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乳头痛怎么办 乳头皲裂这样处理
哺乳期乳头痛怎么办 乳头皲裂这样处理
如果已出现乳头皲裂,在哺乳结束后挤出一些乳汁涂抹到乳头和乳晕上,这样有助护理乳头皲裂。
哺乳期遭遇的乳房问题
1、乳头凹陷
①影响:如果妈妈乳头凹陷,就无法哺乳,新生儿吸不出乳汁,便会影响生长发育;而对于妈妈来讲,乳汁排出不畅,就会导致乳管阻塞,乳汁淤积,容易发生急性乳腺炎、乳腺脓肿。
②纠正方法:让丈夫帮着把凹陷的乳头洗出来,并把奶水挤空,挤出的奶水可以给宝宝吃。然后接着让丈夫吮吸凹陷的乳头。每天做4次,每次约3~5分钟。使用吸奶器抽吸,每次1分钟,每天4次。妈妈一手托住乳房下方,另一只手的食指,中指和拇指捏住凹陷的乳头,向外牵拉,拉到长位,坚持约30秒钟。重复牵拉数次,做满10分钟。每天进行4次,工作满40分钟。
③注意:纠正乳头凹陷的同时,必须坚持给宝宝喂奶,以免回奶。
2、乳头皴裂
①影响:乳头皲裂是哺乳期乳头发生的浅表溃疡。常在哺乳的第1周发生,初产妇多于经产妇。乳头皲裂后,当宝宝吮吸时,会觉得乳头发生锐痛、揩它会流血,流脓水,并结黄痂。
②纠正方法:防止乳头皲裂最简便的方法就是让乳儿完全含住奶头。如果皲裂处有感染迹象,可用红霉素等抗菌素软膏,也可涂龙胆紫,但在喂奶前要把药物洗干净。
③注意:每次喂奶的时间以不超过20分钟为好,如果乳头无限制地被浸泡在新生儿口腔中易扭伤乳头皮肤,而且新生儿的口腔中也会细菌,可通过破损的皮肤致乳房感染。
乳房红肿热痛的原因
原因
1.细菌的入侵
本病致病菌多数为金黄葡萄球菌,少数为链球菌。细菌由乳头皮肤破裂处或乳晕皲裂处进入,沿淋巴管蔓延至乳腺小叶间及腺小叶的脂肪和纤维组织中,引起乳房急性化脓性蜂窝组织炎。亦有少数病例产后发生其他部位的感染并发症,细菌经血循环播散至乳房,引起发病。
2.乳汁淤积
乳汁有利于侵入细菌的繁殖。乳汁淤积的原因有:
①乳头过小或内陷而产前又未能及时矫正,使婴儿吸乳困难,甚至不能哺乳。
②乳汁过多,排空不完全。产妇不了解乳汁的分泌情况,多余乳汁不能及时排出而保留在乳内。
③乳腺管阻塞使排乳困难,如乳管本身的炎症、肿瘤及外在压迫,均可影响正常哺乳。
3.乳头皲裂
分娩后产妇未能掌握正确的哺乳技巧,或婴儿的含吮不正常,或过度地在乳头上使用肥皂或乙醇干燥剂之类刺激物以及婴儿口腔运动功能的失调等造成乳头皲裂,使细菌沿乳头小裂口入侵,并且经淋巴管到达皮下及乳叶间组织而形成感染。乳头皲裂时,哺乳疼痛,不能使乳汁充分吸出,致乳汁淤积,为入侵细菌创造了繁殖条件。
如何预防急性乳腺炎
1、按摩乳房:
急性乳腺炎一般多发于刚生产完的女性中,因此,女性在生产完后一定要注意做好预防措施,以防止急性乳腺炎的发生,女性朋友们可以通过按摩乳房的方法加快乳房血液循环,也可以通过热敷的方法来缓解因为充血而造成的乳房疼痛现象,这些都是预防急性乳腺炎的有效措施。
2、及时排出淤积的乳汁:
导致急性乳腺炎发生的原因主要为乳汁淤积而导致的,因此,女性在哺乳期一定要注意及时的排出乳汁,可以通过吸奶器来将多余的乳汁排出,只有及时的疏通乳腺管才能防止急性乳腺炎发生,对此女性朋友们要引起注意了。
3、及时治疗乳头皲裂:
女性在哺乳期很容易会发生乳头皲裂,这种现象发生后如果患者不及时进行治疗会导致细菌从皲裂处进入人体进而引发急性乳腺炎,因此,为了防止急性乳腺炎的发生,女性朋友们在发生乳头皲裂现象后一定要及时进行治疗。
4、注意乳头清洁卫生:
为了更好的预防急性乳腺炎发生,哺乳期的女性朋友们在给孩子喂奶之后一定要注意做好乳头的清洁工作,这对于急性乳腺炎的预防是非常关键的,女性朋友们可以在哺乳前后用温水进行清洗,保持乳头局部干燥是预防乳腺炎发生的关键。
产后乳房护理方法 避免乳头受损
有些产妇因喂奶方法不当,造成乳头上出现裂口或出血,即乳头皲裂。可用香油或身体乳液涂在乳头皲裂处。也可每次喂奶以后挤出一滴乳汁涂在乳头上,治疗和预防皲裂。最重要的是喂奶时,要将大部分或全部乳晕放入婴儿口中,以减少对乳头的直接摩擦。
乳头皲裂轻者可继续给宝宝哺乳,喂奶时从损伤轻的一侧开始,以保护皲裂严重的一侧。严重者要停止哺乳,可用吸奶器将奶吸出喂给宝宝。
乳头皲裂的临床表现
乳头皲裂是妇产科的常见病症,轻者仅乳头表面出现裂口,甚者局部渗液渗血,日久不愈反复发作易形成小溃疡,处理不当又极易引起乳痈。特别是哺乳时往往有撕心裂肺的疼痛感觉,令患者坐卧不安,极为痛苦。
一、乳头皲裂常见症状
1、乳头皲裂轻者仅乳头表面出现裂口,甚者局部渗液渗血,日久不愈反复发作易形成小溃疡,处理不当又极易引起乳痈。特别是哺乳时往往有撕心裂肺的疼痛感觉,令患者坐卧不安,极为痛苦。乳头皲裂后,当婴儿吮吸时,会觉得乳头发生锐痛、揩它会流血,流脓水,并结黄痂。
2、乳头皲裂呈环行或垂直出现,环行的皲裂常常在乳头的基底和乳晕连接之处,如裂伤深时,乳头可部分断裂。垂直的皲裂严重时,乳头可分成两半。乳头裂口上的细菌可引起乳儿患病。皲裂出血,乳儿将血吸入胃内,形成婴儿假性黑便。哺乳期女性乳头表面发生小裂口和溃疡,哺乳时剧痛即可确诊。
3、婴儿含吮时乳头刀割样疼痛并渗血:乳头皲裂病变早期,婴儿含吮时,乳头部出现刀割样疼痛,乳头皲裂是哺乳期乳头发生的浅表溃疡。常在哺乳的第1周发生,初产妇多于经产妇。
二、乳头皲裂的并发症
1、急性乳腺炎
大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感染。临床表现主要有乳房胀痛、畏寒、发热,局部红、肿、热、痛,触及硬块,白细胞升高。大多数有乳头损伤,皲裂或积乳病史。本病常发生产后1-2个月的哺乳期妇女,尤其是初产妇。病菌一般从乳头破口或皲裂处侵入,也可直接侵入引起感染。本病虽然有特效治疗,但发病后痛苦,乳腺组织破坏引起乳房变形,影响喂奶。
2、乳头破碎
因其乳头皱裂而定名,又名乳头风。乳头破碎多数是指乳头以及乳颈部位破碎,也可以延及乳晕部位。乳头、乳晕表面皮肤有小裂口及溃疡,也可出现靡烂状,渗出脂水,结黄色痂,发生燥裂性疼痛,尤其哺乳时痛如刀割而难忍。常因疼痛而 无法授乳,乳汁迅速减少或发生瘀结,由于乳汁排泄不畅,乳窍阻塞,乳头不洁等原因,导致乳痈。舌苔白或黄,脉缓或弦数。乳头因为被乳汁浸软后导致脓点样白色溃疡和潮红色的糜烂面,使得妈妈在哺乳时痛不可忍,如同刀割一般。也有时裂口比较深,就可能引起出血,或者裂口中分泌物干燥结痂,引发干燥性疼痛。因为乳头破碎而疼痛,妈妈不愿给宝宝哺乳,或是挤乳时未将乳汁挤干净,就容易导致局部发炎,甚至形成急性乳腺炎,也可能引起婴儿腹泻或者假性黑便。
3、乳头侵蚀性腺瘤病
是乳头导管的一种腺瘤。本病较少见,主要见于中年妇女,亦见于男性。早期乳头剥蚀、发炎,往往有浆液性渗出。
温馨提示:病变早期,婴儿含吮时,乳头部出现刀割样疼痛,随后乳头出现渗血,或有淡黄色稀薄的液体渗出,渗液干燥后在乳头表面形成结痂。如继续让婴儿吸吮,乳头表面即出现小裂口或溃疡。此时乳头红肿,哺乳时有剧烈疼痛,结痂亦可浸软,擦损而脱落,裂口随之变大。
乳头裂开怎么办
可以外敷
•橄榄核仁适量,用火烧成碳灰状,研磨成粉加橄榄油调匀,就可涂抹在乳头上。
•莲蓬外皮(莲房)适量,洗干净炒熟研磨成细粉,外敷在乳头上,能消瘀止血。
•适量的胡萝卜叶和籽,烘焙它们至黄色,然后就能研成细末外敷。
•将茄子花烘干,研成细末,再用香油调成糊状涂在皲裂处。
•南瓜蒂适量,晒干烧成碳灰,磨成粉后用香油调一调,敷乳头皲裂处。
•南瓜藤须1把,盐少许。将南瓜藤须伴着盐捣碎后,加少许水煎汤,外敷或内服都可以。
•如果觉得以上方法都不便捷的话,可以直接去药房买复方安息香酸酊来擦。复方安息香酸酊是专门用来治疗浅表真菌感染的药物,每天在乳头上每隔2~3小时涂抹一次。
•用珠黄散,珠黄散有化腐生肌的作用,能减轻红肿、溃烂、疼痛的症状,取适量敷在乳头皲裂处就可以了。
乳腺炎的发病原因
1.细菌的入侵 本病致病菌多数为金黄葡萄球菌,少数为链球菌。细菌由乳头皮肤破裂处或乳晕皲裂处进入,沿淋巴管蔓延至乳腺小叶间及腺小叶的脂肪和纤维组织中,引起乳房急性化脓性蜂窝组织炎。亦有少数病例产后发生其他部位的感染并发症,细菌经血循环播散至乳房,引起发病。
2.乳汁淤积 乳汁有利于侵入细菌的繁殖。乳汁淤积的原因有:①乳头过小或内陷而产前又未能及时矫正,使婴儿吸乳困难,甚至不能哺乳。②乳汁过多,排空不完全。产妇不了解乳汁的分泌情况,多余乳汁不能及时排出而保留在乳内。③乳腺管阻塞使排乳困难,如乳管本身的炎症、肿瘤及外在压迫,均可影响正常哺乳。
3.乳头皲裂 分娩后产妇未能掌握正确的哺乳技巧,或婴儿的含吮不正常,或过度地在乳头上使用肥皂或乙醇干燥剂之类刺激物以及婴儿口腔运动功能的失调等造成乳头皲裂,使细菌沿乳头小裂口入侵,并且经淋巴管到达皮下及乳叶间组织而形成感染。乳头皲裂时,哺乳疼痛,不能使乳汁充分吸出,致乳汁淤积,为入侵细菌创造了繁殖条件。
急性乳腺炎是怎么回事
1.细菌的入侵
本病致病菌多数为金黄葡萄球菌,少数为链球菌。细菌由乳头皮肤破裂处或乳晕皲裂处进入,沿淋巴管蔓延至乳腺小叶间及腺小叶的脂肪和纤维组织中,引起乳房急性化脓性蜂窝组织炎。亦有少数病例产后发生其他部位的感染并发症,细菌经血循环播散至乳房,引起发病。
2.乳汁淤积
乳汁有利于侵入细菌的繁殖。乳汁淤积的原因有:①乳头过小或内陷而产前又未能及时矫正,使婴儿吸乳困难,甚至不能哺乳。②乳汁过多,排空不完全。产妇不了解乳汁的分泌情况,多余乳汁不能及时排出而保留在乳内。③乳腺管阻塞使排乳困难,如乳管本身的炎症、肿瘤及外在压迫,均可影响正常哺乳。
3.乳头皲裂
分娩后产妇未能掌握正确的哺乳技巧,或婴儿的含吮不正常,或过度地在乳头上使用肥皂或乙醇干燥剂之类刺激物以及婴儿口腔运动功能的失调等造成乳头皲裂,使细菌沿乳头小裂口入侵,并且经淋巴管到达皮下及乳叶间组织而形成感染。乳头皲裂时,哺乳疼痛,不能使乳汁充分吸出,致乳汁淤积,为入侵细菌创造了繁殖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