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不留行有什么功效 利尿通淋
王不留行有什么功效 利尿通淋
王不留行性善下行,可以活血利尿通淋,可治疗多种淋证、小便不利等症。可与石韦、瞿麦、冬葵子等同用。
补肝肾偏方
苏东坡九蒸芝麻方
原料:芝麻1000g,茯苓200g,蜂蜜1000g。
做法:将芝麻即1日内蒸3次晒3次,重复3天即可完成。即九蒸九晒;茯苓洗净去皮晒干,共为细末,以蜂蜜炼熟,瓷器密贮备用。每日早晚各服1匙,或蒸蛋、煮蛋、冲开水均可。
蕨菜腊肉
原料:蕨菜,腊肉。
做法:将新鲜蕨菜摘去幼叶菜苞,搓洗干净。用盐腌渍三天后,切段待用,腊肉切成薄片。起锅放少量油,再放辣椒、大蒜、腊肉片煸炒后,下蕨菜段翻炒调味即可。
理脾糕
原料:百合50g,莲子肉30g,山药100g,苡仁50g,芡实100g,白蒺藜10g,粳米粉250g,糯米粉250g,砂糖适量。
做法:诸物磨粉,过筛、混合蒸糕,烘干,密贮备用。每日早、中、晚随意取食。
大枣扁豆粟米饭
原料:大枣5枚,粟米100克,扁豆50克,白糖适量。
做法:大枣、粟米、扁豆淘洗干净后入锅,加适量水,大火煮沸,再小火煮至米熟即可。食时可加入白糖。有养肝健脾胃的功效。
水烫磨笼虾
原料:海虾100克,王不留行30克,桑椹30克。
做法:先将洗净的王不留行、桑椹投入砂锅,加入清水2碗,用文火约煲20分钟;滤去药渣,放入海虾,煮滚至虾熟透即成;食时调好盐、味精。王不留行味微苦、性平,多用以活血通经、下乳消痈、利尿通淋和止血;桑椹味甘性寒,可补益肝肾、熄风滋阴。此二药与味咸性温的海虾合炖,对经行不畅、产后乳少、痈肿疔毒、胃虚食少、肝肾阴亏等症极有功效,目暗耳鸣者尤宜服用。
中药催乳
中药催乳
漏芦
漏芦有清热解毒、消痛散结、通经下乳之效。《神农本草经》认为其“主皮肤,恶疮疽痔,湿痹、下乳汁”。
常用于乳汁不下、乳房胀痛、肿痛,经行不畅,皆有良好的效果。乳汁不下、乳房胀痛可与穿山甲、王不留行配伍应用。
桑寄生
有祛风湿、益肝肾、安胎之效。常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腰膝酸痛、胎漏下血、胎动不安、有很好的效果。用于产后乳汁少、乳汁不畅、或乳房胀痛,可与路路能通、丝瓜络配伍应用。
玉米须
当食用成熟之玉米须,秋后剥取玉米时可获得。
民间喜用其治疗肾炎、水肿、有利水消肿、利湿退黄之效。《滇南本草》认为其“宽肠下气,治妇人乳结、乳汁不通、红肿疼痛,怕冷发热,头痛体困”。常用量30—60克,水煎服。乳汁少、乳汁不畅,可与猪脚炖服1日2次。
通草
通草为常用中药之一,有清热利湿、通气下乳之效。《滇南本草》认为能“明目退热、催生、下胞、下乳”。本品有利尿及促进乳汁分泌的作用。常用于湿热引起的小便不利,对产后乳汁不畅或乳汁不下有奇效,常与王不留行、穿山甲配伍煎服。
王不留行
有治血通经、下乳消痈、利尿通淋之效,被誉为妇科通乳良药。《本草纲目》载:王不留行能走血分,乃阳明冲任之药,俗有“穿山甲、王不留,妇人服了乳长流”的谚语,是民间常用的通乳要药之一。产后乳汁不通,配穿山甲可以增强通乳之力。产后气血亏虚、乳汁稀少者,则配黄芪、当归。王不留行还能补气血以增加乳汁,对乳汁不畅引起的乳腺炎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穿山甲
有下乳、活血消症、通络、消肿排脓之效。
《本草纲目》认为其“通经脉、下乳汁、消痈肿、排脓血、通窍、杀虫”。“穿山甲入厥阴、阳明经,古方鲜用,近世风疟、疮科、通经下乳用为要药”。本品能疏通气血而下乳,因气血雍滞而乳汁不下者,可单用,或配伍王不留行;若气血虚而乳汁稀少者,配伍黄芪、当归等益气药同用。
路路通:有祛风通络、利水、下乳之效。用于乳汁不通、乳房胀痛,常与王不留行、穿山甲、漏芦等配伍应用,通乳效果极佳。
通草王不留行煮水一天喝几次 通草王不留行煮水喝下奶吗
有一定的下奶作用。
通草在中医上性味甘、淡、微寒,归肺、胃经,有清热利尿,通气下乳的功效,而王不留行性味苦、平,归肝、胃经,有活血通经、下乳消肿的功效,两种药物都同样具有通经下乳的功效,所以将两者放在一起煮水喝,是有下奶作用的。
但产妇引起奶量少的原因有多种,比如营养不足、乳腺不通、情绪不好等,需要根据不同的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所以在使用通草和王不留行之前,建议先咨询医生为好。
王不留行和通草下奶吗
下奶。
王不留行是石竹科植物麦蓝菜的干燥成熟种子,性味苦、平,归肝、胃经,有活血通经、下乳消肿、利尿通淋等作用,因此服用后是可以帮助下奶的。
而通草则是五加科植物通脱木的干燥茎髓,性味甘、淡、微寒,归肺、胃经,有清热利尿、通气下乳等功效,因此服用后也可以帮助下奶。
通草和王不留行可以一起煮吗 吃通草和王不留行要注意哪些
通草和王不留行不宜长期吃,建议症状消失即停用,虽然两者均无明显的毒副作用,但两者均有利尿的功效,长期服用会影响肾脏的健康。
通草和王不留行均有通利经络的功效,且王不留行对子宫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能促使子宫收缩,孕妇服用通草和王不留行可能会导致胎儿流产,药物中的成分还有可能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
寒气外侵,客于五脏,出现四肢无力,四肢冰凉,脐腹疼痛等中寒者不宜喝通草,因为通草药性偏寒,中寒者服用可能会加剧体内寒气,从而导致不适症状加重。
通草和王不留行均具有利尿通淋的功效,气阴两虚者服用通草和王不留行会使气与津液耗伤更甚,从而可能会加重口渴、气短、胃脘痞满,面色苍白、神疲乏力、口干咽燥等不适症状。
通草和王不留行可以一起煮吗
可以的。
通草味甘淡,性微寒,入肺、胃经,具有清势利水,通乳等功效;王不留行性味苦平,归肝、胃经,具有活血通经,下乳消肿、利尿通淋等功效,两者均无明显的毒副作用,药性无冲突,所以通草和王不留行是可以一起煮水的,且两者药效有相似之处,同用可以加强其疗效。
催奶中药有哪些
很多妈妈由于产后不仅就奶水不足了,奶水不足宝宝就会娃娃大哭。一般奶水不足有的妈妈么会选择奶粉,但是现在的奶粉也存在安全食品问题,例如,曾经轰动全国的奶粉事件三鹿氰胺奶粉。为了孩子的安全说到底还是母乳比较安全。母乳不足只能通过催乳的方法。其中,在中医学认为缺乳主要有两种发病机理:气血虚弱、肝郁气滞。那么具体催奶中药有哪些呢?
1、漏芦:漏芦有清热解毒、消痛散结、通经下乳之效。乳汁不下、乳房胀痛可与穿山甲、王不留行配伍应用。
2、桑寄生:桑寄生有祛风湿、益肝肾、安胎之效。用于产后乳汁少、乳汁不畅、或乳房胀痛,可与路路能通、丝瓜络配伍应用。
3、玉米:玉米须当食用成熟之玉米须,秋后剥取玉米时可获得。《滇南本草》认为其“宽肠下气,治妇人乳结、乳汁不通、红肿疼痛,怕冷发热,头痛体困”。常用量30—60克,水煎服。乳汁少、乳汁不畅,可与猪脚炖服1日2次。
4、通草:通草为常用中药之一,有清热利湿、通气下乳之效。对产后乳汁不畅或乳汁不下有奇效,常与王不留行、穿山甲配伍煎服。
5、王不留行:有治血通经、下乳消痈、利尿通淋之效,被誉为妇科通乳良药。《本草纲目》载:王不留行能走血分,乃阳明冲任之药,俗有“穿山甲、王不留,妇人服了乳长流”的谚语,是民间常用的通乳要药之一。产后乳汁不通,配穿山甲可以增强通乳之力。产后气血亏虚、乳汁稀少者,则配黄芪、当归。
6、穿山甲:有下乳、活血消症、通络、消肿排脓之效。本品能疏通气血而下乳,因气血雍滞而乳汁不下者,可单用,或配伍王不留行;若气血虚而乳汁稀少者,配伍黄芪、当归等益气药同用。
7、路路通:有祛风通络、利水、下乳之效。用于乳汁不通、乳房胀痛,常与王不留行、穿山甲、漏芦等配伍应用,通乳效果极佳。
王不留行的营养价值有哪些
王不留行的功效
1、行血通经,催生下乳,消肿敛疮。治妇女经闭,乳汁不通,难产,血淋,痈肿,金疮出血。
2、通经下乳:用于经闭及乳汁不下。王不留行治乳汁多而不通;如乳汁少之虚证,则需配用补益气血之药。
3、活血消肿:用于瘀血肿块及疮痈肿毒。
王不留行的作用
1、王不留行味苦,性平;归肝、胃经;入血分,直而不守;
2、具有活血通经,下乳消痈,利尿通淋;
3、主治血瘀痛经,经闭,乳汁不通,乳痈疮肿,淋症,小便不利。
4、也可以用来作耳针的材料,点压耳穴。
王不留行的做法配伍
1. 痛经、经闭由肝气郁滞所致者,可与香附、郁金等配伍,以使气行血活。
2. 肝气郁滞而致乳汁不通,乳房胀痛者,可与穿山甲、瞿麦等配伍。
3. 小便不利,淋沥涩痛者,可与石韦、滑石、瞿麦等配伍。
活血调经的中药有哪些 王不留行
王不留行为石竹科植物麦蓝菜的干燥成熟种子,夏季果实成熟,果皮尚未开裂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中种子,除去杂质,晒干生用或炒用。
性味归经:苦,平,归肝,胃经。
功能主治:活血通经,下乳消肿,利尿通淋,用于经闭,痛经,乳汁不下,乳痈肿痛,淋证涩痛。
用法用量:煎服5-10g。外用适量。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
王不留行的营养价值 王不留行的营养成分
王不留行种子中含多种皂甙,其中王不留行皂甙,由棉根皂甙元、葡萄糖醛酸、葡萄糖、木糖、阿拉伯糖、岩藻糖、鼠李糖组成。具有活血通经,下乳消肿,利尿通淋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