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脱性皮炎是怎么引起的
剥脱性皮炎是怎么引起的
1.银屑病、湿疹、脂溢性皮炎、毛发红糠疹、扁平苔藓等恶化而引起。
2.淋巴瘤及其他恶性肿瘤,如蕈样肉芽肿﹑霍奇金病﹑恶性淋巴瘤﹑白血病等可发生红皮病﹐预后严重。
3.药物过敏所致。
4. 其他原因,包括落叶型天疱疮、挪威疥、皮肌炎或结节病等。
5. 原因不明者。
剥脱性皮炎治疗问题
根据起病和病程分为急性和慢性红皮病。由药物变态反应致病者多为急性,病情较重。初发皮疹可为猩红热样或麻疹样﹐皮疹迅速扩展﹑融合并延及全身﹐形成剥脱性皮炎
红皮病的典型表现是全身皮肤弥漫性的潮红、浸润、肿胀、脱屑,皮损受累面积达到整个皮肤的90%以上,但是红皮病不仅仅表现在皮肤、黏膜和皮肤附属器,淋巴结甚至内脏均有受累。
1.黏膜症状
较为明显,可出现眼结合膜炎、眼睑缘炎、角膜炎、角膜溃疡、口腔红肿、溃疡、疼痛,吞咽时症状加重。女阴、尿道、肛门部位的黏膜常常糜烂,有分泌物。
2.皮肤附属器
毛发脱落,轻者毛发稀疏,重者可致广泛大量脱落。病情越重,毛发脱落越明显,病情恢复后,毛发可以再生。指(趾)甲可以出现萎缩、浑浊、凹陷等,尤其以银屑病性红皮病所致甲改变最明显。
3.淋巴结肿大
2/3红皮病患者有不同程度淋巴结肿大,其中以腹股沟和腋下淋巴结受累机会最多,颈部次之。
4.肝脾肿大
1/3到2/3的患者伴有肝脾肿大。药物过敏和淋巴瘤所致的红皮病,肝脾肿大的机会较多。若有明显的肝脾肿大,应考虑恶性淋巴瘤。
5.体温升高
正常情况下,人体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红皮病患者由于毒素被吸收和皮肤散热机能失常,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发热,多数患者体温在38℃~39℃。如果高热,中毒症状明显,应考虑并发感染。
剥脱性皮炎治疗问题,会引起很多困扰,稍有不慎便会误入歧途。中国传统医学(中医)认为中医治疗和医疗,主要是保健和繁殖,为中华民族的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中药资源一万二千多八百种,在中药的使用已达到约五千种,各种各样的草药合适的匹配和公式的形成,是无数的。上下数千年,数万人认为使用过这种方法治疗皮炎湿疹,依靠观察的味道和使用这些药物。其实践基础,值得关注和探讨。
得红皮病有生命危险吗
剥脱性皮炎患者由于表皮不完整,抵抗力低下,加上大量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容易并发感染,且感染症状受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影响,不易早期发现,一旦症状明显时,已是十分严重。感染种类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感染,其中细菌感染最多见,大多数侵犯皮肤及呼吸道,甚至导致败血症而死亡。
红皮病是一种严重的皮肤病,导致红皮病的因素很多,其预后取决于病因、病变程度以及处理是否正确及时。我国文献报道的175例红皮病患者,死亡20例(占11.4%)。死亡原因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1)剥脱性皮炎可使原有的其他疾病恶化而死亡,如结核扩散,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以及原有的肾盂肾炎、血栓形成和出血性肠炎因机体抵抗力降低而恶化。
(2)继发于恶性肿瘤的红皮病患者,常因恶性疾病得不到有效治疗而死亡。
(3)直接死于剥脱性皮炎的各种严重并发病,常见并发病大致有如下几种:
①继发感染剥脱性皮炎患者由于表皮不完整,抵抗力低下,加上大量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容易并发感染,且感染症状受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影响,不易早期发现,一旦症状明显时,已是十分严重。感染种类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感染,其中细菌感染最多见,大多数侵犯皮肤及呼吸道,甚至导致败血症而死亡。
②心力衰竭由于高烧导致心动过速,以及中毒性心肌炎、低血容量等原因,可使病人心力衰竭而死。
③其他原因由于低体温可以直接引起死亡,由于药物损伤肝脏而死于肝功能衰竭。
红皮病可以导致死亡,患了红皮病一定要尽快到医院求治,以期尽早控制病情,防止并发症产生。
剥脱性皮炎应该如何护理
1.加强和合理使用支持疗法,是治疗本病的关键。注意水分、蛋白质、钾、钙的补充以及维生素的补给。由于红皮病患者大量脱屑,导致蛋白质丢失较多,应于每日输入的液体内补充足量蛋白质,以利机体恢复。饮食应给予易消化且营养丰富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含有大量维生素C及纤维素,可增强患者的抗病能力,且能起到通便、排出毒素的作用;瘦肉、鸡蛋可以补充蛋白质,均有利于皮损恢复,是红皮病人的首选食物。羊肉、海鲜、辣椒、香椿、韭菜、烟、酒等辛辣刺激及腥膻发物则应忌食,以免加重病情。红皮病患者大多食欲不振,应合理搭配食物,可口且丰富,亦不能一次摄入过多。
2.严密注意感染动向,必要时应用抗菌素,以免感染扩散,导致败血症的发生。护理人员应身体健康,减少探视人群,尤应避免感冒、肠炎等患者探视或护理红皮病患者。
3.注意口腔、眼睛及会阴部的冲洗。用2%~3%硼酸水或1%双氧水,1∶1,000金霉素溶液漱口,每日四次,破溃处涂以1%~2%龙胆紫溶液;眼睛护理至关重要,每日3~4次,用3% 硼酸水冲洗眼睛后,点0.25%金霉素眼膏或可的松眼膏;会阴部可每日用黄柏、苦参各20g ,煎水200ml,温洗患处。
4.宜住单人房间,通风要好,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冬季要注意保暖。要保持相对无菌环境,经常用紫外线灯照消毒,经常换消毒被单。加强皮肤护理,肿胀渗出明显者可用生地榆30g,黄柏30g,马齿苋60g,煎水冷敷。每日1~2次,每次30分钟;干燥皲裂且大量脱屑者可用无刺激性的香油涂擦皮肤。
药疹都有哪些常见的临床表现
剥脱性皮炎
剥脱性皮炎是药疹的主要表现之一,常由于药疹病人未及时停止致敏药物和适当处理,致使病情发展,皮疹融合而成为剥脱性皮炎,严重甚至可造成死亡。
皮炎类药疹
药疹主要有哪些临床表现?药疹的主要临床表现还包括皮炎类药疹,主要表现为红斑、丘疹、小水疱、渗出、糜烂、结痂性皮疹。
发疹性药疹
发疹性药疹也是药疹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表现为麻疹或猩红热样红斑,发病突然,常伴有畏寒、高热(39~40℃)头痛,全身不适等,患者全身有瘙痒,轻重程度不一。
荨麻疹样药疹
药疹主要有哪些临床表现?荨麻疹样药疹也是药疹的重要临床表现。专家表示,痢特灵、青霉素、链霉素、磺胺类药物与血清蛋白等均可引起该型药疹,需要引起重视。
多形性红斑
多形性红斑也是药疹的临床表现之一,其皮疹特点为圆形或椭圆形水肿性红斑或丘疹,似豌豆大至蚕豆大,中央常有水疱,边缘带紫色,对称性发生于四肢,严重者可引起粘膜水疱的糜烂、疼痛。
固定型红斑
药疹的主要临床表现还包括固定型红斑,多数由横胺药物、巴比妥类药物,解热止痛药物所引起。其皮疹特点是限局性圆形或椭圆形红斑,红斑鲜红色或紫红色呈假性水肿、损害境界清楚,愈后留有色素斑。
新生儿皮肤感染容易患哪些皮肤病
新生儿皮肤感染容易患以下皮肤病:新生儿红斑、毛囊炎、粟粒瘓、汗疱疹、脓疱疹、尿布皮炎、擦烂红斑、毒性红斑、新生儿脂溢性皮炎、新生儿剥脱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发病机制是什么
可引起接触性皮炎的物质很多,该类物质无个体选择性,任何人接触后均可发生,且无潜伏期,是通过非免疫机制而直接损害皮肤。当去除刺激物后炎症反应能很快消失。如强酸强碱,任何人接触一定浓度、一定时间,于接触部位均会出现急性皮炎。另一种为长期接触的刺激弱的物质,如肥皂、洗衣粉、汽油、机油等,多为较长时间内反复接触所致。这和原发性刺激物的性质和物理状态、个体因素如皮肤多汗、皮脂多、年龄、性别、遗传背景等及环境因素有关。有些物质在低浓度时有致敏性,在高浓度时有刺激性和毒性。按其性质可分为3类,医学教育网整理如下:
动物性:动物毒素,昆虫分泌物、毒毛等。
植物性:花粉、植物叶、茎、花及果实等。
化学性:是引起接触性皮炎的主要原因。主要有金属及其制品、塑料、橡胶、香料等。
当初次接触变应原后不立即发病,经过4~20天(平均7~8天)潜伏期,使机体先致敏,再次接触变应原后在12~48h左右即发生皮炎。接触性皮炎为典型的接触性迟发型超敏反应,属于ⅳ型超敏反应,通常是由于接触小分子半抗原物质,如油漆、燃料、农药、化妆品和某些药物(磺胺和青霉素)等引起,小分子的半抗原与体内蛋白质结合成完全抗原,经朗格汉斯细胞摄取并提呈给T细胞,使其活化、分化为效应T细胞,机体再次接触相应抗原可发生接触性皮炎,导致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皮疹、水疱,严重者可出现剥脱性皮炎。是一种抗原诱导的T细胞免疫应答。
儿童剥脱性皮炎怎么办呢
剥脱性皮炎是指由于药物引起的严重性皮炎,表现为全身皮肤红肿、剥脱伴严重的全身症状。为严重类型药疹。皮疹初起多为麻疹样或猩红热样,继而迅速融合成片,全身皮肤呈弥漫性潮红肿胀,鲜红色到棕红色,以后大量脱屑,脱屑有干剥与湿剥两种。前者手足部脱屑如手套或袜状(套式剥脱),躯干部脱屑呈落叶状,可持续1个月左右,头发及指(趾)甲均可脱落;后者可出现水疱及广泛性之糜烂,尤其是皱褶部位。
对症及支持疗法
对重型药疹的治疗原则为及时抢救,尽早收入院治疗。
1.抗休克与供氧 对伴发过敏性休克者要分秒必争,立即皮下或肌内注射1:1000肾上腺素0.3~0.5ml。呼吸困难者予以吸氧,喉头水肿已堵塞呼吸道时,可考虑气管切开。
2.激素 对综合征、重症剥脱性皮炎型药疹者,及早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为挽救生命的关键措施。用量应足以控制临床症状为准。症状控制后应尽快减量至停药。
3.抗组胺药 选H1受体拮抗剂,如苯海拉明每次50mg,每日3次或20mg肌注,每日3次等,对皮肢瘙痒与水肿的缓解有一定效果。
4.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注意胶体或蛋白质的输入量,必要时输血或血浆。
5.预防及治疗感染。
6.粘膜损害的处理 可用3%硼酸水清洗结膜,皮质类固醇眼药滴眼每3h一次。
7.皮肤损害的局部治疗 选用无刺激、具保护性并有一定收敛作用的药物,根据损害的特点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