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烧怎么按摩 按揉列缺穴
宝宝发烧怎么按摩 按揉列缺穴
列缺穴定位:前臂部,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处。
操作方法:用拇指按揉宝宝手腕两侧的列缺穴各2分钟。
按摩哪里可以治疗哮喘
点按天突
此穴位于胸骨切迹上方正中凹陷处。用食指或中指指腹慢慢地点按天突穴1~2分钟。按摩此穴能宣肺化痰、利咽开音,治疗咳嗽、支气管哮喘、咽喉炎、扁桃体炎等。
按揉列缺
两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尖按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当食指尖处即为此穴。用食指按揉两侧列缺穴各1~2分钟。按摩此穴能宣肺祛风、疏经通络,治疗咳嗽气喘、头痛、咽痛等症。
按揉膻中
此穴位于胸骨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隙,两乳头之间的中点处。用食指或中指的指腹按揉膻中穴3~5分钟。按摩此穴能调气降逆、清肺化痰、宽胸利膈,治疗咳嗽、支气管哮喘、胸痛、胸闷、肋间神经痛等症。
按揉鱼际
此穴在第1掌骨中点之桡侧,赤白肉际处(即手背与手掌皮肤相交接处)。用拇指指腹先后按揉两侧鱼际穴各1~2分钟。按摩此穴能散风化痰、清肺利咽,治疗咳嗽、气喘、头痛、咽喉肿痛等症。
中医按摩四个穴位解决后背疼痛
1、按揉委中穴
位置:位于人体的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按摩方法:1)用两手拇指端按压两侧委中穴,力度以稍感酸痛为宜,一压一松为1次,做50次;2)两手握空拳,用拳背有节奏地叩击委中穴,做50次。
2、按揉肩井穴
位置:位于肩上,前直乳中,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即乳头正上方与肩线交接处。
按摩方法:用两手拇指指腹分别揉按对侧肩井穴,有酸胀感为宜,按摩50次。
3、 按揉肩贞穴
位置:在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l寸。
按摩方法:两手拇指指腹分别按揉对侧肩贞穴,有酸胀感为宜,按摩50次。
4、按揉列缺穴
位置: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按摩方法:用两手拇指指腹分别按揉对侧列缺穴,有酸胀感为宜,按摩50次。
按摩列缺的作用有哪些
列缺是肺经的络穴,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任脉,此腧穴于三经交会处,因此不仅对于肺经,还对大肠经和任脉的经气都具有调节作用,通过按摩列缺,可以疏通颈项部经络气血,迅速缓解突发性疼痛。
通过按揉列缺可以起到疏卫解表,宣肺理气,止咳平喘,清热散风,通络止痛之功,主治头痛,偏头痛,颈椎病,落枕等脖子以上的病症,以及咳嗽,气喘,咽喉肿痛,手腕疼痛无力,感冒,面神经麻痹等症。
再者,列缺与任脉连接,任脉本身就是“阴脉之海”,可以补肺肾之阴虚,因此,列缺也沿袭了任脉的作用,对于肾阴不足引起的糖尿病,耳鸣,眼睛干涩等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列缺穴在上午9点到11点之间按摩最好,此时是手太阴肺经的经气最旺盛的时候,可以每天按摩1次,每次按3-5分钟。
身体虚弱的表现
防止失眠的神门穴
神门穴位于手腕内侧(掌心一侧),小指延伸至手腕关节与手掌相连的一侧,是针灸经常取用的穴位之一。对于心慌心悸以及失眠都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因此,只要想起来,我们都可以用手指按揉此穴,力量不需要太大,也不必追求酸胀感。
补肺益肾的列缺穴
两手虎口交叉相握,这时左手食指是在右腕的背部,而食指尖下就是列缺穴。此穴位于三经交会处,因此不仅对于肺经,还对大肠经和任脉的经气都具有调节作用。
很多时候,我们会因为偶感风寒而引起难以名状的头痛,这时就可以通过按揉列缺穴来疏卫解表,还可以结合热毛巾敷额头的方式一起进行。
列缺穴补肺益肾的功效还来源于其与任脉连接,任脉本身就是“阳脉之海”,可以补肺肾之阴虚。
因此,列缺穴也沿袭了任脉的作用,对于肾阴不足引起的糖尿病、耳鸣、眼睛干涩等症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背部酸疼疚什么穴位
1、背部酸疼疚什么穴位
1.1、按揉委中穴
按摩方法:
1.1.1、用两手拇指端按压两侧委中穴,力度以稍感酸痛为宜,一压一松为1次,做50次。
1.1.2、两手握空拳,用拳背有节奏地叩击委中穴,做50次。
1.2、按揉肩井穴
位置:位于肩上,前直乳中,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即乳头正上方与肩线交接处。
按摩方法:用两手拇指指腹分别揉按对侧肩井穴,有酸胀感为宜,按摩50次。
1.3、按揉列缺穴
位置: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按摩方法:用两手拇指指腹分别按揉对侧列缺穴,有酸胀感为宜,按摩50次。
5种按摩退烧法
1、清肺经肺经
定位:无名指指腹。
操作方法:用拇指和食指夹住宝宝的无名指尖,从食尖向下推至指根50次,以清肺经。
2、推天河水
天河水定位: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肘横纹呈一直线。
操作方法:后用拇指蘸取少量冰水,推天河水50次。天河水即从宝宝手腕横纹至肘部横纹处。
3、按合谷穴
合谷穴定位:位于第一、二掌骨之间,也就是俗称的“虎口”。
操作方法:用拇指点按宝宝左手合谷穴50次,然后换右手。
4、按大鱼际
大鱼际定位:手掌正面拇指根部,下至掌跟,伸开手掌时明显突起的部位。
操作方法:用拇指指甲垂直按在大鱼际穴,一紧一松地按压2分钟左右。
5、按揉列缺穴
列缺穴定位:前臂部,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处。
操作方法:用拇指按揉宝宝手腕两侧的列缺穴各2分钟。
颈椎背疼如何按摩
随着办公室自动化的进展,很多疾病由此悄悄地侵袭我们的身体。最典型的就是长期伏案工作或者经常驾车的人,长期保持一个姿势不动,颈背部容易出现疲劳不适症状。 这主要是因为颈背部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导致肌肉组织紧张,血液流通不畅,再加上不注意保暖,特别是冬季易受到风寒邪气侵袭,从而使颈背部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按摩以下几个穴位对颈背部疼痛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1.按揉委中穴
位置:位于人体的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按摩方法:1)用两手拇指端按压两侧委中穴,力度以稍感酸痛为宜,一压一松为1次,做50次;2)两手握空拳,用拳背有节奏地叩击委中穴,做50次。
2.按揉肩井穴
位置:位于肩上,前直乳中,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即乳头正上方与肩线交接处。
按摩方法:用两手拇指指腹分别揉按对侧肩井穴,有酸胀感为宜,按摩50次。
3. 按揉肩贞穴
位置:在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l寸。
按摩方法:两手拇指指腹分别按揉对侧肩贞穴,有酸胀感为宜,按摩50次。
4.按揉列缺穴
位置: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按摩方法:用两手拇指指腹分别按揉对侧列缺穴,有酸胀感为宜,按摩50次。
哮喘按摩哪里最有效 四穴搭配按摩治疗哮喘
天突穴:将食指,中指并拢,用指端环形按揉天突穴50次,力度轻柔,速度适中
列缺穴:用拇指指腹按揉列缺3-5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内关穴:用拇指指腹按揉内关穴3-5分钟,以局部皮肤潮红,发热为度。
曲池穴:用拇指指腹按揉曲池穴3-5分钟,以局部有酸痛感为度。
按摩解析:天突理气化痰,清咽开音,列缺止咳平喘,通经活络;曲池清热合营,降逆活络;内管宁心安神,理气镇痛,四穴搭配,可增强止咳平喘,补气理气之功,缓解哮喘及其引起的胸闷等病症。
老人养生常按3大穴位
补肺益肾的列缺穴
两手虎***叉相握,这时左手食指是在右腕的背部,而食指尖下就是列缺穴。此穴位于三经交会处,因此不仅对于肺经,还对大肠经和任脉的经气都具有调节作用。
很多时候,我们会因为偶感风寒而引起难以名状的头痛,这时就可以通过按揉列缺穴来疏卫解表,还可以结合热毛巾敷额头的方式一起进行。
列缺穴补肺益肾的功效还来源于其与任脉连接,任脉本身就是"阳脉之海",可以补肺肾之阴虚。因此,列缺穴也沿袭了任脉的作用,对于肾阴不足引起的糖尿病、耳鸣、眼睛干涩等症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散热去痛的尺泽穴
手心朝上,尺泽穴位于肘内侧横纹上偏外侧一个拇指宽的凹陷处。这个穴位的主要作用是泻热。
因此对于肺经热引起的咳嗽气喘、胸部胀痛等病症是有效的。
此外,因为尺泽穴接近肱二头肌的肌腱,而肱二头肌作用是屈肘,因此此穴也能够缓解和治疗肘关节的痉挛。
保健心脏的内关穴
伸开手臂,掌心向上。然后握拳并抬起手腕,可以看到手臂中间有两条筋,心包经上的内关穴就在离手腕第一横纹上两寸的两条筋之间。内关穴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等作用,因此经常成为中医医治心脏系统疾病以及胃肠不适等病症的首选大穴。
因为内关穴十分好找,所以可以作为日常按揉的穴位,无论是走路还是闭目养神,都可以操作,对于调节心律失常有良好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按揉此穴不必太大力气,稍微有酸胀感即可。
低烧能喝藿香正气水吗 推荐:六种退烧的好方法
若家有冷气,维持房间温度于25—27℃之间。可将发烧患者置于冷气房中或以电扇绕转着吹,使体温慢慢地下降,如此幼儿也会感觉舒适些。但如果其四肢冰凉又猛打寒颤,则表示需要温热,所以要外加毛毯覆盖。
将发烧患者身上衣物解开,用温水(37℃)毛巾全身上下搓揉,如此可使发烧患者皮肤的血管扩张将体气散出,另外水气由体表蒸发时,也会吸收体热。
冰敷有助于散热,但对较小的幼儿并不建议,因幼儿不易转动身体,冰枕易造成局部过冷或致体温过低。建议使用退热贴,其胶状物质中的水份汽化时可以将热量带走,不会出现过分冷却的情况。
如果是发低烧,首先要多喝水,喝白开水最好,以助发汗,并防脱水。水有调节温度的功能,可使体温下降及补充宝宝体内的失水。
(1)清肺经
肺经定位:无名指指腹。
操作方法:用拇指和食指夹住宝宝的无名指尖,从食尖向下推至指根50次,以清肺经。
(2)推天河水
天河水定位: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肘横纹呈一直线。
操作方法:后用拇指蘸取少量冰水,推天河水50次。天河水即从宝宝手腕横纹至肘部横纹处。
(3)按合谷穴
合谷穴定位:位于第一、二掌骨之间,也就是俗称的“虎口”。
操作方法:用拇指点按宝宝左手合谷穴50次,然后换右手。
(4)按大鱼际
大鱼际定位:手掌正面拇指根部,下至掌跟,伸开手掌时明显突起的部位。
操作方法:用拇指指甲垂直按在大鱼际穴,一紧一松地按压2分钟左右。
(5)按揉列缺穴
列缺穴定位:前臂部,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处。
操作方法:用拇指按揉宝宝手腕两侧的列缺穴各2分钟。
当发烧患者的中心温度(肛温或耳温)超过38.5℃时,可以适度的使用退烧药水或栓剂。吃退烧药的时候,严格按照规定剂量来服用,不要多种退烧药同时吃,服药间隔时间要达到4小时以上。
备注
如果采取多种退烧方法后,仍然持续高烧不退,要及时带患者去医院就诊,防止有其他并发症。如体温超过40℃(小儿超过39℃)则可能引起头晕、惊厥、休克,甚至严重后遗症,故应及时就医。如出现抽搐等症状应遵照医嘱服用镇静药(特别是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