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体位引流的目的

体位引流的目的

体位引流的目的是按病灶的部位,采用适当体位,使支气管内痰液流入气管而易咳出。本操作可用于分泌物或细胞滞留引起的大块性肺不张,结构异常而引起分泌物聚集,长期无法排除(如支气管扩张,囊性肺纤维化或肺脓肿);由于用力呼气受限(如COPD,肺纤维化)而无力排出分泌物的患者急性感染时;或咳嗽无力(如老年或恶病质患者,神经肌肉疾病,术后或创伤性疼痛,或气管切开术患者).

体位引流前需要进行相关评估,如1.了解个案呼吸系统疾病史、2.评估个案呼吸型态、速率,并听诊其肺部以确立分泌物积聚的部位、3.评估个案或家属执行此活动之能力、意愿及认知。

术中操作所需的用品包括:枕头数个、听诊器一副、弯盆一个或卫生纸数张。具体步骤如下:

1.向个案及家属解释操作过程、方法和目的。

2.洗手。

3.听诊肺部→确定分泌物积聚部位

4.协助个案采取适当姿势并以枕头适当支托,使分泌物积聚部位在最高处。

5.将弯盆或卫生纸置于个案下颔处,以收集排出之分泌物。

6.维持上述姿势至少5分钟→必要时予拍痰或震颤数次。

7.鼓励意识清醒个案作深呼吸咳嗽。

8.协助清除流出之分泌物。

9.若尚有其它部位积聚痰液时,重复步骤4~8→必要时予口腔护理或抽痰

10.协助个案躺卧休息。

11.洗手。

12.记录个案分泌物积聚的肺叶、呼吸音之变化、呼吸型态和分泌物性状,以及操作过程中个案反应与家属执行程度。

体位引流不得用于无法耐受所需的体位;无力排除分泌物(在这种情况下,体位引流将导致低氧血症);抗凝治疗;胸廓或脊柱骨折;近期大咯血和严重骨质疏松。

本操作应当和其它治疗方法合并使用,如喷雾、深呼吸咳嗽、拍痰、震颤或抽痰。此外,体位引流宜在用餐前至少一小时执行,执行后个案能有30分钟卧床休息。

宝宝呛奶怎么办 体位引流

如果婴儿呛奶程度较轻(宝宝有咳嗽,但是没有面色发紫的表现),将宝宝脸侧向一边,用空掌心拍宝宝的后背。如果宝宝呛奶的程度较重(有面色发紫的表现),应让其俯卧在大人腿上,上身前倾45-60度,并用力拍打背部四五次,利于气管内的奶引流出来。

支气管扩张症治疗

支气管扩张的治疗:主要是防治呼吸道的反复感染,其关键在于呼吸道保持引流通畅和有效的抗菌药物的治疗。

一、保持呼吸道通畅:通过祛痰剂稀释脓痰,再经体位引流清除痰液,以减少继发感染和减轻全身中毒症状。

(一)祛痰剂:可服氯化铵,溴已新。亦可用溴已新8mg溶液雾化吸入,或生理盐水超声雾化吸入使痰液变稀,必要时可加用支气管舒张剂喷雾吸入,以缓解支气管痉挛,再作体位引流,以提高其疗效。

(二)体位引流根据病变部位采取不同体位引流,每日2-4次,每次15-30min。体位引流时,间歇作深呼吸后用力咳, 同时用手轻拍患部,可提高引流效果。

二、控制感染:支气管扩张急性感染时,常选用阿莫西林0.5g,每日4次,环丙沙星0.5g,一日2次;或口服头孢类抗生素。一、二代头孢菌素加丁胺卡那霉素静脉滴注。另全身用药配合局部给药,可提高抗菌效果。可用青霉素10-20万u或庆大霉素4万u,于体位引流后雾化吸入,每日2-3次。

三、手术治疗:以局部性病变反复大咯血,经药物治疗不易控制,年龄40岁以下,全身情况良好,可根据病变范围作肺段或肺叶切除术。

四、咯血的处理。

支气管扩张如何保养

一、保持呼吸道通畅

通过祛痰剂稀释脓痰,再经体位引流清除痰液,以减少继发感染和减轻全身中毒症状。

(一)祛痰剂可服氯化铵0.3-0.6g,溴已新8-16mg。亦可用溴已新8mg溶液雾化吸入,或生理盐水超声雾化吸入使痰液变稀,必要时可加用支气管舒张剂喷雾吸入,以缓解支气管痉挛,再作体位引流,以提高其疗效。

(二)体位引流 体位引流的作用有时较抗生素治疗尤为重要,使病肺处于高位,其引流支气管开口向下可使痰液顺体位引流至气管而咳出。根据病变部位采取不同体位引流,每日2-4次,每次15-30min。体位引流时,间歇作深呼吸后用力咳,同时用手轻拍患部,可提高引流效果。在引流痰量较多的病例,应注意将痰液逐渐咳出,以防发生痰量过多涌出发生窒息,亦应注意避免过分增加患者呼吸和循环生理负担而发生意外。

二、控制感染支气管扩张急性感染时,常选用阿莫西林(amoxicillin)0.5g,每日4次,环丙沙星0.5g,一日2次;或口服头孢类抗生素。或用青霉素80万u和庆大霉素8万u肌肉注射,一日2次;严重感染时可用氨苄青霉素4-6g,或一、二代头孢菌素加丁胺卡那霉素静脉滴注。对平日无症状的轻症患者,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后,可服SMZ-TMP2片,每日2次,或红霉素、麦迪霉素0.3g,一日3-4次。另全身用药配合局部给药,可提高抗菌效果。可用青霉素10-20万u或庆大霉素4万u,于体位引流后雾化吸入,每日2-3次。有时可考虑环甲膜穿刺,注入抗生素及湿化液,加强抗菌和排痰作用。经纤支镜局部灌洗后,注入抗生素也有显著疗效。

三、手术治疗

反复呼吸道急性感染或(和)大咯血患者,其病变范围不超过二叶肺,尤以局部性病变反复大咯血,经药物治疗不易控制,年龄40岁以下,全身情况良好,可根据病变范围作肺段或肺叶切除术。若病变很少,且症状不明显,或病变较广泛累及两侧肺,又伴呼吸功能严重损害的患者,则不宜作手术治疗。四、咯血发生要及时到医院积极处理

支气管扩张大量咳痰怎么办

1 现在发病多在儿童期,到手术治疗时多已为青壮年,最常见的症状为慢性咳嗽、咳痰、咯血和反复肺部感染,低热、乏力、食欲减退、消瘦、贫血,咳痰与病变轻重、范围与支气管引流是否通畅有关,还有的病人在儿童可致生长发育及营养不良。病变波及胸膜的有胸膜炎及脓胸,那些病人会跟医生说胸痛。病变反复恶化,最终使全肺或部分肺毁损,能形成肺心病,甚至右心衰竭。

2 一些病人得了支气管扩张会出现痰多,医生会开些祛痰剂帮助病人把痰液排出去,但是很多人要是想自己买要吃又不知道该买什么样的祛痰剂,下面就来看看祛痰剂吧,主要的祛痰剂有痰液稀释药:氯化铵,黏痰溶解药:乙酰半胱氨酸我们一般叫痰易净,还有溴乙新。

3 有些人吃药的话也不会让症状得到缓解,如果病人是青年,可以使用体位引流进行排痰,向病人说明体位引流的目的及操作过程,消除顾虑,以取得病人的合作。依病变部位不同,采取相应的体位,使病变部位处于高处,引流支气管开口向下。同时辅以拍背,以借重力作用使痰液流出。每引流宜在饭前进行,防止饭后引流致呕吐。

注意事项:

引流过程中应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咯血、呼吸困难、头晕、发绀、出汗、疲劳等情况及时停止。引流完毕,擦净口周,漱口,并记录排出的痰量和性质,必要时送检。

体位引流要注意

不合宜人群:

(1) 年迈及一般情况极度虚弱、无法耐受所需的体位、无力排除分泌物(在这种情况下,体位引流将导致低氧血症)

(2) 抗凝治疗

(3) 胸廓或脊柱骨折、近期大咯血和严重骨质疏松。有上述症状者。

检查前禁忌:

(1) 引流应在饭前进行,一般在早晚进行,因饭后易致呕吐。

(2) 说服病人配合引流治疗,引流时鼓励病人适当咳嗽。

(3) 引流过程中注意观察病人,有无咯血、发绀、头晕、出汗、疲劳等情况,如有上述症状应随时终止体位引流。

(4) 引流体位不宜刻板执行,必须采用病人即能接受,又易于排痰的体位。

检查时要求:积极配合医生

支气管扩张能好吗

支气管扩张患者想要有好的治疗效果首先就要保证气道的通畅,每天应做体位排痰,痰液排出可减少感染机会,减轻咳嗽症状,下面看看要怎么控制这个病。

(1)控制感染:根据病情或参考痰菌药物敏感性试验选用抗菌药物急性感染发作或合并肺炎时,可选用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 丁胺卡那霉素、庆霉素等;严重感染者可用氨苄青霉素、先锋霉素,或联合氨基糖甙类药物。在慢性支气管感染期,可服复方新诺明 2片,每日2次,或羟氨苄青霉素0.25克,每日3~4次,或红霉素、麦迪霉素0.3克,每日3次。全身用药配合局部用药,可增强杀菌 效果,通常用庆大霉素4~8万单位,于体位引流后雾化吸入,每日3次。

(2)清除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可以减少继发感染及减轻全身中毒症状。常用的方法:①祛痰剂:可服氯化铵0.3~0.6克,或 必嗽平8~16毫克,每日3次;也可用胰脱氧核糖核酸酶5~10万单位,稀释后雾化吸入,每日2~3次。②体位引流:体位引流有时较 抗菌治疗重要。其方法是利用体位的变化,使肺中病灶处于高位,其引流支气管开口向下,由于重力的关系痰液易于顺体位流至气 管而被咳出,每日进行2~3次,每次20~30分钟。体位引流时,间断作深呼吸后用力咳痰,同时用手掌轻叩患部,可提高引流效果 。

体位引流的注意事项

(1)实施方法①引流前准备: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过 程和注意事项。引流前15min遵医嘱给予支气管扩张药,备好用 物。②引流体位:通过听诊和X线胸片确定湿啰音集中部位和炎 性病灶所在的肺叶或肺段。根据病变部位采取不同姿势做体位 引流。③引流时间:每日1〜3次,每次15min左右。通常在餐 前引流,早晨清醒后立即进行效果最好。④引流配合:嘱患者间 歇做深呼吸后用力咳嗽,护理人员用手(手心屈曲呈凹状)轻拍 患者胸或背部,自下向上进行,直到痰液排尽,或使用机械震动 器,使积聚的分泌物松动,并使其移动,易于咳出或引流。

(2)注意事项①引流应在餐前进行,一般在早、晚进行, 因饭后易致呕吐。②说服患者积极配合,引流时鼓励患者适当咳 嗽。③引流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咯血、发绀、头晕、出汗、 疲劳等情况,如有上述症状应随时终止体位引流。④引流体位 不宜刻板执行,必须采用患者既能接受又易于排痰的体位。

支气管扩张能自愈吗

支气管扩张能治愈吗?相信这是每一位支气管扩张患者都会问的一个问题。然而支气管扩张虽然难治,但是还是可以治愈的。那支气管扩张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解答一下。想知道的话,不妨就来看一下吧。

支气管扩张的治疗方法

对于我们来说,患上疾病的时候都要及时进行治疗,这样才能防止病情的加重,不是吗?那患上支气管扩张的时候应该怎么治疗呢?

一、保持呼吸道通畅

通过祛痰剂稀释脓痰,再经体位引流清除痰液,以减少继发感染和减轻全身中毒症状。

1、祛痰剂

可服氯化铵,溴已新。亦可用溴已新8mg溶液雾化吸入,或生理盐水超声雾化吸入使痰液变稀,必要时可加用支气管舒张剂喷雾吸入,以缓解支气管痉挛,再作体位引流,以提高其疗效。

2、体位引流

因为患病部位的同,所以需要采取不同体位引流。并且在引流的时候,让患者间歇做深呼吸后用力咳,并且用手拍打患部,这样可以提高引流的效果哦。

3、纤维支气管镜引流排痰

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尤其对那些经体位引流,但痰液仍不能排出的患者。操作时可予以支气管内滴入1%肾上腺素消除黏膜水肿,减轻阻塞,利于痰液排出。

4、支气管扩张药

适当给予支气管扩张药,解除气道痉挛有利于痰液排出,如口服氨茶碱、激动药;亦可吸入β2受体激动药。

支气管扩张的保养护理办法

支气管扩张病人多有慢性咳嗽、咳脓性痰和反复咳血等症状。发病者大多是壮年或中老年人,而病根多是他们在幼儿期留下的,这类病人在幼小时均患有麻疹、百日咳后的支气管炎,由于反复感染形成慢性炎症,破坏了支气管结构,使之管腔扩张和变形。这些诱发病在当时应及时治疗并彻底治愈。

一旦发病应卧床休息;大量咯血者应绝对卧床。居室内保持一定的温、湿度,亲属及他人不在其卧室内吸烟,定时通风,以保持居住环境的空气新鲜。让病人多进含铁饮食,以利于纠正贫血;服用维生素a、c、e等,提高支气管粘膜的抗病能力。选用适当的抗生素控制感染;及时给予雾化吸入,利于排痰和控制炎症。严密观察痰液的性状、色泽、气味和量,并详细记录,供复诊时医生参考。正确使用体位引流,使痰液借重力顺体位引流由支气管咳出。体位引流每日2-3次,每次15-20分钟。出现咯血时,护理者应保持镇定,以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保持呼吸道畅通,防止窒息和意外的发生。

引流前向病人解释引流目的及配合方法。依病变部位不同而采取痰液易于流出的体位。引流时间可从每次5~l0min加到每次l5~30min,嘱病人间歇做深呼吸后用力咯痰,同时用手轻拍患部以提高引流效果,引流完毕给予漱口。记录排出的痰量及性质。注意引流宜在饭前进行;在为痰量较多的病人引流时,应注意将痰液莲渐搿出,以防发生痰量过多涌出而窒息;引流过程中注意观察,若病人出现咯血、发绀、头晕、出汗、疲劳等情况,应及时终止引流;患有高血压、心力衰竭及高龄病人禁止体位引流。

增强抗病能力,急性感染期病人要卧床休息,有大咯血者应绝对卧床。缓解期病人可适当进行户外活动,但要避免过度劳累。饮食宜高热量、高蛋白质、富含维生素,以补充消耗。保持口腔清洁,要勤漱口,以减少感染并增进食欲。加强病情观察,防止并发症 密切观察咳嗽、咳痰、咯血情况,及时发现窒息等并发症并及时处理。专家提示性生活当中其实不管对于任何疾病来讲,在患有疾病的情况之下,我们不仅仅要做好药物治疗,也应该重视做好生活饮食上的保健护理,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加有利局面得到缓解治愈,希望上面小编介绍的这些保健护理措施能够给支气管扩张患者提供帮助。

支气管扩张体位引流怎么做

(1)引流前准备:向病人说明体位引流的目的及操作过程,消除顾虑,以取得病人的合作。依病变部位不同,采取相应的体位,使病变部位处于高处,引流支气管开口向下。同时辅以拍背,以借重力作用使痰液流出。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引流宜在饭前进行,防止饭后引流致呕吐。必要时,对痰液黏稠者可先用生理盐水超声雾化吸入或用祛痰药(溴己新、氯化铵等)以稀释痰液,提高引流效果。

(2)引流过程中应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咯血、呼吸困难、头晕、发绀、出汗、疲劳等情况及时停止。

(3)引流完毕,擦净口周,漱口,并记录排出的痰量和性质,必要时送检。

支气管扩张咯血怎么预防

一、保持呼吸道通畅:通过祛痰剂稀释脓痰,再经体位引流清除痰液,以减少继发感染和减轻全身中毒症状。

(一)祛痰剂:可服氯化铵,溴已新。亦可用溴已新8mg溶液雾化吸入,或生理盐水超声雾化吸入使痰液变稀,必要时可加用支气管舒张剂喷雾吸入,以缓解支气管痉挛,再作体位引流,以提高其疗效。

(二)体位引流根据病变部位采取不同体位引流,每日2-4次,每次15-30min。体位引流时,间歇作深呼吸后用力咳, 同时用手轻拍患部,可提高引流效果。

二、控制感染:支气管扩张急性感染时,常选用阿莫西林0.5g,每日4次,环丙沙星0.5g,一日2次;或口服头孢类抗生素。一、二代头孢菌素加丁胺卡那霉素静脉滴注。另全身用药配合局部给药,可提高抗菌效果。可用青霉素10-20万u或庆大霉素4万u,于体位引流后雾化吸入,每日2-3次。

三、手术治疗:以局部性病变反复大咯血,经药物治疗不易控制,年龄40岁以下,全身情况良好,可根据病变范围作肺段或肺叶切除术。

要保持空气的畅通避免感冒。支气管扩张是现在很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患者也为此疾病大受困扰,了解了如何预防咯血,家属和患者都可以很好的防止这种事情的发生。患者如果发生咯血的症状要在第一时间送往医院,患者如果可以承受手术可以选择手术切除彻底根治。

支气管扩张的症状与体位引流的护理

一)清除痰液

(二)体位引流

1.引流前向病人解释引流目的及配合方法。

2.依病变部位不同而采取痰液易于流出的体位。

3.引流时间可从每次5~l0min加到每次l5~30min,嘱病人间歇做深呼吸后用力咯痰,同时用手轻拍患部以提高引流效果,引流完毕给予漱口。

4.记录排出的痰量及性质。

5.注意引流宜在饭前进行;在为痰量较多的病人引流时,应注意将痰液莲渐搿出,以防发生痰量过多涌出而窒息;引流过程中注意观察,若病人出现咯血、发绀、头晕、出汗、疲劳等情况,应及时终止引流;患有高血压、心力衰竭及高龄病人禁止体位引流。

(三)增强抗病能力——急性感染期病人要卧床休息,有大咯血者应绝对卧床。缓解期病人可适当进行户外活动,但要避免过度劳累。饮食宜高热量、高蛋白质、富含维生素,以补充消耗。保持口腔清洁,要勤漱口,以减少感染并增进食欲。

(四)加强病情观察,防止并发症——密切观察咳嗽、咳痰、咯血情况,及时发现窒息等并发症并及时处理。

相关推荐

慢性支气管扩张都有哪些治疗方式

清除痰液: ①体位引流 排痰作用有时较抗生素治疗更为明显,常作为首选方法。扩张的支气管因缺乏弹性和纤毛上皮脱落,因而自动排痰困难,一般多采用体位引流。使病侧肺处于高位,引流支气管开口向下可使痰液顺体位引流至气管而咳出,每天做2-4次,每次15-30min,生理盐水超声雾化吸入或蒸气吸入可使痰液变稀,同时做深呼吸后用力咳痰,并用手轻拍患 处亦利排痰; ②使用祛痰剂,氯化铵、必嗽平、鲜竹沥、碘化钾、α-糜蛋白酶、乙酰半胱氨酸(痰易净)等。 控制感染: 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环丙沙星等,厌氧菌可用甲硝唑,绿脓杆菌

肺脓肿的痰液引流怎么做

肺脓肿这种疾病在临床上会有体温升高的症状,这种疾病的体温热型为稽留热,在现实生活中当然有患有肺脓肿这种疾病的人,如果有很多的脓液的话我们应该把这些痰液引流出来,但是具体的用什么方式引流,我们在引流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这都是我们需要注意的要点,具体的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综述来了解。 ①支气管镜引流。做支气管镜前4小时禁食,术前30分钟给予阿托品0.5mg皮下注射,口服可待因0.03g,以减少分泌物,避免咳嗽,然后行支气管镜吸引并观察记录引流液的数量、性质和颜色。术中如出现呼吸困难,严重憋气或不能耐受等情况应停止

左肺上叶支气管扩张怎么治疗

左肺上叶支气管扩张治疗一定要控制感染,由于病情反复发作,患者多次反复使用抗生素,常用的抗生素对导致感染的病原菌已经不敏感,所用的抗生素一定要根据痰培养和药敏试验的结果选择抗生素,还需要注意清除脓液,保护呼吸道通畅,减少继发感染。 体位引流是保持呼吸道畅通的一个重要手段,使痰液借重力顺体位引流,由气管排出。一般是根据X线检查,确定支气管扩张的部位,采取适当的体位,通常使病变处于高位,使引流的支气管开口向下。引流要根据病人的体质和病情,病情稳定时可不引流。 此外治疗的过程中一定要慎重使用扩张支气管药物,可用扩

慢性鼻窦炎的诊断方法

1、前述慢性鼻窦炎的症状。 2、耳鼻喉科医生的鼻腔检查。鼻部检查可有以下的表现:病变以鼻腔上部变化为主,可见中鼻甲水肿或肥大、或者有鼻息肉。有的有多发性息肉。前组鼻窦炎可见中鼻道及下鼻甲表面有粘脓性分泌物附着,后组鼻窦炎可见嗅沟及中鼻道后部存有粘脓液。 3、体位引流。医生如果怀疑有慢性化脓性鼻窦炎而中鼻道或嗅沟无脓液存留时,还会要求病人进行体位引流检查。 4、上颌窦穿刺冲洗术。上颌窦穿刺部洗既是对上颌窦炎的一种诊断方法,也是一种治疗措施。冲出液宜作需氧细菌培养。 5、X线鼻窦摄片。对诊断不明确或怀疑有其他

鼻窦炎需要做哪些检查

1、鼻腔检查: 鼻腔粘膜充血肿胀,尤以中鼻甲、中鼻道及嗅裂等处为明显。前组鼻窦炎可见中鼻道积脓,后组鼻窦炎可见嗅裂积脓,或脓液自上方流至后鼻孔。 2、. 辅助检查 1)鼻内镜检查:鼻腔内可见脓液,鼻腔粘膜充血水肿。 2)体位引流:如疑为鼻窦炎,鼻道未查见脓液,可行体位引流试验,以助诊断。 3)X线鼻窦摄片:X线鼻颏位和鼻额位摄片有助于诊断,急性鼻窦炎时可显示鼻窦粘膜肿胀,窦腔混浊、透光度减弱,有时可见液平面。因颅骨重叠,观察效果欠佳。 4)鼻窦CT:可见鼻窦内液平面或软组织密度影。CT由于其分辨率高,观察

支气管扩张治疗原则

支气管扩张最佳的治疗方法一、 清除痰液 ①体位引流排痰作用有时较抗生素治疗更为明显,常作为首选方法。扩张的支气管因缺乏弹性和纤毛上皮脱落,因而自动排痰困难,一般多采用体位引流。使病侧肺处于高位,引流支气管开口向下可使痰液顺体位引流至气管而咳出,每天做2-4次,每次15-30min,生理盐水超声雾化吸入或蒸气吸入可使痰液变稀,同时做深呼吸后用力咳痰,并用手轻拍患处亦利排痰。 ②使用祛痰剂,氯化铵、必嗽平、鲜竹沥、碘化钾、α-糜蛋白酶、乙酰半胱氨酸(痰易净)等。 支气管扩张最佳的治疗方法二、 控制感染 青霉素

肺脓肿的抗生素治疗

(1)急性期主要应用抗生素治疗,根据痰培养及药敏试验选择药物。可静脉注射或应用介入放射学的方法脓腔局部给药。效果很好用药剂量要够大,疗程在1~2个月,一定要持续到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胸部X线检查见脓腔及炎症完全消失,仅留下少量纤维索条阴影。如好转慢,要考虑耐药菌的问题,反复痰培养及药敏试验,更换适当药物。 (2)体位引流:及时把脓腔脓液排出,可明显减轻中毒症状。根据脓的多少,每天体位排脓数次,每次15~30min,根据病变所在部位采取适当的体位,也可进行纤支镜检查明确脓的来源。体位引流可与雾化吸入疗法结合进

支气管扩张咳嗽怎么治疗好啊

现在发病多在儿童期,到手术治疗时多已为青壮年,最常见的症状为慢性咳嗽、咳痰、咯血和反复肺部感染,低热、乏力、食欲减退、消瘦、贫血,咳痰与病变轻重、范围与支气管引流是否通畅有关,还有的病人在儿童可致生长发育及营养不良。病变波及胸膜的有胸膜炎及脓胸,那些病人会跟医生说胸痛。 一些病人得了支气管扩张会出现痰多,医生会开些祛痰剂帮助病人把痰液排出去,但是很多人要是想自己买要吃又不知道该买什么样的祛痰剂,下面就来看看祛痰剂吧,主要的祛痰剂有痰液稀释药:氯化铵,黏痰溶解药:乙酰半胱氨酸我们一般叫痰易净,还有溴乙新。

急性鼻窦炎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1.局部红肿及压痛:前组急性鼻窦炎由于接近头颅表面,其病变部位的皮肤及软组织可能发生红肿、由于炎症波及骨膜,故在其窦腔相应部位有压痛。后组急性鼻窦炎由于位置较深,表面无红肿或压痛。 2.鼻腔检查:鼻腔粘膜充血肿胀,尤以中鼻甲、中鼻道及嗅沟等处为明显。前组鼻窦炎可见中鼻道积脓,后组鼻窦炎可见嗅沟积脓。 3.体位引流:如疑为鼻窦炎,鼻道未查见脓液,可行体位引流试验,以助诊断。 4.X线鼻窦摄片:X线鼻颏位和鼻额位摄片有助于诊断,急性鼻窦炎时可显示鼻窦粘膜肿胀,窦腔混浊、透光度减弱,有时可见液平面。

支气管扩张咯血的诱因是什么

支气管扩张咯血的诱因是什么呢?支气管扩张症的典型表现是长期慢性咳嗽、咯大量脓痰、反复咯血和反复肺部感染。那么,该疾病的诱因有哪些呢?以下向大家详细的介绍下,具体内容如下所示: 由于支气管动脉和肺动脉的终末枝常伴随气管腔扩张并吻合,有的毛细血管扩张成血管瘤,以致病人在咳嗽时,引起血管壁或血管瘤破裂,引起反复咯血或大咯血。咯血或大咯血都容易出现窒息,需积极进行止血治疗,组织抢救。咯血是支扩的常见症状,且为威胁生命的主要原因,咯血常无明确的诱因,也不一定与其他症状,如发热、咳脓痰等平行。少量咯血经休息,镇静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