰止咳功效

贝母可以止咳

川贝母,微寒、味甘,止咳化痰之效较强,且有润肺的功效,痰多痰少均可使用,特别适用于肺燥或秋燥所致的咳嗽。患者表现为咳嗽,伴有痰少、难咯,或痰中带血、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等不适。此时可选用川贝母炖梨吃:取川贝母9—10克,用水浸泡,中等大小的鸭梨1只,挖去梨核,将浸泡后的川贝母连同水一起放入挖空的梨中,用锅蒸1个小时,加适量冰糖调味后食用。此外,也可以取川贝母3—10克,用水煎服,每日1次。此外,将川贝母研成粉末服用也是不错的选择,每日1次,每次1—2克。目前已有服用川贝母出现过敏的报道,因此,过敏体质者应慎

白豆的功效作用

白豆味甘、性平、咸、无毒,入脾、肾经; 具有健脾、止消渴,补肾、生精髓、和五脏,调营卫,理中益气之功效; 消渴,口渴;外用腮腺炎。 单用或与黑豆等配伍。明代《食物本草》说“白豆即饭豆也,粥饭皆可拦食。”但亦可煎汤或煮食。 第1步暑湿吐泻,脾虚呕逆,食少久泄,水停消渴,赤白带下,小儿疳积。 第2步健脾化湿 主脾虚兼湿,食少便溏;湿浊下注,妇女白带过多。 第3步化湿消暑 用于暑湿伤中,吐泻转筋等症。 第4步疗水肿,砒霜中毒,细菌性痢疾。 第5步眉豆益老人。 眉豆的颗粒细小,形如猪腰,民间认为它补肾。

连翘会败火吗

败火,中医是指泻火通便、清热解毒、养阴凉血。而连翘败毒丸组成为连翘、金银花、地丁、蒲公英、栀子、白芷、黄芩、赤芍、浙贝母、玄参、桔梗、木通、防风、白鲜皮、甘草、蝉蜕、天花粉、大黄。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疮疖溃烂、丹毒、疱疹、疥癣痛痒等证。 用于初起局部红肿热痛,伴全身恶寒发热,继之肿胀,根盘收束,有脓头或无脓头,易成脓,易破溃,尿赤便结,身体壮实; 一侧或两侧耳下腮部漫肿疼痛,边界不清,皮色不变,终不化脓,伴有恶寒发热,或高热;耳下肿胀疼痛,继之皮色红赤化脓,发热较高,常有恶寒或寒战,脓从口颊内部流出脓

中医疗乳腺增生采用的什么方法

一、肝气郁结型乳腺增生: 肝气郁结型乳腺增生疗的时候一般中医会采用疏肝解郁,化痰散结之法。选用具有此功效的逍遥散,仙方活命饮加减,由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海藻、金银花、连翘、昆布、浙贝母、穿山甲、皂角刺、天花粉、甘草等药物组成,乳腺增生的疗效非常显著。 二、肝肾亏虚型乳腺增生: 肝肾亏虚型乳腺增生疗的时候一般中医会采用滋阴补肾,疏肝化瘀之法。选用具有此功效的杞菊地黄汤加减,由枸杞子、菊花、山药、山萸肉、茯苓、丹皮、泽泻、瓜蒌、元参、浙贝母、牡蛎、生地、山慈珠等药物组成,乳腺增生的疗效非常显

一味板蓝根对春天常见流行病

中药板蓝根含有靛甙、B—谷甾醇、氨基酸等,有很好的抗菌、抗病毒作用。《中药大辞典》言其能“清热,解毒,凉血。 流感流脑,乙脑,肺炎、咽肿、痄腮、火眼、疮疹”,充分肯定了它广泛的效用。板蓝根的叶,即中药大青叶,也是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良药,对于流感、 肝炎,菌痢、肺炎、胃肠炎、口疮、痈疽等疾病,均有较好的作用。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中药板蓝根能防哪些春季病。 1、防感冒、流感。取板蓝根20克,甘草3克,煎汤连服3-5天可作预防。或加用贯众20克,煎汁饮用,连服3天。可用板蓝根冲剂冲服,每次1包,每天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