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耳鸣
中医诊断耳鸣
1.肝肾阴虚
证候
耳鸣、耳聋,鸣声尖细。入夜尤甚,听力渐减,房劳则重。伴头晕眼花,腰膝痠软。舌红少苔,脉细数。
辨析
①辨证:以耳鸣耳聋,鸣声尖细,房劳则重,头晕眼花,腰膝痠软,舌红少苔,脉细数为辨证要点。
②病机:精血亏虚,肝肾不足,耳窍生养,故耳鸣,听力渐减;入夜阴气主事,阴虚则阳旺,病于阴虚,阳气盛上而跃,故鸣声尖细,入夜更著;房劳耗精,故鸣聋加重。全身及舌脉所见为精血不足,肝肾亏虚,髓海不充,虚热内生之象。
2.肾阳亏虚
证候
久病耳鸣、耳聋,鸣声细弱,入夜明显。并见腰痛或腰膝痠软乏力,面色淡白或晄白,畏冷肢凉,阳萎或阴寒,月事不调,小便清长。夜尿频数,或尿有余沥。舌质淡胖,脉沉迟。
辨析
①辨证:以久病耳鸣耳聋,腰膝痠软,畏冷肢凉.小便清长,舌淡胖,脉沉迟为辨证要点。
②病机:阳虚火衰,耳失温养,功能失司,故耳鸣耳聋;腰为肾之府,肾阳衰微,府失温煦,故腰膝痠软;全身及舌脉所见,均为肾阳亏虚、邻门火衰之证。
3.肺脾气虚
证候
耳鸣耳聋反复发作,逐年加重。并见倦怠乏力,少气懒言,面色不华,食欲不振,易感冒。舌质淡,脉细缓无力。
辨析
①辨证:耳鸣反复发作,倦怠乏力,少气懒言,食欲不振,舌淡,脉细缓无力为辨证要点。
②病机:肺脾气虚,清阳不升,气血难以上输,耳窍失养,故见耳鸣、耳聋;若将息得所,气血和畅,则症状略减而聋鸣有所好转;若病情进展,气血日衰,则聋鸣逐年加重。全身及舌脉所见为肺脾气虚之证。
4.心脾血虚
证候
耳鸣、耳聋,每于蹲位起立时突然加重,或觉头部、耳内空虚发凉感,或于劳后加重。兼见面色萎黄无华,倦怠少力,失眠多梦,心悸不宁,或心神恍惚。舌质淡,脉细或弦细。
辨析
①辨证:耳鸣聋干起立时加重,倦怠少力,心悸不宁,舌淡脉细为辨证要点。
②病机:心脾血虚,耳夫所养,故耳鸣耳聋;蹲位起立时,气血趋下,头部空虚,故耳鸣加重或伴头部、耳内空虚发凉感。全身及舌脉所见,为心脾亏虚之证。
5.瘀血阻络
证候
久病耳鸣、耳聋,聋鸣程度无明显波动,或呈缓慢加重,全身或兼见其他虚证,但按其他证治疗效果至微,舌质黯或有瘀点、瘀斑,脉弦细或涩。
辨析
①辨证:凡久病耳鸣耳聋者均应考虑久病入络,瘀血阻滞而缠绵难愈。
②病机:瘀血痹阻耳窍络脉,则气血不得畅行,故久病耳鸣耳聋;瘀血有形,非易消长。故聋鸣程度较稳定无明显波动;瘀血阻滞,治当化瘀通络,故按他证治疗效果至微。
耳鸣如何鉴别诊断
中医诊断:
本节仅就属虚及病久之肝肾阴虚、肾阳亏虚、肺脾气虚、心脾血虚及瘀血阻络各型辨治详加阐述。
1.肝肾阴虚
证候:耳鸣、耳聋,鸣声尖细。入夜尤甚,听力渐减,房劳则重。伴头晕眼花,腰膝痠软。舌红少苔,脉细数。
辨析:①辨证:以耳鸣耳聋,鸣声尖细,房劳则重,头晕眼花,腰膝痠软,舌红少苔,脉细数为辨证要点。②病机:精血亏虚,肝肾不足,耳窍生养,故耳鸣,听力渐减;入夜阴气主事,阴虚则阳旺,病于阴虚,阳气盛上而跃,故鸣声尖细,入夜更著;房劳耗精,故鸣聋加重。全身及舌脉所见为精血不足,肝肾亏虚,髓海不充,虚热内生之象。
2.肾阳亏虚
证候:久病耳鸣、耳聋,鸣声细弱,入夜明显。并见腰痛或腰膝痠软乏力,面色淡白或晄白,畏冷肢凉,阳萎或阴寒,月事不调,小便清长。夜尿频数,或尿有余沥。舌质淡胖,脉沉迟。
辨析:①辨证:以久病耳鸣耳聋,腰膝痠软,畏冷肢凉.小便清长,舌淡胖,脉沉迟为辨证要点。②病机:阳虚火衰,耳失温养,功能失司,故耳鸣耳聋;腰为肾之府,肾阳衰微,府失温煦,故腰膝痠软;全身及舌脉所见,均为肾阳亏虚、邻门火衰之证。
3.肺脾气虚
证候:耳鸣耳聋反复发作,逐年加重。并见倦怠乏力,少气懒言,面色不华,食欲不振,易感冒。舌质淡,脉细缓无力。
辨析:①辨证:耳鸣反复发作,倦怠乏力,少气懒言,食欲不振,舌淡,脉细缓无力为辨证要点。②病机:肺脾气虚,清阳不升,气血难以上输,耳窍失养,故见耳鸣、耳聋;若将息得所,气血和畅,则症状略减而聋鸣有所好转;若病情进展,气血日衰,则聋鸣逐年加重。全身及舌脉所见为肺脾气虚之证。
4.心脾血虚
证候:耳鸣、耳聋,每于蹲位起立时突然加重,或觉头部、耳内空虚发凉感,或于劳后加重。兼见面色萎黄无华,倦怠少力,失眠多梦,心悸不宁,或心神恍惚。舌质淡,脉细或弦细。
辨析:①辨证:耳鸣聋干起立时加重,倦怠少力,心悸不宁,舌淡脉细为辨证要点。②病机:心脾血虚,耳夫所养,故耳鸣耳聋;蹲位起立时,气血趋下,头部空虚,故耳鸣加重或伴头部、耳内空虚发凉感。全身及舌脉所见,为心脾亏虚之证。
5.瘀血阻络
证候:久病耳鸣、耳聋,聋鸣程度无明显波动,或呈缓慢加重,全身或兼见其他虚证,但按其他证治疗效果至微,舌质黯或有瘀点、瘀斑,脉弦细或涩。
辨析:①辨证:凡久病耳鸣耳聋者均应考虑久病入络,瘀血阻滞而缠绵难愈。②病机:瘀血痹阻耳窍络脉,则气血不得畅行,故久病耳鸣耳聋;瘀血有形,非易消长。故聋鸣程度较稳定无明显波动;瘀血阻滞,治当化瘀通络,故按他证治疗效果至微。
临床若对导致耳鸣的病种尚不能确定时,可以耳鸣待查作为初步诊断,并进行辨证
论治。辨病思路:
1.自觉耳内鸣响、妨碍听觉,可与听觉减退或消失的耳聋相鉴别。脑鸣为自觉脑内鸣响,而与耳鸣不同。
2.详细了解病情,耳科专科检查。
(1)年老、体弱、病后见耳鸣,且有全身虚衰证候者,多属虚损,或为虚劳类疾病,如虚眩、髓劳、血劳等。
(2)耳鸣伴有眩晕、头目胀痛者,可见于风眩、脑瘤、脑痨等病。
(3)近期有用毒药病史者,多为药物中毒所致。异物入耳有异物入耳病史。由头部损伤所致耳鸣者,有外伤病史。
(4)耳胀、耳闭之耳鸣,应伴有耳内胀闷不适感。
(5)突发眩晕耳鸣,有恶心呕吐者,多为耳眩晕。
(6)与精神情志因素密切相关者,可为气郁或气厥。
3.根据临床需要,进行必要的检查,如电测听、脑部CT扫描等。
西医诊断标准:
1.耳鸣问诊表:患者耳鸣有什么样的感觉,用一定的方式给以表现,根据表现评价耳鸣的轻重程度。心理学家Halford(1991)的自我评价耳鸣严重程度的标准,由16项问题组成,通过回答是否来评判,根据得分高低来估评耳鸣的严重性。此处列出第九届耳鸣研究会1991年东京的耳鸣问诊表
耳鸣问诊表(第九届耳鸣研究会1991年东京)
以下问题符合请划0或×
年 月 日
Ⅰ自觉表现的检查(治疗前)(请记入Ⅰ周以内的耳鸣状态)
(1)有耳鸣耳 左 右 两侧头
(2)耳鸣的种类 1种 2种 3种以上
(3)耳鸣音(自发的)刚 金 高 沙 其 皮 兴 蝉鸣音 马达声 风声 其他
(4)两侧有耳鸣或单侧有2种以上的耳鸣时,请记下最不愉快的耳鸣声(单侧1种该项不填)例:左耳 金
(5)耳鸣的程度
a.即使吵闹处耳鸣有感觉么,(经常有 偶有 无)
b.因耳鸣影响睡眠么?(经常有 偶有 无)
c.因耳鸣入睡困难么?(经常有 偶有 无)
d.静处感到耳鸣么?(经常有 偶有 无)
e.通常能忘记耳鸣么?(经常有 偶有 无)
f.因耳鸣无法工作么?(经常有 偶有 无)
g.工作中能忘记耳呜么?(经常有 偶有 无)
(6)耳鸣的性质,持续么?是(固定 变动) 否
(7)耳鸣有时强、或有时高么?是 否
(8)耳鸣有时弱、或有时低么?是 否
(9)由于周围的声音耳鸣变动或变化么?是 否
(10)其他的特征
a.脉搏声 有 无
b.音色 有变化 无变化
c.听力 差 不差
d.眩晕 有 无
e.耳堵塞感 有 无
Ⅱ请记下和耳鸣有关其他不适处。
西医诊断依据:
耳鸣诊断主要有二点:主观性耳鸣与客观性耳鸣的鉴别;主观性耳鸣原因疾患的诊断和耳鸣的性质的评价。
一、客观性耳鸣客观性耳鸣发病率不高,系指耳鸣患者及本人以外者也能听到的耳鸣(文献上报道最远相距9米可听到耳鸣),因而和主观性耳鸣的鉴别不难。
二、主观性耳鸣绝大多数耳鸣是患者的一种主观症状,缺乏客观评估耳鸣的方法和依据,因而诊断是复杂而闲难的。
(一)病史详细的病史查询对耳鸣的诊断非常重要。
1.耳病史:应详细询问耳外伤史、耳毒性药史、耳聋史、噪音接触史、嗜烟酒史及眩晕史,绝大多数耳鸣都兼有不同程度听力障碍,如果耳鸣与听力障碍同时或相继出现,则可能属于相同或相关的病因。
2.神经系统病史:有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或外伤史。
3.心血管系统病史:如有涉及心血管系统任一部分的缺氧、供血障碍均可引起耳鸣。
4.内分泌系统病史:甲状腺功能异常、糖尿病等。
5.其他病史:与耳鸣的出现在时间上相关的病情均应详细查询。
(二)症状和体征
(三)辅助检查
西医鉴别诊断:
一、客观性耳鸣
血管源性:血流动力学变化可引起与脉搏同步的博动性耳鸣,强度往往很大,病因有血管畸形、动静脉瘘与动脉瘤,此外畸形性骨炎也可发生类似耳鸣。
肌源性:腭肌阵挛是客观性耳鸣最常见的原因,病因可由精神因素引起或神经系统病变,耳鸣呈现规律的卡嗒声,其节律与肌肉痉挛性收缩同步,音调低。咽鼓管异常开放:引起与呼吸节津同步的耳鸣,如风箱来回声,强度不一,音调低。二、主观性耳鸣
1.慢性化脓性中耳炎:①症状:鼓膜有穿孔,持续或间歇耳内流脓,传寻性耳聋。②耳鸣的性质:多为噪声性、频率多在中音到高音,耳鸣音色表现多为"奇",耳鸣变动少。
2.梅尼埃病:①症状:发作性眩晕为特征,眩晕发作时伴耳鸣、耳堵塞感、耳聋。②耳鸣的性质:初期,低频范围听力降低,耳鸣多为低调,平均320HZ,晚期所有频率听力均降低,耳鸣多为低音调,耳鸣的音响特征变动大。
3.突发性聋:①症状:原因不明,突然发病,约半数有眩晕,从低频到高频听力下降,耳聋程度有变动。②耳鸣的性质:90%以上出现耳鸣,多伴随耳聋全过程,耳鸣的性质多为噪声性,耳鸣频率多在2kHz~8kHz之间。
4.噪音性聋:①症状:急性音响性损害常伴耳鸣,慢性噪音性耳聋合并耳鸣少。②耳鸣的性质:耳鸣频率和听力低下的频率一致,以4kHz为中心。
5.老年性聋:①随年龄的生理性听力下降,广义来说可称为老年性聋;窄义老年性聋是指比与年龄相当的听力平均值显著低下者。②耳鸣的性质:一般噪音性耳鸣比较多,缺乏特征,高频部分听力下降出现高音调耳鸣。
6.听力正常型耳鸣:①纯音听力检查无听力下降而有耳鸣。②耳鸣的性质:从4kHz~8kHz的高音区占62.2%,从1kHz~3kHz的中音区占 5.5%,从0.125kHz~0.8kHz的低音区占32%。有人认为,听力正常型耳鸣多数不是没有耳聋,而是通常的检查未查出耳聋。
7.其他:脑干肿瘤中有耳鸣病例只占1/50,且有耳鸣的病例肿瘤向内耳道浸润;多发性硬化症,有耳鸣者占5%左右;小脑桥角部的肿瘤伴有耳鸣;听神经瘤50%以上伴有耳鸣。心血管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等均可出现耳鸣症状。
眼花的诊断鉴别
眼花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
1.看东西模糊不清;
2.因为内容繁杂而看得目眩头晕
可以根据上面两点来诊断眼花。
应注意与头昏眼花相鉴别:头昏眼花:头脑昏晕,眼睛发花。指坐久了,蹲着起身或者躺着一站起来,头昏,眼前一片发黑,站不稳等现象。
中医诊断认为
1、气血亏虚多兼头晕乏力、面色无华;
2、肝阳上亢则兼头晕、耳鸣、焮热、烦躁;
3、肾精不足多兼耳鸣、健忘、腰膝酸软;痰浊中阻则兼头晕、头重、胸闷 泛恶。
耳鸣检查诊断
耳鸣检查诊断:
一、病 史
详细询问以往耳部及全身各个系统的疾病史,如使用耳毒性药物史、伤史、中耳炎史等皆对耳鸣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另外,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1、年龄和性别
小儿发病少,青春期发病率高,30岁以后少,老年人又高。很显然老年人发病率高是与动脉硬化和神经退变有关。侧别和性别无大差异。
2、起病方式
发病急骤者,在传导系统中以咽鼓管阻塞、急性中耳炎等多见;在感音系统中以外伤、中毒、爆震、美尼埃病多见。起病缓慢者,多与全身性疾病有关。
3、耳鸣音色
一般低音调耳鸣,多为传音系统病变。高音调耳鸣,多在迷路、听神经、中枢病变时发生。但有时也有相反的现象。
4、耳鸣的持续性和间歇性
持续性耳鸣一般发生在感音神经部分。间歇性多为传音性。
二、检 查
耳鸣多为一种主观感觉,难以检测,但可以用纯音听力计进行频率匹配及响度平衡的方法测出耳鸣的强度和频率。
客观性耳鸣可用助听器或听诊器检查。若怀疑有腭肌阵挛者,可利用肌电图检查,将电极放人肌肉内,记肌肉活动时电位改变与耳鸣的关系。X线血管造影有助诊断血管畸形、动静脉屡、血管分布等。颈椎x线片可检查有无骨质增生压迫血管。X线断层片、CT头颅扫描以除外颅内病变。
黄褐斑有哪些类型
1、脾胃阴虚型黄褐斑
患者可表现为面色呈蜡黄色,带有淡黄色的色斑。同时,平时没有胃口,容易腹胀,全身乏力。通过中医诊断,可观察到舌淡苔薄,脉濡而且细。这类黄褐斑的治疗原则是健脾益气。
2、肝肾阴虚型黄褐斑
患者的面部呈灰黑色,色斑的颜色是黑色的,同时还有头晕耳鸣、浑身疲乏无力等症状。中医诊断观察可见舌红少苔脉象沉细。这类黄褐斑的治疗原则是滋补肝肾、育阴斑。
3、阳虚血瘀型黄褐斑
患者的面部灰暗,没有光泽,色斑的颜色也是黑色的,同时还经常会口渴,容易出汗,经血颜色带紫。通过中医诊断,可观察到舌质暗红、舌苔薄白,脉弦细。这类黄褐斑的治疗原则是通阳合营、活血化瘀。
4、肝郁气滞型黄褐斑
大家都知道,面部的肤色跟肝脏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你长期处于情绪不稳定,急躁易怒并伴有月经失调等情况的话,通过中医诊断,可观察到舌苔淡白,脉象弦滑。这类黄褐斑的治疗原则是疏肝理气、解郁消斑。
心悸的中医诊断
心悸是指患者自觉心搏跳动异常,心慌不安的症状。心悸常分为惊悸、怔忡,因惊而悸谓之惊悸,时作时止,病情较轻。无所触动而悸谓之怔忡,发作无时,病情较重。心系、脑系疾病常见心悸,肺系疾病、虚劳类疾病、瘿气等病中亦常出现心悸。因此在诊断心悸的时候,一定要慎重,以免出现误诊。
心悸的中医诊断:
心虚胆怯: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少寐多梦而易惊醒,食少纳呆,恶闻响声,苔薄白,脉细略数或细弦。
心脾两虚:心悸气短,头晕目眩,面色无华,神疲乏力,纳呆食少,腹胀便溏,少寐多梦,健忘,舌淡红,脉细弱。
阴虚火旺:心悸易惊,心烦失眠,五心烦热,口干,盗汗,思虑劳心则症状加重,伴有耳鸣,腰酸,头晕目眩,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脉象细数。
心阳不振:心悸不安,胸闷气短,动则尤甚,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虚弱,或沉细无力。
水饮凌心:心悸,胸闷痞满,渴不欲饮,小便短少,下肢浮肿,形寒肢冷,伴有眩晕,恶心呕吐,流涎,舌淡苔滑,脉弦滑或沉细而滑。
心血淤阻:心悸,胸闷不适,心痛时作,痛如针刺,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淤斑,脉涩或结或代。
痰火扰心:心悸时发时止,受惊易作,胸闷烦躁,失眠多梦,口干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腰痛的中医诊断
临床对以腰痛为主症的病种尚未确定时,可以腰痛待查作为初步诊断,并进行辨证论治。
辨病思路:
1、首先排除背痛(脊曹以上痛)、沉痛(尻骶部痛)、胯痛(尻尾以下的两侧痛)。
2、根据伴随症等病情,考虑肾系疾病,如:
(1)并见水肿者,多为皮水、正水、石水。
(2)血尿伴腰腹部阵发性绞痛,或尿出砂石者,应考虑石淋。
(3)伴尿频、尿急、尿痛者,应考虑肾瘅、肾著、肾痨。
(4)劳累或久立时腰痛加重,平卧后缓解或消失者,应考虑肾下垂。
(5)腰痛伴高热、肾区灼热者,应考虑肾痈的可能。
(6)年龄偏大,腰痛伴血尿、腰部有肿块者,应疑及肾癌。
3、腰痛可由肾系以外疾病导致,如:
(1)伴多数大关节疼痛,其痛游走不定者,多为三痹。
(2)中年以后,缓慢起病,腰痛于久坐、久立时加重,活动后减轻者,应考虑腰痹。
(3)有明显外伤史,且疼痛剧烈或持续者,应考虑腰部骨折、脱位、腰部扭伤、偏痹等的可能。
(4)妇女腰痛与月经有关,或伴有月经、带下病者,应考虑是因妇科疾病所致,并作妇科检查。
4、除作血、尿、粪三大常规检查外,可选择性地作脊柱x线摄片、腹部平片、尿路造影及B型超声波等检查,以助诊断的确定与鉴别。
干咳的中医诊断
1、燥邪犯肺肺失宣降:
此型常见于感染后咳嗽早期,每年多于秋季发病。盖肺为娇脏,喜润而恶燥,喜清肃而不耐寒热。秋季燥令,燥邪侵犯肺系,影响肺之宣发、肃降功能并灼伤肺津,遂发是证。临床表现为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伴咽干、喉痒、鼻燥、口渴,舌红少津,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治宜解表清肺,润燥止咳。药如:桑叶、桑白皮、杏仁、南沙参、炙杷叶、大贝母、山栀子、淡豆豉、薄荷、芦根等。若患者鼻塞、恶风、咽痒等症状突出者,可酌加苏叶、蝉衣、白僵蚕等疏风宣肺止咳。
2、阴虚肺燥清肃失司:
此类证候多见于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变异型哮喘、肺结核或肺癌等病,临床当作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亦可见于长期服用清热解毒或抗生素治疗后的病人,肺阴亏耗,津液不足,阴虚火旺,虚热内生。临床表现为干咳无痰,昼轻夜重,持续不已;或痰少而黏,不易咳出;或痰中挟血,伴有口干咽燥,手足心热,消瘦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法宜养阴润肺,清燥止咳。药如沙参、玄参、麦冬、玉竹、百合、五味子、炙杷叶、浙贝母、桑叶、桑白皮等。若见手足心热,夜寐盗汗者加知母、地骨皮;口干咽燥,痰中挟血者,酌加芦根、白茅根。
3、肝郁气滞 津聚痰凝:
此类证候多见于喉源性咳嗽,其主要症状以干咳为主,或呛咳少痰,伴有咽痒如蚁行及异物痰黏喉梗之不适感,咽痒即咳,咳声连连,迁延不愈,口干舌燥,胸胁胀满甚或隐隐作痛,情志不畅易诱发或加剧,舌淡红,苔薄白(腻),脉弦。证属肝气郁结,津聚痰凝,气机不利,上逆作咳。治以疏肝解郁,理气降逆。药如柴胡、白芍、枳壳、厚朴、苏子、桑白皮、地骨皮、玉蝴蝶、浙贝母、桔梗等。若见胁肋隐痛明显者,酌加川楝子、元胡;咽干咽痛明显者,酌加黄芩、射干;抑郁不舒,烦躁不安者,酌加知母、丹皮、山栀子。
4、肝胃不和 气机上逆:
此类证候多与胃-食道反流有关,患者食道24小时pH监测阳性。临床表现为干咳少痰,呛咳不已,易于夜间发作,常伴烧心反酸,进食后尤甚,两胁不舒,夜寐不安,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析其病因病机,乃原发于胃,后传于肺,涉及肝气。证属肝胃不和,气机升降失调,肺气上逆。本病论治,当以肺为标,肝胃为本;止咳为标,降逆为本。故治以疏肝和胃,降逆止咳。药如旋复花、代赭石、清半夏、厚朴、苏子、郁金、炙杷叶、苦杏仁、黄连、吴茱萸、乌贼骨等。
耳鸣的诊断程序都包括什么
耳鸣的诊断程序应该包括:采集病史,耳鼻喉科检查,听力学检查,如高频听力损失以及听力损失导致听觉交流障碍程度等,心理素质诊断:如性格特征、心理承受能力及抑郁症、焦虑程度等,影像学检查。耳鸣是一种临床症状,鉴别诊断主要是针对病因的鉴别诊断,尽可能寻找耳鸣的病因,如能明确耳鸣的病因,针对原发病进行病因治疗。
针对耳鸣的测量包括3方面:
1,耳鸣的心理声学测试(Psychoacoustics): 音调测试、倍频混淆实验、耳鸣响度测试、耳鸣响度主观评估、耳鸣掩蔽听力图、耳鸣残余抑制或掩蔽后效应测试。
2,患者对耳鸣的反应(Reaction to tinnitus):这通常是采用问卷的形式获得的。例如前面提及的耳鸣致残问卷(THI),另外美国爱荷华大学采用的耳鸣残疾问卷(THQ)和耳鸣活动问卷(TAQ)。
3,患者整体的心理状况(Overall psychology of patient):这也通常是采用问卷的形式获得的。例如Beck焦虑问卷等精神、心理学评估。
根据病史、听力学检查资料、全身检查资料和心理学评估,进行定位、定性、定量和定因等四部分的诊断。
定位
即确定病变部位,目前尚没有确定耳鸣病变部位的单独的测试方法,临床上通常用听力学检查确定耳鸣耳聋的病变部位。如分泌性中耳炎、蜗性病变及蜗后病变等。
定性
即确定耳鸣的性质分类,另外,耳鸣应该与听幻觉和幻听相鉴别。耳鸣只能定义为听错觉,而不能定义为幻觉。幻听是精神病人的常见症状,其内容为有意义的语言,耳鸣则是单调和无语言意义的噪声。另外有一种情况,称听幻觉或听像,常是音乐家或歌唱家特有的现象,他们在冥思苦想式的音乐或歌曲创作时,常有完整的乐曲或歌声之感。
定量
医生对耳鸣的评价:采用耳鸣匹配结果。 耳鸣患者本人的主观评估:对耳鸣音调的评估为低调、中调、高调。对耳鸣响度的评估见耳鸣的分类。对耳鸣所致心理反应的评估为耳鸣问卷,涉及听力、健康、生活、情感等方面。
虽然现在科技突飞猛进,医疗技术也不断进步,但是彻底根治耳鸣还不是十分容易。当日常生活中,出现耳鸣的现象的时候,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几时去有关医院进行耳鸣的疾病诊断。通过鉴别诊断进行下一步的治疗,一定要关注耳朵健康。
耳鸣的检查与诊断
一、病 史
详细询问以往耳部及全身各个系统的疾病史,如使用耳毒性药物史、伤史、中耳炎史等皆对耳鸣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另外,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1、年龄和性别
小儿发病少,青春期发病率高,30岁以后少,老年人又高。很显然老年人发病率高是与动脉硬化和神经退变有关。侧别和性别无大差异。
2、起病方式
发病急骤者,在传导系统中以咽鼓管阻塞、急性中耳炎等多见;在感音系统中以外伤、中毒、爆震、美尼埃病多见。起病缓慢者,多与全身性疾病有关。
3、耳鸣音色
一般低音调耳鸣,多为传音系统病变。高音调耳鸣,多在迷路、听神经、中枢病变时发生。但有时也有相反的现象。
4、耳鸣的持续性和间歇性
持续性耳鸣一般发生在感音神经部分。间歇性多为传音性。
二、检 查
耳鸣多为一种主观感觉,难以检测,但可以用纯音听力计进行频率匹配及响度平衡的方法测出耳鸣的强度和频率。
客观性耳鸣可用助听器或听诊器检查。若怀疑有腭肌阵挛者,可利用肌电图检查,将电极放人肌肉内,记肌肉活动时电位改变与耳鸣的关系。X线血管造影有助诊断血管畸形、动静脉屡、血管分布等。颈椎x线片可检查有无骨质增生压迫血管。X线断层片、CT头颅扫描以除外颅内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