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3岁前的营养对智力很重要

3岁前的营养对智力很重要

儿童的发育,首先是大脑。据研究,婴儿第—年大脑的重量增加最快,可达900g;到一岁时,大脑皮层依枕叶、颞叶、顶叶、额叶的次序逐渐发育成熟;到7岁时,大脑的重量为1200g,约为成人脑重的90%,据美国布鲁姆研究测定:以17岁少年的智力发育水平为100,4岁时已有50%的智力,8岁时就有80%。

大脑和智力的发育都需要充足的营养。研究证明:人脑细胞有两次分裂高峰。即妊娠26周和出生后的一个短时期。我国神经生理学家张香桐指出:人脑神经细胞的数目在出生后6个月内还在继续增加。人脑细胞增加必需有蛋白质、核酸以及一些辅助营养素的充分供应。婴幼儿时期是关键时期,婴儿在产前或产后7个月内的营养十分重要。特别是怀孕的最后3个月,是胎儿大脑生长发育最快时期。在这个时期,如果缺少营养,脑细胞的数目就会减少,智力的发育就要受到限制,甚至低能。

脑细胞的发育离不开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

蛋白质是脑细胞的主要成分,牛磺酸来自蛋白质的氨基酸,在促进胎儿和婴幼儿脑发育方面,有利于脑细胞的发育、增殖和成熟,并能使神经网络变得发达,功能健全。母乳富含牛磺酸,母乳喂养可起到良好的健脑作用。

脂类在脑组织中含量最多,作用最大。磷脂、胆固醇、糖脂等是脑细胞构成成分,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并参与大脑思维与记忆等智力活动。脂肪中的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DHA、EPA等不饱和脂肪酸,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必需脂肪酸,对脑细胞的发育和神经的发育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如缺乏这一类必需脂肪酸可引起智能缺陷,甚至持久性损害。碳水化合物虽不是脑组织的构成成分,却是大脑离不了的能源物质。

老人营养均衡很重要

长期纯素食,未必健康

素食风潮的兴起并非偶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过多摄入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食物导致的营养过剩,不仅带来肥胖问题,还会引起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疾病。在生活中,不少老人害怕“三高”,对荤菜“敬而远之”,时间久了却发现体力大不如前,身体开始变差……这其实是长期纯吃素惹的祸。

营养师表示:吃素固然有益健康,但长期纯吃素其实未必健康。

长期吃素的影响:

1、长期吃素而没有注意通过其他方式进行针对性的营养补充,容易让身体缺乏铁、蛋白质、维生素,这无疑会导致营养失衡。

2、除了会造成营养不良,还会导致肌肉力量的下降,容易发生跌倒、骨折的情况。

3、同时,长期素食会增加贫血、骨质疏松的问题,并降低机体抵抗力,难以抵御疾病的侵袭。

老人更要讲究荤素搭配

食素,向来被认为是长寿的秘诀之一,老年人注重素食没有错,但并不代表荤腥不沾。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适量增加荤食对健康是有益的。比如每天定量的肉类,可以为身体提供优质蛋白、铁元素等。例如鱼类就含有非常丰富的优质蛋白和不饱和脂肪酸,对于降低血脂也有帮助。

儿童缺铁缺锌较普遍

营养不良影响智商。曾有人对3岁前和3~5岁期间被美国中产阶级收养的韩国孤儿进行了一项研究,他们在被收养前普遍营养不良,被收养后,营养状况有了很大改善。

结果发现,初期营养不良,能影响孩子在11~12岁之间的智商。在营养良好和营养不良的孩子之间,智商差别能达到10分,相当于高中和大学水平的差别。同时,营养状况改善越早,智商发育越好,3岁前被收养的孩子,智商明显高于3岁后被收养的。

除了保证孩子的整体营养状况外,还有一些关键的营养素对孩子的脑发育影响更大。

1.蛋白质。缺乏蛋白质会造成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影响孩子脑发育,导致认知方面的损害,出现冷漠,缺乏热情。优质的蛋白质主要存在于鱼、禽、肉、蛋及大豆制品中。

2.多不饱和脂肪酸。脑组织中60%以上都是脂肪,仅次于脂肪组织。我们熟知的DHA就是多不饱和脂肪酸中的一种。大量干预研究证实,充足的DHA对视觉、认知、记忆及辨别性学习能力有重要的有益作用。注意力缺陷的儿童往往缺乏DHA,导致容易出现学习障碍,总智商、言语智商、操作能力等明显低于正常的儿童。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包括三文鱼、鲭鱼、鳟鱼、金枪鱼、鳕鱼、蛋黄、核桃、亚麻籽等。

3.铁。我国调查显示,儿童缺铁性贫血的程度增加,尤其西部五省中严重。美国第三次全国健康与营养普查对5398名6~16岁儿童的资料研究发现,就算不发生贫血,边缘性贫血也会造成儿童认知能力下降。孩子如果在婴儿期贫血,会有易哭闹、不高兴等表现;儿童期贫血,会导致孩子完成指令性训练困难、注意力难集中,不安、激惹情绪和破坏行为增加。为了预防贫血,要让孩子适当吃些红肉、动物血、动物内脏等富含血红素铁的食物,同时,也要多吃一些绿叶菜、青椒等富含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的食物。

3岁前营养与智力紧密相关

儿童的发育,首先是大脑。据研究,婴儿第一年大脑的重量增加最快,可达900g;到一岁时,大脑皮层依枕叶、颞叶、顶叶、额叶的次序逐渐发育成熟;到7岁时,大脑的重量为1200g,约为成人脑重的90%,据美国布鲁姆研究测定:以17岁少年的智力发育水平为100,4岁时已有50%的智力,8岁时就有80%。

大脑和智力的发育都需要充足的营养。研究证明:人脑细胞有两次分裂高峰。即妊娠26周和出生后的一个短时期。我国神经生理学家张香桐指出:人脑神经细胞的数目在出生后6个月内还在继续增加。人脑细胞增加必需有蛋白质、核酸以及一些辅助营养素的充分供应。婴幼儿时期是关键时期,婴儿在产前或产后7个月内的营养十分重要。特别是怀孕的最后3个月,是胎儿大脑生长发育最快时期。在这个时期,如果缺少营养,脑细胞的数目就会减少,智力的发育就要受到限制,甚至低能。

脑细胞的发育离不开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

蛋白质是脑细胞的主要成分,牛磺酸来自蛋白质的氨基酸,在促进胎儿和婴幼儿脑发育方面,有利于脑细胞的发育、增殖和成熟,并能使神经网络变得发达,功能健全。母乳富含牛磺酸,母乳喂养可起到良好的健脑作用。

脂类在脑组织中含量最多,作用最大。磷脂、胆固醇、糖脂等是脑细胞构成成分,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并参与大脑思维与记忆等智力活动。脂肪中的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DHA、EPA等不饱和脂肪酸,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必需脂肪酸,对脑细胞的发育和神经的发育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如缺乏这一类必需脂肪酸可引起智能缺陷,甚至持久性损害。碳水化合物虽不是脑组织的构成成分,却是大脑离不了的能源物质。

维生素和矿物质虽说每日需要量不多,但对脑发育却十分重要。维生素作为辅酶参与代谢,保证大脑的发育和进行正常生理活动。如缺乏时可引发神经及精神障碍,尤其是孕期体内缺少叶酸,易造成神经管畸形。矿物质、微量元素对正在发育的脑组织极为重要,如缺乏铁元素时,即使未出现贫血,却首先影响到脑功能,孩子注意力涣散,多动、烦躁,学习成绩下降。缺乏锌元素可引起发育迟缓或停滞,智力低下,食欲减退等症状。碘元素缺乏则造不出甲状腺素,不仅影响大脑及神经系统发育,智力低下,痴呆,而且生长停滞,身材矮小。

可见,要想让孩子有一个聪明的脑袋,应在孕期到孩子出生后3岁之内,抓住这一黄金时期,合理平衡膳食。

3岁宝宝的智力发育 3岁宝宝的想像力

从3岁开始,出现想像力。起初,只是在想像支配下,重复他看到的一个动作。比如,看到妈妈给自己穿衣服、喂饭,他也给布娃娃“穿”衣服、“喂”东西。想像内容就稍微丰富一点,他把布娃娃当照顾对象,给它穿衣、洗脸、喂饭,或者要它睡觉等。

3岁宝宝智力水平 3岁宝宝的分辨能力

如果有人教给,可以正确地辨别各种基本颜色:红、黄、蓝、绿。但是,不能较好地辨别混合色(紫、格等)和同一颜色的不同色度(粉红、大红、深红)。能够正确辨别上、下,但不能正确辨别前、后和左、右。知道白天和晚上。

看图时,一般只能看局部,不能总观整个画面。不能有计划地、一部分一部分地看,多是无目的地东看一眼,西瞧一眼,不能把握画面上的事物之间的联系。

孕妇产前做好准备,补充体力很重要

番茄所含的苹果酸或柠檬酸,有助于胃液对脂肪及蛋白质的消化。番茄汁的营养成分很高,有助消化、润肠通便作用,可防治便秘。

准备食材:小麦面粉400克、鸡蛋2个、西红柿5个、肥牛(片)适量、豌豆(煮)适量、金针菇适量、食盐4克、水160克、白糖适量

步骤1:面粉400G,液体160G(鸡蛋+水),盐4G(加盐可增加面条的筋性),用压面机把面团压成完整的面片。

步骤2:再用字母模具刻出字母面片。

步骤3:番茄去皮切小丁,番茄丁入油锅翻炒至软烂,加足量的水煮开后中大火继续煮至番茄丁化开,汤汁浓稠,大概煮15分钟左右。

步骤4:下入面片(面片比较厚,要多煮一会,煮到咬开中间没有白色即可)。

步骤5:面片快熟时下入焯过水的豌豆,并加盐和糖调味。最后快出锅时下入金针菇和肥牛,滚开后马上关火。

步骤6:最后盛上一碗即可。

营养是影响孩子脑发育的关键性因素

营养不良影响智商

曾有人对3岁前和3~5岁期间被美国中产阶级收养的韩国孤儿进行了一项研究,他们在被收养前普遍营养不良,被收养后,营养状况有了很大改善。

结果发现,初期营养不良,能影响孩子在11~12岁之间的智商。在营养良好和营养不良的孩子之间,智商差别能达到10分,相当于高中和大学水平的差别。

五大营养最关键

除了保证孩子的整体营养状况外,还有一些关键的营养素对孩子的脑发育影响更大。

1.蛋白质。缺乏蛋白质会造成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影响孩子脑发育,导致认知方面的损害,出现冷漠,缺乏热情。优质的蛋白质主要存在于鱼、禽、肉、蛋及大豆制品中。

2.多不饱和脂肪酸。脑组织中60%以上都是脂肪,仅次于脂肪组织。我们熟知的DHA就是多不饱和脂肪酸中的一种。大量干预研究证实,充足的DHA对视觉、认知、记忆及辨别性学习能力有重要的有益作用。注意力缺陷的儿童往往缺乏DHA,导致容易出现学习障碍,总智商、言语智商、操作能力等明显低于正常的儿童。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包括三文鱼、鲭鱼、鳟鱼、金枪鱼、鳕鱼、蛋黄、核桃、亚麻籽等。

3.铁。我国调查显示,儿童缺铁性贫血的程度增加,尤其西部五省中严峻。美国第三次全国健康与营养普查对5398名6~16岁儿童的资料研究发现,就算不发生贫血,边缘性贫血也会造成儿童认知能力下降。孩子如果在婴儿期贫血,会有易哭闹、不高兴等表现;儿童期贫血,会导致孩子完成指令性训练困难、注意力难集中,不安、激惹情绪和破坏行为增加。为了预防贫血,要让孩子适当吃些红肉、动物血、动物内脏等富含血红素铁的食物,同时,也要多吃一些绿叶菜、青椒等富含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的食物。

4.锌。调查显示,儿童缺锌也很严重。研究发现,所有神经元都含锌,特别跟认知功能相关的部位含锌最高。缺锌会导致儿童智商下降、注意力降低、抑郁、环境适应能力下降、运动能力下降。牡蛎、牛肉、螃蟹、豆子等食物富含锌。

5.碘。严重缺碘会引起克汀病,造成儿童自幼生长发育落后,智力低下。因此,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内陆和山区,推行碘盐是非常必要的,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有重要意义。曾有研究证明,在辽宁省这样碘缺乏严重的地方,推行碘盐后,儿童的出生智力明显提高。含碘丰富的食物主要是海带和海鱼等。

妈妈行为影响宝宝智商

除了从食物中摄入营养,孩子的脑发育从胎儿期就开始受到母亲的影响。根据目前的研究,母亲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影响孩子的脑发育。

1.“糖妈妈”影响孩子智商。如果妈妈在怀孕期间患有妊娠糖尿病,新生儿就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脑损伤。

2.低出生体重儿。如果孩子出生时体重过低(低于2.5公斤),那么出生一年内,脑发育减缓明显。

3.孕妇补充DHA。如果妈妈在怀孕期间或哺乳期间补充DHA,婴儿早期的神经发育就会有提升。

4.母乳喂养。有研究对249名儿童进行认知发育评价,发现母乳喂养超过4个月的宝宝,智力发育指数高出4.2分。另外研究发现,母乳喂养时间越长的儿童在8~9岁时的智商越高,10~13岁时的理解及算术测试得分明显增高。

小儿营养不良对小儿智力发育有什么影响

营养是脑发育的物质条件,而脑又是智力发育的物质基础。脑发育的最快时期一是在胎儿期,再就是2岁左右。脑的重量出生时约390克,1岁左右约925克,到了3岁达1100克,为成年人脑重量的2/3。可见,这一时期脑发育是很迅速的。这一时期小儿脑的发育将为日后的智力活动、记忆、行为的发展打下基础。而这一时期的营养状况又是构筑一个完好健全的脑的保证。0

生长中的脑对营养特别敏感,在脑发育最快的关键时期,如果营养不良,会影响甚至造成脑的发育障碍。在我们周围生活中,类似的情况也并非罕见:1岁左右的孩子因营养不良而患贫血,会造成智力迟钝,并终生难以弥补。需要知道的是,人脑的发育,脑细胞数量的增加,必要的条件就是必须有蛋白质等营养素的充分供应。

一些研究发现,如果在小儿发育期间缺乏蛋白质,就会对智力发展造成灾难性影响,严重的甚至还会把这种缺陷传给后代;糖类对人脑健全发育也很重要,人脑所消耗的能量占人体能量的1/5~1/4;另外,一些微量元素如锌和铜,对脑的发育也有很大的作用。因此,务必保证小儿大脑发育所必需的含糖类、蛋白质以及含锌和铜的食物的供应,重视小儿的饮食营养,这样不仅使小儿体格健壮,智力也得到高度的发展,健康而又聪明。

五个月宝宝身高标准及辅食添加

当你掌握了这个标准以后,你就可以提早发现宝宝是否营养不良或者体重超标,从而制定不同的营养计划来喂养宝宝,不过,不能过于盲目的追求标准,有特殊体质的宝宝多少会有一些偏差。

“标准提供新的手段支持每一个儿童在最重要的形成性格时期获得最佳发育机会。”世卫组织总干事李钟郁博士说。

新的标准是世卫组织1997年开始的一项强化研究的结果,以便为评估从出生至5岁的所有婴儿的身体成长、营养状况和运动发育制定新的国际标准,涉及8000多名儿童。新的标准以母乳喂养的儿童为基础,作为生长和发育的规范。

这些标准包括不同年龄的婴儿体重和身长的正常参数、相对于不同身长的体重标准以及婴儿在坐、立和行走等重要发育阶段的一系列标准。

女童体重标准(公斤)女童身高标准(厘米)

初生 3.2 —————初生 49.0

1岁 9.0 —————1岁 74.0

2岁 11.5 —————2岁 86.0

3岁 13.9 —————3岁 95.0

4岁 16.0 —————4岁 103.0

5岁 18.2 —————5岁 109.0

男童体重标准(公斤) 男童身高标准(厘米)

初生 3.4 —————初生 50.0

1岁 9.6 —————1岁 76.0

2岁 12.1 —————2岁 87.0

3岁 14.3————— 3岁 96.0

4岁 16.3————— 4岁 103.0

5岁 18.3————— 5岁 110.0

当你读完这些标准以后,你知道该怎么喂养自己的宝宝了吧,按照一定的规律,你就可以让你的宝宝健康成长,其实这也不是很难,难就难在除了这些规律外会有其他的因素参与进来,例如感冒,生病等因素,这是干扰宝宝体重的危险因素,需及早防范。

3岁宝宝需要哪些营养

3岁是宝宝成长很关键的一年,宝宝摄入足够的营养才能更好长身体,所以妈妈一定要保证宝宝所需营养的摄入。1-3岁宝宝每日所需的六大营养素为:

1、蛋白质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和组织的基本成份,每日供给量应为35-40克。主要来源为肉、蛋、鱼、豆类及各种谷物类。

2、脂肪

脂肪的作用是提供热量,调节体温,保护神经及体内器官,促进维生素吸收,每日供给量应为30-40克。主要来源于动植物油、乳类、蛋黄、肉类和鱼类。

3、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提供人体活动和生长发育所需热能的主要来源,每日摄入量应为140-170克。食物中的谷类、豆类、食糖、蔬菜、水果都可提供碳水化合物。

4、矿物质

矿物质也是每日必须供给宝宝的营养素之一,其中钙是宝宝骨骼和牙齿生长的主要原料,每日应保证供给600毫克。钙质在奶类、蛋类、鱼类、豆类及蔬菜中含量较高。铁是人体造血的主要原料,每日应保证供给10毫克左右。主要应从动物肝脏、蛋黄、瘦肉、绿叶菜及豆类中摄取。锌可以增进食欲,促进宝宝生长发育,在动物内脏、花生、香蕉及豆类中含量较高,每日应摄取10毫克。碘也是宝宝生长发育必需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营养素,它与宝宝智能发展和体格发育密切相关,每日应保证摄取70微克。碘在各类海产品中含量极为丰富,食用碘盐也是补碘的好办法。

5、维生素

维生素的作用是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和生长发育。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维生素A、B1、B2、C、D,主要来源是蔬菜、水果、肉、蛋、豆、奶及粗粮。1-3岁宝宝维生素D的每日摄取量应为400国际单位。

6、水

水是人体最主要的成分之一,维持体内新陈代谢和体温调节等,这一阶段的宝宝每日每千克体重应补充水分125-150毫升。

3岁宝宝智力水平 3岁宝宝的绘画能力

两三岁孩子的绘画,一般处于涂鸦(即随想像乱涂)阶段。他们不能面出让别人一眼就认得出来的形象。开始是乱涂,画一些线或不规则的线条。在乱画时,看到乱线像个什么,就叫它什么。

然而绘画水平和平时的训练有密切关系,在良好的训练条件下,3岁儿童可以画出成形的动物。

维生素c小孩可以吃吗

人体对维生素C的需要量很少,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维生素C每日推荐量为:0-12个月婴幼儿每日40~50mg,1-3岁幼儿每日60mg。但人体不能合成维生素C,必须从食物中摄取。小儿出生时有适宜的维生素C储备,脐血血浆维生素C含量比母血浆高2~4倍,故3个月以下婴儿缺少维生素C发病较少。但如孕母饮食缺乏维生素C,新生儿也可患坏血病。给宝宝适当地补充维生素C,增强抵抗力很重要。

相关推荐

癌症患者如何活得更久?提高免疫力很重要

1.提高免疫力很关键。 发现了肿瘤,不管是手术还是放化疗治疗,患者的免疫力都会受到相应的影响。而免疫力较低是使残留肿瘤细胞死灰复燃的重要原因。所以在治疗后,提高患者的免疫力非常重要。 患者提高免疫力应该注意四个方面:可以适当地补充免疫增强剂,靠药物来提高;术后加强营养,适当补充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粥、鸡蛋羹等;术后患者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身体锻炼,运动要循序渐进,不能过于疲劳;此外,精神因素很重要,一定要保持一颗平常心。 2.五年内定期复查很重要。 一般癌症经治疗后,在5年内是最容易复发的,尤其是在2~

适宜营养对孕妇很重要

营养是人体为了维持正常生理、生化、免疫功能,以及生长发育,新陈代谢和修补组织等生命现象而摄取和利用食物的综合过程。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水等。合理营养,可以使孕妇在生理变化、身体消耗增大的情况下,保证身体健康,使胎儿在宫内正常生长发育,同时也为产后的婴儿哺乳奠定了基础。 然而,营养摄入过多会使孕妇肥胖,胎儿过大,也容易造成难产,并且易出现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因此,要讲究合理营养。那么一个孕妇究竟应该吃什么、吃多少、怎样搭配各种食物,才算营养合理呢?有人认为越贵的东西越

学龄前宝宝每年一检很必要

学龄前宝宝每年一检很必要 儿童体检重在监测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时发现生理和智力发育的异常。正常情况下,新生儿应1~2周作一次检查;6月龄以内的婴儿每月1次;6月龄以上、1岁以下的婴儿每2个月1次;1~3岁幼儿半年1次;3~18岁每年1次。 很多家长认为,3岁以前的孩子是以保健为主,3岁以后的孩子是以教育为主,以为保健的问题不重要了。其实,孩子到了幼儿期,还有不少问题需要通过体格检查才能发现。特别是对三至四岁的儿童,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格检查,是十分重要的。 学龄前儿童体检的作用 1.了解儿童的生长发育和

孕前营养对优生也很重要

首先,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吃东西要多样化,不偏食,不忌嘴。 其次,加强孕前营养,注意合理饮食。 婚后准备生育的妇女,应特别注意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摄入。孕前夫妇可以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和不同季节,有选择地科学安排好一日三餐,严防孕前发生贫血。大量医学资料证实,孕前妇女发生营养不良,怀孕后更容易导致严重贫血发生。而孕妇如果贫血,其胎儿也常常营养不良,可能出现低体重儿、早产、甚至死胎,很不利于优生。所以,准备生育的夫妻一定要重视孕前营养,夫妇俩经过一段养精健体的缓冲期,双方体内储存了充分的营养,体格健康,

孩子成长过程中缺乏营养物质会有哪些危害呢

一、两岁内 宝宝出生后两年内,生长发育比较迅速,这一阶段对营养的要求尤其高。在这两年里,他们的头围迅速增大,脑在迅速发育,如果这个阶段营养摄入不足,就会影响脑的发育。 在对营养不良的宝宝的随访观察中发现,出生后6个月内有营养不良的宝宝,不仅体重不增长或者增长速度缓慢,智能与动作发展也落后于一般宝宝,即使以后纠正了营养不良,体重上升,但是智能发展上的落后却无法弥补。 因此,两岁内的小儿营养不良后果尤其严重。 二、2-3岁 如果这个阶段的宝宝患营养不良,即使体重轻、智力落后,但只要纠正了营养不良,两者都可以恢

影响孩子智商因素

1.饮食。因为营养物质是宝宝智力与脑发育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让宝宝在日常生活中多吃些健脑益智的食物必有好处,同时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也不容忽视。 2.遗传。一般说父母智商高,孩子的智商也不会低。有一种学说认为,父母血缘关系越远,孩子智商越高;混血儿漂亮又聪明就是常被这种学说引用的一个证明。当然,不同种族、民族之间的婚配也能生育聪明的孩子。近亲婚配却是生育痴呆儿的祸根,“同村婚育”等就地取材式婚育观念也是不宜提倡的。 3.环境。生活在枯燥环境里的儿童,如弃婴,得不到母爱及良好的教育,智商会较低。据研究调查表明

家庭是最好的早教学校

宝宝被各种技能培训班团团包围,忙得不亦乐乎。家长更是茫然不知所措:这样的早教方法对头吗?最近,《大众医学》杂志联合新浪健康频道在0-6岁的儿童家长中开展了一次广泛调查,并邀请知名儿童教育和保健专家对调查中发现的集中问题进行了探讨。针对以上问题,儿童教育、保健专家为家长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家庭是最好的早教学校 很多家长认为,在孩子智力萌芽的初级阶段,为孩子选择最好的老师与最好的学校,将有助于孩子一生的发展。因此,各种早教中心、特色幼儿园对学龄前儿童家长特别具有吸引力。其实,最好的老师和最好的学校,就

3-6岁孩子需要这些营养

食物中能被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的物质称为营养素。它包括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维生素和水共6大类。前3种能产生热能,也称为产能营养素;后3种不能产生热能,称为非产能营养素。人体对这6种营养素的需要量随着年龄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婴幼儿是人一生中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所以对营养素的需要量也相对较大。蛋白质中必需的氨基酸,脂肪中必需的脂肪酸以及维生素、无机盐人体自身都不能合成,因此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称之为必需营养素。 近年来严重的营养缺乏症并不多见,但由于年轻父母缺乏必要的营养知识,同时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

3岁宝宝智力发育标准 3岁宝宝的动作和活动

走、跑自如,可以单足站稳、单足跳跃;能迈过低矮的障碍物,能攀登楼梯、攀登架,能搬动自己的小椅子,能抛掷小东西,如皮球,在良好的教育条件下,能按简单的音乐节奏或口令走步、做操。 可以自如地玩弄各种玩具,如搭积木,过家家,开汽车等。但玩法简单,不能预先计划,也不能预期结果。比如搭积木,不能先想好了图形再搭,也不能按图纸上画的标准图形搭,一般构图简单,形象也不够逼真,楼不能搭很高,桥不能搭得太长,否则,就会倒塌。

智力开发的重要性

早期智力开发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学龄前儿童的早期教育。美国著名学者布鲁姆,通过对近千名婴儿长达20年的跟踪研究表明:若以17岁时的智力为100,8岁时进行开发,只能开发20%,4岁时进行开发却能达到50%,而更大的潜能开发在3岁以前。 重视婴幼儿的早期教育也已成为世人的共识,它牵动着亿万父母的心。婴幼儿时期是大脑迅速发育的关键时期。抓住这个关键时期,利用其脑神经的敏感性,进行早期教育,确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果婴儿失去早期教育,任其自然生长,就会浪费了宝贵时间。这是因为在婴幼儿的成长过程中,一旦延误了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