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热用酒精降温后竟中毒身亡
小儿发热用酒精降温后竟中毒身亡
要知道,甲醇是有毒的,人口服中毒最低剂量约为100mg/kg体重,经口摄入0.3~1g/kg可致死。工业酒精的甲醇浓度为95%以上,虽然有散热作用但并不能用于人体。尤其是婴幼儿,他们的皮肤娇嫩,甲醇很容易通过皮肤被身体吸收,轻则导致视神经受损,重则引发代谢性酸中毒,威胁生命安全。
小东在昏迷送医时,因为酒精用量太大,时间太长,已引发代谢性酸中毒,脑损伤严重,透析治疗后病情仍继续加重,最后家属不得不放弃抢救,孩子不幸离世。
快速退烧的方法 酒精降温
酒精降温用小毛巾蘸30%的酒精,擦宝宝的腋窝、腹股沟等体表大动脉和血管丰富的地方。注意不可全身擦试,否则很可能会造成酒精中毒。
发烧时擦酒精退热可以吗
发热难退,给孩子擦酒精降温是许多家长经常采用的方法。
实际上在酒精擦浴后孩子的皮肤温度过快下降会造成皮下毛细血管收缩,人体血液不能很好地循环到体表,从而也不能有效地将体内的热量通过体表散发出去,所以也就不能达到预期的降温效果。同时,酒精还可通过皮肤吸收,存在酒精中毒的风险。
所以,不建议用酒精擦浴,温水擦浴即可。
小儿发烧快速退烧方法 酒精降温
酒精的蒸发作用很快,比水快很多,因此,在小孩体温过高,又没有很好的处理方法时,可在小孩的手心,脚心,胸口,腋下,脖颈,额头等处涂一些酒精,降温效果很快。
注意:酒精降温效果很好,但回温也很快,因此,比较适合应急处理,另外,家里没有酒精,白酒也一样,效果也还不错。
小儿发烧怎么治才能好
小儿发热,是人体对疾病的一种防御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小儿发热并不完全是坏事,对某些疾病,还有助于病体康复,因此不必急于采取降温退热措施。但是小儿发烧持续过久或者温度过高,就可以引起机体的损害,尤其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不利的影响,甚至危及生命。
小儿发烧时,应密切注意发病的情况,如果体温不很高,一般情况比较好,可以在家治疗休息。
有的一见有点烧,就赶快给吃退烧药,希望在短时间内将体温降下来,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因为小儿发烧的原因很多,在未弄清病情之前,就急匆匆地把体温压下去,反而掩盖了病情,延误了治疗。同时,任何疾病引起小儿发烧都有一个过程,病情的治疗也需要一段时间,对疾病应综合治疗。比如因炎症发烧,待消炎后,体温自然恢复正常,如果仅仅是服退烧药,一下子将体温降下来,不久就又会回升。
对 小儿发热,最好采用物理降温法,不要轻易使用各种退热药,以防产生毒性反应。首先应该调节居室的温度,保持空气流通,比如打开门窗或利用风扇加速空气流通,就有利于散热降温。也可采用冰或冷水敷小儿头颈、腋下及双侧腹股沟的退热方法。冰敷时,冰袋外需裹一层布,以防局部皮肤冻伤。用35-40%的酒精或30℃的温水拭浴,可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加速水分的蒸发,也是一种相当简单的退热方法。酒精拭浴时,要注意不要拭浴小儿头面及胸部。
宝宝发烧咳嗽怎么办
如果孩子发烧体温不超过38.5度可以先不服用退烧药,像这种情况是上呼吸道感染,应当找到合理的治疗方法。
婴儿发烧怎么办
1.治疗原发病发热是疾病的一种表现,而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因此,对小儿发热不能单纯地着眼于退热,而应该积极寻找发热的原因,治疗原发病。
2.退热治疗高热持续不退的患儿,为避免引起脑细胞损伤和由于体温过度升高而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需要适当的降温措施。尤其对既往有高热惊厥史的患儿和高热伴极度烦躁的患儿,及时采取降温措施很有必要。发热小儿出现以下情况需警惕或紧急处理:出现热性惊厥;3个月内婴儿发热;发热持续超过5天;发热>40℃且通过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不能在2小时内有效降温;小儿行为明显改变:如不爱玩耍、没有食欲、很少说话、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或突然出现以前从没有过的特殊表现;尿少,提示脱水,如婴儿每天尿湿尿布<3块,或大一些儿童8~12小时没有小便。
3.常用的降温措施有
(1)物理降温 温水擦浴、用不漏水的塑料袋盛冰块外裹干毛巾敷头、颈,还可加敷腋窝和腹股沟等处。不提倡用冷水或酒精等擦浴。
(2)药物降温 常用对乙酰氨基酚(>3个月小儿)或布洛芬(>6个月小儿)口服或直肠给药,每4~6小时可用药一次,小儿应慎用阿司匹林(可导致瑞士综合征),一般不主张单用激素退热。新生儿发热不宜采用药物降温,因为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发育完善。
(3)中医药降温 针灸,中药口服、外敷或灌肠,推拿。
(4)人工冬眠疗法 是以药物(氯丙嗪和异丙嗪两种药物等量混合)和物理降温相结合的一种降温方法。人工冬眠具有强有力的中枢神经保护性抑制作用,能使机体沉睡、降温、代谢率降低、耗氧量减少。主要适用于重症感染所致的持续高热不退或伴惊厥者,如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脑炎、化脓性脑膜炎等。
4.其他对症支持治疗
(1)提供舒适的降温环境,将患儿置放于环境安静、阴凉、空气流通处,衣着要凉爽透气,切忌采用捂被子发汗。
(2)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保持大小便通畅。
(3)给患儿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食物。
一品红到底有没有毒
有。
整株一品红都具有一定的毒性,在一品红的茎秆中,会有一种白色的乳汁,这种乳汁里含有多种 有毒的生物碱,如果不小心造成皮肤破损,很容易导致伤口出现红肿、发热甚至丘疹等过敏的反应,如果不慎误食了一品红的茎叶,胃肠道会出现一定的不良反应, 并且神经也会造成紊乱,在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导致误食者中毒身亡。因此,一品红是有毒的。
小儿发热如何治疗
1.治疗原发病
发热是疾病的一种表现,而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因此,对小儿发热不能单纯地着眼于退热,而应该积极寻找发热的原因,治疗原发病。
2.退热治疗
高热持续不退的患儿,为避免引起脑细胞损伤和由于体温过度升高而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需要适当的降温措施。尤其对既往有高热惊厥史的患儿和高热伴极度烦躁的患儿,及时采取降温措施很有必要。发热小儿出现以下情况需警惕或紧急处理:出现热性惊厥;3个月内婴儿发热;发热持续超过5天;发热>40℃且通过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不能在2小时内有效降温;小儿行为明显改变:如不爱玩耍、没有食欲、很少说话、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或突然出现以前从没有过的特殊表现;尿少,提示脱水,如婴儿每天尿湿尿布<3块,或大一些儿童8~12小时没有小便。
3.常用的降温措施有
(1)物理降温温水擦浴、用不漏水的塑料袋盛冰块外裹干毛巾敷头、颈,还可加敷腋窝和腹股沟等处。不提倡用冷水或酒精等擦浴。
(2)药物降温常用对乙酰氨基酚(>3个月小儿)或布洛芬(>6个月小儿)口服或直肠给药,每4~6小时可用药一次,小儿应慎用阿司匹林(可导致瑞士综合征),一般不主张单用激素退热。
新生儿发热不宜采用药物降温,因为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发育完善。
(3)中医药降温针灸,中药口服、外敷或灌肠,推拿。
(4)人工冬眠疗法是以药物(氯丙嗪和异丙嗪两种药物等量混合)和物理降温相结合的一种降温方法。人工冬眠具有强有力的中枢神经保护性抑制作用,能使机体沉睡、降温、代谢率降低、耗氧量减少。主要适用于重症感染所致的持续高热不退或伴惊厥者,如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脑炎、化脓性脑膜炎等。
4.其他对症支持治疗
(1)提供舒适的降温环境,将患儿置放于环境安静、阴凉、空气流通处,衣着要凉爽透气,切忌采用捂被子发汗。
(2)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保持大小便通畅。
(3)给患儿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