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消毒产品不合格率为5%
我国消毒产品不合格率为5%
2月17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对2015年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和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专项整治情况进行了通报。在抽查的10820件消毒产品中,不合格541件,占5%;在抽检的221个第一类、第二类消毒产品中,无卫生安全评价报告的有122个,占55.2%。该报告是在对天津、辽宁等8个省(市)进行督查并结合各地上报情况后形成的。
其实,哪怕是合格的消毒产品,最好也不要天天用,经常使用抗菌制品或消毒制品会促进抗药菌的产生,而且日用品中的抗菌成分三氯生也会危害人体健康。
美国疾控中心研究发现,很多声称可以抗菌消毒的日用品中含有农药等化学药剂残留,其中三氯生是当前日用品中最常见的农药化学制剂。由于出色的杀菌作用,三氯生最早被应用于医院的抗菌麻醉药。当时的观点普遍认为,三氯生成分会与血液中的蛋白结合并逐渐消失,不会对人体产生影响。
不过,美国科研人员最新研究成果刷新了人们对三氯生危害的认识。
美国加州大学的科学家们近日在《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发表文章,报道称三氯生可以促进肝细胞癌(HCC)恶化。在长期喂养的小鼠中,用已知致癌化合物二乙基亚硝胺(DEN)使小鼠产生肿瘤后,三氯生可大大加速小鼠肝细胞癌的发展,被证实为肝脏肿瘤恶化促进剂。此外,三氯生在杀死有害菌的同时也会杀死具有保护作用的好细菌。它还会被人体吸收,导致内分泌紊乱和抗生素耐药性增强。
使用温和香皂洗手就可以洗掉绝大多数的细菌,就连美国FDA也承认:用抗菌香皂或者抗菌洗手液洗手与用普通香皂洗手相比,对于预防细菌感染来讲,二者没有区别。可见,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必要使用抗菌或消毒产品,它们不但不能预防疾病的产生,反而可能增加生病的机会。一旦出现细菌感染,很难治疗,因为感染的菌多数都是抗药菌。
消毒产品治老年人性病
消毒产品“治”老年人性病。据有关媒体报道:一家生物技术公司的服务中心用消毒产品忽悠老年人治疗性病。昨日,已从市卫生监督局获悉,该公司在无资质的情况下,使用消毒产品为老人们治疗,涉嫌非法行医。执法人员已暂扣留存的消毒产品,并立案查处。
近日,多名市民向市卫生监督局投诉称,经人介绍到胜利四路附近的某生物技术公司宜昌服务中心治疗性病,治了几个月都没治好,感觉不正规。执法人员前往检查,发现该处主要为患者治疗尖锐湿疣、扁平疣等,但其只有《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无《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而且工商执照上的营业范围仅包括“消毒杀菌用品零售及售后服务”,其给患者治疗的“药品”都是消毒杀菌产品,不是药品,没有治病功效。目前,市卫监局正对该服务中心进一步处理中。]
瑞士芝妮雅伏特加口酒被查不合格
4日,记者从成都市质监局获悉,该局与成都市工商局和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7月31日联合发布了7月成都市生产、流通环节生产经销的部分食品和进口食品质量抽查情况通报,共抽查了糕点(鲜点除外)、冷冻饮品、巧克力、三文鱼、酒等5大类产(商)品,食品质量总体情况良好。成都市质监局对成都市的糕点(鲜点除外)、冷冻饮品二类80家生产企业的110批次产品进行了监督抽查,主要检测了冷冻饮品的总固形物、总糖、亮蓝、柠檬黄总砷、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等关键指标。结果合格109批次,合格率为99.1%(其中抽查糕点85批次,合格率达到100%;冷冻饮品25批次,合格24批次,合格率为96%)。
成都市工商局对成都市销售的巧克力进行了定向监督抽查,共监测30个批次,内在质量合格30个批次,合格率为100%。监测结果显示,巧克力整体质量良好,没有出现假冒伪劣商品,巧克力的色素、菌落总数等特征性指标和砷、铅、微生物等卫生指标合格。
从抽查的结果看,标注生产日期为2008-3-29的成都美猴王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布丁脆筒雪糕38g/只(组合型)标准要求总糖(以蔗糖计)≥14%,实测结果13%被判定为不合格,不合格原因是配料环节蔗糖添加量不足。
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共受理进口食品报检10批次,合格9批次,合格率90%。报检号为510030108000519-B,瑞士生产的重量为1680升的芝妮雅伏特加口酒等,检测结果被判定为不合格。
果冻质量抽样合格率为99.8%
国家质检总局日前对果冻进行的质量监督抽查显示,产品实物质量抽样合格率为99.8%。
此次抽查对果冻的蛋白质、山梨酸、菌落总数等20个项目进行了检验,共涉及上海、江苏、福建、山东、广东、广西、海南、河南、云南、湖南等1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52家企业生产的56种产品(不涉及出口产品)。
抽查中发现的主要质量问题包括:个别产品菌落总数、大肠菌群不合格;个别产品含有的苯甲酸、糖精钠、甜蜜素等食品防腐剂、甜味剂不合格。
南宁市品中品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万利来牌果味型乳酸酪果冻和昆明市官渡区小健哥食品厂生产的小健哥牌香蕉可吸冻被检出质量较差。
针对抽查中发现的主要质量问题,质检总局已责成各地质监部门严格按照产品质量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抽查中产品质量不合格的企业依法进行处理,限期整改。
此外,质检总局食品安全专家提醒,在购买果冻时,尽量避免选购色彩太艳的果冻产品。由于果冻软滑,为避免儿童吸食入气管,学龄前儿童,食用凝胶型果冻,一定要在监护人的看管下食用。
6种瓶装水被检出致癌物
溴酸盐超标8倍
鄂尔多斯市景友鸿鹄矿泉饮品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才成立,但通过大打“沙漠牌”,重金宣传和包装“景友”沙漠优质水,短短几年就名声远播。
9月2日,记者来到这家公司时,企业正处于“停产整顿”状态。此前,经国家质检总局抽检发现,一个批次的“景友”瓶装水被检测到的溴酸盐实测值为标准值的8倍之多。
记者在生产车间看到,神奇的沙漠水生产工艺并不复杂:从200米井下抽水直接送入原水罐,再通过石英砂、活性炭将原水中的杂质滤掉,过滤后经过臭氧灭菌进入储水罐,最后进行灌装。
“溴酸盐超标主要出在工艺老化问题上。”鄂尔多斯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陈继明分析。“景友”公司董事长刘冬青承认,今年初公司取水井中间发生塌方,出现水质发红现象。当时为了生产需要,并没有及时更换水源地,而是采取延长水处理冲洗时间、加大臭氧浓度的办法控制微生物,没想到会导致溴酸盐含量超标。
新国标难管致癌物
我国在2009年10月开始把溴酸盐列入饮用水监测项目,规定溴酸盐含量最高不超过0.01mg/L。然而,“新国标”实施两年多来,并没有管住溴酸盐超标问题。
内蒙古质量技术监督局产品质量监督处处长王莉说,今年二季度内蒙古抽查了其中97家企业的98个批次的产品,合格率仅为76.5%,相当于4瓶饮用水中就有1瓶不合格。
而国家质检总局此次抽检的饮用水产品中,一些小企业产品的水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等都超标,明显没有把好质量关。
“希望企业要有良心”
记者调查发现,国内饮用水市场鱼龙混杂。据介绍,在水源并非最优质的内蒙古,饮用水生产企业竟在最近两年内增至220多家。一位资深矿泉水经营者透露,小企业为了控制成本,不舍得在工艺上投入,对质量监控也不严格。
“如果我们厂出来的产品不合格,我相信,那些小厂的问题肯定还要多。”刘冬青说。
“说到底,饮用水安全还是个市场诚信问题。”呼和浩特市民李宏说,过去喝河水、井水、自来水,后来生活条件好了,以为喝桶装水、瓶装水更干净、更安全,没想到却出现了“致癌水”。“希望企业要有良心,监管部门也要肩负起百姓的信任。”
学生奶必须通过HACCP认证
小康社会健康评价标准确定
中国小康社会健康评价指标包括:人群平均期望寿命达到75到79岁;计划免疫五种疫苗接种率超过95%;医疗保险覆盖一半农村居民、八成城镇居民;饮用清洁水比例达99%以上;婴儿死亡率不超过6‰,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低于5‰,残障流行率低于14.5‰,肥胖症成人(儿童)比例不超过5%,精神病发病率低于0.5‰等。(摘自《扬子晚报》2003年11月15曾利明/文)
国家质检总局抽查显示:茶饮料存在三大质量问题
国家质检总局近日公布了去年第三季度茶饮料质量抽查存在三大质量问题:一是部分茶饮料菌落总数、大肠菌等微生物指标超标,二是茶多酚、咖啡因等主要茶成分太少,三是滥用违禁添加剂问题突出。国家 质检总局还公布了3种茶成分不达标的产品,它们是:安徽合肥市肥东华力饮料有限公司“雄牛”牌冰绿茶(500毫升/瓶);广东汾煌食品工业有限公司“汾煌”牌冰红茶(500毫升/瓶);广东省广州市海珠保健食品饮料厂“金顺唛”牌冰绿茶(500毫升/瓶)。
散装食品设“卫生安全线”
熟食销售人员要持健康证上岗,散装食品明年要设“卫生安全线”。卫生部发布的《散装食品卫生管理规范》(下简称《规范》)已于1月1日起执行。《散装食品卫生管理规范》适用范围:所有经营散装食品的食品超市、商场等,但不包括餐饮业和集贸市场。散装食品:无预包装的食品、食品原料及加工半成品。
“学生奶”必须通过HACCP认证
日前,据国家学生奶计划协调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透露,如果定点生产学生奶企业明年复审时不能通过HACCP认证,该企业将被取消生产学生奶的资格。1999年,“学奶办”首批批准了7家企业,去年,又相继批准了41家。审批的标准除了规模、硬件设备等硬指标外,还包括了必须建立或者正在建立HACCP管理体系等软件指标。
墨西哥科研人员经过4年努力 研制出生态口香糖
墨西哥科研人员经过4年努力,成功地将古玛雅人的“健康食品”──人心果树胶乳制成“生态口香糖”,目前,这种新型口香糖被墨西哥环境部评为该国第一个“生态、可持久”产品。据负责研制这一产品的墨西哥国际贸易公司介绍,该口香糖有生物降解功效,一吐出 口很快就化解消失,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另外还有清洁牙齿口腔和消除疲劳等特点。“生态口香糖”的开发受古代玛雅文化的启迪。
白糖总体质量较好
国家质检总局近期对白糖产品质量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共抽查了北京、内蒙古、黑龙江、上海、广东、广西、云南等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74家企业的77种产品,合格68种,产品抽样合格率为88 .3%。其中,抽查了绵白糖产品17种,合格13种,产品抽样合格率为 76.5%;白砂糖产品60种,合格55种,产品抽样合格率为 91.7%。
制定营养政策与规划提上政府职能
去年底,由中国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办事处联合召开的《中国公众营养政策与规划》国际咨询研讨会达成共识,即“制定营养政策与规划是政府一项重要公共职能”。
黑龙江省将塑造“龙菜”
由黑龙江省烹饪协会、名厨联谊中心和龙菜研究发展中心共同举办的首届黑龙江省“龙菜”发展研讨会及菜品鉴定会在哈尔滨落下帷幕。由此可以看出,黑龙江省有心塑造“龙菜”品牌。
五类食品实行无证查处
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王秦平通报质检总局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情况时强调,从今年1月1日起,质检总局将在全国范围内,就米、面、油、酱油、醋等5类食品的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情况,开展无证查处工作。
我国三年内构建成食盐流通现代化网络体系
从去年底在安徽合肥召开的全国食盐计划会议上获悉,在我国将用三年左右的时间,通过深化改革和结构调整,构建食盐流通现代化网络体系。
湖北又有两产品获原产地标记保护
湖北省“随州香菇”和武汉“梁子湖大河蟹”双双通过国家质检总局原产地标记注册评审,获“原产地标记注册证书”。今后,这两种产品在出口时将得到国内和国际上相应的知识产权保护。
黑龙江桶装水总体达标率84%
黑龙江省消费者协会以市场购样的方式,委托该省矿泉水水质测试中心对省内81个品牌的桶装矿泉水、山泉水进行主要指标测试,总体达标率为84%。
学会鉴别优劣食用植物油
质量技术监督局于11日公布了2007年第一季度对省内13类产品质量的抽样调查结果,其中食用植物油的合格率为90%,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醒消费者学会鉴别优劣食用植物油。
据副局长支建华介绍,食用植物油是以大豆、菜籽、花生、葵花子等植物油原料制取的原油,经过压榨或者浸出的方法加工而成的食用油制品。此次共抽查吉林省10户企业生产的10个批次的大豆油、葵花油等食用植物油产品,合格9个批次。不合格的1个批次产品主要问题是酸值和过氧化值超标,食用后可能导致感染性食物中毒。
支建华提醒消费者,在选购食用植物油时应选择品牌知名度较高、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产品,注意生产企业是否获得了食品生产许可证(QS标识)以及厂名、厂址、生产日期等,同时观察有无明显沉淀和异味。
“消费者要学会鉴别优劣食用植物油。”支建华解释,花生油掺假后透明度会下降,把油从瓶中快速倒入杯内,观察泛起的油花,纯花生油的油花泡沫大,周围有很多小泡沫且不易散落;当食用植物油掺有棉清油或毛棉油时,油花泡沫略带绿黄色或棕黑色,放入透明杯中放置两天后再观察,会出现云状悬浮物;掺入桐油的食用油,食后轻者中毒、重者死亡,检查时多用化学方法,取5滴油放于试管中,加浓硫酸5滴,用60度温水,加热15分钟,如出现云雾状或块状可判断有桐油存在。
商场化妆品与美容院化妆品的区别在哪
日前,卫生部公布了对包括上海在内的9省市美容院化妆品的抽查结果,合格率仅为74.8%。在188种不合格产品中,有批准文号不合格、有效期标志不合格、夸大宣传、无中文标志、卫生许可证号不合格、未标注生产单位、超过使用期等内容。经过调查,笔者发现美容院化妆品主要存在四大陷阱。
陷阱一:不法产品打“进口”牌
买回家的“进口”化妆品,很有可能是哪个地下工厂生产出来的不合法产品。
陷阱二:过期产品获“新生”
在美容院里,只要稍不小心,便有可能买回已过期的产品。内包装上的生产日期没法改,便在外包装上下功夫。一些美容院由于顾客少,产品卖不掉,他们便在已过期的产品上贴上新的生产日期标签,然后再卖给消费者。
国家规定,普通化妆品要有生产许可证,进口化妆品要有卫生部批件,而育发、美白、染发烫发、脱毛、美乳、除臭、祛斑、防晒八大类特殊化妆品则要同时具备卫生许可证和卫生部的特殊批件。为确认美容院出示的许可证、批件是否真实,消费者可将其批号在颁发证件的部门网站或者通过打电话进行查证。
天热豆制品要慎吃
豆制品执法抽查结果显示,近年来盒装内酯豆腐类非即食包装的豆制品合格率较高,尤其在冬季的抽查有100分百合格率,但夏季合格率有所下降。
尤其散装豆制品的市场抽查合格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从每年的统计结果来看,散装豆制品的不合格率有随着气温上升而上升的规律。到夏季,农贸市场上的散装豆制品大多数不合格,不合格的项目主要是以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和致病菌为代表的微生物指标超标。说明进入夏季时,散装豆制品从生产到流通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
选购豆制品尽可能买有低温储藏流通条件的产品,如超市冷风柜中有包装的知名品牌豆制品,发现豆制品粘滑、有异味时切勿购买;其次,在熟制前一定要清洗,最好用流水将豆腐干等豆制品表面细菌清除;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一定要烧熟煮透,散装豆制品切不可生吃,也不要用非即食包装的盒装内酯豆腐来做凉拌豆腐之类的菜肴。
食药监局抽检白酒酒精度问题最多
国家食药监局近日公布了2014年白酒专项监督抽检结果。专项抽检共抽检样品3000批次,涉及全国30个省份的1147家生产企业,检出不合格样品278批次,抽检不合格率9.26%。国家食药监局表示,今年将加大对白酒专项监督抽检和不合格产品的处置力度,严厉查处违法行为,确保白酒质量安全。
专家说法
此次抽检中,共有132批次白酒酒精度不合格。专家解释说,酒精度是指在20℃时,100毫升白酒中含有乙醇(酒精)的毫升数,即体积(容量)的百分数。酒精度含量不达标会影响白酒的品质。本次抽检有132批次白酒酒精度不合格,原因可能是生产企业检验能力不足,造成检验结果偏差,或是包装不严密造成酒精挥发,导致酒精度降低以致不合格,也有可能是为降低成本,用低度酒冒充高度酒。
本次抽查统计,有18批次白酒固形物不合格。专家分析原因可能是企业生产白酒所用的水质差,生产处理技术不到位或添加增香物质等。氰化物是白酒中一项重要的安全指标,本次抽检共26批次氰化物不合格。白酒中氰化物超标可能是生产者直接使用不符合规定的原料加工或用木薯为原料的酒精勾调制成成品白酒上市出售,也可能是生产工艺去除氰化物不彻底造成。根据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白酒产品标准规定,白酒中不允许添加甜味剂。甜蜜素、糖精钠和安赛蜜是人工生产的甜味剂。此次抽检有177项次共108批次白酒甜味剂不合格,造成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生产企业为降低成本,同时增加产品的口感,在产品中添加甜蜜素、糖精钠、安赛蜜等甜味剂来调节口感,也可能是由于其他原辅料使用不当带入。
免洗洗手液可以带上飞机吗
不能。
免洗洗手液中一般含有60%以上的酒精,属于易燃易爆危险物品,不能带上飞机。同时,异丙醇、双氧水、84消毒液、消毒泡腾片等消毒产品,也属于航空运输的危险品,旅客不能随身携带。
水产品的消费误区
目前我国消费者在水产品消费上存在“唯贵”的误区,并不一定是越贵的水产品就越有营养。
日啖鱼肉一两为宜
节目指出,四大家鱼(清、草、鲢、鳙)富含蛋白质等营养元素,1斤大黄鱼蛋白质含量约等于1.3斤鸡蛋的蛋白含量。但专家表示,水产品不可以过分食用。每人每天最好食用50克鱼肉,即一两的鱼肉摄入量最合适。如果使用过多,可能会出现贫血等问题。我国权威研究机构曾经对某地区居民的饮食习惯进行调查,发现居民基本只食用鱼和水产品,很少吃牛羊肉,最后竟然发生群体性缺铁性贫血。专家指出,产生该问题的原因是水产品铁元素含量过低。
水发货非越靓越好
节目指出,水发货绝对不是越靓越好。消费者可以通过“一闻二看三摸”方式鉴别。比如用甲醛泡过的鱿鱼,一般会有医院福尔马林的味道,外表白白的,品相太好,摸起来肉会发紧,很结实。
节目同时指出,不少消费者都认为野生的一定比养殖的好,因为养殖的水产品可能用某些违禁药物,这其实是一个误区。我国水产品高标准养殖央视专家指出,我国已经专门设定了一批关于水产品养殖的标准,明确列出禁用药物,对于准用的药物也明确规定了计量使用标准。此外,还规定使用药物喂养的水产品必须经过禁药期才能上市。近期公布的《中国的食品质量安全状况》白皮书显示,从今年上半年全国检测结果来看。我国水产品产地药品残留抽检合格率为95%%以上,这表明我国水产品生产环节安全状况良好。据统计,我国目前每年养殖加工5000万吨水产品,养殖和野生的比例分别为67%%和33%%,即其中几乎三分之二都是养殖途径生产。
黑加仑味碳酸饮料问题多
22日,国家质检总局对外公布了今年第2批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京产食品中,两种碳酸饮料和一种冷冻饮品为不合格产品。
本次监督抽查包括食品、日用消费品、建筑和装饰装修材料、工业生产资料、农业生产资料等30类产品。食品中包括啤酒、豆制品、碳酸饮料、果蔬汁饮料、婴幼儿米粉、冷冻饮品和膨化食品7类。
被抽查的食品中,“最安全”的是啤酒类产品,大中型企业产品合格率为100%,小型企业产品合格率为94.9%。不合格率最高的为冷冻饮品,在抽查的224家企业生产的318种冷冻饮品中,有52种产品不合格,主要质量问题为微生物指标超标以及产品超范围或超量使用糖精钠、甜蜜素、安赛蜜等甜味剂。被抽查的豆制品中近一成为不合格产品,主要是因为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超标,重庆市南岸区亚松森食品厂生产的川妹子卤香豆干菌落总数超过标准限量近70倍。
被抽查的京产食品中,北京鑫大洋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纯冰糖味棒冰大肠菌群超标,北京通达饮料厂生产的“同裕”黑加仑味碳酸饮料酵母超标,北京市身宝饮料厂生产的黑加仑味碳酸饮料菌落总数超标。
如何选购婴儿米粉
选择有质量保证的产品: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婴幼儿米粉产品质量显示,合格率为58.3%,质量安全问题包括部分产品微生物指标超标;部分产品不按照规定添加营养强化剂,甚至干脆不添加营养强化剂。因此大家在选购的时候一定要留意其质量。
选购时需仔细查看产品标识。看一看正常的商品应该有的标识是否齐全,婴儿产品特有的标志以及说明是否印在包装。
阅读产品的营养成分:看营养成分表中标明的营养成分是否齐全,含量是否合理。营养成分表中一般要标明热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基本营养成分,维生素类如维生素A、维生素D、部分B族维生素,微量元素如钙、铁、锌、磷,其他被添加的营养物质也要标明。
看产品的色泽和气味:质量好的米粉应是大米的白色,均匀一致。有米粉的香味,无其他气味,如香精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