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低的症状
甲低的症状
基础代谢率低症群,疲劳,感觉迟钝,动作缓慢,智力减退,记忆力严重下降,嗜睡,注意力不集中,发凉,怕冷,毛发干枯脱落,男性胡须生长慢,无汗及体温低于正常。
黏液性水肿面容,颜面浮肿,眼睑松肿,鼻,唇增厚,表情淡漠,无精打采,舌大声嘶,吐词不清,言语含糊,少数病人有突眼。
肌肤苍白及甲状腺激素缺乏,导致皮下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以及维生素A生成视黄醛的功能减弱。出现血浆胡萝卜素开高,又因贫血,肤色苍白,因此,肤色蜡黄色,又粗糙少光泽,干厚,冷的皮肤又多鳞屑和角化,尤以手、臂、大腿为明显,少数患者体重增加。指甲生长缓慢,厚脆,表现出现裂纹。
精神神经系统,表现精神倦怠,反应迟钝,理解力和记忆力减退。视力、听力、触觉,嗅觉亦迟钝。伴有头昏、头晕、耳鸣。手足麻木,痛觉异常。腱反射的收缩期往往敏捷,活泼,而腱反射的松弛期延缓,跟腱反射减退。膝反射多正常。
心血管系统表现为脉搏缓慢,心动过缓,心音减弱,心界扩大,心排血量明显减少,常为正常的一半,有的伴心包积液,血压偏高,特别是舒张期血压升高多见,心电图呈低电压T波倒置。
甲低的症状肌肉与骨骼,肌肉松弛无力,主要累及肩,背部肌肉,有的患者暂时强址,痉挛或出现齿轮样动作。
不同时期甲减有什么表现
1、甲减呆小病型甲低症状是出生后不活泼,一般不主动吸奶,哭声低哑,颜面苍白,眼距增宽,鼻梁扁平,舌大流涎,四肢粗短,行走晚,性器官发育延迟。
2、甲减幼年型甲低症状表现取决于发病年龄。因甲状腺激素影响脑发育及骨馅形成,所以幼年发病者智力障碍、痴呆、身材矮小、眼距宽、鼻梁塌陷、唇厚、舌大外伸,表情呆滞、聋哑等较多。
3、甲减成年型甲低症状是起病缓慢、隐袭。早期轻微者由于垂体代偿性分泌tsh增加,尚能维持甲状腺激素在正常范围。病情进一步发展,早期甲低症状表现为出汗减少、乏力、怕冷、嗜睡、智力减退、体重增加、便秘。性欲减退,男性患者可出现阳痿,女性患者可出现溢乳。严重者呈黏液性水肿面容:面颊及眼睑浮肿、眼裂变窄,鼻翼及唇变厚,舌大而发音不清,声音嘶哑,毛发稀疏干脆,睫毛和眉毛外1/3脱落。皮肤呈蜡黄色,粗糙而少光泽、干而厚、冷而鳞屑多,以手、臂、股部明显,有非凹陷性黏液性水肿。
在疾病的初期,患者的症状也不是太明显,对于这些症状往往会被忽视。随着病情进展,当甲状腺破坏达到一定程度,大多数患者后期可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状,临床上患者会表现出有容易犯困,体力和精力都很不足,思维迟钝等类型的症状。不少患者对于自身患有甲减这一疾病的时候,会表现的十分紧张,心里上会表现出有一定的恐慌。主要是对于该病的了解不够透彻,以及对于一些症状没有理性认识对待,这就会导致了患者的疾病不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
桥本氏甲亢的三个阶段
一、甲亢期
甲亢期的患者轻度时主要表现为食欲好、容易累、轻度失眠、烦闷急躁等。程度重时,则会出现明显的甲亢症状,稍服治甲亢的药即可获良好效果,但也容易出现药物性甲低。
二、甲亢甲低并存期
甲状腺组织经多次、反复的破坏,有正常功能的细胞逐渐减少,减到一定程度可出现甲低症状,表现为甲亢甲低并存,此时期患者有甲亢症状,但化验指标会稍高或正常。
三、甲低期
晚期桥本氏甲亢患者分泌的甲状腺素更加减少,临床上已是甲低表现。患者补充甲状腺素后,化验指标虽然正常,很多人却时时感觉不舒适,有时还会感觉有甲亢症状。也有一部分患者因感染的加重出现甲亢指标和甲亢症状,称为“甲低转甲亢”。
甲状腺功能低下的症状 新生儿甲低症状
大多数的新生儿甲低的症状表现较不明显,但胎儿期孕妇可感到胎动减少,过期产,出生后体重超过正常新生儿等。但随着剖宫产增多,超重婴儿及过期产减少,这种情况下,甲状腺低下的新生儿多表现为身长较正常矮小20%左右,全身可出现水肿、皮肤粗糙,生理性黄疸延长,并且黄疸很深;婴儿嗜睡、哭声低哑,喂养困难等症状。
治疗桥本甲亢的方法
桥本氏甲亢的三阶段
一、早期,甲亢期。
程度轻时病人仅有轻度的甲亢症状,如食欲好、容易累、轻度失眠、烦闷急躁等。程度重时,则会出现明显的甲亢症状,稍服治甲亢的药即可获良好效果,但也容易出现药物性甲低。也有的患者因炎症的减轻,不治而“自愈”。疗效好,复发率高是本阶段的特点。
二、中期,甲亢甲低并存期。
甲状腺组织经多次、反复的破坏,有正常功能的细胞逐渐减少,减到一定程度就出现甲低症状了。这时期还有一个特点,患者有甲亢症状,但化验指标会稍高或正常。
三、晚期,甲低期。
分泌的甲状腺素更加减少,临床上已是甲低表现了。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补充甲状腺素后,化验指标虽然正常,很多人却时时感觉不舒适,有时还会感觉有甲亢症状。值得注意的是,也有一部分患者因感染的加重出现甲亢指标和甲亢症状,有些着述称之为“甲低转甲亢”。临床上,乔本氏甲状腺炎患者的每一次甲亢的出现,都预示着甲低的进一步加重。
在桥本氏甲状腺炎的发展过程中,早期并非没有特殊感觉,只是这些感觉没有被患者重视,未去就医。虽然有的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在早期或中早期有甲亢的指标和症状,但绝不能施以手术或同位素治疗,这样会使患者极快地成为较重的甲低。桥本氏甲状腺炎早期会出现甲亢症状,晚期又会出现甲低症状,在诊断时,就有人诊断为“桥本氏病伴甲亢”、“乔本氏病伴甲低”。
在治疗上要注意桥本氏甲状腺炎疾病的特点,这样可以避免误诊,在早期的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一定要尽早治疗,不要耽误治疗的大好时机。
治疗原则
由于桥本氏甲状腺炎为慢性疾病,所以一旦发现脖子比较肿大,诊断也确切时,不要冒然就开刀将甲状腺肿大的地方拿掉。因为此举较容易让桥本氏甲状腺炎的病人提早进入甲状腺机能低下而需长期服用甲状腺素。对付桥本氏甲状腺炎,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多运动、少吃含碘的食物、定期抽血检查及接受超音波的追踪。已经接受药物治疗的病人则要定时回诊,做适当的药物调整。
桥本氏甲亢虽然有上述若干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但要诊断桥本氏甲亢组织学检查还是不可缺少的。甲状腺穿刺活检组织学上,有典型桥本病和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两种组织学征像都存在,才能确定诊断。两者所见在同一标本上,完全不同的部位,有时可以独立存在,多数病例还是两者重叠在一起。通常用小剂量抗甲状腺药物并适当剂量甲状腺激素治疗,疗程往往比较长。由于甲状腺储备功能低下,多量使用抗甲状腺药物容易陷于甲减。甲亢症状可持续多年,病程长者常发展为粘液性水肿。因此治疗上不宜采用手术和放射性碘治疗,否则易发生永久性甲减。
桥本氏甲亢还有另一种表现就是桥本氏并一过性甲亢。桥本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其病理变化主要是甲状腺组织的淋巴细胞浸润,其结果是甲状腺组织受到破坏,最终常导致甲减。但是在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病情发展到某一阶段,由于免疫因素等因素致甲状腺滤泡破坏,滤泡内贮存的甲状腺激素释放入血液,使血液循环中的甲状腺激素浓度增高,引起甲亢症状。这种甲亢往往是一过性的,当释放入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代谢(消耗)完以后,甲亢症状消失。治疗上只是采用对症治疗,一般不使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禁用放射性碘治疗和手术治疗。还有少数病人也可由桥本病发展为粘液性水肿,然后转化为Graves病,因为桥本氏病、Graves病和粘液性水肿均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三者发病机理相似,临床上可互相转化,目前有人认为三者属同一疾病的不同临床类型。
慢性甲状腺炎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慢性甲状腺炎的症状表现
一、早期,甲亢期。程度轻时病人仅有轻度的甲亢症状,如食欲好、容易累、轻度失眠、烦闷急躁等。程度重时,则会出现明显的甲亢症状,稍服治甲亢的药即可获良好效果,但也容易出现药物性甲低。也有的患者因炎症的减轻,不治而“自愈”。疗效好,复发率高是本阶段的特点。
二、中期,甲亢甲低并存期。甲状腺组织经多次、反复的破坏,有正常功能的细胞逐渐减少,减到一定程度就出现甲低症状了。这时期还有一个特点,患者有甲亢症状,但化验指标会稍高或正常。
三、晚期,甲低期。分泌的甲状腺素更加减少,临床上已是甲低表现了。所以,本期患者补充甲状腺素后,化验指标虽然正常,很多人却时时感觉不舒适,有时还会感觉有甲亢症状。值得注意的是,也有一部分患者因感染的加重出现甲亢指标和甲亢症状,有些著述称之为“甲低转甲亢”。临床上,慢性甲状腺炎患者的每一次甲亢的出现,都预示着甲低的进一步加重。
慢性甲状腺炎的症状表现有早期、中期、晚期之分,不管是什么期的,甲状腺炎患者都要做好诊断,避免慢性甲状腺炎病情严重,导致严重不可治愈的后果,慢性甲状腺炎现象是能很好治愈的。不会进一步伤害到大家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症状及表现
小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症状表现:
主要特点是生长发育落后,智能低下和基础代谢率降低。
1.新生儿及婴儿 大多数新生儿无甲低症状和体征,但仔细询问病史及体检常可发现可疑线索,如母怀孕时常感到胎动少,过期产,面部呈臃肿状,皮肤粗糙,生理性黄疸延迟,嗜睡,少哭,哭声低下,纳呆,吸吮力差,体温低,便秘,前囟较大,后囟未闭,腹胀,脐疝,心率缓慢,心音低钝等。
2.幼儿和儿童期 多数先天性甲低常在出生后数月或1岁后因发育落后就诊,此时甲状腺素缺乏严重,症状典型,甲状腺素缺乏严重度和持续时间长短与症状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1)特殊面容:头大,颈短,面部臃肿,眼睑水肿,眼距宽,鼻梁宽平,唇厚舌大,舌外伸,毛发稀疏,表情淡漠,反应迟钝。
(2)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智能低下,记忆力,注意力均下降,运动发育障碍,行走延迟,常有听力下降,感觉迟钝,嗜睡,严重可产生黏液性水肿,昏迷。
(3)生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表现躯体长,四肢短,骨龄发育落后。
(4)心血管功能低下:脉搏微弱,心音低钝,心脏扩大,可伴心包积液,胸腔积液,心电图呈低电压,P-R延长,传导阻滞等。
(5)消化道功能紊乱:纳呆,腹胀,便秘,大便干燥,胃酸减少。
典型的先天性甲低根据临床特殊表现,结合X线检查和血甲状腺激素测定可以确诊。
目前广泛开展的新生儿疾病筛查可以在先天性甲低出现症状,体征之前,但是血生化已经有改变时就做出早期诊断,新生儿甲低筛查采用干血滤纸片方法,在新生儿生后3天采集足跟毛细血管血测定TSH,必须指出,测定TSH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但下丘脑-垂体性甲低无法检出,此外,无论采用何种筛查方法,由于实验技术的局限性,生理指标的变化和个体的差异,新生儿疾病筛查会出现一定百分比的假阴性,对甲低筛查阴性病例,如临床表现有甲低可疑,仍应提高警惕,作进一步详细检查。
老年痴呆症病发的导火线
1、甲低
甲低引发老年痴呆症状一般是由于老年人上了年纪或者过度滥用大脑、遭到过精神打击后也很容易出现这种症状。但是,引发老年痴呆的还有一个极易被人忽略的因素,就是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简称甲低)甲低诱发老年痴呆。
还有一些中老年女性也应该注意对甲低诱发的老年痴呆症的预防,这是因为女性更年期绝经后,体内内分泌很容易发生变化,出现原发性甲低。临床中经常发现,很多中老年女性在患了甲低后都误认为自己是更年期问题,因为甲低的症状与更年期非常相似,都会有烦闷、抑郁、怕冷等表现,结果往往由于甲低没能得到及时治疗,进而引起全身代谢降低,影响到中枢神经后,成为引发老年痴呆的诱因。
2、脑蛋白变异
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通过研究发现,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脑正常蛋白会转变为一种不可溶的α—68变异蛋白,可能由于这种脑蛋白转化,导致人脑中形成神经元纤维的缠结。医学家认为,这种缠结的形成会使神经元死亡。
3、脑胆碱水平低
胆碱不但是脑细胞膜的构成要素,而且也是神经传导递质乙酰胆碱的构成要素。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脑中,胆碱水平远低于正常人,从死者脑组织中析出脑胆碱,要比正常人少40%—50%。
4、老人贪睡
知功能包含记忆、思考能力等,一旦认知功能退化,患认知障碍症(老年痴呆症)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研究人员发现,对60至70岁的老人来说,如果他们一天平均睡9小时以上,大脑认知功能很容易在3年内快速衰退,其认知功能衰退幅度要比每天睡6到8小时的人大。
5、营养及代谢障碍
由于营养及代谢障碍造成了脑组织及其功能受损而导致痴呆。如各种脏器引起的脑病,像肾性脑病,是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引起脑的缺血、缺氧,可以导致痴呆;其他如肝性脑病、肺性脑病等都可导致痴呆。营养严重缺乏,如维生素B1、B12以及烟酸、叶酸缺乏症均可导致痴呆。糖尿病及高脂血症都可引起大、中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小血管及微血管基底膜增厚,可引起脑梗死及脑出血,导致血管性痴呆。
6、药物及其他物质中毒
酗酒、慢性洒精中毒者引起的老年痴呆并不少见,中是还没有被人们所认识。长期接触铝、汞、金、银、砷及铅等,防护不善,引起慢性中毒后可以导致痴呆。一氧化碳中毒也是常见的导致急性痴呆的原因之一。
甲状腺激素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1.促甲状腺激素的临床意义
(1)鉴别甲低症
由下丘脑功能受损后出现的甲低症状。这可能由于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使促甲状腺激素↓→造成T3、T4↓之故,这称为继发性下丘脑性甲低。而原发性甲低患者T3、T4过低而分泌是强反应的。继发性甲低病变部位下丘脑、垂体。原发性甲低病变部位甲状腺。
(2)甲亢症
甲亢患者的T3、T4过高,反溃抑制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使血清TSH水平降至接近于零,应用超敏促甲状腺激素(S-TSH或h-TSH)来诊断甲亢(而常规TSHRIA为过时的试验)。
(3)甲肿
a.甲状腺肥大患者,由于缺碘使T3、T4分泌减少,因此TSH分泌增加,当肿大后或补碘后TSH水平可恢复正常。甲低、粘液性水肿、呆小症;b.TBG结合力下降;
(4)TSH反应性低下可见
a.甲亢;b.无甲亢的自主功能性甲状腺疾病;c.垂体或下丘脑损害造成的甲低症;d.PRL瘤;e.库兴氏综合症;f.肢端肥大症等。
2. T3、T4的临床意义
(1) T3在以下疾病情况下都有增高:
a.甲亢; b.T3型甲亢; c.T3毒血症; d.使用甲状腺制剂治疗过量;e.TBG结合力增高症;f.亚甲炎等;
T3在以下疾病情况下都有降低:a.非甲状腺病的低T3综合征;d.慢性甲状腺炎等。
(2)T4在以下疾病情况下(甲亢、T3毒血症)都有与T3相平行的变化。
3. FT3和FT4的临床意义
T4、T3被水解后进入血液,99.98%的T4和99.8%的T3以非共价键与血浆蛋白结合,其余为FT4 0.02%和FT3 0.2%。而FT3、FT4是实际进入靶细胞与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的激素物质。故甲状腺的机制状态与循环中FT3、FT4的水平密切相关。可以做为区别甲亢、甲低及甲功的亚临床状态。其正常植不受TBG各种情况增加和减少的影响,是反应甲状腺功能的灵敏指标,1989年Hamburger推荐以高灵敏度的TSH、FT3和FT4为甲状腺功能测定的首选方法已被临床界广泛采纳。
综上所述是甲状腺激素的临床意义,希望可以帮助大家了解甲状腺激素对于人体生理代谢的作用,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桥本氏甲状腺炎伴甲亢是什么
一、早期,甲亢期。程度轻时病人仅有轻度的甲亢症状,如食欲好、容易累、轻度失眠、烦闷急躁等。程度重时,则会出现明显的甲亢症状,稍服治甲亢的药即可获良好效果,但也容易出现药物性甲低。也有的患者因炎症的减轻,不治而“自愈”。疗效好,复发率高是本阶段的特点。
二、中期,甲亢甲低并存期。甲状腺组织经多次、反复的破坏,有正常功能的细胞逐渐减少,减到一定程度就出现甲低症状了。这时期还有一个特点,患者有甲亢症状,但化验指标会稍高或正常。
三、晚期,甲低期。分泌的甲状腺素更加减少,临床上已是甲低表现了。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补充甲状腺素后,化验指标虽然正常,很多人却时时感觉不舒适,有时还会感觉有甲亢症状。值得注意的是,也有一部分患者因感染的加重出现甲亢指标和甲亢症状,有些着述称之为“甲低转甲亢”。临床上,乔本氏甲状腺炎患者的每一次甲亢的出现,都预示着甲低的进一步加重。
甲低能怀孕吗
甲低病人可以怀孕吗?一旦甲低患者妊娠,很容易发生流产、死胎、早产现象。流产率高达26%,早产率为 15%。明显高于正常妇女。妊娠会加重甲低患者的生理负担,使其甲低症状加重,恶化孕妇的病情。
如果未经彻底治疗的甲低患者,所生的子女日后智力低下、体格发育迟缓者比经过系统治疗的孕妇明显增多。因此,建议最好在经过系统治疗,化验检查正常,并停苭一个阶段之后再考虑怀孕,这对母婴都更加安全,甲低能怀孕吗?一般来说,患有甲状腺功能低下(甲低)的人是不容易怀孕的,除非是病情较轻或是经过苭物治疗使病情得到了控制,才能怀孕。
甲低病人可以怀孕吗?专家指出,甲低患者一旦怀孕,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病率比正常妊娠组高10倍,可能诱发甲状腺危象,威胁病人生命。如果孕妇在妊娠期间必须服用抗甲状腺药物,这样会抑制胎儿的甲状腺功能,因而造成胎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甲低),导致出生后的呆小症。
其实甲低患者病情轻者是不影响怀孕的,但其流产或死胎率较高,女性患者甲低时多为月经过多、过频,如不治疗,也可导致不孕。甲状腺疾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不仅有甲状腺功能的异常,且有免疫功能的异常,血清中含有高浓度的抗甲状腺球蛋白抗菌素体和抗微粒体抗体,这些抗体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导致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减退;母亲产后由于免疫功能的变化,可使甲亢和甲低的病情加重。
甲状腺炎的治疗方法
一旦发现孩子出现甲状腺炎的症状,家长需要马上带孩子就医治疗。目前,甲状腺炎的治疗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1、替代疗法:用甲状腺制剂进行替代治疗,如L-甲状腺素钠4~5μg/kg·d以免影响生长发育,本病可以自然恢复,但进展十分缓慢。
2、手术治疗:有出现合并甲状腺癌、巨大甲状腺以甲状腺素治疗效果不佳、似新生物迅速增大者疑有恶变、有其他多种内分泌瘤者、甲状腺肿导致气管受压等情况下应进行手术治疗。
3、激素治疗:大剂量甲状腺素(100~200mg/d)可使甲状腺抗体滴度下降,肾上腺皮质激素虽有降低自身抗体的作用,但临床效果不显著,因而不主张采用此种方法。
此外,在甲状腺炎的早期到晚期也可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早期:程度轻时患儿仅有轻度的甲亢症状,会表现出易劳累、轻度失眠、烦闷急躁等。程度重时,则会出现明显的甲亢症状,稍服治甲亢的药即可获良好效果,但也容易出现药物性甲低。也有的患儿因炎症的减轻,甲亢症状消失。疗效好,复发率高是本阶段的特点,因此,治疗方法中以减少复发为关键,多以药物治疗为主。
中期:此时患儿甲状腺组织经多次、反复的破坏,健康的细胞逐渐减少,逐渐出现甲低症状。这时期的患儿会出现甲亢症状,但化验指标会稍高或正常。因此,治疗时要慎用手术治疗和碘131的使用,以免导致病情加重。
晚期:甲状腺炎患儿补充甲状腺素后,化验指标虽然正常,很多人却时时感觉不舒适,有时还会感觉有甲亢症状。有一部分患儿因感染的加重出现甲亢指标和甲亢症状,即甲低转甲亢”。临床上,甲状腺炎患儿的每一次甲亢的出现,都预示着甲低的进一步加重。因此,晚期甲状腺炎的治疗方法中,在西药激素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中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