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的日常护理要点
先天性心脏病的日常护理要点
1、尽量让孩子保持安静,避免过分哭闹,保证充足的睡眠。大些的孩子生活要有规律,动静结合,既不能在外边到处乱跑(严格禁止跑跳和剧烈运动),也不必整天躺在床上,晚上睡眠一定要保证,以减轻心脏负担。
2、心功能不全的孩子往往出汗较多,需保持皮肤清洁,夏天勤洗澡,冬天用热毛巾擦身(注意保暖),勤换衣裤。多喂水,以保证足够的水份。
3、患儿宜少食多餐,需保证足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给予的饮食尽可能多样化,易消化。
4、保持大便能畅,若大便干燥、排便困难时,过分用力会增加腹压,加重心脏的负担,甚至会产生严重后果。
5、居室内保持空气流通,患儿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逗留,以减少呼吸道感染的机会。应随天气冷暖及时增减衣服,密切注意预防感冒。
6、定期去医院心脏心科门诊随访,严格遵照医嘱服药,尤其是强心、利尿药,由于其药理特性,必须绝对控制剂量,按时、按疗程服用,以确保疗效。每次服用强心药前,须测量脉搏数,若心率过慢,应立即停服,以防药物毒性作用发生,危及孩子生命。
7、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禁止大量输液,如必须输液时,滴液速度须缓慢,以防加重心脏负担,导致心力衰竭。
8、法乐氏四联症的患儿多取蹲踞位,在行走或玩耍时常会主动蹲下片刻。这是因为蹲踞后可使缺氧症状得到缓解,患儿如有这种现象,家长切不可强行将患儿拉起。
9、对平时心脏功能和活动耐力都较好的患儿,应当按当时接受预防接种,但在接种后,应多观察全身和局部反应,以便及时处理。
10、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体质弱,易感染疾病,尤以呼吸道疾病为多见,且易并发心力衰竭,故应仔细护理,随着季节的变换,及进增减衣服。如家庭成员中有上呼道感染时,应采取隔离措施,平时应尽量少带患儿去公共场所,在传染病好发季节,尤应及早采取预防措施。一旦患儿出现感染时,应积极控制感染。
先天性心脏病的护理
对于患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在配合医生积极治疗的同时,家长的悉心护理也很重要,护理时要特别注意以下七点:
1、前胸正中切口心脏手术后的患儿,为防止胸骨畸形,形成“鸡胸”,睡觉尽量要仰卧,少侧卧。
2、心功能不全的孩子往往出汗较多,需保持皮肤清洁,夏天勤洗澡,冬天用热毛巾擦身(注意保暖),勤换衣裤。
3、患儿术后一般均需服用一段时间的强心药物(地戈辛片)、利尿药物(螺内酯片)、补钾药物(枸橼酸钾口服液)。值得注意的是,每天要监测孩子的脉搏,如果心率低于每分钟70次时就要停用地戈辛片。
4、术后早期(1~2个月内)定期称体重,一般每周一次,体重于短期内增加明显,要加用速尿。
5、手术后三个月内如遇到感冒、腹泻、牙龈炎、扁桃体炎等,以及不明原因的发烧时,需及时治疗,适当应用敏感抗生素加以控制。
6、出院后早期活动要适量,不要劳累过度,要逐渐增加活动量和强度,尤其是在出院后1~3个月内要限制活动。
7、出院六个月后复查胸片、心电图等。一般出院后一年来院复查,以后定期随访,以了解心功能的恢复情况。
浅析孕期先天性心脏病的注意事项
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注意服药许多患先心病的孩子要较长时间地服用药物,如地高辛、开搏通、利尿剂等。这些药物有严格的服用方法,家长必须遵照医生处方,按时、按量服用,不能随意加减剂量和停药,否则会影响治疗效果,影响医生对病情作出判断的准确性,甚至会引起孩子药物过量而中毒。
2、培养健康心理:家长对先心病孩子除了在饮食与活动方面给予悉心照顾外,还要在心理上给予足够的重视。既不能因为心脏病而对孩子过分宠爱,养成孩子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也不能认为孩子有心脏病而降低要求,使孩子产生自卑和胆怯心理。
3、加强营养:有相当多的先心病孩子胃口小,人长得比较瘦,家长往往很着急,千方百计让孩子多吃,或者让孩子吃些开胃口的药。这也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实际上,孩子的胃口小,很大程度上是因心脏病引起的。绝大部分孩子在心脏病治好后,胃口会增加,体重会增加,生长情况也会改善
4、鼓励运动:除了有严重心功能不全或一些特殊心脏畸形的孩子外,一般不须严格限制孩子的活动。相反,应该鼓励孩子参加适量的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心脏畸形种类很多,严重程度各不相同,先心病孩子的活动量会有较大的差别。
5、接种疫苗:为了提高先心病孩子的免疫力,在孩子生长过程中,可以接受各种计划免疫,即俗称打预防针,包括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日咳疫苗、白喉疫苗、麻疹疫苗等等。先心病不是预防接种的禁忌。孩子出现发烧、腹泻、肺炎等其他疾病时不能打预防针,可在这些疾病治好后补打。
以上介绍的就是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需要注意的事项,相信您已经有所了解了,希望家长做好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工作。
孕期先天性心脏病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孕期先天性心脏病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孕期先天性心脏病该注意什么,孕期先天性心脏病怎么护理,孕期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与什么有关,那么,接下来就来看看专家解析孕期先天性心脏病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怀孕期间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是要特别注意的,如果不小心可能会同时威胁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及其孩子的生命。那孕期先天性心脏病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呢?下面就为大家讲讲孕期先天性心脏病的注意事项。
一般,常见的孕期先天性心脏病的注意事项有:
1、怀孕期间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应有充分的休息:每天至少有10个小时的休息时间,中午最少也要休息半个小时以上。心脏功能欠佳者,一般日常工作后会引起不适时,应酌量延长休息时间。
2、要避免或及时治疗贫血:因先天性心脏病孕妇有了贫血,更会加重心脏的负担,造成恶性循环,易发生心力衰竭,故必须积极预防或治疗贫血。
3、防止感染:任何感染,包括牙龈化脓、上呼吸道感染,都应尽早治疗,以减少细菌性心内膜炎的发生机率。这是重要的先天性心脏病的注意事项。
4、小心使用抗凝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曾做过人工瓣膜移植手术者,须使用抗凝剂时,要多加注意。
通过以上专家对孕期先天性心脏病的注意事项有哪些的详细解析,相信大家对孕期先天性心脏病的注意事项有了一定的了解,温馨提示:如果大家对孕期先天性心脏病的注意事项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小编建议大家咨询专业的医生,让专家告诉你孕期先天性心脏病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对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家庭护理措施
对于先天性心脏病,日常的护理是很重要的,家长一定要时刻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下面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些先天性心脏病的护理措施,希望家长重视起来。
1.心功能不全的孩子往往出汗较多,需保持皮肤清洁,夏天勤洗澡,冬天用热毛巾擦身(注意保暖)。保持大便通畅,以免排便困难时过分用力会增加腹压,加重心脏的负担。这是先天性心脏病的护理措施之一。
2出院后早期活动要适量,尤其是在出院后1~3个月内要限制活动。以后可逐渐增加活动量和强度。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以减少呼吸道感染的机会。
3术后早期(1~2个月内)定期称体重,一般每周一次。
先天性心脏病的护理要点
◆先天性心脏病的护理要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饮食,以增强体质。进食避免过饱。对青紫型心脏病患儿须给以足够的饮水量,以免脱水而导致血栓形成。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婴儿,喂养比较困难,吸奶时往往易气促乏力而停止吮吸,且易呕吐和大量出汗,故喂奶时可用滴管滴入,以减轻患儿体力消耗。喂哺后轻轻放下侧卧,以防呕吐物吸入而吸起窒息。
◆避免患儿情绪激动,先天性心脏病的护理应尽量不使患儿哭闹,减少不必要的刺激,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保持大便通畅。对青紫型患儿注意大便时勿太用力,以免加重心脏负担。如两天无大便,可用开塞露通便。这是先天性心脏病的护理的重要方面。
◆先天性心脏病的护理应为患儿安排合理的生活制度,既要增强锻炼、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又要适当休息,避免劳累过度。如果患儿能够胜任,应尽量和正常儿童一起生活和学习,但应防止剧烈活动。同时,应教育儿童对治疗疾病抱有信心,减少悲观恐惧心理。
◆室内空气要流通。冬天应定时打开窗户,以加强空气对流。有持续青紫的患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护理应避免室内温度过高,导致患儿出汗、脱水。
高龄初产孕妇要早做胎心检查
9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是世界心脏病日,专家提醒高龄初产孕妇,最好在怀孕早期就做胎心检查,减少新生儿发生先天性心脏病。
安贞医院小儿心脏科副主任金梅教授指出,如今先天性心脏病在新生儿出生缺陷中占很大比例,这和高龄初产产妇人数增多有很大关系,建议35岁以上的高龄初产孕妇,在怀孕早期进行胎心检查,筛查先天性心脏病和先天心脏畸形等。而有先天性心脏病家族史尤其是曾生育过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女性,要在怀孕20周左右(一般是16周到24周)就进行胎心检查。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应该如何治疗比较好?
家长发现如果根据检查结果有手术指证的话,要尽快带宝宝去治疗,以免错过手术治疗的机会。如果心脏已经发生心跳改变和心功能改变就不能手术了。应尽早去心脏外科就诊,由医生决定手术时机。手术后跟其他同年小朋友机会没有异样。
先天性心脏病可以通过手术治疗,手术的方法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手术治疗,另一种是介入治疗。但是目前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是主要的治疗方式。对于比较简单的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效果颇为良好。比如房间隔缺损这种先天性心脏病采用手术治疗效果非常理想。
介入疗法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其产生的时间不是特别长,属于一种新兴的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方法,此种方法对于包括动脉导管未闭合,部分室间隔隔缺损以及房间隔缺损得先天性心脏病具有独特的优势。还有一些需要手术矫正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也可以采用介入疗法。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是最主要的方法,而且手术所囊括的范围比较宽泛,对于简单的先天性心脏病具有很好的疗效。但是在治疗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的时候可能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创伤,而且手术之后,患者的身体恢复需要很长的过程。
心脏病的时候在平时在饮食上最好选择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这段时间可以选择给孩子多吃一些低盐的饮食,如果孩子现在还比较小,不能够进行手术治疗的话,一定要多注意孩子的护理工作,孩子出现一些异常或者身体不舒服的情况需要立刻带着孩子去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是怎么回事呢
先天性心脏病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在同一家庭中,父母与子女或兄弟姐妹中同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并不少见,但确切的联系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妊娠早期是胎儿心脏在母体发育最重要的时期,一些内在或外在因素影响到胎儿心脏的正常发育是造成先天性心脏病的重要原因。比如孕妇在孕早期内发生病毒感染、服用某些药物、接触放射线等。
天性心脏病的种类很多,也很复杂,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不及时治疗,早期死亡率较高。一般先天性心脏病中仅有少数类型的先天性心脏病可以自然恢复,有的则随着年龄的增大,并发症会渐渐增多,病情也逐渐加重。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介入治疗和药物治疗等多种。另外,什么时候适宜手术应根据病情,请心脏专科医生针对患儿的具体情况提出建议,如孩子的病有无自愈的可能性,将来的病情演变趋势如何,指导合理用药,科学的护理,从而提高患儿的生存能力。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抵抗力一般较差,容易生病,所以法定的预防接种也应按时进行。
先天性心脏病值得引起朋友们的重视,尤其是年轻父母,孩子的先天性疾病跟父母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妈妈在怀孕期间吸二手烟,吃辛辣的食物等,吸烟酗酒,生活不规律也是影响胎儿发育的主要原因。所以建议准父母们一定要按时到医院做检查,时刻关注宝宝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