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岁宝宝白天磨牙是怎么回事 出牙阶段
一周岁宝宝白天磨牙是怎么回事 出牙阶段
一周岁宝宝白天磨牙考虑是出牙阶段的牙龈痒痛不适引起的。
6个月以上的宝宝,就开始出牙了,到一周岁时,通常已经长出6-8颗牙齿了,由于长牙而出现的牙床痒痒,宝宝就会喜欢咬这咬那,或者在白天磨牙。
家长平时可以给宝宝一些磨牙小食品,如磨牙棒、磨牙饼等来磨牙缓解,同时练习咀嚼与促进乳牙萌出。在宝宝的食谱中,加入一些磨牙的食物,就能缓解宝宝牙床的不适。稍硬一些的蔬菜、水果、谷物都能派上用场。
宝宝磨牙棒和牙胶哪个好
出牙是宝宝成长的必经阶段。婴儿时期所出的牙,称为乳牙,开始出牙的时间一般在宝宝出生后6个月, 有些婴儿可提早在出生后4-5个月, 有些则略晚。牙齿接近萌出时, 由于牙床神经受压,牙龈酸胀发痒,宝宝往往通过吮咬手指来缓解不适。一般而言,宝宝长牙时可能会伴随着以下症状:牙床红肿,面颊潮红,夜间少觉,食欲不佳,烦躁、易怒,流口水, 喜欢咬硬物。
这些不适虽然会随着牙齿的成长而慢慢消失,但是它们可能会对宝宝牙齿的健康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宝宝在长牙期有喜咬硬物的习惯,但如果口中的物体过硬或者存在着尖锐的棱角,则很容易对宝宝的牙龈造成损伤,严重的会导致口腔感染。另外,宝宝在没有专门磨牙器具时,很可能通过咬手指,衣服等物体缓解出牙不适,这样的做法很容易导致有害微生物从宝宝口腔的进入体内,易使宝宝患病。科学的磨牙可以促进牙齿的健康成长,但如果宝宝的磨牙需求得不到很好的满足,将可能会导致牙齿生长的不整齐,甚至影响恒牙的健康。科学的磨牙还可以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使得宝宝在进食过程中对食物的咀嚼更为充分,消化更加彻底。
因此, 家长应加强长牙期婴儿牙齿的护理,选用合适的磨牙产品,满足宝宝磨牙的需求,缓解宝宝因出牙带来的不适。目前,市面上常用的磨牙产品主要有磨牙器(如牙胶)和磨牙食品。面对琳琅满目的婴儿磨牙产品,妈妈应该如何选择呢?
1、磨牙器:
磨牙器是一种专为宝宝设计的磨牙玩具,常见的有牙胶。有些牙胶中会含有麻醉剂和消毒剂,这些物质和磨牙棒一起在宝宝使用过程中起到缓解出牙疼痛和预防感染的作用。一般一天使用此类产品的次数应少于六次。如果您的宝宝仍在母乳喂养阶段,应该避免在喂乳前使用此类产品。因为他们会麻痹宝宝的舌头,使得宝宝吮吸困难,无法吸食母乳。另外,磨牙器一般为乳胶或其它非食品材质制作的,没有风味, 在磨牙同时无法满足宝宝对食物的需求和味觉的培养,容易被宝宝厌倦。同时, 需要特别关注材质的安全性。
2.磨牙食品:
磨牙食品在满足宝宝磨牙需求的同时,又可做为食品提供美味和营养。目前市面上的磨牙食品主要是磨牙饼干和磨牙棒。
①磨牙饼干:磨牙饼干是采用饼干工艺制作的一种食品。磨牙饼干口味丰富,并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受到部分消费者的青睐。但是,磨牙饼干不适宜给过小的宝宝使用,因为宝宝在食用时,饼干会产生大量粒度不均的碎屑并容易断裂,有呛噎宝宝的风险。磨牙饼干硬度也不能满足宝宝磨牙的需要,较容易被宝宝咬碎并溶解在口中,起不到磨牙的效果。另外,妈妈在选择磨牙饼干时要注意的是,不要选择添加香精或口味太重的饼干,以免影响宝宝的味觉培养。
②磨牙棒:磨牙棒是采用纯天然食品原料,先进的发酵工艺制作而成的一种磨牙食品,在澳洲、美国等国家广泛流行,安全性和实用性方面得到的严格的验证。
建议妈咪们对磨牙棒和牙胶的选购,要根据宝宝的情况和喜好来决定。
宝宝缺钙的症状有哪些 宝宝睡觉时磨牙
磨牙的原因比较多,鼻子不通或过敏造成的呼吸问题都会导致宝宝磨牙,并不一定是“缺钙”造成的。所以,当宝宝出现磨牙情况时,尤其是一周岁以内的宝宝,一定要去看医生。
一周岁宝宝白天磨牙是怎么回事 宝宝磨牙的危害
孩子磨牙,不仅仅会将爸妈从梦中惊醒,孩子自己的睡眠质量也可能受到影响--磨牙时,孩子自己也能察觉到,会从深度睡眠转化为浅睡,甚至惊醒。
如果孩子磨牙的情况比较严重,长此以往,会导致下颌关节及局部肌肉的酸痛,影响到日常吃饭、说话等行为。而下颌关节在活动时也可能会发出响声,给孩子造成困扰。
磨牙除了会导致面部肌肉、关节出问题外,也会导致孩子的脸型。因为在磨牙时,不断重复的磨牙动作会让咀嚼肌变得发达,使孩子的面部下端变大,脸型因此改变,有可能会影响美观。
最后,磨牙会造成牙齿磨损,确切的说是牙釉质受损,从而引起牙本质过敏,遇到冷、热、酸、辣时就会发生牙痛。
宝宝一岁半磨牙是怎么回事 出牙阶段
宝宝一岁半磨牙考虑是出牙阶段的牙龈痒痛不适引起的。
6个月以上的宝宝,就开始出牙了,到一岁半时,通常已经长出12-16颗牙齿了,由于长牙而出现的牙床痒痒,宝宝就会喜欢咬这咬那,或者出现磨牙的情况。
建议:家长平时可以给宝宝一些磨牙小食品,如磨牙棒、磨牙饼等来磨牙缓解,同时练习咀嚼与促进乳牙萌出。在宝宝的食谱中,加入一些磨牙的食物,就能缓解宝宝牙床的不适。稍硬一些的蔬菜、水果、谷物都能派上用场。
婴儿出牙有什么反应
在宝宝出牙的时候,宝宝会出现一些症状,家长们一定要细心观察。那么宝宝出牙期的异常反应有哪些?
1、流口水 当宝宝出牙之后,就会出现流口水的现象,原因是出牙之后,会刺激到宝宝的牙龈神经,会导致口腔内唾液分泌量增加,而宝宝的吞咽功能还不完善,所以就会流口水。
2、牙龈痒 出牙之后会刺激到牙龈神经,所以宝宝还会出现牙龈痒、疼等症状。
3、烦躁 宝宝在出牙期会经常哭闹、烦躁不安,这时候家长们可以给宝宝按摩一下脸部,或者给宝宝磨牙棒。
4、发烧 很多出牙期的孩子都会发烧,家长们一定要检查发烧的原因,及时治疗。
了解这些 让孩子顺利换牙
换牙小常识
宝宝换乳牙的顺序基本上是和乳牙长出来的顺序一样,但是尖牙的换牙顺序会靠后一些。正常来说,孩子的换乳牙时期一直从6周岁持续到12周岁,这时候乳牙才被恒牙全部换掉。相比起乳牙来说,恒牙更加坚固,数量也更多。乳牙大概有20颗,在孩子12周岁左右全部的乳牙就会掉落,替换成恒牙。但因为每个孩子的营养状况不一样,所以乳牙的更换也不相同。有些孩子在刚出生的时候就长了牙齿,而有些孩子长的马牙被误诊为牙齿,这些都是正常情况,家长无须过多担心,这些牙齿过段时间就会自然脱落。家长在发现孩子长有牙齿时,可以咨询医生,进行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多吃纤维素高的食物
这时期,多给宝宝吃一些诸如胡萝卜,玉米,黄豆之类的食物,这类食品不仅纤维素含量高,而且偏硬,是换牙阶段的最佳食物之一。在刺激乳牙脱落的同时,锻炼了宝宝的咀嚼能力,使孩子的口腔血液循环加速,幼儿口腔也会得到稳步发育。
纠正幼儿不良习惯
有的宝宝喜欢用舌头舔舐牙齿,有的宝宝喜欢咬着舌头说话,有的则喜欢含着铅笔等等,这都是不利于牙齿生长的坏习惯,妈妈要及时纠正过来,否则孩子的牙齿就会出现变形,影响美观。
督促宝宝刷牙
妈妈要给宝宝购置一套幼儿专用的牙刷与牙膏,监督宝宝每日早晚刷牙。建议各位妈妈在晚上的时候亲自为宝宝刷牙,这是因为宝宝年龄尚小,难以清洁干净每一颗牙齿,特别是上排的牙齿比较难以清洁,最好是父母亲自来刷牙,更为保险。此外,每次吃完饭后,也要让宝宝去漱口,吐去不必要的杂物。
保护六龄磨牙
六龄磨牙,是指孩子六岁时,长出的首颗恒磨牙。这颗牙齿非常关键,它主宰着嘴巴中所有牙齿的位置和高度,对宝宝的口腔与脸部发育影响深远,因此妈妈们要小心呵护才是。
加强家庭教育
在平时生活里,妈妈要给宝宝灌输安全知识,要让宝宝好好呵护牙齿健康,做到健康饮食,防止跌倒摔伤,以防牙齿在磕碰中受到损伤。
一周岁宝宝磨牙是怎么回事 睡觉姿势不好
宝宝若平时睡姿不好,长时间侧向一边,会造成咀嚼肌不协调,受压的那一侧咀嚼肌会不断地异常收缩,从而出现磨牙,此外,若宝宝经常蒙头睡觉,导致被子内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缺乏氧气,也会导致宝宝睡觉磨牙,即妈妈平时要多留意宝宝的睡姿。
宝宝睡觉磨牙
宝宝睡觉磨牙是什么?磨牙是一种咬合障碍,这种咬合障碍破坏了咀嚼器官的协调关系,于是机体就以增加牙齿的磨动来去除咬合障碍,结果就会不由自主地磨牙。磨牙可以是阶段性出现,也可以每夜发生。夜磨牙是中枢神经系统大脑皮质颌骨运行区的部分脑细胞不正常兴奋导致三叉神经功能紊乱,三叉神经支配咀嚼肌发生强烈持续性非功能性收缩,使牙齿发生嘎嘎响声的咀嚼运动。一般分为3型:磨牙型、紧咬型和混合型。
在6岁-13岁处于换牙期,为适应上下牙齿磨合都会有磨牙现象。因此,宝宝睡觉磨牙也可能和换牙有关系,妈妈要注意观察宝宝磨牙是否一直存在。但是,还没到换牙的宝宝,或是过了换牙期的青少年、成人若常有磨牙的现象发生那就是一种病态。
小儿换牙顺序是什么
在通常情况下,5~7岁时下颌的乳中切牙(中门牙)开始摇动、脱落,不久,在此处长出恒中切牙;同时,在第二乳磨牙的后方长出第一恒磨牙。此后,其他牙也陆续替换。恒牙的单尖牙和双尖牙,也是在同一位置的乳牙脱落后,才能长出来。直到12~13岁,乳牙全部脱落,恒牙替换完毕。再以后,单出恒牙:12~14岁在第一磨牙后面长第二磨牙,18岁以后长第三磨牙。有些人没有第三磨牙也属正常现象。
人的牙齿有乳牙和恒牙两个阶段。乳牙期贯穿了幼儿和儿童阶段,而在接替乳牙的恒牙却几乎能够陪伴人走完一生。乳牙20只,通常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2-3岁长齐,恒牙28-32只(智齿的数目0-4),通常6岁前后开始长出,12-13岁长齐28只(智齿因人而异),那么换牙期通常是在宝宝6-12岁期间。
换牙有一定的规律,简单来讲就是"一定时间,一定顺序,左右对称,先下后上",左右对称先下后上是对于同名牙而言的。 第一颗乳牙的生理性脱落多数发生在6岁左右,但也有早在4岁多,或者迟至7-8岁的,不必担心。自然脱落的乳牙没有根,脱落面呈蚕食状,父母应该注意观察,不要跟乳牙牙根折断相混淆。宝宝最先长出的恒牙到底是哪颗,有两种不同说法,一种是说,通常6岁左右长出的第一个恒磨牙是紧靠最后一个乳磨牙长出来的,叫做六龄磨牙,比下中切牙的萌出稍早或同时。另一种说法是宝宝先换的是下排正中间的两颗门牙,牙医说每个宝宝可能会有不同。然后呢,宝宝7-8岁时长上中切牙和下侧切牙,8-9岁长上侧切牙,9-12岁长第一,二双尖牙,10-12岁长恒尖牙。
儿童换牙时间顺序
人的牙齿有乳牙和恒牙两个阶段。乳牙期贯穿了幼儿和儿童阶段,而在接替乳牙的恒牙却几乎能够陪伴人走完一生。乳牙20只,通常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2-3岁长齐,恒牙28-32只(智齿的数目0-4),通常6岁前后开始长出,12-13岁长齐28只(智齿因人而异),那么换牙期通常是在宝宝6-12岁期间。换牙有一定的规律,简单来讲就是“一定时间,一定顺序,左右对称,先下后上”,左右对称先下后上是对于同名牙而言的。
第一颗乳牙的生理性脱落多数发生在6岁左右,但也有早在4岁多,或者迟至7-8岁的,不必担心。自然脱落的乳牙没有根,脱落面呈蚕食状,父母应该注意观察,不要跟乳牙牙根折断相混淆。宝宝最先长出的恒牙到底是哪颗,有两种不同说法,一种是说,通常6岁左右长出的第一个恒磨牙是紧靠最后一个乳磨牙长出来的,叫做六龄磨牙,比下中切牙的萌出稍早或同时。
另一种说法是宝宝先换的是下排正中间的两颗门牙,牙医说每个宝宝可能会有不同。然后呢,宝宝7-8岁时长上中切牙和下侧切牙,8-9岁长上侧切牙,9-12岁长第一,二双尖牙,10-12岁长恒尖牙。
一周岁宝宝磨牙是怎么回事 晚餐过饱
宝宝若晚餐吃的过饱,或者睡前吃夜宵,这样宝宝的胃肠道里还存留着食物,消化系统会继续工作,咀嚼肌也会被动的一起参加工作,从而导致宝宝睡觉磨牙,所以妈妈不要让宝宝在入睡前吃的过饱,合理饮食。
宝宝不同成长阶段的牙胶
第一阶段:萌芽期在牙齿未正式长出的时候,已经会令宝宝感觉牙床不舒服。阶段一的牙胶可以放进冰箱,冰凉的触感可以缓解宝宝出牙前的牙肉肿痛。
第二阶段:6个月大时多数宝宝在6个月大时,下颌的一对乳中切齿开始长出,此时要选用冰冻牙胶,按摩柔嫩乳中切齿,舒缓不适感;硬质牙胶会按摩牙肉,凹凸不平的牙胶表面还刺激宝宝的脑部发育
第三阶段:长出上下四颗牙的时候宝宝到长出4颗边上的门牙和4颗尖牙(犬齿)时,建议选用形状跟安抚奶嘴相似、重量较轻、易抓握的奶嘴牙胶,软、硬质感层既按摩新长出牙齿周围的牙肉,又让宝宝体验咬嚼的感觉。
第四阶段:1-2岁1~2岁是长乳磨牙的时期,选用可达大牙范围的固齿牙胶,挡板防止触及喉咙,而软、硬混合的质感层可减轻出大牙时引起的牙肉胀痛,有助增强牙齿发展,锻炼咀嚼能力。
儿童换牙的时间与顺序
人的牙齿有乳牙和恒牙两个阶段。乳牙期贯穿了幼儿和儿童阶段,而在接替乳牙的恒牙却几乎能够陪伴人走完一生。乳牙20只,通常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2-3岁长齐,恒牙28-32只(智齿的数目0-4),通常6岁前后开始长出,12-13岁长齐28只(智齿因人而异),那么换牙期通常是在宝宝6-12岁期间。
换牙有一定的规律,简单来讲就是"一定时间,一定顺序,左右对称,先下后上",左右对称先下后上是对于同名牙而言的。 第一颗乳牙的生理性脱落多数发生在6岁左右,但也有早在4岁多,或者迟至7-8岁的,不必担心。自然脱落的乳牙没有根,脱落面呈蚕食状,父母应该注意观察,不要跟乳牙牙根折断相混淆。宝宝最先长出的恒牙到底是哪颗,有两种不同说法,一种是说,通常6岁左右长出的第一个恒磨牙是紧靠最后一个乳磨牙长出来的,叫做六龄磨牙,比下中切牙的萌出稍早或同时。另一种说法是宝宝先换的是下排正中间的两颗门牙,牙医说每个宝宝可能会有不同。然后呢,宝宝7-8岁时长上中切牙和下侧切牙,8-9岁长上侧切牙,9-12岁长第一,二双尖牙,10-12岁长恒尖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