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的原因 其它原因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的原因 其它原因

除肝脏外,体内其它脏器组织如心、肾、肺、脑、睾丸、肌肉也都含有此酶,因此当心肌炎、肾盂肾炎、大叶性肺炎、肺结核、乙型脑炎、多发性肌炎、急性败血症、肠伤寒、流脑、疟疾、胆囊炎、钩端螺旋体病、流感、麻疹、血吸虫病、挤压综合征等,亦均可见血中转氨酶升高。

另外,正常妊娠、妊娠中毒症、妊娠急性脂肪肝等也是转氨酶升高的常见原因。

谷草转氨酶偏高的原因有哪些 肝脏损伤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很多情况下提示肝细胞受到了损伤,也就是说患有某些肝脏疾病,一般见于各种乙肝,肝硬化,脂肪肝,酒精肝等肝胆疾病。但是,外界因素也可能引起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

谷氨酰基转移酶偏高是由什么引起的

大家都知道,酶的作用之一就是催化,r谷氨酰基转移酶与肝胆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主要来衡量肝胆的情况。r谷氨酰基转移酶偏高,最有可能的原因是你胆管受阻或是患了慢性肝炎。要想快速使这种酶降低,饮食上要忌烟酒,不要熬夜加班。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因此不要过多摄入高蛋白的食物。

r谷氨酰转移酶偏高的原因是什么?哪些原因会引起谷氨酰基转移酶偏高呢? 常见的病理性因素: 谷氨酰转移酶偏高的原因一:原发性肝硬化、肝癌时由于肝内阻塞,肝脏损伤,从而导致谷氨酰转移酶升高,肝癌时期谷氨酰转移酶升高达到高峰。 谷氨酰转移酶偏高的原因二: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时,谷氨酰转移酶都会升高。如果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属于非活动期,若谷氨酰转移酶升高,则表明病情恶化。

非病理性因素: 谷氨酰转移酶偏高的原因一:对于长期饮酒,造成脂肪肝,肝脏受损,肝功能下降,从而导致谷氨酰转移酶会有明显的升高现象。 谷氨酰转移酶偏高的原因二:由于饮食不当形成的脂肪肝、胰腺炎、胰腺肿瘤等也同样会引起谷氨酰转移酶升高。 谷氨酰转移酶偏高的原因三:20~30岁超负荷的男性谷氨酰氨基转移酶升高约58%。50~60岁男、女性谷氨酰氨基转移均约升高30%。慢性酒精中毒者谷氨酰氨基转移酶约升高20%~400%。90kg~40kg的女性谷氨酰氨基转移酶可升高42%。4~10岁的儿童谷氨酰氨基转移酶约降低10%。

谷氨酰转移酶偏高的原因四:对于女性安眠药可导致谷氨酰氨基转移酶升高约50%,抗抑郁药约升高45%,抗心绞痛药约升高40%,抗高血压药约升高25%,对于男性,抗高血压药可导致谷氨酰氨基转移酶升高约20%,抗痛风药约升高20%,抗糖尿病药物约升高20%。 常见的谷氨酰氨基转移酶偏高的原因就如上文所述,医生指出,谷氨酰基转移酶由于大部分存在于肝脏,所以谷氨酰基转移酶偏高大多由于肝脏出现了问题,建议当发现谷氨酰转移酶偏高时,及时治疗才是解决之道。 以上是对“谷氨酰氨基转移酶偏高的原因”的内容介绍,医生提醒患者,一定要到正规医院治疗。

r谷氨酰基转移酶偏高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小病也会拖成大病,因此要及时治疗,另外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抵御一切疾病的法宝。这种病是男性的高发人群,也就证实了我上面说的不良习惯必须杜绝。以上就是有关r谷氨酰基转移酶的介绍,希望大家能有所了解。

谷草转氨酶偏高的原因有哪些 温馨提示

偶尔一次检查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轻度升高,不一定有临床意义,建议结合其他肝功能指标及临床进行综合评估,生活饮食上提倡戒酒,并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酒精性肝病有哪些临床表现

(1)有长期饮酒史,一般超过5年,折合酒精量男性大于等于40克/天,女性大于等于20克/天;或2周内有大量饮酒史,折合酒精量大于80克/天。但应注意性别、遗传易感性等因素的影响。酒精量换算公式为:克=饮酒量(毫升)×酒精含量(%)×0.8。

(2)临床可无不适症状,或仅有右上腹胀痛、食欲不振、乏力、体重减轻、黄疸等;随着病情加重,可有神经精神、蜘蛛痣、肝掌等症状和体征。

(3)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酰转肽酶( GGT)、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和平均红细胞容积(MCV)等指标升高,禁酒后这些指标可明显下降,通常4周内基本恢复正常,AST/ALT>2,有助于诊断。

(4)肝脏B超或CT检查有典型表现。

(5)排除嗜肝病毒的感染、药物和中毒性肝损伤等。

符合上述(1)、(2)、(3)和(5)条或(1)、(2)、(4)和(5)条的患者即可诊断为酒精性肝病;仅符合1、2和5条可疑诊为酒精性肝病。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高怎么回事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的危害

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会导致肝细胞不断损伤,使病情恶化。

2、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导致肝脏代谢能力下降。肝脏代谢能力下降时,肝脏便要超负荷运作,不利于肝脏的恢复,甚至加剧肝脏损伤。

3、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导致肝脏解毒功能下降。毒素不能及时排除肝脏,增加肝脏负荷,破坏肝脏。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的原因 饮酒

大家都知道肝脏有解毒,排毒的功能,而长期饮酒会在一定的程度上损伤肝脏,导致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一般来说短时间饮酒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只是轻度偏高,可以通过戒酒来缓解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的现象。

谷草转氨酶高是什么原因 药物因素

药源性或中毒性肝损害,以及药物过敏都可引起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并常伴淤胆性黄疸和肝细胞损伤。临床有报告在用药12~48小时即可引起转氨酶升高,4~10日可达高峰,及时停药者多在3周内恢复正常。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高怎么引起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存在于心肌骨骼饥肝脏,以心肌含量最高,肝脏次之。正常人血清中含量很低,但当肝细胞或心肌细胞受损时,由于细胞膜通透性增加,胞浆内的ALT与AST释放入血浆,致使血清中转氨酶活性升高。可以和谷丙转氨酶结合起来反映肝功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的原因 生理性原因

怀孕,劳累,运动,情绪恶化,心理压力大,内分泌失调,心、肝、脑供血不足都能使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增高。

相关推荐

胸痛常规体检项目分析

【检验项目选择】 血常规,血沉,痰涂片及培养,肝功能,血清心肌酶谱,乙型肝炎抗原抗体测定,甲胎蛋白,血、尿淀粉酶测定。 【检验结果判定】 (1)痰涂片找到癌细胞,提示可能为支气管癌。 (2)血、尿淀粉酶测定值升高,提示为急性胰腺炎。 (3)白细胞计数升高,白细胞分类有幼稚细胞,提示为白血病。 (4)心肌酶谱测定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酸磷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升高,提示可能为心肌梗死。 (5)肝功能检查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提示为肝炎。 (6)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提示为各类肺炎、胸膜炎、心包炎

中暑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检查项目:体温测量、血液电解质检查、动脉血气分析、血液酸碱度(pH)、便常规、尿常规、血常规、肝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心血管MRI检查、CT检查 1.血、尿常规: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升高,蛋白尿和管型尿。 2.肝、肾功能与电解质检测:严重病例常出现肝、肾、胰脏和横纹肌损害的实验室改变。在住院时和住院24小时或48小时后,检查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CK)。有凝血功能异常时应考虑到DIC。尿液分析有助于发现横纹肌溶解和急性肾衰竭。 3

确诊流感疾病应做哪些检查

1.外周血常规 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淋巴细胞增高。重症病例也可以升高。若合并细菌感染,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上升。 2.血液生化检查 部分病例出现低钾血症,少数病例肌酸激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肌酐等升高。 3.病原学相关检查 主要包括病毒分离、病毒抗原、核酸和抗体检测。病毒分离为实验室检测的“金标准”;病毒的抗原和核酸检测可以用于早期诊断;抗体检测可以用于回顾性调查,但对病例的早期诊断意义不大。 4.影像学检查 部分患者可表现为支气管纹理增多的支气管感染征象,重症患

怎样正确看待儿童心肌酶结果

健康的儿童在检测心肌酶谱时,检验结果也会经常出现向上的箭头,意思是比检测指标参考值要偏高一点。这是为什么呢?陈凤仪说,这与医院该项检测采取的是成人标准不无关系。不过,近年来,很多医疗机构对儿童心肌酶谱偏高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国内外文献也有明确结论:儿童心肌酶谱值普遍高于成人,并且年龄愈小,心肌酶谱愈高。 2004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检验科对105名1-6岁健康儿童心肌酶谱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各项酶的上限比成人心肌酶谱参考值增高的百分数分别是:CK(肌酸激酶)与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约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增高用药

甲氨蝶呤片适应症/功能主治1.各型急性白血病,特别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和蕈样肉芽肿、多发性骨髓病;2.头颈部癌、肺癌、各种软组织肉瘤、银屑病;3.乳腺癌、卵巢癌、宫颈癌、恶性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癌、睾丸癌。 甲氨蝶呤片不良反应如下: 1.胃肠道反应,包括口腔炎、口唇溃疡、咽喉炎、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消化道出血。食欲减退常见,偶见假膜性或出血性肠炎等; 2.肝功能损害,包括黄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等增高,长期口服可导致肝细胞坏死、脂肪肝、纤维化甚至

小三阳早期症状有哪些呢

轻度:病情较轻,可反复出现乏力、头晕、食欲有所减退、厌油、尿黄、肝区不适、睡眠欠佳、肝稍大有轻触痛,可有轻度脾大。部分病例症状、体征缺如。肝功能指标仅1或2项轻度异常。 中度: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居于轻度和重度之间。 重度:有明显或持续的肝炎症状,如乏力、纳差、腹胀、尿黄、便溏等,伴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脾大,ALT和(或)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反复或持续升高,白蛋白降低、丙种球蛋白明显升高。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增高 中毒引起

酒精中毒,农药中毒,铅、汞等重金属中毒,各种急、慢性中毒都能使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增高。

对病毒性肝炎应采取哪些手段进行诊断

流行病学资料在传染病诊断中非常重要。这主要是因为,引起传染病的发病因素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仅仅依靠临床症状,有时候一些传染病非常难诊断。这种情况下,流行病学资料就可发挥重要作用。如朋友会餐后有多人都发病了,而且症状相似,那么就可以判定,这些人所患疾病和会餐有很大关系。 各种实验室检查结果是确诊肝炎的重要依据。确诊各类型肝炎所依据的实验室检查项目主要包括肝功能检查、病原学检查、肝组织学检查等。 ·肝功能检查。包括血清氨基转移酶(血清转氨酶),其中主要是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血清天冬氨酸

中暑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1.血、尿常规: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升高,蛋白尿和管型尿。 2.肝、肾功能与电解质检测:严重病例常出现肝、肾、胰脏和横纹肌损害的实验室改变。在住院时和住院24小时或48小时后,检查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CK)。有凝血功能异常时应考虑到DIC。尿液分析有助于发现横纹肌溶解和急性肾衰竭。 3.心电图。 4.CT检查:方便、迅速而安全,尤其是对于急诊患者能较快做出排除性诊断,对争取时间抢救患者起到重要作用。 5.血气分析:混合性酸碱平衡

如何确定是否感染了流感

1.外周血检测 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淋巴细胞增高。重症病例也可以升高。若合并细菌感染,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上升。 2.血液生化检查 部分病例出现低钾血症,少数病例肌酸激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肌酐等升高。 3.病原学相关检查 主要包括病毒分离、病毒抗原、核酸和抗体检测。病毒分离为实验室检测的主要方法;病毒的抗原和核酸检测可以用于早期诊断;抗体检测可以用于回顾性调查,但对病例的早期诊断意义不大。 4.影像学检查 部分患者可表现为支气管纹理增多的支气管感染征象,重症患者