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烧推拿退烧图解法 阴虚发烧推拿法
宝宝发烧推拿退烧图解法 阴虚发烧推拿法
主证:午后,夜间潮热,手足心热,两颧发红,口干唇燥,烦躁啼闹,夜卧不宁,盗汗,或大便干结,小便黄少,唇舌嫩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指纹淡紫。
治法:滋阴清热。
推拿方法:补肾水,脾土,揉肾顶,内劳,小天心,清胃经,心火,天河水,小肠,退六腑,水底捞明月,打马过天河,分手阴(重)阳(轻),揉涌泉。
推拿功效:补肾水,脾土,清胃经,揉内劳,肾顶,打马过天河以滋阴补液;清天河水,退六腑,水底捞明月以清虚热,降虚火;清小肠,揉涌泉以引热下行,引火归元;清心经,揉小天心,分手阴阳以清心安神。
孩子发烧时的推拿手法
当孩子发烧同时出现手脚冰冷、腹痛、腹泻、四肢无力等虚寒症状时,就需要加上推三关了。三关位置在孩子前臂桡侧,自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操作时,父母用大拇指或食指、中指指腹从腕推向肘,称推三关。推三关能补气行气,温阳散寒,发汗解表。当然,推三关是有使用限制的,比如对非虚寒病症就要慎用或禁用。发烧手脚也热的就不要做推三关了。
除此之外,退烧推拿还需要及时,发热初期就做效果更好。还需注意的是,退烧不是一蹴而就的,做了小儿推拿,热势降下来了,过一段时间又会高热,小儿推拿需要反复操作,这样热势才会逐渐褪去,最终彻底退烧。因此,退烧最主要的是将体温控制在38.5℃以内,逐渐退烧,比一下子退热对孩子的免疫系统发育更有利。
对于不同年龄的孩子,退热推拿的次数也有不同。一般说来,两岁及以下的孩子推300下。年龄越大,操作次数越多。
小儿惊吓发烧推拿手法 宝宝惊吓发烧推拿方解
推三关,分阴阳,清天河水,捞名月,清肺经,清心经,清热除烦;掐总筋,推二扇门,运斗肘,飞经走气,镇惊熄风;运五经,调补气血,内灌脏腑,外通肌腠,以达清热镇惊除烦之功。
宝宝咳嗽发烧推拿手法
小儿推拿对于肺系疾病,对于小孩咳嗽、痰多或者是有咳喘,发热,小孩推拿具有一定的疗效,一般小儿推拿它是需要选穴位,还有经络的,力度也是需要适当的,一般小儿推拿还是建议去医院,由医生根据小孩的一些症状决定具体的穴位和经络进行推拿,家长不要自己给小孩子做推拿治疗,因为小孩子他的身体是比较娇嫩,如果力度没有控制好,有可能对小孩会有一定的损伤,家长要做推拿还是及时去医院。
小儿发烧推拿手法图解
位置 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手法 推法——以拇指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 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称推攒竹,又称开天门。推50~100次。 功用 醒脑、镇惊、安神。 要领 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为每分钟200~300次。
位置 自眉头沿眉心向眉梢成一横线。 手法 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 两拇指自眉心向眉梢做分推,称推坎宫。推50~100次。 功用 疏散解表、提精神。 要领 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每分钟200~300次,
位置 眉梢与眼角延长线相交处,眉后按之凹陷处。 手法 以拇指或中指指端在一定穴位上,由此往彼做弧形或环形运转推动,称运法。此法以顺时针运为补,逆时针运为泻。 操作 用中指指端运,称运太阳。运50~100次。 功用 开窍、醒神。 要领 运法宜轻不宜重,宜缓不宜急,要在体表旋绕摩擦推动,不带动深层的肌肉组织。频率为每分钟80~120次为宜,运时向耳廓方向稍用点力。
推拿对宝宝发烧有效果吗 暑热发烧推拿法
主证:以长期发烧不退,口渴多饮,多尿,少汗或无汗为特征,热势一般不甚,亦有壮热者,多数午后,夜间较甚,早晨较低,烦躁不安,或倦怠嗜睡,食欲不佳,或有便溏,唇干,舌红,苔白或黄,指纹紫。
治法:清暑泄热,益气养阴。
推拿方法:清肺经,胃经,心火,天河水,退六腑,水底捞明月,推三关,补脾土,肾水,揉小天心,分手阴(重)阳(轻),揉二扇门,上推天门,大椎,掐少商。
加减:气虚较甚,倦怠,嗜睡,便泄明显者,重补脾土,推三关,加揉百会;津伤,渴饮甚者,重补肾水,清胃经,加打马过天河。
推拿功效:清肺金,掐少商,清胃经用以清泄肺胃邪热;清天河水,退六腑,水底捞明月,揉二扇门,上推天门,大椎用以清解暑热,开腠散邪;推三关,补脾土,肾水用以益气养阴;加百会益气升阳举陷,加打马过天河养阴生津;清心火,揉小天心,分手阴阳清心安神。
小儿发烧推拿多久退烧 内伤发烧推拿手法
主证:壮热,口干多饮,喜冷,烦躁不安,啼闹不眠,面红唇赤,便秘溲黄,舌红苔黄而干,脉洪大,指纹紫滞。
治疗原则:清气泻热,养阴安神。
推拿处方:清心火,肝木,板门,天河水,大肠,退六腑,揉内劳,打马过天河,揉小天心,清天柱骨,揉涌泉。
推拿原理:清心火,肝木,退六腑用以清泄肺脏积热;清天河水,清天柱骨,用以清泄气分炽热;打马过天河,清板门,用以养阴生津;清大肠,揉涌泉,用以引热下行,釜底抽薪;揉小天心,分手阴阳,用以宁心安神。
主证:暮夜发热,或热甚,手足心热,夜卧不安你,啼闹不眠,兼见腹胀拒按,少食或不食,嗳腐吞酸,或有呕泻酸臭,食物残渣,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数,指纹紫滞。
治疗原则:消积导滞,清泄积热。
推拿处方:清板门,大肠,小肠,天河水,水底捞明月,退六腑,补脾土, 推四横纹,运内八卦,揉小天心,分手阴阳,下推七节,揉天枢,拿足三里。
推拿原理:清板门,补脾土, 揉天枢,拿足三里,用以健脾胃,促运化,推四横纹,运内八卦,用以疏气机,调升降,消积滞;清天河水,水底捞明月,退六腑,用以清泄积热;清小肠,大肠,下推七节,用以导致通腑,利尿泻热;揉小天心,分手阴阳,用以宁心安神。
主证:午后,夜间潮热,手足心热,两颧发红,口干唇燥,烦躁啼闹,脉细数,指纹淡紫。
治疗原则:滋阴清热。
推拿处方:补肾水,脾土,揉肾顶,内劳,小天心,清胃经,心火,天河水,小肠,退六腑,水底捞明月,打马过天河,分手阴阳,揉涌泉
推拿原理:补肾水,脾土,清胃经,揉内劳,肾顶,打马过天河滋阴补液;清天河水,退六腑,水底捞明月以清虚热,降虚火;清小肠,揉涌泉以引热下行,引火归元;清心经,揉小天心,分手阴阳以清心安神。
小儿发烧推拿多久退烧 小儿发烧推拿常用手法
位置:两眉中间至前发际呈一直线。
手法:推法,以拇指指肚,在穴位做直线推动。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推50-100次。
位置:自眉头沿眉心向眉梢呈一直线。
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肚,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两拇指自眉心向眉梢做分推,推50-100次。
位置:眉梢与眼角延长线相交处,眉后按之凹陷处。
手法:运法。以拇指或中指指端在一定穴位,由此往彼做弧形或环形运转推动。用中指指端运,称运太阳。运50-100次。
推拿要领:运法宜轻不宜重,宜缓不宜急,要在体表旋绕摩擦推动,不带动深层肌肉组织,频率一般每分钟80-120次,运时向耳廓方向稍用力。
位置:耳后入发际高骨下凹陷中。
手法:揉法,以手指指肚,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揉动。揉30-50次。
推拿要领:操作时用力应轻柔而均匀,手指不要离开接触的皮肤,应使该处的皮下组织随手指的揉动而滑动,不要在皮肤上摩擦,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
位置: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上至肘横纹上呈一条直线。
手法:推法,以食指,中指指肚,在穴位上直线推动;推300-500次。
推拿要领:用力宜均匀柔和,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推的方向一定是从腕到肘,不可反向操作。
小孩流鼻涕中西推拿治疗方法
退烧推拿方法
大多数发烧运用物理降温以及推拿方法就可以解决问题,家长省去了跑医院排队的煎熬,也免去了宝宝扎针的痛苦,还可以避免交叉感染的危险。家长要注意的是,对于上述第3种原因导致的发热,推拿仅做为辅助手段使用。下面我们来看看如何操作才能为宝宝退烧吧。
推坎宫100次位置
自眉头沿眉心向眉梢成一横线。手法 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操作 两拇指自眉心向眉梢做分推,称推坎宫。推50~100次。功用 疏散解表、提精神。要领 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每分钟200~300次,
运太阳100次
位置 眉梢与眼角延长线相交处,眉后按之凹陷处。手法 以拇指或中指指端在一定穴位上,由此往彼做弧形或环形运转推动,称运法。此法以顺时针运为补,逆时针运为泻。操作 用中指指端运,称运太阳。运50~100次。功用 开窍、醒神。要领 运法宜轻不宜重,宜缓不宜急,要在体表旋绕摩擦推动,不带动深层的肌肉组织。频率为每分钟80~120次为宜,运时向耳廓方向稍用点力。
综上所述,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关于中药推拿帮助小孩退烧的方法,希望大家在认真阅读小编的介绍之后,对于中药推拿有所了解,小编提醒您在平时的时候如果孩子出现发烧的情况,一定要多注意孩子的饮食,饮食上选择多吃些温热性的食物,不要吃一些生冷寒凉的食物。
小儿内热发烧推拿手法 阴虚内热发烧推拿方解
揉二马,补肾经,补肺经能滋肾养肺,壮水制火;清天河水,运内劳宫可调和阴阳,清虚热;补脾经,按揉足三里以和胃健脾,增进食欲;揉涌泉可引热下行。
加减:自汗盗汗者加揉肾顶;烦躁不安者,加清肝经,清心经。
推拿对宝宝发烧有效果吗 食积发烧推拿法
主证:暮夜发烧,或烧甚,手足心热,夜卧不安,啼闹不眠,兼见腹胀,少食或不食,嗳腐吞酸,或有呕泻酸臭,食物残渣,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数,指纹紫滞。
治法:消极导滞,清泄积热。
推拿方法:清板门,大肠,小肠,天河水,退六腑,水底捞明月,补脾土,推四横纹,运内八卦,揉小天心,分手阴(重)阳(轻),下推七节,揉天枢,拿足三里。
推拿功效:清板门,补脾土,揉天枢,拿足三里,用以健脾胃,促运化,消积滞;推四横纹,运内八卦,用以疏气机,调升降,消积滞;清天河水,水底捞明月,退六腑,用以清泄积热;清小肠,大肠,下推七节,用以导致通腑,利尿泄热;揉小天心,分手阴阳,用以宁心安神。
手足口病推拿管用吗 手足口病发烧推拿退烧图解
功效:清热解表、发汗、退烧。
适宜对象:适宜100天—6岁儿童。
操作:顺时针旋揉被操作者左手手背腕横纹中点处。
功效:解表散寒兼有温中散寒的作用。
操作:沿前臂前侧,由腕横纹直推至肘部(单向推不来回)。
功效:能培补肺气,发汗解表。
操作:顺时针旋揉被操作者左手,掌背中央中指和无名指掌骨中间。
功效:温中散寒,发汗解表,将气血往内调配。
操作:操作者用一只手握住被操作者手掌,将掌心向上,拿住内劳宫穴后,再用另一只手食指和中指并拢,由腕横纹直推至肘横纹。
功效:清热解表。
宝宝发烧推拿退烧图解法 气分热炽发烧推拿法
主证:壮热,口干多饮,喜冷,烦躁不安,啼闹不眠,面红唇赤,便秘溲黄,舌红苔黄而干,脉洪大,指纹紫滞。
治法:清气泻热,养阴安神。
推拿方法:清心火,肝木,板门,天河水,大肠,退六腑,揉内劳,水底捞明月,打马过天河,揉小天心,分手阴(重)阳(轻),清天柱骨,揉涌泉。
推拿功效:清心火,肝木,退六腑用以清泄脏腑积热;清天河水,水底捞明月,清天柱骨,用以清泄气分炽热;揉内劳, 打马过天河,清板门,用以养阴生津;清大肠,揉涌泉,用以引热下行,釜底抽薪;揉小天心,分手阴阳,用以宁心安神。
小儿内热发烧怎么推拿
家长注意到孩子发热,除了观察发热程度,还要了解孩子是否有其他不舒服的表现,以便帮助了解小儿发热的原因,并根据发热的原因选择正确的调养方法,一般把发烧分成外感发烧,内热发烧两类,其中内热发烧又包括肺胃实热,阴虚发热等类型,因此推拿时应分型选择推拿手法:
肺胃湿热型发烧推拿手法
主证:高热,面赤,烦躁,气喘,不思饮食,渴而欲饮,便秘,溲黄,舌红苔燥,脉数实,指纹深紫。
治则:清泻里热,理气消滞。
推拿处方:清肺经,清胃经,清大肠,揉板门,运内八卦,水底捞明月,清天河水,退六腑,揉天枢,摩腹。
推拿方解:清肺经,清胃经能清肺胃二经实热;清大肠,揉天枢,摩腹以疏调肠腑结滞,通便泄热;清天河水,退六腑,水底捞明月以清热除烦;揉板门,运内八卦以理气消食。
阴虚内热型发烧推拿手法
主证:午后潮热, 手足心热,盗汗或自汗,形体瘦削,心烦少寐,舌红苔薄,脉细数,指纹淡紫。
治则:滋阴清热。
推拿处方:揉二马,补肾经,补脾经,清天河水,运内劳宫,按揉足三里。
推拿方解:揉二马,补肾经,补肺经能滋肾养肺,壮水制火;清天河水,运内劳宫可调和阴阳,清虚热;补脾经,按揉足三里以和胃健脾,增进食欲;揉涌泉可引热下行。
加减:自汗盗汗者加揉肾顶;烦躁不安者,加清肝经,清心经。
宝宝发烧了怎么办 冰枕冰敷降温
用冰袋给宝宝降温有助于宝宝局部散热退烧,但一定要注意,冰袋外面最好裹一层布,以免冻伤宝宝皮肤。
相关阅读:小儿推拿退烧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