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外俞在哪里
肩外俞在哪里
肩外俞穴属于手太阳小肠经,此穴位于人体背部,当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肩外俞的准确位置在哪里
肩外俞在背部,当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前倾坐位或俯卧位,在第1胸椎棘突下,陶道(督脉)旁开3寸,当肩胛骨脊柱缘的垂线上取穴。
肩外俞属手太阳小肠经,位于肩中俞偏外敷,有舒筋散风,通络止痛之功,对于肩背酸痛,颈项强直,肘臂冷痛等症有疗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颈椎病,落枕,肩关节周围炎,支气管炎,神经衰弱,低血压等疾病。
治疗落枕的刮痧方法
落枕的症状
落枕的临床表现为晨起突感颈后部、上背部疼痛不适,以一侧为多,或两侧俱痛,或一侧重,一侧轻。多数患者可回想到昨夜睡眠位置欠佳,或有受凉等因素。由于疼痛,使颈项活动欠利,不能自由旋转,严重者俯仰也有困难,甚至头部强直于异常位置,使头偏向病侧。检查时颈部肌肉有触痛,浅层肌肉有痉挛、僵硬,摸起来有“条索感”。
刮痧治疗
(一)症状
气滞血瘀型落枕临床表现为晨起颈项疼痛、活动不利,活动时患侧疼痛加剧,头部歪向病侧,舌脉如常人;风寒外袭型则表现为颈部疼痛、头转侧受限,并伴恶风微发热,头痛等表证,舌淡,苔薄白。
(二)治法
(1)选穴:大椎、天柱、肩外俞、悬钟、后溪、列缺、阿是穴。
(2)定位:
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天柱: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旁开1.3寸,斜方肌外缘凹陷中。
肩外俞:在背部,当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悬钟: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
后溪:微握拳,第五指掌关节后尺侧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
列缺: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3)刮拭顺序
先刮肩颈部的大椎、天柱、肩外俞,然后刮手、臂部的后溪、列缺,最后刮下肢悬钟穴。
(4)刮拭方法
泻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颈后大椎穴,由上至下,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然后刮天柱穴至肩外俞穴,两侧都要刮拭,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之后刮上肢手、臂部的后溪、列缺,用力宜重,出痧。最后刮下肢外侧的悬钟穴,重刮,30次,出痧为度。
二、病例
席某,男,31岁。患者晨起颈项不舒服,转头时疼痛。颈项强直,不得转侧。取大椎、天柱、肩外俞、悬钟、后溪、列缺、阿是穴,在涂抹刮痧油之后,行刮痧治疗,治疗1次后患者症状即消除。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治疗落枕的刮痧方法,落枕的话可以试一试,另外有一个缓解落枕的小方法,就是用吹风机对着肩颈吹10分钟,这样也可以缓解落枕的症状。
肩胛骨穴位有哪些呢
肩胛骨附近有肩井、肩髃、秉风、天宗、肩贞、肩内陵、曲池、合谷、七星台(肩中俞、肩外俞、曲垣、天宗、臑俞、肩贞)等。
秉风,在肩胛部,肩胛冈上窝中央,天宗直上,举臂有凹陷处
天宗,在肩胛部,大致在肩胛骨的正中,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四胸椎相平
七星台,在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1寸
臑俞,在肩部,当腋后纹头直上,肩胛冈下缘凹陷中,
曲垣,在肩胛部,冈上窝内侧端,当臑俞与第二胸椎棘突连线的中点处
肩外俞,在背部,当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肩中俞,在背部,当第七颈椎棘突下,旁开2寸
肩内陵:垂臂,在肩前腋前纹端与肩髃穴连线中点取穴。
以上就是 “肩胛骨穴位有哪些”的解释,肩胛骨周围的穴位对治疗肩,颈疼的意义很重要,肩胛及上肢按摩在于松弛肩胛骨周边韧带、缓解疲劳、促进上肢的血液循环等。对于肩周炎的治疗来说,可以外敷药物以及配合穴位的理疗、针灸、按摩等治疗。
肩外俞在哪里 肩外俞的意思是什么
出处:《针灸甲乙经》:“肩中俞,在肩甲内廉,去脊二寸陷者中,刺入三分,留七呼,灸三壮。”
肩,穴所在部位为肩胛部也。外,肩脊外部也。
俞,输也。该穴名意指胸内部的高温水湿之气由本穴外输小肠经。本穴位处肩胛上部,内部为胸腔,因本穴有地部孔隙与胸腔相通,胸腔内的高温水湿之气由本穴外输小肠经,故名肩外俞。
肩周炎艾灸灸哪里最好
1.选穴取穴
肩井穴、肩中俞穴、肩外俞穴、肩贞穴、肩img195穴、肩img196穴。
2.艾灸方法
步骤1:
回旋灸肩井穴、肩中俞穴、肩外俞穴、肩贞穴,连续艾灸20分钟为宜。
步骤2:
温和灸肩髃穴、肩髎穴,每穴20分钟,每天1次,连续艾灸10天为1个疗程。
步骤3:
按摩肩部,缓解肩部疼痛,舒缓僵硬状态。
肩外俞的作用 肩外俞的穴位解剖
表层为斜方肌,深层为肩胛提肌和小菱形肌;有颈横动,静脉;布有第1胸神经后支内侧皮支,肩胛背神经,副神经。
落枕怎么办简单快速的有效办法 拔罐治疗落枕
大椎:在后背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天柱:在颈后区,横平第2颈椎棘突上际,斜方肌外缘凹陷中。
肩外俞:在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悬钟:小腿外侧部,外踝尖上三寸,腓骨前缘凹陷处。
后溪:微握拳,第5指掌关节后尺侧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
列缺: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首先对肩外俞、列缺进行吸拔,使用油气罐,留罐10-20分钟,吸力不宜太强,以局部皮肤变成紫红色为度。吸拔后溪的时候要选用小号的抽气罐进行,而且吸拨时间不宜过长,以3-5分钟为宜。而悬钟、天柱皆需要选用小号的火罐进行操作。
功效:此方法可以舒筋散寒、通络止痛对于治疗落枕有很好的疗效。
治疗落枕的刮痧方法
刮痧治疗
(一)症状
气滞血瘀型落枕临床表现为晨起颈项疼痛、活动不利,活动时患侧疼痛加剧,头部歪向病侧,舌脉如常人;风寒外袭型则表现为颈部疼痛、头转侧受限,并伴恶风微发热,头痛等表证,舌淡,苔薄白。
(二)治法
(1)选穴:大椎、天柱、肩外俞、悬钟、后溪、列缺、阿是穴。
(2)定位:
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天柱: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旁开1.3寸,斜方肌外缘凹陷中。
肩外俞:在背部,当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悬钟: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
后溪:微握拳,第五指掌关节后尺侧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
列缺: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3)刮拭顺序
先刮肩颈部的大椎、天柱、肩外俞,然后刮手、臂部的后溪、列缺,最后刮下肢悬钟穴。
(4)刮拭方法
泻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颈后大椎穴,由上至下,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然后刮天柱穴至肩外俞穴,两侧都要刮拭,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之后刮上肢手、臂部的后溪、列缺,用力宜重,出痧。最后刮下肢外侧的悬钟穴,重刮,30次,出痧为度。
最快速治疗落枕三方法指压法一次即可痊愈
一、指压法
在左右手掌背面,第二和第三掌骨间隙下1/3处各有一落枕点,在此取点后,用大拇指直立切压,顺着掌骨间隙上下移动按压,约2~3分钟后,症状会立即消失,急性落枕一次即可痊愈。
二、米醋热敷法
取米醋300~500毫升,准备一块棉纱布浸入米醋中,然后将浸湿的棉纱布平敷在颈部肌肉疼痛处,上面用一个70℃~80℃的热水袋热敷,保持局部温热20~30分钟。
热水的温度以局部皮肤感觉不烫为度,必要时可及时更换热水袋中的热水,以保持温度。热敷的同时,也可以配合活动颈部,一般治疗1~2次,疼痛即可缓解。如果家中没有棉纱布,也可用纯棉毛巾代替。
2.特色
米醋具有活血化瘀、散寒止痛的作用,局部热敷后可有效缓解“落枕”带来的不适。
预防调护
治疗过程中,应有意识地放松颈部肌肉,疼痛缓解后,应积极进行颈部的功能活动,可作头颈的前屈、俯仰、左右旋转动作,以舒筋活络。
睡眠时枕头要合适,不能过高、过低、过硬,避免颈部受寒受凉,尽量不要在床上看书、看报、看电视。枕头要置于颈项部,避免颈部受风受凉。
三、刮痧治疗法
(一)症状
气滞血瘀型落枕临床表现为晨起颈项疼痛、活动不利,活动时患侧疼痛加剧,头部歪向病侧,舌脉如常人;风寒外袭型则表现为颈部疼痛、头转侧受限,并伴恶风微发热,头痛等表证,舌淡,苔薄白。
(二)治法
(1)选穴大椎、天柱、肩外俞、悬钟、后溪、列缺、阿是穴。
(2)定位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天柱: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旁开1.3寸,斜方肌外缘凹陷中。
肩外俞:在背部,当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悬钟: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
后溪:微握拳,第五指掌关节后尺侧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
列缺: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3)刮拭顺序先刮肩颈部的大椎、天柱、肩外俞,然后刮手、臂部的后溪、列缺,最后刮下肢悬钟穴。
(4)刮拭方法泻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颈后大椎穴,由上至下,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然后刮天柱穴至肩外俞穴,两侧都要刮拭,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之后刮上肢手、臂部的后溪、列缺,用力宜重,出痧。最后刮下肢外侧的悬钟穴,重刮,30次,出痧为度。
落枕的刮痧疗法
(一)症状
气滞血瘀型落枕临床表现为晨起颈项疼痛、活动不利,活动时患侧疼痛加剧,头部歪向病侧,舌脉如常人;风寒外袭型则表现为颈部疼痛、头转侧受限,并伴恶风微发热,头痛等表证,舌淡,苔薄白。
(二)治法
(1)选穴大椎、天柱、肩外俞、悬钟、后溪、列缺、阿是穴。
(2)定位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天柱: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旁开1.3寸,斜方肌外缘凹陷中。
肩外俞:在背部,当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悬钟: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
后溪:微握拳,第五指掌关节后尺侧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
列缺: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3)刮拭顺序先刮肩颈部的大椎、天柱、肩外俞,然后刮手、臂部的后溪、列缺,最后刮下肢悬钟穴。
(4)刮拭方法泻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颈后大椎穴,由上至下,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然后刮天柱穴至肩外俞穴,两侧都要刮拭,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之后刮上肢手、臂部的后溪、列缺,用力宜重,出痧。最后刮下肢外侧的悬钟穴,重刮,30次,出痧为度。
肩外俞在哪里 肩外俞主治病症
1.指压该穴道,可以使体内血液流畅,对缓解并治疗肩膀僵硬、耳鸣非常有效。
2.可以治疗精神性阳痿等疾病。治疗该疾病要和手三里穴位一起配合治疗才能发挥显着的疗效。
3.针对肩背疼痛,颈项强急也很有效果。
肩外俞疼痛是什么原因
肩外俞疼痛的原因
1.肩颈麻痹,肩关节周围肌肉,韧带,肌腱,关节囊等软组织损伤时就会导致肩外俞出现疼痛的现象,可以采用热敷,推拿按摩或是针灸,拔罐等手法,以帮助舒筋活血,消炎止痛。
2.过度劳累的情况下,也会导致肩外俞出现疼痛现象,适度进行按摩可以帮助缓解疼痛。
肩外俞的作用与功效
肩外俞类属手太阳小肠经,穴起舒筋活络,散风止痛之功,主要用于肩背疼痛,颈项强急,肺炎,胸膜炎,低血压等症。
配伍大椎,天宗,曲垣,肩井,肩髎以舒筋活络,治疗风寒湿痹阻之肩背酸痛。
配风池,大椎,秉风,列缺,后溪以祛风散寒,治疗风寒入络之颈项强急,落枕等症。
配肩髃,肩髎,手三里,曲池,支正,合谷,以除痹止痛,治疗经脉痹阻之肘臂痛,不能举,上肢冷痛等症。
肩外俞疼痛是什么原因
1.肩颈麻痹,肩关节周围肌肉,韧带,肌腱,关节囊等软组织损伤时就会导致肩外俞出现疼痛的现象,可以采用热敷,推拿按摩或是针灸,拔罐等手法,以帮助舒筋活血,消炎止痛。
2.过度劳累的情况下,也会导致肩外俞出现疼痛现象,适度进行按摩可以帮助缓解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